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湛影超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湛影超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湛影超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湛影超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湛影超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在不断的完善建设,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河道生态护坡建设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护坡受到重视的原因主要由于目前人们生活以及生产越

来越涉及河道流向,因此人类的正常活动对于河道的干扰强度越来越大,这样就

会导致河道的护坡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正在有意识的对河道护坡进行改善性施工,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

护坡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

地提升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同时也有效的提升生态护

坡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河道生态护坡;研究现状;功能意义

引言

近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在城市规模扩

大化过程中,河道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个体,它的功能及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如:以农田排涝为主要功能的河道重新定位为城市行洪河道;一般城市排水

河道定位为城市排水及风景观赏河道等。随着功能的重新界定,城市河道修建、

改扩建工程也日益增多。特别是杭州市,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城市向着景观旅

游城市方向发展,而河道更是注重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以创造?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河道水环境为根本目标,达到改善水质、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增添河道景观魅力、提升区域整体品位及生活环境的

目的。现结合杭州市近年来已施工的电厂热水河、中东河、幸福河等城市河道整

治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比传统河道护坡现状,探讨河道生态护坡

改造的主要途径及实现形式,并进行问题分析及思考,以期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能

有更好的应用。

1我国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现有发展状态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河道护坡的施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先于中国进行河道护坡的建设施工技术的研究。在日

本10年前就已经对河道护坡施工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的尝试

并且实施了自然型河道改造计划,在日本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河道护坡的施

工以及维护主要就是通过自然型的河道治理改造方法进行施工整治。在河道护坡

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使用原理就是通过植物的自然堤岸,采用木材或者是石材

等原料作为自然河堤的保护底,这样就能够在河道护坡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体现

出护坡的生态性能。同样在欧美发达国家,在河道护坡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全

程体现出生态护坡的施工理念,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的景观性以及

同周边生态环境的一致性以及协调性,在河道护坡施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障

天然河道护坡的施工保护,规避由于河道护坡施工对周边环境以及生态等问题的

影响和破坏。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保障施工同周

边环境的生态平衡性。我国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施工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很多

的施工技术环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在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建

设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施工经验,同时我国的生态护坡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施

工效果。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生态护坡的施工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段大峰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段大峰 发表时间:2018-11-13T21:51:01.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段大峰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巨大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淮北兴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巨大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工作之余总喜欢到城市河道边去放松一下自己,所以河道从基本的泄洪、蓄水、航运和排涝等功能逐步演变为观光、休闲、美化环境等功能。生态护坡受到重视的原因主要由于目前人们生活以及生产越来越涉及河道流向,因此人类的正常活动对于河道的干扰强度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导致河道的护坡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正在有意识的对河道护坡进行改善性施工,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分析,有效的提升生态护坡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河道生态护坡;研究现状;功能意义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关键点。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水利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分为河道疏通、河堤修筑、护坡工程等几个部分。护坡工程作为水利工程基础部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与效益,必须重视护坡建设。通过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生态护坡方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护坡建设进行设计和施工,这都有助于做好生态护坡建设工作。 1生态护坡的概述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生态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加强河道护坡将有利于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其效益的良好发挥,对于维护国家繁荣富强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护坡作为水利工程生态建设和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内容,其是一个综合性较强、耗用时间较长的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以护坡建设为出发点,对施工工艺、方法、材料以及结构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管控的综合性方法已被运用于护坡建设中。由于以往石材施工方法内容比较单一、无法适应现代防洪生态建设的需要,已经逐渐被绿色植被和土木材料相结合的形式所取代,在工程结构的功能化、丰富化以及美观化不断得到保障的同时,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将得到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对生态护坡建设的研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际经验一直阻碍着水利工程防洪生态建设稳步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防洪生态技术,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为提升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建设水平提供重要支持。 2我国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意义 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有4个,首先是生态护坡的防洪应用功能;其次是生态护坡的生态应用功能,其次是生态护坡的景观应用功能,最后是生态护坡的自净应用功能,下面针对上述4个主要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2.1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防洪功能 在我国的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生态护岸这一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要的原因在于生态护岸的强大的防洪应用功能。生态护坡能够根据实际的水文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能够有效地对河道的水循环进行一定的干涉作用,一旦在洪水到来的时候,大部分的洪水会通过生态护坡的植被的丰富的根系来进行存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缓解并且降低洪峰的水量,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洪水的延滞效果。相反如果遇到干旱等天气,生态护坡能够自动将植被根部存储的水分渗入河道中,能够有效地缓解河道的水量枯竭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的植被最主要的一个依据就是其发达的根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才能够达到防洪抗旱的目的。 2.2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由于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河道护坡中的植被通过岸堤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够有效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河流生态体系,能够有效地在陆域以及水域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区间。生态护坡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体现其防洪抗旱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休憩场地以及食物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障水域的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不受到水利工程施工的破坏。同时高密度的植被覆盖的生态护坡是相关水域生物多样性能够保护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在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植被的密度的确定要格外注意,要根据当地生态需求进行植被密度的确定和施工。 2.3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景观功能 由于在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我们注意了和周边环境的平衡以及和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态护坡的施工达到水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修复的目的。我们在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当地的天然施工材料,这样能够有效地同周边的生态地形有效的连接,给生态护坡以及周边环境营造一种和谐、多样的景观特色。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态护坡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障其景观的应用功能,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施工痕迹。 2.4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自净功能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生态护坡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其自净应用功能,能够通过生态护坡强大的自净能力,有效的改善周边水域的水质,一旦有污染物排入河流中,我们就能够通过生态护坡的植被进行相应的生物反应,有效地对污染物中的细菌进行吞噬,净化水质。 3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河道生态护坡的技术研究 3.1植被型混凝土保护法 多孔混凝土是生态混凝土的关键成分。混凝土中的孔隙所发挥的作用是储存保水剂、植物种子以及化肥等植物生长必备的成分。生态混凝土骨架的良好体现就是多孔混凝土,其可以使植被的抗击冲刷能力得到有效增强,且植被根系在获得充足养分和空气的基础上,发达程度会明显提高。另外,多孔的设计结构还可以排除废水、废气,为根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 3.2水利喷播法 水利喷播技术主要是指直接将种子、化肥、黏合剂以及保水剂搅合在一起,然后将其喷洒在坡地上,由于搅合在一起的材料具备植物生长的必要物质,其不仅大大简化了种植流程,减轻了施工工人的工作压力,还为企业节省下更多的人力成本,使种植更为均匀,降低了

