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

1. 管理的定义: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3.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4.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①人际角色②信息角色③决策角色(Ⅰ.企业家角色Ⅱ.冲突管理者Ⅲ.资源分配者Ⅳ.谈判者角色)

5.

6.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

7.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①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经纪人观点

②欧文—人事管理

8. 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②组织管理理论

Ⅰ.泰罗科学管理之父P13(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

离)

Ⅱ.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Z巴纳德

¤法约尔的贡献:《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

管理职能的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 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 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

● 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动和控制。

● 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 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 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

构和组织结构;指挥是指是企业人员发挥作用;协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统一和谐;控制是指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

“所谓经营,就是努力确保六种基本活动的顺利运转,从而把组织拥有的资源变成最大的成果,从而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法约尔。

?管理的14个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韦伯的贡献: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点:

● 存在明确的分工

● 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

● 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

求来任用。

● 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 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

度。

● 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 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 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

系也是这样。

¤巴纳德的贡献:(担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一职)?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能:● 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 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 明确组织的目标

⊙巴纳德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来说,不论级别高低和规模的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在正式组织中还存在着一种因为工作上的联系而形成的有一定看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组织。即非正式组织。

9. 行为管理理论①梅奥-----霍桑试验②行为科学

Ⅰ.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生产率主要取决与工人的工作态

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8.数量管理理论①运筹学②系统分析③决策科学化

★系统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必须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

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

互影响。

● 寻求完成总体目标及各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实施组织所选方案。

9.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第二章

1.企业的社会责任●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会福利投资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2.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作为组织获利的一种手段,而且把它视为责任

●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

相关者的关系,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

●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 超越了法律要求,能让组织获得卓越成就

● 具有自律特征

●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3.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

●权力至上道德观

●公平公正道德观

●社会契约道德观

●推己及人道德观

4.影响道德因素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到的阶段影响之外,还受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文化的强度等影响。

5. 管理者在道德方面如何引导员工?

● 高管人员在言行方面是员工表率

● 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

● 要勇于承担责任

第三章

1.全球化内涵

①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②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③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④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2.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3.全球化有哪些影响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4.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

◆ 国际商务知识

◆ 文化适应能力

◆ 视角转念换能力

◆ 创新能力

5.全球化与管理职能①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②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全球化的压力

●当地化的压力

●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多国组织模式¤国际组织模式¤全球组织模式¤跨国组织模式

6.全球化环境:(一)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 经济与技术环境

● 文化环境

(二)任务环境:● 供应商

●2 销售商

● 顾客

●4竞争对手

●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7. 成为有效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有四种关键知识和能力:

¤ 国际商务知识

¤ 文化适应能力

¤ 视角转换能力¤ 创新能力

8.国际直接投资:①合资进入②独资进入③新建进入④购并进入

第五章

1.决策与决策论①决策的定义②决策的原则③决策的依据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 决策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 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3决策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4决策过程:●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明确目标● 拟定方案● 筛选方案● 执行方案● 评估效果

5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环境的影响● 组织自身因素● 问题的性质●4 决策主体6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1 头脑风暴法(创始人是奥斯本)2 名义小组技术方法3 德尔菲技术方法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2 政策指导矩阵如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二定量决策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注:定量决策方法极大可能考计算题,具体方法在书本112页到123页,教材为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

7.决策的影响效果

8.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文化

◎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9.决策主体的因素◎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

◎个人价值观

◎决策群体的融洽程度Ⅰ.定性决策方法:

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Ⅱ。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瘦狗、幼童、金牛、明星

Ⅲ。定量决策方法-------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在某种状态下因选择某方案而未选取该状态下的某任方案而少是收益值。、?

