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图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实用手册.

总图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实用手册.

总图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实用手册.
总图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实用手册.

总图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实用手册

目录

一、建设用地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建筑容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退让道路红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退让基地边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五、控制建筑高度与面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六、总图布局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七、总图出入口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八、总图绿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九、汽车、自行车停车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十、建筑朝向与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十一、民用、高层建筑防火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十二、车库建筑防火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十三、厂库房、变配电站防火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十四、人防出入口与采光窗井防火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十五、道路及消防车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十六、消防回车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十七、消防登高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十八、室外消防给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十九、区内管线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二十、入口坡道范围设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廿一、入口坡道坡度设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廿二、总图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廿三、总图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廿四、总图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廿五、规划主要指标计算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廿六、规划主要术语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一、建设用地分类

1、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2、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市场等用地。文化娱乐用地(C3),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体育用地(C4),指体育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C5),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归入居住用地)。

3、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附属设施等用地。第一类工业用地(M1),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二类工业用地(M2),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三类工业用地(M3),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4、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普通仓库用地(W1),指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W2),指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

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的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和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供应设施用地(U1),指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煤气厂用地(纳入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U2),指公共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和其它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U3),指邮政、电信等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指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粪便垃圾集运、堆放、处理等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指房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6),如消防、防汛等设施用地。

二、建筑容量控制

1、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即建筑密度(D)和建筑容积率(FAR)控制指标的总称。应不大于如下规定:

(1)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20%,建筑容积率为0.4;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18%,建筑容积率为0.35;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18%,建筑容积率均为0.3。

(2)其它低层居住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30%,建筑容积率为0.9;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27%,建筑容积率为0.8;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25%,建筑容积率均为0.7。

(3)多层居住建筑(含洒店式公寓):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33%,建筑容积率为1.8;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30%,建筑容积率为1.6;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建筑密度为30%,建筑容积率为1.4;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30%,建筑容积率均为1.0。

(4)高层居住建筑(含洒店式公寓):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25%,建筑容积率为2.5;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25%,建筑容积率为2.0;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建筑密度为25%,建筑容积率为1.8;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30%,容积率均为1.0。

(5)多层商业、办公建筑(含旅馆建筑、公寓式办公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50%,建筑容积率为2.0;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50%,建筑容积率为1.8;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建筑密度为50%,建筑容积率为1.6;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40%,建筑容积率均为1.2。

(6)高层商业、办公建筑(含旅馆建筑、公寓式办公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50%,建筑容积率为4.0;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45%,建筑容积率为3.5;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建筑密度为40%,建筑容积率为2.5;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40%,建筑容积率均为1.2。

(7)低层工业建筑(含一般通用厂房、仓储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60%,建筑容积率为1.2;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50%,建筑容积率为1.0;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40%,建筑容积率均为1.0。

(8)多层工业建筑(含一般通用厂房、仓储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45%,建筑容积率为2.0;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40%,建筑容积率为1.6;中心城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其它地区,建筑密度均为35%,建筑容积率均为1.2。

(9)高层工业建筑(含一般通用厂房、仓储建筑):中心城内环线以内地区,建筑密度为30%,建筑容积率为3.0;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地区,建筑密度为30%,建筑容积率为2.0。

2、建筑容积率折减率(J)规定如下:

(1)建筑基地面积不大于1000平方米,折减率为20%;

(2)建筑基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不大于3000平方米,折减率为15%。

(3)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不大于7000平方米,折减率为10%。

(4)建筑基地面积大于7000平方米不大于15000平方米,折减率为5%。

(5)建筑基地面积大于15000平方米不大于25000平方米,折减率为10%。

(6)建筑基地面积大于25000平方米不大于30000平方米,折减率为15%。

3、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4、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1)低层居住建筑为500平方米;

(2)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000平方米;

(3)高层居住建筑为2000平方米;

(4)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

5、建筑基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且确认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

(1)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等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2)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3)农村地区的村镇建设,因特殊情况,确实难以达到上述规定的面积的。

6、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经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7、中心城内的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规划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如下规定增加建筑面积:

(1)核定建筑容积率小于2,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为1平方米,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2)核定建筑容积率大于等于2小于4,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为1.5平方米,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8、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凡符合下列规定的,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范围。

(1)廊道的净宽不宜大于6米,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6米。

(2)廊道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

三、退让道路红线

1、沿城市高架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居住建筑的,后退道路主线边缘线不小于30米,后退匝道边缘线不小于15米。

2、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多层、低层不得小于5米,高层不得小于8米。

3、在宽度不大于24米的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为:

(1) 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后退3米;

(2) 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60米的,后退8米;

(3) 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100米的,后退10米;

(4)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后退15米(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下同)。

4、在宽度大于24米的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为:

(1) 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后退5米;

(2) 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60米的,后退10米;

(3) 建筑高度大于60米小于100米的,后退15米;

(4)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后退20米。

5、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

6、村镇、城镇范围以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宽度为: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50米,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次要公路及以下等级公路两侧各10米。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

7、河道规划蓝线两侧新建、扩建建筑物,退让河道蓝线距离不得小于6米。

8、高速铁路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铁路干线两侧的不得小于2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不得小于15米,铁路两侧的围墙不得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大于3米。

9、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危险品仓库和厂房离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

10、沿磁悬浮交通线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其后退中心线距离不得小于50米。

11、沿地面高架轨道交通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不得小于30米,沿地下轨道交通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应符合轨道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

12、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500千伏30米,220千伏20米,110千伏12.5米,35千伏10米。

13、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的范围,即电缆向两侧延伸各不小于0.75米。

14、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

15、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四、退让基地边界

1、多层、低层居住建筑的主要朝向面,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的,按该建筑高度的0.5倍退让基地边界, 其它地区的按0.6倍退让;退让的最小间距,浦西内环线以内和其它地区的,多层居住建筑均不得小于9米,低层居住建筑均不得小于6米。

