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漫谈[论文]

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漫谈[论文]

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漫谈[论文]
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漫谈[论文]

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漫谈

【摘要】首先介绍了通过加强对公路高边坡的监测,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滑坡现象的发生,随后从截水沟和排水沟、削坡工程、锚杆工程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滑坡的处治技术,有效的保证了公路的施工质量安全,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填方削坡工程锚杆工程

1 高填方施工监测

为了有效的监控高填方边坡的动态及边坡变形情况,可在边坡上设置位移观测点。加强对边坡的位移观测,及时整理观测成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并预报,确保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居民及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安全。

施工期间监测成果要及时给设计反馈,用来优化后续工程施工,竣工后根据观测成果可对公路进行防治,施工期间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施工时的具体情况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在施工期间除采用定点观测外,还要加强对高填方边坡的巡查,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每天巡查次数,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加设观测点位,及时记录边坡表面出现异常情况的位置等相关参数。

2 截水沟和排水沟

在公路高填方的边坡顶通过设置截水沟,坡脚和坡中设置排水沟来预防滑坡发生。在进行截水沟和排水沟施工时,主要采用强度等级为mu20的浆砌片石、块石,m5砂浆砌筑,表面采用m7.5砂浆进行

道路路基滑坡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道路路基滑坡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案 摘要:路基滑坡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现今大规模已建的道路中路基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针对道路路基滑坡的现象,分析了道路路基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整治方案。 关键词:路基滑坡成因分析整治方案 道路工程作为一种线性工程,对地形、地质体的依附、利用和改造格外强烈,特别是山区里的道路工程,很多山区地处不稳定地带,再加上当地雨季较多,许多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差,易形成路基滑体,危及路面建设,从而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滑坡和边坡的治理,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制约路基工程稳定和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分析路基滑坡原因找出整治方案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1 路基滑坡的认识 滑坡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指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带或软弱面作整体、缓慢、间歇性滑动变形的现象。是否发生滑坡取之于滑动力和抗滑动力的较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滑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发生滑坡,反之,则不会发生滑坡。 2 路基滑坡原因分析 路基滑坡的产生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滑坡形成的时间、位置、规模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地质因素 地质的结构与构造,对山坡的稳定性、滑动面的形成以及滑坡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滑坡的地质条件有: 1)山坡岩层软硬交错,且其软弱面向路基倾斜,干风化程度不同或地下水侵蚀等原因使岩层可能沿一软弱面向下滑动。 2)山坡表层为渗水的土或岩层,下层为不透水土层或岩层(形成隔水层),且岩层向路基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地下水经常活动时,就会使层土(或岩层)沿隔水层滑动造成滑坡。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实用版

YF-ED-J267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 防治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村 村通公路”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在地形困难路 段修建的公路越来越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大填、大挖方路段频繁出现,相伴而来出现了 较多的路堤边坡失稳,边坡及路堑边坡坍塌等 地质灾难现象,给公路建设、运营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需要选用合理的 方法评价其边坡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合 理的边坡治理措施进而做到既保证公路运营的

安全,又节约投资。由此看来,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滑坡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二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公路边坡病害的分类 边坡病害可分为以下3类。 1、1滑坡 滑坡是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地表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的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滑坡按其引起滑动的力学特性来区分,可分为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是下部先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可延续相当长时间,横向张性

