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要求汇编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要求汇编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要求汇编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要求汇编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标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试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

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进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数据收集整理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图形的运动 1、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2、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数学广角——推理 1、简单的推理 2、列的变化规律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全局性的思考问题。新课改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实处”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角度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5÷14商的小数点后面第80位上的数字是(___),这80个数字之和是(___) 2、a、b、c都是质数。c是一位数,且a×b + c = 1993,求a + b + c 的值是(________)。 3、在1、2、3、 4、21、19、53、87这八个数中,(___________)是质数,(____________)是合数,(____________)既是质数又是偶数,(__________)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正方体的棱长是()m,体积是()m3。 5、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6、5÷6商是(____)小数,商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____). 7、把一个长16厘米,宽6厘米,高8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________平方厘米。 8、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_______)。 9、在整数1~20中。 (1)奇数有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 (2)质数有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 10、有8盒饼干,其中7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2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才可以保证找到这盒饼干。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一样大 2、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A.1 B.5 C.200 3、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4.3÷x=7×1.5 B.3x+2 C.3x+5<5 D.4a?2.5b=1.8 4、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5、不改变0.7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A.0.007 B.0.70 C.7.00 D.0.70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比0.4大但比0.6小的小数只有0.5。() 2、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3、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两者的意义不同。() 4、除法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8-0.55= 4.8×0.5= 1.2÷0.6= 8.5+4.7= 10÷0.25= 0.5÷0.05= 0.24÷0.4= 4.5÷0.09=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可以分成()组;有()个面;()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由( )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00cm3 = _____ dm3= _____ L 960 ml= _____ L= _____ dm3 400dm3= _____ cm3= _____ ml 0.6L= _____ ml = _____ cm3 4、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电视机的体积约50_____。一颗糖的体积约2_____。 一个苹果重50_____。指甲盖的面积约1_____。 一瓶色拉油约4.2_____。一个橱柜的容积约2_____。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根长方体的方木,横截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长5分米,它的体积是()平方厘米。 7、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瓶。 8.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1、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4倍。…………()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5、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6、0.73=0.7×0.7×0.7………………………………………………() 7、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厘米,他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 8、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时5厘米,它的体积是53=15立方厘米。………() 10、一个油桶能装多少升油,就是求它的容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体积扩大()。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A.一样大 B.表面积大 C.不好比较大小 D.体积大 6.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表面积()。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新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最新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

全国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 I.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II.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 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 (I)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4题2分,共33分) 1. 在1,2,11,18,23,72这六个数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是18的因数,( )是18的倍数。 2. 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 3.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 ( ) ,每段长 ( ) ( ) 米。 4.7 4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5.有8盒饼干,其中7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2块。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 )次才可以保证找到这盒饼干。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0秒=( )分 250cm 3=( )dm 3 400ml =( )L 1m15cm =( )m 7.请写出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 ),写出分子是8的所有假分数( )。 8.一个正方体魔方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体 积是( )立方厘米。 9.)( )( 15)(2416 ) (83== ÷== 。(填小数) 10.在○里填上“>”、“<”或“=”。(其中a >0) 53-61 51 21+31 1-65 a-1918 a-191 b+179 b+17 7 11.用一根120dm 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给正方体框架的6个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彩纸( )dm 2;正方体的体积是( )dm 3。 12.已知a =2×2×3×5,b =2×5×7,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 倍数是( )。 13.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分母不变,则分数值为3 2 ;如果分母加上1,分子 不变,则分数值为 21 。原来这个分数是( )。 14.把0.8、58、97、4 3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一个自然数a 有三个因数,这个自然数a 一定是合数。 ( ) 2.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 ) 3. 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 ) 4.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到原来的9倍。( ) 5.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括号里)(6分) 1.能被2、3、5整除都余1的最小数是( )。 A .21 B .31 C .61 D .121 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2cm ,它的体积是( )cm3。 A .9 B .27 C .36 D .72 3.时针从2时走到5时,扫过了钟面的( )。 A .21 B .103 C .31 D .41 4.两个奇数的和是( )。 A.一定是奇数 B.一定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用小 摆出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 看到的图形如右图,摆这个几何体至少需要 ( )个小 。 A.4 B.5 C.6 D.7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52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2 ,两天修路相比的结果是(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比较 四、计算。(26分) 1. 直接写出得数。(8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看练习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基础检测: 一、细心填写: (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 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 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 是——,6个面的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 二.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三、谨慎选择: 1.用棱长10厘米的8块正方体木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它们之 中棱长之和最短的() A.长方体 B.正方体

2.用棱长都是10厘米的3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 之和是()厘米 .A.360B.240C.200D.120拓展训练: 一、准确计算: 1.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二、解决问题: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基础检测: 一、细心填写: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棱长是()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0.2米,表面积是()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是(). 5.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分米,每条棱长是(),表面积是(). 二.判断。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中可能有两个正方形的面.() 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

2017年高考新课标1理科数学及答案【精】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Ⅰ)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B. C. D.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B. C. D.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则.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B. C. D. (4)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差为 A.1 B.2 C.4 D.8 {|0}A B x x =< A B =R {|1}A B x x => A B =? 14 π 812 π 41p z 1 z ∈R z ∈R 2p z 2z ∈R z ∈R 3p 12,z z 12z z ∈R 12z z =4p z ∈R z ∈R 13,p p 14,p p 23,p p 24,p p n S {}n a n 4524a a +=648S ={} n a

