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1.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意思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把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这里的教育也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2.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3.观察法:是的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堆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4.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5.保教结合: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6.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7.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

育。

8.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

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

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

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

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

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9.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

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

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

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

体育活动的兴趣。

10.幼儿智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

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

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

知兴趣、学习“如何学

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

惯的教育过程。

11.非智力因素:是指不

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

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

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12.幼儿美育:是美育的

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

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

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

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

趣和能力的教育。

13.幼儿教师的观察力:

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

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

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

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

中。

14.儿童观:是指对儿童

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相

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

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

是什么样的存在。

15现代儿童观:儿童是

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

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

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

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

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

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

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

机会。

16.幼儿实践活动:主要

指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

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

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

生理、心理活动交融为一

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

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

17.间接“教”的方式:

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内

容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

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

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

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

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

教育目的。

18.接受学习:是指学生

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

教授获得知识、机能、概

念等的学习方式。

19.幼儿园环境:广义的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

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

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

内部的小环境,又包括园

外的家庭、社会、自然、

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

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

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

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

的总和。

20.发展适宜性原则:指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

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

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

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

展。

21.幼儿园与社区合作:

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

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

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

健康成长服务。

22.幼儿家庭教育:广义

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是

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

影响和作用,狭义的幼儿

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

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

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幼

儿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

影响。

23.幼儿园课程:是实现

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

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

动的总和。

24.幼儿园教育教学计

划:制定的是幼儿园依

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

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

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

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25.实物:是最能让幼儿

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

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

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

26.游戏:是一种主动、

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

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

识的最有效手段。

27.角色游戏:是幼儿通

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

创造性地放映个人生活

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

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

家、商店、医院等,所以

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28.结构游戏:反利用各

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

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

构游戏

29.表演游戏:是幼儿按

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

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

动作、表情、语言、姿势

等来进行的游戏。

30规则游戏:是教师根

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

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

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

成,因而有成为教学游

戏。

31.教学游戏:幼儿教师

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

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

形式进行教学,通常吧这

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

游戏化的教学。

32.体育游戏:以发展幼

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

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为

主的游戏。

33.智力游戏:通过生动

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

快的情绪洪,丰富知识,

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

戏。

34.幼小衔接期:指由幼

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

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

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

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

折期。

35.过渡期:在前后两个

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

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

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

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

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

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

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

成为过渡期。

36.幼儿心理学:是研究

0-6、7岁儿童心理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

37.发展性原则:是必须

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幼儿

心理,不仅要注意已经形

成的心理特点,更要注意

那些刚刚萌芽的新特点

及其发展趋势。

38.实验法:是根据研究

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

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

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

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

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9.表象:是事物的具体

形象在人脑中的映象。40.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41.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人生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也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

43.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44.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时期。

45.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如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

46.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47.敏感期: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8.最近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51.视敏度:即视觉敏锐

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

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

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

称的视力。

52.触觉:是肤觉和运动

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

界的重要手段。

53.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趋势是:3岁辨别上下,

4岁开始辨别前后方位,

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

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

虽然能完全正确地辨别

上下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但以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来辨别左右仍然感到困

难。

54.方位知觉:对物体的

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

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东南西北中的知觉。

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

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

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

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

高,这种现象就是

55.注意:是一种心理状

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

性和集中是注意的两个

基本特点。

56.无意注意:是事先没

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

志努力的注意。

57.有意注意:是有预定

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

58.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

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

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

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5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

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

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

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

程,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

杂的心理现象。

60.无意记忆:没有目的

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

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

意图的记忆是有意记忆。

61.偶发记忆:在幼儿记

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

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

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当

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

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

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

东西。

62.想象:对头脑中已有

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

立新形象的过程。

63.无意想象:指没有预

定目的的意图,在一定的

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

进行的想象。

64.创造想象:指根据一

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

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

出新形象的过程。

6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

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

段。

66.具体形象思维:指儿

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

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

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

及对其体形象的联想而

进行的思维。

67.语言:是人类在社会

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

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

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

象。

68.言语:是运用语言进

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

是一种心理现象。

69.情绪情感:是人对客

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

应的行为反应。

70.激情:是一种爆发式、

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恐怖、绝望

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71.应激:是出乎意料的

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

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7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

