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基础笔译》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制定时间:2011-05

课程代码: 040249 所属系部:工商外语系

学分:学时:60

制定人:谢盛良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

1、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等。

2)熟练掌握合格译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准则等。

3)熟练掌握笔译的几种基本技巧和方法。

4)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熟练而通顺地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忠实于原文,速度为

每小时250-300词。

5)熟练掌握数字、专有名词、成语熟语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6)熟练掌握商务、科技等各类文体句子、段落、篇章的基本笔译技巧和方法,具备良好的

双语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

2)能正确识别笔译材料的体裁,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3)能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基本差异,正确认识英汉语言的内容与结构逻辑次序的不

同,摆脱原文束缚,准确翻译。

4)善于参考利用各种词典、百科全书、网络等工具在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下从事翻译活动。

5)具备广博的知识,能够自主学习,自觉关注译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译员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精神和文化修养。

2)具备译员敏锐的政治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基础笔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践为主的技能性课程。是翻译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汉笔译基本能力,初步胜任一般日常性笔译工作。它以《综合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汉表达技巧》《英语阅读》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关联学习《商务笔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资格证书》《商务翻译单证》等课程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读写译等各种语言运用能力,熟悉商务、科技及外事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要求,掌握基本的笔译理论和方法,能给客户提供一般书面笔译服务。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传授英汉笔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讲授和练习及各种文体翻译训练,使学生熟悉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翻译的基本技巧,熟悉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异同,熟练运用常用的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汉翻译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进行一般水平的书面翻译,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商务、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笔译工作,并为进一步翻译学习做好准备,为毕业后从事商务涉外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开发思路

笔译是各类涉外书面交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译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基础笔译》则是依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设计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围绕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笔译方面的能力为中心,依托学校的翻译服务中心(可筹建),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英汉书面翻译的基本技能,强化不同语境下不同语篇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笔译水平,突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翻译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笔译过程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过程

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翻译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进行生产实训,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

本课程以英汉笔译的基本理论与技巧为项目载体设计,设计7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笔译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工作任务2:笔译基本技巧和方法;工作任务3:数字和倍数的翻译;工作任务4:专有名词和术语的翻译;工作任务5:成语、熟语的翻译;工作任务6:基础商务翻译;工作任务7:基础科技翻译。通过筛选实用、常用、经典的成功笔译例句或案例,采用行动导向教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重视行规和惯例,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笔译理论和常用的笔译技巧,了解并熟悉笔译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笔译的基础技能。

四、教学设计和学时分配

五、课程实施

1、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项目为导体,以笔译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线,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和交互性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课堂教学应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翻译竞赛,参与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使课堂教学通过课外学习与实践得到延伸与拓展。

以多媒体和教学网络为媒介,培养学生使用翻译工具,特别是网络翻译资源的能力。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查阅资料、扩展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建立通用口笔译词库,做好译前准备和译后总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笔译基础训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从而丰富学生的笔译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意识,强调合作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在语言知识、技能、文化意识、修养方面得到整体发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并初步掌握笔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会解决问题和自我提升。

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

依托学校的多媒体课室等,建议筹建“翻译服务中心”等基地,提供笔译校内实训场所。借助商务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如与翻译公司合作),为学生营造生产性实训的前期准备。联系相关的行业,鼓励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

六、课程考核标准

1、考核体系为“课程成绩=平时40%+笔译闭卷考试60%”。

2、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活动10%、课外作业20%三部分组成。课堂活动即在学期进行中,根据每个单元学习的笔译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翻译技能的讨论、演示和实践练习,侧重考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及学习效果等。课外作业即按照每个学习单元的要求,教师布置单元项目任务,学生课后操练,由任课老师

课后批改评定成绩,课堂讨论式讲评。

3、笔译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内容主要以笔译技能考核为主,成绩由教师统一评定。

总之,考核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衡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应该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式。

