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的三次大反击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的三次大反击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的三次大反击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的三次大反击

大漠瀚海, 匈奴远遁无踪影

黄河泰山,

弦歌彻夜未央宫

乾坤一统

何求神助

诗书铁血

共铸我大汉魂

这就是关于著名的汉武帝与匈奴之间战争的描绘,它是如此的精彩,让人不得不想要探讨它的来龙去脉,这一系列的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展的?过程又是怎样的?汉朝取胜的原因又有哪些?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一:大战背景

匈奴是一支古代游牧民族,生存活动于戈壁大沙漠南北地区,约相当于今天内蒙古、黄河、河套平原、大青山(阴山)一带以及蒙古高原,匈奴的历史可上溯到我国远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在上古时期曾被史书先后称为山戎、猃狁、荤粥,至商周春秋时期被称为戎、狄,最后与其他北方民族统称为胡。“匈奴”称谓始见史书是战国时期,《史记秦本纪》记载“韩赵魏齐帅匈奴共攻秦”。秦汉之际,匈奴的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匈奴冒顿单于趁楚汉相争之际,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零、坚昆(今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南灭楼烦、白羊(今内蒙古南部),并重新攻占河套地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拥铁骑30万,势力十分强大,称雄于大漠南北。

而此时的汉朝呢?多年战争破坏,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最好的例子便是“平城之围”,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攻打晋阳(今山西太原),汗高祖闻讯,亲率30万大军迎战,却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脱险。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天性尚武,勇猛好战,加之汉朝当时弱小,所以匈奴敢于时不时出兵边疆,抢掠财物,但是鉴于在军事上匈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汉高祖刘邦只能忍气吞声,不仅要忍,还要出大血本,即采取娄敬(刘敬)的“和亲”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丝绸、财物,与匈奴约为兄弟,这种屈辱的政策却只能缓和匈奴的侵扰(注意是缓和二字,因为尽管和亲了,匈奴仍不时地南下骚扰岳父大人)。这种和亲政策一直延续到汉景

帝时期,确切来说,是一直到汉武帝初年,《汉书匈奴传》记载“今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大汉王朝忍啊忍啊,忍了60多年后,终于要熬出头了。

公元前140年,一个文韬武略可胜冒顿单于的年轻皇帝——刘彻即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他在位53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几个帝王之一。

二:三次大反击

汉武帝的成就是巨大而多方面的,但他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在和匈奴的斗争中取得的,他把毕生精力也主要用在了和匈奴的斗争上。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幕正式拉开,公元前89年(汉武帝驾崩前三年),汉武帝最后一次策划了反击匈奴大战,武帝一生指挥了数十次反击匈奴的大战,其中带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即河南之战。这一年匈奴入侵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杀略千余人”,边疆东部局势紧张啊!常规打法就是马上派重兵救援,可汉武帝此时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策,就是放弃东部不予救援,而是马上出兵攻打匈奴虚弱的西部,说其英明,是因为汉军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跳出匈奴人设计好的包围圈。于是汉武帝马上令卫青、李息率兵从长安出发,北出榆林、云中,沿黄河北岸向西北行进,猛攻右贤王的驻地高阙,切断右贤王与河套地区的联系,然后突然向南折回,沿黄河、贺兰山南下,直扑没有任何准备的楼烦王、白羊王驻牧的河套平原,白羊王败走,汉军俘获数千人,牛羊百余万。

河套地区当时称“河南地”,是匈奴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匈奴距离汉朝统治核心——关中最近的地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占领河套后,汉朝随即不惜代价地在此设立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筑朔方城,从内地移民至朔方,充实边境。河南战役的胜利,是汉军又一次避实就虚打法的成功战役,是从汉高祖刘邦起的第一次大胜利。朔方郡的建立,标志着汉朝第一次把触角伸到长城以外,把战火引到了匈奴境内。

