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管理

及实施办法

第一章宗旨与目的

第一条青年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中国科协为广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园地。论坛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倡导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通过相互切磋、交流、研讨,进一步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为培养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的科学家铺路搭桥。

第二条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是为了使青年科技工作者置身于高层次的学术讨论环境之中,以达到拓宽视野,启迪思想,促进了解与合作,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激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自主创新,力求在某些领域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的目的。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三条青年科学家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项目的报批、发文、监督管理,委托学会服务

中心负责受理项目申报、材料汇集整理、专家评审会务组织工作。

第三章选题范围

第四条每期论坛应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研究工作重点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服务国家科技目标、鼓励自由探索、突出自主创新的原则,重点围绕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高新尖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以及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选题。

第四章举办形式

第五条青年科学家论坛应突出青年人的特点,倡导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提倡举办形式的创新,力求丰富多样、灵活生动。

第六条青年科学家论坛原则不设主席台,通常采取圆桌会议或其它合适的形式。参会人员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职务高低,在学术上一律平等。原则上讨论和报告的时间比例不能小于1:1,每人报告发言时间应有严格限制。

第五章执行主席

第七条论坛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度。主要负责论坛的

学术组织工作。每期论坛设执行主席3—4人,执行主席可以自荐,或由有关单位推荐。

论坛执行主席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执行主席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其中一位原则上35岁以下;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并已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第八条由执行主席按照《学会学术部项目管理办法》,认真填写《青年科学家论坛主题申请表》、《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简表》和《项目申请表》,以一式三份提交委托单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第九条论坛代表采取由执行主席邀请和个人申报相结合,原则上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代表应在50%左右,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来自科研、教学或生产第一线。论坛允许一定数量的博士生、硕士生旁听。

第十条与会代表要有广泛代表性。来自同一单位的代表一般不应超过3人。

第六章审定与批准

第十一条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每季度审批一次。各全国学会、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副省级城市科协和计划单列市科协以及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均可选题申报并申

请承办,负责论坛的会务组织工作。论坛不定期举行,每期时间一般为2—3天,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采取讨论和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地点宜由承办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青年科学家论坛选题评审程序为:中国科协主管学会学术部委托学会服务中心收集材料、专家评审会务组织工作,由学会学术部报中国科协主管书记处批准、公布。

第十三条组织专家评审,根据论坛选题所涉及学科情况邀请相应的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组由7—9人组成。

第十四条专家组对上报的论坛选题重点进行下述内容的评审:

(一)执行主席资格,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成就和组织能力,是否在选题的领域内做出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二)选题是否属于基础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高新尖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或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选题是否突出自主创新的特点。

第七章经费

第十五条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经费由中国科协资助,每期论坛资助额度约为5万元。

第十六条论坛承办单位应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申请要

求进行项目预算,超支部分的经额由执行主席自行解决;论坛申请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办理拨款事宜。

第八章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论坛申报单位接到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下发的论坛申请批准通知后,执行主席即可成立论坛筹备委员会,并在论坛批准后的一个月内按要求上报论坛举办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填写上报中国科协《项目任务书》。

第十八条论坛举办期间,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论坛结束后一个月内,执行主席须向主办单位上报论坛简报、项目总结报告。

第二十条论坛项目在申请和实施过程中,如有违反科学道德规范或违法违纪行为的,一经核实,项目尚未执行的予以撤消,已经执行的追缴其项目经费,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一条已批准的论坛主题不得随意更换。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解释。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我市金江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研究 学校江苏电大金坛学院 班级2010秋行政管理专科 姓名李耀东 学号1032001452171 2012 年 4 月

