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法学(0301)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法学(0301)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法学(0301)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法学(0301)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法学(0301)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至少具有4个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且至少具有1个反映申请单位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

2.学科特色。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与之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梯队成员)不少于40人,其中法学教授不少于12人;每个学科方向(梯队成员)不少于5人,每个学科方向法学教授不少于3人。

4.人员结构。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长结构、获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合理。其中45岁及以下的不少于10人,获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2/3、获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不低于2/3。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一般应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或在全国性学术团体担任理事,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协助指导培养过博士研究生。每个主干学科方向中,应有3名以上的学术骨干。学术骨干一般应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担任理事。近5年,每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应有3项以上高水平学术成果,至少主持1项在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至少完整培养1届硕士研究生。

三、人才培养

6.培养概况。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考录比较高,已有3届以上的硕士毕业生,近3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年均不少于30人;或者已经成为法学硕士一级授权点。

7.课程与教学。研究生教育应体现《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制定比较完整的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完备、规范,课程覆盖学科各主要研究方向,并根据特色进行课程构建和创新,有完整的课程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人才培养课程需要。现有硕士生专业核心课程符合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已连续开设5年及以上的相关课程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外语或双语课程,编写一定数量的省部级及以上的规划教材或承担一定数量的省部级及以上的课程建设。博士课程体系设置应能满足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应开设前沿类课程、方法论课程、案例类课程,有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8.培养质量。本学科毕业硕士生就业率高,职业发展良好,社会评价较高。近5年,有一定比例的本学科毕业的法学硕士生继续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有一定比例的本学科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9.科学研究。近5年,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合计不低于6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225万元;专任教师每年人均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1.5万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奖励不少于5项;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不少于20项;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研究。

10.学术交流。注重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近5年,本学科至少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10项及以上;60%以上的本学科专任教师参加过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加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并获得资助。

11.支撑条件。本学科支撑条件雄厚。至少有2个省级及以上的可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的平台、基地;成立有与法学相关的实验室;本学科图书文献资料不少于10万册。近5年连续购买至少5种以上法律专业数据库。有较完善的本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奖助体系完备,学校成立了正式的研究生管理专门机构、有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

五、其他要求

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还应注重实证性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能够密切联系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兼职导师,能够了解并能对法律实务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建议。

附录:

“4个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和“1个反映申请单位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中,“稳定”是指连续3年开设;“主干”是指二级学科;“鲜明特色学科方向”是指二级学科或者三级学科。具体学科方向可参见《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获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2/3”中的“外单位”是指其他学校或研究机构。“学科带头人一般应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或在全国性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中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指全国性的按不同的学术部门组建的或以促进学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团体。

第二部分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至少具有4个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且所设学科方向能够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2.学科特色。主干学科方向中,至少具有1个与区域的需求契合度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学科方向。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20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3人。

4.人员结构。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1/3,45岁及以下的比例不低于1/2。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有4名及以上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承担国家级课题、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担任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理事、具有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完整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经验。

三、人才培养

6.课程与教学。能够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课程,教学管理严格规范。

7.培养质量。培养人才质量较高,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近5年,在校本科生有一定比例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8.科学研究。近5年来,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科研经费合计不低于2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100万元,获得厅级及以上奖项不少于5项。在研的省部级及以上项目不少于10项。

9.学术交流。近5年,专任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次以上,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年均5人次及以上,有一定比例本科生或研究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10.支撑条件。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国内外图书资料不少于5万册,能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有较为完备的学风与学术道德制度,有较为合理的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奖助体系完备。聘请具有相关实务经验的法律实务人士担任实务导师。

附录

“至少具有4个相对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中,“稳定”是指连续3年开设;“主干”是指二级学科。具体学科方向可参见《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至少具有1个与区域的需求契合度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学科方向”中,“特色学科方向”是指二级学科或者三级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13745-2009)

目次 目次.............................................................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学科分类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学科分类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学科分类代码体系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编码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7学科分类代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110 数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30 力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40 物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50 化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60 天文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70 地球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80 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190 心理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10 农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20 林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30 畜牧、兽医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240 水产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10 基础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20 临床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30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50 药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错误!未定义书签。413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16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20 测绘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30 材料科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440 矿山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50 冶金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60 机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80 能源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490 核科学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一级学科代码

