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学活用。(重点)

3背诵全文。(难点)

自主学习

1.补充知识卡片。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指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

(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

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

(1)一屠晚归(名词用作动词,屠户)

(2)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3)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5.翻译下列句子。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解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写的是一个屠夫杀死两只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和狡诈的本性,嘲

讽了恶狼因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启发读者对待像狼一样狡诈的恶人,要敢于斗

争,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遇狼 )→ 惧狼 → ( 御)→ (杀狼)

合作探究

一、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概括文中狼的形象。

例:刻画狼的贪婪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刻画狼的凶狠( 两狼之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刻画狼的狡诈( 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前狼假寐 )

二、 课文第2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点明了什么主题?

通过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凶残、狡诈又愚蠢的本性,赞扬了人的善良、聪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行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三、 学习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什么教益? 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迁移:

1.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从中可已看出人们对狼有怎样的认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狼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鬼哭狼嚎 狼奔豕突。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词。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着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和憎恨的情绪,邪恶的化身

2.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

3.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怎样理解的?

要点:人在大量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重要物种面临灭绝。

4.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请联系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质,建立和谐的人与动物相处的环境。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说课稿

《狼》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狼》,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 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所教学的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狼》。本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进一步思考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来的人类的生活轨迹。 《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本人把教学目标定为1、a、知识与技能:a朗诵文言课文。b积累文言词汇c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d理解句意、文意。 b、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c、道德及情感价值观: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教学重点:a、积累文言词汇。 b、理解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 3、教学难点: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说学情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点无味,甚至反感和恐惧,故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再加上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教师的点拔启发下,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诵读法、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于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探究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上可采用设置一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由表层到实质,层层深入,迎刃而解。课后通过练习加以及时巩固。 五、说教学流程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知识点总结 作者: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写作: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聊斋志异》简介: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止:通“只”,只有。缀:连接,紧跟 甚:很,非常。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知识讲解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 答案

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说出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理清情节结构,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难点: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我国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5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再读课文,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发现难点,教师及时补充,讲解。 (一)自学检测(10分钟)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划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乃: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之 ①又数刀毙之:() ②久之:()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两狼之并驱如故:()

3.词类活用: 洞:一狼洞其中() 前:狼不敢前() 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其一犬坐于前() 敌:恐前后受其敌() 4.翻译句子 禽兽之变几何哉?止增笑耳。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二次“先学后教” (二)自学指导(5分钟) 默读课文后,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要求:运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并在课本上相应位置随时做好笔记。): (二)自学检测(10分钟) 1.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情节完整曲折而紧张。请同学们按照开端、发展、进一步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出课文情节。 (学法指导:可以用两个字对本文内容概括,从屠户的角度: (屠夫)狼———狼———狼———狼。) 2.文章分别是如何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用如下句式进行作答。 从文中 _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的狼。 从文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的屠夫。 3.挖掘主旨。在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四、当堂训练:中考链接(江西南昌)(10分钟)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狼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说出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理清情节结构,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难点: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我国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5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再读课文,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发现难点,教师及时补充,讲解。 (一)自学检测(10分钟)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划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乃: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之 ①又数刀毙之:() ②久之:()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两狼之并驱如故:() 3.词类活用: 洞:一狼洞其中() 前:狼不敢前()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导学案(含答案)

导学案 18 狼 学习目标 1.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语法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古人思维中的意义。 知识链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 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看多的《聊斋志异》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字音梳理】1.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字词解释】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 (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 (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乃从()(8)屠大窘() 【文学常识】 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1.借助注释初读课文,然后合上书,尝试用自己话讲述该故事。 2.请你逐段分析本文,简要阐述各个段落所描写的内容。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同学们,本文情节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动词的合理使用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请同学们互相合作,将这系列动作描写与动词找出来进行分析。 示例:“缀行甚远”、“并驱如故”一个缀字与一个驱字,生动表现了狼的贪婪与凶狠形象。 2.搜集与狼相关的成语,看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与同学共同搜集狼的有关资料,看看狼的真实形象是怎样的,并说说你的收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 原文及教案 课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教案 学习目标: 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二、文学常识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课文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狼》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狼》课文 狼 作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 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 6 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b e n)倚其下,弛(chí) 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 a n)眈相向。 少(sh a 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 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shù) 刀毙(bì) 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 a 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 矣,而顷(q 1 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指记录(述),

