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战争5新版本攻略 全类型枪械评测解析

现代战争5新版本攻略 全类型枪械评测解析

现代战争5新版本攻略 全类型枪械评测解析
现代战争5新版本攻略 全类型枪械评测解析

现代战争5新版本攻略全类型枪械评测解析现代战争5新版本中加入了不少新枪械,基本上包含了各个武器类别。那么这些枪械是否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实力呢?其中又是否让人眼前一亮的武器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析现代战争5新版本中的新枪械,帮助大家从中选择出喜欢且适合自己的新武器。

突击

KOG MK V

这把可谓是开镜党的福音,瞄准射击后大幅提高伤害,射速快,且能一枪爆头,不错不错。RED-34 PRO

得到了提升之后还是可以选择的一把武器。

侦察

FS80

枪械一般,射速较快但是弹夹不是很充足。不过高级配件后的能力还不错。重炮

LGR 35

子弹有延迟,比较不容易把握。

VOID6

综合属性都比较差。

狙击

IMP-S

拴狙零配,伤害为小范围爆炸,数值很高。

手枪

FHG 14

数据比较低,可以理解为加了技能的五级枪。

以上就是现代战争5新版本枪械的详细解析攻略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

信息化战争概述

㈠信息化战争概述 ⒈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⒉信息化战争萌生与发展: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⑵1991年1月17日发生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萌生期;⑶1999年3 月24日发生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开端;⑷信息战争发展。信息化战争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最终要形成以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战争形态。 ▲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C4ISR是指自动化指挥系统,是美国开发一个通讯联络系统。C4表示Command—指挥、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计算机,I 表示intelligence—情报,S表示surveillance—监视,R表示reconnaissance—侦察)。 ▲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冲绳宪章》,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 ⒊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 ⑴信息化武器装备(物质基础)。它对作战影响主要表现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等四个方面。 ⑵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它分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正规力量与非正规力量、结构力量与行为力量。通常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量、空中作战力量、导弹作战力量、空间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 ⒋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趋势:⑴作战力量小型化、合成化。建设便于灵活组合中小型、多功能、模块式部队;⑵作战力量呈现出高科技型特征。高智力型人才要素、高科技型物资要素和高技术含量信息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基本要素。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只是“人”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⑶数字化部队成为军队战斗力新增长点。数字化部队和网络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两大支柱;⑷无人化作战平台大量使用;⑸隐形化武器装备强劲发展;⑹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场大显身手。人工智能技术将形成一个庞大智能化武器家族,为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新物质技术基础;⑺新概念武

中越战争经验教训

中越战争经验教训 1979年发生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对解放军在日后30年改革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一点,美国陆军作战学院在新近出版的《以史为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程》一书中有所体现,作者爱德华·C·奥多德(EdwardC.ODowd)和小约翰·F·科尔贝特(John F.Corbett,JR)通过探讨解放军在这次向越南发起的突击行动中获取的经验,并试图为以下结论找到证据,即1979年中越之战的经验教训决定了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奥多德和科尔贝特不仅分析了解放军广州军区步兵学校1979年编撰的相关报告(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干部工作资料汇编》)中总结的中越自卫还击战作战经验,还深刻探讨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97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70年》一书中所总结的经验。上述两份资料充分证明,解放军一直都在认真分析研究这场短暂而血腥的军事行动,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对其正在实施的新军事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奥多德和科尔贝特特别指出,把握中国从中越战争汲取的经验教训的过程,对外界了解中国新军事变革的节奏与方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越战争经验教训 1979年2月17日凌晨5时,至少30个师的中国军队迅速越过中越边境,与躲藏在防御工事中、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越军展开激烈交战。中国

