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

在准备《积的近似数》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这几个环节:

1、复习数位顺序表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本内容前,我组织学生做了适当的复习:

(1)我首先考虑到学困生学习基础较弱,他们可能忘记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这样如何去进行四舍五入呢?因此我先在课件上出现一个点,引发学生猜想,最后让学生按顺序表述:当这个点表示小数点的时候,你能按顺序说出小数点的左边有哪些数位?右边又有哪些数位吗?通过几位同学的准确描述,在课件上显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一目了然。

(2)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只是用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这样来表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时候,学生当时的掌握效果就好了,但如果换个方式问:“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确有不少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也说明了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有义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的含义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建立了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长远学习来说是有利的。

2、设计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

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知识,学会用适当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同时练习的难易程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在学完例6的时候,就让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发现很多学生虽掌握了知识,但却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因此通过巩固练习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尝试总结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第二次进行表达时,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大胆而且准确地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大大激发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总是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与群体,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水平的教学流程,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2

1、教学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准确。这是基础,学生做题出现问题跟教师有直接关系。

2、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教师要有自己的威严,要严慈相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处于主导地位,把控课堂活动,要顾及全体学生,不能只看回答问题的学生。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探讨,不要满堂灌。

4、备课要全面。备教材,备学生。对于知识体系有关全面的了解,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于新授课程有铺垫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了解,可能直接决定教学方式的选择。

5、主副板书使用要合理,主板书部分要留给新授例题。

6、小组活动探究或者学生自己做练习时,教师要下面巡视,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易错点和共性问题,做到心里有数。

7、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其精华,转变成适合自己的模式。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3

上周五学生放学后,老师们坐在一起针对“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操作过程中的困惑与困难进行了探讨,牛主任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能完全抛开情境,教学模式也要针对各种不同课型有所改变,不要完全被导学案范例框住。只要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教”的原则,就可以了。

昨天我们学习《积的近似数》,我觉得这节内容很简单,所以课前没有做任何准备。上课伊始,我问孩子们:“孩子们,你们认为,是人的嗅觉灵敏,还是狗的嗅觉灵敏呢?”“狗的嗅觉灵敏”孩子们异口同声。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的嗅觉细胞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嗅觉细胞的45倍。”并随口问道,“你知道狗的嗅觉细胞有多少亿个吗?”孩子们马上动笔算起来,我让两名后进生

来黑板板演。孩子们计算很准,速度也很快。全班只有5个孩子算错。然后我在问题里加了“大约”两个字,题后加了括号,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马上就有了结果,兴奋地举起了小手。我找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孩子说出了结果,孩子们都赞同这个结果。然后我又组织孩子们在小组内说说,该怎么求积的近似数。不足2分钟,孩子们都美滋滋地坐好了。又找了几个后进生汇报,虽然语言组织不太好,但大家也都能听明白她的意思,看来学习效果还不错。接着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课题,然后做练习巩固。课后反思有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起来比较轻松。

(2)课前的情境也起到了激趣作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评级机制跟得上,小组评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使优等生主动帮助组内的学困生,(我给他们讲过短板效应,并且经常提醒她们记住短板效应)学习的氛围浓厚,学习效果也好。开学一周以来,这节课是学生合作学习(主要是优等生帮助学困生)面积最大的,效果最好的。我已经将各组评比表张贴上墙,希望它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琥珀【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飞向蓝天的恐 龙 2 纳米技术就在 我们身边 2 千年梦圆在今 朝 1 口语交际 1 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习作 2 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语文园地 2 1.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填写汇款单,认识数字的大写。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新兴词语及旧词新义,学习用与熟 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4.背诵积累对联。 快乐读书吧 3 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明确文体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老师让一位“小美女”给大家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出示课件) 2.出示琥珀图片,揭示课题。