:1.计算每个方案在各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各个

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该情况下该方案的收益);2.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3.选择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方案。

第六章

1.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计划编制过程

◎确定目标

◎认清现在◎研究过去

◎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制定主要计划

◎制定派生计划

◎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3.计划的性质:●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4.孔茨和韦里克从抽象到具体把计划划分:●目的和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

●预算

第七章

1.战略性计划(用于整体组织)与计划实施计划(what why who where when how)Ⅰ.战略环境分析①外部一般环境②行业环境

③竞争对手④企业自身

⑤顾客(目标市场)

2.战略性计划选择

3.计划的组织实施

①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②目标管理---目标的性质1 岑次性2 网络性3 多样性4 可考核性5 可接受性6 富有挑战性7 伴随信息反馈性

③目标管理的过程:1 制定目标

2 明确组织的作用

3 执行目标

4 评价成果

5 实行奖惩

6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④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

⑤目标管理的过程:1 制定目标

2 明确组织的作用

3 执行目标

4 评价成果

5 实行奖惩

6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第八章

1.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私密认为,分工程度越高,工作效率也会越高。

2.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规范性---是指组织需要靠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地引导员工的行为。

①组织设计的目的:要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变成长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间,人员与任务

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③组织设计者需完成:◎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

◎部门设计

◎岑级设计

④组织设计的原则:◎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

◎控制幅度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柔性经济原则

⑤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 环境2 战略3 技术4 组织规模

2.组织的部门化

①组织部门化基本原则:◎ 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 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 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3.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①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1 职能部门化2 产品或服务部门化3 地域部门化4 顾客部门化5 流程部门化6 矩阵型结构7 动态网络型结构

②组织的层级化---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层级高幅度小层级低幅度大二者成反比)

集权与分权:两种相反的权利分配方式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必然要求组织行动的统一性。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层次上的分散。一个组织内部要实行专业化分工就必须分权。

集权和分权是两个相对的概念。降集权和分权有效地结合起来是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组织既保持目标统一性又具有柔性灵活性的基本要求。

③组织陈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1 组织规模的大小2 政策的统一性3 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4 组织的可控性5 组织所处的成长阶

4.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

①授权的含义:1 分派任务2 授予权力或职权3 明确责任

②有效授权的要素:1 信息共享2 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和技能3 充分放权4 奖励绩效

③授权的原则:1 重要性原则2 适度原则3 权责统一原则4 级差授权原则

第九章

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选配合适的人员

◎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2、员工招聘的标准◎管理的愿望

◎良好的品德

◎勇于创新的精神

◎较高的决策能力

3.员工招聘的来源和方法

①广告应聘者②员工或关联人员推荐③职业介绍机构推荐④其他来源Ⅰ.外部招聘优势:◎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

◎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劣势:◎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

◎外聘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Ⅱ.内部提升优势:◎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劣势:◎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

◎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Ⅲ.企业在招聘适应注意◎所需选聘人才的层次

◎企业经营环境的特点

◎企业所处的阶段

◎企业战略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调整的需要

4.员工的解聘

5.员工培训的方法

①导入培训

②在职培训

③离职培训

6.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①工作轮换

②设置助理职务

③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

第十章

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原因:Ⅰ.外部环境因素(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Ⅱ.内部环境因素(1)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2)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

(3)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

(4)快速决策的要求

(5)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

2.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类型:(1)战略性变革

(2)结构性变革

(3)流程主导性变革

(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目标:(1)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

(2)提高管理者的环境适应能力

(3)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

3.组织变革的内容

(1)人员变革

(2)结构变革

(3)技术与任务变革

4.管理组织变革组织变革:解冻------变革-------再冻结

5.变革程序:1 诊断组织现状,发现变革征兆

2 分析变革因素,制定变革方案

3 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4 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6.组织变革的阻力:1 个人阻力(利益、心理)2 团队阻力(组织结构变动、人际关系调整)