2、多层、低层居住建筑的次要朝向面,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均按该建筑高度的0.25倍退让;退让的最小距离,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多层居住建筑均不得小于4米,低层居住建筑均不得小于2米。

3、高层居住建筑的主要朝向面,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均按该建筑高度的0.25倍退让。退让的最小距离,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的不得小于12米,其它地区的不得小于15米。

4、高层居住建筑的次要朝向面,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均按该建筑高度的0.2倍退让;退让的最小距离,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均不得小于12米。

5、非居住建筑的主要朝向面,退让的最小距离,多层不得小于5米,低层不得小于3米,高层按该建筑高度的0.2倍退让, 退让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2米;

6、非居住建筑的次要朝向面,低层、多层退让的最小距离按消防间距控制,高层退让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5米。

7、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离界距离按主要朝向离界距离控制。

8、低层独立式住宅主要朝向离界距离按该建筑高度的0.7倍控制。

9、地下室退红线距离为埋深的0.7倍,但其最小值不小于3米。

10、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进行控制。

五、控制建筑高度与面宽

1、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的1.5倍,即:H≤1.5(W+S);

2、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1:1.5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A),小于或者等于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长度(L) 乘以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与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S),即:A≤L(W+S)。

3、建筑高度控制视线分析方法:视点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3倍建筑高度,且其视角不小于60度。因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按3倍建筑高度的视点距离控制高度的,视点距离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2倍建筑高度。

4、建筑物的雨蓬、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离室外地面净高不得小于3米。

5、一幢多层住宅的总长不得超过55米(上海建委下文防止沉降不均)。

6、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其连续展开面宽的总和不大于80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不大于60米,其连续展开面宽的总和不大于70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其连续展开面宽的总和不大于60米。

7、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规定。

8、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

六、总图布局要求

1、建筑基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

实施。

2、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3、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忧。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7)居住区域内宜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的设施。

(8)居住区域内宜设计通透围墙,沿城市道路的居住围墙高度不大于2.2米。

4、饮食建筑在总平面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饮食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饮食建筑应严禁建于产生有害、有毒物质的工业企业防护地段内;与有碍公共卫生的污染源应保持一定距离,并须符合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规定。

5、医院20床以上的一般传染病房,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单独建造病房,并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传染病房的平面应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布置。需分别隔离的病种,应设单独通往室外的专用通道。

医院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医院路线交叉。

6、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

7、港口客运站的站前广场、站房和客运码头应配套设置并应布置在沿江或沿海城市道路的同一侧。

客、车滚装船码头应设置安全、方便旅客和车辆上、下船的设施。在码头附近,应设置乘船车辆的专用停车场。停车场的停车规模不应小于同时发船所载车辆的一倍。

站房应设置保障旅客安全和方便的上下船廊道,且应设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相应设施。

出境和入境用房的布置,必须避免联检前的旅客及行包与联检后的旅客及行包之间的接触混杂。

8、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应设检查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的设施。

9、特大、大、中型汽车库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由管理区、车库区、辅助设施区及道路、绿化等组成。

库址内车行道与人行道应严格分离,消防车道必须畅通。

10、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或存放的库房。

11、使用有放射性、爆炸性、毒害性和污染性物质的独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符合有关安全、防护、疏散、环境保护等规定。

七、基地总图出入口设置

1、基地位于城市主干路与次干路、支路相交的位置旁,出入口不应设置在主干路上,基地位于次干路和支路相交的位置旁,出入口不应设置在次干路上。确需在主干路上设置时,距离交叉口不应小于80米或在基地的最远端(国家规定不应小于70米)。在次干路上设置出入口,距离交叉口不应小于50米或在基地的最远端。在支路上设置出入口,距离与主干路相交的交叉口不宜小于50米,距离与次干路相交的交叉口不应小于30米,距离与支路相交的交叉口不应小于20米。

2、基地出入口到交叉口距离的计算,应从基地出入口道端边线起到交叉口转角路缘石曲线的端点止。

3、基地出入口距地铁行人出入口(国家规定不应小于15米)、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应保持不小于30米的距离(国家规定不应小于5米);距铁路道口应保持不小于50米的距离,当坡度大于1%且小于2%时,在桥梁、隧道坡度范围内不

宜设置出入口,距公交车站应保持不小于15米的距离。国家规定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

4、基地出入通道与城市道路相交的角度应为75-90度,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米处作为视点的120度范围内至边线外7.5米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5、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机动车双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7-11米;单向行驶的出入口车行道宽度宜为5-7米。有机非隔离带的道路,机非隔离带开口宽度可在原基础上增加5-8米。

6、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机动车出入口数应符合下列原则:

(1)当机动车停车数小于等于100辆时,如必须在主干路上设置出入口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1个;出入口均设在次干路和支路上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

(2) 当机动车停车数大于100且小于等于300辆时,如必须在主干路上设置出入口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出入口均设在次干路和支路上的,则基地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3个。

(3) 当机动车停车数大于300辆时,且基地位于主干路与次干路或与支路相交的道路,主干路上不应设置车辆出入口。且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3个;并应分别布置在主干路以外的不同城市道路上。主干路上必须设置出入口的,出入口总数不应超过2个。

(4)非机动车不宜在道路上单独设置出入口。

(5)在超高的道路上,不应设置车辆出入口。

(6)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0米。

(7)相邻两块基地在用地分界线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时,两个出入口宜合并为1个。

(8)可在道路上另设置备用出入口,但备用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主干路上,在城市道路上不得设置进口坡道,机非隔离带不得开口。

7、城市主干路不宜单独设置行人出入口。

8、体育运动场地的对外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其大小应满足人员出入方便、疏散安全和器材运输的要求。比赛场地出入口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运动员出入场、举行仪式、器材运输、消防车进入及检修车辆的通行等使用要求综合解决。