完整版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传统的护坡工程中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摘要:且具有稳定性好、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逐渐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省土地等优点。但是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本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生态护,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 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 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绝大多数人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特别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根系锚固作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用) 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生长植物的生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态防护平台。1

由高大乔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的系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后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人二者结合体现了一个要素反 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2 4.生态护坡的形式生态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 植物型护坡、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深根锚固,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失

河道生态护坡

河道生态护坡 摘要:河道护坡多为的浆砌石、混凝土等护坡方式,现在大部分河道已经采用生态护坡。下面对于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和实际应用情况与传统河道护坡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关键词;生态护坡;植物护坡;三维植被网护坡 Abstract: River of QiShi for slope protection more pulp, 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method, now most river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has been used. The river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for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hannel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lope comparison.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Plant slope protection; 3 d vegetation nets slope protection 传统的河道护坡: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优点:河道岸坡的稳定性强,行洪排涝功能强,缺点:造价较高,维护难度较大,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 生态护坡:以植被草、土工材料绿化网、水力喷播植草、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混凝土连锁块结合植被草等方法,优点:同时具备水利工程的功效和景观“亲水”、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 生态护坡的内涵 生态护坡概念的内涵: 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 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沿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体系。 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们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个要素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1 水力稳定性原则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甘超君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甘超君 发表时间:2019-11-07T11:59:59.80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作者:甘超君程艳艳 [导读] 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高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河南震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生态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有效分析生态护坡设计原则,科学掌握河道整治当中的问题,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高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在保持陆地水土稳定的同时,降低河水富营养化问题出现概率。但是在现阶段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过程中,已有河道生态护坡研究文献仅停留在河道生态护坡相关定义及基本应用方式阐述方面,没有对现有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导致多数施工人员无法了解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生态功能及应用细节。据此,对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生态护坡主要特点 1.1生态护坡优于传统护坡 相比于传统护坡来说,生态护坡技术在其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根本上看,生态护坡的关键区别在于改变了传统单一石材的护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案,主要是利用在河道两岸培育大量的绿化植被,还有耐潮湿的树木,在它们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能够抵御洪水及其他不利情况,保护河道环境。另外,相比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各类支撑结构来看,生态护坡系统在成本投入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因为植被树木的前期投入是相对低廉的。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效益非常可观,而且对改善经济效益有极大的作用,相对容易实现。 