我市金江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耀东 摘要:现代城市履行社区管理职能是其重要功能,而社区管理职能主要是由居委会承担和完成的。但是,社区居委会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在履行管理职能时有较多问题。不仅仅是硬件的匮乏、软件的缺失,更重要的还在于职责与现实的背离性等,都使之产生难以摆脱的困惑。而要解决其根本问题,应从社区管理制度保障、社区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促进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提高等方面予以改善。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历史背景,针对各个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的对策。 关键字:社区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一、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我市的社区建设始于2001年,目前共有城镇社区147 农村社区160,随着动迁安置工作的展开我市的社区规模将越来越大,虽然我市在城市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城市社区管理中的问题也凸现出来, 社区管理是从传统体制下的街道行政管理过渡转化而来,它顺应变化了的新的情况,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协调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发动大家通过自治互助、共同参与的方式,来满足社区广大居民的需求。社区管理在协调力量、组织居民、教育居民、满足居民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具有传统管理体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存在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社区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单位,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没

社区两委班子培训计划doc

社区两委班子培训计划 篇一:两委班子学习计划 ***村两委班子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建理论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理念结合起来,在遥桥峪村党组织中营造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进一步增强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学习目标 1、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2、教育引导党组织成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无心学习为有心学习,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学习内容 (一)思想政治理论 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理论;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四个文件、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党的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 (二)党的基本知识

重点围绕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党的组织原则、党的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党员 先进性标准、具体要求和党执政的基本经验等内容进行学习。 (三)科学文化知识 拓宽学习领域,认真学习当代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和教育教学与管理等知识。 (四)岗位业务知识 结合岗位特点,学习掌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责任的能力。 (五)民主法制知识 学习《宪法》、《刑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民主管理方面的知识。 四、基本要求 1、进一步健全学习激励约束制度。 2、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读书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必学内容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正常有序学习与围绕中心工作学习相结合。 3、立足岗位,妥善处理和解决好“工学矛盾”,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把学习融入日常的工作当中,坚持学用结合,逐步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村党支部 XX年1月

社区建设论文介绍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毕业作业 题目: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分校: 年级:2013秋行管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社区与社区建设的含义 (4) (一)社区的含义 (4) (二)社区建设的含义 (4) 二、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 (5) 三、延庆社区建设的问题 (6) (一)指导政策 (6) (二)资金 (6) (三)社区工作者 (7) (四)物业管理 (7) 四、关于延庆社区建设问题的对策 (7) (一)明确指导政策 (7) (二)增加建设资金 (7) (三)合理配备社区工作者 (7) (四)加大物业管理 (8) 五、共同构造和谐延庆 (8) 参考文献 (9)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在祖国母亲关怀下的每个社区的社区建设水平也在不断的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物

质精神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如何为城市居民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成为城市工作和社区建设的优先目标。 [关键词]社区建设; 社区工作者;社区环境 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初探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生活单位。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就是以社区模型群居生活的。从原始社会的部落群体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村居群体都是古老的社区模型,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是发展和谐社会的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就要大力推进建设,来完善社区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与社区建设的涵义 (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文献综述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一个城市都由一个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的均衡、良好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对居民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我国城市归属感不高。【1】 以下,是我通过整合一些研究社区归属感的文献,总结出的目前城市社区归属感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提高社区归属感的方法。 2.正文 2.1.什么是社区归属感? 通过对文献中的定义的概括,我认为社区归属感可被是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在许多研究中,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经常被混淆,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三个同一范畴的不同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表达的程度和层次上,社区认同感层次最低,而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层次上不断加强。通过心理学的解释我归纳出:归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属性的连续性的辨识基础上,才有归属感的追寻和建构的可能。社区归属感的高低是度量城市“心理社区”是否消亡的重要指标,探讨影响现代都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对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重建和发展社区,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4】 2.2中国城市归属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单位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但职工的住房与伙食均、医疗、甚至子女幼儿园由单位提供,就连结婚与外出旅行等等也要单位批准。一个较大的单位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种种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消失。7这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2】 2.2.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4】 2.2.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5】 2.2.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