9、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出口。传染病房应设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

10、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当综合型站房中设有锅炉房、库房、食堂时,应设置运送燃料、货物、垃圾的单独出入口。站房靠近线路一侧的非铁路房屋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1、一、二级汽车站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进、出站口宽度均不应小于4米。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设不小于5米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幼托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应小于20米。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

12、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米,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米处作视点的120度范围内至边线外7.5米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汽车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13、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基地内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库(场)不应将其出入口直接设置在城市道路上,其出入口应设在基地内部道路上,并应符合内部交通组织的需要。

(2)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面向城市道路时,其与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7.5米,平行城市道路或与城市道路斜交角度小于75度时应后退基地的出入口不小于5米。

(3)停车数小于100辆时,出入口设置不少于1个双车道或2个单车道的出入口。当停车数小于25辆时,宜设置双车道,也可设置1个单车道的出入口,但必须完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出入口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等候客车位。

(4) 停车数大于等于100辆且小于2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2个单车道的出入口。

(5) 停车数大于等于200辆且小于7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2条车道进、两条车道出的出入口。

(6)停车数大于等于700辆时,应设置不少于3个双车道的出入口,并应进行服务水平评价,确定出入口数量。

(7)停车数小于50辆的停车库,汽车坡道的设置可改用垂直升降梯作机动车的出入口,但应设置两台升降梯,或设置1台升降梯和1个坡道为单车道的出入口,并完善交通信号和安全设施,出入口外应设置不少于2个等候客车位。

(8)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5米。

(9)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宜分开设置,出入口净距不宜小于5米。设置在一起时,应用物理分隔。

八、总图绿地面积

1、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率必须符合《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规定的指标,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 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房前屋后绿地面积+街坊道路两侧绿地面积+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零星绿地面积。

2、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

3、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1/3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和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得作为小区集中绿地计算。但中心城范围内,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由开发商实施的,可按50%的比例纳入建筑基地面积,且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

4、位于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筑基地,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不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为:地面绿地面积(F)等于屋面地栽绿化面积(M)乘以有效系数(N)。即:F= MN。屋面高差与基地地面的高差不大于1.5米,有效系数N为0.7;大于1.5米不大于5米的为0.5;大于5米不大于12米的为0.3;屋顶高度大于12米的为0,屋顶绿化就不再作为绿地面积计算。

5、公园公共绿地,按照建设部《公园内部用地比例》的规定执行。

九、汽车、自行车停车位

1、新建居住建筑基地,位于中心城地区的,汽车停车率应不小于平均每户0.6辆。其中,浦西外环线以内的(容积率为2.5),应视周边情况适当增加;在郊区的,应高于中心城地区20%。

2、公用停车场停车位指标:

(1)商业旅游服务业类:旅馆每客房0.08-0.20辆,商业每100平方米停车位数0.30-0.40辆,游览点每100平方米停车位数0.05-0.12辆,餐馆每100平方米营业面积停车位数1.70辆。

(2)文教体卫类:影剧院每100座停车位数0.80-3.00辆,展览馆每100平方米停车位数0.20辆,体育馆每100座停车位数1.00-2.50辆,医院每100平方米停车位数0.20辆。

(3)交通类:火车站1000人/日(高峰)停车位数2.00辆,轮船码头1000人/日(高峰)停车位数2.00辆。

(4)办公楼每100平方米停车位数0.25-0.40辆。

(5)住宅每户停车位数0.20-0.60辆。

3、配套公共停车场(库)自行车、机动车车位控制指标:

(1)公共中心,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7.5个以上的自行车停车位,设0.45个以上的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每个停车位按1平方米考虑,下同)。

(2)商业中心,每100平方米营业面积,设7.5个以上的自行车停车位,设0.45个以上的机动车停车位。

(3)集贸市场,每100平方米营业面积,设7.5个以上的自行车停车位,设0.30个以上的机动车停车位。

(4)饮食店,每100平方米营业面积,设3.6个以上的自行车停车位,设0.30个以上的机动车停车位。

(5)医院、门诊所,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1.5个以上的自行车停车位,设0.30个以上的机动车停车位。

(6)上述机动车停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各类车辆停车位换算系数如下:

①微型客、货汽车、机动三轮车,换算系数为0.7。

②卧车、两吨以下货运汽车,换算系数为1.0。

③中型客车、面包车、2-4吨货运汽车,换算系数为2.0。

④铰接车,换算系数为3.5。

十、建筑朝向与间距

1、住宅的布置应注意日照,一般应争取卧室、起居室朝南。

2、高层住宅应满足冬至日连续获得满窗至少1小时的有效日照,住宅朝向可在南偏东35度至南偏西35度范围内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其朝向可在南偏东45度至南偏西45度范围内调整。

3、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在满足规划规定的建筑间距的同时,应满足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间距要求。

4、多层、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下同],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倍,在其它地区不小于1.2倍;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以内(不

含45度),下同] ,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主朝向一侧遮挡建筑高度的0.9倍,在其它地区不小于1倍,且其最小值均为6米。

(2)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间距:朝向为南北向的,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7倍,在其它地区不小于0.8倍,且其最小值均为6米;朝向为东西向的,在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不小于南北朝向建筑高度的0.7倍,在其它地区不小于0.8倍;同时不小于另一建筑高度的0.5倍,其最小值均为6米;

(3)建筑山墙宽度小于等于16米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4)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5、多、低层居住建筑底层有商店或其它非居住用房的,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底层高度。

6、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4米。对按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的,应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

7、在第一类居住用地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地区及其紧邻地区进行新建、改建的,其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4倍。

8、高层居住建筑与低层独立式住宅的间距,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受遮挡的低层独立式住宅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两小时;与其它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一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朝向为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为24米,其它地区为30米;朝向为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均为24米。