七、教材、参考资料

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所选用教材或参考资料应符合本课程标准以及项目设计,所以在笔译教材的选用上,要充分考虑本专业的特点,体现项目课程设计的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根据笔译能力训练的需要,将实践与笔译理论技巧有机结合,以工作任务设计为导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英汉笔译的乐趣。每单元以工作任务的阐述作起点,引发学习的动力,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好坏检验教学效果。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教材应涵盖笔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笔译例句丰富,题材新颖,覆盖面广泛,教材必须贴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1.崔美曼,新编实用英汉翻译教程(高职规划教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连淑能,英译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刘川,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高职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湖南师大出版社,2004。

8.童地轴,实用英语笔译教程(高职规划教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9.王振国、李艳琳主编,《新英汉翻译教程教程》(第一版),2008。

10.许成军,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赵起,英汉翻译学实用教程(高职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108学时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108学时.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试行)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高职) 审定(组)审定日期修订日期制定日期课程编码制定人修订人人2015.09 马淑红JG032208 郑亚迪 2015.09 王伟芳 2015.09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工教研室. 2015年9月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安全员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是建筑类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保与合同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及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2.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筋砼结构、钢结构、砖石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建筑施工组织、高层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根据广泛的社会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技能需求信息反馈,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设计,使学生能掌握本书涉及的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和一般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 1 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对教学内选取恰当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容进行科学整合和重构,并合理序化,一致性,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

英 语 课 程 标 准 (基础模块1) 黄陂职校英语教研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学校根据所在地区、学制、专业等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要求的层次,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达到较高要求。 1. 基本要求 (1)听 能根据简单课堂教学用语做出反应; 能利用关键词捕捉简单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职业等); 能听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会话和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指令。 (2)说 能给出简单的要求和指令; 能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日常会话; 能简单描述个人和日常生活情况; 能运用附件二“交际功能项目表”中不标*号的功能进行简单交际。 (3)读 能抓住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找出细节信息; 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请柬、通知及表格等; 能读懂附件三“话题项目表”范围内常见题材的简短阅读材料。 (4)写 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如:个人信息、问卷等); 能写简单的个人介绍; 能用简单句描述事物、表达看法。 (5)语音 能朗读句子和短文,节奏、重音基本正确; 能借助国际音标和拼读规则读新单词; 能在交流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达意。 (6)词汇 学习1 700个左右单词(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同时学习200个左右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7)语法 能理解附件四“语法项目表”中不带*号语法项目的形式和意义并使用。 2. 较高要求 (1)听 能根据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多步骤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能理解所听日常交际对话的大意; 能借助图片、图像等听懂职业场景中的简单活动安排和会话。 (2)说 能给出多步骤的指令; 能通过询问解决交际中的疑惑; 能就日常生活及相关职业话题进行简单交谈; 能运用附件二“交际功能项目表”中所列功能进行交际。

【电工标准】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 108学时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专业 长沙工商职业中专赵浩 2010年6月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04 适应专业: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一、课程概述 本学习领域是针对电子企业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安全用电、触电急救、电气线路的安装于应用、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专业能力而设计的学习领域课程,同时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以行动领域为导向,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综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安排了6个学习情境:用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的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吊扇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 本课程的前设课程为《初中数学》、《初中物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1)基本知识点: a.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b.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掌握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c.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电量。 d.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 交流电路。 e.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f.了解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g.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的作用和负 载的正确接法。 h.了解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概念和方法。 i.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机械特性、经济运行和额定值等。 j.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结构和功能,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连线操作。 k.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意义,具有选用仪表类型、量程范围、分析测量结果的初步能力。

日语课程标准

日语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日语 学时数:64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开设单位:外语系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2.课程简介 日语课程是面向学生开设的一门日语基础阶段限选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理论+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了解日本社会知识与文化风俗习惯,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日语基础知识以及蕴藏在日语中的日本文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各个方面的内容,培养运用日语更为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日语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爱。 4.课程教学目标 4.1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可以通过日语能力水平考试五级的词汇和短语,掌握日语动词的变化和用法,进行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听懂日常较简单、语速较慢的日语对话,能用日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和日常的语言文字交流。 4.2知识目标