1.2生态护坡与环境污染 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建设,使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很多加快经济建设的方式,都是不顾及长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特别是最近几年,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更加白热化,空气、水源等各种污染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河道护坡这一工程建设必须满足环保的技术要求,不能产生二次污染,要依据实际生存条件,按照河道的运行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生态护坡方案。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土工材料复合种植技术 2.1.1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 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是通过镀锌、喷塑铁丝网的方式装碎石、肥料、种植土构成。镀锌铁丝很容易出现锈蚀等问题,因此要选择具有一定耐腐蚀性的喷塑铁丝网笼。其具有良好的抗冲刷能力,适应地基变形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地避免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整体性不足、现浇混凝土护坡适应地基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满足生态性护坡的各种要求,可以实现全断面的护砌,为生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与空间。 2.1.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 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土工网垫固技术就是在聚乙烯、聚丙烯等相关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由网垫以及种植土、草籽等构成。固土网垫由过多层费拉伸网以及双向拉伸平面网沟通构成,在多层网交接点通过热熔后粘接,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网垫结构。此结构可以存储土壤、砂粒,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网孔达到均衡性生长,将草皮、泥土以及网垫等结合在一起,提升整体的稳固性。 2.2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 三维植被网是较为常见的生态护坡技术,其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借助挤出、拉伸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护坡性能。三维植被网分底层与表层两层,底层为基础层,具有较高的强度,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植被网出现变形的现象,在预防水土流失中同样有着显著的效果。表层则为起泡层,便于填上土壤,种上草籽,具有很好的固土作用。从适用范围而言,三维植被网在沙土性河道以及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的坡面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三维植被网可以降低风雨、洪水等对坡面的侵蚀作用,且借助三维植被网,能够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生长,发挥好植被在抵抗水土流失中的作用与价值。以某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工程以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为重点,同时配合以生态加筋植生网垫,对岸坡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工程设计的坡顶高程为10a一遇的洪水位,而在坡脚高程的设置中,则采用河底的平均高程,坡高在2.1±0.3m,平均坡高2m左右。三维植被网防护主要应用于游道至岸滩顶高程的斜坡衔接上。 2.3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采用混凝土、石头等材质生进行网格结构规划,设计网格生态护坡,将植物种植在网格中间,形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由此可见,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其应用率更为广泛,使用价值更强,综合效益显著适宜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在现场施工时,其不需应用难度较高的技术因此效果显著、成本可控,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意义。但相对于其他技术网格生态护坡具有较高的成本消耗,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预算设计等,充分考量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护坡发展情况择优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因此此技术主要使用在农村大型排水罐区域内,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保护河岸周围环境,增强植被的稳定性,选择网格护坡的方式保护生态。 2.4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为了达到生态护坡的目的,在方案选择上要考虑运用当前比较热门的生态混凝土。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看,这属于多孔混凝土。其主要原料与传统的混凝土差不多,水泥和骨料以及外添加剂。布置上的区别是,在混凝土空隙中加入保水剂,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植被树木等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这样就能让土壤与岩石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汛期时就有很好的抗洪效果,这就是植被型混凝土护坡技术。另外,该技术的应用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为了达到环保的要求,植被和树木的大量覆盖,对于改善河道乃至当地生态环境,可

河道护坡施工方案

湖南省慈利县长潭河水电站象市集镇 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三、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四、劳动力计划 五、企业现场机构设置 六、主要施工机械需用计划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现场技术、管理组织 十、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十一、施工工期网络计划 十二、施工环境协调的得力措施 1.工程概况 1.1湖南省慈利县长潭河水电站象市集镇防护工程项目位于湖南省慈利县象市集镇内靠近河边区,总长度约1000米。涉及吴章清至田有栋等52户私人住宅区,东部靠近田有栋私房,西至吴章清私房,南为娄水河,北为52户私房,呈长条形状。 1.2水文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进退影响,一年四季分明,气候降水适中,冬较长较冷雨雪少,夏季热雨集中,春暖多干旱,秋凉多阴雨。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无霜期162天,年平均降雨量865mm,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冬春季节常受西北高压控制,雨量稀少。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平河面,死水位为113.5m,正常蓄水位为115.0m、现场查看以沙岩为主,