(2)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为24米,其它地区为30米;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且其最小值浦西内环线以内及其它地区均不小于24米。

(3)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间距:朝向为南北向的,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0

米;朝向为东西向的,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4)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间距不小于20米。

(5)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

(6)高层居住建筑的山墙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13米;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符合本条规定的,可不受上述第4条和第7条规定的限制。

9、在符合第4条和第8条规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6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8米,多、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3米。

10、按第4条规定计算出的多、低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如大于第8条规定计算出的多、低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的,在同等条件下可按较小的间距控制,但必须符合第8条规定的日照条件。

11、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第4条至第9条的规定控制。

(2)非居住建筑(第12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建筑间距按第13条的规定控制。

(3)非居住建筑的山墙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第6条、第8条的规定控制。

12、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其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

13、非居住建筑(第12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朝向为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朝向为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8米。

(2)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

(3)多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这些表可列在总平面布置图上。 3.总平面布置图 一、城市坐标网、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二、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化粪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定位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室内标高及层数; 四、拆除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单位的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耐火等级及层数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等的控制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和标高、坡向箭头、平曲线要素等; 六、指北针、风玫瑰; 七、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列“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八、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名称、城市坐标网与场地建筑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施工图的设计依据等. 4.竖向设计图 一、地形等高线和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四、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包括铁路专用线设计标高);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在路面中、铁路在轨项、阴沟在沟项和沟底)、纵坡度、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道路注明单面坡或双面坡; 六、挡土墙、护坡或土坡等构筑物的坡顶和坡脚的设计标高。 七、用高距0.10-0.50米的设计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起伏状况,或用坡向箭头表明设计地面坡向。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的名称、补充图例等;

十、当工程简单,本图与总平面布置图可合并绘制.如路网复杂时,可按上述有关技术条件等内容,单独绘制道路平面图. 5.土方工程图 一、地形等高线、原有的主要地形、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四、设计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 五、高距为0.25-1.00米的设计等高线 六、20米x 20米或40米X 40米方格网,各方格点的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区和挖区间的分界线、各方格土方量、总土方量; 七、土方工程平衡表;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坐标和高程系统名称、弃土和取土地点、运距、施工要求等; 十、本图亦可用其他方法表示,但应便于平整场地的施工 十一、场地不进行初平时可不出图,但在竖向设计图上须说明土方工程数量。如场地需进行机械或人工初平时,须正式出图. 6.管道综合图 一、绘出总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尺寸和管线的间距尺寸 四、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其城市和场地建筑坐标。 五、指北针; 六、当管线布置涉及范围少于三个设备专业时,在总平面布置蓝图上绘制草图,不正式出图。如涉及范围在三个或三个以上设备专业时,对干管干线进行平面综合,须正式出图;管线交叉密集的部分地点,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以及合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管道及地沟等的设计标高。 七、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7.绿化布置图 一、绘出总干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植物种类及名称、行距和株距尺寸、群栽位置范围、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或地上管线的距离尺寸、各类植物数量(列表或旁注); 四、建筑小品和美化构筑物的位置、场地建筑坐标(或与建筑物、构筑物的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二)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 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 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 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 (4) 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 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 施; (6) 机械站、车库位置; (7) 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1)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2)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3) 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 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 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 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6) 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1) 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2) 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⑶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4) 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5) 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一)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当大批材料是由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增设专用码头问题;当大批材料是由公路运入工地时,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因此,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的引入。

总图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设计说明书 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 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 体设想。 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 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 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 (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 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 (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一般情况下,做到以下深度即可满足常规要求: 场地的区域位置图:大城市应包括城市位置和区域位置; 现状图:现有地形和标高、地貌、现状环境、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用地红线……; 总平面图: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控制标高。场地内外主要道路、出入口、绿化、停车、指北针、风玫瑰图、比例、技术经济指标表……; 交通道路图:也可分为道路广场图和交通流线分析图; 绿化图:也可分为绿化布置图和绿化景观分析图; 竖向图、管网图(可以不做)。 初步设计阶段的总平面设计内容: 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总平面图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73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1993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图识图

一.教学目的 了解房屋的组成,房屋施工图的设计过程、设计容。 熟识施工图中常用的各种符号。 掌握建筑总平面图的形成、图示容、读图方法以及图样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讲课重点:施工图中常用符号 建筑总平面图的图示容,绘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 有序地讲解房屋的组成,不显得杂乱无序。 索引符号的使用学生容易混淆。 总平面图的图示容应事先整理好讲解的顺序。 四.布置作业 看书练习阅读总平面图 预习建筑平面图相关容 第十一章建筑施工图 §11-1 概述 房屋时共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与人们关系密切相关。 房屋建筑图:将一幢拟建房屋的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修、设备等容,按照“国标”的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地画出的图样。它是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又称为“施工图”。 一.房屋的组成及其作用

组成(P273图11-1):基础(梁)、回填土(不是房屋的一部分),墙(外墙)、地面、楼面、屋面(隔热层、女儿墙、檐口线)、楼梯(雨蓬、休息平台、安全板、梯间窗)、户门(房门)、梁、柱、窗户(窗台板、窗扇)其它细部构件(阳台、勒脚、散水、排水沟、防潮层、雨水管)。 注意前后顺序的安排。 二.施工图的产生及其分类 房屋建造需两个阶段:设计、施工。 房屋建筑图(施工图)的设计也需两个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对一些复杂工程,还应增加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阶段,为调节各工种的矛盾和绘制施工图作准备) (一)初步设计阶段 1.设计前的准备 2.方案设计 3.绘制初步设计图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注意是将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图,按照施工的要求给予具体化。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包括: 1.图纸目录 2.设计总说明 3.建筑施工图(建施) 4.结构施工图(结施) 5.建筑装修图 6.设备施工图(设施)