滑坡整治论文

滑坡整治论文 专业班姓名: 年月

滑坡整治论文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修建公路、铁路、水库,以及大规模的科学实验,使处于平衡状态的山体发生病害。山体病害的发生不仅堵塞、破坏交通,而且严 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 和重视。 关键词:高速公路,防治措施,滑坡治理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对于高速公路而言,滑坡灾害已成为最主要 的自然灾害之一。而由于滑坡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 性和复杂性,造成了滑坡灾害的预测和治理的难度很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 的加快,高速公路网遍布全国各地,大量高速公路穿山而过,这也是最近高速公 路滑坡灾害日益增加的原因。 每年四五月,全国降雨普遍增加,各地关于高速公路发生大面积石质山体滑 塌自然灾害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23日电(记者向志强覃星星)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部门了解到,近日连降大雨导致G65包茂高速公路广 西贺州市钟山至马江段,发生大面积石质山体滑塌自然灾害。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修建完成多条高速公路用于滑坡灾害处治的费用数以亿计,工期延误相当 严重。显然滑坡灾害防治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充分重视滑坡灾害,减少或避免滑坡灾害十分重要。 近年来,高速公路边坡滑坡自然灾害的预警及治理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各种 预防措施也悉数应用到滑坡灾害防治中去。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地理信息 系统(GIS),为地质灾害的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分析开辟了重要的新思路[]。尽管 如此,高速公路滑坡灾害的预警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简要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例举当前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以及对近年来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案例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浅析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对公路灾害的定义进行了阐述,针对公路工程地址灾害治理的一般原则进行了归纳,并就常见的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展开了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1. 公路灾害的定义 公路灾害概念在各类公路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文献中目前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个名词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使用的,以往大量使用的是病害、水毁、破坏等概念。由于公路灾害的复杂性,目前不可能给出一个公理性定义,仅能给出较泛的定义。即公路灾害是指由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综合作用引起公路设施损坏(或使用功能降低)、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影响通行的事件或过程。公路灾害按成因分为:公路地质灾害、公路气象水文灾害、公路生态环境灾害、公路人为灾害和公路综合灾害5种类型,本文仅对公路地质灾害作出如下探讨。 2. 公路常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灾害、崩塌灾害、泥石流等,针对这三种病害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作如下探讨:

2.1滑坡灾害成因与防治措施 2.1.1滑坡成因分析 1.地质地貌条件。滑坡是松散岩类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同,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滑坡的滑动面多数是构造软弱面,如层面、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节理面、不整合面等。另外,岩层的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时,也有助于滑坡的发生。 2.降水和地下水条件。降雨和冰雪融水提高了地下水位,使土体饱和、液化,往往是滑坡的触发条件。一次性连降暴雨,使风化的变质岩含水量饱和,在斜坡重力作用下,表层山体沿下部坚硬岩石表面下滑。一般是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岩体软弱面产生的。 3.人为因素。滑坡的人为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在坡顶上堆积弃土、修建筑物及构筑物,加大了坡顶荷载;不适当的大爆破施工,改变了斜坡原有的稳定状态,促进了滑坡的发生;排水不当等。除此之外,地震也是滑坡重要的触发条件。 2.1.2滑坡灾害治理措施

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山区公路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 摘要:本文对山区公路工程中滑坡、崩塌、泥石流和特殊土地质灾害问题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字:山区公路;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土;膨胀土;防治措施 引言 在山岭重丘区修建公路,工程量巨大,工程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膨胀土等发生频繁。这不仅增加了公路的建设投资,而且还影响到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营。因此,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应引起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1.滑坡及其防治 1.1滑坡 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通常表现为斜坡大量上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 滑坡多发生在地质构造运动激烈的山区。一般地层表而呈现岩石破碎,多裂隙,极度风化受暴雨侵袭渗透或人为破坏,使原本比较稳定的山体发生滑坡。在山区山高坡陡、潜在滑坡地带修建公路,如采取不恰当的大爆破开挖路堑或半填半挖路基或设计不当,坡率太小,没考虑布设合适的支挡结构等,都会使山体失稳而发生滑坡,规模大的滑坡一般缓慢、长期地往下滑动,其位移速度在突变阶段才显著加快。因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的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营。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危害性很大。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有: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其中与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有关的因素有: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