是在越南刻意恶化双边关系、不断边境挑衅后发起进攻的。解放军的任务是通过教训越南,使其收敛扩张势头,客观上支援遭受越南侵略的柬埔寨。中国的作战目标是攻占越南的三个省会:老街、高平和谅山。此外,解放军还对越南沿中越边境一线的大约25个较小市镇实施袭击或佯攻。解放军最终攻占上述三座城市,但越南5个师的正规军和地方部队也使解放军在人员和物资上付出一定代价。3月5日,中国在解放军攻占谅山后宣布从越南撤军,此后的作战行动又持续了10天,中国最终于3月16日完成了从越南撤军。 中国从这次历时较短的残酷战争中汲取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广州军区步兵学校的教员和学员从独特视角出发,对1979年的中越战争进行了研究。根据广州军区司令部的命令,该校教员和学员被派至从广西方向对越南进攻的部队中。该校干部和学员随41和42军参与攻克高平的作战行动,并随43和55军参与进攻谅山的作战行动。当时分配至参战部队的该校人员在学校内都曾按照解放军的传统方式接受作战训练,并在这次战争中亲眼目睹了解放军的实际作战情况。因此,他们对作战行动观察的相关记录,在外界理解和掌握解放军对越作战经验教训方面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该校干部战士随上述4个军参战时所发现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一、进攻越南的部队所采用的步兵基本战术非常单调。虽然步兵部队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问答

<一>问:什么样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需要申请许可? <二>答:国家对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以下简称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 生产活动实行许可管理。 <三>对于申请单位来说,在提出申请前应当首先认真查阅许可目录,确认自身从事 的军品科研生产活动是否列入许可目录,列入许可目录的才需要申请许可,未列入的无需申请许可。 <四>问:到哪里可以查阅许可目录? <五>答:许可目录为秘密级,申请单位在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后,可到 上海市国防科工办查阅。 <六>问:许可项目有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 <七>答: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重要程度,许可项目分为第一类许可和第二类许 可。 <八>第一类许可为对国家战略安全、社会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 主要是重要的武器装备总体、关键分系统和核心配套产品;第二类许可为武器装备重要分系统和反映武器装备技战指标的重要配套产品。军民通用型专业产品不列入许可目录管理范围。 <九> <十>问:申请许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十一>答:对列入许可目录的专业(产品),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申请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十二> 1.具有法人资格; <十三> 2.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十四> 3.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科研生产条件和检验检测、试验手段; <十五> 4.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技术和工艺; <十六> 5.经评定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十七> 6.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 <十八>7.有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保密资格。 <十九>问:许可申请单位应该准备哪些材料? <二十>答:申请单位应当提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附件材料。申请单位可在国防科工局网站下载申请书格式文本。 <二十一>符合条件的许可申请单位应如何向哪些部门提出申请? <二十二>答: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提出申请: <二十三> 1.申请第一类许可的,或者同时申请第一类、第二类许可的,向国防科工局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含电子版光盘)。

信息化战争概述资料讲解

信息化战争概述

㈠信息化战争概述 ⒈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⒉信息化战争萌生与发展: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⑵1991年1月17日发生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萌生期;⑶1999年3月24日发生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开端;⑷信息战争发展。信息化战争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最终要形成以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战争形态。 ▲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C4ISR是指自动化指挥系统,是美国开发一个通讯联络系统。C4表示Command—指挥、 control—控制、 communication—通信、 computer—计算机, I 表示intelligence—情报,S 表示surveillance—监视,R表示reconnaissance—侦察)。 ▲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冲绳宪章》,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 ⒊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 ⑴信息化武器装备(物质基础)。它对作战影响主要表现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等四个方面。

⑵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它分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正规力量与非正规力量、结构力量与行为力量。通常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量、空中作战力量、导弹作战力量、空间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 ⒋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趋势:⑴作战力量小型化、合成化。建设便于灵活组合中小型、多功能、模块式部队;⑵作战力量呈现出高科技型特征。高智力型人才要素、高科技型物资要素和高技术含量信息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基本要素。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只是“人”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⑶数字化部队成为军队战斗力新增长点。数字化部队和网络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两大支柱;⑷无人化作战平台大量使用;⑸隐形化武器装备强劲发展;⑹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场大显身手。人工智能技术将形成一个庞大智能化武器家族,为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新物质技术基础;⑺新概念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⑻作战力量一体化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最高境界。 ⒌信息化战争基本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则是以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为核心进行争夺,其基本作战样式有:⑴制信息权争夺战。⑵指挥中枢瘫痪战。⑶战争结构破坏战。⑷心理系统瓦解战。⑸战争潜力削弱战。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作战内容:一是物理层面作战,以物质摧毁和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要内容;二是信息层面作战,以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和电磁频谱为主要内容;三是心理层面作战,以瓦解人意志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三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信息化战争形态各异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体系

