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身低速碰撞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

车身低速碰撞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10期李亦文等:车身低速碰撞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

3碰撞盒结构抗撞性优化设计

3.1问题描述

在车辆发生低速前部碰撞时,吸能变形的部件主要是保险杠和碰撞盒.这些部件的整体尺寸受到车身设计的限制,但组成碰撞盒的薄壁结构的厚度是可以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低速抗撞性能优化的.某轿车车身的保险杠及碰撞盒如图2所示.由于在发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横梁部分的变形量较少,因此仅将碰撞盒结构中的4个主要部件的板厚被定义为本次优化设计的4个设计变量,分布区域及初值如图3所示.

图2简化的保险杠及碰撞盒结构

Fig.2Simplifiedbumperandcrashboxstructures

图3碰撞盒结构的4个设计变量分布

Fig.3Fourdesignvariablesofthecrashboxstructure

考虑到实际车身部件的板厚范围以及轻量化要求,本文中的优化数学模型可简化为

maxEin,

fm,≤3.0kg

s.t.<F。。。≤80kN.(6)

【t,∈[£?,£y]

式中:Ei。为碰撞盒结构的内能增量;m。,F。。,分别为结构质量(包含保险杠)和最大碰撞力;选择碰撞盒结构的各个薄壁板厚t为设计变量,变化范围为1~3mm.目标是内能最大化,约束为质量不大干3.0kg,同时最大碰撞力不大于80kN,这样就保证了轻质量和结构可靠性的条件下,达到低速碰撞时碰撞盒结构的吸能最大化.

为了有效地模拟碰撞盒在汽车正碰过程中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吸能特性,在数值计算中,考虑到保险杠及碰撞盒整体结构的对称性,只选取左侧的碰撞盒及1/2保险杠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碰撞盒后端连接在车体的部分被固定,其前端用lt的刚性墙撞击,撞击速度为4m/s.在低速碰撞仿真时,材料模型可以选用不计应变率效应的弹塑性材料n引.因此,整体结构的材料未考虑应变率效应,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3.2多参数的响应面构造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因素数z一4,选择正交表L-。(215)进行变换,二水平试验次数t。一24—16,星号试验次数为t,一2×4—8,零水平试验t。一1,因此总试验次数为25次.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设计变量及响应值试验列表

Tab.1Dataofdesignsamples

基于最小二乘法,构造出Ei。,F。。。的二次响应面近似函数及m,的线性近似函数分别如式(7)~(9)所示.

Ei。=一2127.7516+309.9367t1+

2072.4733t2+1018.7752t3+1434.274

9t4一万方数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30卷

25.6145t}一71.5937t;一13.4367t;+

19.0837t:一18.6774tlt2+62.1497tlt3—

16.4747tlt4—39.9887t2t3—168.8719t2t4—

204.2693t3t4,(7)

F。。。=40.5927+5.9920t1—8.9279t2—

6.8074t3—9.8654t4—1.8214t}+4.3488t;+

4.204It;+5.217n:+0.4926tlt2+

1.3087tlt3—1.7178tlt4+2.4475t2t3+

6.1385t2t4+0.9046t3t4,(8)

m。一1.1630+0.i006t1+0.5858t2+

0.1823t3+0.1854t4.(9)将响应面模型的响应值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代入式(5),得到Ei。和F。;的决定系数R2为99.66%和98.94%,调整决定系数R:di的值分别为99.19%和97.46%.可以看出,二者的响应面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响应量,对该响应面进行优化是较为可行的.

3.3自适应响应面方法(adaptiveRSM)优化过程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是把目标函数和约束都近似为设计变量t的二次多项式:

y。(£)≈多i(£)=ai0+∑a口t,+∑∑aijkt九,

J=1J=1^=1

(i=1,2,…,m+1).(10)式中:m为约束变量的个数;咒为设计变量的个数;蛳,口o,口驰为多项式系数,它是通过与前一次设计点的最/b--乘拟合得到.‘

整个优化过程仅需16次迭代就达到了收敛并获得了最优解.优化后设计变量的值及结构的碰撞变形图如表2及图4所示.