7. 消除阻力对策:1 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

2 创新组织文化

3 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8.组织冲突及其管理p217

类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直线与参谋之间、委员会成员之间

9.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Ⅰ.组织文化的结构-----◎浅层次的精神层

◎表层的制度系统

◎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Ⅱ.组织文化的功能-----◎整合功能

◎适应功能

◎导向功能

◎发展功能

◎持续功能

Ⅲ.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1 超个体的独特性

2 相对稳定性

3 融合继承性

4发展性

第十一章

1.领导和管理

Ⅰ.领导作用的具体表现:1 指挥作用2 协调作用3 激励作用

Ⅱ.领导权力来源:1 法定性权力2 奖赏性权力3 惩罚性权力4 感召性权力5 专长性权力

2.领导风格类型◎按领导风格分为集权式领导和民主式领导

◎按创新方式分为魅力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

◎按思维方式分为事务型领导和战略型领导

4.有效领导者具有的共同特性:1 努力进取,渴望成功

2 强烈的权力欲望

3 正直诚信,言行一致

4 充满自信

5 追求知识和信息

5四个领导方式:1 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9、1

2 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9、9

3 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1、9

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1、1

6.激励和动机都包含三个关键要素:1 努力2 组织目标3 需要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7.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带来的满意程度。

8.期望值是某一具体行为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

9.每个人五个陈次的需要: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社交或情感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注:1和2是低级需要,3,4和5是高级需要)

10.菲德勒:权力的大小、任务的明确、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十二章

1.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成就、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

2.激励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监督、公司政策、与监督者的关系、工作条件、工资、同事关系、个人生活、地位、保障、与下属的关系)

3.成就需要论:成就的需要、依附的需要、权力的需要

4.公平理论:①横向比较自我与他人比较

②纵向比较自己现在的状况与以前的状况比较

5.期望理论:①努力-绩效

②绩效奖赏

③奖赏-个人

E期望值V效价M激励力

高E*高V=高M

中E*中V=中M

低E*低V=低M

高E*低V=低M

低E*高V=低M

6.激励的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

第十三章

1.沟通的过程

2.沟通的类别(按行为主体划分:个体间、群体间)

(按所借助的中介或手段:口头、书面、非语言、体态语言、语调、电子媒介)(按组织系统: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按方向:下行、上行、平行)

(按是否进行反馈:单向、双向)

3.组织沟通(个体、团队、组织)

4.沟通管理(个人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5.组织内冲突的原因(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

第十四章

1.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2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3.控制类型●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4.控制过程

Ⅰ确立标准

Ⅱ衡量绩效

Ⅲ纠正偏差

5. 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

6. 有效控制的特征:● 适时控制

● 适度控制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 客观控制

● 弹性控制

第十六章

1.目标创新

2.技术创新

3.制度创新

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5.环境创新

管理学原理自考笔记

管理学原理自考笔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运动: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被称为“管理运动”。“管理运动”发生在美 国,始于19世 纪末到20世纪 30年代,大体 上有四五十年的 时间,它为提高 劳动生产率提供 了一种解决问题 的框架,科学管 理是其主要组成 部分。霍桑试 验:1924年— 1932年间,美 国国家科学委员 会和西方电气公 司合作进行的一 项研究,因为是 霍桑工厂进行 的,后人称之为 “霍桑试验”。 该试验导致了人 际关系学说理论 的出现。系统分 析:这一概念是 由美国兰德公司 1949年首先提 出的。他把系统 的观念引入管理 的方法之中,认 为事物是极其复 杂的系统,并运 用科学和数学的 方法对系统中事 件进行研究和分 析。组织行为 学:实质就是包 括早期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 在内的狭义的行 为科学。他研究 个体行为、团体 行为和组织行 为。计划工作: 根据组织的内外 部实际情况,权 衡客观规律与主 观可能,通过科 学预测,提出组 织在未来所要达 到的目标及实现 目标的方法。战 略:是一个组织 为实现目标而对 主攻方面以及资 源进行布置的总 纲。程序:规定 了处理问题的例 行方法、步骤, 通俗地讲是办事 手续,即对所要 进行的行动规定 时间顺序。规 则:根据具体情 况采取或不采取 某个特殊的或特 定的活动。预 算:被称为数字 化的计划,是使 组织的各级计划 协调统一的重要 手段。政策:是 指组织在决策时 或处理问题时指 导及沟通思想活 动的方针和一般 规定,它是决策 时评价方案的指 南,但在决策时 有一定的自由处 置权。规划:是 为实现既定方针 所必须的目标、 政策、程序、规 划、任务分配、 执行分配、使用 资源以及其它要 素的复合体。什 么是“5W1H” 答:5W1H指的 是计划工作就是 预先决定做什么 (what),论证 为什么要做 (why),确定 何时做 (when),何地 做(where), 何人做 (who),以及 如何做 (how)。限定 因素原理:是指 在计划工作中, 越是能够了解和 找到对达到所要 求目标起限制性 和决定性作用的 因素,就越能准 确的、客观的选 择可行方案。灵 活性原理:是指 计划工作中体现 的灵活性越大, 则由于未来事件 引起的损失的危 险就越小。许诺 原理:是指任何 一项计划都是对 完成某项工作所 做出的许诺,许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共套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共套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 《管理学》精品课程组编写

