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蔡司光学总部见闻录——We make it visible

德国蔡司光学总部见闻录——We make it visible

德国蔡司光学总部见闻录——We make it visible
德国蔡司光学总部见闻录——We make it visible

卡尔蔡司颗粒度、清洁度分析仪

蔡司全自动清洁度分析仪(Particle Analyzer) (图片大) 品牌:卡尔·蔡司 型号:Particle Analyzer 制造商:德国卡尔蔡司公司 经销商: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 产地:德国 联系方式:800-890-0660 详细介绍: ZEISS一百多年的骄人历史从发明世界上首台显微镜开始。一个世纪后的今天,ZEISS仍致力于为用户研发最具创造力的显微镜产品。通过我们不断改进的显微技术,我们正在为全世界的用户开拓一条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今天的显微镜与以往相比,它们的成像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加稳定,并且更加环保。 总体描述: 零部件表面的洁净度对于零部件工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零部件表面的污染物多为切屑、毛刺、铸沙、焊渣、磨料等固体颗粒。这些污染物会加速零件的磨损,会堵塞元件的节流孔使元件失去调节功能,会进入滑阀间隙使阀芯卡死,会拉伤油缸内表面使泄漏增加或使输出力减小,会损坏泵的配油盘使泵烧伤或研死……。这些情况的出现最终将系统功能丧失或彻底瘫痪。因此,必须从每个环节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来防止和减小污染物的产生,才可能保证安装后的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蔡司最新推出的Particle Analyzer的出现将工业清洁度控制过程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Particle Analyzer清洁度分析仪采用全自动分析方式将过滤膜上的污染颗粒进行快速成像,无需多重图像分析即可实现将颗粒尺寸大小、形貌分析一步完成,在实现快速对污染物等级

的快速评定同时还可以对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Particle Analyzer全自动清洁度分析仪已经成为零部件表面清洁度分析和污染物控制的首选。 产品特点: 1、适合精密清洗定量化的清洁度检测,尤其使用于检测微小颗粒和带色杂质颗粒 2、对整个过滤膜上的颗粒进行分析,因此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 3、采用全自动分析方式,因此分析效率更高,同时软件符合国家、国际标准等多国标准 (ISO4406、ISO4407、IOS16232、NAS1638、ASTMD4378-03、VDA19)。标准可自行添加。 产品应用: 对于许多行业,清洁度控制都非常重要。同汽车行业一样,这些行业也常发生很多使产品寿命和可靠性降低的质量问题,其中主要症结都在于零件加工过程中清洗不净,整机装配时又混入不少杂质和尘埃。因此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它们也必须要求严格清洁的零件。这些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轴承、发动机、汽轮机、航空、半导体、数据存储、医疗设备、通讯、精密仪表,大型工矿设备的磨损监测等。

Cine.Lens.Tours.3.Zeiss 蔡司电影镜头公司

探访电影镜头厂 邓 东 德国蔡司 Zeiss 这是存放在蔡司公司博物馆中的一块13世纪的放大镜,名叫“阅读石”。它是现代光学设备的原始雏形。一块玻璃经过打磨,表面变成凹面或者凸面的形态,便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了物体的成像效果,这就是玻璃成为镜片的过程。 一枚镜头由若干片镜片、镜筒、联动机构组装而成。它是光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成就。然而,镜头作为一个商品,它又必然要对成本和市场有所妥协。一个镜头设计,当它存在于图纸或电脑中时,它可以力求完美;但当它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在重量、口径、体积、操作等方面谋求平衡,否则它就可能做成右图中的规模。右图是蔡司造的一款民用相机镜头,1700mm 焦距,T4光圈,15片13组。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昂贵的民用相机镜头了。当然,它并没有投放市场,只是在蔡司的博物馆里展出。 一枚蔡司电影镜头,是由蔡司公司在德国两个城市的工厂共同制造的。一个工厂在耶拿市(J e n a ),另一个在奥柏科亨市(Oberkochen)。它们分别位于慕尼黑的东北面和西北面。镜头玻璃的切割、打磨、镀膜等工序在耶拿完成,后续的组装、调试、检测在奥柏科亨完成。要造一枚优良的镜头,最重要的需要特殊的玻璃。一个有点耸人听闻的事实是,整个地球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着制造高端光学玻璃的秘密。其中一家就是德国的肖特玻璃厂。这家玻璃厂是由肖特、蔡司、阿贝这三位光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在1884年创建的。我们参观 蔡司厂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位前辈。 上: 蔡司 700mm T 镜头。右: 该镜头内的镜片,重 Kg 。