滑坡体小论文

北京周口店太平山西坡滑坡形成机理与预防措施 摘要: 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等。运动的岩(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称为滑床。本次实习以太平山西坡滑坡为研究对象,探寻其成因机制及对预防整治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周口店太平山,滑坡体,成因与防治 引言: 在周口店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在周口河这条路线观察滑坡体与河流阶地时,由于当时只能远观,对滑坡体好奇并产生了兴趣,实习期间的雷雨天气使得我们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我们将在滑坡体的简介,太平山西坡滑坡体,野外鉴别及预防机制,成因这几方面进行论述。 正文: 一、滑坡体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简要理解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滑坡有三大要素,即滑坡体,滑动面和滑床。根据其地貌特征,包括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洼地、滑坡鼓丘和滑坡裂缝。由此可见,滑坡也可以归为一种特殊的断层构造,只不过是上盘下降而下盘不动而已。 滑坡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①蠕动变形阶段或滑坡孕育阶段。斜坡上部分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缓慢、匀速、持续的微量变形,并伴有局部拉张成剪切破坏,地表可见后缘出现拉裂缝并加宽加深,两侧翼出现断续剪切裂缝。②急剧变形阶段。随着断续破裂面的发展和相互连通,岩土体的强度不断降低,岩土体变形速率不断加大,后缘拉裂面不断加深和展宽,前缘隆起,有时伴有鼓张裂缝,变形量也急剧加大。③滑动阶段。当滑动面完全贯通,阻滑力显著降低,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即沿滑动面滑出。④逐渐稳定阶段。随着滑动能量的耗失,滑动速度逐渐降低,直至最后停止滑动,达到新的平衡。以上4个阶段是一个滑坡发展的典型过程,实际发生的滑坡中,4个阶段并不总是十分完备和典型。由于岩土体和滑动面的性质、促滑力的大小、运动方式、滑移体所具有的位能大小等不同,滑坡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及过程长短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结合太平山西坡研究滑坡的形成机制 (1)地形地貌条件: 滑坡体形成时坡度一般在10°到45°之间,需要前方地形开阔,留有滑动空间,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较为典型的地貌应是上陡中缓