地下水含量丰富,水质良好,酸碱度适中。 1.3建筑材料 工程所在地距娄水河北岸,建材丰富,质地优良,砂料取自娄水河南岸,水泥由外县采购,块石、碎石均取自江垭镇,其他建筑材料均可在慈利县城购买。 1.4交通及通信 项目区交通方便,乡级交通道路比较发达,交织成网,各种设备及建筑材料均可经县级公路直接运至邻近建设地点处,但不能进入作业区。通话可采用移动电话,项目经理和工长均配备手机,保证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及业务联系。 1.5施工水电条件 生活用水由工地接当地自来水,对施工用水可抽取娄水河的水;现场距电网较近,施工、生活用电可按业主指定地点接线至施工现场,并铺设、安装至各施工点的目的线路,同时可自备足够的发电机组(参考)。 1.6施工环境 项目区处于52户私房背面间,自东向西缓慢抬升,临时项目工程均布置在项目区内,经过现场查看项目区需要修建一条临时通道,各主要材料才能进入施工作业区。 1.7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及现场勘查与答疑会纪要。 2.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2.1施工组织部署 针对本标段工程,公司将按照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标准进行管理,项目部将由重科学、懂技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专业人员组成。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下设质量安全科、技术科、协调保卫科、材料设备科,对各工段和专业班组进行对口管理。计划布置2个作业班组,每班组40人,共计80人,各班组内配足专业技术人员。 2.2保证措施 2.2.1仔细研究设计图纸,认真勘察现场,分析确定最优施工方案。 2.2.2选拔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建立技术管理机构,保证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8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8

XXXXXXX综合整治工程 -----河生态护坡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四川山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5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及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调查 三、技术准备 四、施工场地准备 五、外部环境准备 六、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总体安排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平面总体部署 三、施工管理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具体保证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施工测量 二、施工排水、降水及施工导流 三、防洪度汛措施 四、土石方工程施工 五、格宾网笼护坡工程施工