社区管理论文范例

社区管理论文范例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从目前的实践看,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支持不力或包办过多(行政化倾向),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普遍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社区建设走向深入。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找到社区管理的出路,推动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 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鉴于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当前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我们必须定位好政府在社区管理的地位。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导致作为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功能失调、角色错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

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和谐社区创新管理思路 一、社区管理创新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对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完备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是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载体。社会治理是党执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党通过基层党组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主张深入人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社区管理体系的建设,会使社会管理体系得以加强和完善,党的影响力和组织覆盖范围随之得到深入和扩大。长期以来,街道居委会坚持以服务居民为宗旨,着力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团结和带领居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完成了大量与居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社会管 理和公共服务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推动了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社区居委会充

分发挥贴近居民、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向基层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在街道执政的群众基础。 2、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建立一个公民社会,其唯一方式就是民主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全体居民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对于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等有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通过自我管理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3、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在现阶段,人民的直接利益在基层,矛盾也集中于基层。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各方面权利和利益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迫切任务,基层群众自治在社会管理和矛盾调节中起基础性作用。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为基层群众提供了表达自身

社区教育培训计划

篇一: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 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 第1篇: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 新体社区20 年的工作人员较上年有的较大的变化,新进的工作人员较多,为进一步发挥社区为民服务的作用,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根据上级精神,特制订社区年度学习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社区干部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工作水平强的社区工作队伍。 二、培训目标 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更加熟悉和掌握社区各项工作的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和办事流程,掌握"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的意义和内涵,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认识,促进社区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培训对象 新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社区各项事务工作制度及内容,思想政治学习,时事专题学习等几个方面开展。其中思想政治学习、时事专题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社区各项事务工作学习初步安排如下: (一)、社区"六站一室"工作职责、社区各项工作办事流程 (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四类管理法"工作方案、错时工作制及全程代办制 (四)、综合治理、消防、司法调解相关知识 (五)、社区干部入户走访制度、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六)、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紧急情况下信息材料报送的相关要求、公共卫生及疾病防控相关知识 (七)、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相关知识;低保、临时救助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在实

际培训学习中可就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五、培训时间 原则上每月月初进行。 六、培训地点和方式 培训地点根据培训需求具体安排。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由社区书记、主任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同时可以采用电教、座谈、交流讨论等形式,使培训内容尽可能丰富多彩,让学员们确实学有所得。 七、相关要求 1、每位社区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各期培训工作,按时参加并做好学习笔记。 2、各期培训负责人要做好相关安排管理工作,确保培训顺利完成。 2、每期培训要做好点名工作,将培训情况纳入年底工作考核内容。 3、做好相关资料和档案的留存,加强交流和沟通。 第2篇: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 在即将过去的20 年,社区成果累累、荣誉多多,给20 年工作带来高起点、再发展的难度,很多同志感觉累,认为社区面临村诸多棘手问题再也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观点看似有理,然而,街道领导不可能认可,社区老百姓也不可能认可,当今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时代要求更不能认可!这就逼得我们必须在村诸多棘手问题中找"突围"。 村诸多棘手问题主要归纳有二:一是车库出租住人所引发的众多保洁、治安、计生、健康问题,二是物业与业主的不良关系所引发的一系列管理问题。目前为止,居委会除了呼吁村改造的实事工程以外,还暂时找不到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怎么办?社区二届六次议事会强调,"幸福"不是"富裕"的代词,现代化社区更不是高档住宅区的专利!我们社区拥有人际关系祥和,生活态度快乐、认知思维健康、互动氛围浓烈的独特软环境,我们完全可以"突围"村的共性矛盾,做强、做大、做实中国现代化的一流社区!根据二届六次议事会精神,特制定社区20 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脚踏实地、但求成效。 1、继续强化班子学习氛围,提增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强化班子快乐氛围;让每个社区工作者在工作成效中体验自身价值的愉悦;继续倡导弹性工作机制,使社区工作者的每天8小时发挥最佳的能量,从而有效维系社区每天开门13个小时。 2、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各条线工作任务,并最大可能地做出特色、做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本文对社区医疗机构与服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居民档案社区居民医保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众基础机构。最初由德国学者提出,我国学者从英文意译而来。社区医疗服务在国外开展已经有半个世纪,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1]。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城市已与上世纪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成为市民。这样原来的社区也有了发展壮大,管理的人员也相对加大,就医人员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管理社区的医疗,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医疗管理急需改革。 一、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对社区医疗机构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差,社区医疗价格不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差,知识陈旧,技能不够熟练[2]。因此急需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强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社区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使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指南。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地鼓励与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社区理疗机构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1]。建立定期的专业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定期著名医生服务日,定期的著名医生坐诊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建设定期开展居民健康医学知识讲座,丰富社区居民的医学知识。开展定期普查,及时发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改革与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设与服务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肖家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社区社会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根据《建国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针对社会管理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等工作,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和矛盾排查、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效,我村成立由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村委会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 1、创新和加强科学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1)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矛盾化解、维护稳定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实行集中办公。(2)在本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其职责范围,负责相关工作开展。 2、创新和加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制定治安重点地区整体发展规划,社区要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特别是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地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纳入辖区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具体规划方案。 (2)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治安突出问题滚动排查整治机制。定期开展治安隐患大排查,摸清底数,分析梳理治安突出问题,制定整治方案。 (3)加强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应急处置队伍,防范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 (4)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监管机制,抓好辖区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二)创新和加强规范化的重点人员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各级人口管理体系。