(5)函数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 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15 B.20 C.30 D.35 (7)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10 B.12 C.14 D.16 (8)右面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 ?2n >1000的最小偶数n ,那么在 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A.A >1 000和n =n +1 B.A >1 000和n =n +2 C.A ≤1 000和n =n +1 D.A ≤1 000和n =n +2 (9)已知曲线C 1:y =cos x ,C 2:y =sin (2x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f x (,)-∞+∞(11)f =-21()1x f --≤≤x [2,2]-[1,1]-[0,4][1,3]621 (1)(1)x x + +2 x 2π 3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课标要求

二年级数学上册新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约12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快乐启航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快乐体验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快乐分享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数据收集整理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与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与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与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图形的运动 1、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2、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

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 1、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 1 克与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数学广角——推理 1、简单的推理 2、列的变化规律 二、课程内容: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课程实施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讲课讲稿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 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6140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 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我会填,不信你瞧。(一个一分,共18分)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30平方分米=()平方米 9600立方厘米=()毫升=()升 升=()毫升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6()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西瓜的体积大约是6()一桶水的容积是12() 3.长方体或正方体()叫做它的表面积。 4.至少()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把3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长14cm,宽9cm,高8cm的长方体,可以分割成()个棱长为2cm的正方体。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一个2分,共10分)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一样大。() 5.一瓶白酒有500L。() 三、A、B、C、我会选。(一个2分,共10分) 1.长方体的木箱体积与容积相比()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2.把三个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A、16cm2 B、32cm2 C、64cm2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cm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cm2 B、54cm2 C、90cm2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A、2倍 B、4倍 C、6倍 四、我会填写下表。(单位:厘米)[一个2分,共20分] 长宽底面积高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 12 9 5 长方体 正方体 8 五、我能按照要求做。(一个3分,共12分) 1.一个正方体,棱长6dm。求表面积和体积。 2.一个长方体,长9cm,宽6cm,高5cm。 另一个长方体,横截面,高3m。 求它们的体积。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一个5分,共25分) 1.喜洋洋家里有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6dm,宽3dm,高。喜洋洋做这个玻璃鱼缸需要多少玻璃(玻璃鱼缸上面无盖) 2.××县步行街广场上有10哥这样的花坛,每个花坛的高,地面是边长的正方形,四周用木条围成,中间填满泥土。 (1)一个花坛大约需要多少立方米泥土 (2)做完这些花坛,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条 3.一个长方体汽油桶的底面积是4dm2,高是,如果1L

二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要求

二年级数学下册新课标要求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如: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教材都安排了即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有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计算教学继续体现算法多样化.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保护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许多例题和习题具有开放性;提供让学生继续探索的线索;为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在实际活动中可能碰到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必考)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填空并不难,全对不简单,可要细心哟!(每空1分,共23分) 1. 4.05m 3=( )dm 3 680L =( ) dm 3=( ) m 3 2. )(12 =3÷4=12)(=15÷( )=( )(填小数) 3. 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 有9个机器零件,其中8个质量合格,另有一个稍重,不合格。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个不合格的零件来。 5.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dm ,宽是4dm ,高是2dm ,它的棱长之和是( )dm 。 6. 在○里填上“>”、“<”或“=”。 98 65 53 2011 8 5 0.7 7. 五(1)班的同学在山青世界实践基地分小组结绳比赛,每4人一组,每5人一组或每6人一组,都没有剩余,五(1)班学生至少有( )人。 8. 分数单位是91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9. 一个立体图形如图 ,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 ( )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 )面看到的形状是 。 10. 把10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5分米的正方体空水槽中,水深( )分米。 11. 如右图,指针从“1”绕中心点0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 ( ),指针从“1”绕中心点0逆时针旋转180°后指向( )。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5分,对的打“√”,错的打“×”) 1.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2. 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 ) 3.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它的倍数。 ( ) 4. 棱长之和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 5. 5克盐溶解在4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101 。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在整数范围内,一个奇数与任何一个数相乘,积( )。 ① 一定是偶数 ② 一定是奇数 ③不能确定是奇数还是偶数 2. 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 ①25 ②50 ③ 100 3. 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乘上( )。 ① 3 ② 4 ③ 2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练习: (1)判断并改正: 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 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正方体的相邻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形。

(5)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 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棱长和的变形: 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 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 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面 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 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打结部分长度 20×4+30×2+10=150cm 练习: (1)分别说出下面长方体长、宽、高。 (2)看图2-6,并填空单位:厘米 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 )厘米。棱长总和是( )厘米。上下两个面是( )形。 (3)看图2-7并填空单位:厘米 这是一个( )体,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棱长之和是( )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有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需要在用铝 合金包裹玻璃连接处,需要( )米的铝合金。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80厘米,其中长是 10厘米,宽是 7厘米,高是( )厘米。 (8)把两个棱长 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厘米。 (9)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6)一个长方体长 12厘米宽 8厘米高 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 (7)一个长方体的礼堂如图,过节时需要在四周装上成串的彩灯,每串彩灯长2m ,一共需要多少串彩灯? 30㎝ 20cm 20cm 30m 6m 50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