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法学:4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文学: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个二级学科

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1个二级学科 农学:8个一级学科,27个二级学科 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 医学:8个一级学科,52个二级学科 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 12个门类,88个二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附学科门类及一、二级学科目录: 01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4 刑法学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学科分类与代码 共设5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学科分类与代码》使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3. 相关术语: 3.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3.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4.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4.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4.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4.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得到扩充和延续。 4.6 唯一性原则: 在标准体系中,一个学科只能用一个名称、一个代码。 5. 分类依据: 本标准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方面进行划分。 6.编制原则: 6.1 本标准所列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展开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

一、二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一、二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门类名称:理学门类代码:07 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基础数学 070101 计算数学 070102 数学 070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3 应用数学 070104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105 理论物理 070201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2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3 物理学 0702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4 凝聚态物理070205 声学 070206 光学 070207 物理学 0702 无线电物理070208 无机化学 070301 分析化学 070302 化学 0703 有机化学 070303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305 天体物理 070401 天文学 0704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自然地理学 070501 人文地理学 070502 地理学 070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03 气象学 070601 大气科学 0706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02 物理海洋学 070701 海洋化学 070702 海洋科学 0707 海洋生物学 070703 海洋地质 070704 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801 地球物理学 0708 空间物理学070802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地球化学070902 地质学070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 构造地质学070904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生物学0710 植物学 071001 动物学 071002 生理学 071003 水生生物学 071004 微生物学071005 神经生物学071006 遗传学071007 发育生物学071008 细胞生物学 0710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0 生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701 数学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 10001 北京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A 10003 清华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10055 南开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183 吉林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247 同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10284 南京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0702 物理学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 10001 北京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0003 清华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284 南京大学 A- 10055 南开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558 中山大学 B+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10108 山西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247 同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10384 厦门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10574 华南师范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10730 兰州大学 90002 国防科技大学

0710 生物学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 10001 北京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10284 南京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486 武汉大学 10504 华中农业大学 A- 10055 南开大学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10246 复旦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558 中山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B+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10027 北京师范大学10028 首都师范大学10183 吉林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0801 力学 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 10001 北京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A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56 天津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10247 同济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10280 上海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学科代码表(国标)

学科代码表(国标) 《学和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630.4055 质量管理 630.15 管理理论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630.1510 管理哲学 630.45 行政管理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50 管理工程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5050 管理系统仿真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5055 工效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30.359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其他学科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630.40 企业管理 630.5520 人才学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管理 630.4015 经营管理 630.60 未来学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630.4030 劳动人事管理 630.6030 技术评估学 630.4035 技术管理 630.6040 全球未来学 630.4040 营销管理 630.6099 未来学其他学科 630.4045 物资管理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630.4050 设备管理 710 马克思主义

全国一二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门类名称:哲学门类代码:01 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 哲学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中国哲学010102 外国哲学010103 逻辑学010104 伦理学010105 美学010106 宗教学010107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 门类名称:经济学门类代码:02 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 理论经济学0201 政治经济学020101 经济思想史020102 经济史020103 西方经济学020104 世界经济02010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应用经济学0202 国民经济学020201 区域经济学020202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3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4 产业经济学020205 国际贸易学020206 劳动经济学020207 统计学020208 数量经济学020209 国防经济020210

门类名称:法学门类代码:03 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 法学0301 法学理论030101 法律史0301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刑法学030104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 保障法学) 030105 诉讼法学030106 经济法学03010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 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09 军事法学030110 政治学0302 政治学理论030201 中外政治制度03020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 030203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 建设) 03020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5 国际政治030206 国际关系030207 外交学030208 社会学0303 社会学030301 人口学030302 人类学030303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304 民族学0304 民族学03040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2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

学科代码表国标

学科代码表(国标)(人文社科类)180 生物学 180.74 心理学 180.7410 心理学史180.7415 普通心理学180.7420 生理心理学180.7425 认知心理学180.7430 发展心理学180.7435 个性心理学180.7440 缺陷心理学 180.7445 比较心理学 180.7450 实验心理学 180.7455 应用心理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 180.7499 心理学其他学科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630.4055 质量管理 630.15 管理理论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630.1510 管理哲学 630.45 行政管理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50 管理工程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5050 管理系统仿真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5055 工效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359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其他学科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40 企业管理 630.5520 人才学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管理630.4015 经营管理 630.60 未来学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所属学科名称及代码