社区管理与服务分析报告(初稿)

上海开放大学 毕业作业(分析报告) 毕业作业(分析报告)题目: 关于华丰社区环境卫生问题状况及对策的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闸北校区 年级、专业: 15社区管理与服务 教育层次:专科 学生姓名:张涛 学号: 20158310910193 指导教师:徐海燕 完成日期: 2017年10月10日

目录 内容提要................................................................................I 关键词..................................................................................I 引言 (1) 一、当前华丰小区环境卫生的现状 (1) (一)小区垃圾箱损坏率极大、位置分配布置不合理 (1) (二)小区垃圾袋堆积如山,给周围居民造成污染 (1) (三)小区环境噪声污染严重 (1) 二、华丰社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一)社区对环境卫生宣传支持力度不够健全完善 (2) (二)小区居民卫生习惯差,车辆乱停现象严重 (2) (三)小区居委没有组织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 (2) (四)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2) 三、解决小区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 (一)营造环保氛围,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3) (二)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合理摆放垃圾箱 (3) (三)建立物业管理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4) 四、结论 (4) 致谢 (5)

内容提要 当今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城市的扩大及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生活问题等。近年来,城市垃圾问题已成为目前我国各个城区凸显的重要问题,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会这一窗口宣传环境保护的各种方法;关心老旧小区环境问题,发挥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小区环境;鼓励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小区环境保护;建立小区环保信息网络。及时了解社区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社区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措施,加强社区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给上级主管部门研究环保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以关心小区环境的形式,深入社区、居委会、居民家中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和概述了目前华丰小区的环境问题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小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解决小区环境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环境问题环保社区环境状况改善

社区文化培训计划

社区文化培训计划 篇一:xxx社区2015文体活动计划 xxx社区2015文体活动计划 社区文体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0一五年,社区将在街道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以社区为载体开展文化活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建文化先进社区活动,加大创建力度,促进社区文化工作跃上新台阶,为社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文化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舆论导向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界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而我社区将通过多种文艺形式,广泛开展居民公德、法制、新型生育文化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面向不同群众层面居民的社区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与辖区学校的联系,构筑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和守法意识。二、扩大社区文体活动影响面,争取各方面均有所突破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继续(本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a94900418.html, 博旭范文网:社区文化培训计划)深化参加社区文体活动对象普及面,大力结合读书节、邻里节、学生寒暑假校外实践的机会,积极引导和提倡全社区居民开展形