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121年,即河西之战。春,汉武帝令骠骑将军霍去病统一万铁骑出陇西。霍去病进行了一次典型的无后方作战,全军不要后勤补给,完全因粮于敌,过焉支山(又称胭脂山,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杀俘一万八千余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称为八千),俘虏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祭祀上天的神器),同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合数万骑兵再出陇西、北地,行程两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泽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甘肃酒泉以北)进攻祁连山,俘

杀匈奴三万余人,其中有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及将军等63人,裨小王一下70余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

霍去病的两次出击大大削弱了匈奴右地,并因此激发了匈奴的内部矛盾。匈奴伊稚斜单于因居于西方的休屠王、浑邪王被汉军大败,损失惨重而大怒,当年秋,准备召来杀之,休屠王、浑邪王恐惧,因而合谋降汉,汉派霍去病前去迎接,休屠王又生反悔,被浑邪王所杀,浑邪王并其部众共四万人降汉。汉置匈奴降众于塞外上郡、朔方、陇西、北地和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后,汉先后在这里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称“河西四郡”。此后“金城、河西并南山(祁连山)至盐泽(罗布泊)空无匈奴”,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祁连山地区是匈奴的天然牧场,其支脉焉支山紧扼丝绸之路之要冲,不仅利于放牧,而且盛产一种被称为“红蓝”的菊科植物,是匈奴人制作胭脂的基本原料,汉武帝占领此地后广建牧场,著名的大宛马、汗血马、火焰驹都在此蓄养,匈奴人则黯然神伤,民歌中唱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匈漠北之战图

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即漠北之战。匈奴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大败而停止南下骚扰,公元前120年,又从右北平、定襄一带南下,为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战前,汉武帝与诸将商议:“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汗兵不能度幕(漠),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集10万铁骑,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分东西两路进军,此次出击声势浩大,光战马和运输粮草辎重的马匹就有24万匹,另有数十万步兵紧随其后。匈奴单于闻讯后,赵信为单于谋曰:“汗兵即度幕,人马罢(疲),匈奴可坐收虏耳。”于是远其辎重,以精兵待于漠北。卫青所率西路军出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正遇伊稚斜单于严阵以待的主力军队,卫青立即派5000骑出击,战至黄昏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扑面,两军互相看不清楚,卫青当机立断,派出大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包围单于营地,单于自度“战不能如汉兵”,于是率数百护卫向西北方向逃走,主帅一逃,匈奴铁骑群龙无首,军心大乱,于是四散奔逃,汉军趁机奋勇追杀,奔杀了200余里,一直追到赵信城,但还是让伊稚斜单于跑了,这一战汉军共斩俘19000余人,汉军在赵信城缴获大量粮食,补充给养后,一把火烧掉余粮,奏凯而还。

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出发,很快北上2000余里,越过沙漠,与左贤王接战,大败之,杀俘匈奴七万余人,俘匈奴头目80余人,左贤王逃遁。霍去病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封禅,封

(祭天)于狼居胥山(今内蒙古乌兰巴托东),禅(祭地)于故衍山(在狼居胥山西北),临瀚海(旧注为北海,即今俄国境内的贝加尔湖)而返。

漠北决战,汉取得空前胜利,重创匈奴,共杀俘八九万余人,夺取了阴山以南的所有草地,从此匈奴被驱逐至漠北,而“漠南无王庭”,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而漠北地平,多大沙,少草木,活动也少有隐蔽,军事行动更为困难,自此,匈奴由盛转衰,汉、匈国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解析汉取胜的原因

汉初时,匈奴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史称“北有引弓强国,南有冠带之邦”,为何会在与汉武帝的较量中如此大败呢?我个人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十点。

第一,匈奴不及汉朝广大

所谓广大,是指人和地的问题,大汉王朝地广人众,物资丰富,后备资源充足,据史书记载,汉平帝时,汉总人口数已在6000万左右,而匈奴人口在百万左右,史书称其“不过汉一大县耳”。

