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1、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发达国家提升软实力的做法,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试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抓住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试述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4、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请从以上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论文,字数要求在1500---2000字左右,统一格式,并用A4纸打印,收齐后以年级(各学院班级集中联系)为单位,按照学号顺序排好后,统一交给老师。截至时间6月8日(16周的周五)。

格式参照附件1:

试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抓住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试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抓住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事实证明,产业转移的发生,既能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也会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稳定和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中国在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使我国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也将为莘莘学子带来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关键词:产业转移;大学生就业;高素质专业人才;产业结构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一般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传统垂直分工已经向水平分工转变并迅速普及,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之加快。

1.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及特点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共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次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带来工业生产率的飞速提升,促成了产业转出国与产业承接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转移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美国是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世界贸易的1/5~1/4。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通过承接来自英国的产业,奠定了其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也是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首次变迁。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二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西德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西德。自身则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西德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成了第三个“世界工厂”。也可以说,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日本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产业输出国,而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则是这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持续了大约20年,由日本所推动的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引领了东亚崛起的“雁阵飞翔”。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日本在这一“雁阵“中处于“雁首”的地位。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催生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这次国际产业转移之所以独立于上一次产业转移,是因为这次产业转移的输出地、转移的目的地等方面和前次产业转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具备新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输出地不仅有日本,还包括亚洲四小龙”以及美国。产业承接地包括东盟四国,但主要是中国大陆地区。在此次产业转移中,中国大陆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除了对亚洲“四小龙”产业的承接,中国大陆地区还以广阔的市场吸引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大量投资,从而使自身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也可义说,对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国际地位。

2.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第四次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其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更加重视东道国本土的市场消费需求。20世纪9O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福利政策和超前消费模式作用下,形成了加工基地类型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超前消费能力不断削弱,高福利政策也难以为继,世界生产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为了应对危机,世界各国一方面纷纷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力图防止本国的消费能量被别国汲取,消费市场成为产业转移的关键关注点。中、印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从而成为各国扩大消费出口的焦点。同时,各国也希望本国消费市场尽量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未来国际产业转移将以满足东道国消费市场需求为主要特点。

二是围绕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产业转移日益突出。技术发展是企业获得比较收益和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或地区)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走出困境的根本手段。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保证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另一方面,以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为特点的产业转移更加明显。金融危机后,持续走高的技术研发成本,迫使跨国公司将研发外包作为降低成本的首要举措。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资并购的热点领域,这些领域重点涉及电子、IT和医药制造等行业。

三是研发中心伴随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危机以来,东道国市场的最终消费在国际产业转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生产转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时,为生产和市场竞争服务的研发中心的转移就非常必要。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既可以充分利用海外相对廉价的科技资源,也可以满足东道国市场最终消费的需求。并且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和研发层次必须不断提高才能立足于东道国,成为东道国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是围绕能源和原材料优势进行产业转移。能源和原材料作为重要的要素投入,对工业增长意义重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是各国围绕能源和原材料所展开的博弈进一步加强。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国丰富的资源和相对廉价的成本将吸引相关加工产业向这些地区集聚。例如,沙特阿拉伯凭借能源优势,正在成为世界石化生产的重地。预计到2015年,该国石油化工产品的年产量将达8000万吨,总投资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五是新兴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传统制造业成本条件的变化,产业转移呈现出从发展中国家再向后发国家转移的态势。同时,随着传统产业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完成,以及能源等原材料竞争日趋激烈国际

产业转移的新增长开始向新兴产业转移。为谋求将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都确定了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各国在竭力把握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源头的同时,纷纷通过国际产业分工,尽快将技术转化为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未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容量大等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恰好满足了世界产业结构新一轮大调整大转移的要求。在发达国家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增强与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增大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明显加速,我国目前正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

1.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1979年至1991年)。在这一阶段。受制度的制约和文化观念的限制,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还处于小规模、试验性阶段,我国引进的外资较少,外商直接投资更少。我国主要承接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行业,如服装、玩具、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加工贸易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这一时期广东省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抢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机,实现了经济腾飞。

第二,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1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1996年至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一直维持在400亿至500亿美元的水平。我国以承接资本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环渤海地区。上海在此阶段加快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三,高速增长阶段(2002年至今)。在这一阶段,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市场更加开放。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2002年开始,我国进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开始将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石化产业等,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开始步入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产业转移的重点也开始从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变为国内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即部分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进行转移。