4.2.1认知1000左右的日语单词和短语 4.2.2掌握日语常用词汇、句型及常用语法,并能够用于日常生活会话中 4.2.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可以进行日常的对话交流。对日本的国情、风俗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4.3素质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日语的学习方法,熟悉日本文化礼仪;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培养独立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为其毕业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土力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一、课程类型: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时:6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适用专业: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六、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和作用,学以致用。 学完该课程后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基本内容。 2、掌握土中应力计算的方法。 3、理解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掌握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4、熟练掌握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掌握土压力计算及土坡稳定性分析。 5、熟悉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掌握地基处理的方法。 6、理解桩基础、沉井基础。 七、基本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学习项目1 土中应力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掌握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及建筑物基础下地基应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教学难点】 图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主要内容】 任务1.1 土中自重应力的计算 1.1.1 均质土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2 成层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3 有地下水土层中的自重应力计算 1.1.4 土中自重应力的分布规律 任务1.2 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1.2.1 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 1.2.2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1.2.3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任务1.3 建筑物基础下地基应力的计算 1.3.1 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 1.3.2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学习项目2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了解土的压缩性实验及相应指标,掌握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熟悉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 程标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 适用阶段:高职阶段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所有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二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步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提升外语学习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日语进行交际。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贯彻了“学用结合,以练为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授课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日语零基础的学生,从日语的入门“假名的认读和书写”开始,然后开始学习日语的四种句型,在学习了四种句型的基础上对日语相关的句型和文法进一步讲解,在此期间学习相关的日语词汇。根据实际需要,在强调学生日语基础知识与语法的掌握的同时,更进一步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爱。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排序思路。同时将日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能力(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日语词汇和短语,掌握日语动词的的变化和用法,进行一定的日语寒暄,使学生能进行日常较简单的问候交际,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日本文化,扩展视野,丰富外语学习的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对比和自觉学习,学生能基于本课程学习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认知等综合竞争力,做好职业岗位(如:外文导游、商务交际、少儿教学等)各项相关工作。 (二)知识目标

阶段2 中 期 阶 段 第 6-10 周 依托课文学习 日语称谓代词、 数字、时间、岁 数、金额、兴趣 爱好等表达方 式。能听懂并进 行简单的日语 会话,能用日语 自我介绍,表达 自己简单的思 想和看法等。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 指示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 打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 议的表达方法等 10 6 4 阶段3 后 期 阶 段 第 11-17 周 依托课文 熟练掌握部分 与所学专业相 关的基本日语 文法及单词; 相关的日语会 话,背诵并学以 致用。能阅读难 度较小的日语 文章;能跟日本 人进行简单日 常会话交流。 1.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词汇 2.日常惯用表达 3.与本专业相关的服务用语 4.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情景应 答 1 4 6 8 教学项目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 时数 五十音图认读 1.日语发音 2.日语的文字与书写方法 3.日语变音、声调与语调 能正确默写背诵识 读日语平片假名;掌握 日语发音规律。 10 书写 音变、音调 日常用语人物称谓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指示 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打 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议的表 达方法等学习日语称谓代词、数 字、时间、岁数、金额、 兴趣爱好等表达方式。 能听懂并进行简单的 日语会话,能用日语自 10 数字类兴趣爱好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李新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课程) 课程名称:通信电工 适用专业:移动通行技术 课程代码: 学时:64 学分:4 编制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编制人:李新 审核人: 编制时间:2012年7月1日