表2设计变量和响应的初始值及优化值Tab.2Initialandoptimalvaluesofdesignvariables

andresponses

由表2可知,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对得到的响应面近似模型进行优化,在整体质量及最大碰撞力都略有降低的情况下,使整体可吸收能量的数值提高了近5%,较好地提升了结构抗撞性能,达到了碰撞盒结构性能的优化目标,优化效果明显.由图4可以看出,优化后碰撞盒结构的变形吸能模式较为规整,基本为逐层压溃,符合褶皱压缩的理想碰撞变形模式.通过表1与表2可以看出,薄壁结构的厚度及布置区域对碰撞盒结构的吸能特性影响很大,单

图4碰撞盒结构的变形图

Fig.4Collisionaldeformationofcrashbox

纯增加板厚并不意味着结构抗撞性能的提升.虽然无法求出部件厚度变化关于整体吸能特性的灵敏度具体数值,但优化结果证明了不同位置的板厚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差距明显.

4结论

从提高车身低速碰撞吸能结构——碰撞盒的抗撞特性角度出发,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在较好地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构造出了吸能值和最大碰撞力的响应面模型,、以此掌握了不同部件板厚对目标函数的敏感程度,为后续优化设计做了铺垫。结合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adaptiveRSM)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在原质量及最大碰撞力略有降低条件下,显著地提升了碰撞盒结构的吸能能力,达到了吸能最大化的优化目标.因此,通过对车身碰撞盒结构抗撞特性的DOE及优化分析,能够极好地达到车身吸能结构的设计要求,同时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在实际的车身产品设计过程中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3ZareiH,KrogerM.Optimumhoneycombfilledcrashabsorberdesign[J].MaterialsandDesign,2008,28(1):193—204.

I-2]钟志华,张维刚,曹立波,等.汽车碰撞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一ZhongZhihua,ZhangWeigang,CaoLibo,eta1.Auto—motivecrashsafetytechnology[M].Beijing:ChinaMa.chinePress,2005.(inChinese)

[33LiuYucheng.Crashworthinessdesignofmulti—COrnerthin-walledcolumns[J].Thin-WalledStructures,2008,46(12):1329—1337.

[43ForsbergJ,NilssonL.Evaluationof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iesusedincrashworthinessoptimization[J].InernationalJournalofImpact

Engineering,2006,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车身低速碰撞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

作者:李亦文, 徐涛, 徐天爽, 李强, 郝亮, LI Yi-wen, XU Tao, XU Tian-shuang, LI Qiang, HAO Liang

作者单位:李亦文,徐天爽,李强,郝亮,LI Yi-wen,XU Tian-shuang,LI Qiang,HAO Liang(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徐涛,XU Tao(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

林,长春,130022;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2)

刊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30(10)

参考文献(10条)

1.李云雁;胡传荣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2008

2.Myers R H;Montgomery D 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1995

3.张立新;隋允康;杜家政基于响应面方法的结构抗撞性优化[期刊论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2)

4.李邦国;陈潇凯;林逸车用吸能部件吸能特性的改进[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1)

5.张勇;李光耀;钟志华基于移动最小二乘响应面方法的整车轻量化设计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8(11)

6.廖兴涛;张维刚;李青响应表面法在薄壁梁构件耐撞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工程设计学报

2006(05)

7.Forsberg J;Nilsson L Evalu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ies used in crashworthiness optimization[外文期刊] 2006(05)

8.Liu Yucheng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f multi-corner thin-walled columns[外文期刊] 2008(12)

9.钟志华;张维刚;曹立波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2005

10.Zarei H;Kroger M Optimum honeycomb filled crash absorber design 2008(0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f10835750.html,/Periodical_bjlgdxxb201010010.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