卡尔.蔡司(Carl Zeiss)生于德国魏玛,在家里12个孩子中排行第五。1835年至1838年,他就读于耶拿大学。这所大学创建于1558年,一些著名的学者曾在学习和工作,其中包括歌德、席勒、马克思、黑格尔等。1846,卡尔蔡司在耶拿创建了自己的小工厂,生产显微镜和一些科研器材。也正是这个小工厂,最终把耶拿这个城市变成了“光学之都”,与英国莱斯特(Leicester)和美国罗彻斯特(Rochester)并驾齐驱。 恩斯特.卡尔.阿贝(Ernst Karl Abbe),原是耶拿大学的数学和物理教授。1866年,他加入蔡司的工厂。他在技术上改进了蔡司厂的光学设计和生产工艺。除了光学方面的成就,他还是一位企业改革者。1889年,他重组蔡司公司,并创建了8小时工作制、薪酬制、医疗福利、退休福利等制度。被认为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行者。 蔡司公司的第三位开创人是弗雷德里希.奥拓.肖特 (Friedrich Otto Schott)。他生于一个窗户玻璃商人家庭。毕业于耶拿大学玻璃化学专业。1884年,他与蔡司、阿贝共同组建了肖特玻璃厂(Schott & Genossen)。 1873年,金融危机席卷欧洲,情形跟我们最近看到的一样,银行倒闭、股市崩盘、工厂关门、失业激增。而当时的蔡司公司只局限于生产显微镜等科研器材,经济低迷使公司生存面临挑战。于是精明的管理者恩斯特阿贝决定拓展蔡司的产品线。1888年,他成立了摄影镜头部,开始研发相机镜头。1890年,镜头部工程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f)设计出低色散镜头(Anastigmat)。1896年,鲁道夫又设计出来著名的普拉纳镜头(Planar),接着在1905年,他又设计出大家熟悉的天塞镜头(Tessar)。自此,蔡司就一直走在世界光学制造的前端。 下面我们就到蔡司的耶拿厂看看镜片磨制。 卡尔.蔡司( 8 - 888) 9 0年 耶拿市景观恩斯特.卡尔.阿贝( 8 0- 90 )弗雷德里希.奥托.肖特( 8 - 9 ) 90 年制造的蔡司天塞镜头 蔡司耶拿厂的厂区

蔡司镜片简介

蔡司镜片以高科技含量与绝佳品质享誉全世界,品牌形象无可挑剔,但因其价格昂贵,消费群体仅局限于上层人物与成功人士的富裕阶层圈子。 尊贵的品牌历史 世界光学界的权威德国蔡司ZEISS公司由卡尔.蔡司先生与欧尼斯.阿贝先生创建于1846,蔡司产品的品质多年来受到专业人士及市场的高度评价,尖端科技、望远镜、显微镜、专业照相机镜头、天文望远镜、星象仪、眼科仪器、高精度电脑手术仪器、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无一高科技领域没有蔡司的身影,二十多位诺贝尔奖得奖者都曾使用蔡司产品,蔡司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品牌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25年写给友人的信中强调“蔡司”镜片代表最高品质与值得信赖,其强调“……要达到万分之一原来的精确度的时候,研磨技术上是如此困难,只有蔡司能够做得到,因此,每一台回转仪都必须送到蔡司公司做镜表研磨……” 在德国,Benz(奔驰)、Audi(奥迪)等世界一流的车厂里,为保证严谨设计之车体每一个部位都精密无误,达到车体完美的紧密装配境界,都采用蔡司公司制造的三度空间测量仪来检测车体,只有蔡司才能满足其对完美品质的要求。蔡司公司研磨的镜片就是品质与质量的象征,所有使用蔡司镜片的照相机镜头都身价不菲,Hvasselblad(苏哈)、Contex(康钛)、日本SONY(索尼)的所有高端镜头及摄像器材都采用了蔡司的镜头,去年日本在摄影界出了一本书,,意思是只有蔡司才是最好的!1988年德国政府为纪念卡尔.蔡司先生给光学领域带来的伟大成就,发行了以蔡司先生的头像为图案的10马克硬币。 精细研磨误差极低 蔡司镜片的精密度之高与误差之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拿镜片研磨的光滑度来做例子:如果我们将直径70毫米的镜片放大成直径26公里的湖面,湖面上的水波波纹,波峰到波谷的差距不超过0.1米! 蔡司镜片的表面被精密的区分为5万个点,而这些点代表着800个数学方程式的组合,每个点的允许误差被严格控制在0.1微米以内,如此严格的品质管理保证了蔡司镜片的完美品质,每一片镜片都是精雕细琢的完美艺术品。 严格控制的色散系数(阿贝数) 阿贝数就是色散系数,大家都知道光线经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色散系数反映镜片的分光能力,色散现象最早由蔡司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欧尼斯.阿贝先生发现并对色散系数设定了界定的参数,故色散系数被称为“阿贝数”。 对眼用镜片来说,镜片的色散越低越好,色散系数值越大越好,如果色散强烈会出现棱镜效应,人会感到色彩斑斓,致使头晕脑涨等不适感,因此色散系数就成为衡量镜片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蔡司镜片特别注意阿贝数的控制,色散远远低于其他品牌相同折射率的镜片,呈现完美的视觉。 极高的镜片透光率 蔡司镜片的严格品质管理保证了极高的镜片透光率,加减反膜的蔡司树脂镜片透光率达到99.4%,玻璃镜片的透光率更是达到了不可思议的99.8%,人的肉眼已经无法感受到戴了镜片还是没戴镜片,如此高的精确度只有宇航科技的才有实际意义,只有蔡司这位光学界的泰斗才有如此高的标准与要求,带给您非同寻常的极至享受。

蔡司镜片:历史悠久的光学品牌

蔡司镜片:历史悠久的光学品牌 成立于1846年的全球传奇光学品牌蔡司是一个将眼科专业技术与视力解决方案合为一体的镜片制造商,除了为诺基亚、Sony等知名品牌提供蔡司镜头技术外,它生产各类眼镜片和验配仪器、还有眼科专业医疗设备等,是世界顶级镜片制造商之一。根据德国蔡司公司的最新数据公布,全世界蔡司眼镜片的配戴者超过两亿。 产品总览: 2016年蔡司在中国大陆官方渠道销售的蔡司品牌眼镜片如下 单光镜片:A系列TM单光镜片、清锐?单光镜片、铭锐?单光镜片、新三维博锐TM单光镜片(单光镜片、时尚型单光镜片)、臻锐?单光(单光镜片、时尚型单光镜片)、铂金臻锐?单光镜片。 功能型镜片:驾驶型镜片(单光、渐进)、数码型镜片TM(标准级、专业级)、成长乐TM镜片、室内型镜片(纯锐?、三维博锐?2.0、臻锐?)、天慕偏光镜片。 渐进镜片:A系列TM渐进镜片、新典锐TM渐进镜片、新纯锐?渐进镜片、新三维博锐TM渐进镜片、新臻锐?2.0渐进镜片、铂金臻锐?渐进镜片。 历史悠久的光学品牌 1846年,卡尔·蔡司先生在德国耶拿市创办精密光学工坊。1988年,德国政府发行卡尔蔡司肖像的银币,感谢蔡司对光学界的贡献;全球30位诺贝尔奖得主均使用蔡司仪器进行科学研究。