第二,匈奴国力不如汉

汉初时国力衰微,《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的情况:“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在社会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富有天下的天子竟然配不齐同色的四匹马,公卿将相只能乘坐牛车上朝,鉴于此困境,汉初统治者都把“与民休息”作为国策,到汉景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特别是汉武帝即位后锐意改革,最后“管粮多得以致陈腐不可食用,银钱撒落一地无人收拢,战马也增加到30万匹以上。”此时汉朝的国力趋于极盛,而匈奴自冒顿单于后开始转衰,到伊稚斜单于时,国力已远在汉朝之下,所以熟悉汉、匈国力的中行说极力避免匈奴与汉拼国力,屡次向单于献计曰速战速决。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的强盛为汉胜匈奴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三,匈奴选人用人不如汉

汉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拔,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等,汉武帝即位后,除沿用上述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新的选拔制度,其一为察举制,就是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推荐,经考核后起用;其二为征召制,即征召那些有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其三,选用博士弟子,汉武帝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为官。这一选人用人制度的实施,使汉朝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最耀眼的当属外

交和军事人才,人所熟知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及卓越的才干,在极度艰险困难的环境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将军卫青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卫青出身低微,冒从母姓(非婚生子),曾为人奴,后为武帝所用,一生七次出击匈奴,率兵奋战,取得了几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匈对抗的军事局势;骠骑将军霍去病是杰出的青年将领、天才的军事家,他18岁为天子仕中,后随卫青出征立大功,20岁封为骠骑将军,指挥数十万大军,“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是汉破匈奴的第一功臣;还有飞将军李广,一生征战匈奴大小七十余次,战功卓著,唐王昌龄千古传唱的绝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赞颂的就是这位大英雄,这些只是千千万万人才中的一些代表,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宣传赞》中描述了汉武帝时代人才辈出的盛况:“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而匈奴呢?肯定也有人才,但远不及汉人才广,且时常不被重用,在人才方面大处劣势的匈奴战胜汉朝的机率可就大大下降了。

第四,匈奴外交不如汉

汉武帝即位后,在积极准备武力攻打匈奴的同时,还注意到了孤立匈奴,他以高瞻的眼光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汉武帝听匈奴降者说“匈奴曾破月氏,以其王头为饮器,月氏遁走,而常怨匈奴。”于是武帝想派使臣去联合月氏共同打击匈奴,但去月氏必经匈奴,风险很大,最终张骞应募。张骞,汉中城固人,武帝建元时为郎(皇帝侍从官)。公元前138年,张骞及随从百余人踏上了险途,途中果然被匈奴扣留,一扣就是十年,最后张骞逃了出去,经过千难万险找到了远迁天山之西的月氏,可此时的月氏已毫无向匈奴复仇之心,张骞在月氏留说了一年多,最后不得要领而归,途径匈奴时又被扣留年余,公元前126年,张骞趁匈奴内乱逃回汉朝,并将一捆绘有河西走廊地图的羊皮献给武帝,尽管没有完成使命,但加深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朝大军指明了战略方向;据史书记载,张骞也带回了草原上的铁粉,汉朝工匠通过研究它,改进了炼铁、制铁器的方法,为汉朝打造更加锋利的兵器提供了可能。公元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派副使分别访问了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汉使出使四方,返还时各国发使臣随同来汉,汉武帝在接见外国使者时令外国客人观看各仓库府藏,以炫耀汉之富有,使者无不惊骇,因而争与汉交往。汉武帝的外交工作取得巨大成功,逐步形成了“凿空”(开通)西域、“断匈奴右臂”一整套战略方针,在

汉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匈奴对周边民族都是采取欺压侵扰的方式,外交上处于劣势的匈奴战败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了。