六、PCA蜂巢格室生态护坡施工 七、路面及人行道施工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九章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管理第十章其他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1.1 施工图纸 1.2《防洪标准》GB 50201-94 1.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1.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1.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1.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1.9《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265-2001 1.10《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 1.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1.1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1.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 1.14《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SL73.2-95 1.1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16《格宾网施工技术规程》 1.1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18《水工建筑物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形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生态护坡的定义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生态护坡的功能 (1)、护坡功能:植被有深根锚固、浅根加筋的作用; (2)、防止水土流失: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 (3)、改善环境功能:植被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 生态护坡的形式 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 ,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此类护坡分为3种。 a.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护坡:主要由网垫、种植土和草籽3部分组成。 优点:1.固土效果好;2.抗冲刷能力强;3.经济环保。 缺点:1.抗暴雨冲刷能力仍然较弱,取决于植物的生长情况;2.在水位线附近及以下不适用该技术。 b.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护坡:土工单元种植基,是利用聚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连成蜂窝状的网片,在蜂窝状单元中填土植草,起到固土护坡作用。 优点:1.材料轻、耐磨损、抗老化、韧性好、抗冲击力强、运输方便。2.施工方法方便,并可多次利用。 缺点:适用的河道坡度不能太陡,水流不能太急,水位变动不宜过大。 c.土工格栅固土种植基护坡:格栅是由聚丙烯、聚录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经热塑或模压而成的二维网格状或具有一定高度的三维立体网格屏栅,在土木工程中被称为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分为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土工格栅和玻纤聚酯土工格栅4大类。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技术分析 李山城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技术分析李山城 发表时间:2019-04-26T17:01:01.5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李山城 [导读] 大胆创新,结合水利工程河道的实际情况,将不断探索出更加实用、经济、科学的先进生态护坡技术。 上海申鼎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94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需要在大背景下重新思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及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河道治理。在科技和观念都发生革新的情况下,传统的河道治理工作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所以对生态护坡的研究和实施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具体的将结构形式与实际情况和当地特点有选择的结合而组建的生态护坡方式,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河道治理工作的难题,为城市污染的改良和生态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传统的护坡技术虽然能实现对边坡的防护加固功能,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已不能满足现代水利工程护坡施工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增强其稳定性,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逐渐成为河道护坡的主导技术。生态护坡技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不断的总结经验和不足,大胆创新,结合水利工程河道的实际情况,将不断探索出更加实用、经济、科学的先进生态护坡技术。 1生态护坡技术的基本原则 1.1水利稳定性原则 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护坡加固时,需要岸坡满足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岸坡加固完成后易发生冲刷和滑动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在开展生态护坡前,需要确认岸坡表层土的滑动性及水流的冲刷程度,这是决定护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深层土的滑动也会影响护坡稳定性,所以前期需要进行一定的勘察设计,从而保证生态护坡技术能够稳定实施。 1.2因地制宜原则 生态护坡技术是利用自然植物来修复环境,这就需要与当地或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融合,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排除“生物入侵”的可能,生态护坡是为了调和已被破坏的环境,并且增加现有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习俗,第一要尊重他们的文化,不能强行干扰;第二要对当地环境进行整体考察,所需的植物、材料尽量直接在当地进行采取,这样不仅能够有较高的匹配度,还能节约运输成本。 1.3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原则 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生态设计中强调,要尽量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因为过多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是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如能用可再生资源替换,便用可再生资源替换。对于其他的一些可再生资源,不可在观念上认为可以随意使用,对于这些能源的使用也要限制于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其的使用效率。在进行生态护坡技术时要尽量先使用原有材料,在进行材料计算时,先考虑原有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资金和资源消耗,也符合可持续发展,使护坡能够进行一定的良性循环,资源再生。 2现阶段进行河道整治当中的问题 过去在对河道进行治理的时候,所观察到的水体所产生污染的现象十分常见,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将抗冻剂或者是膨胀剂等添加到施工材料当中,添加这些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水体,进而造成水质情况的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生物的生存环境。再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堤岸的生态系统,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护坡施工的时候所采用的材料主要以混凝土或是浆砌石等为主,尽管可以固定堤岸,却会损坏生态环境,比如混凝土会覆盖部分土壤,导致植物存活率不高。最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河道中水体功能的发挥,通过治理岸坡,具有相应的净水作用,然而却由于浆砌块石等材料而影响了水体自身的净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土的生态平衡,同时也对以河道生物为食的野生鸟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我国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河道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 3.1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中的自然原形河道护岸施工技术 为了充分体现生态护坡的设计理念,在保证河道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护坡的相关要求尽量考虑适宜河道生长的水生动、植物,充分利用自然原生植物将污染物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对河道水源的净化。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要根据植物的适宜生长原则及植物本身的净化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既能美化河道及周围环境,又能起到稳固堤岸,净化水体的作用。常用的种植方式有乔木灌木混搭,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布置,充分利用乔灌木易成活、易管理且稳定性强的特性,以达到最佳郁闭效果。同时利用河道植物庞大的植物根系,有效的降低了河道水土的流失,使河堤抵御洪水等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该技术的优点是乔灌木树种自身成活率高,寿命长,成本低,且易管理。但是在强大的洪水面前其抵抗能力明显不足。 3.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根据所用材料及施工方式的不同分为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和土工单元固土种植。这两种方式充分利用了工程力学及植物学的有关特性,利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性实现对植被的加固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植被防洪固堤的能力。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主要采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通过一定的处理,将其打造成蜂窝状的结构,然后在蜂窝中填筑草皮或其他植物,从而将土工材料的工程力学和植物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堤岸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它是将砂土和植物种子放入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因其材料的柔韧性比较强,在结构设置上其高度和空间满足了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的根系能穿过网孔深入泥土中健康生长,最终植物与网垫组成一个整体,不仅有效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而且使堤岸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3.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此生态护坡技术主要将表层土、多孔混凝土、以及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缓释肥料和保水材料组合在一起,从而增强植物生长地基的稳定性来达到护坡的目的。在实际施工中注意混凝土要选用粗骨料及适量的水泥浇筑而成,从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为