山体滑坡治理与高边坡防护措施

山体滑坡治理与高边坡防护措施 青海省第三路桥公司 党 红 [摘 要]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山体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措施主要采取混凝土抗滑桩、混凝土沉井、预应力锚索、锚杆、以及减载、排水等进行加固治理。 [关键词]滑坡治理 高边坡防护 抗滑结构 锚固 减载 排水 山体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山体及边坡的稳定是影响公路能否安全、环保和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山体滑坡治理和高边坡加固成为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在建项目西(宁)~久(治)公路是贯穿三江源保护区的省际公路之一,地处山岭重丘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表水量丰富,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事故频发,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既能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又能对三江源的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防治效果。因此,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加快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工程面临的重大课题。 滑坡治理及高边坡防护首先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进行科学、慎密的实地勘测,多方论证,把中脉博,对症下药,采用切实可行又可靠的治理措施,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就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治理措施主要做一下介绍。 1、混凝土抗滑结构 1.1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由于能经济有效地治理滑坡,尤其是滑动面倾角较缓时,其效果更好,因此在山体滑坡和高边坡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采用。此工艺在西(宁)~久(治)公路建设中多处得到了应用。 抗滑桩开挖深度及排列数量由勘测设计确定,桩基挖好后,在井壁喷30~40c m厚的混凝土。对岩体较好的井壁采用打锚杆、喷锚挂网的方法进行支护,喷混凝土厚度10~15c m。对局部塌方部位增设钢支撑。抗滑桩开挖到设计要求深度后,进行钢筋绑扎和钢轨吊装。 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由拌和楼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直接入仓,每小时浇筑厚度控制在1.5m内,特别是在滑动面上下4m部位,还需下井进行机械振捣。在浇到离井口5~7m时,要求分层振捣。每个井口设两个溜斗,溜管长度为10~14m,管径25c m。抗滑桩的建成,对桩后坡体起到了有效的阻滑作用。 1.2混凝土沉井 沉井是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一般可分成数节进行。在滑坡工程中既起抗滑桩的作用,有时也具备挡土墙的作用。 沉井结构设计根据沉井的受力状态、基坑的施工条件和沉井的场地布置等因素决定,沉井结构平面呈“田”字形,井壁和横隔墙的厚度主要由满足下沉重量而定。井壁上部厚80c m,下部厚90c m;横隔墙厚度为50c m,隔墙底高于刃脚踏面1.5m,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底自由通行。沉井深11m,分成4、3、4m高的3节。 沉井施工包括平整场地、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填心4个阶段。 下沉采用人工开挖方式,由人力除渣,简易设备运输,下沉过程中需控制防偏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合理的开挖顺序是:先开挖中间,后开挖四边;先开挖短边,后开挖长边。沉井就位后清洗基面,设置Υ25锚杆(锚杆间距为2m,深3.5m),再浇筑150号混凝土封底,最后用100号毛石混凝土填心。 1.3混凝土框架和喷混凝土护坡 混凝土框架对滑坡体表层坡体起保护作用并增强坡体的整体性,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坡体的风化。框架护坡具有结构物轻,材料用量省,施工方便,适用面广,便于排水,以及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的特点。 西(宁)~久(久治)公路K324+100~K325+300段山体滑坡治理采用混凝土护面框架,框架分两种型式。滑面附近框架,其节点设长锚杆穿过滑面,为一设置在弹性基础上节点受集中力的框架系统;距滑面较远的坡面框架,节点设短锚杆,与强风化坡面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整体。 上边坡山体滑坡段强风化坡面框架采用50×50c m、节点中心2m的方形框架,节点处设置Υ36及Υ32、长12m砂浆锚杆,相应地框架配筋为8Υ20和4Υ20。框架要求在坡面挖30c m深, 50c m宽的槽,部分嵌入坡面内,表层填土并掺入耕植上,形成草本植被的永久护坡。 在岩性较好的部位可采用锚杆和喷混凝土保护坡面。 1.4挡墙 挡墙是公路建设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 2、锚固技术的应用 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或锚杆进行边坡加固,具有不破坏岩体,施工灵活,速度快,干扰小,受力可靠,且为主动受力,坡面岩体抗压强度高等优点。其施工方法可分为传统压浆术和真空灌浆术: 2.1传统压浆术 传统的压浆是压力保持在0.5~1.0M Pa的压力下,将混合料浆体压入预应力孔道。由于压浆施工中浆体较稀,施工中容易发生混合料离析、析水和干硬性收缩。由于析水、收缩的发生,致使孔道内预应力钢绞线和结构物粘结强度不够,留有一定的质量隐患。 传统压浆技术的原材料要求为:水泥的强度不宜低于4215,且不得有结块,同时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水宜采用清洁的引用水;外加剂宜采用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同时它不得含有对预应力钢绞线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 水泥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水灰比宜为0.4~0.45,当掺入减水剂后,水灰比可减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以内,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收;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 压浆机械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同时压浆时对孔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按照规范使用,浆体应达到孔道的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 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应小于2m in。 2.2真空灌浆术 真空灌浆和传统压浆相比,其从预应力孔道形成起,就为形成真空保证预应力孔道创造了条件。 真空灌浆孔道一般采用高质量的HD PE波纹管形成孔道,波纹管之间的接头采用相同材质的专用连接管,波纹管和锚垫板连接采用专用连接头,确保管道密闭,摒弃铁质波纹管和胶带的缠绕连接。 真空灌浆应采用真空灌浆剂配制的特种浆体,其一般水泥采用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 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引用水;外加剂采用超塑剂和阻滞剂(两种外加剂一般各为水泥用量的3%)。 对于真空压浆浆体要求一般为:泌水性应小于水泥浆体的2%;水灰比控制在0.3~0.35;水泥浆体体积变化控制在小于2%的范围内;初凝时间应大于6h;一般构造物(下转第248页) — 5 4 2 —

