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测试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测试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测试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测试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测定精密度好,表示()

A.系统误差小

B.偶然误差小

C.相对误差小

D.标准偏差小

2、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约为0.0002g,如使测量时相对误差达到0.1%,应称取试样的质量

至少是()

A.0.1000g以上

B. 0.1000g以下

C.0.2g以上

D.2g以上

3、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50mL滴定管读数误差约为0.02mL,滴定时所用液体的体积至少要()毫升。

A.10毫升

B.5毫升

C.20毫升

D.40毫升

4、下列一组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为()

20.01 20.03 20.04 20.05

A.0.013

B.0.065

C.0.017

D.0.085

5、下列数据中具有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0.045

B.3.030

C.pH=6.72

D.9.00×103

6、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某试样重,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1.45g

B. 1.450g

C. 1.4500g

D. 1.45000g

7、微量分析天平可程准±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1‰,至少应称取试样()

A.0.05g

B.0.1g

C.0.15g

D.≥0.2g

8、误差是衡量()

A.精密度

B.置信度

C.准确度

D.精确度

9、绝对偏差是指单项测定与()的差值。

A.真实值

B.测定次数

C.平均值

D.绝对误差

10、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

应称取()

A. 0.1g

B.0.2g

C.0.05g

D.0.5g

1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2、滴定分析测量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试样未经充分混合

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砝码生锈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

13、以下除哪项外均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A.对照试验

B.增加样品量

C.空白试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4、在进行某离子鉴定时,未得到肯定结果,如怀疑试剂已变质,应进行( )

A .重复试验

B .对照试验

C .空白试验

D .灵敏性试验

15.算式 中每个数据的最后一位都有±1的绝对误差。哪个数据引入的相对误

差最大( )

A .2.304

B .0.5106

C .0.3512

D .4000

16.计算x=11.05+1.3153+1.225+25.0678,答案x 应为( )

A .38.66

B .38.6581

C .38.64

D .38.67

17.在分析中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

A.提高精密度,消除系统误差

B. 提高精密度,消除偶然误差

C.提高准确度,消除系统误差

D. 提高准确度,消除偶然误差

18、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

A.1.24→1.2

B. 3.452→3.5

C. 0.289→0.29

D. 8.65002→8.6

19、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 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

30.6%-30.3%=0.3%为( )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绝对偏差

D.相对偏差

20、化工分析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

A.大小误差出现几率相等

B.正误差出现概率大于负误差出现概率

C.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D.负误差出现概率大于正误差出现概率

21、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测定次数

C.增加称样量

D.提高分析人员水平

二、填空题

1、准确度表示( )和( )相接近的程度,以( )表示。

2、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的( ),它以( )为衡量标准,只与( )误差有关。

3、系统误差包括( )、( )、( )、( )。

4、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 )( )( )等。

5、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 )。

6、减少偶然误差的有效方法是( )。

7、可疑值的取舍方法目前常用的是( )和( )

2.034×0.5106 0.3512×4000

三、计算

1.在一次滴定分析中,获得一组滴定体积(以mL为单位)如下:15.35 15.26

15.48 15.50 16.02 试利用误差分析的方法,计算该组数据的相对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2.测定某试样铁含量,五次测定结果为34.66%、34.68%、34.61%、34.57%、34.63% 。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练习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练习题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分析过程中,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n 次读数不一致,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 误差。 答案:偶然误差 2标定HCI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02 , 对分析结果所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 差。 答案: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你们可答系统误差或试剂误差) 3移液管、容量瓶相对体积未校准,由此对分析结果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 差。 答案: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你们可答系统误差或仪器误差) 4在称量试样时,吸收了少量水分,对结果引起的误差是属

于___________ 差。 答案:系统误差中的操作误差(你们可答系统误差或操作误差) 5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所用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中含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对标定结果将产生__________ 误差。 答案:负 6用减量法称取试样,使用了一只磨损的砝码,将对测 定结果产生_______ 差。 答案:正 7在定量分析中, ________ 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 度;_____ 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答案:偶然;系统 8偶然误差服从 ________ 律,因此可采取 _________ 的措施减免偶然误差。 答案:正态分布,平行多次操作 9不加试样,按照试样分析步骤和条件平行进行的分析试验,称为_________ 。通过它主要可以消除由试剂、蒸馏水及器皿引入的杂质造成的_______ 。 答案:空白试验。仪器和试剂误差 10系统误差的减免是采用校正仪器以及做 ___________ 试验、试验和空白试验等办法减免的,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增加_________ 的办法,减小偶然误差。