第五,匈奴学习不如汉

汉朝主要向匈奴学习军事方面的。匈奴是游牧民族,战斗力远胜步兵的骑兵是匈奴的王牌军,匈奴迁到欧洲后,和他们交锋的欧洲军队都有一种经历暴风雨的感觉,先是看见远方地平线上升起一片云彩,那是匈奴骑兵高速行军时掀起的尘土,然后听见闷雷般的轰鸣,那是马蹄铁踏击地面的声音,在连匈奴人的影子都还没看清时,就大雨倾盆了,无数铁箭已经像非洲沙漠里的蝗虫那样遮天蔽日地飞过来,下起瓢泼的“死亡之雨”,这战斗力太强了,所以汉武帝做梦都想大汉也拥有这么一支铁骑,于是汉武帝特地请来匈奴教师,按照匈奴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战马也必不可少,汉武帝学习以粟养马,这养出的马膘肥体壮、奔跑如风,汉武帝也四处寻找大宛马、汗血马等宝马,最后战马增加到三十万匹以上,战马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再说兵器,草原上的冶铁业非常有名,匈奴骑兵的三棱箭镞以其超强的穿透力和超远的射程更是让敌人魂飞魄散,尤其是那“死亡之雨”,为对付“死亡之雨”,汉军发明改进了另一种兵器——床弩,它的威力不逊于“死亡之雨”。通过向匈奴及其它民族刻苦得学习,汉武帝造就了一支可与匈奴铁骑媲美的大汉铁骑,此为师夷,你强我也强,匈奴原先的优势也就没有了,从而制夷,战场上汉军取胜的机率又增加了。

第六,匈奴气奋不如汉

气奋指的是民族精神风貌,即士气。汉初以来,匈奴恃强凌弱,屡侵犯我边境,杀掠我人民,抢夺我财务,即使汉卑躬屈膝,采取和亲政策,也不起多大作用,这在全国上下引起了极大地义愤,全国军民无时无刻不想击破匈奴,这种对匈奴的义愤和破奴的决心一点一点的积累,十年,二十年……一直积了六十年,想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和越国军民一起积愤,才积了十年,就出现“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的形势,然后一举就把吴国灭了,而大汉军民积愤积了六十年,这该达到怎样的程度啊!于是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士气高昂,形成了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此时只要汉武帝一声令下,大汉铁骑没有不奋勇向前,誓死杀敌的,如江河溃堤,势不可挡啊!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是吓破千万匈奴胆!而匈奴人呢?匈奴贵族经过几十年安逸的生活已经腐化了,下层人则遭压迫,一遇战事降的降,逃的逃,能够拼命抵抗的已经不多了,何谈士气?在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古代冷兵器战场上,在士气振天的大汉铁骑前,匈奴取胜的机率还有多大呢?

第七,匈奴人主决策不如汉

所谓人主决策,就是肯定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汉大破匈奴,是汉朝广大军民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的,但是汉武帝的个人作用也是不可泯灭的。汉武帝以其毕生主要精力来对付匈奴,从公元前140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他先后组织了8次大规模的讨奴战役,每次战役,他亲自作全盘谋划,组织调动庞大的兵力、人力、财力,他亲自决定用兵的战斗序列,分配各路兵力、马匹,每次战役结束后,他亲定赏罚,功过分明,重赏重罚,严明纪律,从而保持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在外交上,汉武帝表现了极大的魄力,没有汉武帝的坚定支持,张骞不可能“凿空”西域,汉武帝在外交活动中一是不惜代价,二是有可能的就尽量争取;汉武帝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他敢于不拘一格地放手起用人才,清代学者赵翼在其所著《廿二史劄记》中称赞汉武帝“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坻驰之士,不计流品也……至其操纵赏罚,亦实有足以激功者。”其意是汉武帝敢于不拘一格用人并能驾驭人才;汉武帝还大胆使用匈奴人,匈奴人投汉而封侯者达20位以上,尤其突出的是对金日禅的信任和重用,金日禅是匈奴休屠王之子,降汉后没入官府为养马奴,后因养马一事被武帝发掘,此后一升再升,成为朝廷重臣,最后武帝临终前把辅佐少主的重任也交给了霍光和金日禅。汉武帝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在谈及他打败项羽夺得天下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汉武帝算是把祖先遗传的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在我看来,汉武帝是比汉高祖更有能力的君王,汉武帝用人,那是人才用人才,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人主决策方面,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可就名不见经传了,漠北决战中更是他的临阵脱逃加速了匈奴的溃败,就这样,汉武帝把汉朝引向了胜利的天堂,伊稚斜单于把匈奴拖进了失败的深渊。