宽大的成像品质区 蔡司镜片良好成像品质区直径可达56mm,达到宽大的成像品质区。 广泛使用的星象仪 全球超过74个国家的天文馆均采用品质卓越的蔡司星象仪观测宇宙星空。 精密的研磨度 1925年爱因斯坦写信向朋友盛赞蔡司镜片的研磨精度,蔡司研磨精度高达万分之一毫米。 柔和的膜色 蔡司镜片反光颜色柔和、美观。 精准的工业测量仪 世界知名汽车奔驰、宝马、法拉利、奥迪等均使用蔡司的三座标测量仪作为其品质保证的标准,蔡司镜片也使用它进行检测以保证品质。 科学曲率组合 蔡司镜片依据眼睛人体工程学,采用电脑计算镜片内外曲率,进行科学曲率组合的设计,

蔡司CIRRUS HD-OCT

蔡司CIRRUS HD-OCT三维高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一、Cirrus HD-OCT特点: 1、蔡司是OCT的鼻祖,Cirrus HD-OCT是蔡司公司的第四代OCT,20年的开发经验 2、采用全球领先的蔡司光学,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图像清晰 3、6700万个扫描数据,全球最高,保证数据的准确,无病变遗漏 4、对视盘周围进行200×200三维断层扫描,获得6×6mm范围的RNFL绝对值, 并双眼对比呈现,同时自动分析1.73mm半径环RNFL厚度结果,并有年龄相关 中国人正常数据库比较。 5、黄斑扫描,有关不少于512×128线或200×200线,5线高分辨率(扫描线长度, 部位和角度可调整)扫描,最长扫描线9mm,最小间隔10微米,固视点任意位 置可调,扫描范围最大60°。 6、有唯一经过FDA文件认证的同时具备图像采集和定量分析(Analysis)的能力。 7、可同时完成眼底病和青光眼的分析。 8、自动对应任意扫描的相同部位视网膜厚度变化,同时分析最多8次RNFL结果, 自动获得缺损进展的情况,保证青光眼进展期的分析。 9、瞳孔要求只需要2mm,满足小瞳孔病人的扫描,为业为最小。 10、3维PRE地形图,显示任意部位RPE形态。 11、3维内界膜(ILM)地形图,显示任意部位内界膜形态 12、在任何扫描范围内,有坐标线定位在OCT图,眼底图,3D图,C-Scan层面图 等上,且完全一致 13、操作简单,全中文操作界面,只需要鼠标点击屏幕上的瞳孔中央,即可完成 OCT和眼底扫描,无需操作者很强的眼科设备操作经验。 14、有中国人专用数据库,且唯一经过FDA及SFDA认证,保证结果准确 15、报告数据量大,阅读简单,全中文 16、扫描速度快,一次扫描只需5秒就可完成。 17、具有黄斑自动居中及视盘自动居中功能,保证扫描环总是以居中点进行测量。 简单快捷。 二、价格:110万元 标配,含电动升降台 三、营运方式及费用 使用过程中,固定耗材只有打印纸/墨盒(硒鼓)/电费,无其它固定费用 收费标准:四川多数医院收费为100元/眼/部位 四、后期维护及维护年限 一年保修,终身维修,由厂家中国分公司直接提供售后服务。

蔡司十大卖点

蔡司十大卖点 1、照相机 如同我们花了几百元去买一台傻瓜相机一样,这个傻瓜相机所呈现的品质,在中间看来都是相当不错的,而边缘就会变形。但是单眼相机照起来,不管是中间或边缘,都是特别清晰不会变形的。特别是在结婚喜宴的时候,一排人站在一起,我们用傻瓜相机照出来的照片,最边缘的那两位的脸型,通常都会发生变形。这一点,在介绍给消费者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回家自己看是不是有这种情况。这就是傻瓜相机所呈现出来的,而单眼相机就不会这样子,而事实上,两个都是照相机,平常用起来都是很顺手,但实际上讲到,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单眼相机绝对超过傻瓜相机很多。而傻瓜相机一台几百元,单眼相机一台要两千多块,这也分别解释了在镜片上要有良好的光学品质,就必须花较高的价格。而像台湾片,周围的成像品质是比较堪虑的。碰到比较专业的人,我们就要用比较专业的术语来跟他谈。比如说宾得士以及莱卡相机,都比较喜欢采用ZEISS的镜头,这个是因为ZEISS的镜头,解晰度最高,这个是我们在介绍照相机的卖点的时候,同时要引申较专业的一面。有一张从中华摄影拷贝下来的资料,超级照相机,超级的镜头在那里,而这个影印本,就是要让他们了解到专业的镜头,就要用ZEISS的镜头,而引申到日常用的眼镜片,则蔡司镜片,自然是品质最好的镜片。 1、品质月: 每一年的九月是台湾品质月,许多领导人都参与推动国家品质月的活动,其原因就是要提升及建立人们对品质的水准与观念。因此,就在推动品质月的时候,特别还委托中国生产力中心到国外十二大厂商,作为台湾品质提升运动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说要把台湾的品质运动特别来推动呢?是因为这次终归生产力中心到了国外以后,他们深深的了解到欧洲对于推动品质的观念是他们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品质,他就去推动,做到那样是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他就做到那样的品质,也许只要八十分就好,他们就做到八十分,让这个市场可以接受,让这个产品可以容易销售出去,因为有比较便宜的价格。我们常常讲个笑话,到台湾来变成什么样的品质呢?是验货员要求什么样的品质,台湾就做到什么样的品质,这是一个笑话,也是很可悲的,所以中国生产力中心,被政府委托到国外去把那些高品质形象的产品拍摄回来,作为提高国内品质的一个模范,给国内厂商作为提升品质的一个标准与表率,这也是国家推动品质月的一个基本精神,那么推动可以后呢,在欧洲这十二大厂商