竖向设计图

竖向设计图 一,内容与用途 竖向设计图是根据设计平面图及原地形图绘制的地形详图,它借助标注两程的方法表示地形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悄况,是选园时地形处理的依据。 二、绘制要求 1.绘翻等高线和水位线 根据地形设计,选定等高距,用细实线绘出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成线绘出原地形等高线。等高线上应标注高程,高程数字处等高线应断开,高程数宇的字头应朝向山头.数字要排列整齐。周围平位地面高程为AM,高于地面为正,数字前.+’号省略;低于地面为负.数宇幼应往写“一,号。高程单位为。,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对千水体,用特粗实线农示水体边界线(即驳岸线)。当湖底为级坡时,用细实线绘出湖底等高线,同时均需标注高程,井在标注高程数字处将等高线断开。当湖底为平面时,用标高符号标注湖底高程,标高符号下面应加画短横线和4S0线表示湖底。 2.标注建筑‘山石‘道路高程 将总平面图中的建筑、山石、道路、广场等位且按外形水平投影轮廓绘制到竖向设计图中,其中建筑用中粗实线.山石用粗实线,广场、道路用细实线,建筑应标注室内地坪标高,以筋头指向所在位置。山石用标高符号标注最高部位的标高。道路高程一般标注在交汇、转向、变坡处,标注位皿以圆点表示,圃点上方标注高程数字。标注排水方向 根据坡度,用单筋头标注雨水排除方向,如图s-9所示。 4.绘封方格网 为了使于施工故线,竖向设计图中应设皿方格网.设皿时尽可能使方格某一边落在某一固定建筑设施边线上(目的是便于将方枯网测设到施工现场),每一网格边长可为s 二、10。、20。等,按需而定,其比例与图中-致。方格网应按顺序编号,规定:横向

从左向右,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纵向自下而上,用拉丁字母编号,并按侧皿墓准点的坐标,标注出纵横第一网格坐标。 s.绘翻比例.指北针.注IF标肠栏、技术里求娜局部断面图 必要时,可绘制出某一剖面的断面图,以便立观地表达该剖面上经向变化悄况,如图6-9中断面图所示. 三.竖向设计图的阅读 I.粉图名、比例、指北针、文字说明 了解工程名称,设计内容、所处方位和设计范围。 2-居等高线的含义 看等高线的分布及高程标注,了解地形裔低变化,看水体深度及与原地形对比,了解土方工程情况从图b-9可见,该园水池居中,近方形,常水位为.,池底平整,标高均为一.80二。游园的东、西、部分布坡地土丘,高度在0.以卜,加顶之间,以木北角为最高,结合卫获地形高视可见中部挖方趁较大,北角坟方盆较大。 3.粉建筑、山石和道路高程 图6-4中六角亭笼于标裔为,的山石上,辛内地面标高 m,成为全园最高景观。水榭地面标高为 m,拱桥桥面最高点为 m,曲析标高为.园内布置假山三处,高度在众.之间.西南角假山最高。园中道路较平坦,除南部、西部部分路面略高以外,其余均为阅.的. 4.看排水方向 从图6一中可见.该园利用自然坡度排出雨水.大部分雨水流人中部水池,四周流出园外。 6.粉坐标。确定旅工放钱依拐 二。目的

施工图规范

《CAD施工图规范》 一、总则 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形成设计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施工图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 1.文件内容说明: 要求:绘制单位为毫米,不保留小数;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表现说明: 图面多少可根据图面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确定,以A3打印出来层次分明又不稀疏为原则。 3.注意事项: 3.1插入图中的图块不要炸开,如需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应重新定义为图块;填充禁止炸开。 3.2注意剖视方向,索引符号指示方向应与剖视方向一致。 3.3平面图中索引立面序号时,以图面上方为起始,用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同层不同空间的立面序号以连续数字表示,如01 02 03 04 05 06…… 3.4同一幅图中,索引序号不得重复。 3.5文件完成后,必须将多余图块及设置清除,确保文件空间为最小。 3.6检查图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画面内容②尺寸标注③文本标注④图标图名⑤整体排版 3.7图面与图框内框竖线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 3.8确保画面均衡、美观、各视图间应按照对应的原则排版。 4.尺寸标注说明: 4.1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4.2等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4.3所有标准应在图纸空间视口内以1-1的标注样式标注,必要时可以在图纸空间内标注,不要重复标注。 4.4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4.5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5.填充说明: 详见《材料填充图例》 6.图纸目录编排(图号编号)说明: 6.1图纸目录 6.2设计说明 6.3装饰专业: 6.3.1图纸命名: 总平面图——————ZP 区域空间平面图———P (天花平面图、墙体定位图、地材铺装图、立面索引图) 立面图———————E 详图————————D (包含剖面图、大样图) 6.3.2图纸顺序: 以楼层从下至上为排序原则;每个楼层图纸依次为:平面布置图→立面索引图→墙体定位图→天花布置图→灯具定位图→地材铺装图→ 区域平面布置图→区域天花布置图→(区域立面索引图)→立面图→详图。 [注:如有总平面的(立面索引图)时,无需(区域立面索引图)重复索引。] (排序1:按照楼层总平面排序) 一层平面布置图 1L-P-01 一层立面索引图 1L-P-02 一层墙体定位图 1L-P-03 一层天花布置图 1L-P-04 一层灯具定位图 1L-P-05(如有区域平面部分时,无需总平面灯具定位) 一层地材铺装图 1L-P-06