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

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

向。

73.个性:是指一个人比

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

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

质的独特组合。

74.自我意识:是人对自

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

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

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

识者,有是被认识者。

7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

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

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

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

的积极性源泉。

76气质:是一个人所特

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

的动力特征。

77气质“掩蔽现象”:是

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

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

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

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

外貌。

78性格:表现在人对现

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

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

79能力:指人们成功地

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

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80性别角色:是被社会

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

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

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

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

称。

81亲社会行为:又称为

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

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

做有益他人的事的行为

和倾向。

82攻击性行为:是一种

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

的的行为。

83同伴关系:指年龄相

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

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

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

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

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

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

种人际关系。

84教育心理学:西方第

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

名的专著1903年美国心

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这一著作标

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

立的学科而产生,奠定了

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85强化物:斯金纳将凡

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

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86正强化:是通过呈现

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

反应频率。

87负强化:通过消除或

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

来增强反应概率。

88惩罚:是指能够减弱

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

的刺激或事件。

89塑造:是指通过安排

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

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

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90消退:指通过有差别

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

(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

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

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

出有辨别的反应。

91教师效能感训练:指

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

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

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92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有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93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94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部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95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到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成,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96诱因: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97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98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99补偿教育:指针对在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没有机会享受正规教育,丧失良好教育权利的儿童进行的教育。补偿教育是以“文化剥夺理论”为基础的。100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它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101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

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

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

心潜力及作为社会成员

积极的社会功能。

102情景演示:指向儿童

传递、教授有关心理健康

的粗浅知识,、以提高儿

童的认知水平,帮助儿童

改善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103专门的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是根据学前儿

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和内容,或是针对当前存

在的实际问题,想学前儿

童进行有关的心理教育。

104教育法规:是一切调

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

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

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

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

基本依据。

105教育法律关系:是教

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

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

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关系。

106依法执教:是要求教

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

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

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

和规范化。

107榜样示范法:指在家

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

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

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

孩子的一种方法。

108幻想是一种指向未

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

的想象。

109依法执教是要求教

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

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

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

和规范化。

110概念:是反映事物本

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111心理健康是:指个人

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也

就是说,除了没有心理与

精神疾病的症状外,其个

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表

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

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

衡的状态下,使得个人对

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

能够得到最高且最好的

效能,进而获得快乐,满

足以及产生合乎社会文

化要求的行为。

112教育法律关系:教育

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

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

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

系。

113集中思维:指人们解

决问题是,思路集中到一

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

确定的答案。

114教育制度:广义的教

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

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

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

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的性质、任务、目的、要

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15学前班:是对学龄前

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

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

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

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

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

辅助形式。

116最近发展区:指一种

儿童无法依靠在积极来

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

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

成的任务范围。

117教育性质复议:指教

育性质相对人(如学校、

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

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

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

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

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

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

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

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

决定的活动。

118家园合作:指幼儿园

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

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

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

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

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

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

童的身心发展。

119行动研究:是从实际

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

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

究的研究方法。

12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广义的主要指家庭成员

之间的互相影响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

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

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

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

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

响。

121发现学习:是指教师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

的知识的学习方式。

122教育行政诉讼:指教

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

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

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

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

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

审查和裁判的诉讼救济

活动。

123形象记忆:指以感知

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

记忆。

124艺友制:是指学生

(又称为艺友)与有经验

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

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边

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

学经验。

125教师违法行为:指教

师出于故意或由于过失

而侵害他人(主要是学

生)合法权利的行为。

126程序教学:指将学习

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

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

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12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

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

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

要而产生的体验。

128遗传素质:主要包括

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

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

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

129学习:是个体在特定

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

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

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30教育法律权利:指的

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依据教育法、教育法律规

范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

益,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

的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

作为或不作为,也可以要

求他人做出一定的作为

或不作为。

131个体社会化:指个体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

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

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

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

社会生活。

132个性:指一个人的整

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

的总和。

133微格教学法:指以少数的幼儿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治疗模式:指针对儿童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给予针对型教育的模式。134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135强制性规范:指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在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必须做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的规范,它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具体,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违反,一般表现为禁止性和义务性两种形式。

136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就是说,社区是区域性社会。

137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138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139教育政策:是政策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140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