信息化战争体系 1

信息化战争的体系破击战制胜机理 体系破击战是我军确立的基本作战思想和战法。这一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以攻心夺志手段破击敌认知系统信息化战争,认知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战场,认知领域的斗争,在传统谋略对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高技术内涵,技术与谋略并举成为认知领域斗争的必然趋势。对认知领域重要性的认识,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还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并认为,精神因素是致胜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场战争中,当交战双方物质力量损失大致相等时,”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因此,经过攻心夺志的心战手段摧毁对方的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时代,信息主导着物质和能量的发挥。随着信息平台的创立,作战双方的意志、智慧有了实时表示的中介系统,智力对抗在体系对抗中更趋突出,攻心夺志成为人们谋求心理制胜的基本指导。攻心夺志的手段很多,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是典型的手段。经过攻心夺志,动摇和瓦解敌决策层的意志和信念,瓦解敌民心 2

士气,从心理上击溃敌人,从精神上瘫痪敌人的作战体系,能够直接达成制止危机、战胜敌人的目的。借助现代高科技成果,广泛开展舆论战、法律战,宣传我正义性与合法性,在舆论上先声夺人;法理上先敌取势,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对方,陷敌于广泛的道义谴责之中,置敌于心理弱势和劣势;在本民族、本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高度支持,形成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震慑敌人,使其失去挑衅、对抗的信心,放弃分裂恐怖的图谋与活动;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基本民众的了解认同和友好感情,使和平、统一、发展、稳定成为主流民意,认清分裂不得民心。必要时,配合军事打击,发动心理攻势,经过实施精神与心理压制来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使其遭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传统的攻心夺志手段与攻城略地相比,一直处于辅助地位,随着高度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攻心夺志手段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其渗透性、时效性、震撼性更加突出,已成为破击敌认知系统的重心。因此,在体系破击战中,要游离传统的歼灭战模式,融合”技―谋”夺心方略,采用攻心夺志的方法,更好地瓦解敌军斗志。 以信息作战手段破击敌网络化信息系统打击敌核心要害部位历来为军事家用兵之首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拿破仑打击的是同她作战的那些国家的心脏。”体系破击战的基本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破坏支撑敌作战体系的网络 3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合同战斗 的三个发展方向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合同战斗的三个发展方向 六队 21100706020苏烨 不同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战争形态;不同的战争形态,又决定了不同的作战方式。因而,在人类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今天,以往的合同战斗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并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向前发展。 一、向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发展 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是指在联合战役的背景下,战术兵团、部队或分队,充分发挥和利用联合信息作战、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的效果,适时地采取打击和控制的方式,巩固或扩大战役级作战的效果,以达成某一特定作战目的的一种战斗方式。它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过程中特有的战斗方式,是军队基本实现机械化,并具备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条件下遂行战斗的主要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以某一军兵种为主,其它军兵种协调配合的合同战斗;也有别于各联合战术兵团在统一的指挥控制下,以相互平等的关系参战的联合战斗。之所以说它具有联合的性质,主要是因为战斗目的与战役目的,甚至战略目的趋向融合,战略决策介入战术层次,战役力量广泛运用于战斗行动,共同遂行战斗任务。之所以说它仍然是合同战斗,主要是因为这种战斗并不组建专门的联合战斗指挥机构,在战术兵团范围内,仍然以配属和支援的方式遂行战斗任务。 联合性质的合同战斗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战役层次的体系破击与战术层次的适时控制相结合。具体表现在:一是战术兵团得到的配属非常有限,甚至得不到配属;二是依据不同的作战对象、战场环境和战斗任务,灵活确定主战军兵种;三是不组建联合战斗指挥机构,以计划协同为基础,更加强调依战场变化随机组织协调、自主协同和实时支援请求;四是战术兵团的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力量,融入在战役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体系之中,并充分利用战役力量的打击效果,在战役联合信息攻击、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的基础上,战术兵团适时发起攻击,夺取并控制重要目标或地区;五是强调信息主导,火力主战,充分发挥信息和

