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津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卷 (1)讲课教案

牛津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卷 (1)讲课教案

牛津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卷 (1)讲课教案
牛津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卷 (1)讲课教案

牛津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卷

Unit 2 Tastes 味道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单词词组】

1、taste 品尝(动词),味道(名词)

2、how 怎么样(特殊疑问词)

3、sweet 甜的(形容词),糖果(名词)

4、sweets 糖果(复数)

5、candy糖果(不可数名词)

6、what 什么(特殊疑问词)

7、sour 酸的

8、a lemon 一个柠檬

9、an ice cream 一个冰淇淋10、round 圆的11、long 长的12、short短的,矮的13、a tree 一棵树14、juicy多汁的15、love 爱(动词)16、an apple tree 一颗苹果树17、eat 吃18、Betty 贝蒂19、has 有20、new 新的21、but 但是22、very big 非常大23、front 前面24、a picture 一幅画25、a small orange 一个小桔子

【句子】

一、句型How is/are…? 构成特殊疑问句,可以用于询问事物的味道。

1、语法规则:询问单个事物(单数)的味道用How is…?句型,It’s…作为答句

回答;询问多个事物(复数)的味道用How are…?句型,They’re…作为答句回答。

2、例句说明:

(1)How is the apple? It’s sweet.

这个苹果味道怎么样?它是甜的。

(2)How are the pears? They are sweet.

这些梨子味道怎么样? 它们是甜的。

(3)How is it? It is sweet and sour.

它味道怎么样?它是又甜又酸的。

(4)How are they? They’re sweet and nice.

它们味道怎么样?它们是甜的并且好吃的。

二、句型What…?构成特殊疑问句。

1、语法规则:提问单个事物(单数)用What is it/ this/ that?句型,It’s…作为

答句回答;提问多个事物(复数)用What are these/they?句型,They’re…

作为答句回答。

2、例句说明:

(1)What’s it? It’s candy.

它是什么?它是糖果。

(2)What are they? They’re apples.

它们是什么?它们是苹果。

三、句子种类。

1、语法规则:目前较常见的句子类型包括

①肯定陈述句,

②否定陈述句,

③一般疑问句,

④肯定回答,

⑤否定回答,

⑥特殊疑问句。

2、本单元中的例句说明:

①肯定陈述句

The pear tree is short.

这颗梨树是矮的。

②否定陈述句

The banana is not juicy.

这根香蕉不是多汁的。

③一般疑问句

Are the apples red and round?

这些苹果又红又甜吗?

④肯定回答

Yes, it is. 是的,它是。

Yes, they are. 是的,它们是。

⑤否定回答

No, it isn’t. 不,它不是。

No, they aren’t. 不,它们不是。

⑥特殊疑问句

How is the ice cream?

这个冰激凌味道怎么样?

四、Taste…It’s/ They’re …构成的肯定陈述句。

1、语法规则:Taste +单数/不可数名词,后面搭配It’s…句型具体说明该物品的

味道;Taste + 复数,后面搭配They’re…句型具体说明该物品的味道。即:人称代词it可以代替单个事物,人称代词they可以代替多个事物。

2、例句说明:

(1)Taste this lemon. It is very sour and juicy.

品尝这个柠檬(单)。它非常酸并且多汁。

(2)Taste these bananas. They’re sweet.

品尝这些香蕉(复)。它们是甜的。

五、其他句子。

(1)Betty has a new bag, but it’s not very big. 贝蒂有一个新包,但它并不大。

(Betty是单个人事物,后面搭配has.)