“异” 指奇异怪异的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二、通假字止同“只”,只,只是,仅仅 三、古今异义词 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四、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作动词)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胁迫。(名词作动词)狼不敢前前:向前(名词作动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作动词) 2、止增笑耳。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五、狼吞虎咽、声名狼藉、鬼哭狼嚎? 豺狼当道、杯盘狼藉、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狈不堪? 狼奔豕突、狼心狗肺、引狼入室

《狼》导学案 参考答案

《狼》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狼》预习案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 【积累词语】 1. 解释下列词语: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 寐(睡觉)黠(狡猾)倚(靠)2. 解释下列时间词语:晚(夜晚、晚上)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顷刻(一会儿)【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小说以屠夫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 《狼》导学案(一) 【朗读课文】口述大意 【串讲课文】逐字逐句理解课文大意。1、自学完成。2、组内交流。3、推荐人选,集体交流。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中的肉没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两只狼,跟着走了很远。 要点:屠:屠夫。归:回家。担:担子。尽:没有。止:通“只”,只有。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甚:很。 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夫害怕,把骨头丢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着。 要点:投以骨:“投”省略宾语“之”,即“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止:停止、停下。从:跟从。 原文: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再次把把骨头丢给它,后来(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而先前那只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要点:止:停止。至:到达。矣:相当于“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很困窘急迫,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打麦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

狼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脱离课本较形象、准确的复述故事情节,朗读和背诵。 4.能独立概括文章的寓意。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情节的发展。 [教学难点] 理解它的寓意和意义。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出处) 1.图片“狼”(远、近观察) 2.蒲松龄,字留仙,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

弛chí眈dān瞑míng 隧suì尻kāo黠xiá 三.合作讨论,疏通文意 四.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有关情节 五.回音壁(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练习) 六.师生互动探究课文的情节,理解文章的寓意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请结合图片思考: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6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8、狼的表现呢? 9请用原文回答 ‘两狼的计谋: 前狼假寐的姿势: 前狼假寐的神态: 前狼假寐的目的: 后狼径去的目的

10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11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12、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 13、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 1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七.回顾小结,课文背诵 八.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狼,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开展交流活动。 2.摘抄有关“狼”的成语并熟记下来。 板书: 遇狼狼:缀行--------狡 ↓ 惧狼屠:投骨--------惧 狼:并驱如故----贪 ↓ 御狼屠:窘恐 倚薪、弛担持刀-----智 ↓ 杀狼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径去、洞其中-------黠

蒲松龄《狼》导学案

《狼》导学案 主备人:吴敏婷审核人:七年级备课组 课前预习案 【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称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3、关于狼 狼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状下垂;毛色棕灰。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中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常采用穷追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主要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能耐饥,亦可盛饱。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2、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词句; 3、标记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4、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下来。 【预习自检】 1、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__________集。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苫.蔽()弛.担()眈.眈()少.时()狡黠.()尻.尾()假寐.()顷.刻()意暇.甚()目似瞑.()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苫蔽 ..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 (5)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 (8)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导学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8 狼 学习目标 1.熟读,理解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素养。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4.理解文本主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现代汉语与古代语法之间的区别。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并理解“狼”这一形象在古人思维中的意义。 知识链接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学法指导:

1.该篇文章是一篇小故事,趣味性强,相信同学们一定喜欢,建议同学们去看多的《聊斋志异》小故事。 2.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部分文言词汇,如: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可通过工具书或互联网对这些字的古字形进行分析探讨,便于加强掌握。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字音梳理】1.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 A.dān B.chén (2)苫蔽 A.zhàn B.shàn (3)少时 A.shǎo B.sáo (4)弛 A.cǐ B.chí 【字词解释】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 (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乃从()(8)屠大窘() 【文学常识】 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狼三则》的另外两则原文及翻译