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 关于越战,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基本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8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战争一词与我们这一代越离越远,我们只能从课本上,电影上了解这段中越战解历史。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越南这样的小国,怎么敢挑战中国这样的大国呢? 其实,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突然紧张,而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的关系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同时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 当时中国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70年代的乒乓外交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拉开了序幕。中美相互靠拢无疑令苏联和越南感到担忧和恐惧。美越战争结束后,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在中南半岛扩张势力,推翻柬普寨波尔布特领导的红

撤退,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上)

撤退,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上) 撤退,1979,中越战争的非专业检讨(上) 年底瞎忙,不得不忙,兼这类文章需要大量的查阅、比较和汇总资料等,工作量较大。耽误了《中越战争系列》的撰写,恳请朋友们谅解,并请朋友们予以一贯的支持和批评。 《撤退,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主要检讨1979年3月5日到3月16日阶段,中国军撤退,越南军在北方六省的游击战及中国军反游击战。除却笔者积累,查阅、比较和汇总资料等工作繁杂,还请朋友们有空多为推广。本号才疏学浅,书生意气,纸上谈兵。不到之处,信口之言,恳请方家见谅。如得幸参加该次战争的前辈的不吝赐教。不甚荣幸,致谢为先。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系列》以开战、进攻、撤退三部分,分别独立成文,尽可能就笔者的知悉与判断,回顾那场比邻国之间的战争。本号将于即日起,分:《开战,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上)》(完成)《开战,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下)》(完成)《进攻,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上)(完成)《进攻,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中)(完成)《进攻,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下)(完成)《进攻,1979,谅山战役非专业检讨》(完成)《撤退,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上)(完成)《撤退,1979,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待续)

敬请新老朋友关注3月5日,在中国军东集群彻底攻占谅山市的当天,西山指挥部即向世界公布,下达全面撤退命令。随即,东西两个战役集群的中国军立刻开始组织撤退。特此申明,本文以下,不喜欢阅读的朋友,可以当做假想的小说。描叙可能不太适合“大中国”思维和片面狂热爱国者。请勿对假想小说为难。截止1979年2月22日,中国新华社汇总了诸多国家对中国发起“自卫还击”的“中越战争”的回应态度。大致官方爆出有八种。大致分类有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发起愤怒的声讨和谴责;以美帝为首的民主国家则和若干首鼠两端的国家站队,表情暧昧。至于发声支持中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仅仅是朝鲜和臭名昭著的红色高棉(假设,当年还算是国家)。随着中越战争的展开,前苏联也故意驱逐部分中国外交官,并且在他们回国途中,故意安排他们看到正往东方运输的部队、武器。正在东欧被北约搅得头晕的前苏联,此刻实际上在世界外交态势上,出现不利的两线“作战”。即便如此,前苏联庞大的机械化战力和原子弹,足以震撼中国。 其时,前苏联已经把60%边防师团转为战时编制(和平编制5000人到6000人不等,战时编制近20000人),中苏边境局势日益紧张,黑龙江地区甚至出现哄传谣言,居民逃往内地事件。中国军在1979中越战争开打前后,也调集了数以百万计的精锐做了相应战备,以防不测。