第八,匈奴的集中统一不如汉

汉武帝一上台便采取种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制度上,汉武帝设立了中朝(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使得中朝成为强化皇权的御用工具),设置刺史(及司马校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过《推恩令》、《附益之法》、《左官律》,汉武帝根治了诸侯王国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初就遗留下的重大历史问题,保证了国家的统一(解决诸侯王国问题对抗击匈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先,这些诸侯王国的存在,对中央政府的财政和军事是一大祸害,不利于汉武帝在发动大规模战役前作准备工作,一旦开战,又得提防各诸侯王与匈奴勾结,要是来个里应外合,那就危险了,汉武帝又得分心分兵力去对付诸侯王,这样就不能集全国之力反击匈奴了,所以一定要统一内部,可以联想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极

力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竭尽全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说内患的平定对汉击匈奴无疑是一天大的好事);军事上,汉武帝建立了一支常备军,健全了军制,在那个更是“枪杆子中出政权”的时代,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有了一切;财政上汉武帝也推行改革,像统一货币,总一盐铁等都是与统一有关的;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大一统思想,即“治国平天下”,被儒家思想大肆熏陶的汉朝子弟积极谋求建功立业,投身到抗击匈奴的事业中去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途径。汉朝的中央集权已经很盛,现在思想上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绝对会产生伟大的力量,而匈奴呢?冒顿单于创造了一种“三权分立”的统治模式,把帝国分为三部分,自己统治帝国的中心区域,帝国东部交由左贤王管辖,帝国西部交与右贤王管理,左、右贤王的权力很大,这样左右各部“自治”的色彩很浓,集权的味道很淡,到伊稚斜单于时情况更严重了,一遇战事则不可能尽全国之力,战场上也没有统一的指挥,也就谈不上密切的配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时候你被敌人吃了,我都不知道,这就类似秦对六国各个击破,最后扫灭六国。明处劣势的匈奴还能胜吗?

第九,匈奴的文明不如汉

汉朝的文明是定居文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发达的农业又有利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为一个帝国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上层建筑十分稳固,形成了一个有一定生产基础的稳固的社会,农业、手工业、商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秩序,即使哪一天在位的君主突然撒手西去了,下一任帝王即位不久便可以恢复往常的秩序,庞大的帝国又能够有序地运转,而匈奴文明则不然,它是游牧文明,匈奴一直是游牧民族,未能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他们庞大的帝国是靠强制的军事政权,甚至是统治者个人的能量来维持,而不是一个有一定生产基础的稳固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任何强人或强力集团都无法违抗的;匈奴人主要是从事放牧,所蓄养的牛马羊又是一种不稳定、容易流失的资产,一旦遇上天灾,轻微的话,资产也要损失好一些,严重的话,牛马羊大部分就没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牛马羊,匈奴下层人还怎么活?所以说匈奴的经济基础是相当地脆弱,再有就是匈奴人的生活相当程度上要依靠掠夺,特别是在掌权以后,上层人的生活便很快腐化起来,招致内部的激烈争夺,结果是最后的瓦解,这也是千古以来被无数事实所证实的道理。所以说在匈奴走向瓦解的路上,汉武帝打败匈奴是极有条件的。

第十,匈奴的社会制度不如汉

我个人认为汉战胜匈奴的根本原因,就是匈奴的社会制度不如汉朝的社会制度。自冒顿单于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帝国后,匈奴就一直是奴隶社会,而中原地区从战国时代就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封建社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封建制度也不断成熟(不是最成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发展到封建社会,再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落后部落要被先进部落及其文化所征服,任何人、任何国家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阻碍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在大汉面前,在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面前,匈奴要么被打败,要么被同化。汉胜匈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余言

