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六节

教学设计思路

在《科学》第一册中学生已经学过了物质的溶解性,对溶解和扩散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知识层次的局限学生对它们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直观表象,很少进一步做比较和判别,溶解在学生的印象中较深的也只是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而对于气体和液体(尤其是液体)的溶解以及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等都了解不深,印象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但溶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较熟悉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实际,从学生对溶解的初步认识出发,安排合适的实验,对熟悉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溶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分析,得出混合物的三种类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特征。然后,结合具体生活实例,使学生把自己的所学与平时不曾留心的,而与自己的生活又是比较贴近的问题联系起来,象有些药水服用前要求要“摇匀”;衣服的洗涤方法包括一些油污的去除等等,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主要特征,能区别三种混合物。

(二)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一些器材(如试管、药匙、玻璃棒、滴管等)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结合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探究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从中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让学生了解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的本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认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2.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1.认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各类浊液的举例识别

教具准备:

试管、试管架、滴管、蒸馏水、高锰酸钾晶体、碘、粉笔灰、食盐、汽油、植物油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引入】生活中,将蔗糖放入水中,发现蔗糖,水变成了,说明,蔗糖

在中了。通过实验还会发现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它物质了。

(二)利用实验等手段讨论、分析生活中不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学习新知识

【实验】(出示ppt2)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如水中,有什么现象?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得到深紫红色的液体

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搅拌一下,又有什么现象?

――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

结论: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

【归纳并板书】一、溶液(出示ppt3)

1.溶质:象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在其中)

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碘酒、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

【做一做】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出示ppt4)

【思考】溶质可否是气体或液体呢?(出示ppt5)

学生讨论回答: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白酒中溶有酒精;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以上溶质是固体或液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气体呢?

――可以。举例: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思考】:(出示ppt7)

1.鱼可以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它是溶质吗?

――水中溶有氧气,它是溶质。

进一步提问:冷开水不能养鱼,浇花花不开,又是为什么?

――冷开水中的氧气、矿物质很少,不能提供鱼生活所必需得物质。

2.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本身就是溶液

【过渡】(出示ppt8)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混合物,是否都象上述物质混合一样,形成均匀的、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分层的溶液呢?

【探究实验】几种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状况(出示ppt9)

按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师问:那么不同物质混合后产生的现象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根据他们的现象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命名吗?提示可阅读课本

学生交流回答

【展示】粉笔灰加入水中的试管,观察现象,引导得出悬浊液(出示ppt10)

【讲述并板书】二、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

再如血液、泥水等。

【展示】植物油加入水中的试管,观察现象,引导得出乳浊液(出示ppt11)

【讲述并板书】三、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

再如肥皂水等。

【讲述】引导学生回忆混合物的涵义,联系本节课加深认识。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活中很多象糖水一样的物质,它们有很多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设问】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情况进行比较,能不能说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通过表格填写,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分散状况的不同。

【总结】:(1)溶液有均一、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分层)的特点并说明溶液的读法。

“均一”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长久放置不析出溶质,

也不分层。

(2)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本质区别是在水里颗粒的大小不同。

(3)植物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展示】图片(出示ppt15)

【讲述】常用的溶剂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实例:碘酒溶液,酒精是溶剂;汽油是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渍、油污、圆珠笔油怎么办?能不能用水洗?(出示ppt17) ――用汽油洗。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

2、服装干洗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干洗的衣物不能即日领回?

(出示ppt18,点击幻灯片,观看“衣服的干洗”视频)

联系生活,介绍干洗原理。――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八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时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

【课堂小结】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由学生归纳后整理出知识框架(出示ppt19) 【课堂练习】(出示ppt20、21、22)

1.溶液是一种_________ 、_______的混合物。

2.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1)“茅台”白酒: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2)生理盐水: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3)碘酒: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4)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3.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所以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__之和。

4.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5.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A.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均一、稳定

C.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

6.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是指澄清、透明的液体

D、如果条件不改变,溶液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补充】阅读材料

洗涤剂

洗涤剂的分子,一端易溶于食物油和煤油,另一端易溶于水。亲油的一端钻进油滴,无数洗涤剂分子包围在油珠周围,使油状的小液滴破碎,变得更细小;而亲水的一端向外,这样使油与水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分散体系,洗涤剂能使进入水中的油污颗粒分散成更细小的物质,从而除去油污,肥皂在水中可以形成和洗涤剂具有相似结构的微粒,使衣服上原来不易溶于水的污迹在肥皂的作用下,脱离衣服,进入水中,将衣服洗净。

教学反思

探究是本节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可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内化的最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

1.学生对生活中的分散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意让学生多次进行回顾、分析和表达,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组织教学。

2.在教材的处理中,是使学生对分散状况的认识从显性到隐性、从宏观到微观,本人认为这样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另外,在学生实验的设置中增补了对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实验观察,把几种不同的状况放在一起同时进行,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利于学生对三种分散状况进行特征性区别。实验药品的选择上突出生活化,基本选材于学生日常生活。

3.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的动态生成过程,旨在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化要求。为加深学生对三种分散状况的理解和区别,在活动设置了分类法的运用,以提高学生对科学方法的选取和运用意识,

4.目标知识基本由学生通过合作生成,体现主体性,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集体归属感。并且在合作交流中达成知识经验的生态流通和补充,使各成员意见在冲突中逐步达成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