在信息化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思想

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思想 一、什么是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它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人民,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争的正义性。在毛泽东看来,战争的性质既取决于它的政治目的,又取决于它的社会效果,就是能否促进历史的进步,而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和政治基础。二是战争的群众性。战争的群众性是指战争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加,这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标志。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更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也就是武器。人民战争的实质是,正义战争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武装人民,组成最广泛的国际国内统一战线,人民群众坚决支持和参与战争,军队和人民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逐步化劣势为优势,实现以劣胜优的转化,最终夺取战争胜利。 二、信息化高科技条件下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 (一)人民战争的传统战法战略受到挑战 人民战争的传统战法是通过诱敌深入,避实击虚,以空间换取时间,从而积蓄力量,伺机打击敌人。由于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具有节奏快、速战速决的特点,首战即决战的思想早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非正义的一方往往可能因持有先进兵器而千里奔袭,甚至是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能力,可以确保其时间来换取空间。所以,在拥有远程精确打击力、快速投送力以及指挥自动化的非正义一方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瓦解正义一方的防御甚至整个指挥系统,制约了正义一方想要以空间换时间的做法。随着战争由大规模全面性质的世界大战向短促、快速的局部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即便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人民"很可能在还没有完全来得及动员之前,战争便已经结束。美军早已研究出“速胜论”的战法,这使得人民战争的群众性难以得到发挥与展现。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若真是要用到人民战争的战法,必然已是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而此时对方一旦拥有制信息权、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战场变得单向透明,正义的一方将变得十分被动,无论是在战略上持久,或是在战役战术上速胜就变得愈加困难。 二)非接触式和高科技战争对人民战争带来的挑战 人民战争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面临着挑战,在精确战争时代,因为武器的非制导化而出现的超大规模杀伤战争已经不在出现。战争更加局限于具备高度精确知识的军人领域。"人民战争"会造成更多的无辜伤亡,甚至可能在道义上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新海湾战争中,伊斯兰人民战争以圣战式样的人肉自杀炸弹展开,在初期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自杀攻击那样,给予美英军一定的恐惧感,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并未给联军带来过大的伤亡,反而造成无数平民死伤,最后连圣战者都不得不放弃这种自杀攻击方式。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形式还具体地体现在由传统的争夺每一个城池、土地的战法发展到了通过快速的海空高技术打击瘫痪整个敌人的指挥管制系统,造成对方政权决策机构瞬间麻痹,进而导致政权崩溃的阶段,使对方失去领导。在新海湾战争中,美军后来的战役调整趋势可以看出,美军根本就没有打大规模巷战的企图。而是通过围困、断水、断电迫使伊拉克军队在意志上屈服,这让很多所谓军事专家大跌眼镜。第一次海湾战争、科索沃冲突过程中,空中打击的时间远远超过地面作战。人民、市民只能成为海空军导弹攻击目标的观望者。而在巡航导弹、GPS炸弹的背后,高技术战争第一战场、第一时间已经由陆地转向太空。侦察卫星、全球定位卫星、海洋监视卫星主导了整个战场态势。人民对此看不见、摸不到。这就是美军的非接触式战争,让你有劲也使不上,不会和你正面交锋,就算你能组织起人民战争又能怎样?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将打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多次局部战争的作战常规,在多维空间中立体展开,这一定已经是被诸多军事专家所一致认定的,信息战、电子战、心理战、特种作战和常规作战等交织进行,战争形态、作战的双方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单一的依靠兵力及常规技术装备的多少逐步转化为以信息化优势配合高技术装备及尖端武器来压倒和逐步消弭对方的兵力优势,突破对方防线,达到全面压制对方的目的,因此,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高技术性和高度信息化,也给传统的人民战争参战支前等内容、形式与具体方法提出了挑战。 然而这并不代表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现代战争会完成否定人民战争的存在,所谓的信息化战争,也是依托高技术兵器与信息化打发等等所进行的战争,改变的其实只是战争的单纯形态,但是战争的根本性质却没有得到改变。未来我们国家可能面对的战争,还是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成、维护祖国统一,边境重大军事行动及非战争军事行动,反对地区强权,反对霸权等一系列行动为主的,同时这也是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顺应社会时代发展潮流的争议战争。正义的战争一方面能够得到大多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支持,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大多数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这是我们人民战争的优势。

信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信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战争形式不再仅仅只是长枪短炮的短兵相接,而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装备的新型的信息化战争。那么如何在这种信息化的条件下打好人民战争?接下来,我就做进一步的简析。 一·首先要了解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定义和基本内涵 定义:所谓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六维战略空间中,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一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基本内涵:第一·信息化站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该时代生产水平与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第二,信息化军队是主要作战力量,战争双方至少有一方是信息化军队参战;第三,信息,信息化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平台式主要作战工具,且诸多作战单元实现了网络化,一体化;第四,在多位空间战场上进行战争,其中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占据较大比例;第五,信息成为能量与物质的调节器,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各种武器,作战平台