经过几十年的忍辱负重,更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汉与匈奴的战争以汉胜而告终。汉匈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战争,也不是反侵略战争,是民族战争。汉匈之间的战争在当时已不可避免,战争,必然会给人们带来苦难,但以汉胜而终的汉匈战争则更具有积极意义。

当时仍属奴隶制国家的匈奴,尚处在把“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的发展阶段, 把掠夺财物看成是取得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由于不断侵扰汉边, 匈奴和汉族劳动人民侵扰和破坏。汉武帝的征伐匈奴战争制止了匈奴奴隶主贵族阶级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野蛮掠夺, 保卫了汉朝边, 维护了边郡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这是符合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解除了乌桓、丁令、西口辱、乌孙和西域各族人民所受匈奴奴隶主的奴役和剥削, ( 这虽然不是汉武帝用兵的目的) , 使他们脱离了匈奴落后的奴隶制的束缚。西汉设置属国进行管辖, 加强汉族先进封建经济文化的接触和影响, 这是有着积极社会意

义的。他们更加容易接近中原地区比较高度发展的文化, 加速自身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且西汉政府对匈奴降众没有实施屠杀和降为奴婢, 而是分徙于边塞, 自为属国。经济上、政治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帮助其发展生产, 战争解决了和亲政策不能解决的矛盾, 又用和平的

方式处理了善后问题。这对瓦解已落后的奴隶主政权, 争取广大匈奴人民归汉,起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这次战争有着久远的社会意义。

相反,如果在这场战争中不是汉取胜,而是匈奴取胜,会给汉朝人民带来怎样的灾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战争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汉胜匈奴的战争,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它加速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细数汉武帝一生的成就,不愧是千古一帝,实在太霸气了!

细数汉武帝一生的成就,不愧是千古一帝,实在太霸气了! 电视剧《汉武大帝》对汉武帝介绍词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翻开史书,细数汉武帝的显赫武功,即便是再较真的人也会不得不承认,汉武帝千古一帝的名号真不是吹的,汉武帝实在太霸气了!汉武帝且看汉武帝一生中的成就。1 出兵救援东瓯,闽越国闻汉军出动后不战而退。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朝东南边的闽越国(大致为今天福建)围困东瓯国(大致为今天浙江南部),东瓯国向汉朝求援。太尉田蚡等人以路途遥远艰险为由反对出兵救援。汉武帝力排众议,派遣中大夫严助持节发动会稽郡兵马,跨海进军闽越。闽越国听闻汉军大举出动后不战而退,东瓯之围得解。2 出兵闽越,闽越国人杀其国王请降。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攻南越。汉武帝派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讨伐闽越。汉军未至闽越,越人杀国王向汉军请降,汉军方归。3 四路骑兵北击匈奴,汉朝正式向匈奴亮剑。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卫青部到达龙城,斩获匈奴七百级。此战标志着汉朝结束和亲政策,拉开与匈奴决战序幕。对中华民族来说,汉武帝“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

我复亦往”的强势宣告,无异于铸就了民族魂魄,从此这个民族以汉族自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4 收复河套,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获首虏数千级。此战最大意义在于收复了河南地(今河套平原),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得以解除。同年,汉武帝在河套设置朔方、五原郡。5 大破匈奴。打破匈奴元朔五年(前124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斩获首虏一万五千级,赢得汉朝建国以来对匈奴首次重大胜利。6 夺得河西走廊,受降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走廊(大致为今天甘肃),共斩首虏四万余级。同年秋,匈奴昆邪王率众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从此今天甘肃大部分地区纳入中华版图。夺得河西走廊,对汉朝向西进军、开拓西域意义重大,汉朝影响力和国威也由此走向世界。7 漠北决战重挫匈奴。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下定决心集举国之力对匈奴实行长途奔袭、主力决战。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出击。卫青部北围匈奴单于,斩首一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霍去病部与左贤王战,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此战是汉朝与匈奴的国运之战,汉军在付出较大伤亡的基础上重挫匈奴,从此漠南无匈奴王庭。8 讨伐南越,设置南海九郡,平定西南夷。讨伐南越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国相吕嘉谋反、杀汉