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141近期目标:也称短期

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

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

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

目标服务的。

142中期目标:即幼儿园

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

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

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

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

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43直观形象法:指在幼

儿教育活动中药根据幼

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

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

直接经验的方法。

144幼儿园环境:广义指

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

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

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

括幼儿园外部的家庭、社

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

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

精神要素的总和。

145常规:指幼儿园日常

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

是指幼儿园对于幼儿什

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

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

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

情不应该做,活动要采取

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146教育法律救济:指教

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

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

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

法律制度。

147巴布金反射:指如果

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

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

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

去是,他会打哈欠。

148个案研究法:是教师

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

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

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

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

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

法。

149迁移:在一种情境中

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

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

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

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

的影响。

150幼儿园:是对3-6周

岁的幼儿进行教育的专

门机构,主要友教育部门

负责。

151自尊:是自我所做出

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

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

情感。

152创造性游戏:是幼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

想象为中心,主动、创造

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

的游戏。

153分离焦虑:是指婴儿

与母亲或照顾他(她)的

熟悉的人分离时,面对陌

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

情绪和不安的行为。

154社区幼儿教育:指在

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家庭

为对象的各种形式的优

生、优育、优教活动,目

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内

所有学前儿童获得良好

的教育和发展。

155幼儿园课程:指实现

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

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

动的总和。

156不作为侵权行为:指

行为人以一定作为致人

损害的行为。

157幼儿常规:指幼儿园

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

具体指幼儿园对于幼儿

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

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

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

些事情不应该做,活动要

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

要求。

158有意义学习:指将符

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

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

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

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

戏。

159性格:是人对现实的

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60杜威:1859年生于

美国的柏林顿,自幼受到

良好的教育,1884年在

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

学位,并于1896年创立

第一所实验学校,开始在

学校中实施其教育思想,

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

育思想家之一。

161蒙台梭利的自由原

则:蒙台梭利认为,建

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

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

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

现,这就是自由的原则。

162整个教学法:是指陈

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

课程观点。他批评当时小

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

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

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

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

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

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

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

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163恩物:是福禄倍儿为

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

玩具材料。根据自然界的

法则、性质、形状等,恩

物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

成,作为人类了解自然、

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

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

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

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164综合性原则:指在课

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

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

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

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

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

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

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

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

度、多科学的发展。

165启蒙性原则:是指幼

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

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

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

育的实际是启蒙教育。

166活动性原则:要求幼

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

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

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

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167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

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

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

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

谐发展。

16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

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

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

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

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

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

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日常

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

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

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

169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170幼儿德育:是年轻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打下最初的基础。

171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172沟通:指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沟通能力是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

173直接教学: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174间接教学: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175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176物质环境:由天然环