管理定量分析题库完整

管理定量分析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管理定量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管理定量模型是()。 A.微观管理定量模型B.宏观管理定量模型C.理论管理定量模型D.应用管理定量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管理定量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偏差处理流程

偏差处理流程 1.偏差定义:就是指任何偏离已批准得生产工艺、过程、参数等情况,以及偏离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情况,它包括药品生产得全过程与各种相关影响因素。 2.偏差主要来源: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介质管理、物料管理、校验与验证、人员与卫生、超出SOP规定方法、程序或SOP中规定需执行偏差得事件、未在上述列出、可能会对产品质量或质量体系产生(潜在)影响得事件。 3.偏差性质分类:重要偏差与次要偏差。 3、1、重要偏差:该类偏差属于较重大得偏差,就是指关键性物料、设备、厂房、工艺、介质、环境等发生偏移,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物料等内、外在质量受到较大程度得影响,必须进行深入得调查,并对偏差影响与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得事件。该类偏差除需采取纠正以外,还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就是否应建立长期得纠正预防措施。 3、2、次要偏差:细小得对法规或程序得临时性偏移,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或对产品影响程度较小,无需进行深入调查,但必须立即采取纠正,并立即记录在批生产记录或其它GMP受控文件中。 4、处理流程: 4、1、偏差发现与偏差汇报 4、1、1、偏差发现人发现偏差后,或接到化验室开具得不合格报告,1小时内首先向车间主任、质管部QA主管口头汇报偏差发生情况; 4、1、2、偏差发现人在偏差发生24小时内(节假日顺延)填写好《偏差处理单5119》。内容包括偏差情况描述(时间、地点、起因、过程或发生得现象、导致得结果)、相关联得信息、现场应急措施及建议采取得措施,如属于生产管理范围内得偏差,需指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 4、1、3、填写完毕后,偏差发现人在QA质量信息管理员(蔡锦)处,对《偏差处理单5119》进行编号与登记,然后流转至QA主管(王影)处。编号方式:PC+年份(四位数)+流水号(三位数); 4、1、4、检验结果超出标准或异常得情况,需由化验室执行《实验室分析结果超标、超常得处理5-00009》,确认不合格,并出具不合格报告后,再启动偏差处理程序。 4、2、偏差调查与偏差分析 4、2、1、QA主管对偏差进行初步审核,并与偏差发生部门负责人及质管部部长讨论评判偏差得类别,确定发生得偏差属于重要偏差还就是次要偏差;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模拟试题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模拟 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若某物资的总供应量( B )总需求量,可增设一个虚销地,其需求量取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的差额,并取各产地到该销地的单位运价为0,则可将该不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超过 2. 某物资调运问题,在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过程中,第一步安排了运输量后,其运输平衡表(单位:吨)与运价表(单位:百元/吨)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第二步所选的最小元素为( C )。 (A) 1 (B) 2 (C) 3 (D) 4 3.某物流公司有三种化学原料A 1,A 2,A 3。每斤原料A 1含B 1,B 2,B 3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7斤、0.2斤和0.1斤;每斤原料A 2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1斤、0.3斤和0.6斤;每斤原料A 3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3斤、0.4斤和0.3斤。每斤原料A 1,A 2,A 3的成本分别为500元、300元和400元。今需要B 1成分至少100斤,B 2成分至少50斤,B 3成分至少80斤。为列出使总成本最小的

线性规划模型,设原料A 1,A 2,A 3的用量分别为x 1斤、x 2斤和x 3斤,则化学成分B 2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A )。 (A) 0.2x 1+0.3x 2+0.4x 3≥50 (B) 0.2x 1+0.3x 2+0.4x 3≤50 (C) 0.2x 1+0.3x 2+0.4x 3=50 (D) min S =500x 1+300x 2+400x 3 4. 设? ? ????=??????-=721,7421x B x A ,并且A =B ,则x =( C )。 (A) 4 (B) 3 (C) 2 (D) 1 5.设运输某物品的成本函数为C (q )=q 2+50q +2000,则运输量为100单位时的成本为( A )。 (A) 17000 (B) 1700 (C) 170 (D) 250 6. 某产品的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分别为C (q ),R (q ),L (q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 (A) )0(d )()(0C q q L q L q +'=? (B) )0(d )()(0 C q q C q C q -'=? (C) ?'=q q q R q R 0 d )()( (D) )0(d )()(0 L q q L q L q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设某平衡运输问题有4个产地和5个销地,则用最小元素法编制的初始调运方案中填数字的格子数为 8 。 2.某物资调运方案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则空格(A 2,B 1)对应的检验数为__4__。