护坡施工方案

堤防工程格宾网笼护坡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概况 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分为堤防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两部分。堤防工程包括堤防加高培厚;防渗工程;反压平台;背水侧平台;迎水侧工程护坡工程,植被护坡工程;顺堤河治理工程;堤顶工程;防浪林、护堤林工程;穿堤建筑物工程等。河道整治工程是根据拟定的河道治理方案,结合内蒙古段河道整治工程建设现状,安排新建、续建及改建河道工程,进一步稳定河势、控制河水河槽,提高河道防洪、防凌能力。 本标段堤防护坡工程为迎水侧宾格石笼护坡,位于黄河堤坝迎流顶冲段、冰凌撞击严重段、和堤身挡水高度大于2m的沙土堤段。总长度为5000m,部位桩号406+000~411+000。 1.2设计参数及要求 (1)护坡设计:格宾石笼护坡厚度0.40m,护坡顶高程高出设计洪水位0.5m(具体高程详见附表《宾格石笼堤防工程设计指示表》),设计边坡1:3.0,下设0.15m砂砾石垫层,垫层下铺设复合土工膜。坡脚设格宾石笼固脚,固脚埋深度1.5m,宽度1.0m。 (2)护坡格宾石笼规格为3.0m×1.0m×0.4m(长×宽×厚),护坡基础石笼规格为3.0m×1.0m×1.5m(长×宽×厚);护坡及护坡基础沿长度方向每隔1m设1道隔板。格宾材料选用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格宾网片网孔必须均匀,不得扭曲变形。网丝直径选用2.7mm,边丝直径3.4mm,绑扎丝直径2.2mm。网面抗拉强度不小于50KN/m。网面裁剪后末端与边端钢丝的联接处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为加强网面端与边端钢丝的连接强度,需将网面钢丝缠绕在边端钢丝上≥2.5圈 (3)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GB/T17642-2008的规定。复合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标称断裂强度14KN/m,要求CBR顶破强力≥2.5KN,纵横向断裂伸长率30%~100%;纵横向断裂强力≥14KN/m,纵横向撕破强力≥0.48KN,耐静水压力0.6Mpa,纵横向剥离强度≥6N/cm。 (4)格宾箱体石料:护坡格宾石笼选用块石作为填充材料。填充料应具有耐久性好、不易碎、无风化迹象,块石饱和抗压强度大于50Mpa,比重大于2.6,冻融损失率小于1%。本次设计格宾石笼网孔直径采用80mm×100mm,石料粒径必须大于网孔孔径,填料的中值粒径宜介于1.5D~2.0D 之间,不在外表面的填料可有15%的超出范围,填充后生态格网结构的孔隙率应小于30%。 1.3主要工程项目工程量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方案选择 1.0 护坡型式方案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生态护岸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护岸结构要尽量考虑有利于河道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利用植物将污染物进行体内新陈代谢而分解掉或将吸收的物质存储在体内,从而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护岸或具有自然护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护岸与河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抗洪强度。 综合考虑河道地形、地质、水流、工程造价、施工条件和河道总体布置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我院在一些河道整治工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迎水侧斜式护坡结构选择草皮护坡、砌石护坡、砼预制块护坡、无砂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三维生态袋护坡等几种常见的护岸结构进行比较。其优缺点简述如下: 方案一:土工格网草皮护坡,造价最低,但易受人畜破坏和生物影响,抗冲刷能力差,可用于背水坡或水流流速较小岸段。 方案二:砌石护坡,包括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等。砌石护坡一般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由于块石表面粗糙不平,与水体之间摩擦大,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浪作用,同时砌石护坡本身能很好的经受风浪水流冲刷,其中干砌石适应变形能力强,浆砌石较差。但不能机械化操作,受当地材质、石料尺寸影响大,护砌厚度难以保证,且浆砌石将坡面完全封闭,隔绝了坡面与水体间的联系,生态和景观效果较差。该方案也还存在施工管理难度大和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方案三:砼预制(联锁)块护坡,造价略高,但整体性好,强度高,本身受风浪水流的影响小,能机械化施工,工期短;因其表面平滑,消浪作用小,对堤坡变形适应性较差,如开孔种植草皮,需在护坡下设置反滤层和土工步防止边坡土体的掏空,草皮覆盖率也较低。 方案四:无砂混凝土植草护坡是在周边采用混凝土保护框并兼作模具,中间填筑无砂混凝土成型,只有水泥和粗骨料及复合肥,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孔隙内高碱性水环境进行动态改造,从而得到适合于植生(草、灌木等植物)的粗大空隙和适宜植物生长的PH值范围,但其强度低、空隙率难以控制及耐久性差。在保证25%~30%孔隙率和大透水性的前提下,混凝土强度仅为3~7 Mpa,适应水流冲刷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较弱,抗孔融次数约30次,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对护坡的要求。 方案五:现浇反滤.植生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之生态混凝土结构层是采用经过筛选的粗、细骨料(粒径与被保护的堤体材料相匹配)、水泥和水的混合物里添加生态混凝土专用添加剂,经充分搅拌混合后现场浇筑而成。该技术由于生态护坡专用添加剂的特殊贡献,使反滤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合理、孔径小的性能特点,实现了耐久、透水、整体反滤的护坡功能;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孔隙率大、孔径合理的植生性能特点,既达到耐久、稳定的护坡目的,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满足绿化覆盖率达至95%以上的设计要求。形成堤坝常水位以下以反滤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常水位以上以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的完整的生态护坡体系。