附件1: 200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电话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E—mail 填报日期 湖北省教育厅制 二ОО六年六月

填表说明 一、所有栏目应填写完整,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或适当调整表格。 二、封面:①“所属学科名称及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的一级学科填报;②项目负责人限填1人;③“承担单位”应填写项目申请人所在学校及部门全称。 三、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①“申请经费”栏所填数据应与“十二、经费预算”表中“申请教育厅拨款”栏相同。②“所属学科及代码”应按GB/T13745-92的二级学科填写中文名称及代码,跨学科项目应分栏填写相关的两个主要学科。 四、项目组成员情况应根据所承担任务大小的顺序排列。 五、项目负责人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①“项目来源”应填省教育厅、武汉市科技局等单位。②已结题的项目在“研究起止年月”中填实际完成日期,未结题的项目在“研究起止年月”中填预计完成日期。 六、项目负责人近五年授权发明专利及转让情况:“经济效益”应填专利转化后的实际效益。 七、研究方案:“研究工作计划”必须具体,“预期成果形式,成果应用前景分析及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的主要措施”要有量化指标和具体的成果形式。 八、经费预算:①“申请教育厅拨款”额度应按项目申报通知的有关要求填报。②B类项目的“申请省教育厅拨款”栏不填写,项目所获经费应填写在“自筹”或“承担单位配套”栏内。

一、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二、项目组成员情况 三、项目负责人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中国二级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二级学科分类代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同义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110数学 110.11数学史 110.14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 110.17数论 110.21代数学 110.24代数几何学 110.27几何学 110.31拓扑学 110.34数学分析 110.37非标准分析 110.41函数论 110.44常微分方程 110.47偏微分方程 110.51动力系统 110.54积分方程 110.57泛函分析 110.61计算数学 110.64概率论 110.67数理统计学 110.71应用统计数学 110.74运筹学 110.77组合数学 110.81离散数学 110.84模糊数学 110.87应用数学 110.99数学其他学科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120.20系统学 120.30控制理论 120.40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 120.50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60系统工程 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130力学 130.10基础力学 130.15固体力学 130.20振动与波 130.25流体力学 130.30流变学 130.35爆炸力学 130.40物理力学 130.45统计力学 130.50应用力学 130.99力学其他学科 140物理学 140.10物理学史 140.15理论物理学 140.20声学 140.25热学 140.30光学 140.35电磁学 140.40无线电物理 140.45电子物理学 140.55等离子体物理学 140.60原子分子物理学 140.65原子核物理学 140.70高能物理学 140.75计算物理学 140.80应用物理学 140.99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化学 150.10化学史 150.15无机化学 150.20有机化学

所属学科及学科代码

所属学科及学科代码: 项目编号: 武汉工程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依托学院部门: 申请日期: 武汉工程大学科技处制 2007年9月

简表填写要求 一、简表内容将输入计算机,必须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 字。简表中学科(专业)代码按GB/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填写。 二、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学科名称——申请项目所属的第二级或三级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意小数点。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申请的次年元月算起。 项目组其他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一、项目信息简表

二、立论依据(包括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的科学依据等)(限4000字) 三、研究基础(包括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业务简历、项目申请人和主要成员承担过的科研课题以及发表的论文) 四、研究方案及目标(包括项目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和拟提交的研究成果形式)

五、经费预算

六、项目负责人承诺 我确认本申请书及附件内容真实、准确。如果获得资助,我将严格按照学校有关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积极组织开展研究工作,合理安排研究经费,按时报送有关材料并接受检查。若申请书失实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违反有关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七、所在学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学院盖章: 年月日 八、科技处审核 已经按照项目申报要求对项目申请人的资格及项目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项目如获资助,科技处将根据项目申请书内容,落实项目研究所需经费及其它条件;以保证项目按时顺利完成。 科技处盖章 年月日