偏差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偏差处理的规程,以便有效识别并及时报告、记录、调查、处理偏差,控制偏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范围:适用于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以及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异常等情况,包括生产全过程中的偏差和实验室偏差。 责任人:生产部所有人员、物料部所有人员、质量管理部所有人员、生产副总经理、质量受权人。 常见的 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偏差处理的情况。 2.3偏差调查应彻底,确保根本原因被识别和采取的纠正活动和纠正措施正确,并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2.4在偏差的根本原因被识别和纠正活动被确定之前,相关产品不得放行。 2.5每年至少对偏差进行一次趋势分析,以推动公司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偏差的分类:根据偏差的性质、偏差的范围大小、偏差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以及是否影响患者健康和影响注册文件等因素,将偏差分为关键偏差、中等偏差、微

小偏差。 3.1关键偏差:违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或国家法规,危机产品安全及产品形象,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以致产品整批报废或成品收回等后果。 3.2中等偏差: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造成返工、重新包装等后果。严重违反GMP及操作规程事件。 3.3微小偏差: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或临时性调整。 4.偏差的种类(以下仅为举例,包含但不仅限于): 因动 在水系统中发生影响产水质量的错误行为。 4.12检验及预防维修:设备仪器校验不能按计划进行,或在校验过程中发现计量结果超出要求范围;预防维修未按计划准时进行或在预防维修中发现设备关键部位问题影响已生产产品质量的情况。 4.13包装缺陷:包装设计印刷缺陷。 4.14客户投诉:涉及生产过程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投诉。 4.15文件记录缺陷:使用过期文件;记录不规范;文件丢失等。 4.16未按规程执行:违反批准的规程、生产指令。

管理定量分析习题与答案

管理定量分析习题 1.人力资源分配的问题、 例1.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段内所需司机 和乘务人员数如下: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段一开始时上班,并 连续工作八小时,问该公交线路怎样安排司机和乘务人员, 既能满足工作需要,又配备最少司机和乘务人员? 解:设 xi 表示第i 班次时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Min x1 + x2 + x3 + x4 + x5 + x6 约束条件:s.t. x1 + x6 ≥ 60 x1 + x2 ≥ 70 x2 + x3 ≥ 60 x3 + x4 ≥ 50 x4 + x5 ≥ 20 x5 + x6 ≥ 30 x1,x2,x3,x4,x5,x6 ≥ 0 例2.一家中型的百货商场,它对售货员的需求经过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为了保证售货人员充分休息,售货人员每周工作5天,休息两天,并要求休息的两天是连续的。问应该如何安排售货人员的作息,既满足工作需要,又使配备的售货人员的人数最少? 班次 时间 所需人数 1 6:00 —— 10:00 60 2 10:00 —— 14:00 70 3 14:00 —— 18:00 60 4 18:00 —— 22:00 50 5 22:00 —— 2:00 20 6 2:00 —— 6:00 30 时间所需售货员人数 星期日 28星期一 15星期二24星期三25星期四19星期五31星期六28

解:设 xi ( i = 1,2,…,7)表示星期一至日开始休息的人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Min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约束条件:s.t. x1 + x2 + x3 + x4 + x5 ≥ 28 x2 + x3 + x4 + x5 + x6 ≥ 15 x3 + x4 + x5 + x6 + x7 ≥ 24 x4 + x5 + x6 + x7 + x1 ≥ 25 x5 + x6 + x7 + x1 + x2 ≥ 19 x6 + x7 + x1 + x2 + x3 ≥ 31 x7 + x1 + x2 + x3 + x4 ≥ 28 x1,x2,x3,x4,x5,x6,x7 ≥ 0 §2 生产计划的问题 例3.某公司面临一个是外包协作还是自行生产的问题。该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都需要经过铸造、机加工和装配三个车间。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可以外包协作,亦可以自行生产,但产品丙必须本厂铸造才能保证质量。数据如表。问: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件?甲、乙两种产品的铸造中,由本公司铸造和由外包协作各应多少件? 解:设 x1,x2,x3 分别为三道工序都由本公司加工的甲、乙、丙三种 产品的件数,x4,x5 分别为由外协铸造再由本公司加工和装配的甲、乙两 种产品的件数。 求 xi 的利润:利润 = 售价 - 各成本之和 产品甲全部自制的利润 =23-(3+2+3)=15 产品甲铸造外协,其余自制的利润 =23-(5+2+3)=13 产品乙全部自制的利润 =18-(5+1+2)=10 产品乙铸造外协,其余自制的利润 =18-(6+1+2)=9 产品丙的利润 =16-(4+3+2)=7 可得到 xi (i = 1,2,3,4,5) 的利润分别为 15、10、7、13、9 元。 通过以上分析,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Max 15x1 + 10x2 + 7x3 + 13x4 + 9x5 约束条件: 5x1 + 10x2 + 7x3 ≤ 8000 6x1 + 4x2 + 8x3 + 6x4 + 4x5 ≤ 12000 3x1 + 2x2 + 2x3 + 3x4 + 2x5 ≤ 10000 x1,x2,x3,x4,x5 ≥ 0 甲乙丙资源限制铸造工时(小时/件)51078000机加工工时(小时/件) 64812000装配工时(小时/件) 32210000自产铸件成本(元/件)354外协铸件成本(元/件)56--机加工成本(元/件)213装配成本(元/件)322产品售价(元/件) 231816

