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建议方案

活动流程框图

活动一: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

所需学习时间:8分钟

活动任务: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活动内容:

本活动的过程可以参照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

1. 设问引疑法导入。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

教师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有没有谁亲眼目睹过地球的全貌?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2. 交流讨论古代的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思考:古代的人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在高科技的摄像器材,他们是怎样观察和了解地球的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

3. 知道古代的人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师讲解:我们的知识都是来自前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你们想不想知道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模样?(配合相关的图片及古人对地球形状猜想的介绍)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介绍近代人的探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一条历史发展的线,再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他们的知识都是来自前人的不断探索和积淀。

教师继续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接着带领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

活动组织方式:

互动讨论,教师讲解。

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二:初步感知地球的形状

所需学习时间:20分钟

活动任务:

本活动是让学生做模拟船出海和回港的实验,通过让学生自由实验,自我探究体验球面上看船的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形状,在直观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地球是圆形的科学概念,让学生在“玩中学”的同时打开学生的思维,体会古人的感受,领会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活动内容:

本活动的具体过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教师提问引入:地球很大,怎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它呢?人们制作了它的模型——地球仪。今天我们就用地球仪来做实验,看看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不是圆的?

1.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地球的形状。

分组做实验(合作学习):

出示每组实验器材:一个地球仪、一张纸。

让学生用纸折叠出一只有桅杆的纸船,并在桅杆上从高到低每隔一定距离分别作好与地球仪相应的三个标记,模拟船只出海和进港的过程,体验球面上看船的情景。

推选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演示,边演示边叙述:“从海边看来船,先见船顶,后见船身”。

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形状的概念:地球是个球体。

2. 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形状。

现代人又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进一步证明地球的形状?

(1)学生互动讨论。

(2)推荐阅读材料:尤里·加加林和杨利伟进入太空观察地球。

活动组织方式:

小组和全班讨论,模拟实验验证。

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三:认识地球的大小

所需学习时间:12分钟

活动任务:

本活动通过借助媒体展示地球相关的一组数据,并通过计算活动的设计,达到利用具体情境内化抽象数据,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关于地球大小的科学概念的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出示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借助媒体展示地球赤道周长、地球赤道半径、地球表面积等一组数据,结合多媒体认识地球赤道、极半径、南极北极等名词和相关数据大小。

2. 计算地球的大小。

教师提出问题:麦哲伦绕地球一圈用了3年多时间,那么地球一圈到底有多长呢?地球到底有多大呢?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

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计算:

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算算假如你要环球一周需要多少个小时?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3.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先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活动组织方式:

自主探究,4~6人一组。

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1 生活中的“好帮手”

科学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最简单最基本的单位。简单机械是人运用力的基本机械元件。在人类最早期的伟大发明与发现中,对工具、火与语言的掌握,使得人类最终从一般动物中脱离出来。而简单机械,则是人在改造自然中运用机械工具的智慧结晶,是牛顿力学(向量力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原始的简单机械

上方示长棒撬石头,从图上可分析出支点、动力、动力作用点、阻力、阻力作用点、动力臂、阻力臂。下方示抽水机的手柄就是一根杠杆。

2 他能撬动地球吗

科学知识

杠杆的原理和分类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 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省力杠杆

L1>L2, F1<F2,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动滑轮、手推车等。

费力杠杆

L1<L2, 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等。

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能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3 轮轴

科学知识

1. 轮轴的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叫做轮轴。

2. 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3. 轮轴的平衡条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R=F2r。

4. 外环叫轮,内环叫轴。轮轴两个环是同心圆。

由上式可知: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轮轴为省力杠杆;当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轮轴为费力杠杆。

像马车、门把手、方向盘和推车这样的轮轴是最简单的,没有动力传递。动力车辆的轮轴就复杂得多。当然扳手也是。

以汽车为例,动力不是简单的传递轮轴,如果是那样,汽车就不能拐弯。在汽车轴的中间,有一个“差速器”,在通过两个半轴给左右车轮传动,这样在汽车拐弯时,两边车轮行驶的距离才能不同。人力三轮车的后轴,为了拐弯,一个后轮和轴是固定的传递动力,另一个后轮是可以和轴转动的,用以差速拐弯。

在用轴带动轮时,如皮带轮的运动,不仅可以传递动力,还能改变转速。

4 滑轮兄弟

科学知识

定滑轮

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改变作用力方向。

动滑轮

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滑轮组

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费距离的多少主要看定滑轮的绕绳子的段数。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组绕法