2.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疆域辽阔,区域间资源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政策和制度条件比较优越,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地理环境与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除了区位选择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特点外,所承接的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涉及钢铁、化工、交通设备、通信器材等传统制造业中资本与劳动密集的行业,以及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跨国公司以我国沿海大城市为核心,已经建立起与全球产业链相连接的产业集群,国内国际的资源和要素也已大量向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

经济圈这三个地区集中。市场规模、产业链、企业群城市群的良性互动越来越明显。

虽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中国仍然占据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的榜首,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需要中国特别是科技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增加技术投入和政策性扶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经济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的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向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等国家转移。

另外,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增速迅速回落,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同时,虽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其产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该地区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逐渐丧失。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压力之下,迫切需要“腾笼换鸟”,通过产业转移来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再者,东部沿海地区已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企业也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了相当的积累。从而具备了承接更高梯度产业的国际转移,以及向区域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环境、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大大改观,以及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使其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综上所述,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能够确保其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保持重要承接区域的地位。而随着既有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以及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不断加大,东部沿海地区已开始通过承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则凭借其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正在成为劳动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理想承接地。

三、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产业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对产业承接国家或地区而言,伴随着产业转移,相应的就业机会也会转移到产业承接一方。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承接地区就业劳动力结构也向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专业人才倾斜。对产业转出国家或地区而言,产业转移可能造成就业机会的丧失。但是,产业转出国通过产业转移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并且,由于新兴产业的产业层次更高,就业劳动力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四次大规模产业转移,不仅加速了产业转出国家与产业承接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引起双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各国的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期间,美国通过承接英国的产业转移,吸纳了大量产业工人就业,改善了就业劳动力结构,走上了工业化道路。1859年至1909年,美国加工业工人人数由130万增至660万;工业产值也由18亿美元增至200亿美元。独立战争前夕,美国大学生总数不足300人,1890年高等院校入学人数达到23.8万。一战前夕,美国的工业实验室发展到365个,从高等院校吸收了1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1950年至1970年,主要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平均增长4倍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6.1%。其中美国经济增长2.4倍,日本增长17.5倍,西德增长6.5倍。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求也逐步提高。1930年至1968年,美国就业工人增长60%,工程技术人员增长了4.5倍,科研人员增长了9倍。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中,日本作为主要产业转出国,不仅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而且维持了较高的就业率,改善了就业劳动力结构。1975年至1990年,日本就业人口从534万增至6168万,增长率约为5%左右。同时,作为主要承接方的亚洲“四小龙”不仅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并且劳动就业率也大幅提升。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失业率都在4%以下。

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产业承接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保持了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改善了劳动力就业结构。1992年至2007年,我国就业人口从59432万增至76990万,增长了29.5%。同一时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由58.5%降为40.8%,降低30.3%;第二产业由21.7%增至26.8%增长23.5%;第三产业由19.8%增至32.4%增长63.6%。2002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左右。

四、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

通过承接国际产业,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为众多劳动人口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工业生产。在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劳动力结构的同时,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工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就业。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降低。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到2010年,在校大学生已达3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5%,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这种就业需求的降低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地挑战。但是,危机以来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速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这就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带来了空前的就业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生的趋势性变化,虽然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机遇,但是,青年大学生需针对这些这些趋势和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便能够抓住新机遇,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大学学历人口将达2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40%。因此,大学生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而不是紧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传统岗位。其次,随着国外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必将加快发展步伐,同时吸纳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青年大学生应该认清形势,选择到能够发挥自己专业才能和创造力的中西部地区就业,而不是挤在竞争激烈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就业主动权。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密集型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都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而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也需要大量综合素质高、专业化强的人才加盟。因此,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参加社会锻炼,以便在这一波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大显身手。

三是从“打工型”就业向“创业型”就业转移。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也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创业舞台。青年大学生可凭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依托国家扶持政策,积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变“找饭碗”为“找饭碗”,亿创业促就业。