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类文体活动。 三、组织开展高品味的文娱活动,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拓宽活动领域,经常组织开展高品味的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为重点内容的文娱活动。经常开展强身健体、寓教于乐、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四、开展文体活动培训活动,发展壮大社区文体队伍 扩大市民学校影响力,事先了解居民需求,开办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充分利用辖区内学校资源,将老师从学习请进社区,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给社区文化增添新的活力。搜集挖掘社区和共建单位文化人才资源,并整理入库,通过整理出的各具特长、有才艺的人员名单,继续保持扩大原有文体队伍。 开展社区文体工作是一条艰苦而又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总结以往的工作成功经验,弥补存在的不足,使社区文体工作走向一个新的起点共同努力奋斗!以下是我社区2015年具体的活动计划: xxx社区2015年1月 篇二:社区文体工作计划 篇一:2015年社区文体活动工作计划 2015年社区文体活动工作计划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明工作也要紧抓,社区文体活动成为重点,加强文体队伍建设,带领广大社区居民大力开展

班主任论坛——创新管理

关爱学生,发展学生 王国良 弹指挥间,三百余日在教室与办公室、家之间穿梭中悄然而逝,我默默地算着、静静地反思,这学年里我做了什么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我作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就班级管理一块,值得深究的问题还有哪些呢?诚然,赋予我肩上的担子是很沉重的,因为该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模仿与感染能力很强,也是长身体长个性的阶段,不少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思想易正易倾、精力易集易散,学习忽喜忽厌,自理与自控能力还处在磨合期。面临这样一个群体,班主任应是他们的引路灯,如何让他们从各方面走上正确的道路,值得我们思考。下面就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肤浅地谈谈我的见解。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我注重学生习惯养成的培养。 (一)行为习惯 我在接手五年级学生后,这批学生纪律性较差,不讲卫生。每天的卫生区总是打扫的不干净,教室里刚打扫完,有的同学就随手仍废纸,教室里一片狼藉。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再三强调,组长起带头作用,如果哪个组打扫不干净,就追究其组长的责任。每月对于劳动积极的同学颁发“劳动小标兵”的荣誉证书。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教室里现在能保持每天都一尘不染了。 就日常行为方面,我一方面是树立典型,对于班里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实施适当的奖励机制,比如做一件好事奖一颗星,一周表现

好的同学也奖一颗星,学期末评出三星、四星、五星级少先队员,并发给奖状。另一方面,我用自己的言行作榜样,感化学生,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我们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才有说服力、感染力。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才会接受老师所施加的教育思想。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良好的习惯是长期有目的,有意识培养教育的结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班风就自然形成。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修改,在每周班会上,对独立完成作业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评给一颗星。 此外还从教会学生读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哥德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能拓宽知识面,还能陶冶人的情操。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学会读书,爱读书。每周我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于一周来所看的书作介绍,这项活动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 二、要尊重学生人格,一视同仁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初稿3)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江苏开放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 究 姓名汤晨 学号 1332001204080 指导教师沈芸 年级 13春行政管理 职称 教学点江苏开放大学昆山学院