(2)On the front of her bag is a picture of a pig. 在她包的前面是一张猪的图片。

(on the front of…意思是“在…前面”,a picture of…意思是“一张…的图片”。)

(3)I love to eat sweet apples. 我爱吃甜甜的苹果。

(love和eat都是“实意动词”。)

【本单元涉及到的其他知识】

一、形容词整理:

sweet甜的,sour酸的,round圆的,juicy多汁的,long长的,short短的;

矮的,fat胖的,thin瘦的,beautiful美丽的,nice好看的;好闻的;好吃的,new新的,old老的;旧的,big大的,small小的,tall高的

(所有的颜色单词都可以用作形容词。)

三、have和has的区别。

1、语法规则:

第一人称单数:I

第一人称复数:we

第二人称单、复数:you搭配have, 表达某(些)人事物“有”…第三人称复数:they

多个人事物:Betty and Lily

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

搭配has, 表达某人事物“有”…

单个人事物:Peter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2020必考)

人教三年级下册4篇说课稿 第一篇《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单元的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一、谈话,引导积累,二、学第2段,感悟春天的美丽,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一)激情导入,引导积累。 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这一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 (二)深入探究、感悟春天 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吗?”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语言点教案设计 无答案

B3U2 Language Points 【学习目标】 1.Master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ustrated, be amazed at, get away with…. 2. Master sentence pattern: Nothing could be better 【学一学】 I.课文回顾(请依据课文填空): 1. 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感到很沮丧) 2. “_________ could be _________ .” he thought.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了) 3. Something terrible must have happened if Li Chang was not coming to eat in his restaurant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像往常做的一样) 4. Wang Peng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因..而感到吃惊)this and especially at the prices. 5. He couldn’t have Yong Hu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允许某人做某事) telling people lies! 6.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_________!(开始了) 7. She didn’t look happy but_________ _________ (怒目而视)him. . 8. Wang Pengwei was just enjoyi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又一盘)of dumplings. 【讲一讲】 II. 精讲释义: 1. (P10) 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 feeling very frustrated. 【寓词于境】 (1)“We can’t go out in this weather,” said Bob,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含义_________________ (2) They stood there for half an hour watching the stars in the sky. 含义_________________ (3) The teacher stood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teaching us English. 含义_________________ 【用法归纳】 (1) -ing 形式短语做_________状语。 (2) frustrated adj. 挫败的,失意的be frustrated with 对...感到沮丧 frustrating adj. 令人沮丧的 【完成句子】 (1) She buried her head under the pillow, ____________. (cry) (2) He came into the house____________(carry) a bundle of clothes. 【翻译句子】他站在公交车站读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10) Nothing could be better.” he thought. 【寓词于境】 (1)— I have never seen a better film. —I can’t agree more.含义

【新教材】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牛津英语上海小学三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牛津英语上海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Module1 Getting to know you Unit1 How are you? 生词: Miss Fang Mr Zhang Mrs Wang 音标: a [ei] cake table 语法: --How are you? --Fine,thanks./ I’m fine too./ Very well,thank you. Unit2 What’s your name? 生词: stand up sit down open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音标: a [?] jam hand 语法: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Unit3 How old are you? 生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音标: e [i:] he she 语法: --How old are you? --I’m ... Module2 Me,My family and friends Unit1 My friends 生词: fat thin tall short boy girl 音标: e [e] ten pen 语法: He’s/She’s... --Is he/she...? --Yes,he/she is. No,he/she isn’t.

Unit 2 My family 生词: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me 音标: i [ai] kite bicycle 语法: --Who’s he/she? --He’s/She’s... Unit3 About me 生词: eye nose hair ear mouth 音标: i [ i ] pig pink 语法: My...is/are... Module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1 My school 生词: school library toilet hall playground classroom 音标: o [?u] photo rose 语法: --What’s this? --It’s... --Is this...? --Yes,it is. No,it’s... Unit2 Shopping 生词: an apple an orange a banana a peach apples oranges bananas peaches 音标: o [?] dog shop 语法: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

