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抗震工程措施研究

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抗震工程措施研究

文章编号:!""#$#%&’(’!!()!)$!!"&$!%

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

抗震工程措施研究

邹丽春(,侯顺载’,杨宜文(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应力控制标准;地震;抗震;工程措施;高拱坝

摘要: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抗震工程措施研究专题,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开展了全级配仿真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弯拉试验研究;提出了地震作用、作用效应分析方法、坝体抗震到评价准则一整套综合配套的地震应力控制标准;指出高拱坝设置底缝并非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抗震措施;对高拱坝抗震的主要工程措施做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坝体上部布设钢筋和阻尼器等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结合小湾高拱坝工程,采用大坝混凝土拟实际采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以及与高拱坝基本周期相应的加载速度,开展大坝全级配仿真混凝土的抗压、弯拉动态试验研究和不同初始静载影响的研究,以及相应湿筛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为确定高拱坝抗震设计混凝土动态指标提供试验依据。

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已有拱坝遭受地震,特别是产生震害的实例,总结国内外已建高拱坝工程抗震设计实践经验和各国现行有关拱坝抗震设计的规范和导则的基础上,针对高拱坝工程地震反应特点,开发研制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分析方法,提出综合配套的抗震应力控制标准,并据此对小湾高拱坝的抗震安全做出评价。

采用理论分析和振动台大比尺动力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国内外首次对人工底缝的结构措施对高拱坝坝体强度和抗震性能的非线性影响进行研究,开发能合理模拟底缝非线性影响的高效适用分析程序,为实际工程服务。

为确保高拱坝工程的抗震安全,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抗震措施是高拱坝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综合研究国内外拱坝抗震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途径,检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适用于小湾工程的有效的抗震工程措施。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全级配混凝土材料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为研究全级配混凝土动态参数及不同初始荷载的影响,对全级配混凝土大试件和湿筛混凝土小试件的抗压和弯拉各安排&种工况共(+组试验。此外,还安排了轴压动态和立方体小试件的轴压静态试验,在获得动态参数试验成果的同时还进行了对比研究。全级配混凝土采用四级配混凝土。试验研究取得以下结论:

(()全级配混凝土的静动态抗压强度分别为相应湿筛混凝土的!*/)和!*/%倍,全级配混凝土的静动态抗压弹性模量与湿筛混凝土的接近。

(’)在与高拱坝长周期相应的加载速率下,全级配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及动态抗压弹性模量较静态值提高(+0和()0;湿筛混凝土提高为’&0和’’0,但都低于%!0的采用值。

(%)全级配混凝土的静动态弯拉强度为相应湿筛混凝土的!*+!倍,较抗压强度的降低值要大。就静动态弯拉弹模而言,全级配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接近。

(&)在试验的加载速度下,全级配混凝土的动态弯拉强度和动态弯拉弹性模量较静态值分别提高’+0和("0,湿筛混凝土则提高’%0和’’0。

(")具有初始静载试验的极限弯拉强度并不小于动态弯拉强度,不同初始静载对极限弯拉强度未见有不利的影响。

(+)全级配混凝土的抗压和弯拉时的泊松比都较湿筛混凝土大,动态时的泊松比较抗压时的增大约(!0,弯拉时略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邹丽春((#+!—),女,云南大理人,教授级高工,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水力发电?’!!(年?第)期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