第7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答案

思考题 1.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准砝码、更换砝码。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天平两臂等长)或更换仪器。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相对校正也可)或更换仪器。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答:引起系统误差(试剂误差),采用空白试验,减去空白值。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答:随机(偶然)误差。 (6) 读取滴定管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答:随机(偶然)误差。采用读数卡和多练习,提高读数的准确度。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答:过失,弃去该数据,重做实验。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入CO2。 答:系统误差(试剂误差)。终点时加热,除去CO2,再滴至稳定的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要求分析结果达到%的准确度,即指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2)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就说明准确度高。 (3) 由试剂不纯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4) 偏差越大,说明精密度越高。 (5)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高。 (6)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7)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8)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 (9)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10) 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12)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3) 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14) 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15) 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16)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17) 对某试样平行测定多次,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8) Q检验法可以检验测试数据的系统误差。 答:(1) 对;(2) 错;(3) 错;(4) 错;(5) 对;(6) 错;(7) 错;(8) 错; (9) 错;(10) 对;(11) 错;(12) 对;(13) 错;(14) 对;(15) 对;(16) 错; (17) 错;(18) 错 3. 单选题 (1)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 ) (A) 准确度不高,精密度一定不会高 (B)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也高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两者没有关系 (2) 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

实验室偏差处理程序

实验室偏差处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样品检测出现超出规定结果(OOS)和异常分析结果(AAR)时的处理方法(如: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检验,分析方法验证、工艺验证和其它验证项目)。 2职责 检验员:出现超规定的结果与异常结果时,立即报告主管及时填写《实验室调查报告》。 QC主管:负责实验室偏差的处理,审核《实验室调查报告》所填的内容是否正确、真实、齐全。 3内容 3.1定义 3.1.1超出规定结果(Out Of Specification·OOS) 实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限度范围(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工艺验证等技术参数)。 3.1.2异常分析结果(Atypical Analytical Results·AAR) 3.1.2.1相同的制备样品重复实验结果或重复制样的检验结果精度不好,可能影 响到结果的判断。 3.1.2.2某个结果,由我们对被测物料、实验室样品和检测步骤已获经验可知其 异常。(可包括认为异常的规定范围内的结果) 3.2步骤 3.2.1QC检验员在检验中一旦得到OOS或AAR立即报告QC主管。 3.2.2调查人员由检验员和QC室主管组成,共同进行实验室调查。 3.2.2.1检验员和QC主管将对所获原始数据进行回顾,对实验步骤作讨论,对 所用仪器的再检查,并填写《实验室调查报告》表。 3.2.2.2若调查清楚地证明:OOS或AAR是由于实验室的差错所致(如人、仪 器、试剂),则剔除已得数据,并重新检测。重检须经QC主管同意,任 何未经同意的重检是不规范的行为。重检记入《实验室调查报告》表中。 重新检测所需样品用原始实验室样品,若有证据证明原有样品不具代表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作业试题(doc 24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作业试题(doc 24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 第一次作业 (物资调运方案的优化的表上作业法) 1.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销 地产地I II III IV 供应量

2.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销 地产地I II III IV 供 应 量 A 15 18 19 13 50 B 20 14 15 17 40 C 25 16 17 22 60 需 求 量 70 60 40 30 解因为供小于求,所以增设一个虚产地,得供求平衡运输问题如下: 销I II III IV 供 应