关于东德卡尔蔡司公司和蔡司镜头的资料

关于卡尔蔡司公司和蔡司镜头(主要是东菜)的资料[转(2009-03-11 23:37:05) 蔡司公司 卡尔?蔡司公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创始人之一---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1816年-1888年)。它由卡尔?蔡司(Carl Zeiss)、恩斯特?阿贝(Ernst Abbe)和奥托?肖特(Otto Schott)于1846年在前东德的耶那镇(Jena)建立。蔡司的世界光学工业王者的地位一直维持到二战结束前期。1945年2月的一天,盟军炸毁了当时的德累斯顿照相机厂并占领了耶那镇。根据雅尔塔协定,德国被分裂为东、西德,美军撤离耶那镇时携84名原蔡司厂的重要技术人员和43名家属,带着大量的专业镜头实物和研究结果在西德的斯图加特安家,在苏联的干预下,美军才未能将一部分设备运走。卡尔-蔡司耶那也由此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家是位于上科亨(Oberkochen)的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它在格丁根[1]阿伦和Hallbergmoos拥有两家重要的附属工厂。另一家是位于耶拿卡尔?蔡司有限公司(Carl Zeiss GmbH)。与此同时苏联也在计划将一部分设备运往莫斯科郊外的Krasnogorsk重新建厂。据可靠资料显示,由于当时情况突变(具体原因不明),被装上货物列车准备运往莫斯科郊外的设备,被重新运回了耶那,蔡司耶那的重建也随之开始。苏联还从国内派来数百名技术人员与蔡司耶那工作人员共同生产康太时相机。这段时间通过两国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生产了600台康太时相机,作为战争索赔的一部分被运往苏联。其中有30台据说是为了给苏联高级官员使用,作成了象牙色,真皮部分染成了茶色。有一台至今还保存在潘太康公司。 两国的“合作”维持了一年。1946年的10月,生产康太时相机的设备最终还是作为战争赔偿的一部分被运到了苏联基辅,并有274名技术人员(占当时蔡司耶那13000人的20%)被带到基辅“强制劳动”五年。苏联人走后的20年,蔡司耶那进入了黄金时代。 1949年在独自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CONTAX-S以后,围绕着42mm螺丝口镜头,蔡司耶那有着许多精彩之作。这之后的20多年间,有十几个品牌的相机厂家和二十几个品牌的镜头厂家以蔡司耶那的42mm螺丝口相机为标准生产相机和镜头,至今仍有厂家在生产。 先来看看广角镜头,第一款单反相机广角镜头虽然是1950年由法国“爱展能”公司首先生产成功的35mm2.5,蔡司耶那的Flektogon35mm2.8诞生于1951年,这款镜头由6片5组构成,预置式光圈,最近摄影距离36cm,西德生产的用于CONTAREX的Distagon35mmF4则发表于晚了东德7年的1958年。这款镜头后来改进为自动光圈,一直生产到70年代。70年代初改进为光圈F2.4。蔡司耶那在这以后的1961年,发表了 Flektogon25mmF4;1963年发表了Flektogon20mmF4,这两款镜头完全是蔡司耶那的独立设计生产。25mmF4一款由7片6组构成,最近摄影距离20cm,全开光圈结像锐利。20mmF4一款由10片6组构成,有一个3片胶合组,两个两片胶合组。最短摄影距离16cm,在西德1967年发表18mmF4以前, 20mmF4是两德的最大广角镜头。就连当时的西德专业摄影师都使用这两款广角镜头。这两款镜头的滤镜口径均为77mm,蔡司耶那配有原厂的超广角镜头专用滤色镜。70年代初,20mmF4一款改进为F2.8的光圈,镜片结构也改进为9片8组,镜身也大大缩小,滤镜口径缩小为67mm。70年代末的百佳卡口的20mmF2.8更是施以多层镀膜,关于这款镜头常见香港资深玩家撰文于报端,其素质之佳早有定论。遗憾的是配用百佳卡口的相机只有百佳相机,而百佳相机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其实,东西两德的竞争最为激烈的是在500mm和1000mm这两支折反镜头上(如图4-7)。首先是1000mm,两公司同时都将光圈定为F5.6,30多年后的今天,5.6的光圈对于1000mm的镜头来说依然是相当惊人的。东德发表于1960年,西德发表于1965年,西德的一支直径23cm,重达16.5公斤;东德的一支直径21cm,仅重12公斤;最近摄影距离东德16米,而西德可以达到12米,调焦结构两支镜头有着本质的不同,有资

蔡司公司军用望远镜资料

BINOCULAR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14.02.2006 P r i n t e d i n G e r m a n y b i n o c u l a r s P r i n t e d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 f r i e n d l y p a p e r Carl Z Carl Zeiss Optr eiss Optr eiss Optronics onics onics W W etzlar GmbH Carl Zeiss Group Gloelstra?e 3-5Phone:+49 6441 404-380Fax:+49 6441 404-322 E- Mail:info.optronik.wetzlar@zeiss.de Subject to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difications With compliments