目录 内容摘要 一、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二、当前我市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落后 (二)社区管理体制行政化色彩较浓 (三)社区管理法制不健全权力脱管 (四)社区管理中的职能缺位 (五)社区管理的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三、当前我市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受传统旧体制惯性的束缚 (二)我市的社区建设偏向政权建设 (三)法制不健全更缺乏有效监督 (四)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缺失 (五)社区组织机构薄弱能力不足 四、加强我市城市社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社区管理的新理念,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二)建设“民主自治”社区取代“行政化”社区(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各级监督 (四)加强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作为 (五)加强社区建设投入 参考文献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首先阐述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对城市社区的概念、强化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随后对我市的城市管理现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市的城市社区管理呈现行政化、法制不健全、政府职能“缺位”等缺陷必须进行改革。分析我市城市社区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和驱动因素,提出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并由此设想了完善城市社区管理的具体思路:构建社区管理的新理念、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各级监督、加强社区干部建设等,从而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现代社区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社区是人们的生活集聚区,是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各种社会矛盾汇聚的场所。完善的社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调整利益关系,缓解矛盾冲突,为居民提供和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市的社区建设始于2001年,目前共有城镇社区147个农村社区160个,随着动迁安置工作的展开我市的社区规模将越来越大,昆山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寻求一个完善的社区治理模式成为必然之举。 一、我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社区管理是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下,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三种手段,以及引进责任、考评机制、法律机制、市场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四种机制,来处理社区内存在的问题,解决矛盾、服务群众、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治信仰、思想认识、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家庭影响等各方面的差别,导致人们产生种种不同的观念、想法,造成一部分人心理上的失衡,有可能形成不稳定的因素,而婚姻、家庭、子女、职业、生活条件等几乎人人要面对的问题,同样也会诱发不稳定因素。而有效的社区管理恰恰是及时发现不稳定的苗头,及时控制不稳定因素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最有力手段。 目前昆山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形成一套具有昆山特色的社

培训学校工作计划

2014年神州培训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创“一流学校”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力争做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技术现代化、学校环境生态化、学生管理自主化”。 二、学校定位:普及青少年基础教育培训。 三、办学理念:确立创办特色培训学校的工作思路,拓展非义务教育,发挥规模和精品优势,确立质量品牌战略,实行独立办学模式。坚持以“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幼教、小教、特教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让少儿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文明新风,培养现代型、创造型人才”的工作目标,办成一所以管理规范科学,教学手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引领区域教育的现代化培训学校。 四、奋斗目标: 依托本地区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一年内力争取在学校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结构、招生宣传、和谐校园建设、学校规划发展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招生方面一年内100人、两年内生源达到150人,3年内200人的招生规模。 五、主要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培训学校,各项制度必须经过“制订--试行--修订--完善”的过程,才能形成可行性的制度。因此,要逐步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实现制度与人文双重管理,使我校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1、努力完善和推行分层管理,形成“理事长(法人、校长)--副校长--校办--校务办--教研组--招生办”的“金字塔”形的管理结构,促进我校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2、在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多劳多得、优教优酬、重能力、淡文凭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做到管理机制运行良好,领导职责明确,各项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科学合理。 3、认真贯彻各项教育法规,加强培训学校依法行政能力的建设,端正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并完善教职员工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按章行政、依法治教的水平(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构建一个“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领导集体 1、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同时要学会信息网络的使用,不断学习各地兄弟学校的教育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效率。要形成“廉洁勤政、秉公办事、团结高效、开拓创新”的作风,确保培训中心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 2、强化“三项”学习制度,即政治学习、理论学习和业务学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doc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 一、学制 采用课时制,修业年限最高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基层政府,派出机构及物业公司,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掌握国家政策,熟悉国家社会保障和社区工作政策法规以及物业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人际协调能力、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社区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和商业物业管理,社会调查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有: 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员、商业物业管理员、社区服务管理员、社区文化宣传员 社会调查员等。 培养的人才具有以下素质、技能和知识。 (一)基本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和人生观,具有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服务观念,有爱心、同情心和宽广的胸怀。 2.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 3.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基本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 6.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和知识 1. 社区综合服务管理能力 熟练掌握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特殊群体服务能力,具有制定相应各类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的能力。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普及能力,具有文化娱乐和体育的组织能力。熟练掌握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及申报材料的归档保管工作能力,具有协调能力、微机操作能力。熟悉国家失业养老保险有关制度及就业政策。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楼层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社区行政管理能力,社区环境审美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窗口和缩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抓手。社区管理模式,一般是指社区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点和经验。加强社区管理创新,形成富有特点的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壮大基层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社区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当前,影响和制约社区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社区居委会与街道职责不明,政社不分,导致在行政事务上错位,自治功能上的缺位。为破解这些难题,北京市在社区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服务站,专事居委会在组织群众自治过程中剥离出来的行政事务,成为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依托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居委会复原自治职能,发挥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协助社区服务站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和以居委会为自治服务体系、以服务站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三驾马车”式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三者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基层社区协调运转。 围绕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完善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不职业,职业的不专业,难以承担复杂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应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录用、考评、培训和使用等各项制度,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围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资金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符合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范围的项目,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吸引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基础设施,在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围绕培育壮大社区参与主体,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等这些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在丰富社区生活、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地位不合法,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应借鉴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改革设立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审批,引导鼓励其健康发展。围绕社区管理健康运行,积极理顺居委会与各参与主体的关系。推行社区服务站与居委会分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服务半径,推行一个服务站对应多个居委会,开办“一门式”服务窗口,方便服务居民。推进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对应,在设立居委会时,不必拘泥于小区户数的多少,尽量单独设立居委会。推进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整合,在“居站分设”情况下,二者范围重合起来,将会实现两种居民自治力量的联合,成为基层民主新的增长点。