总图设计基本要求

住宅总图设计[方案]基本要求 一、总图设计的重要性 1、若项目研发阶段决定了项目总货值的90%,那么总图阶段就已决定了总货值 的80%。 2、若项目研发阶段已将成本控制了70%,那么总图阶段就已将成本控制了50%。 3、总图决定了景观的构架与格局。 4、总图决定了物业管理成本的基础。 二、规划条件及要求 (一)规划部门规划要点: 1、建设用地范围即红线范围; 2、地形情况; 3、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 4、建筑规模(地上地下); 5、建筑退界要求、建筑退线要求; 6、建筑高度限制; 7、建筑间距要求、日照要求; 8、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要求; 9、停车指标的要求; 10、交通规划及出入口等要求; (二)地形图。 (三)居住人口,户型情况。 (四)建筑色彩的要求。 (五)市政水、电、热、燃等管线接口位置。 (六)周边现状。名木古树情况、周边地上及地下的文物保护情况,是否涉及航空净空的限制,是否处于地震断裂带等等。 (七)周边建筑物的状况; (八)人防工程指标; (九)市政给水压力; (十)市政排水接口高程; (十一)电力部门的配套要求; (十二)热力部门的配套要求; (十三)燃气部门的配套要求; (十四)通信部门的配套要求; (十五)网络电视部门的配套要求; (十六)其他影响条件;

三、容积率与项目定位、价值分析 根据以上相关条件及要求,在市场调研户型大致强排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定位。【如何实现用地价值最大化:造什么房、类型比例与位置】

(一)项目总图研发的经济模型

低密卖高端,卖花园,货值最大化 高层卖品质,卖资源,去化最快化(二)价高者得转为资源共享

总图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忠辉

总图设计(讲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忠辉 分享给好友 作者:风雨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总图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忠辉 三句话诠释这次讲课的目的和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中总图设计的作用, 总图设计什么? 怎样进行总图设计? 一、总图设计的作用、现状及发展 1.总图设计的定义 总图设计、总体设计、场地设计、总图与运输设计、总平面设计、室外工程设计、小市政设计、景观设计等。(MASTER PLAN\SITE PLAN\GENERAL PLAN\LANDSCAPE DESIGN) 总图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5、总图设计成果: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

方案阶段:总平面设计说明及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阶段:3.3.总平面 -- 设计说明书、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 施工图阶段:4.2.总平面图、竖向布置图、土石方图、管道综合图、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详图:包括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池壁、广场、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停车场地面、围墙等详图 各阶段可能需要绘制的图纸还有:征地图、交通流线图、消防报批图、人防报批图、绿化报批图、地勘定位图、报建(报规)图、建筑定位放线图,配合单体施工图审查的总平及竖向图、场地初(粗)平图,管线报装图、管线过路管预留图、树木移植图等配合图(注意母图永远是总平面图,任何修改和变化应及时修正总平面图,充分利用图层管理器) 6、总图设计的重要性 总图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对建设项目起着非常关键的综合控制作用,没有总图设计的项目必定出现许多问题,必定加长建设周期,增加建设投资,影响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出现影响和谐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滑坡、水涝、火灾、疏散、交通等)了解总图设计的技术要求可更好的帮助建筑师在方案阶段的工作。 环保节能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1.1 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4.1.1 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4.0.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在总平面、竖向布置和绿化设计中考虑雨水的渗透、回收利用,减少硬化地面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一. 目的 为减少设计人员出现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不统一及各种元器件与箱变间的关系不合理的情况,减少共性问题的沟通,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二.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生产的10kV欧式箱变、10kV开闭所、35kV开闭所。 三. 职责 所有参与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的电气设计及机械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此设计规范设计,如不能按本规范设计时应组织评审工作。 四. 内容 (一) 10kV欧变 1. 高压部分: 1) 高压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平面布置图中的高压柜尺寸应为最大尺寸,即各箱体最外边尺寸,可参考高压柜标准尺寸表。 3)当高压柜数量较少时,应设计为面朝箱变端门,且距箱变外边缘至少留150mm 距离;当高压柜数量较多时,可按背靠背布置,两侧高压柜之间至少应留下30mm 间隙,高压柜距箱变侧边缘至少留下150mm距离(如使用德理施尔高压柜时注 意二次室开门与箱变立柱的关系,可适当增加以上距离)。 4)当高压使用霍斯通环网柜,并且为背靠背布置时,高压柜距变压器室隔板应留下400mm间隙,用于安装母线联接铜棒(或者电缆);两排高压柜之间的距离 为95mm。 5)当高压使用霍斯通F单元时,应注意熔仓抽出过程中不得与任何箱体部位干涉(如各种箱体立柱)。变压器出线单元应尽量放置在箱变中心线上。 6)当高压柜面前有箱体立柱时,考虑高压柜开门是否能90度开启,如不能,则更改布置方案。 2. 变压器室部分: 1)变压器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变压器尺寸应按油变、干变尺寸汇总表的要求选择,尽量按最大尺寸布置。 3)当变压器为油变时,变压器高低压侧距相应的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当变压器为干变时,变压器的高压侧距高压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并保证变压器高压带电体距高压隔板300mm),低压侧距低压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4)如无特殊情况时,变压器布置在中心线上。 5)应在布置图中代表变压器的方框上明确写出变压器的完整型号及轨距信息。 6)当变压器带油枕时,应在平面布置图的变压器部分写明“带油枕”字样。 3. 低压室部分: 1)低压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低压柜应选择800×5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当低压电流较 大,需要使用两片母排时,应选择800×6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 3)当低压柜总数为偶数时,应面对面分两排布置,原则上低压进线柜放置在走廊上侧,无功补偿柜主放置在走廊下侧。 4) 低压柜距变压器隔板应保证20mm。 5)低压柜距箱变端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不小于150mm距离,方便人手可插入开启内锁门。 6)低压柜距箱变侧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100mm距离。 7)当低压柜数量大于等于3面时,应设低压室走廊,走廊宽度至少保证1000mm。 8)当低压柜数量小于3面时,可不设低压室走廊。 9)低压柜为品字型布置时,中间的低压柜与两侧低压柜之间距离为50mm(如使用600mm深的低压柜时,此距离应为100mm)。 10)低压柜的上门及下门的开启方向应保持一致,且所有低压柜开门方向有利于人在低压室内的逃逸。 11)低压室内如有走廊时,应设下人孔(700mm×700mm),下人孔距箱变端面外边缘应为250mm,保证下人孔不与箱变基础干涉。设计箱变地基下人孔时务必与箱变的建议基础图相结合,不要有墙体或槽钢堵住下人孔的问题; 12)低压室无走廊时,箱变基础图应设计为下人孔在箱变外,传递基础图时应特别注意。