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1 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二、互动新授 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琥珀 2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4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激发探 索科学、大自然的热情。 飞向蓝天的 恐龙 2 纳米技术就 在我们身边 2 千年梦圆在 今朝 1 口语交际 1 能准确、清楚、连贯地传达信息。 习作 2 能大胆展开想象,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语文园地 2 1.与同学交流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法。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习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了解近几十年出现的词语及旧词新义,学习用与熟悉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另一个事物。 4.背诵积累《江畔独步寻花》。 快乐读书吧 3 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琥珀》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6、《琥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主要写了一只琥珀被发现以及科学家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全文语言易懂,描写生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想象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科学家推测的过程是合理严谨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琥珀比较陌生,通过出示图片令学生有直观印象,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讨论理解琥珀的形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 1.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体验、感悟,注重体验过程。 2. 课外延伸,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发展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体会“珍贵”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综合复习的第六课《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

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发现他们都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都是提“王”旁,汉字的偏旁大多都是表义的,(形容宝石,亮闪闪,美丽,珍贵)古时候,其实是玉字旁, 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直接导入课题,通过提“王”旁的词语,初步感知琥珀的珍贵。】(二)交流预读,初步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你见过吗?欣赏图片 (2)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既然是科学小品,就应该有科学性? (3)、通过预习,你能提出那些疑问?(是有关科学的问题,思考的角度) (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 1.快速读课文,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小组交流。(提取关键词) 2.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请在文中找一找,画出来。 请你把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推测 “推测”是什么意思?你能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能换其中的一个词吗? 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 作者从_______中“推测”出______? 如果说这块琥珀的真实所见的,(真实)”,那么“详细情形”就是作者的——(想象)板书:这块琥珀------详细情形 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推测”)科学家有依据(再大声读读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 3、请一个同学读琥珀的样子,边听边想:你从这块琥珀中看到了什么,在文中画出来。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两个小东西好好躺着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积的近似值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1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发,揭示课题: 1、口算。 1.2×0.30.7×0.50.21×0.8 1.8×0.5 1.25×80.25×0.4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课件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283 5.904 2.876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示课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

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②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③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2、、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3、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1)算出准确的积;(2)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是几;(3)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连接。 三、巩固练习: 1、P11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 4.95 (保留两位小数) 1 0 . 2 8 6 3 . 2 7 × 0. 3 2 × 1. 5 2 0 5 7 2 1 6 3 5 3 0 8 5 8 3 2 7 3.2 9 1 5 2 4. 9 0 5 四、畅谈收获: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P8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求小数积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 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 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

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 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 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老师谈话引入 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

合理呢? 二、学习课文 (一)理解松脂球形成的各种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①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 ②夏季也有阴天、雨天,因此要有阳光,而且强烈。 ③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 板书:阳光强烈 2、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3、师问: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遭遇不幸作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①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松脂。②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因为树多,才会有多年生的老树,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吧嗒,松脂滴下来了。) 板书:蝇、蛛、巧遇、松脂滴 4、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里“刚好”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读相关句子,【出示课件】,理解句子。 (7)、分角色读2—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个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请同学们默读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学生边说教师边随机【出示课件】) 指名读相关句子体会漫长的变化过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4)、【课件出示动画——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 a、我们知道了由松脂球形成化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想象,看看整个形成过程是如何变化的都有哪些必要条件呢 b、出示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的【动画课件】,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了解形成化石条件。 c、教师小结,过渡: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那这块琥珀又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 3、简单了解琥珀的发现过程(【出 9、学生汇报形成化石过程 10、指名读化石形成句子, 体会变化的过程。 11、学生观察形成化石过程 并回答问题。 A、我知道形成化石需要松脂滴 落。 B、老师我知道化石形成必要条 件是还的有蜘蛛和苍蝇包在里 面。 C、还有就是松脂得不断的滴, 如果少的话就包不到里面了。 D、老师我知道必须有地壳的运 动,陆地下沉海水淹没。 12、学生上台白板中画出 被发现的过程。 13、全班同学交流。读一 读相关的句子 学生默读最后一段了解琥 珀的科学价值。 学生交流自己意见 齐读最后一段 学生根据自己上课了解到 的知识来填空。 学生:我了解到琥珀是很 早以前的,而且知道了他的科 学价值。 学生:我知道了琥珀形成 的必要条件。 值。然后在全班进行 讨论交流,通过这一 环节的学习,让学生 初步感知琥珀的形 成经过。] 设计意图:阅读 是一个读者与文本 相互作用,构建意义 的动态过程。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 极与文本对话,在主 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基于这一认 识,我将根据上一环 节学生的反馈交流,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我 将让学生默读读课 文,看看课文那些自 然段是写松脂球形 成的条件和化石形 成的条件,然后进行 汇报,得出2——9 自然段是写松脂球 形成的条件, 10——12是写化石 形成的条件,然后我 将引导学生先研读 2——9自然段,找 出松脂球形成的条 件通过研读,学生找 出三个条件:在边研 读的过程中我还将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 导学生体会作者推 测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这一环中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 看、读、思、议、画 等手段,教师起引导 作用,引导学生充分 发挥小组合作的力 量,寻求解决问题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