《管理学》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管理 2﹑限定因素原理 3﹑人员配备 4﹑正式沟通 5﹑例外原理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 2﹑部门划分的标志与方法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4﹑传统的非预算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5﹑管理追求“1+1〉2”的协同效应,如何通过管理增加这种协同效应 6﹑领导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单价为两万元的家用电热水器,市场评价其实用性能确属一流,但却颇为滞销。则该公司此次开发新产品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A 未能令广大消费者了解该产品的优点 B 只注重产品技术性能,忽视市场价格承受力 C 人们习惯用煤气煮开水喝 D 产品性能和结构仍未尽人意 2﹑产品策略就是要考虑本企业能为顾客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要求。以下四项中,哪一项与产品策略关联甚少

A 产品品牌和商标 B 产品的目标市场 C 产品的交货期 D 产品的生产贷款 3﹑一家生产照相机的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生产的是照相机,销售的是人们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总经理的这句话体现了: A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B 企业的社会责任 C 企业的使命 D 企业的经营手段 4﹑石油勘探业和普通餐饮业的进入壁垒的区别是: A 石油勘探业的进入壁垒比普通餐饮业高 B 石油勘探业的进入壁垒比普通餐饮业低 C 两个行业的进入壁垒都比较高 D 两个行业的进入壁垒都比较低 5﹑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一般为 A 弹性较大 B 弹性很大 C 毫无弹性 D 弹性较小 6﹑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取利,“义”应该是指: A 义气 B 法律 C 和气 D 伦理道德 7﹑企业管理者可以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 日常程序性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 局部程序性决策 C 短期操作性决策 8﹑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①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㈠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是在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 2.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科学 3.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 4.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是一门边际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㈡管理科学研究方面 1.合理协调和组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产生:【管理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①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②管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③管理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小知识:ⅰ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 ⅱ中国古代最早的管理活动:商代——指挥作战。 周朝——设立三公六卿五官2、人类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 ②依存性 ③知识性 3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 ①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 ②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企业建立的基础。 ④实现预期目标都需要全体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

⑤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普及。 4、管理的概念 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理客体实施整合,协调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内涵: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5、管理的基本职能:P13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过程性职能(主干型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功能性职能:领导 协调 控制 沟通 创新 【 在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6、管理的特征:①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见16-18)②普遍性 ③组织性(前提两个人以上的共同劳动,共同目标) 7、管理的要素:人员(核心) 资金 物资 时间 信息(纽带) 环境(空间) 8、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任务:①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与使命。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③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9、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角色:人际角色—管理者必须扮演组织联络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 决策角色—决策者 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吧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0、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大一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doc

管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3.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 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4.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人际技能(对各种层次管理 都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泰罗。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3.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4.泰罗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6.法约尔认为要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7.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9.威廉.大内的Z理论。 第六章、决策 1.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最重要)、战术决策(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行性决策)(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2.决策的特点:目的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3.决策的过程(程序):(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与评估4.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5.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步骤:(1)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经营单位(2)计算各个经营单位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3)根据其在企业中占有资产的比例来衡量各个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4)绘制企业的经营单位组合图(5)根据每个经营单位在图中的位置确定应选择的活动方向。 6.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重点)(2)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重点)(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1.目标管理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某汽车公司生产车间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是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D.综合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2.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是下列哪个原理的内容? A.标准化原理 B.职能管理原理 C.工作定额原理 D.例外原理 3.“成为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该表述体现的企