形势与政策结课作文

在上过形势与政治的几节课后,对此课程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通过老师您的这种高刺激状态的课堂,我对事实政治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受益多多。从仅有的短短几节课中我作为坐在位置上听您讲课的学生,观察到了许多课堂中的现象,就此,我将对老师您的教学中的不足作出我个人的看法,因个人局限性,某些看法未必合理但实属个人观点。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我发现第一节课的时候很多人都带了一本绿色的名为“形式与政策”的教科书。但是发现,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没有讲到或者涉及到教科书内容,当然我不是说老师您讲的内容不对。我不知道学校订这本书的目的,但是如果老师您知道了,不管你要不要讲,那么请你介绍一下这本教科书的作用。第二个是老师您自己讲的内容,由于也有很多人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时事政治,老师您讲的大部分都是很多人不能很快理解,这样大多数同学就不能快速的融入老师您激烈而飞快是思想。我觉得老师您应该对你将要讲到的内容提前计划,这样有的同学能够提前关注了解,在您的课堂上就能够更加地享受老师的讲解,很多人就更愿意融入课堂。第三,老师您的特点是讲课很快,思路总是那么的清晰,但是很多同学很难跟上你,那么我觉得您应该在讲到关键部分的时候适当停顿,强调,作一些互动,这样能够有空间给同学思考,您所讲的内容将被消化。 在课堂上。首先是老师您所主张的发言自由,打断您也没关系。我想说的是,即使这样我想也不会有很多人这样做,因为这是很不尊敬您的,所以我觉得老师您应该让想回答的人举手并出声示意。能够在课堂上对时事问题做互动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这几节课中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第二我觉得老师您应该在刚开始的时候主动点名起立回答问题,让同学们熟悉氛围,氛围形成后,我想会有更多人主动响应。说实在的像我们这帮人想要在老师您这么激烈的讲课中打断您太难了,有个氛围才行。 其他方面。老师您的课很少,其实我可以告诉你有的同学很喜欢翘课,所以我建议老师还是至少点一次名吧。第二,老师您给我们布置过一次作业,我觉得这个作业简单,而且有意义,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作业,提高同学们对时事的关注。 以上是我对老师您的简单看法和建议,如果您觉得合理的地方请作为参考,如果说错了请您包涵。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范文如下文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 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 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 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形势与政策课精选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精选论文 《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培养研究》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缺失原因;培养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全面迅速发展,在不同环境中的诚信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和系统。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道德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沉溺网络 许多大学生并不能正常对待网络,而是沉溺在其中不能自拔,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在网络中为所欲为,甚至为了谋取利益进行欺诈行为,最终走上不归路。 (二)网络资源的滥用 网络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平台,能方便而高效地给大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而一些大学生缺乏诚信素养,在便利的平台中滋生惰性,滥用网络资源,抄袭行为屡见不鲜。 (三)个人隐私泄露 保护个人隐私是一项社会的基本道德伦理要求。网络本身的开放性与通用性使得个人隐私保护出现危机,在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原因分析 (一)德育不能满足现状 目前的德育以书本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局限于简单的社会德育教育,应试因素过多。德育本应通过教育内化到人的品

质,外化到人的行动,而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更多的 只是将德育课当作知识来学习,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而这使得目前 的德育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使得德育流于形式,产生很大的局 限性。 (二)功利思想的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把经济摆在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虽然国家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目前看来,精神文 明建设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速度,人们对钱的态度越来越重视,功利思想大肆传播,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功利的思潮下,以利为尊,以益为大。 (三)网络文化的多样性 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平台,对于大学生其方便和效用不言而喻。而网络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各种文化、观点、思潮都平等的在网 络中展示,一些负面的、反动的、色情的资源也在网络中生存,大 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接触到此类资源,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家庭溺爱,大学生个人自制力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父母一代经历了饥贫,难免对孩子十分照顾,甚至溺爱。尤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溺爱程度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家 庭的道德教育不能有效进行。 (五)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 网络在我国普及十分迅速,虽然相关网络监管制度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但却不能及时跟上网络发展的脚步,使得非法分子利用一 些还不完善的法律监管漏洞从事非法行为。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培养 (一)完善学校传统道德教育

心得体会 2020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讲的形势与政策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通过让我们观看最新新闻视频,学习时事热点政策,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时事政治,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在各个方面都会上升一个等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失去和平的环境,那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一再的温和政策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不闻不问,现在中国政府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将在"钓鱼岛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海权,包括中国在处理南海诸岛屿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跟着党和政府走。同时,这也引起我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反思。我们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可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又几个人能够

面对着国旗,负责任的说一句"我做好了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不知道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们,能不能肩负起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钓鱼岛事件启示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精神面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让人民更加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提出许多创新理论与我党以后最近xx年的奋斗目标的详细构想,同时十八大精神尚有许多待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十八大精神持续学习,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组织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武装下,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