汉武大帝(议论文)

汉武大帝(议论文) “尊儒兴学,悉延百家,整顿朝纲,统一王权,改革官制,抑制相权,平定叛乱,改革分封,打击割据,亲统兵权,改革军制,严明赏罚,扩军、禁军,军队改制”是汉武帝登位后的经历。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呢? 武帝生前朝臣对他的举措争论就很激烈。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讨论武帝时盐铁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的讨论分成了两派,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了这点。 光禄大夫夏侯胜说:“武帝虽然有攘四夷广土开域之功,然而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游离,物故者半。又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能恢复,无德泽于民……”。元帝时,贾谊曾孙贾捐之又说:“……当此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鄣郭,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没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右士,关东孙勇等诈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这样看来,武帝似乎被否定了,然而,这只是单方面的认识。 汉武帝时期,武帝实行了不少创新之举,有的是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而创设的,有的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创设的。这些创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政策方面,秦始皇尊法而“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深知,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尊贤任能。墨子有言:“尚贤者,政之本也。”因此在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武帝便诏令丞相,御史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国家在太学设儒家王五经博士,提高了儒学地位,同时又“悉延百家”。形成了尊儒术而又兼用百家。这一点奠定了中国以后封建社会学术思想格局。不仅如此,武帝对西域胡乐,魔术的传入说明在文化上也通过开放、发展,壮大自己。 在政治制度方面。周代重德治,秦始皇“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法。”汉武帝则是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以严刑峻法治国,二者实用,恩威并举。《汉书-元帝》记载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土霸王道染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而这种体制汉武帝是主要的创始者与完成者。并且此制对后世影响巨大,以后各个朝代化一般均是二者兼用的。这是既有社会的需要,也有历史继承和发展的逻辑规律在内。一下割断历史,一切从头开始是不行的。秦始皇废先王之道,要割断历史传统,结果使秦朝短命而亡。汉武帝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既施仁义又重法治国,他成功了。汉武帝对官史来源泉多元化。汉武帝尤为突出的是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挑选出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后来随着大统一局面的出现又从少数民族选拔人才当官,武帝的“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部察史民有茂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前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分别率精骑出击北匈奴,经过战役的沉重打击,取得胜利。 3、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领向汉朝称臣,入朝请求和亲,宫女自愿前往,他们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中的贡献。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等相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教学重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学习指导】:明确目标、问题导学、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等。【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认真细致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问题,用红笔将疑难问题标出,同桌或小组讨论解决,注意随时巩固基础知识)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兴起 阅读课本77和78页,完成以下任务: 1、统一 (1)、背景: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2)、时间:之际。 (3)、人物:匈奴族的杰出首领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影响: (1)、业兴旺发达,牲畜满山遍野。 (2)、业发展起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 (3)、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开始垦田种谷。说明了

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教案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在我国古代史上的贡献;了解汉匈和战的史实;掌握汉武帝军事上大一统的成就。 2.课标分析: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日渐强大进入鼎盛。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汉匈的和战既促进匈奴的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步伐,又是西汉军事上大一统的措施与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军事和民族关系的角度介绍西汉的强盛,顺延着秦朝与匈奴的关系而来,也因为西汉的弱强而和战,匈奴在与汉朝和战的过程中封建化进程加快,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也加强,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基础。因此,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匈奴兴起并对中原形成强大的威胁;另一条线索是汉朝在不同时期与匈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历史的系统性把握还不够,但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不同程度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重趣味性。由于年龄的制约,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对民族关系的主流把握还不一定准确,教师要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和掌握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西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等,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意识。 ②掌握匈奴与汉朝“和”与“战”的表现,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改变,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各民族间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我眼中的汉武帝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字通,汉朝第七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于猗兰殿,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汉武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武帝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一、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汉是强盛的王朝,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 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正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虽然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当时对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开拓疆土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试论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及评述