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

候、山、河、海洋、空气、

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和

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

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

为人工环境。

177环境的转换性:指教

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

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

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

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

他活动区的需要。

178环境的界限性:指各

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

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

和教师进行管理。

环境的相容性质在布置

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

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

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

以免相互干扰。

179家庭文化:是家庭为

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为了

适应特定的自然生态和

人文生态所创造与选择

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180家庭结构:指家庭规

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从

家庭规模来看,一般包括

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和扩

大家庭;从家庭的完整性

来看,包括完整和不完整

家庭。

18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

单位,是特殊的社会群

体,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

生活组织形式,是按血缘

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

社会经济组织。

182家长学校:面向家长

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家

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

孩子的正确方法。家长学

校由园所管理,通过讲

座、讨论、参观等形式提

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

183开放日制度:指请家

长来幼儿园参观各种保

教活动,如运动会、元宵

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

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

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

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

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

对幼儿园工作的感性认

识,家长通过对同一年龄

幼儿行为和能力的对比,

可以从侧面认识自己孩

子的发展水平,改进家庭

教育制度。

184家长参与:指家长通

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

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

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

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

和协调一致。

185家长委员会:由各个

年龄班选出的家长和幼

儿园的民主管理,参与幼

儿园重大问题的讨论和

决策。同时,家长委员会

也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

的桥梁,促进家园的合

作。

186家长园地:是幼儿园

家长工作中常用的形式,

一般张贴本班的活动室

门外,主要介绍本班一周

工作重点、教育活动的安

排、需要家长配合和注意

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短

小的教育文章供家长参

考。

187参观法:是与直观形

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

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

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

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

现场学习法,其重点在于

根据观察引导儿童结合

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产

生联想,进行对比,从而

激发向往、自豪、尊重等

积极的道德情感。

188故事法:幼儿园教学

方法之一,故事是儿童喜

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

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

法被称为故事法。

189讨论法:是儿童自我

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

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

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

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

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

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

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讨

论商议,相互启发和补

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

的认识。

190角色扮演法:是指模

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

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

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

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

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

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

好地掌握与角色适应的

行为及规范。

191假装游戏:是幼儿游

戏中常见的一种。假装游

戏能让幼儿学习换位思

考,这对幼儿的想象力、

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能力大有好处。在游

戏中,幼儿能在与周围人

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

识自我,幼儿扮演的角色

并不抅泥于一个人,有时

在一个游戏中,他甚至可

以不断出演多种角色。

192自主性游戏:指幼儿

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发起

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

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

的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玩

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

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

性。

193间接指导:指教师在

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一种

指导方式。教师应通过观

察幼儿游戏,适当时候参

与以不干扰幼儿游戏顺

利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

性和创造性发挥为前提,

要善于启发和转换角色,

而不是一种干涉。

194亲子游戏:指父母与

子女间或祖父母与孙子

女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

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

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

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

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

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儿童游戏按照交往对

象来分,可分为亲子游

戏、实物游戏、伙伴游戏

这三种。

195幼儿教育小学化:指

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种

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

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

两种情况中:一种是提前

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

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

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

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

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

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

乐趣;一种是教学的组织

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

师长时间用言语方式教

学。

196学校:是一种古老

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

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

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

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

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

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

式。

197儿童个体发展:指儿

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

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

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

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198德育:是教育工作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199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课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资料讲解

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研究公共组织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一般行政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的宏观环境,不仅指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所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包括国际环境. 【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总和. 【组织文化】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和信奉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

的政府组织形式。 【行政区划体制】所谓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

幼儿教师考编全套试题

幼儿教师考试理论知识复习题招考教师试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5、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8、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9、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0、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1、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15、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6、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17、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简答题

2017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2 .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范围【】 A 、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社会适应 D 、智力发展 3 .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4 .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A 、严格的评价标准 B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 、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 .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 、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 、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策略。【】 A 、从上至下的策略 B 、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 、从下至上的策略 D 、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 .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A 、起始阶段 B 、实施阶段 C 、维持阶段 D 、评价阶段 8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外运动训练 D 、体育竞赛 9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A 、合理性 B 、灵活性 C 、多质性 D 、隐蔽性 10 .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11 .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 、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 、感知觉规律 C 、人体适应性规律 D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 .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A 、可靠有效 B 、相互竞争 C 、相互适应 D 、相互帮助 13 .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健康知识 B 、运动经验 C 、运动知识 D 、身体练习 14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3篇)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1篇: 我仔细研究这次考试的成绩,语文考了93分,失分主要在作文,50分的作文,扣了11分。其次,是阅读理解部分,几乎每一题都有失分。我分析了一下,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选材不好。爸爸告诉我,写事儿的作文,最好选择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事情。而我选择的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二是字数不够多。作文要求600字,我写的仅仅比600字多了几行,如果去掉标点符号来算的话,也许就不够600字了。总而言之,下次再写作文必须要写得更长一些,选材要更好一些,文章资料写的更加丰富一些。 英语考了92分,失分也在作文。2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6分。失分原因,一是语法不对,我对语法的掌握还是缺乏练习。二是词语数量不够。英语作文要求单词数量是80个,而我只写了70多个单词。以后我必须多练习写作,多练习语法,把英语成绩提上去,不再拖后腿。 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几门功课我很少背诵,投入精力很少,重视程度不够。说起来有点惭愧,历史地理考的还不错主要是靠了平常的积累。我以后必须要重视对各科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努力提高成绩。 经过与爸爸的探讨,我确定了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以后我要朝弱项努力,坚持着自我的强项,让“弱项变强,强项更强!”我要更加努力,考出更好的成绩。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2篇: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经过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严密组织,已经顺利结束了。经过这次考试,不管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平时日常教学中都反映出一些问题,现结合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平时表现,认真思考,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仍然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为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值为60分。其中第Ⅰ卷有6篇阅读理解,第Ⅱ卷也有2篇短文填空,学生的阅读量很大,部分语篇生词较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做题吃力。而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做起来较得心应手。相对来说,学生第Ⅰ卷失分较多,第Ⅱ卷得分较高。 (二)成绩分析 按照学校对学生四级目标的考查,5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3人,实际完成12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30人,实际完成31人,超1人。6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1人,实际完成10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29人,实际完成人27人,缺2人。英语校平均分为85.8分,5班为87.9分,6班为85.9分,均超过校平均分。 (三)存在的问题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幼儿园教师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1.白板说:是洛克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2.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3.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4.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幼儿衔接工作中的一个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种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一种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师长时间用言语方式教学。 5.亲子游戏: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祖父母和孙子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6.保育:主要为幼儿的生存和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高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技能良好地发育,促进其身体健康地发展。 7.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制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史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8.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的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 9.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10.自主游戏:是学前儿童有机体的内在需要,是儿童自由选择的,是以游戏活动本身为目的的一种愉快活动。自主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条件,儿童在自主游戏中得到主动发展。 11.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其中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 1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显著特征。 13.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4.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1996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146题8页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幼师考试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 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4. 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5.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 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4.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行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5.表现性目标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一、名词解释: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5-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5