要减轻几倍力(是原来的几分之一)F=G/n,n为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注:如果n是偶数,那么绕线的起始点在上面的定滑轮上;如果n是奇数,那么绕线的起始点在下面的动滑轮上。即“奇动偶定”定理。

5 在斜坡上

科学知识

斜面: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如摩擦力很小,则可达到很高的效率。用F表示力,s表示斜面长,h 表示斜面高,物重为G。不计无用阻力时,根据功的原理,得W=Fs=Gh。

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较长,则省力,但费距离,机械效率低。

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大,斜面较短,则费力,但省距离,机械效率高。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螺丝钉,就是斜面原理的最好体现。其他的还有金字塔、楼梯、登机桥、电梯等。

6 有趣的传动

科学知识

常见的几种传动方式的特点:

带传动(皮带传动)特点: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②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③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④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链传动的特点:①和齿轮传动比较,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②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中工作;③和带传动比较,它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④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5~0.97;⑤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⑥安装和维修要求较高。链轮材料一般是结构钢等。

齿轮传动的特点:①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

②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③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④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⑤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较高。齿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简单机械

1 生活中的“好帮手”

实验操作

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具的妙用,并且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设计一组活动,比如:在一个小木块上有一颗钉进去一大半的钉子,和一颗完全进去的螺丝,让学生去挑选工具现场解决难题,怎样在不损坏物品的情况下轻松取出钉子和螺丝,事先可以准备好羊角锤、老虎钳、扳手、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等常见的小工具。

要求学生在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体会没用工具和使用工具来解决“难题”的感觉,最好是能引出有时一个“难题”可以有多种解决的办法,有时一个“小帮手”能解决多个“难题”。

2 他能撬动地球吗

实验操作

1.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图片、投影等手段及时地指导学生认识阻力点、支点、动力点,并且告诉学生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

2. 寻找杠杆的秘密,实验前与实验过程中的指导至关重要。

3. 分析了教材上的图片后,可以出示几种不同种类的杠杆让学生分析,讨论中应突出对费力杠杆的分析,分析杠杆费力的原理、认识人使用费力杠杆对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杠杆除了省力外还可以节省距离、改变用力的方向、传递力的作用的认识,并激励学生课下继续寻找分析生活中的杠杆。

4. 制作小天平的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创造出有个性的天平。

3 轮轴

实验操作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简单机械实验盒,因此课堂上不必要再组织学生制作。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制作并利用其装置做更多的实验研究。

由于使用轮轴进行实验操作简单但是线绳容易脱落,操作难度较大,所以实验前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到不灰心,认真仔细地去完成实验。即可采用在轮和轴上挂钩码的方式,也可采用测力计的方法。如采用测力计,则需要指导学生缓慢、匀速地拉动测力计,当测力计开始匀速运动的时候再读数。

4 滑轮兄弟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实验时应该缓慢匀速地拉动弹簧秤,在弹簧秤匀速运动中读取数据。

2. 由于倾斜的拉动线绳会使力的作用发生分解,在分析实验数据的时候会增加难度。因此提醒学生拉力的方向应与地面垂直。

3. 动滑轮实验数据的获得要考虑:动滑轮本身也存在重量,所以实验前可将动滑轮挂上要提升的钩码,一起称重。同时在应用滑轮提重物的时候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在分析实验数据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事实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5 在斜坡上

实验操作

1. 实验之前必须通过演示和解说,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各部分的名称(斜面、坡度)及使用斜面提重物所涉及的几个值。如:斜面的长度、坡度、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距离、物体被抬高的距离、竖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沿斜面拉重物所用的力。这便于学生在后续的探究中能清楚地控制好实验条件和描述实验结果。

2. 提示学生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数。

3. 在研究了斜面能省力后一定要将各组的数据比较,各组的斜面省力大小一样吗?从而发现新的问题,进入斜面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研究。

4. 斜面怎样更省力的环节,要让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注意此次探究实验器材最好全班统一。

5. 在分析斜面所起作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斜面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这一事实。