业 A.企业精神 B.企业使命 C.企业道德 D.企业制度 4.管理道德规范必然随着管理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这体现了管理道德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变动性 D.社会教化性 5.提出决策“满意标准”的学者是 A.泰勒 B.韦伯 C.西蒙 D.马斯洛 6.在下列计划的表现形式中,哪一种是针对反复出现的业务而制定的? A.目标 B.程序 C.规划 D.预算

天华公司计划在明年一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70万元,利润率达到3.5%,这种计划类型属于 A.短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长期计划 D.战略计划 8.宏达机械公司是一家以机床制造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目前,公司设有设计部、工艺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部门。该公司部门划分采取的是 A.职能部门 B.产品部门 C.区域部门 D.工艺部门 9.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爷实很天射静,气去的岛气独怎我健旗口举 A.不利于相互协调 B.多头领导导致下属无所适从 C.不利于培养人才 D.不利于新项目开发 10.根据岗位要求选拔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人员,这体现了人员配备中的哪个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才适用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管理学原理决策方法总结

第四节决策方法 决策方法根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决策采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分为采用一般计算工具的方法以及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的方法。 Ⅰ、根据分析方法分类 一.定性方法(即采用主观判断分析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注意:独立发表意见 1.头脑风暴法(特点:倡导创新思维) 2.名义小组技术(分小组陈述方案,最终投票) 3.德尔菲技术(听取专家组意见)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瘦狗型,幼童型,金牛型,明星型 2.政策指导矩阵:1-8 二.定量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1.分析与建模 2.模型求解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小中取大法(悲观态度) 2.大中取小法(乐观态度)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ⅰ计算后悔值,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 益-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ⅱ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ⅲ选择人最大后 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三)风险型决策方法 1.最大期望收益准则(求出收益的期望值,然后选出最大期望收益值) 2.最大期望效用准则(与最大期望收益准则区别为:计算期望时,用收益 的效用乘相应的概率,再求和。最大期望收益准则是最大期望效用准则的特例) 3.面对小概率,不能简单应用以上准则 4.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策树(1. 先遇到决策点B,取从该决策点出发的方案

枝中最大值,作为该决策点的值;2.遇到状况点,依据各种状态的概率计算期望收益;3.在决策点,比较两个方案枝相连的两个状态点上的期望收益 三、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 四、决策模拟演练 (一)企业竞争模拟及软件简介 (二)企业竞争模拟的组织与特点

管理学原理考点整理

管理 管理与非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日常事务管理。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方式、低资源浪费)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结果、高目标达成)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类组合,谁去完成任务,信息与决策过程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参与者,进行沟通,解决冲突等。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保证其按计划完成等。 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产生方案、制定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领导:确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识别和纠正偏差 明兹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子)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附加模块 古典方法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假定工人都是“经济人”) 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配合(人事管理原则)、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密切配合以达“双赢”

自考管理学原理笔记(李晓光版)