滑坡论文摘要

摘要 随着目前高速铁路的发展,工程设计对路基稳定性提出了更搞的要求,传统的路基及边坡加固方案越来越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行车要求,最明显的是路基工后沉降及边坡稳定系数的改变。铁路路基设计根据规范标准路基断面和具体地形状况设计。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方法可分为置换、排水固结、注浆加固、振密或挤密、刚性桩等方法。置换法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软弱不良土质,主要有换土法、挤淤置换法、振冲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砂石桩(置换)法和石灰桩法等;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在土层上部预加荷载,加快软土地基排水固结,主要有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与堆载联合作用法等;灌入固化物是通过外力作用向土中灌入或拌入水泥、石灰或其它化学固化材料,使地基土层密实,提高其承载力,主要有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渗入性灌浆法和劈裂灌浆法等;振密挤密是通过振密或挤密的方法使地基土密实,提高其承载力,主要有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石桩法、爆破挤密法、灰土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和孔内夯扩桩法等;刚性桩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管桩。边坡稳定性分析包括折线滑裂面法、直线滑裂面法及圆弧滑裂面法,直线破裂面法使用于砂类土,土的抗力以摩擦力为主,粘聚力很小,边坡破坏时,破裂面近似平面;当滑动面为多个坡度的折线倾斜面时,应利用折线滑裂面法用传递系数法分析;圆弧破裂面法假定滑动面为一圆弧,它适用于边坡有不同的土层和均质土边坡铁,常用瑞典圆弧条分法作为粘性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其他还有毕肖普法和稳定系数法等。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出滑坡推力后,应进行路基边坡加固。路边坡加固包括抗滑桩设计和挡土墙设计,抗滑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两种,具体设计可根据规范利用“k”法和“m”法进行设计。验算内容包括桩侧应力检算、桩身内力检算、桩身剪力检算和桩身弯矩检算。而挡土墙形式众多,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可分为路堑墙、路堤墙、路肩墙和山坡墙等类型;按照修筑挡土墙的材料,又可分为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加筋土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半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锚杆式、柱板式、垛式等类型;按照挡土墙的倾斜方向墙身断面形式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形和衡重式几种。本文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验算包括抗滑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基底应力及偏心距检算、墙身截面应力检算。本文总共在成贵线

地质灾害论文(新、选)

题目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又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书中一般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不予赘述。 关键词:地震滑坡泥石流防护措施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mountainous, hilly and more rugged plateau accounted for two-thirds of the nation's total. Live in these regions, the earthquake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s, it is another kind of serious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Collapse is a steep hill chunks of multiple fractures of rock mass under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urst phenomenon. Landslide is unstable slopes and soil (or rock)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along a slip surface (sliding zone) slide down the phenomenon as a whole. Collapse is actually a special case of the landslide, therefore, generally no longer alone in this book explained the problem of collapse, debris flow is a mountain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roke out

道德滑坡小论文

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的几个道德滑坡及生活中正义之举的经典事例,这使我想到道德滑坡是目前现实生活中和网络用语中出现的热词之一,我们都了解道德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事件正在挑战着人们道德的底线,同时也可以看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难以想象,一个在各个领域都不遵守公共的道德、伦理、规范,没有共同权威的约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私德、行规盛行的社会会是健全的。我们的认知中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国民素质应该也随之提高,但这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的危机使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人们对社会道德滑坡存在诸多的消极论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应对我们的社会及我们人的山的本性忽略了。如果你注意到自5月以来,一个又一个平凡人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传遍四方,“最美”的赞誉此起彼伏地响起:有在公交车上浴血斗歹徒的“最美退伍军人”蒋瑞峰;有为救学生被客车撞倒在地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令人震撼的76秒里忍着剧痛安全停车,保证车上乘客平安的“最美司机”吴斌;有面对歹徒,用生命守护659张高考准考证的湖北女教师周玉兰;有身怀六甲跳水救人的“最美孕妇”彭伟平……他们是令人崇敬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道德楷模,是今年以来持续不断开展学雷锋活动绽放的鲜花,向“最美”学习已成为这个夏天最热的话题。这时你就不难发现道德滑坡热潮只是人们一时的淡漠,我们应坚信人们很快就会醒悟过来并且道德觉悟越来越高。 滑坡现象既然存在我们就该正确的对待应它,这也要求我们对道德滑坡的原因进行了解,进而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可行的方法。造成我们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历史因素的延伸,也有现实因素的直接作用,因此解决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污染。社会的成人就应该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而传统文化对培养我们现在所学要的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养儿防老、父母们能够享受“老有所终”、做儿女应尽的义务,这都是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要求,很多人却忽略了。越来越多的人,会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负责任的氛围没有建立起来,社会正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由此导致人们责任心的丧失。一个丧失责任心的民族,是走向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在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近年来,出现太多“良心缺失”的企业,从苏丹红到三氯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等问题,关系到人民最基本吃饭的问题。这些都不仅仅是商人道德上的缺失,没能坚守住自己诚信的阵地,为了获取利益,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置之不理,更大一部分也在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三鹿奶粉给儿童带来了生命的威胁。在孩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时刻,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我们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做不到向德国一样,为了下一代的发展,为了国家的道德品质的完善,会主动的做一些事情,来教导孩子,但是,我们企业也不能为了追求金钱的利益,