FERO-D16 Reticle Pattern Binocular 8x30 M Brief description The Binocular 8x30 M serves for observing distant points or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binocu-lar the viewed objects are brought closer to the viewer’s eye. By means of the reticle pattern object distances, ob-ject heights and object widths can be determined.The integrated laser protection filter is permanently lo-cated in the optical path.Reticle Pattern The reticle pattern consists of the azimuth scale extending 40 mil to the left and 40 mil to the right and the eleva-tion scale extending 15 mil. Both scales are divided into intervals of 5 mil. Every 10 mil of the azimuth scale is numbered. Of course reticle pattern can be laid out ac-cording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40302010010203040

蔡司:三坐标顶级品牌的代表

蔡司:三坐标顶级品牌的代表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08-6-14 00:47:18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 览 左:中国区销售总监张立明先生右:大中华区经理平颉先 生 卡尔·蔡司的宗旨:使科学和技术超越人们的视野 卡尔·蔡司公司的口号:“We make it visible”是一个 承诺。它承诺带领卡尔·蔡司的用户进入他们过去未曾 ¾ 过的技术领域。 用科技来超越人类肉眼的极限。利用光学方面的先进科学 技术,不断挑战人类想象的极限。满怀热情,勇于创新,不断 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从新的角度来影响这个世界。 作为世界三坐标行业的领导者,我们一直向客户提供最 优秀的产品,最完善的服务。蔡司方针是:以最佳的产品和 服务嬴得顾客,追求最佳! 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 蔡司凭借其处于国际前沿的先进的测量技术,在进入中国 的短短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蔡司工业测量 仪器方面,尤其是近十年,销售增长大概有二十倍;从刚开始 的几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在八十多人的团队;在市场占有率 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致力于打造高执行力的团队 打造高执行力的团队是蔡司努力去做的事情。蔡司整个工 业测量仪器团队可以细分为销售、市场、服务三部分,其中服 务团队又可以分为设备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蔡司一直致力于:

诚度。3、不断的改善工作流程。遍及全国各地的销售团队和 服务团队,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高执行力的团 队,为蔡司业务的卓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专业、最完美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以长期的合作伙伴的态度为您提供最专业、最完美的解决 方案。 以三坐标测量机为例,三坐标测量机的主要用途是帮助用 户测量尺寸。但是在国内,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很深的专业 知识,产品检测之后,如果合格就皆大欢喜,如果不合格,怎 么办?蔡司专业的工程师会帮客户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 并提出改进的方法。进而帮助客户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或 者质量控制中的瓶颈工作。亚太地区最大的备件保税库和演示 培训中心,备件充足、人员齐备,完全能满足和保证用户生产 的正常进行及编程和各种培训的需要。从蔡司的角度来讲,蔡 司不仅仅是销售设备的公司,更是一个向客户提供顾问服务的 顾问公司。” 一流产品与一流的服务 在欧洲,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的营业服务的百分比越来越 高,销售产品的百分比越来越低。蔡司希望:蔡司卖出的第一 台机器是由销售人员销售完成,第二台甚至更多的机器则是由 服务来完成的。所以蔡司会不断的提升自己服务内容、服务质 量。用售后服务来抓住用户,保持用户的忠诚度。 客户忠诚度是唯一用来衡量质量的真正标准。客户的忠诚 度源自客户的满意度,在蔡司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光听我们说 的—请看客户对我们的评价”。使客户满意是蔡司引以为豪 的事情。蔡司一直在强调:“我们不仅仅是在销售高质量的产 品,同时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在与客户的交流过 程中,蔡司始终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帮助客户解决实际 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向客户传达的“以长期的合作伙伴的态 度为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理念,这是让用户保持很高的满 意度和忠诚度的根本Ô 因,也是蔡司一直坚持的理念。 同时蔡司做到:1、蔡司的服务团队遍及全国各地,能够对客 户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因蔡司拥有为数众多的专家、高级 工程师、工程师,他们都从事三坐标行业多年,¾ 验 丰富,技术精湛,从销售、安装维修到系统应用工程师这样一 个完善的人员体系,可以为您解决从选型直到编制特殊程序和 现代测量工艺等问题。2、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针对结果进 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 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将会是蔡司在 市场中立足的关键,蔡司也在逐步增强服务团队的力量,使其 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蔡司场发射优势

蔡司热场扫描电镜技术优势 世界可见光及电子光学的领导企业----德国蔡司公司始创于1846年。其电子光学前身为LEO(里奥),更早叫Cambridge(剑桥)和Zeiss。积扫描电镜领域40多年及透射电镜领域60年的经验,ZEISS电子束技术在世界上创造了数个第一: y第一台静电式透射电镜 (1949) y第一台商业化扫描电镜 (1965) y第一台数字化扫描电镜(1985) y第一台带有成像滤波器的透射电镜 (1992) y第一台场发射扫描电镜(1990) y第一台具有Koehler照明的 200kV 场发射透射电镜(2003) y第一台具有镜筒内校正Omega能量滤波器的场发射透射电镜(2003) ZEISS 场发射扫描电镜特点 ZEISS 电镜为肖特基(Schottky)热场发射扫描电镜主要有如下特点:1,电子束噪声较小,<1%。 2,束流稳定度高,优于0.2%/h,适宜于长时间的各种精确分析。 上述两项指标其它厂家均未给出。在理论上其他厂家比蔡司要差一个数量级。 3,同级别最高分辨率。GEMINI镜筒--ZEISS场发射电镜由于其独特的镜筒设计(GEMINI镜筒),具有无以伦比的成像能力,无交叉光路设计,无Boersch(柏旭) 效应,大景深,分辨率高。