《形势与政策》课程结业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结业论文 ——认清形势,把握政策,提升素质,全面发展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想 通过听老师关于国内外的某些形势、热点问题的讲解以及观看相关的视频等,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尽管学时很少,却使我受益匪浅。 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所以,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角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重要意义。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帮助我们关注热点问题,分析当代形势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要积极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利用形势与政策,形成对形势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把握形势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的极大发展,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使大学生深刻地了解国情,认识世界,明确自身不足。对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知识性,满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知识需求。 1、知识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课,如果没有其广泛的知识性,就会失去生命力。知识需求是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我们迫切需要掌握真实才学以获得健康成长。因此,形势政策课很注重知识的传授。 2、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现代知识扩展素质。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正地实现了主体的选择和内化,并非简单地用客观和中立的观点讲述形势,而是全面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发生的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引导我们深入的思考。 3、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统一,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工具。它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的书本知识,还要了解现实社会。 (二)、注重价值导向,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需求。 1、注重价值导向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本质要求。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的使命首先就应该是传播价值观和生活观。”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复制,它应该帮助人们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个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若失去导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准确把握我国大局和未来趋势,是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传统、现代等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由于阅历较浅,其价值观还时常随着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和社会热点等的变化而变化,容易陷入困惑和演变为实用、功利、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实践证明:在社会处于急剧变革和演进的历史时期,积极、正确的

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第一篇中日关系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

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篡改侵华史,美化军国主义不仅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否定了日本政府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所表示的深刻反省,而且关系到中日友好合作的前途,因此,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愤慨。中国人民用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对待过去那段历史,这是中日关系中重大原则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有关方面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

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大学生应该肩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做一个正值的大学生,一个正义的大学生。一个能明辨是非的大学生,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一个能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生,一个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大学生,一个能为祖国的富强崛起奋斗一生的大学生。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使命 五年前,也就是第“十一五”开始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会议上胡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肩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就尤为重要。 这几年不管是国内的形式还是国际形势都很严峻,国内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事情有汶川的5.12大地震,还有国际分裂势力在我国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在国际上,遍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了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的经济冲击,而流行于全球的H1N1甲型流感也给世界人民以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恐慌。类似于这样影响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应该做些什么呢? 作为大学生,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尽管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大党,为中国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建设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有着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一个独立的中国,一个富强的中国。即时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多与中国共产党党员进行交流,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最终向中国共产党靠拢,为中华的崛起和富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模板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阅教师: 成绩:

基本要求 一、上交课程论文必须填好封面班级、学号、姓名等基本信息,请用手写(勿打印),字迹要求正楷。否则成绩为0分; 二、必须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撰写相关专题论文。(专科:1000字以上、本科:1500字以上)撰写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不满足上述要求者成绩为0分。三、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6月19日。必须交纸质版给班主任,班主任按学号整理好再交教务部(还要附已交的名单,当面清点份数)逾期未交者成绩为0分。 四、不得改动论文格式,否则成绩无效。正文统一按A4纸排版,页脚插入页码,双面打印。正文格式请参考范文。

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資更是呈直线增加势。 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看经济的良好发晨,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岀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冋题,这在一定程庋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庋,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看新的挑战与机遇。 要知道,民生财政昰“庶政之母”,加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生态文明语境下大学生建设美丽校园的责任担当及长效 机制探讨 班级: 2011级01班 姓名:张红燕 学号: 222011303250123 指导教师:金绍荣 2013年12月12日