和作战行动;第六,战争仍然具有暴力性质,但附带破坏将降至最低限度。 二、树立信息化战争的国防观念 从科索沃、伊拉克等几场局部战争来看,都呈现出“单边倒”的姿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经济、科学、外交等方面的因素外,就军事上来看,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时代差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挨打的那些国家综合国力太差,战略纵深浅,作战理论落后。因此在信息条件下,他们要以劣胜优,以弱胜强,以正义战争战胜非正义战争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恰恰给我们一条其启示:仅仅依靠人民战争的思想是不够的,人民战争思想虽然是我军历次革命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是现在进入信息时代,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依然按照人民战争的理论,与时俱进,建设信息化军队,准备和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依然将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比如信息战、网络战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这些东西的优势在民间,民用信息技术领先于军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因特网的路由器和宽带技术、手机通信和短信技术、卫星通信和导航技术等等,都是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还有就是网络黑客技术、网络病毒技术等等,就更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作战。所以人民战争理论不是过时了,而是应该增加新的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和完整。 首先要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观念:所谓信息安全,实质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

心得体会-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精品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一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连续战斗28天,横扫越北浅近纵深地区,攻城拔寨20余座,歼敌5万,沉重打击了意图称霸东南亚的越南黎笋集团,一时成为国际政治热点。 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完全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炮声中拉开了序幕,赢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 此后中越间战火不息,演变成了连绵10年的边境战争。 笔者弱冠之年,也就是1980年代初中期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正如日中天,出现了大量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书刊、报道、影视、歌曲。 电影如《自豪吧母亲》、《铁甲八》、《长排山之战》、《新兵马强》、《花枝俏》、《年轻的朋友》、《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闪电行动》、《蛇谷奇兵》;电视剧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无影侦察队》、《军魂》;纪录片如《奋起还击》;歌曲如《再见吧妈妈》、《相会在攀枝花下》、《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等。 可以说,那种金戈铁马的爱国豪情给一代人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1990年代,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双方就商定不再在本国对当年那场战争进行宣传和纪念,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也屏蔽相关的题材。 中国方面从此再不宣传对越自卫还击战,相关出版物被基本禁止出版,偶有提及也是用"南疆的重大军事行动"来代称,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一切在公开媒体上悄悄地消失了,以至于逐渐成为了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 越南方面也在国内舆论上对中越战争进行封杀,对反华言论和行为予以打压。 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后,都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碑。 随着形势发展,除老山主峰名气太大纪念碑予以保留外,其他几座主峰上的纪念碑都被炸毁拆除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二战等历史接触甚多,沉迷于《亮剑》、《雪豹》和《兄弟连》的铁血豪情中,却对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方式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方式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步入信息化,作战指挥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于作战指挥方式的探讨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机械化战争中的作战指挥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必须有所发展,文章结合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新的作战指挥方式:动态分权式指挥、网络节点式指挥和虚拟游动式指挥。 一定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指挥方式,在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各作战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指挥工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信的网络化和可视化等,使得指挥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动态共享成为可能,指挥职权的分配更加自由,权力的运行更加顺畅高效,指挥员对指挥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也更得心应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各种新的指挥方式相继出现。下面,就从指挥职权的分配、指挥信息的运行和指挥机构的分布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挥方式作初步探索。 网络节点式指挥,是指在网状的作战指挥系统中,根据战场态势和作战任务等具体情况的不同,由处在网络中最佳节点的指挥机构实施指挥的一种方式。它在指挥信息高效顺畅运行的基础上打破了指挥跨越的层次性,做到按级指挥和越级指挥的高度融合。 指挥信息的顺畅传递和高效运行是指挥力充分释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机械化战争中,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信息传递时效性差,且稳定性易受干扰,加之适应T业时代精细分工的金字塔式层级指挥体系,使指挥信息只能按级顺序传递,横向之间很难沟通,甚至指令越级的上传下达也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指挥系统应付战场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差,跟不上作战节奏的高速发展变化。进入信息时代后,通信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网格的应用,覆盖了上至太空、下至海洋底部的广阔立体空间,能够实现网状、多路由、可控制、多方式、端到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通过采取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包括大量的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基础设施,不同空间的大量传感器和作战平台,以及众多的作战人员和非作战人员,将整个战场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所有作战资源囊括其中,并使各作战单元之间紧密相连,达成情报互通、信息共享、密切协同和快速反应的目的,指挥信息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作战指挥完全能够打破层级的限制,在整个网络中通过各指挥节点实现按级指挥和越级指挥的高度融合。 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下,所有的指挥机构在网络体系内都是一个个网络节点,彼此间互联互通,指挥级别根据具体作战任务而定,通常是一种平等协作的互助关系,在不同的作战样式、作战规模和作战时机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与以往层级式指挥方式相比,网络节点式指挥显示出诸多优点:一是利于指挥机构生存。在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下,指挥所功能具有可转移和可替代性,因为担负指挥任务的实际上是联合指挥机构,只要网络上有一个指挥节点存在,就能根据联合指挥机构战前或临时的授权履行指挥职责,当一个指挥所被摧毁丧失功能时,其作战指挥权会被迅速收回并赋予其它合适的指挥节点;二是利于提高指挥时效性。网络节点式指挥方式将以往逐级顺序作业发展为异地同步并行作业。在作战的全时段,各作战单元可同时受领任务、同时展开作战行动,实现诸作战要素的同步行动,大幅度提升了指挥的时效性;三是利于发挥整体战斗力。网络节点式指挥直接把所有参战力量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各个指挥节点适时协调各作战单元,有效聚合各作战力量,充分调动所有作战平台,共同指向作战目标,充分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四是利于发挥指挥系统功能。网络节点式指挥作为一种网状指挥体系,其纵横一体的球形结构,使信息流带动物质流和能量流,便于信息的交互与流通,充分发挥信息能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系统的整体功能。网络节点式指挥在运用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指挥网络在遭受打击后,能够迅速恢复,保证信息传输的稳定、可靠和高效;二是指挥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智能化程度,系统应能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中迅速辨别出有用信息,并及时分发到使用者手中;三是信息的安全保密程度,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信息安全,一旦网络中某一个节点被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邓小平(1979年3月16日下午) 报告王尚荣同志作了,我不算报告,讲几句。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5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这11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大家知道,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应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中央、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当时,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北边苏修有强烈的反应。所以我们下这个决心时,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因为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是南边仗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北边反应有多