9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场区较为平整,根据工程场地的特点及周围环境特性,现场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各专业同时施工,各专业施工人员及机械众多等各种因素及施工需要,布置时考虑遵循的原则如下: 1、依据工程特点和各施工阶段要求,对施工现场实行分阶段布置和管理。 2、施工平面紧凑有序,按专业划分施工用地,尽量避免各专业用地交叉而造成的相互干扰。在满足土建、机电安装、装修等施工条件下,合理布置,方便各种施工材料存放以及方便组织场内运输,以便于全面管理。 3、合理布置塔吊和施工电梯,利用场内施工道路,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减少运输费用及场内二次搬运。 4、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动态的平面布置与管理。 5、合理布设施工临时用水、用电线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6、施工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2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2.1现场办公设施布置 1、办公用房 根据招标图纸及现场踏勘,施工现场办公区布置在施工场区东南侧红线内(具体位置由业主确定),包括一栋两层彩钢板房办公楼、停车场、厕所等设施。办公楼内设置包括总承包办公室、业主办公室、监理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和文件柜,并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施,会议室内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满足现场会议需要。 2、办公区域场地绿化 为了更好地体现我公司的形象,在办公区域内设置旗台、花坛、绿地,以营造办公环境。 3、办公区域形象设计标准 (1)编制说明 我公司现场工作须经业主同意之后方可实施,本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

关公开性文字,我公司将充分尊重业主意见,有关事项均须事先征得业主同意。 (2)现场形象工作计划 1)保证行政办公用品及对外交流手段统一 2)保证现场临建的标准、统一 3)保证员工着装的统一 (3)阶段性现场形象工作计划安排 现场围墙外墙面按业主及我公司的要求间隔书绘业主宣传词、我公司宣传词、徽标。 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其外围统一用绿色密目网封闭,既起到了防尘安全作用又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随着施工进度,视条件在恰当位置悬挂本工程广告布或树立广告牌,其上书写工程名称以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商名称等。 2.2生活设施布置 1、本工程专业分项较多,施工工期较为紧张,施工人数高峰期约300人。根据我单位以往的施工经验,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班,保障休息时间,同时根据总体施工部署,生活区布置在施工现场南侧红线范围内,具体位置由业主确定,来满足施工高峰期工人的需求。 2、职工宿舍内,上下铺,床架被褥统一、床头设置床头卡。 3、生活区食堂内配冰柜、蒸箱、炉灶等设施,要求通风、卫生,经常保持清洁,生熟间要分隔。 4、淋浴间内设冲淋装置,厕所及浴室内墙面贴1.5m高白磁砖墙裙,便池便槽侧壁贴白磁砖,地面贴防滑地砖。 2.3施工现场生产设施布置 1、施工用仓储设置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现场设置1个仓库,位于现场的南侧,面积均为150m2。 2、现场试验室布置 现场实验室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南侧,实验室内配备标准混凝土及砂浆养护池、标准混凝土及砂浆试块模具、坍落度检验设备、各种必要的计量和现场取样设备,面积为50m2。 3、施工场地内厕所布置

化工厂总图设计深度

-- 总图施工图设计深度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这些表可列在总平面布置图上。 3.总平面布置图 一、城市坐标网、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二、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化粪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定位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室内标高及层数; 四、邻单位的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耐火等级及层数;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等的控制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和标高、坡向箭头、平曲线要素等; 六、指北针、风玫瑰; 七、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列“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八、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名称、城市坐标网与场地建筑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施工图的设计依据等. 4.竖向设计图 一、地形等高线和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四、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包括铁路专用线设计标高);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在路面中、铁路在轨项、阴沟在沟项和沟底)、纵坡度、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道路注明单面坡或双面坡; 六、挡土墙、护坡或土坡等构筑物的坡顶和坡脚的设计标高。 七、用高距0.10-0.50米的设计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起伏状况,或用坡向箭头表明设计地面坡向。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的名称、补充图例等; 十、当工程简单,本图与总平面布置图可合并绘制.如路网复杂时,可按上述有关技术条件等内容,单独绘制道路平面图. 5.土方工程图 一、地形等高线、原有的主要地形、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四、设计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 五、高距为0.25-1.00米的设计等高线

(完整版)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内蒙生活区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盘锦辽河化工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三年十二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1)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高层为18m X l8m小高层为15m X l5m,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范围: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场地进深高层围18m,小高层可15: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场地坡度不大于5%。 (2)说明 1)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下的管沟、暗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荷载。 2)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的难以拆除的固定障碍物,如花池、树