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求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 学生算出:0.049×45=2.205 (4)(出示)追问学生: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

《琥珀》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提纲

“仁爱诚朴智美勤勇” 优秀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小学语文 授课教师:赵晓程 授课年级:五年级 2018年11月17日

长春附属学校(小学部) 课题《琥珀》学科小学语文授课教师赵晓程授课班级五年五班 设计理念 《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采取半独立教学法,以问题引导,使学生从(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2)怎么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3)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来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明确科学小品文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 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小组研讨精炼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想象的合理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速度。在阅读中能够以问题为依托,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探求知识,并引发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导法、总结法 学法小组合作、提取信息、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奥妙的世界, 去了解并认识新的事物——琥珀。 新课内容 师:有谁知道琥珀么?请为我们介绍下 生:琥珀是一种化石 生:琥珀通常都是由树叶、蚂蚁等小动物 被树脂包裹在里面,经过长时间石化形成的。 ……… 二、初识琥珀 师:大家基本从各方面介绍了琥珀,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琥珀的图片,我们共同来看 下!(欣赏图片) 这美丽神秘的琥珀到底是什么呢?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较详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指名读资料) (资料补充: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 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 时有香味,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和漆,也可 入药,或做装饰品。琥珀是5000多万年前松 树脂的化石,在琥珀这种化石的植物脂内,常 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远古的小动物。在蜜 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的翅膀, 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可谓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师:看过琥珀的图片和介绍之后,谁能用一个 形容词来限定或修饰下琥珀呢? 生:美丽的琥珀生:神奇的琥珀 生:珍贵的琥珀生:瑰丽的琥珀 师:的确,琥珀就是美丽、神奇的。我们本篇 课文也向我们诉说了琥珀的故事。这就是我们 课文中提及的那块琥珀,谁能结合图片说下这 个琥珀的样子呢? 生:她是透明的,带有淡黄色 生:这快琥珀里面有两个小动物,蜘蛛和 苍蝇,此时他们两个正在进行活动。 生:我能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有苍蝇 和蜘蛛在里面,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每一根毫 毛,并且在里面挣扎,四条腿的周围有黑色的 圆环。 师:对这块琥珀的样子的描述,大家是从 哪里找到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段落 1、情境创设的基础上, 利用图片,了解琥珀 2、整体感受琥珀的艺术 价值