6 有趣的传动

实验操作

研究齿轮传动,教材呈现了制作过程,但制作要求高且耗时。齿轮传动装置在许多的玩具上能找到,最好搜集现成的齿轮来进行探究。

简单机械大联盟可将自行车带入教室,利用自行车来分析各类简单机械是怎样工作的。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知识归纳: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 3.地球自转与公转: (1)自转与公转比较: (2)公转特征: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5)五带的划分及其天文、气候特征: 地球仪 新课标导航: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半球0°—90°N, 南半球0°—90°S (2)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与其相对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 东半球20°W-0°-160°E,(<20°W和<160°E,简记为:小于—东) 西半球160°E-180°-20°W(>20°W和>160°E,简记为:大于—西) 凡是小于20度的经线都位于东半球,凡是大于160度的经线都位于西半球, 20度至160度之间的经线,东经位于东半球,西经位于西半球,20°W,160°E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而在分界线上。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已知某点经纬度,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如:北纬20°,西经40°是指下图中的哪个点 2.根据某点在经纬网图中的位置,能写出该点的经纬度。 如:下图中的B点的经纬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

教案 课型:学习新知识课 课题:(浙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上课时间:2012年11月1日下午第一节 学校: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班级:七(4)班 教师:刘振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教师要将教材的内容尽可能生动、明确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探究能真正证明地球形状的论据。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教学方法: 由教师讲述为主,并适当提问学生,引导学生针对存在的地理现象进行思考,了解和探究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鸡蛋、地球仪、咖啡罐、纸条、四方板、圆盖

教学过程: (划线部分的内容为板书内容) 一、导入 用猜歌词游戏引入课题: 教师(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 引导学生回答:地球村 然后由教师为学生讲解地球村其实只是一个比喻,地球是一个硕大的椭球体。 教师展示一颗外形较圆的鸡蛋——地球是一个外形酷似鸡蛋的椭球体,但比鸡蛋大不止千百倍。以后会学到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把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与鸡蛋的内部结构也很像。 二、讲解 (一)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我国古代: 1.“盖天说”——“天圆地方”——天是一个罩着大地的圆盖,而地像是一个方正的木板。 (用圆盖和四方板做示范辅助讲解) 问:那圆盖与地的四个角怎么合得拢呢?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 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 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 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

a、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纬度: 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那么,北极为90°N(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③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划分的界限为30°和60°。其中低纬度地区范围为0°~30°N和0°~30°S;中纬度地区范围为30°N ~60°N和30°S ~60°S;高纬度地区范围为60°N ~90°N和60°S ~90°S。 ④南、北半球的划分:划分界限: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识别:根据极点周边是海洋还是陆地,其中极点周边是海洋的为北极,也就是北半球;极点周边是陆地的为南极,也就是南半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_教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能用多种方法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3.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每组:有面积不同的洞的纸片两张,排球一个,笔和科学书本自带。 2.多媒体课件辅助。 二、新课引入 由章首导言,借助诗人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进一步详细了解地球全貌的兴趣,从而进入本节课题。 三、新课讲述 1.提问: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 从多种答案的评析中,提出问题:地球是个球体吗?地面是球面还是平面?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展示古人的地球观:中国古人——天方地圆。(伏笔) 3.地球球形的证明: 学生讨论、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逐个评价、强化,使明确至少包括以下的几种证据。(次序可以有所变动) (1)通过现象证明: a.实验:分别在排球表面和书本表面移动铅笔,观察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情况。 分析:在球面上,物体的远近不同,所见的长度不同。 展示海边观察逐渐驶近的船只的情景。 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是个球面。

b.演示手影、书本影、球影。 通过对比分析:影子的形状可以反衬出物体本身的形状,并直观球体的影子。 展示月食时月面上的地影。 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是个球面。(简略介绍亚里士多德。) (2)通过事实证明: a.通过多媒体,模拟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通过讲解,明确时间的意义和作用。 证明地球是个“封闭体”。 b.介绍人类进入太空所见的情景,及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使确信地球是个球体。(简略介绍世界及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激发爱国情怀。) 4.地球是个椭球体: 数据展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通过比较,形象展示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简略介绍这是地球自转的缘故。) 地球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不是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和的平均) (2)大圆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通过学生的计算,近似后得出。锻炼数据的处理能力。 说明地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而有限的空间! 5.地球是个“梨形体”: 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讲解。 四、小结 1.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三次飞跃。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和计算精度的提高,人们对地球形状将有新的发展。 3.解释人站在平原上观察大地时:“天方地圆”的感觉的形成原因。(照应开头) 小组活动:分别将有洞的两张纸片紧贴到排球表面,通过洞口观察表面形状。 得出结论:地球巨大而认得视野有局限,造成地面是平的错觉。 五、练习 1.列举能证实地球是个大球体的现象和事实。 2.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目的: 1、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通过做“活动”的问题,认识地球的大小。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对“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有关的实验活动、有关的例子和卫星照片,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教学难点: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圆的吗?怎样知道地球的大小呢?(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2个不同的“活动小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最终证明了地球是怎样的? 2、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是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3、地球赤道的长度是多少?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 四、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约5分钟后,进行小组讨论。 五、检测、点评。 1、请个别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活动”,并让学生说出2个实验的结果,其他学生作补充,老师作小结。 小结:在正方体上,先看到小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 先看到小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圆的。 2、指名回答问题2,其他同学补充,老师作点评。 (通过“天圆地方说”、“浑天说”、“卫星照片”进行说明。得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3,老师补充。 (赤道的长度是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8、140千米) 4、老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六、学生质疑,老师释疑。 七、检测: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经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是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树立探索地球奥秘的远大理想。 2.通过动画演示、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感知地球的大小。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虽然难度较大,但意义极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样大大小小的星球,它们美丽而又神秘,而能够孕育生命的就是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让我们伴随这首敕勒歌穿越到亘古荒凉的年代,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大地。 学生齐读《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反映出了中国自远古以来很长时期人们对