摘要:针对“生态文明语境下大学生建设美丽校园的责任担当及长效机制探讨”这个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大学生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大学生建设美丽的校园的光荣使命。 大学生在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紧密相连,其思维的前瞻和任务的艰巨不言而喻。学校是文明的发源地和扩散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学校承载着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任,为构建和谐校园搭建新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生态文明观形成的基础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是新世纪的主人,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关键是在青少年学生的大脑中潜移默化,形成生态文明观。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音体美、语数外各科课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各科教学中有意、有机、有效地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做到自然贴切,不牵强附会,不图形式,注重实效。对于环保知识特别浓的课程,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归纳总结环保知识。多了解一点关于生态和自然的作品,这类作品直接告诉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大自然交朋友的环保知识,我们要重点研究,编写报告,激发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欣赏世界文化遗产的作品,我们应采取延伸、拓展、挖掘、同化,让我们产生环境优越感的同时感受到美好环境的生存。这类作品可查阅资料,我了解威尼斯、庐山瀑布、雪宝山的生存危机,如全球变暖导致威尼斯海平面上升了33毫米,威尼斯每年下沉3毫米,百年后将失去威尼斯的处境,庐山瀑布水源的减少,“飞流直下三千尺”变成了飘洒的雨滴,雪宝山开发导致生态失衡等,提出振救方案,从而让大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形成生态文明观。 学生爱上学、乐读书的心理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辟生态园、植物园,让园林化的绿色校园成为生态文化呈献的大课堂。努力把环境教育与美育结合,使校园环境孕育美感,形成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氛围,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 三是生态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层面。生态文化有其历史的积沉,自古有之,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就说明春天树木刚刚复苏是不能砍伐的,除保护生态外,还特别重视避免环境污染,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其刑律之重,生态文化根深蒂固。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和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的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两者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在学校发展上,必须注重生态与和谐的两大发展因素,在校舍布局上,绿化、美化上,都要从生态发展、环境保护出发,“前人栽树,后人遮荫”也就是生态发展理念的体现,在培养人才方面,教育理念方面,我们究竟培养的人才是否合乎祖国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严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 常规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和窗口 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这是学校加强队员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抓手,因此,我们要把环保教育作为对队员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来进行。一方面结合大学生生活,学校制定出:一系列的活动计划,让大学生主动的参加到这个活动之中,我们都是先进文明的一员,要自主行动,做一个合格先进大学生。在

形势与政策课结课论文

结合周边及世界局势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了飞一般的经济发展速度,目前已经成为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精神建设上却不是令人满意,社会上因价值观扭曲而造成的不理智现象屡见不鲜。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在大学时代建设良好的价值观无疑是使我们中华民族价值观整体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我认为,如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爱国,责任,理想。 1.爱国 爱国是价值观建设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如一的价值观念。国家应该说是一个人目前最大的实质性的所属体,也是能够保障一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集体。目前对于爱国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大家不爱国,而是有时爱国的方式并不正确,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爱国方面还还存在着盲目性。结合世界当前局势来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崛起的姿态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及部分国家的恐慌,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实质性的差距,所以,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仍然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主要目标。而目前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总是借领土问题挑起争端,如目前我国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争端,以及我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在这些争端产生时,总是有不少人以爱国为由,发起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如二零一二年九月上旬爆发的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全国范围的暴力游行,西安等地出现了打砸抢烧等事件。最令人心痛的是,在游行人群中,不乏高校学生。爱国本没有错,但这样的爱国行为纯属是在歪曲的价值观下形成的产物,试想,强大的中国难道没有我们考虑的周到,需要我们用这种暴力的行为来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议?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退一步说,即使国家的决策体系出现了问题,

形势与政策小论文

我对中国周边关系的认识 我国疆域辽阔,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应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措施。 一、日本 2018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这几年,由于安倍的上台,一度缓和的中日关系又紧张了起来。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日本政府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 二、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朝鲜半岛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但近期,由于韩国的萨德事件,中韩双方的关系直接降到冰点。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三、俄罗斯 俄罗斯作为中国强有力的盟友,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的范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的范文 导语: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各位有怎样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一)不知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

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一大学生论文800字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三篇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是wtt 和大家分享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论文800字文章,提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 岂