大,北边反应不大,那影响就不大。但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越南仗恃有苏越友好条约,仗有这个条约大举进攻柬埔寨,仗这个条约在中越边界闹事,搞得我们不安宁。他们在北方的军队有20万人,有7个师布置在我们边界线上,还有公安屯,边界长大约1700公里,队伍密集。同时,越南经营同中国对抗、打仗好多年了,就在我们加紧援助他们的时候,有的工事搞了7年,有的搞了3年,到处是工事,屯积大量的物资,好多物资都是我们援助的,大米、弹药、武器,这次搜回来一批,越南就仗恃有苏越条约才敢这样。它也想仗恃这个条约把苏拖下水,也仗恃这个条约认为我们不敢采取相当规模的惩罚。就在我们出兵前几天,它还估计我们只有两个师的小范围的行动。我们下这个决心,也确实清醒地估计到北边的反应有多大。这个不但我们在考虑,大家知道,我访美时一路上讲要教训越南,美国不赞成我采取较大的行动,怕引起苏联的大的反应。但同时我们也摸到了一点气候,美国一边反对我们惩罚,另一方面通报我们一点情报,说苏联的军队根本没动,而且告诉我们,在几千公里边界上有54个师,告诉我们没有满员师(一万二三千人)。比较充实的师,大约占满员的70%-80%,这样的师大约占1/3;第二种师也是1/3,占满员的50%-60%(六七千人),等于我们的简编师;还有架子师,大约4000人左右,占1/3。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具体分析了。所谓下决心是有风险的,风险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第一节确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思想 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 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反映国防活动的规律,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具有时代的特点。能否根据战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方向和成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根据美苏争霸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确定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上来。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根据冷战结束、东欧巨变等国际局势和海湾战争的情况,提出了要立足于打赢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反侵略的局部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后,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指出未来人 类的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胡锦涛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指出:要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并确定了我国于20世纪中叶实现军队信息化、并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国防建设发展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主要着眼于应付信息化战争,而不是机械化战争或其他形态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区别;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国对进行信息化战争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据此,只有将国防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应付信息化战争上来,不失时机的作好信息化战争的准备,才能在敌人将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奋起反击,抵御侵略,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把信息资源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完善信息化战争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二)着眼于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而不是迫在眉睫的世界大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我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是局部战争。因此,应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而且,也只有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转到准备打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上来,才可能抓住历史机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国防力量。 (三)既着眼于打赢战争,又着眼于遏制战争 国防建设的目的是国家的安全,这既可以通过打赢反侵略战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遏制战争的爆发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得和平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而且,只要战略得当,信息化战争的准备充分,遏制战争、争得和平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国