《小虾》说课稿 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

上海牛津英语三年级教案

上海牛津英语三年级教案

《牛津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 Hello!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富有表现力。他们喜欢形象多变的学习内容,对游戏,动画,唱歌,表演充满了兴趣。但是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分散,不能做到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课,由于一二年级的过渡,学生已经有小组意识与合作意识,在小组展示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想象,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出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的交流,积极地分享。对不同的情境做出恰当的反应。由于三年级开始书写单词,教学时应让学生学会分辨字母大小写并正确书写字母。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Module 1的第一个单元(P2-5),整个module都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展开的“Getting to know you”。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本单元重在锻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相互打招呼,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对话中。同时开始英文字母Aa,Bb的学习。本单元课题是Hello。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有关打招呼的句型的基础上,学习Hello, I’m…, Good morning, 并掌握发音和使用规则。另外二年级开始接触字母的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自如的使用招呼的礼貌用语,掌握四个新人名,并且学会Aa,Bb,能够正确认读,能够区分大小写并正确书写。本单元作为Module 1的第一个单元,让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学习渠道,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并加以字母的学习,既丰富了日常用语的灵活使用,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三、单元设计整体思路和依据 本套教材建议我们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听多模仿;中段英语,听说领先,在此基础上开始练习写,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充分利用三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强,爱看动画,爱唱表演等特点组织教学。 2. 运用精美的课件,抓住学生天真活泼,善于模仿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充分向学生展示适当的语境,准确呈现语言信息,并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由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高效的教与学的过程,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4. 通过歌曲、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新授课Listen and say, Look and learn, Make and say 第二课时:新授课Say and act, Sing a song 第三课时:拓展课Revision, Learn the letters, Application 五、单元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关于人名的词汇:Alice, Kitty, Peter, Joe,并知道名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2)学习关于Miss…, Mr.…的用法,分清女士用Miss.,男士用Mr. (3)学习句型Hello. Hi.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等一些问候性语言。 2.语言技能目标: (1)能用Hello. Hi.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等用语进行问好。 (2)能针对别人的问好,用Hello. Hi. Good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等用语进行回答。 (3)能用一些其他的礼貌用语,如:Thank you. I’m sorry. Goodbye.等。 3.学习策略目标:

3 荷花-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荷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 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紧密联系,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能够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荷花》这篇课文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经典的一篇记叙式写景课文,本文写了作者叶圣陶爷爷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和一些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是这样来教这篇课文的。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我就会注重以读为本,顺学而导,品词析句,读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悟写,读写迁移。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法:关于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我会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在读、说、想、写、背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册第2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设计者:陈静爱 第一课时(第二周)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二年级上册P8-10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 得学数学、用数学乐趣。(2)具有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小棒、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今天实验学校要组织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我们来看学校先安排了哪几个 班去参观?(出示第8页的主题图)(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2、问: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 以合乘一辆车?(想好后小组交流再汇报)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1: 1、在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算 式 36+30 2、怎样算36+30呢?(各种算法让学生自由回答) 3、师:大家真能干,这道题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 (出示小棒图)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4、学生独立尝试(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5、指名汇报(出示演算过程) 6、小组讨论: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 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说。②学生思考、讨论: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7、提出要求:独立完成课本第9页“做一做”(学生反馈时,教师对书写格式进行讲解)(二)学习例2: 1、师:我们来看二(3)和二(4)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35+34)

数学教案小数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教案-小数数学第三册教案第二单 元教案 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 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过学生一般都 有一根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所以教材想从厘米讲起,然后再讲米,以 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出示实例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注意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致 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 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2课时 1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 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 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

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 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 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 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 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全单元教案设计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

上海版牛津英语翻译三年级(上)

英语三年级(上)家默 M1U1 1.早上好! 2.你好吗? 3.好,谢谢。 4.我也好。 5.你好,方小姐! 6.你好,男孩们和女孩们。 7.这是张先生。 8.你好,张先生! 9.下午好! 10.下午好,张先生。 11.你们好吗? 12.好,谢谢你。 13.方小姐张先生王女士 14.傍晚好,爸爸。 15.傍晚好。 16.你好吗? 17.非常好,谢谢你。 18.晚安,妈妈和爸爸。 19.晚安。 20.蛋糕桌子 M1U2 1.早上好,男生们和女生们。 2.早上好,张先生。 3.坐下,请。 4.你叫什么名字? 5.我叫Peter。 6.打开你的书。 7.写下你的名字,请。 8.站起来坐下开门关门 9.关上门,请。 10.好的,方小姐。 11.谢谢。 12.看黑板,请。13.擦黑板,请。 14.好的。 15.开门,请。 16.是,方小姐。 17.谢谢你,Peter。 18.果酱手 M1U3 1.今天是你的生日。 2.生日快乐! 3.谢谢你。 4.你几岁了,Alice? 5.我八岁。 6. 1 2 3 4 5 7. 6 7 8 9 10 8.你八岁吗? 9.八岁?不!我只有一岁。 10.这是你的蛋糕,Alice。 11.谢谢,妈妈。 12.祝你生日快乐。 13.切蛋糕,Alice。 14.给你,Kitty。 15.蛋糕是美味的。 16.他她