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从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政治现实的角度分析香港普选方案的合理性与进步意义》 在阅读了与论题相关的资料之后,首先我想对论题的回答来个总结。 一是结合世界历史发展来谈香港普选方案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选举制度是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产生的途径,香港普选是为了选举特首。不得不承认,香港回归之后发生了挺多反动事件,特首的选举关系重大。从历史发展来讲,18世纪末到来的民主制度为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提供了可能性。然而福山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落》提到,在错误的情况下,民主制度也可能成为引发不稳定的因素。“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地把宪政民主定为一尊是不妥的:与公民投票选举领导者的民主制相比,由某个集团或某个铁腕长久单一地统治国家的威权制,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而言,并非总是次优选择,也并非总是惹人厌烦。两者各有优劣。福山的核心论点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三个构成要素:强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而且三者缺一不可。这很好的体现在中国政府对香港政改的强硬回应之中。福山接下来一一论述了三个因素在历史上各个国家的发展与对比。总之,我认为,通过福山的议论,香港普选的进步意义在于它既有国家机器的强硬力量支持,同时保留了民主的法治制度。 二是从中国政治现实角度来讲。“一国两制”使得香港保持了资本主义制度,保持了自由度更大的选举制度。自香港回归大陆以后,香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社会形态,国家为了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非常尊重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但是香港的外交权和防务的权力统一归属于中央,参政选举出来的官员需要通过中央的委任才能正式生效;虽然他有自己高度自治的权力,但不代表他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必竟香港只是中国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性城市,不是一个国家。香港现行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很多文化受到英国的影响,至今香港与内地在人的思维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的都督都是英国政府直接任命的,虽然英国的选举实行的是普选制度,但从来没有在香港实施过,因为他们也知道香港也只不过是一个被他们统治的殖民地,没有这个必要去这样做。然而我们的中央政府实实在在地给了香港民众选举地权利。但是香港民众还不太满意,他们部分人是认为不够自由,要完全的自由,就是他们想自己提名,不是我们来提名。但是,民主并不是第一位。强政府才是。尚未获得实施有效统治的能力就进行民主化的政府无一例外地都会遭受失败。普选的合理性就在于,有了中央政府的强力掌控。社会需要稳定,有了稳定社会才能发展,一味盲目地追求民主并不能推动社会进步。2017年的一人一票普选,候选人是经过提名委员会(通常会有1200人,现在未知数目的多少)提名出来的,不是由公民提名产生。“中央政府以基本法为基准,以爱国爱港为首要条件,准备让香港尝试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一人一票民主参选特首;香港的泛民主派基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开始就推崇能全民参与,期待实施一人一票的具国际标准的西方式民主,更以冲击香港法治和繁荣稳定的“占领中环"施压。普选成为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题目

考试注意:严禁利用通讯设备考试,资料参考请带纸质材料! 论文格式规范举例: 请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大学生应如何担当时代重任(题目) XXX(姓名) 2010会计本科2班(单位) 摘要:。。。。。。。。。。。。。。。。。。。。。。。。。。。。。。。。。。。。(摘要即内容提要,是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应该做到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关键词:XXXXX ;XXXXX ;XXXX(关键词就是论文主题词,从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选取,3~5个即可) 正文:。。。。。。。。。。。。。。。。。。。。。。。。。。。。。。。。。。。。。。。。。。。。(正文应该做到,有观点,观点有层次;有论据,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力;有结构,结构要完整) 参考文献: 1,如果文献是书本,结构如下: 作者.著作名[M],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例如:龚伯洪.广府文化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如果文献是杂志或者学报,结构如下: 作者.论文题目[J].杂志或学报名称.出版年份.第几期.页码 例如:雷兆阳.后亚运时代广州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求.2011,(2):4-6. 3,如果文献是报纸,格式如下例子: 作者.文章题目.报纸名称.日期.第几版 例如:杨明等.保留老城区整体肌理和风貌[N],广州日报,2011-03-25,(4) 4,如果文献来自网络,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题目[EB/OL].网址 例如:孙春梅我国虚拟财产保护相关法律问题刍议 [EB/OL].https://www.doczj.com/doc/a911554489.html,/all_about.jsp?ain_id=8&id=0080000382 参考文献类型与对应的字母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思政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2013-4-8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之意义与建议意见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之意义与建议意见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大学 课程论文 题目: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年月日【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个人体会、建议与意见 【摘要】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当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较为深刻、全面、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几次课,但却使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背负时代的使命,对于认识国家动态,国际形势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认识之余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扎实学习,敢于实践创新。不愧于自己,不愧于他人对自己的希望。????????? 个人体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

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我们要努力寻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切合点,到祖国西北部支持大开发。其次,我们要熟识创业和就业的政策体系,看清社会形势。再次,提高自我就业、创业能力,不断调整自己学科和专业化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国际形势选择就业方向。 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 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 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教学建议 1、?正如形势与政策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所说,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论是大学生党员,还是普通大学生,我们学了这门课程,就应该与时俱进,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从现在开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加强理论学习,敢于第一个付诸实践!我想这个意见很重要。 2、感觉本学期教学课题比较实际。“形势与政策”本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所以更应该针对大学生思想和关注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 3、合理安排学时,感觉还可以适当增加课程节数。 4、希望老师教学于实践中,偶尔可以带领大家出去了解实际社会,以便于学有所用;提高教 学效率,分班不愧是一种好办法,毕竟一个班几百号一起上,影响课程质量;每节课后应该安排同学写写本节课的感悟;时刻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5、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争把《形势与政策》打造为学院、校、市、省、国家精品课 程,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我想高质量师资、先进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是少不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