第一篇绪论 一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管理的任务: 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 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 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目的性 3.开放性 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 13、系统的观点: 1.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9.等效观点 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 6.学习型组织管理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中管理的十四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 8.集中化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任用期稳定 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 4、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三种权力类型: 1.理性—合法的权力 2.传统的权力 3.超凡的权力 5、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6、梅奥—霍桑试验的结论: 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7、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围: 1.个体行为 2.团体行为 3.组织行为 8、3C环境—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 1.变化 2.顾客 3.竞争 9、战略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2.长远预期性 3.对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10、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实事的管理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1.领导作用 2.以顾客为导向 3.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敏性 6.关注未来 7.管理创新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10.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 11.系统观点 三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一般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政治和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全球化环境 2、具体环境因素: 1.顾客 2.供应商 3.竞争者 4.其他因素 3、外部组织环境的类型: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5、管理道德: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所依据的准则。 第二篇计划工作 四计划工作概述 1、计划工作:即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如何做。 3、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经济性 4、计划工作的意义: 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3.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 4.有利于控制 5、计划按表现形式分类: 1.目的或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规划 8.预算 6、计划工作的程序: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第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三: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二)试验法(三)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2:查理巴贝奇(英国)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甘特:布雷斯及他的妻子: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霍桑试验: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3:X、Y理论 4:Z理论——威廉。大内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 (三)经营目标创新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三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第五章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第七章第二节系统原理 第八章一:系统的概念 第九章二:系统的特征 第十章三:系统原理要点 第十一章第三节人本原理 第十二章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第十三章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第十四章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第十五章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责任原理 第十七章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第十八章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 第十九章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二十章第五节效益原理 第二十一章一:效益的概念 第二十二章二:效益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三:效益的追求 第四章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 一、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化的内涵 三、信息化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简答汇总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1.战略性计划: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的首要内容是愿景和使命陈述,第二项内容是战略环境分析,即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三项内容是战略选择,选择企业合适的发展途径。最后通过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计划付诸实施。 2.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3.标杆管理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 4.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风险性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若干种状态是随机的。 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管理主体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过程。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 《管理学原理》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例外管理原则 2.需要层次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的观点。 A.社会系统学派 B.经验主义学派 C.权变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2.某公司经理被批评“管理得太多,而领导得太少”。该经理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 A.未对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关心 B.未对任务的完成给予应有的重视 C.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亲自处理各种事情上,没有做好对下级的授权工作 D.很可能同时存在A与C两方面的问题 3.一家用器械制造商以往从未向美国大型百货店提供过产品,最近却与希尔斯百货公司签订了一份三年期合同,将其洗衣机产品40%的生产量集中出售给希尔斯公司。这一行动使该制造商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何种变化() A.环境复杂性降低 B.环境复杂性升高 C.环境动态性降低 D.环境动态性升高 4.某君到一百货商店考察,随阅了其规章制度手册,有三条特别引起他的注意:(1)我们只售高贵时髦的衣服和各种高级用具。(2)货物售出超过30天,不再退还购货款。(3)在退

还顾客购货款前,营业员需注意检查退回的货物,然后取得楼层经理的批准。试问这三条规定各自是属于常用计划的哪一种形式() A.都是规则 B. 都是政策 C.分别是政策、程序、规则 D.分别是政策、规则、程序 5.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6.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什么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冒险决策 7.人际、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是合格的管理者必备的三项基本技能,但在三者组合比例上,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就各不相同。试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标明左栏中相应的管理层次是什么。( )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 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定义 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 1管理基本特征? 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 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 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 4管理学内容? 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 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 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 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定义 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 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4套

《管理学原理》题库(4套版) 一、客观题(单选题) 1、“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 A、法约尔 B、西蒙 C、孔茨 D、罗宾斯 2、管理的归宿是(D) A、行使管理职能 B、参与社会实践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组织目标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二重性是(B)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和艺术性 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C) 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 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C) A、领导者 B、组织者 C、管理者 D、决策者 6、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B) A、简单稳定环境 B、复杂稳定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7、在下列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A、技术因素 B、竞争者 C、顾客 D、资源供应者 8、在下列要素中,属于具体环境因素的是(C)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顾客 D、技术因素 9、组织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B) A、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B、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C、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 D、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 10、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A) A、组织价值观 B、组织宗旨 C、组织精神 D、组织形象 11、某企业明确纪律的要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它表明该企业文化具有(C)

A、凝聚功能 B、导向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12、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C)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形象 D、企业规 13、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14、从管理的学科性质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B) 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一般性 D、社会性 15、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重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分离”的时期是(C) A、传统管理思想 B、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C、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D、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16、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 A、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B、处理人际关系 C、作好经营计划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型是(B) A、技术活动和商业活动 B、财务活动与安全活动 C、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D、A.B和C 18、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五大职能,这是指(D)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 D、财会活动 19、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20、在韦伯看来,涉及到行政组织基础的权力是(C) A、理性的、法定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现代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21、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认为企业存在着(C) A、团队 B、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2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出“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管理学家是(A) A、巴纳德 B、孔茨 C、卡斯特 D、德鲁克 23、西蒙“令人满意准则”的提出,是基于(D)观点 A、有限理性 B、绝对理性 C、有限感性 D、绝对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