专业分类号及学科代码对照表

学科代码: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代码学科名称0101 哲学类0801 地矿类0201 经济学类0802 材料类0301 法学类0803 机械类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0804 仪器仪表类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0805 能源动力类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0806 电气工程及信息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504 艺术类(包括艺术设计类) 0702 物理学类 0703 化学类0807 土建类 0704 生物科学类0808 水利类 0705 天文学类0809 测绘类 0706 地质学类0810 环境与安全类 0707 地理科学类0811 化工与制药类 0708 地球物理学类0812 交通运输类 0709 大气科学类(包括气象学)0813 海洋工程类 0710 海洋科学类0814 轻工纺织与食品类0711 理论力学类0815 航空航天类 0712 电子信息科学类0816 武器类 0713 材料科学类0817 工程力学类 0714 环境科学类0818 生物工程类 0715 心理学类0819 农业工程类 0820 林业工程类 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0901 植物生产类(农学类)1102 工商管理类0902 草木科学类 1103 公共管理类0903 森林资源类 1104 农业经济管理类0904 环境生态类 1105 图书档案学类0905 动物生产类 0906 动物医学类 0907 水产类 专业分类号与专业名称见下页:

专业分类号 专业分类号专业名称专业分类号专业名称 0 无050204 法语 010100 哲学类050207 日语 010101 哲学050237 意大利语010102 逻辑学050300 新闻传播学类010103 宗教学050301 新闻学 020000 学科门类:经济学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020100 经济学类050303 广告学 020101 经济学050304 编辑出版学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050400 艺术类 020103 财政学050404 绘画 020104 金融学050406 美术学 030000 学科门类:法学050407 艺术设计学030100 法学类050408 艺术设计030101 法学050411 戏剧学 030200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050414 戏剧影视文学030300 社会学类05041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030301 社会学050416 摄影 030302 社会工作050417 录音艺术030400 政治学类050418 动画 030401 政治学与行政学050419 播音与主持艺术030402 国际政治050420 广播电视编导030403 外交学060000 学科门类:历史学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060100 历史学类040000 学科门类:教育学060101 历史学 040100 教育学类060102 世界历史040101 教育学070000 学科门类:理学040102 学前教育070100 数学类 040103 特殊教育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040104 教育技术学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040200 体育学类070200 物理学类050000 学科门类:文学070201 物理学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类070202 应用物理学050101 汉语言文学070300 化学类 050102 汉语言070301 化学 050103 对外汉语070302 应用化学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70400 生物学类050105 古典文献070401 生物科学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类070402 生物技术050201 英语070600 地质学类050202 俄语070601 地质学 050203 德语070602 地球化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1992年11月0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心等单位参加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于1992年11月0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1993年7月1日实施。 《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以下排列的是各个门类和一级学科的名称与序列: A-自然科学 110-数学 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力学 140-物理学 150-化学 160-天文学 170-地球科学 180-生物学 110 数学 110-11 数学史 110-14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7) 110-17 数论(9) 110-21 代数学(19) 110-24 代数几何学 110-27 几何学(12) 110-31 拓扑学(12) 110-34 数学分析(4) 110-37 非标准分析 110-41 函数论(8) 110-44 常微分方程(4) 110-47 偏微分方程(5) 110-51 动力系统(4) 110-54 积分方程 110-57 泛函分析(11) 110-61 计算数学(9) 110-64 概率论(11) 110-67 数理统计学(15) 110-71 应用统计数学(5) 110-74 运筹学(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 (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1批准,1993-07-01实施)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心等单位参加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于1992年11月0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1993年7月1日实施。 《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门类(5个) A 自然科学,代码为110-180 B 农业科学,代码为210-240 C 医药科学,代码为310-360 D 工程与技术科学,代码为410-630 E 人文与社会科学,代码为710-910