量 地 产 地 A 15 18 19 13 50 B 20 14 15 17 40 C 25 16 17 22 60 D 0 0 0 0 50 需 70 60 40 30 200 求 量 3.甲、乙两产地分别要运出物资1100吨和2000吨,这批物资分别送到A,B,C,D四个仓库中收存,四仓库收进的数量分别为100吨、1500吨、400吨和1100吨,仓库和发货点之间的单位运价如下表所示: 运价表单位:元/吨 收 A B C D 点发

点 甲15 37 30 51 乙20 7 21 25 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一个初始调运方案,再调整寻求最优调运方案,使运输总费用最小。 解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如下: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收 点发 点 A B C D 发货量 A B C D 甲10 10 00 1100 1000 1 5 3 7 3 5 1 ⑤ 乙15 00 40 10 2000 500 100 2 7 2 1 2 5 ④ 收货量10 15 00 40 11 00 10 00 3100 ②①③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 本章教学目的: 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及标准偏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明确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两者间的关系。 2、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概念及减免方法。 4、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运算规则,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准确度和精密度表示方法;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教学内容: 一、准确度与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例1:测定酒精溶液中乙醇含量为 (1)50.20%; (2)50.20%; (3)50.18%; (4)50.17% 平均值:50.19%,真实值:50.36% 什么是误差: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的表示:绝对误差(E)= 测得值(X)- 真实值(T) 测得值(X) - 真实值(T) 相对误差(RE)= ×100% 真实值(T) 绝对误差: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相对误差:误差在真实值(结果)中所占百分率。 有关真实值: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将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所求出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 准确度:实验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例2:测定值57.30,真实值57.34。 绝对误差(E)= X – T = 57.30 - 57.34 = -0.04 E -0.04 相对误差(RE)= ×100% = ×100% = -0.07% T 57.34 例3:测定值为80.35,真实值85.39。 E = X – T = 80.35 - 85.39 = -0.04 E -0.04 RE = ×100% = ×100% = -0.05% T 80.39 得出结论:绝对误差相同,但相对误差不同。 练习:测定值:80.18%,真实值:80.13%。 计算: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RE) 应用:实际测定时,相对误差使用较多,仪器分析使用绝对误差较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精密度与偏差 例1:甲乙丙 50.20 50.40 50.36 50.20 50.30 50.35 50.18 50.25 50.34

偏差处理管理规程

【目的】 规偏差处理流程,当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偏差时,正确报告、调查并处理,减少因偏差造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实验室异常结果除外。 【职责】 1质量保证部 1.1为偏差的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偏差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偏差进行分类、调查、批准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整改后的效果进行跟踪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 1.2质量保证部主管负责对偏差进行审核,批准除重大偏差之外的偏差。 2偏差发生部门 及时、如实向质量保证部报告偏差,初步评估偏差对生产批次和相关批次带来的质量风险,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配合质量保证部进行偏差调查及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 3其他相关部门 配合质量保证部对偏差进行调查和评估,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落实,并将重大偏差告知各自职责围的相关客户。 4各部门责任人 应当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执行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法和操作规程,防止偏差的产生,且出现偏差后必须按程序上报。 5质量管理负责人 确保所有偏差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批准重大偏差。 【容】 1定义 1.1偏差:是对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是指非计划的、不符合已建立的SOP、

工艺规程、法律法规文件、验证体系和测试法或其他标准的事件,该事件可能会影响生产物料/产品的质量、功效或安全性,也可能会影响用于生产、贮藏、产品分发,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已验证的设备或工艺。 1.2偏差管理:是指对生产或检验过程中出现的或怀疑存在的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的偏差的处理程序。 2偏差的围 当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举例但不仅限于以下容),可认为出现偏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财经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考核方式:开卷 考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适用专业、班级:11社保11公管 一、填空(共24分) 1.下面是对15名参加一年德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所进行的一次测验的成绩:89,73,97, 58,47,61,62,84,73,79,88,73,92,44,80。试填写如下的统计表。(共4分) 2.下图是一张母亲的职业频率表,请把空缺的频率和百分比填补完整。(6分) 3.多重排序中,第一个指定的排序变量称为__________,其他依次指定的变量分别称为___________等。 4.SPSS 数据文件是一种___________结构的数据文件。 5.SPSS 软件有___________种基本使用方式。 (以下每空2分) 6.调用数据文件“工厂职工信息.sav ”请将年龄最小、工资最高的工人的信息填在下面空中(姓名、工资)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2分,共4分) 7.某国对该国博士的子女数量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如下表:(每空2分,共6分)