传统镜筒:右图 在交叉点有 Boersch 效应 电离量大 镜筒变得很长 对恶劣环境敏感 Gemini 镜筒没有交叉点,Gemini 提供一个 超短的光学系统,最重要的是没有亮度损失! 特点 ?高稳定热场发射电子枪(FEG) 变化 < 0.5 % / h ?低电子束噪声 1 % ?无交叉电子束路径 无 Boersch 效应, 大景深 4,低电压技术一直以来代表电镜的最高制造水平,ZEISS场发射电镜具有极好的低加速电压性能,采用 Beam booster (电子束推进器,蔡司专利) 确保在整个低电压 范围的极好图像分辨率,加速电压可低至20V,且在20V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从低电压低至20V至高电压30KV无需切换模式,其他厂家需要重新调整切换模式 。且最低电压只能做到100V。 5,超大样品室、全部坐标马达驱动样品台及较大的移动范围,为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6,抽屉式样品室拉门,方便样品更换及大样品、形状复杂样品的观察。而冷场扫描电镜由于要求的真空度较高,不宜破坏样品室的真空,一般用“样品交换气锁”来更换样品,操作麻烦,且进出样品的尺寸、形状受限。 7,真空系统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工干预。

百年历史名门望族蔡司眼镜片的详细介绍

百年历史名门望族蔡司眼镜片的详细介绍 卡尔蔡司(Carl Zeiss Jena)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且是制造相机镜头的世界级企业。卡尔蔡司镜头的历史起始于1890年,发明叫作Anastigmat的散光补偿镜头而启开。之后,卡尔蔡司作为150年传统的镜头企业来,在医学系列、双眼镜、相机镜头、扩大镜、眼镜、天象仪等光学设备领域里扬名海外。其中,相机镜头具有鲜明的分辨率、细致的描写力、均匀的光圈、T*多层膜发射的加硬处理等优点。 品牌介绍: 卡尔蔡司是在光学及光电子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一家全球性的国际化公司,为半导体技术,工业光学,生命科学,医疗,眼科和视光学等领域的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蔡司在中国以医疗设备、眼镜片、工业测量、半导体工业设备、电子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设备的经营为主。蔡司在广州拥有生产眼镜镜片的工厂并通过代理商销售蔡司镜头、望远镜及天文演示系统。 发展历程: 年份发展历程 1846年蔡司在德国耶拿创立; 1890年开始生产相机用镜头; 1896年Paul Rudolph发展出Planar镜头的始祖; 1902年Tessar镜头面世,后来这种镜头被称为"鹰眼"; 1912年成功推出了Punktal?——全球第一款具有点焦成像功能的轴对称镜片; 1917年蔡司成为耶拿配镜师学校的创始合作伙伴,该学校在1918年开始授课; 1928年推出特别高速的BiotarF/1及F/0.85镜头,是专为X光摄影而设计; 1932年推出高速的SonnarF/2镜头,供Contax相机使用; 1935年T镜头镀膜技术出现; 1935年发明ET?镀膜,这是首款可适用于光学镜片的耐用型减反射镀膜,大大提高了视觉质量;1951年Flektogon广角镜出现,供单镜头反光相机PRAKTICA、EXAKTA、PENTACON six使用;1953年蔡司率先将个人视觉习惯纳入眼镜片的设计中; 1954年Biogon F/4.5镜头出现,视角达90度; 1962年蔡司镜头用于"水星8号(Mercury8)"太空任务,成为第一只在太空使用的镜头; 1962年卡尔蔡司相机镜头被用于Mercury8(水星探测计划),以及随后的所有其他美国载人太空飞行; 1963年出现Hologon F/8的设计,视角达106度(35mm片幅); 1966年世界上最大光圈的光学镜头50mm Planar F/0.7问世; 1969年依靠优质的蔡司镜头,拍摄了人类首次登月照片; 1972年首支有色差矫正的Superachromat Sonnar250mm F/5.6镜头面世; 1974年研发超级ET?镀膜,蔡司率先在眼镜镜片上引入多层镀膜; 1980年首支能够达到1:1的Makro-Planar F/2.8微距镜头面世,而这镜头可适用于Contax的SLR 上; 1992年蔡司引入VideoInfra?,全世界第一个电子中心定位,其定义了镜片配试的新标准; 1993年卡尔蔡司开始生产高质量的变焦镜头;