河道开挖护坡施工方案

河道开挖护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商飞总装基地护场河一期工程一标一工段位于浦东祝桥,为商飞总装基地配套工程,长885米。 2.本次我公司承建的为一期工程一标一工段,桩号K0+000-K0+885。河道长度885米,宽60米,河底高程为 -1.0米。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开挖,块石护坡,东侧景观道路及西侧防汛通道。 3.主要工程量: 1)河道开挖土方量约200000M3 2)干砌块石护坡21000M2 3)新建防汛道路5310M2及景观道路1770M2 二、工期、质量等级、安全目标 1、工期:本方案计划工期为240天。 2、质量等级:确保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3、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确保安全,避免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对实地进行勘查,复核标高,对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电、场内临设等进行统筹合理安排。 2、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准备好安全牌、安全禁令牌以及七牌一图、施工现场的各管理物品,及消防器材。 3、落实技术资料,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在看图时必须抓住主要施工图环节,尽量在施工图纸会审得到解决,减少今后有施工时出现的设计变动,以便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 4、组织加工订货:根据本工程进度及各材料品种及时同有关专业部门提出施工部位及要求,并提出加工订货,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主材在购买前应得甲方认可后方可进货使用。 5、开工前,施工人员准备好施工质量评定表,施工日记等有关书面资料及标准管理各种台帐资料。 6、落实施工机械。 二、施工组织部署 1、施工组织以沿河两边的砌石护坡为主线进行施工,工作主要包括河道开挖、排水、基础开挖、砌石、格埂浇注及护坡局部修整。 2、施工期间以砌石护坡施工为主要进度控制区域,一切施工管理即人、材、物首先满足该分项。 三、施工协调管理 1.随时与业主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业主对设计是否有变更要求,已便同设计单位联系及早作出准备,有利 于控制工程进度,及避免返工。 2.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 3.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 并会同发包方,总包、监理单位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等。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 计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XXXXXXX综合整治工程 -----河生态护坡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四川山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5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及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调查 三、技术准备 四、施工场地准备 五、外部环境准备 六、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章施工布置及总体安排 一、施工准备 二、施工平面总体部署 三、施工管理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具体保证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施工测量 二、施工排水、降水及施工导流 三、防洪度汛措施

四、土石方工程施工 五、格宾网笼护坡工程施工 六、PCA蜂巢格室生态护坡施工 七、路面及人行道施工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九章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管理 第十章其他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施工图纸 《防洪标准》GB 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265-2001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格宾网施工技术规程》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水工建筑物砌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SL176-2007《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

13种常见的生态护坡技术

13 种常见的生态护坡技术 2019-05-29 18:41 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泥土等灰色工程,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下面来一一介绍 13 种生态护坡技术。 一、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 特点: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 缺点: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小记:该方法局限性很大,缺点也很明显,可以考虑椰网(或椰毯)铺设法替代,既生态,施工也方便。 二、土工格室植草护坡

土工格室植草护坡是指在展开并固定在坡面上的土工格室内填充改良客土,然后在格室上挂三维植被网,进行喷播施工的一种护坡技术。利用土工格室为草坪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生存环境。 特点:采用土工格室植草,可使不毛之地的边坡充分绿化,带孔的格式还能增加坡面的排水性能。适合于坡度较缓的泥岩、灰岩、砂岩等岩质路堑边坡。缺点:要求边坡坡度较缓。 三、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

特点: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 缺点:造价较高,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且由于草与草之间被混凝土框砖块隔离,在整体的固土效果方面效果不是很好。 四、植生基质植物护坡 植生基质植物护坡是在稳定边坡上安装锚杆挂网后,使用直升机专用喷射即将搅拌均匀的材料雨水的混合物喷射至坡面上,植物依靠植生基质材料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边坡防护、恢复植被的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锚喷防护和砌石护坡等措施。其基本结构为:锚杆(钉)、网和植生基质 3 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