M2U1 1.胖瘦高的低男孩女 孩 10 钢笔 2.看男孩! 3.他是我的朋友。 4.他是高的。 5.他是胖的。 6.他是Danny吗? 7.是的,他是。 8.看女孩! 9.她是我的朋友。 10.她是矮的。 11.她是瘦的。 12.她是Jimmy吗? 13.不,她不是。她是Alice。 14.谁是你的朋友,Peter? 15.他会踢足球。 16.我的朋友8岁。 17.她会唱歌,但是她不会游泳。 18.她是Mary吗? 19.不,她不是。 M2U2 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 姐妹我风筝自行车 2.她是谁? 3.她是Sally。 4.她是我的姐姐。 5.她是高的。她是瘦的。 6.他是谁? 7.他是Paul。 8.他是我弟弟。 9.他是矮的。他是瘦的。 10.你好。你是Mary吗? 11.不。我是Kitty。 12.很高兴见到你。13.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14.爸爸,Kitty是我的好朋友。 15.我们是好朋友。 16.你好!我是Alice。 17.这是一张我家庭的照片。 18.看!这是我奶奶,和这是我妈妈。她们喜 欢吃蛋糕。 19.这是我爸爸。他是高的。 20.这是我哥哥。他10岁。他是瘦的。 21.Tom和我爸爸喜欢踢足球。 22.他们能踢得非常好。 M2U3 1.眼睛鼻子头发耳朵嘴猪 粉红色 2.你好,我叫Linda。 3.我九岁。我是高的。我是瘦的。 4.我的头发是长的。我的鼻子是小的。 5.我的嘴是大的。我的眼睛是大的。 6.而且我的耳朵也是大的。 7.看我的眼睛。 8.我的眼睛是小的和棕色的。 9.我是谁? 10.你是Danny。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说课稿

2.《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一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教材的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说教法 我由古诗导入课文,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二来也有利于我下阶段的教学。与此同时,我利用学生对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是第一课时,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本课的生字中无论是读还是写方面都有学生易错得地方,尤其是两个多音字,

我重点让学生反复的练读,加深记忆。教研员李老师说过生字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模糊记忆,我在课堂上的训练也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去做的。 课文的教学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课文中的难点。让学生找出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什么样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这样写给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启发等等。结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受燕子的美和机灵。教学环节结束后,我利用对比照片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根据照片来提示学生回忆课文,背诵课文。 三、反思 课后听了专家的点评,找到了我课堂上的优势与不足。教学设计意图很好,但是却忽略了设计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应该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而设计。古诗的导入可以作为我教学的一个特色,既然设计了这个环节,就应该让学生总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带而过。的确,我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给他们留一个简单的印象,如果简单的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环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此外,对于课文课时的划分,老师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简单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用一课时来解决,没有必要墨守成规,这样反而会是学生丧失一定的能力。对于字词的训练,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基础打坚实,这点我以后再课堂上还会继续下去。 第2课 翠鸟