第一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译文 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忽然出现了一匹狼.狼窥视着屠夫担子上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缩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才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有个人在树上吊死的样子,(屠夫)大吃一惊.(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发了一笔小财. (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shà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户乌能作此谋也! 译文 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 (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学设计

20 狼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有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户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呢?难道他会重蹈覆辙?狼也许变善良了? 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为下列汉字注音。 缀(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shǎo)时 2.作者链接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3.作品链接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读懂文义,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狼》专题导学案及答案

《狼》专题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 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着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为下列汉字注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 隧(suì)尻(kāo)寐(mèi)少(shǎo)时 2.作者链接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闻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0岁才撤帐归来。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3.作品链接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着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读懂文意,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重点实词

(完整版)《祝福》导学案(带答案版)

《祝福》导学案带答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和典型意义。 3.体会社会环境对形象塑造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先疏通字词,再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2.然后局部分析比较祥林嫂外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一变化的原 因,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3.师生、生生合作,探讨《祝福》文题的含义并品析本文描写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清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懂得反封建的必要性,认识鲁迅对封建文化的鞭挞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小说以“祝福”为题的含义。 2.认清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以及其内在因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作品: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和诗人,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文题知识:《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8月初版。收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小说ll篇,《祝福》是第一篇,展示了当时旧中国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了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不仅反映他们长

期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造成的肉体上的痛苦,而且着重描绘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制度和思想的束缚与毒害下的精神状态,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3.写作背景:这篇课文写于1924年,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帝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加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篇《祝福》就是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 二、掌握字词: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寒暄.(x uàn) 踌蹰.(c hú)朱拓.(t uò) 百无聊赖.(lài) B.监.生(jiàn) 惴惴.(z h uì) 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 C.间.或(j iàn) 形骸.(hái)谬.种(m iù) 沸.反盈天(fèi) D.陈抟.(t uán) 驯.熟(xùn)炮.烙(pào) 咀.嚼鉴赏(jū) 2.选出对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缩)间或 ..一轮(偶而)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安逸.(安闲)D.鄙.薄(轻蔑)折.罪(抵作)素.不相识(向来)3.选出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 亮,沸反盈天 ....,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

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案 学习目标: 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坏人当权。(豺狼当道)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二、文学常识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课文翻译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了狼。 3、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4、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6、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7、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一样。 8、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七年级上册《狼》

《狼》导学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课文内容。 3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积累文言实词。 课前自学: 1关于作者及出处。 本文作者是(),字(),一字(),别号(),世称()。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代()家。他一生不得志,十九岁参加科举考试,中过秀才,此后却屡试不第,始终没有考上举人。 本文选自(),它是一部()集,共()篇。“聊斋”是作者()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述妖狐鬼怪来反映现实生活。有的揭露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有的表达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愿望。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 《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被屠户割破肉皮、吹气胀死的故事。我们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则,是怎样的故事呢?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3借助工具书,查找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大窘.()麦场.()积薪.()苫.()蔽倚.()眈.() 少.()时瞑.()暇.()隧.()尻.()黠.() 寐.() 4识记文言实词。 屠: 担.:止:缀行甚远: 缀:甚.:投以骨: 从:复.:尽.: 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驱:如故:

大.:窘:恐.:受其敌:敌.:顾:场.:积薪:苫蔽成丘:苫蔽: 乃.:倚.:弛:眈眈相向: 眈眈:少时:径去:径: 犬坐于前:犬.: 久之:瞑:意暇甚: 意:暇:暴:数刀 ..: 毙.:方.:洞其中:洞:其.: 隧入:隧:尻:自.:断.:股.假寐:寐盖:黠:顷刻: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 几何:止增笑耳: 笑.:耳.: 课内导学: 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进行点拨。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断句。 3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1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学习重点: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