通信电工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通信电工》是高职高专院校移动通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后续的高频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强调基础知识,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实用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电工基础技术等移动通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完成项目的基本工作过程项目熟悉了解→方案设计→系统流程图的绘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集成开发→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用户现场安装调试→项目竣工验收→用户指南、技术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编写与整理”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促进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需要。 日语课程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发展。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课程,属于“语言与文学”领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实施。日语是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渐提高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日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了解日本和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高中日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外语素养,着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升学、就业、终身学习及应用日语的共同基础,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二)提供多样选择,注重人生规划 高中日语课程关注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课程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有助于个性和潜能发展的学习容。同时,是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和提供规划人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 (三)精选课程容,鼓励实际应用 高中日语课程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精选基础性强、反映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容。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学生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积极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四)优化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高中日语课程提供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营造活泼愉悦的情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日语学习活动中来,鼓励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提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身、心、智的发展,重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倡导和鼓励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索等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逐步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和风格。

《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

(二)地基与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 课程代码:41322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学时:72 学分:4学分 (1)课程性质 《地基与基础》学习领域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2)设计思路 《地基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在施工员职业岗位行动领域中提炼出来的完整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以行动情境中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作为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场地平整步骤及方法、土石方工程施工基本方法、常见基坑支护的做法、降水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地基处理的原则及处理方式;浅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掌握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掌握浇灌桩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2)专业能力目标 能组织场地平整;能组织土石方工程施工;能实现基坑支护方案、降水方案及地基处理方案;能编制常见的几种的几种地基与基础方案;能对地基与基础进行质量验收。 (3)社会能力目标 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将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在工作中应用;能够合理处理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具有团队协作、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的优良品质。

4、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1 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的任务教学,注重学生兴趣,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能陈述地基与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所起的作用。 1.2应以学生为主,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识读基础施工图等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并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读图、构造会审、人机料的计划编制、超平放线等能力,从而掌握本学习领域特有的专业能力。 1.3教学内容应有机融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知识,并考虑职业岗位标准和地方砌体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4教师必须注重实践、更新观念、走工学结合的道路,探索基于工作工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评价建议 2.1突出过程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作测试、课后作业、任务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国际交流学院“英语”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作为我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紧紧围绕国际交流学院主要办学目标服务,以打好英语基础,特别突出听说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突出英语实用性,体现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全体外语教师坚持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充分领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积极转变观念,大力改革,确定英语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认真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把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逐步加强与专业结合,突出英语实用性。 由于我院办学定位在培养食品、药品行业,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熟练的高级技术人员,生源多来自广东省,部分来自其他省份。广东省06提出了建设医药大省的目标。我院立足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全国各个省份培养输送高级技术人才。因此,本课程定位在把国际学院“英语”课建设成为一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使学生具备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课程的目标通过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并逐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为提高口语及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了解英语各种英语应用文体的特点,帮助学生获取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铺垫。 本课程把交际能力(包括日常交际与涉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但后者占较大比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但交际能力要以语言基础为前提,所以要注意打好语言基本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后续课程—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doc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 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电的基本现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 际应用 ,了解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知道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及工作原理,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知道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特征,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的关系,了解变压器及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工作原理 ,具备简单的电路检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 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并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能解释基本电现象; 2.能看懂简单电路; 3.能进行简单电路检修。 三、参考学时:60 学时 四、课程学分 4 学分,每16 学时计 1 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序教学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号项目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 意义;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4.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5.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电功率 简单的计算; 1 直流6.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的概念,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掌握 电路电池的串并联知识; 7.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和 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和计 算,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8.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基本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 9.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产生测量误差原因的分析方法; 10.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方法。 活动设计建议 1.认知基本电路 组成; 2.练习基本电路 连接; 3.学会串并联电 路的连接方法;4. 认知电池的串 并联特点及应 用; 5.认知万用表的 基本构造及学会 万用表的使用方 法; 6.学会测量电阻 的方法。 参考 学时 15