请计算子女数的样本均值 A 方差 B 标准差 C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一个字符型或数值型变量,SPSS用户缺失值可以是1至3个特定的离散值。 (2)定序级的数据不能选择均值作为集中特征指标。 (3)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数据文件必须至少有一个名称相同的变量。 (4)饼图适合于所有测度水平的数据。 (5)“12My”为合法变量名。 (6)SPSS有默认的变量名,以字母“VAR”开头,后面补足5位数字。 (7)按变量值自动定位时要选择Data→Go to case。 (8)取值于一个区间,或者取值为比率的连续变量应设置为Scale测度。 (9)定序级的数据可以用茎叶图来表示。 (10)饼图要求不同的观测量的个数不能太多。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有人设计了一种提高记忆力的训练方法。为评估这种训练方法的有效性,随机抽取了9名学生参加训练。先记录下训练前的记忆力数据,训练完成后,再记录下训练后的记忆力数据。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训练方法是有效的吗?你打算采用以下哪种过程解答?() A.单个样本T检验 B.独立样本T检验 C.配对样本T检验D.Means过程 2. 以下属于合法变量名的有()。 A.&ab345 B.My_ C.With-1 D.My age 3.某工艺研究所研究出一种自动装罐机,它可以用来自动装罐头食品,并且可以达到每罐的标准重量为500g。为检验它的性能随机抽取10罐来检查机器工作情况,你打算采用以下哪种过程解答?() A.单个样本T检验 B.独立样本T检验 C.配对样本T检验D.Means过程 4. SPSS中变量值标签的用途是()。 A.注明变量的含义 B.注明变量的取值范围,超出该范围的值将被作为缺省值处理

实验室偏差管理规程

实验室偏差管理处理规程 1目的 1.1本规程规定了实验室在样品上出现超出规定结果(OOS)和超趋势结果(OOT)时的处理及调查的过 程和方法,保证检验数据可靠,并防止再次出现。 2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但不限于实验室的所有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检验项目,如原辅材料、包装材料、 原液、半成品、成品、工艺用水、环境监控、分析验证、工艺验证和其它验证项目的检验等; 3 责任人:检验员、QC主管、QA部长、调查小组、质量受权人 4 内容 4.1职责 4.1.1 检验员: 4.1.1.1 接受偏差调查程序相关的培训课程。 4.1.1.2 按照偏差调查程序规定的定时限上报直接主管,不得么自隐瞒偏差或对偏差进行处理。 4.1.2 QC主管:在OOS/OOT出现时上报质量管理部;参与查关审核调查结果,提出并组织实施纠正及整改措施; 4.1.3质量管理部长:组织OOS/OOT的调查工作,完成调查表,负责OOS/oot调查的最终批准。落实追踪整改措施。 4.1.4OOS/OOT调查小组:参与全面调查并审核调查结果,提出并实施纠正及整改措施。 4.1.5质量受权人:负责审阅批准主要偏差和重要偏差。 4.2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十章第一节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4.3定义 4.3.1超出规定的结果(Out-of-Specification,简写为OOS):也叫检验结果超标,指所有超出质量标准或药品注册批准、药典以及由企业制定的可接受标准的检验结果,同时适用于中间控制实验室检验超出预订标准的检验结果。 4.3.2超趋势结果(Out Of Trends,简写为OOT)指随时间的变化,在质量标准限度内,但是超出历史 的预期的或先前的一系列结果(比如稳定性降解产物的增加),形成一定的趋势。 例如:某成分含量规定大于90.0%,历史上典型值为95.0-98.0%,但此次测定结果为90.5%,即构成一次超趋势检验结果。 4.3.3原样复验(Re-test):采用初始的样品再进行检验。 4.3.4重取样复验(Re-sample):重新取样进行检验。 4.4直接判断为不合格或偏差 4.4.1质量检验部人员在取样或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明显的物料外观或性状不合格,在排除取样原因后按《偏差处理规程》()上报处理,对无法继续使用的物料通知质量管理部和物流部按《不合格品管理规程》()操作,不执行OOS/OOT流程。通常这包括不限于以下情况: 4.4.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可见异物检查法中规定的检验,按规定重新取样检验仍不合格的; 4.4.1.2样品性状、外观等有明显不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如黑点、霉变、变色等。 4.4.2经校正的仪器/设备,直接检测读取到的数据如果超标,直接按《偏差处理规程》处理,如温度计检测结果不合格。 4.5启动OOS/OOT 4.5.1质量检验部人员按照质量检验工作流程和各检验规程,完成检验和复核等操作。 4.5.2当质量检验部人员确认最后得到的检验结果超出规定或异常时,按质量检验工作流程的要求通知质量管理部,启动OOS/OOT调查。 4.5.2.1在发现OOS/OOT的同时,质量检验部人员应停止该批样品的其他检验,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作业试题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 第一次作业 (物资调运方案的优化的表上作业法) 1.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解因为供大于求,所以增设一个虚销地,得供求平衡运输问题如下:

2.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解 因为供小于求,所以增设一个虚产地,得供求平衡运输问题如下: 3.甲、乙两产地分别要运出物资1100吨和2000吨,这批物资分别送到A,B,C,D 四个仓库中收存,四仓库收进的数量分别为100吨、1500吨、400吨和1100吨,仓库和发货点之间的单位运价如下表所示: 运价表 单位:元/吨 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一个初始调运方案,再调整寻求最优调运方案,使运输总费用最小。 解 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如下: ⑤ ④

填有数字的格子数 = 2+4-1 = 5 用闭回路法计算检验数: 4725513712=-+-=λ,0172125513013<-=-+-=λ 因为有负检验数,所以此方案不是最优的,需进一步调整,调整量为: {}4001000,400m in ==θ 调整后的调运方案是: 求最新调运方案的检验数: 4725513712=-+-=λ,312551152021=-+-=λ 172551302123=-+-=λ 因为所有检验数均大于0,所以此方案最优,最小运输费用为: 671002550071500516003040015100=?+?+?+?+?=S (元) 4.设某物资要从产地321,,A A A 调往销地321,,B B B ,运输平衡表(单位:吨)与运价表(单位:元/吨)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试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并求最优调运方案。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其处理 分析结果必须达到一定的准确度,满足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因为不准确的分析结果会导致产品的报废和资源的浪费,甚至在科学上得出的错误的结论,给生产或科研造成很大的损失,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或灾难。但是分析结果是由分析者对所取样品(供试品或样品)利用某种分析方法、分析仪器、分析试剂得到的,必然受到这些分析的限制,分析结果不可能和样品的真实组成或真实含量完全一致,在一定条件下分析结果只能接近于真实值而不能达到真实值。测定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的差异就是所谓的误差(error)。因此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得到一定误差范围内的真实含量的近似值,达到一定的准确度。采用哪些措施可能减小误差,依赖于误差本身的性质。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误差的有关理论,明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根据分析目的对误差的要求,选择准确度合适的分析方法,合理安排分析实验,设法减小分析误差,使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达到要求,避免追求过高的准确度。同时,也应当了解对分析结果的评价方法,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对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取舍和表示。 2.1 分析结果的误差 一、真值、样本平均值和总体平均值 1. 真值与相对真值 真值(true value)是指某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表示物质存在的数量特征,用T来表示。 由于分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真值是不可能测得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将理论值、约定值和标准值当作真值来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分别称为理论真值、约定真值和标准真值。 理论真值是指由公认理论推导或证明的某物理量的数值。如水的组成常数或组成分数即为理论真值:1 mol H2O含2mol H和1 mol O,再如H+与OH-的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即H+与OH-的反应量之比为1 mol H+ : 1 mol OH-,该比值也是理论真值。 约定真值是指计量组织、学会或管理部门等规定并得到公认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如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的长度、时间、质量和物质的量等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光在真空中传播(1/299 792 458)s所经过的路径长度为1 m,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1 kg、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1 s等。 标准真值又称相对真值,是指由公认的权威组织发售的标准样品的证书或标签上所给出的保证值,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平行分析多次后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的相对准确的测定值,或者由公认的权威专家反复分析确定的相对准确的测定值。如基准试剂标签所给保证值、标准方法对照分析结果、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等都是标准真值。 2. 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 对样品重复测定可以发现,一组平行测定值有一种集中趋势,这种集中趋势常用样本平均值和总体平均值来表示。 样本平均值(sample mean)简称为平均值(mean value),是指对某一分析对象总体取n份样品进行平行测定或重复测定,所得分析结果(测定值)之和的1/n,用X来表示,即