2017年教研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上海宝山试验学校

1、宝山实验学校校本研修制度(继续沿用) 2、2017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3、教学研讨活动照片 宝山实验学校校本研修制度 (继续沿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化课程改革,真正解决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新型的教研文化,现就加强小学校本教研制定如下制度。 一、明确职责,确保校本教研的和谐整合 (一)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投入校本教研活动,准备充分,积极参与;要强化自主学习,将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开发、研读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勤于思考,立足于自我理解和内化;教师之间要分工协作、同伴互助,发挥个性特长和发扬团队精神并重,逐步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二) 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融合学校教研工作重心、学科特点以及本组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学期教研工作重点,制定好活动计划;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探索从问题确立到问题解决中的行动策略,做好资料积累;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与组内教师通力合作,营造交流与对话、协调与合作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成长。(三)教导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确定学年、学期的工作重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要重视对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与指导,善于发现先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有的经验可转化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校本教研的常规制度;要尝试建立跨学科的教研组或组织跨学科的教研活动,使各科教师加强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和方式方法的迁移融合;要探索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结合,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教师研训体系;要研究年级组办公形式中的教研模式,切实提高教研质量。 二、强化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各教研组要聚焦课堂,就教师在三类课程实施中的真实问题与突出的困难,整体思考教研组等教研工作目标和过程,并追随课改与教师的发展,不断调整研究目标与内容。(二)教导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层次教研活动,责任到组,落实到人,务求实效。每次活动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事先“公开”活动内容,使参与者“有备而来”;要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参与者围绕主题展开实质性的交流与研讨;梳理、提炼共性经验和认知过程,积累案例;要关注“行为跟进”,“以点带面”,使教研与教学有效互动,互为促进。 (三)重视专题研究与课题研究。科研处要从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实际以及学校个性化发展需要出发,确立学校专题研究项目,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与教师的发展。教研组要善于将常规研究与专题、课题研究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带着课题进课堂深入研究;同时针对教师共同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攻关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四)教导处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特点与发展阶段,选择并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多元的校本教研形式,如学科教研、跨学科教研、综合教研、师带徒研、志愿组合教研、网上教研等;要充分认识教师发展的不平衡性,利用“差异资源”,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相结合的、具有学校个性的合作共进的教研模式与

小学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

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老师谈话引入 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 二、学习课文 (一)理解松脂球形成的各种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语文S版《奇异的琥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提纲导路,整体感知。 首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个琥珀为什么会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考。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

积的近似数练习题

积的近似数 (1)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表示保留()位小数。 (2)把6.3164保留整数约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精确到0.001约是()。 (3)一个三位数取近似值是0.76,这个小数在取近似值前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4)近似数8.71km表示精确到()千米 A,0.01 B,1 C,0.1 (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4×1.6≈ 6.3×0.34≈12×0.59≈0.8×0.9≈ 1.7×0.69≈ 3.28×3.6≈0.5×0.9≈ 3.33×3≈ (6)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0.71×1.45≈6.5×2.85≈ 1.63 ×0.8≈1.9×0.85≈ 3.24×0.96≈ 1.08×0.065≈0.325×25≈1.26×0.05≈ (7)两个一位小数的积“四舍五入”后约是13.7,已知这两个一位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7,则他们的积在“四舍五入”前是多少?

乘法运算定律应用 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0.25× 16.2× 4 (1.25-0.125)× 8 3.6× 102 3.72× 3.5+6.28× 3.5 15.6× 13.1-15.6× 3.1 4.8× 7.8+7.8× 5.2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2×99+4.2 1.25×2.5×32 3.65×10.1 1.28×8.6+0.72×8.6 1 2.5×0.96×0.8 3.12+3.12×99 18.6×101-18.6 0.86×15.7-0.86×14.7 2.4×102 2.31×1.2×0.5 0.35×1.25×0.8 32.4×0.9+0.1×32.4