《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基础工程施工 课 程 标 准 ***《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组 ***年三月八日 《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名称:基础工程施工 (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三)课程性质: 《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四)开发思路: 《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是在施工员职业岗位行动领域中提炼出来的完整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以行动情境中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作为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五)课程特色: 《基础工程施工》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内涵,并模拟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工学结合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领会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真正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有效形成职业行动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及标高控制方法;掌握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掌握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法;掌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了解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 (二)专业能力目标: 能进行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工作;能制定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会编制基础工程中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具有编制基坑支护方案的能力。 (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能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选择不同的定位和抄平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最先进的施工工艺、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协调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和集体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授课班级:13机电(中)1、2 班 授课地点:2 号教学楼303、309 授课教师:李春菊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本课程是《电机与变压器》、《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坚持中职性,体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特色中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 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 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基础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补充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设计课

视听说课程标准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视听说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商务日语 计划学时:60 课程编号:GS07021 课程负责人:孙晓柳 教研室主任:赖德富 系主任:缪明聪 2013年8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 商务日语视听说课程为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日语听说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同日本人进行一般性交谈,发音基本正确;通过影视作品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语言,从而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使学生能看懂有一定深度的影视作品,能讲述大意,同时要求学生有分析、欣赏一部电影作品的基本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小组合作,专题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专业能力 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接画面的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语音,掌握发音难点,接受并习惯日语的正常语速;掌握情景对话的内容并做到熟练运用;掌握日语使用的特定环境和会话技巧;通过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提高口头表达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学习影像资料中标准、地道的日语表达,能复述所看影像资料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听两遍后能复述50%的内容,并能够对其进行评价。

(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交际法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观看各种影像材料(隐去日文字幕的DVD)为中心的,结合各种形式(选择、判断、填充题、听写、讲座、摘记、根据笔记回答问题等)的听力练习与复述、讨论、即席演讲、表演等口语练习(对较复杂的视听材料要提供足够的生词、注释与背景材料),开展课堂活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听力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对教学作具体的安排,做到有精有泛。精听的内容可反复听,泛听的内容掌握大意即可。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用日语流利地进行日常生活会话,能就有关专业进行简短发言。 2. 了解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及生活侧面,提高日语的理解力及表达力。 3. 了解日本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解能力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

《地基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要求 (1)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基本要求见表3-4。 道路工程制图课程基本要求表3-4

《地基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地基处理 适用专业: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开设学期:第3学年第5学期 学分:3 一、课程定位 “地基处理”是高职基础工程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固原理、设计要点、施工工序和施工机械以及地基处理的监测与检测的方法,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法,完成地基处理的设计、编写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完成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地基处理的监测与检测等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地基处理监测与检测方案的设计、地基处理的施工”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力学与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无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中地基处理工作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组成,各种地基处理方法设计的加固原理、设计要点、施工工序、施工机具、监测与检测,能够独立完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监理监测与检测等工作任务,让学生成为岩土工程方面的高技术人才。 1.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设计各种地基处理方案 (2)能够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3)能够进行地基处理监测与检测 2.专业知识目标 (1)学习地基处理基本理论和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固原理、设计要点、监测与检测、施工工序、施工机具

(2)使学生具有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地基处理监测与检测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在学习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在平时学习实践中不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并引发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渴望。 (2)训练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未来的岗位上有能力进一步学习新技术,解决新问题。 (3)加强实践环节训练,通过层次性的技能和技术训练,使学生具有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施工、检测能力,具有合理利用技术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的思想和潜力。 (4)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善于组织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 (5)培养学生关注相关学科发展动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终生适应科技发展水平,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上海 英语课程标准

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中小学英语课程按12年一贯制进行设计,分为一至五年级,六至九年级和十至十二年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共同性的基础型课程,以及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拓展型课程"课程目标"提出中小学英语课程12年的培养总目标以及三个阶段逐步递进的分目标,并具体体现在相应的学习内容要求中,组成英语课程的目标系统,要求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学习内容"规定相关的基本素材,主要形式等,对词汇的数量选择与规定提出原则性意见;"学习要求"则按"听","说","读","写",课外"视听量"和课外"阅读量"等项目,提出比较具体的分级目标 上海高中阶段(10-12面积)课时分配 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阶段目标各分为两个等级,共六级。 三、五级是学段毕业要求 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感两个方面的分级描述