大地的认识,同学们请看注释。 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视野范围狭小,于是人们便把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发现海上来去的帆船在视野中的范围是发生变化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又产生了质疑:大地到底是个平面还是曲面?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生配合做帆船行驶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野中的帆船发生的变化。 看来我们的实验结果解答了古人的质疑,大地并不是平面,而像一个倒扣的盘子,于是就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这个认识比天圆地方有了巨大的进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变化着。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同学们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月食成因和过程的视频验证。 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 可是有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其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学生先思考,后讨论。再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面对怀疑,如果你是亚里士多德会怎么做?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第______组评价:________ 科目地理课型新课教学 课题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时安排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2)能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 3情感目标: 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3.能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地球形状的推断联系起来。 学习方法 在预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识记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在课本上勾划出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预习案;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展示、小组间互相评价、效果检测。 导学过程 教师复备或学生 批注栏 (教材上基础知识) 1、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3、列举几个能够证实地球形状的事例: . 4、地球极半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半径_ _ 千米,地球平均半 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___ ___平方千米。 合作探究、展示提高-----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活动一: 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预习要求:课本知识点用笔做好批注,独立完成左边的预习案。 预习案(熟悉课本)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内容标准: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树立探索地球奥秘的远大理想。 2.通过动画演示、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并能够感知地球的大小。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对比中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和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这两个课标点整合成一课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情感态度的升华。虽然难度较大,但意义极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地球和月亮一样大大小小的星球,它们美丽而又神秘,而能够孕育生命的就是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体,而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之谜。让我们伴随这首敕勒歌穿越到亘古荒凉的年代,感受一下古人眼中的大地。 学生齐读《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反映出了中国自远古以来很长时期人们对大地的认识,同学们请看注释。 古人眼中的天和地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视野范围狭小,于是人们便把看到的想象成整个大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不断扩大,一些善于观察的人发现海上来去的帆船在视野中的范围是发生变化的,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又产生了质疑:大地到底是个平面还是曲面?让我们动动手,做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生配合做帆船行驶的实验,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野中的帆船发生的变化。 看来我们的实验结果解答了古人的质疑,大地并不是平面,而像一个倒扣的盘子,于是就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这个认识比天圆地方有了巨大的进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变化着。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同学们知道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播放月食成因和过程的视频验证。 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 可是有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其中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学生先思考,后讨论。再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拓展阅读——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他的根据有三点: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对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再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练习题 1.古希腊学者是最早提出地球是形的人。 2.地球的赤道半径是千米,极半径是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多千米,说明地 球并不是一个球体。 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③→②→① D ②→③→① 5.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A海边望船,先见桅杆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地球的卫星照片 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 地球的表面积是4万平方千米 D 地球是一个正圆形球体 7.“地球是一个正圆形球体,其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A1处 B 2处C 3处D4处 8.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9.假设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绕赤道行驶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 ()