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8.697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7,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3. 4.5×2.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32×0.5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5和5.0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 6.995精确到百分位是7。() 3.在表示近似数时,8.0可以写成8。() 4. 3.98<3.9801。() 5.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三、精挑细拣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大于0.40而小于0.42的小数有()。 A.1个B.10个C.无数个 2. 8.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8.99B.9.00C.9.0 3. 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8.27,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 A.8.278B.8.277C.8.266 四、聚精会神算一算。 1.我是口算小专家。(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0.9≈0.3×0.1≈0.85×3≈ 1.7×0.4≈ 2.3×0.3≈0.35×0.2≈ 2.竖式计算我最棒。(前面带※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38×8.5≈ 5.65×0.3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解决问题做一做。 1.一幢大楼有25层,每层高 2.75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百货商店有一种布料,每米售价12.5元,要买4.5米这样的布料,应付 多少钱?(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我是数学小博士。 1.甲乙两数都是三位小数,它们四舍五入之后都是3.27,甲乙两数的差最大 是()。 2.下面各数分别是由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请分别写出这个 三位小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0<()()<5.2<() ()<0.20<()()<3.14<()

《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21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 一、读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hǔpòsōng zhībāo guǒpéng pài nián chóu xiáng xì (琥珀) (松脂) (包裹) (澎湃) (黏稠) (详细) 二、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裹”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G﹚,再查音节﹙guo﹚;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衣/亠﹚部,再查﹙8/12﹚画。“包裹”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抱起来并捆好;包扎;②包裹而成的整体。文中应选第﹙②﹚种解释。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大概、估计。(约摸) 2、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前俯后仰)

3、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测) 【激疑导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琥珀”是古代松脂球的(化石)。《奇异的琥珀》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写,使文章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文章思路清晰,从“琥珀的(形成)——发现琥珀——琥珀的(样子和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2、这块琥珀的奇异在于里面的(苍蝇)和(蜘蛛)这对天敌同时被关在一起,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3、从最后一段话可知,那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有两个方面:(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和(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1奇异的琥珀(导学案) 第二课时 【激疑导学】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形成(),二是松脂球变成()。形成松脂球有四个必要的条件:⑴必须在炎热的夏天;⑵在()树林里;⑶()和()在一起,刚好被滴下来的松脂()住;⑷(),积成松脂球。松脂球变成化石也需要两个条件:⑴地壳变动,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下;⑵()。 2、作者在讲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时,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读一读,体会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巩固达标】 按照琥珀的形成过程给下列句子排序: ()

《琥珀》教学反思(9篇)

《琥珀》教学反思(9篇) 《琥珀》教学反思第一篇: 《琥珀》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课的开始,我出示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让他们观察琥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文。 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第一步:自己独立学习时出示三个问题: 1、这块护坡什么特点和价值? 2、琥珀的形成经历哪两个阶段?需要哪些条件? 3、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 提示学生找一找、划一划、理一理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关键重要的句段,进行概括、批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10分钟。 第二步: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总结琥珀形成的条件。同学们很快找出了条件并发现作者在描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用了许多生动趣的写作手法。

第三步:全班汇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补充、完善 不足:由于前面复习环节用时较多,导致后边的“当堂积累”任务未能在课内落实。 措施:要合理分配时间,争取当堂任务当堂解决。 《琥珀》教学反思第二篇: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课时,我首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个琥珀是怎么形成的?2、这琥珀为什么会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3、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关琥珀的知识,然后自然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 一、课题:积的近似数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进一步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到积的近似数所以学习的不够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多媒体:能让同学们更客观的理解知识 六、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 七、教学设计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3×3=42+56=48×0.3=0.54×3=5×0.8= 48÷2=7810=7×4.2=600×0.03=4×5.5=【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一袋红枣的2倍。 这袋核桃重0.8千克,这袋核桃重多 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题(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 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师生互动设计)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小结】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 积的近似数(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用具: 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数?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数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

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学生列式。板书:0.049×45 4.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2.04×28≈57.12(保留两位小数) 1 0 . 2 8 6 3 . 2 7 2 . 0 4 ×0. 3 2 × 1.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1 2 三、运用 1.P13T2。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