新蕾版快乐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案

课题Unit Two shapes 课时安排Lesson 1--1 教学目标To learn and master the words about shapes: shape, a square a triangle a rectangle a heart a diamond Look at the shape can say with the drill: It's a ... 通过学习能够听懂并简单回答相关形状的名称、数量和颜色问题 教学重点Master the words of the shapes 教学难点Answer the question with the sentence 训练点What shape? It's a square. 教学方法Direct method 教具Cards shape record 教学内容及环节:素质培养Step one :review 1.review the words have learnt in unit one a toy truck a toy jeep a toy a digger building blocks a robot 2.At last put the picture "robot"on the blackboard 3.T: This is a robot. I can make a robot. Do you believe it ? Please look here. (show them a robot made of shapes ) Step two: presentation 1.it's a robot. It a nice robot. Point to his head: T: It's his ...(children) head T: head. (take it away.) What shape ? T: it's a square. (if someone knows it ,let him/her tell us) 2.please find other square,please. When they fine one they can get a sticker(a shape) 3.let's see how many squares ? Let's count 1 2 3.. T: How many? Children:( say the number) 4. The same way to learn the others Eye--waht shape ---circle Ear--what shape ---triangle 通过前一单元的单词的复习,展示教师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利用分解机器人的构成来了解各个部位的图形名称,既直观又好玩。 在图中寻找学过的这个图型,有乐趣也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牛津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重点归纳

Unit 1 1、单词(5) <1>字母单词(2) apple 苹果 bag 书包 <2>单词表单词(3) Hello I Miss 喂,你好我小姐 2、句子(2) <1> Hello,I’m Peter. 你好,我是Peter。(有礼貌的介绍自己)(人物替换) <2> Good morning. 早上好。 3、其他 <1>认识6个人物: Alice Joe Kitty Peter Miss Fang Dolly 爱莉斯乔基蒂彼得方老师多蒂 <2>题目: Hello! 你好! <3>An apple in a bag. Unit 2 1、单词(10) <1>字母单词(2) cat 小猫 dog 小狗 <2>单词表单词(8) Mr Mrs are fine Hi 先生夫人是健康的;身体很好的喂,嗨 Goodbye(Bye-bye Bye) thank you 再见你;你们 2、句子(1) ----How are you? 你好吗? ----I’m fine. Thank you. 我很好。你。 3、其他 <1>认识5个人物:Mr Li/Mrs Li Mr Wang/Mrs Wang Ben <2>题目:How are you? 你好吗? <3>I’m a cat. I’m a dog.

Unit 3 1、单词(10) <1>字母单词(2) egg 鸡蛋 fan 扇子 <2>单词表单词(8) boy girl am no not 男孩女孩是不;不是不是 yes wolf sheep 是;对狼绵羊 2、句子(3) <1>----Are you Kitty? 你是基蒂吗?(人物替换) ----Yes, I am. / No, I’m not. 是的,我是。/不,我不是。 <2>Are you a boy? 你是一个男孩吗?(girl、sheep做替换) <3>You’re not a boy. You’re a girl. 你不是一个男孩。你是一个女孩。 3、其他 <1>(认识人物) Mary Lily <2>I’m=I am You’re=You are <3>题目:Are you Kitty? 你是基蒂吗? <4>I have an egg and a fan. Unit 4 1、单词(11) <1>字母单词(1) hand 手 <2>单词表单词(10) tall short fat thin friend 高的矮的;短的胖的瘦的朋友 he is my she this 他是我的她这;这个 2、句子(2) <1>This is Kitty. 这是基蒂。 She’s my friend. 她是我的朋友。(He’s替换)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说 课 稿 2020年05月

1古诗三首 【说教材】 《绝句》这首诗抓住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赞美与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过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在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赞美。 【说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概括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的方法。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诗。 【说教学过程】 《绝句》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它们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出示课题:绝句。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崇”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一个“飞”字和一个“睡”字描绘出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3.学习诗中运用的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都是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词语,另一个是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书写提示”中要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画顺序,按照“横平竖直”的方法书写汉字。如“排”的写法,提示学生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4.“日积月累”用读、写、默写等方法掌握描写秋天的一些词语。 学前准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查字典,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我请教它的时候很多,它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忐忑”这个词语,我就是通过查字典明白它的意思的。 生2:我时常运用组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生3:刚才的同学说得都不错,我有时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词语或句子。 生4: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可以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近义词是“好看、漂亮”等。这就是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效果也不错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板块,然后根据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放开去说,学生平时也有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是不善于总结归纳,老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激励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