南海争端问题

近来,我国的海防由北到南,都出现了一些岛屿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的纷争。在东海,韩国济州道议会农渔畜与知识产业委员会当日通过条例案,将1月18日定为苏岩礁日。日本对中国钓鱼岛早已虎视眈眈,并且实际控制着钓鱼岛。在南海,所有环南海诸国,都对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都出兵占领南海大片岛礁。南海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的南大门,本文重点分析南海问题的现状、历史由来和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 南海的历史与目前现状 首先我们看一看南海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南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有大小200多个岛礁组成,岛屿大都狭小。南海诸岛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其中面积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12平方公里,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其中西沙最大永兴岛1.85平方公里,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0.4平方公里。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目前,实际控制情况是:东沙群岛,由台湾实际控制。西沙群岛,经过1974年西沙海战,由解放军控制。中沙群岛,仅露出水面的黄岩岛,目前中国和菲律宾都没有驻军。南沙群岛,情况则要复杂的多。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称Thespuyslyis-iands)位于北纬3°37至11°55′,东径109°43′至117°47′,南北长大约550海里,东西宽约650海里的海域;西起万安滩,东至海马滩,北至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总面积达24.4万平方米海里(约合82万平方公里)。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能露出水面的有36个。在南沙又可分为东、西、南、中4个岛礁群。 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 南海问题的核心:国家利益 总的来讲,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首先,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拥有产量丰富的渔场。根据中国相关部门的探测,预测南沙海域油气资源潜量为320亿吨。

浅谈中越战争

浅谈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已经过去三十多个年头了,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在于打出了精神没有打出水平,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处于五十年代的水平,更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两国都说打了胜仗,但都伤亡惨重,事实上中国胜了,用马鼎盛的话说,中国用十倍的火力,五倍的兵力,掌握突袭主动权,打亲手教出来的小兄弟,胜之不武。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正式开战两个多星期,从2月17日到3月5日,共十多天,中国就损失了三万多官兵,平均一天就伤亡两三千人。这样的代价,在现代战争里,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打,竟然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中国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打赢了,但代价却是那么大,如果把握得当,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有足够的炮火与兵员,拿下凉山伤亡几千人也就够了。从中国军队方面看,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军队是政治挂帅,不注重科技练兵,战斗力很差,军队过分突出政治学习,使得军事荒疏战斗力严重下降,加上中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军队缺乏磨练,军事技术不过硬,军官军事指挥能力低下,战场上的伤亡与实际战果大相径庭。广州军区某军标兵团尖兵营有一次遭遇越方9人游击队骚扰性伏击,300余人居然以密集队形暴露在越方火力之下造成严重伤亡损失,这看得出军队的军事素质。精神装备毕竟硬不过实实在在的硬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作战中使用的是50、60年代的技术和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的苏式装备。又如,我军某部在行进中遭遇越军小股部队伏击,我方的兵力是一个连,越军大概20多人。当时枪一响,我方就蒙了,战场的最高指挥官竟然扔下部队,自己带了几个人跑回了后方,为了掩饰,他居然开枪自残住进了野战医院,整个这支部队基本上被打光了。战后,部队在总结时讲,如果当时指挥员能冷静判断敌情,就地组织反击的话,应该能突出去,也能消灭这20几个越军。据当时报道的一些战役态势图,基本上是中国军队某某师对越军某某团某某营,或者一部,或者一个团部,营部或者一个什么连部之类的。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伤亡十多万人,其中越军伤亡据说也是三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三万多人,基本对等,其余的是误伤的老百姓,大多为密集的炮火轰击所致,真正双方短兵相接对越军造成的伤亡并不多。 从越南方面来看,他们的军队整整打了一百年战争,二战以后,打败了法国、美国(固然有中国、苏联的支持),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战斗人员和国民的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