高速公路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3) §1.1概述 (3) §1.2工程地质概况 (3) §1.3滑坡性质、特征及变形原因分析 (5) 第2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6) §2.1编制说明 (6) §2.2编制依据 (6) 第3章施工资源计划 (6) §3.1施工资源配置 (6) §3.2工期计划 (7) 第4章治理措施与施工方法 (8) §4.1治理措施 (8) §4.2施工顺序 (8) §4.3抗滑桩施工方法 (8) §4.3.1 施工准备 (9) §4.3.2 成孔施工 (9) §4.3.3 桩身钢筋笼施工 (13) §4.3.4 混凝土施工 (14) §4.3.5 基桩检测 (14) §4.3.6 抗滑桩施工注意事项 (15) §4.3.7 抗滑桩施工应急措施 (15) §4.4预应力锚杆垫墩施工工艺 (16) §4.4.1 施工准备 (16) §4.4.2 施工方法及工序 (17) §4.4.3 质量标准 (20) §4.4.4 施工注意事项 (21) §4.5施工质量控制 (22) 第5章质量保证措施 (23) §5.1质量总体目标 (23) §5.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3) §5.2.1 技术措施 (23) §5.2.2 质量措施 (23) §5.2.3 工艺技术、工序自检控制 (24) §5.3施工设备和检查、试验设备控制 (24) §5.3.1 设备管理 (24) §5.3.2 设备标识 (24) §5.3.3 检验设备的校准 (24) §5.3.4 设备的维修保养 (25) §5.3.5 试验控制 (25)

§5.3.6 测量控制 (26) §5.4施工过程控制 (27) §5.4.1 施工前控制 (27) §5.4.2 施工过程中控制 (27) 第6章安全保证措施 (28) §6.1前言 (28) §6.2安全生产目标 (28) §6.3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28) §6.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8) §6.5各级人员职责 (29) §6.6安全生产措施 (30) 第7章文明环保、职业健康施工措施 (33) §7.1文明施工目标 (33) §7.2文明施工措施 (33) §7.3环保措施 (34)

滑坡治理 论文

论滑坡整治 摘要:滑坡是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危害性巨大,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 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我国广东梅州地处五岭山脉南缘,区内岩层主要有泥盆系石英砂岩、二叠系的石灰岩和分布较广的侏罗系、白垩系红色砂岩,地质环境脆弱,是滑坡的多发区。本文通过实例对对滑坡危害及整治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防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滑坡损失防治展望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梅州山体滑坡梅州山体滑坡 梅州是山体滑坡灾害的多发区。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共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6280宗,171人死亡,16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亿元;平均每年发生地质灾317宗,9人死亡,8人受伤,经济损失3千多万元;现有6816个山体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的人口超过10万人,受威胁财产达5亿多元。 鉴于滑坡造成的巨大危害,因此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进行防治。 治理滑坡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因此,滑坡的整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1.排除地表水。滑坡以外的地表水多采用拦截和旁引方法排走;对滑坡以内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 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村村通公路” 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在地形困难路段修建的公路越来越 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填、大挖方路段频繁出现,相 伴而来出现了较多的路堤边坡失稳,边坡及路堑边坡坍塌 等地质灾难现象,给公路建设、运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失。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需要选用合理的方法评价其边坡稳 定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进而做到既 保证公路运营的安全,又节约投资。由此看来,稳定性评 价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滑 坡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二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用