管理定量分析复习题

管理定量分析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以下哪种不是预测误差的来源() A.误差项的随机性B.参数估计量偏离真值 C.测量误差D.模型确认失误 2.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2R与2R的关系有() A.< B.> C.= D.与的关系不能确定 3.根据2R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2R=1时有() A.F=-1 B.F=0 C.F=1 D.F=∞ 4.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为 ln?Y=2.00+0.75lnX,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A.0.2% B.0.75% C.2% D.7.5% 5.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B.序列自相关 C.多重共线性D.设定误差 6.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则DW统计量的近似值为() A.0 B.1 C.2 D.4 7.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2R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拟合优度低 8、对于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的统计量为( ) A.:.B: C: D.: 9.假设回归模型为,其中则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估计模型时,应将模型变换为( ) A. B. C. D. 10. 经济计量模型的预测功效最好,说明Theil不等系数U的值( ) A.等于0 B.接近于-1 C.接近于1 D.趋近于+∞ 二、填空 回归方程2(附页)IP变量的t统计值为:________ 模拟误差U m+ U s+ U c=_________ 理想的不相等比例是U m= U s=______, U c=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已知生产函数为:Y= 1789 0.55 L0.63 K , 1、解释L,K的指数0.55,0.63的经济含义。(标准化系数,弹性系数?) 2、该方程本质上是(线性的方程,非线性的方程) 3、当有一个或多个滞后内生变量时,DW检验仍然有效 4、回归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特别适用于分类型数据 5、Theil不等系数U=1,则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差 6、附页中方程2预测能力好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每一种产品都需要A、B、C三种原材料。各单位产品所需的原料及销售的产品所获的单位利润如下表所示。假定所生产的三种产品全部能售出。为了使该工厂获利最多,请写出最佳产量的线形规划模型。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思考题 1.何谓条件电位?它与标准电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实际工作中应采用条件电位? 答:(1)条件电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 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位。 (2)它与标准电位的关系是:OX d d ox n αγαγφφR e Re 0'0log 059 .0+= (3)因为条件电位考虑了离了强度、副反应及酸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应用条件电位比标准电位能更正确的说明氧化还原电对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正确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反应完成的成度 。 2.为什么说两个电对的电位差大于0.4V ,反应能定量地进行完全? 答:因为对滴定反应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99.9%以上, 。 ,反应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条件电位差大于因此,一般认为两电对型的反应:对型的反应:对又因:则V V m n n m m n V m n K n K 4.035.0059 .0) (31035600591log 059 .010'02'01' 02'01'' 02'016 '<+=-≠≠≈?=-=== -≥φφφφφφ 3.是否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为什么? 答:能定量进行完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能用于滴定分析,因为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反应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反应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 (2)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完全,通常要求达到99.9%以上。 (3)反应速度要快。 (4)有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终点。 4.为什么氧化还原滴定中,可以用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两个电对的任一个电对的电位 计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位? 答:因为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逐渐变化,在任一平衡点时两电对的电位相等,所以可用任一个电对的电位计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位。 5.氧化还原滴定中如何估计滴定突跃的电位范围?如何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滴 定曲线在计量点附近是否总是对称的? 答:滴定突跃范围可用下式估计: 。 计量点附近是不对称的型的反应,滴定曲线在对计量点附近是对称的。 型的反应,滴定曲线在对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等m n m n n m m n n m ≠==++=?-→?+ 1059 .03059.0302 01'01'02φφφφφ 6.如何确定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果指示剂的条件电位Φ0’=0.85V ,计算它 的变色范围。

定量分析的误差

定量分析的误差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定量分析的误差 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1、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就是是技能测量得到的数字。 ?有效数字组成: ①所有确定的数字 ②一位不确定数字(估定) 试样质量 21.4561g六位有效数字 液体体积 20.20mL四位有效数字 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增减有效数字 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不仅要准确地进行测量,还要正确地记录根据分析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来决定数字的保留位数。 (2)“0”可作有效数字,也可作无效数字 数据中的“0”是否为有效数字,要看其作用。 例:试样质量 0.2000g (3)科学记数法的位数 a ×10b 10.2g 改写为mg时,该如何写? 2、运算规则 ?运算原则:“先修约,后计算”

?修约规则:采取“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办法,当尾数≤4时舍弃;尾数≥6时则进入;尾数=5时,若“5”前面为偶数(包括零)则舍,为奇数则入。 0.52664 0.5266 0.87676 0.8768 10.3456 10.34 10.3350 10.34 ?计算规则 ?1)加减法 ?各数据及最后计算结果所保留的位数是根据各数据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一个数字所决定的。 ?2)乘除法 各数据及最后计算结果的相对不定值是与各数据中相对不定值最大的那个数相适应,其结果所保留位数与该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 ?例:0.021 2×22.62÷0.292 15=? ?例:20.32+8.405 4-0.055 0=? ?解 20.32+8.40-0.06=28.66 解:各数据的最大不定值为 0.0001 ÷0.021 2 ×100%=0.5% 0.01 ÷22.62×100%=0.04% 0.00001 ÷0.292 15 ×100%=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