施工图设计规范模板

施工图设计规范

前言 在室内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图的绘制是表示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设计者与各相关专业之间交流的标准化语言,是控制施工现场能否充分正确理解消化并实施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设计团队的设计管理水平是否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专业化、标准化的施工图操作流程规范不但能够帮助设计者深化设计内容,完善构思想法,同时面对大型公共设计项目及大量的设计定单行之有效的施工图规范与管理亦可帮助设计团队在保持设计品质及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本书是以制图标准为基础,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书写而成。书中内容更贴近于实际工程,对于图样画法的基础与理论读者可参见相关专业书籍。书中除涉及施工图构成的一些基本元素外,还对施工图的前期规划,绘制过程中的深化设计,以及施工图纸如何与施工现场衔接,和后期竣工图文件归档均作了一定的描述。另外书中还针对计算机绘图方式与制图标准的结合作了具体的描述,特别是模型空间与布局空间相互转换的绘图方法不但方便平面图的修改,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在保证图纸的一致性以及图层管理,比例输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书中所附光盘内图纸均含标准图层。符号在布局空间内按1:1比例绘制,所制成的标准图按图幅规格在布局空间内可直接调用。图例也分别在模型空间与布局空间内按比例绘制,均可直接调用。写此书的目的一方面的对于以往学习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关于室内设计施工图方面的知识经验作一次较详尽的梳理,另一方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自己一些浅薄的

认知以书面的形式与同道做一个交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以期引起专家同道对室内设计专业制图更深层次的关注。 目录 一、图纸幅面规格 二、符号的设置 三、材质图例的设置 四、尺寸标注与文字标注的设置 五、线型与笔宽的设置 六、电脑图层的设置 七、比例的设置 八、图面构图的设置 九、施工图编制的顺序 十、图表 十一、平、立、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的绘制及相关标准 十二、施工图在各设计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十三、施工图与现场深化设计 十四、施工图的归档与分类 十五、关于布局空间与模型空间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 十六、施工图工程实例 宾馆类:天骄宾馆 办公空间:商务部会议室

规范对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拟采用 1、相关批复。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总平面图。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 3、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 (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 (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

(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 (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 (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 (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工艺安装 7、建筑结构。(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如何布置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厂、木工棚、钢筋原材料堆场、周转架料及砂石等原材料堆场、半成品堆场)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 当大批材料是由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增设专用码头问题;当大批材料是由公路运入工地时,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因此,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铁路运入工地时,应首先解决铁路由何处引入及如何布置问题。一般大型工业企业、厂区内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可将其提前修建,以便为工程施工服务。但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因此,铁路的引入应靠近工地一侧或两侧。仅当大型工地分为若千个独立的工区进行施工时,铁路才可引入工地中央。此时,铁路应位于每个工区的侧边。 2.水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进现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当需增设码头时,卸货码头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3.公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一般先将仓库,加工厂等生

(完整word版)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编制人: 审核人: 四川兴江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总平面图 投标人应递交一份施工总平面图,绘出现场临时设施布置图表并附文字说明,说明临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情况和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施工现场的实际踏勘; (2)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具体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为了保证总工期及工程质量的要求,我公司本着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的原则,现场既要合理科学地布置,又要本着施工方便的基本原则,使临时设施的布局符合工艺流程,且最大限度的缩短工地内的运输距离,减少二次搬运,并避免现场临时设施频繁搬迁而影响工程进展。 (2)钢材堆场、钢材加工棚、周转材料堆场、砖堆场、砂石堆场、库房、办公室及住宿等均设置在现场。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如果我公司中标,将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现场情况依据布置原则进行具体灵活的布置。 (1)在施工现场布置时,要进行公司企业标识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保证行政办公用品及对外交流手段统一,现场临时建筑标准统一;项目部员工着装统一等。 施工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结构主体统一用绿色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围挡,其中在施工层用专用隔声防尘幕布围挡。在建筑物最高位置四面张挂横式条幅,进行建设单位和公司的宣传。 (2)为了在施工场地有序地组织现场的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确定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调度平衡。 (3)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进行全封闭施工,建筑物四面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外搭设安全架棚,施工场地做临时围挡维护进行封闭施工。 (4)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水管、架空线路均设置醒目的标识,并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移动。 (5)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应按制定位置放置,不得任意堆放,并做到整齐有序,挂牌明示。 四、各类设施的布置 1、钢材堆场和钢材加工场 在场地内设置钢材堆场和钢材加工区,加工好的成品钢材用塔吊直接调运到作业点。

总图、竖向管控要点

1 总图、竖向管控要点 1.1 总图竖向(市政)设计管控要点 1.1.1 使用说明 项目负责人按此要点进行总图竖向设计管控。 1.1.2 职责分工 1规划院项目负责人提供总图竖向设计任务书。规划院是总图竖向设计的责任部门。 2项目公司负责设计条件的准备工作。 3规划院建筑、景观、机电、结构专业,项目公司设计部、项目管理中心设计部、酒店公司、商管公司、总图竖向设计单位、单体建筑设计单位参与总图竖向的论证。 4 整个基地总图竖向设计含在大商业施工图设计单位招标内容中。住宅组团内的竖向设计由住宅施工图设计单位完成。 1.1.3 工作流程 1设计条件准备:项目规划启动会后,项目公司按规划院要求一周内提供相关的设计条件(现状竖向标高),其余设计条件待项目公司反馈《市政调查表》。发给规划院审核后,提供给总图竖向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2总图竖向设计包含在大商业施工图设计内容中,由大商业设计单位完成,招标文件体现相关要求(含设计任务书),范围为整个基地的总图竖向设计(不含住宅组团)和小市政设计。 3 总图竖向(含小市政规划)设计: (1)总图竖向的设计周期30天,开始点为大商业方案深化评审会完成。 (2)确定±0.000:根据现场挖土或桩基要求,需要确定挖土深度,可先由竖向设计单位先行完成一个初步的竖向设计方案,评审后(规划院项目小组及项目公司)确定一个±0.000用于现场施工,待总图竖向设计完成后进行复核。调整的范围超过500mm,应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决策。 4总图竖向论证评审;见会议标准。 1.1.4 设计条件 1政府的绝对标高图:发展部和项目公司提供。 2项目周边市政路近期的修建性详规:项目公司提供。 3 实测标高:项目公司委托专业测绘机构实测。实测部位:项目周边现状市政路中心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