蔡司——全方位的检验

蔡司——全方位的检验-机械制造论文 蔡司——全方位的检验 无论是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高性能计算机,还是对处理能力强大的芯片,人们对半导体行业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么大。一切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卓越、更快也更可靠,这对太阳能和航天工业的要求也是相同的。而对作为世界领先的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英国Edwards公司来说并不困难,他们专业从事真空泵制造,并为芯片、平板显示器、LED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现在Edwards公司所有的真空泵系列产品,包括用于加工芯片和太阳能技术的零部件已经在其新设在韩国天安的C3工厂加工生产。由于亚洲的崛起成为高科技产业增长的引擎,Edwards公司决定在2009年将其先进的制造设备引入韩国。该公司相信韩国行之有效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使其成为生产高科技应用真空泵的最佳场所。C3工厂建于2011年,现在已完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满足质量的高要求 在过去的10年里,韩国制造业对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精密测量系统的更高需求。“现在的买家在购买产品前,通常都会要求制造商提供相关的产品质检数据,”Edwards 03工厂的质量工程师Alex Kim介绍说。因此,坐标测量机在生产厂家的测量实验室里不再罕见。然而,目前多数韩国企业,仍然很少直接在车间使用三坐标测量机。Edwards韩国公司是一个例外。由于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百分之百的精密生产,所以Edwards决定投资以提升测量技术,来满足公司对高品质的要求。蔡司测量机显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对于Edwards公司而言,他们需要一台操作简单,可靠并且快速直观显示测量结果的三坐标测量机。Alex Kim过去曾使用过许多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坐标测量机。在他看来,蔡司系统的最大好处在于其可靠的质量。“与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蔡司提供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这是我们进行质量控制的决定因素,”他说。通过重复测量对测量机本身的实际性能可以进行简单测试。“蔡司测量机使我确信只要它得出的测量结果是可以完全信赖的,”Kim说,内了向客户证明其产品的卓越品质,Edwards公司常常邀请客户参观公司的生产设施,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使用蔡司测量机演示产品的测量过程。在2010底C3项目刚刚开始的阶段,Kim在向客户介绍测量机在生产中的工作情况时,他就认识到,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公司选择蔡司产品的确是最佳的策略。 现在在C3工厂的生产车间有14台蔡司测量机。同时在测量实验室里有一台蔡司CONTURA G2和一台蔡司PRISMO。有二台蔡司ECLIPSE、二台蔡司DuraMax、三台蔡司GageMax和七台蔡司CenterMax直接在生产现场使用。由于生产线包括16个单元,使用了14台测量机,这意味着几乎每条生产线都使用自己的测量机。特别是,与加工各铸造材料单元的卧式加工中心一起的还有一台坐标测量机。直接用于车间的测量机 质量控制在Edwards是重中之重:在产品加工和抛光处理后,直接由工人进行质量检验以控制品质。由于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公差要求,因此坐标测量机非常适用于针对不同公差的测量。此外,坐标测量机还可以快速精确的提供测量数据,是C3工厂实现全检目标必不可少的利器。 蔡司坐标测量机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工件无论在车间或是在实验室里都可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Edwards公司要求在车间测得的公差与在测量实验室

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历史

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历史 先说徕卡,话说徕卡这个品牌没有建立以前在1849年,23岁的德国数学家卡尔.开尔纳(Carl Kellner)在威兹拉(Wetzlar)成立"光学协会",开始镜头与显微镜的研发。这时徕卡的前生。在1869年Ernst Leitz 接管了公司并成为唯一的管理者,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这就是著名的Leitz(徕兹)公司。具体说到徕卡(leica)这个品牌的诞生,不得不先说135相机的产生。 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ck),德国一位才华横溢的机械师,同时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执着的色友。在上世纪初,工业革命盛兴,当时的机械工程师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纳斯达克崩盘前的IT工程师一样是知识分子中的骄子。Leica(徕卡)相机的历史就是从奥斯卡·巴纳克担任徕兹公司研究主任一职才开始的。 德国光学诸雄,徕卡剑走偏锋,追求小巧。施奈德讲究的是有容乃大,内力雄厚。罗墩斯得最出名的是暗(房)(利)器(就是放大镜头啦)而蔡斯就是一个全能高手了。135幅面Carl Zeiss T*镜头是唯一可以抗衡徕卡的品牌。120中幅中哈苏也是依靠蔡司T*镜头群称霸专业领域。就是在大幅,Carl Zeiss也有一支小像场的Planar T* 135mm/3.5号称大幅镜头的最大光圈。 德国古镇耶那Jena就是著名的卡尔. 蔡司光学的故乡。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卡尔. 蔡司(Carl Zeiss ,1816~1888)一个高中毕业的学徒工将会在这里创造一个世界光学巨人。 靠着多年的对光学和化学兴趣,卡尔在学徒满之后长期的在当地的耶那大学旁听。在1846年卡尔. 蔡司正好30岁的时候,他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有20个雇员,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由于得益于两位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 灾难降临,就在1945年2月14日晚上,德累斯顿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这是个灾难。在二战将近结束时,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那,本来打算让工厂重新开工,由于Yalta 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德国被一分为二,耶那镇和德累斯顿全部都由苏军占领。对于这个光学巨人的财富,俄国人当然不会让"美帝国主义"染指,于是大量的蔡司高级技术人员被转移到了苏联的基埔市,作为战争赔偿,苏军同时也拆除剩下94%的Carl Zeiss 加工厂和制造厂。在基埔建立了现在的Kiev照相机制造厂(所以现在俄罗斯镜头靠着偷[抢?]来的一点皮毛技术至今还能在光学领域有着一席之地)。但是德国人的技术好像抢不走,在耶那大学的支持下Carl Zeiss Jena的LOGO很快又出现了。同时巴顿撤出时,也掠走了的蔡司的126名关键的管理人员和技师在老美扶持的联邦德国(西德)领导下在巴登-符腾堡的奥伯考亨(Oberkochen)重新建厂,Carl Zeiss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获得了新生。但从此蔡司厂也因此一分为二。 东德的产品冠名为:Carl Zeiss Jena(卡尔. 蔡司.耶那)史称"东蔡"。生产潘太康相机 西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 史称"西蔡"

卡尔蔡司望远镜

卡尔蔡司望远镜 要真正体验大自然,您需要来自于它的灵感。这是一个已融 入了卡尔蔡司超过165年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理念。正如 大自然从不陷于停顿并不断变化,卡尔蔡司总是以孜孜不倦 的好奇心和不屈不挠的热情质疑现状并以技术创新来设立 行业新标准。 自1846年以来,这种热情使我们继续完善我们的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以及我们的客户服务。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屋脊棱镜双筒望远镜,第一个安装棱镜系统的望远镜,我们的面向应用的产品设计或用最好的透过率的光学结构。一次又一次,我们以我们的新创新给甚至最苛刻的猎人、鸟类观察者和自然爱好者们以深刻的印象。 当您拿起我们的一个产品时,您会感受到卡尔蔡司的开拓精神。无条件的追求完美是反映在每一副由卡尔蔡司制造的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或瞄望远镜里,这使我们成为世界上运动光学的领导者。 我们今后还将继续致力于这个信条,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次又一次的给您和所有渴望的猎人、鸟类观察者和自然爱好者们洞察大自然的新视角。因此您可以体验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亲近自然的兴奋,更接近,更精确,更强烈。 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刻。 狩猎 世界上,狩猎一直享有独特的魅力。没有任何地方能比户外 活动更提高你的自然本能。长时间的绝对沉默。无声无息的 跟踪和在关键时刻因兴奋造成肾上腺素的涌动。数百年来, 卡尔蔡司为了这样的时刻开发尖端的光学制品,保证在任何 狩猎情况下,都能给猎人带来完美的信心。