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12分(3×4) 1、终身体育: 2、水平目标: 3、社会适应: 4、健康: 二、填空:33分(0.5×66)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修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坚持的指导思想,促进;激发,培养学生意识;以学生中心,重视学生的;关注需求,确保。 3、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4、新健康三维观: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5、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体育教学体系包含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7职业道德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工作量 、、。 8、“非典”全称是: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肺炎,“疫区”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涉及的地区)。 。 9、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z。 10、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是:步长、步幅;跳远的技术组成:、、、;影响投掷远度因素: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等因素。 11、裁判员的职责是:,。 12、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跑到分道宽踏跳板 13、口令一般由动令和预令组成。 14、心率调控运动中,最高心率=220-年龄,青少年的靶心率,上限=最大心率×85%,下限=最大心率×60%。 15、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是次数(Frequency)、强度(Intensity)和时间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以从事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必须采用的基本监控原则。 16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包括: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 三、选择题:10分(0.5×20) 1、1894年法教育家( )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举行第一届,二十七届在( )举行的,( )宣布二十九届在我国举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 A:萨马兰奇B:罗格C:顾拜旦D:美国E:古希腊F:澳大利亚 2、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 )-- ( )- -( )。 A:水平目标B:课程目标C:领域目标 3、标准篮球场长( )米,宽( )米,球板长( )米,高( )米,篮球圈上沿高( ),场中圈直径( )米;排球场长( )米,宽( )米,进攻线距中线( )米;足球门两柱距( )米,高( )米,点球点距球门( )米。A:1 B: 1.2 C:1.8 D:2.44 E:3 F:3.05 G: 3.6 H:7.32 I:9 J:9.15 K:11 L: 15 M:18 N:28 四、判断:13分(1×13) 1、看一个学校的运动比赛成绩就能判断其体育工作的好坏。( ) 2、组织课间操、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师份内的事不应计工作量。( ) 3、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

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 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 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分)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优点:1)控制了环境条件的变异;2)客观性强;3)便于特殊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如自动计料器)。缺点:1)成本较高;2)测定规模有限;3)易传播疾病;4)由于“遗传-环境互作”,使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代表性不强。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生产场内进行性能测定,不要求时间的一致。通常强调建立场间遗传联系,以便于进行跨场际间的遗传评估。 3.畜禽育种过程中,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有哪些?(7分) 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世代间隔等,此外遗传力、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方案中的性状数目、近交、环境等也会影响到选择的效果。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5.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6.六艺:是两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七艺: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9.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0.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11.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2.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3.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内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1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15.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6.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7.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8.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19.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的。 20.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

材料分析方法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短波限: 连续X 射线谱的X 射线波长从一最小值向长波方向伸展,该波长最小值称为短波限。P7。 2)质量吸收系数 指X 射线通过单位面积上单位质量物质后强度的相对衰减量,这样就摆脱了密度的影响,成为反映物质本身对X 射线吸收性质的物质量。P12。 3)吸收限 吸收限是指对一定的吸收体,X 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表现为质量吸收系数的下降,但随着波长的降低,质量吸收系数并非呈连续的变化,而是在某些波长位置上突然升高,出现了吸收限。每种物质都有它本身确定的一系列吸收限。P12。 4)X 射线标识谱 当加于X 射线管两端的电压增高到与阳极靶材相应的某一特定值k U 时,在连续谱的某些特定的波长位置上,会出现一系列强度很高、波长范围很窄的线状光谱,它们的波长对一定材料的阳极靶有严格恒定的数值,此波长可作为阳极靶材的标志或特征,故称为X 射线标识谱。P9。 5)连续X 射线谱线 强度随波长连续变化的X 射线谱线称连续X 射线谱线。P7。 6)相干散射 当入射线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相遇,光量子不足以使原子电离,但电子可在X 射线交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这样的电子就成为一个电磁波的发射源,向周围辐射与入射X 射线波长相同的辐射,因为各电子所散射的射线波长相同,有可能相互干涉,故称相干散射。P14。 7)闪烁计数器 闪烁计数器利用X 射线激发磷光体发射可见荧光,并通过光电管进行测量。P54。 8)标准投影图 对具有一定点阵结构的单晶体,选择某一个低指数的重要晶面作为投影面,将各晶面向此面所做的极射赤面投影图称为标准投影图。P99。 9)结构因数 在X 射线衍射工作中可测量到的衍射强度HKL I 与结构振幅2 HKL F 的平方成正比,结构振幅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