社区管理结课论文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状况调查 ——以玉林高良村为例 【摘要】根据国家“十二五”卫生工作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广西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到2015年,在全区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玉林市响应号召,在各个村积极贯彻落实要求。本文从作者所在农村医疗实际情况出发,叙述玉林农村自落实政策以来的成果,以及发展中的问题和提出的一些建议对策。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高良村 1.玉林市农村医疗卫生基本现状 1.1全市农村医疗卫生现状 1.1.1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全国农民看病不再难。玉林市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167.38万农民积极“参合”。 玉林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试点工作。去年,全市试点县(市)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167.38万人,占试点县(市)农业人口的66.64%。其中,陆川县58.11万人,占75.17%;北流市66.61万人,占62.63%;容县42.66万人,占62.61%。共筹集“新农合”资金6576.64万元。去年,全市农民累计报销医药费达4690.82万元。今年,中央财政每人补20元,自治区财政每人补11元,市财政每人补3元,县(市)区财政每人补6元,农民自己出10元,有力保证了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开展。[1] 1.1.2努力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 陆川县2005年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1114.69万元,完成建设面积15688.3平方米。容县、兴业县的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底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了X光机、B超、心电图等主要医疗设备,大部分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并在革命老区新建、扩建了村级卫生所15所。陆川县确定在596个村级卫生所(室)为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每个村有3个以上卫生所(室),

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表格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94900418.html,)/工作计划 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计划表格 一、社区教育工作意义: 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适应我国发展先进生产力对提高社会全体成员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适应我国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发展社区教育,能促进社区的稳定与发展,拓宽教育服务社会的渠道和内容,对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和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争创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为契点,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在钱清镇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形成钱清社区老百姓“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协调、互动发展。

三、社区教育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1、工作方向:坚持以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推动社区居民全面发展为方向,以学习知识,培训技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增强居民综合素质为内容,以包括婴幼儿、青少年、在职从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失地农民、外来人群等为培训对象,做到创设条件,让没有条件学习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创设环境,让不愿意学习的人自觉珍惜学习机会;创设空间,让喜爱学习的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 2、工作理念:共享学习是社区教育的永恒主题,开拓创新是社区教育的不竭动力,满意服务是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优质实效是社区教育的不懈追求。 3、工作机制:落实多层次,广泛覆盖的社教方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有动力,学有压力,学有助力,学有效力”的终身学习教育机制,建设一支开放型、辐射型的社教骨干队伍,采用因人施教,贴近百姓需求的社教方法,从而形成“人人爱学习,时时受教育,处处是学校”的具有现代钱清区域特色的学习型社区。 4、工作目标:以服务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学校、居委会为支撑,完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健全以岗位培训、职业资格为主的行业培训系统,扩大以满足社区居民更新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社会培训系统,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我镇社区教育网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