学习要求

课程设置规定高中阶段拓展型课程三年累计170课时,建议学校作如下安排: 十年级(高一年级)为60课时,十一年级(高二年级)为70课时,十二年级(高三年级)为40课时。 为达到拓展型课程的相关要求,建议学校开设口译、戏剧表演、科普原著阅读、文学原著阅读、海报制作、广告设计等课程,供学生选择。

素材与呈现形式 功能意念

语言知识 词法句法部分略词汇量

说明: 1.本词汇量表的计算公式为: T(总词汇量) = K(核心词汇量)+ X(扩展词汇量) K为核心词汇量,是常量,有相对固定的词汇表(参见附表六),要求能掌握运用; X为扩展词汇量,是指除核心词汇量K以外,学生学得和习得的其他词汇(含核心词汇表内词汇)的数量,只有下限,没有上限;要求理解;没有固定的词汇表,具体的词汇可由各教材的编写者和学校教师选定. X是变量,因此K和X的总和,即T(总词汇量)也是变量. 2.三级以上的累计量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简单数字,即并不是前面几级量的累加。如,三级核心词汇的累计量为1400--1600,1400是一级的累计量500加上三级的新增量900得,也就表示二级不是统一规定要求;其余以此类推。 3. 一、三、五级是各学段的毕业要求,即全体学生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二、四、六级是各学段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的量,但不作统一规定。 核心词汇 (一) 选词参考词汇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剑桥英语词汇册(Cambridge English Lexicon)[英] 罗兰欣德马什编著蒋妙瑞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版 3.First School Dictionar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2000) Essential Dictionary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Macmillan (2003) The Threshold Level for Modern Language in Schools Council of Europ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Publishing House (2003) … (二) 选词原则 基本词汇以核心词干为依据,派生词一般不入选.如:出现appoint v 而不出现appointment n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电工基础》是电气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有关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为将来从事电气电子工作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提供必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能力,安全用电。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不定期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 2、初步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电子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计算方法; 3、理解电容和电感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4、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计算方法; 5、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电阻器件的识别和测量能力; 2、学会常用电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学会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使用方法; 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 5、学会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方法。 6、掌握电工测量的基本常识, 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三)德育培养目标 1、培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 2、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三.教学总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主要讨论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欧姆定律以及基尔霍夫定律等,并介绍几个基本电路元件。 1.第一节 电路与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这二节共1课时, 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以及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难点: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让学生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理解开路与短路,能够运用参考方向和欧姆定律解题。 基本公式:t Q I = ;dt dq i = ;dt dw u = ; 课堂练习:1-2 作业:1-3,1-4 2.第三节 电功率 电阻元件 第四节 欧姆定律 第五节 电路的工作状态 这三节共1课时。 重点:是电功率,欧姆定律,电路的三种不同工作状态 难点:是功率的正负。 要求学生理解开路与短路,能够运用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和欧姆定律解题。了解非线性电阻的特点。 基本公式:ui dt dw p == ; 对直流电路,当电压、电流方向关联时UI P =; 当电压、电流方向非关联时UI P -=。 对于纯电阻电路,R U R I UI P 2 2 ===; IR U =(U ,I 方向关联时的欧姆定律表达式) IR U -=(U ,I 方向非关联时的欧姆定律表达式) R G 1 = ;U ,I 方向关联时I=GU ;U ,I 非关联方向时 U=-RI I=-GU 。 课堂练习:1-7,1-8,1-11 作业:1-9 3.第六节 电路中的电位分析 2课时 重点:电位的概念 难点:如何求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 要求学生了解电压与电位两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电位的概念,会分析计算电位的大小。能够利用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和选定的参考电位下求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基本公式:b a ab V V U -=;bc ab ac U U U +=。 课堂练习:1-1 作业:P20,1-12,1-13 4.第七节 电源元件 2课时 重点: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