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公路边坡病害的分类 边坡病害可分为以下3类。 1、1滑坡 滑坡是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地表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的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滑坡按其引起滑动的力学特性来区分,可分为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是下部先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可延续相当长时间,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推移式滑坡是上部岩土挤压下部岩土体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分布的斜坡地段。 1.2崩塌 所谓崩塌是整体岩土块脱离母体,忽然从较陡的斜坡

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K169+500~580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一、滑坡地段情况 滑坡体位于G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灾后复建工程K169+500~580段左侧。此段原设计为3米高路堑挡土墙,起止里程为K169+499~K169+601.设计开挖土方总量为222m3,我公司于2009年9月28日~2009年9月29日在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下对该段挡土墙进行表土清理及土方开挖,至2009年9月29日共开挖土方105 m3左右,挡土墙基础土方未开挖、宽度也未开挖到位。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日出现连续降雨,土方开挖工作暂停。2009年10月4日出现轻微裂缝,2009年10月5日上午起,滑坡体滑动速度加快,前缘土体发生多处崩滑、推移和鼓裂,后缘土体沉陷开裂,并在滑体中部产生多条拉张裂缝。至2009年10月6日下午,滑坡体整体推移80cm~100cm,滑坡体后缘最高处相对高50多米,斜长最大100多米,中间裂缝宽度为40cm~70cm,并有进一步滑动的可能。原国道213线亦出现推移。滑坡体对原G213线及公路右侧5户村民生命及和财产形成严重威胁。 滑坡段地质情况:表层为耕植土,以下为碎砾石土,滑坡体沿着一古滑动面向下滑动,滑动面有渗水痕迹。 二、应急处理方案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对G213线行车以及村民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009年10月6日业主茂县代表处及总监办领导在现场实地考察后,根据滑坡段现场情况,要求立即对滑坡体拟定应急处理方案,因此拟定《K169+500~580滑坡应急处理方案》报业主及总监办审定。 1、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李杰(项目经理) 副组长:谭家华(项目总工) 成员:杨林、向庆明、宋清寿、章开、杨柳、左剑、李本康、孟龙、周绪斌 应急小组的职责及人员安排: (1)应急小组职责 a、根据现场滑坡情况立即按本方案启动应急处理措施。 b、负责向业主及总监办报告滑坡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c、应急小组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 滑坡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d、组织和提供滑坡处理所需要的有关物资和机械设备。 e、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降雨期间要派专人 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巡查人员发现滑坡体滑动或土体塌方时,根据实际情况撤离施工人员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由应急小组根据情况,组织应急处理。应急小组要确定滑坡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f、安排道路保通人员24小时在滑坡段两侧值班,确保原G213线