自然 自然赋予人类灵感。在自然中,您沉浸在寂静中找到平静和 放松。领会成群漫游穿越非洲平原的兽群的难忘景象,品味 色彩斑斓的鸟类飞出灌木丛的独一无二的时刻。卡尔蔡司花 了超过一个世纪来发展最先进的光学技术,提供给大自然爱 好者比以往更接近大自然的体验机会。 基于传统的创新 成立于165年前的光学和精密加工的小车间,公司命名为卡尔蔡司,因其创新和尖端技术在光学的所有领域享有盛誉。产品同时结合了技术的精密和功能化的设计。他们是可靠的工具,也因此是有鉴别能力的客户热衷体验的关键。 卡尔蔡司的运动光学有限公司的产品作为体验大自然的伴侣,被充满激情的猎人,热情的动物和鸟类观察者以及所有那些参与户外活动的人使用。除了科学研究,他首先与所有那些使用“他们的蔡司”在最恶劣的的条件下,不断的突破性发展的人紧密联系。德国制造的高精度光学。 无数的创新,尖端技术和不断追求完美了卡尔蔡司的国际声誉:作为捕获和增加迷人瞬间的品牌。没有任何厂家比卡尔蔡司更能在悠久的时代中表现出更大的科技能力。一个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成功的故事。想象的极限,尖端的性能,用我们的激情来努力实现,我们让世界以新的眼光看事物。全世界的人将从中受益。 比以往更亲近自然的兴奋 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刻 1846卡尔蔡司在耶拿建立工作车间。 1893为“增加物镜距离的双望远镜”申请专利。 1894厄尔斯特.阿贝(Ernst Abbe)博士发明棱镜玻璃系列产品。这些棱镜玻璃很快因为其高质量和出色的图像国际闻名。 1896第一个单筒望远镜包括变焦目镜被蔡司发布。 1904第一个为狩猎设计的,可双倍放大的棱镜结构的蔡司瞄望远镜被制造出来。1917双筒望远镜采用增加视野的广角目镜。 1920蔡司Zielacht系列,市场第一个高倍并增加黄昏图像亮度的瞄望远镜。1922生产出第一个可变倍数的瞄望远镜。

ar coating 是个什么鬼看蔡司公司是如何介绍的

AR Coating 是个什么鬼?看蔡司公司是如何介绍的? 光学薄膜前沿,Frontiers of Optical Coatings光学薄膜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人才交流、企业宣传新媒体、新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商业摘要:AR Coating 中文称做增透膜或抗反射膜,蔡司公司曾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增透膜的概念,那它到底是个什么鬼?是如何运作的呢?且跟小编往下看。蔡司公司是哪位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是一家制造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德国企业。它由卡尔·蔡司(Carl Zeiss) 、恩斯特·卡尔·阿贝(Ernst Karl Abbe) 和奥托·肖特(Otto Schott) 于1846年在耶拿(Jena) 建立。公司的名称就来源于它的创始人之一的德国光学家卡尔·蔡司。卡尔.蔡司集团目前主营半导体技术、医疗系统、显微镜、工业测量技术、电子光学系统、消费光学产品等六大产品,增透膜的概念就是蔡司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增透膜又是啥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减少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在其表面镀层透明介质薄膜,这种薄膜就叫增透膜,蔡司公司的第一代单层增透膜就是蓝膜。蓝膜又是啥蔡司公司在镜片表面镀一层氟化镁mgf2,厚度是可见光中间波段波长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中间波段刚好可以被全部透射,不过可见光边缘波段的光线没办法全部透射,还有残存反射,在蓝色

波段反射比较强烈,所以我们看到的这种镀膜呈现蓝色反光,俗称蓝膜。蓝膜的平均反射率大约是1.5%,这种镀膜是第 一代增透膜,因为只有一层镀膜,也叫单层膜。 ▲保罗棱镜望远镜 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到镜片表面,或者从镜片内部射出到空气中,都会发生反射导致光线损失,如果不镀增透膜,每次反射大约会损失5%的能量,而一架保罗棱镜望远镜的一侧 镜筒,内部大约有10个空气接触面,这样一来大约50%的能量被损耗了(严格算法是1-(1-5%)的10次方,而且没考虑光线通过镜片内部时的吸收),导致成像昏暗对比度低。单/双层增透膜区别1 单层增透膜2 双层增透膜增透膜原理又是啥增透膜的原理是把光当成一 种波来考虑的,因为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具有干涉的性质。在镜头前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是'氟化钙',微溶于水),如果 膜的厚度等于红光(注意:这里说的是红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时,那么在这层膜的两侧反射回去的红光就会 发生干涉,从而相互抵消,你在镜头前将看不到一点反光,因为这束红光已经全部穿过镜头了。在理论作用上来说与增反膜恰好相反。增反膜又是啥 增反膜是用光疏到光密有半波损失,然后薄膜片的厚度为 λ/4n,这样来回就二分之一个波长,加上半波损失,就回去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