A 60小时 B200小时C 300小时 D 400小时 10.毛主席的《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该种情况发生在() A 回归线上 B 地球上任意一点 C 南、北两极极点上 D 赤道上 11.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图中字母名称长度(千米) R1半径 R2半径 R 半径 (2)图中阴影部分的圆表示,它的周长是千米。 (3)虽然实际情况中地球的R 1和R 2 不相等,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地球当作一个 球体的理由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在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 (1)材料一中,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此次环球航行中次跨越赤道。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我国古代: 1.“盖天说”——“天圆地方”——天是一个罩着大地的圆盖,而地像是一个方正的木板。(用圆盖和四方板做示范辅助讲解) 问:那圆盖与地的四个角怎么合得拢呢? (不需回答) “盖天说”缺乏科学依据。 2.“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用鸡蛋道具辅助讲解) 教师讲解:“浑天说”与“盖天说”的区别在于“盖天说”认为天是半球形的天盖,且天总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浑天说”认为天是整球形的天体,且天包着地,天外地内。另外,“盖天说”认为地是平面的,是四方的;而“浑天说”认为地是曲面的,是圆的。“浑天说”的提出者张衡根据太阳和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 国外古代: 在古代,国外也有人认为地球是球体,如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毕达哥拉斯是认为大地是曲面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依据是海边看轮船时,船去标杆最后消失,船来标杆最先出现,如果站得更高一些,刚刚消失的标杆又看到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依据是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弧。 (简略介绍月食现象并在黑板上画个圆表示月球,用圆盖道具当做地球的影子给同学们做示范。) 近代探索: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4至15页关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部分的阅读材料。 1.证明地球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链接历史: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讲解阅读部分的内容,带领学生看图2-4。同时简单帮学生复习一下如何看地图(注意图上的0度经线)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有关地球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课本P3-4两个例证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建议方案 活动流程框图 活动一: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 所需学习时间:8分钟 活动任务: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活动内容: 本活动的过程可以参照下列环节和步骤进行。 1. 设问引疑法导入。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 教师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有没有谁亲眼目睹过地球的全貌?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2. 交流讨论古代的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思考:古代的人没有快速的交通工具,也没有现在高科技的摄像器材,他们是怎样观察和了解地球的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 3. 知道古代的人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师讲解:我们的知识都是来自前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你们想不想知道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模样?(配合相关的图片及古人对地球形状猜想的介绍)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介绍近代人的探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以一条历史发展的线,再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他们的知识都是来自前人的不断探索和积淀。 教师继续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地球卫星的精确计算,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接着带领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图。 活动组织方式: 互动讨论,教师讲解。 评价方式: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所需学习资源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公开课)

教案 地理科初一年级第2周第2课时年月日

盘古开天的传说: 传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和地并不分开,四处一片黑暗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里。经过了18000年,这个神通广大、力大无穷的盘古突然醒来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一气之下,抓来一把大板斧,朝前用力一挥,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鸡蛋”破裂开了……于是,轻而清的东西飘浮上升,慢慢形成了天空,重而浑浊的东西逐渐下沉凝结,最后变成了大地。盘古怕它们再合拢来,用脚踩着大地,头顶着天空,站在当中。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一直撑在那里。直到后来,天地的构造已巩固时,盘古终于倒下死去了。临死前,盘古把他呼出的气体作风和云彩,把声音变成雷电,把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和胡子化作闪闪发亮的星星。他的四肢五体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岳,血液化作江河,肌肉变成田土。就连那身上的汗毛也都变成草木,使大地披上了绿装。盘古为了这个世界,献出了自己的身躯。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smos,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宇宙观念的发展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

最新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教学提纲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浛洸中学陈桂芳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 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 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 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 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 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 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 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 通过一个短片去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课本P3-4两个例证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优 秀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谈话式教学实例 唐山市第75中学钟万书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知识点及习题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知识点及 习题商务星球版 知识点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 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课后练习题 1、下列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球体 B、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C、古有“天圆地方说”,所以地球是正方体 D、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下列事例中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A、太阳光能照到地球上 B、发生月食时边缘是弧形 C、一个船队在海上航行1个月没有看到彼岸 D、看到远方开来的火车渐渐变大 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描述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个“球

体”,而后证明地球是个“椭球体”,到近代人们对地球精密测量后发现呈“梨形体”。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科学可以改变人的观念 C、地球的自身形状在不断的变化 D、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B、6378千米 D、6367千米 6、有甲、乙两只兔子,身强力壮,意志坚定,夸下海口要跑步环绕地球一圈。甲兔子绕赤道跑一圈,乙兔子绕两极方向跑一圈,且跑的速度一样,日行20千米。 请问:甲、乙两只兔子,哪一只最先跑完一圈?为什么?绕赤道跑完一圈要几天? 7、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8、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4万米 D、8万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