滑坡问题论文

基于斜向层状岩质边坡滑坡机理的物理建模:一个案例研究 摘要:鸡尾山滑坡说明了一个斜厚层滑坡的失稳模式。由四组节理组成的边坡离心模型被用来探讨滑坡的诱发机理。当离心加速度增加的时候,贴于底部和滑块之间的裂纹应变计从后往前依次失效。当加速度达到16.3g的时候,关键块体的瞬时失稳会触发所有岩块的一个明显的倾斜滑动。物理建模和前期的分析表明,弱层强度不足和关键岩块的瞬时失稳是鸡尾山滑坡的主要原因。离心实验也验证了之前提出的驱动块——关键块模型斜向,即岩质边坡的斜向滑动的可行性。另外,由极限平衡的方法和离心实验表明,尽管关键块体的失效是瞬时的,一种渐进的稳定到不稳定的转变是存在的。 关键词:离心关键块体驱动块体岩溶带明显的斜向滑动斜厚层状岩质边坡 1,介绍 2009年6月5日,在中国重庆武隆的鸡尾山山顶,一场由巨大的岩质边坡失稳所引发的岩石崩塌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断了经济活动。图一是鸡尾山滑坡的地形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高约60米所组成的500万方的巨大岩石块体在山谷底部长达160米的地方发生剪切破坏后向前移动了1500米,最终覆盖了大约0.47平方公里的地方。 从1994年开始,当地政府在鸡尾山地区已经陆续开展了几项地质灾害调查;可是,要预测像这样大规模的滑坡和岩石崩塌是很困难的。之前的调查和分析预测东部悬崖上20万方的潜在岩体可能会横向失稳,威胁到直径100米的区域。显然,这一事件和之前的预测在岩石的失稳模式,滑动方向,规模以及最后的结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软弱夹层上部的岩体缓慢下倾并挤压它前部的“关键块体”,随着软弱夹层强度的降低,关键块体上的应力就会不断累积,最后导致沿着岩溶带的剪切破坏。当出现明显倾角的时候,关键块体的剪切破坏也会发生,此时,关键岩体后面的大量岩石就会形成岩石滑坡。滑动的岩石体积高达500万立方,最后堆积在长达1.5千米的路上。人们不能预测此次鸡尾山灾难性岩石滑动和崩塌的原因是我们很难准确认识斜厚层岩石滑动的失稳模式。最初的失稳模型和原理建立在滑坡能量的大小和运动特点的基础之上,这可能会影响灾难模式和运行过程的分析。成功对大规模岩质边坡失稳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关键取决于对失稳模型的认识。通过对比三峡的莲子崖滑坡和鸡尾山滑坡,我们发现,莲子崖滑坡在分析时考虑了重力、岩溶和采矿活动的综合作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去分析滑坡行为和一个明显的倾斜岩体是如何发展成为滑坡的过程。一个“驱动块-关键块”的模型被建立起来,在这个模型中,驱动块受后边的坚实的岩体所限制,只能缓慢向前移动,最终导致前面的关键块瞬时失稳而崩塌(见图2)。为了揭示鸡尾山滑坡最初的破坏原理,我们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去再现它。这个试验的结果被用来分析和证实运用“驱动块-关键块”的模型模拟斜厚层岩体滑动的可行性。 2,鸡尾山滑坡 鸡尾山滑坡的产生可以看做是由于岩石岩性,岩石结构、岩溶作用和采矿活动的共同作用。从图3中可以看出,滑动的岩体是由MaoKou组的厚石灰岩、

滑坡灾害防治案例论文

滑坡灾害防治案例剖析 摘要:中国国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并且大多以山地为主,是世界上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也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古今中外,关于滑坡的案例举不胜举,成功的不少,失败的更多。本文作者主要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结合之前的地质实习以及分析其它滑坡案例,对滑坡发生的各类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做了详尽阐述。 关键字:新滩滑坡关岭山体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措施滑坡保险 第一部分滑坡简介 一、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定义反映出滑坡现象具备以下特点: 1、滑坡体的物质成分就是那些构成原始斜坡坡体的岩土体; 2、滑坡是发生在地壳表部的处于重力场之中的块体运动,产生块体滑动的力源是重 力; 3、滑坡下部的软弱面(带),即滑动面(带)是发生滑坡时应力集中的部位,斜坡坡 体在这一位置上发生着剪切作用; 4、破体内的软弱面(带)往往有很多; 5、整体性是滑坡体的重要特征,滑坡体至少在启动时呈现整体性运动; 6、通常情况下,滑坡是包含着滑动过程和滑坡堆积物的双重概念。 二、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综述 1.1编制依据 1.1.1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三期地质灾害紧急防治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包括设计文件、补遗书等)中规定的招标范围、工程项目及数量、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及环境等。 1.1.2施工现场察勘及调查咨询的相关资料。 1.1.3由招标文件明确的具体施工技术条款及其明确的需遵循的各类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等。 1.1.4针对工程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技术人员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特别是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1.2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的范围为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马家沟滑坡防治工程,编制的总体及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流程、资源配置、质量安全要求、工期进度安排及施工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1.3编制说明 1.3.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招标文件基础上,深刻领会业主意图及对投标者的各项要求。 1.3.2在认真了解标书和察勘施工现场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本公司多年在同类型工程中的施工实践,本着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和忠实于业主,服务于业主的宗旨,编制本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规范。 1.3.3若本公司中标,在中标后的规定时间内,将在原投标书的基础上按照施工详图进行补充,并完善各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不足方面,本着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置以及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的关键,力求经济合理。把保证工期,创优良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上,形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接受业主、设计、监理的指令和指导,做到工程优良、工期确保、业主满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