一级学科分类代码与名称(58个) 一、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 本标准的分类对象是学科,不同于专业和行业,不能代替文献、情报、图书分类及学术上的各种观点。 2.术语: 2.1 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2.2 学科群: 学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了若干个分支学科。 3.学科分类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的、本质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联系,划分不同的从属关系和并列次序,组成一个有序的学科分类体系。 3.2 实用性原则: 对学科进行分类和编码,直接为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 3.3 简明性原则: 对学科层次的划分和组合,力求简单明了。 3.4 兼容性原则: 考虑国内传统分类体系的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并注意提高国际可比性。 3.5 扩延性原则: 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应为萌芽中的新兴学科留有余地,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学科门类及代码查询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010105 伦理学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020102 经济思想史020103 经济史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020206 国际贸易学020207 劳动经济学020208 统计学020209 数量经济学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030102 法律史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030207 国际关系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030302 人口学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学科代码表国标.doc

学科代码表(国标) 《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 (三位数字为一级学科,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的为二级学科) 110 数学 110.11 数学史 110.14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110.17 数论 110.21 代数学 110.24 代数几何学 110.27 几何学 110.31 拓扑学 110.34 数学分析 110.37 非标准分析 110.41 函数论 110.44 常微分方程 110.47 偏微分方程 110.51 动力系统110.54 积分方程 110.57 泛函分析 110.61 计算数学 110.64 概率论 110.67 数理统计学 110.71 应用统计数学 110.74 运筹学 110.77 组合数学 110.81 离散数学 110.84 模糊数学 110.87 应用数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110.99 数学其他学科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20.1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120.20 系统学 120.30 控制理论 120.40 系统评估与可行性分析120.50 系统工程方法论 120.60 系统工程各学科系统工程入有关学科 120.99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130 力学 130.10 基础力学130.15 固体力学130.20 振动与波130.25 流体力学130.30 流变学130.35 爆炸力学 130.40 物理力学 130.45 统计力学 130.50 应用力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130.99 力学其他学科 140 物理学

140.10 物理学史140.15 理论物理学140.20 声学 140.25 热学 140.30 光学 140.35 电磁学140.40 无线电物理140.45 电子物理学140.50 凝聚态物理学 140.55 等离子体物理学 140.60 原子分子物理学 140.65 原子核物理学 140.70 高能物理学 140.75 计算物理学 140.80 应用物理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140.99 物理学其他学科 150 化学 150.10 化学史150.15 无机化学150.20 有机化学150.25 分析化学150.30 物理化学150.35 化学物理学150.40 高分子物理 150.45 高分子化学 150.50 核化学 150.55 应用化学具体应用入有关学科150.99 化学其他学科 160 天文学 160.10 天文学史160.15 天体力学160.20 天体物理学160.25 天体化学160.30 天体测量学160.35 射电天文学160.40 空间天文学160.45 天体演化学各层次天体形成与演化入各学科 160.50 星系与宇宙学 160.55 恒星与银河系 160.60 太阳与太阳系 160.65 天体生物学 160.99 天文学其他学科 170 地球科学 170.10 地球科学史170.15 大气科学 170.20 固体地球物理学170.25 空间物理学170.30 地球化学170.35 大地测量学170.40 地图学170.45 地理学170.50 地质学170.55 水文学

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门类代码及名称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 01 哲学 0101 哲学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020201 国民经济学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030401 民族学

所属学科(二级或以下)

A表 所属学科(二级或以下): 学科代码(二级或以下):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理工农医林重点项目 申请评审书 学科门类: 课题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学校:(盖章)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 联系地址: 申请日期:2010年月日 云南省教育厅制 2010年3月

填表说明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本表所涉及学科代码请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以下简称《国标代码》)填写。 2、研究方向:按照《国标代码》中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填写,如没有三级学科,按照二级学科填写。 3、研究类别:选择“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其中之一填写。 4.“项目名称”应简洁、明确,字数不超过30个汉字,表内各项内容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或“0”;; 5.申请书第二部分有字数限制,第三~八部分表格可以拉长加页; 6.所在研究基地指申请人所在的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等; 7.人才计划指获得以下人才计划资助者: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跨(新)世纪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百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云南省科学技术带头人; 8.申请书须加盖学校公章方为有效; 9.书面材料与电子版材料一同申报。 10、最终成果形式:按下列成果形式填写,最多填写2项:专著、编著、工具书、著作、系列论文、音像软件及专利等。 11、申请评审书(A表)及匿名评审表(B表)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A表、B表单独装订。 12、申请评审书(A表)需2份,匿名评审表(B表)需4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