试论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及评述摘要:在公元前3世纪末,在我国的蒙古高原上崛起一个强大的政权—— 匈奴。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统一整个蒙古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王朝。与南方的大汉朝对抗了近400年,本文着重从两汉与匈奴的战争说起进而掺杂一些本人对这场战争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例如:在文中本人将主要说明一下两汉与匈奴的战争进而就战争的性质进行简要的评析等。 Abstract: In the 3rd century BC, in China's rise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a powerful regime - the huns. He rapidly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owerful slavery dynasty unified the Mongolian plateau. Against the south of the han dynasty for nearly 400 years,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han dynasty and huns war about then doping some views and opinions on the war. For example: in this paper I will mainly explain the han dynasty and huns war and then briefly analyzes the nature of war etc. 关键词:西汉、东汉、反击、匈奴、正义、非正义 Keywords: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counter, the huns, justice and injustice 关于汉匈之间的战争,我首先要讲的是这只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与现代意义上的侵略和反侵略没有什么实质的联系。但因发动战争的主动方及发动战争的目的不同又存在着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并且在两汉与匈奴的战争中不同的阶段又有所不同。 (一)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及评述 汉初,汉朝刚刚统一,内部矛盾尚未解决,国力尚弱。而此时,匈奴正是国力鼎盛之时。《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当此之时,匈奴屡犯汉朝边界,汉朝由于打不过匈奴,自高祖至景帝“四帝一后”当政期间,汉廷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政策,偶有反击,也只是到达边境,从未越境击之。而匈奴却屡屡犯境,杀掠百姓,抢掠财物。搞得长城附近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此时,不言而喻汉与匈奴的战争汉是正义的,而匈奴是非正义的。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要说明的一点是匈奴在优势条件下,却没有急于大规模的进攻汉朝,进而臣服汉朝甚至是灭亡汉朝,这对汉朝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我想这除与汉朝屈辱的和亲政策有密切关系外,也与生活在空旷草原上的民族所造就的粗犷、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匈奴人不像汉人一样经常尔虞我诈,机关算尽。 正当匈奴陶醉于汉的和亲所带来的好处之时,汉朝政府采取一些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全力发展自身国力,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准备未来的反击。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此时的汉朝历经“文景之治”的繁荣,社会生产得到极大恢复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3课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

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 一、中央集权的加强 1.政治上 (1)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的国土除嫡长子继承外,还可由皇帝分封给侯王的其他子弟,形成新的侯国。新侯国归当地的郡管辖。这样,王国越分越小,力量越来越弱,再无力与中央抗衡。 (2)汉武帝颁布法令,歧视在诸侯国做官的人,严格限制士人与诸侯王交往,又以各种罪名废除了许多诸侯国。 (3)为加强对地方官员和富豪的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郡,派刺史去监督和考核他们。中央和都城地区的官员,由司隶校尉负责督察。 (4)汉武帝还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2.思想上 (1)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2 000多年。 (2)汉武帝还在长安设立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学生。 二、与匈奴的和战 1.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西汉初年,汉王朝国力不振,对匈奴只好奉行以“和亲”为主的政策,换取一时的安宁。 2.汉武帝反击匈奴 (1)背景:汉武帝时,国家储备了足够的军粮和战马,军队训练有素,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 (2)时间:从公元前127年开始,汉武帝先后三次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3)著名将领:卫青和霍去病。 (4)结果:第一、二次分别夺回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最后一次将匈奴赶到蒙古大沙漠以北。此后,匈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再无实力与西汉抗衡。 3.昭君出塞:汉元帝把宫女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从此,汉、匈友好相处。 【问题1】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你认为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和富豪的控制,汉武帝派刺史去监督和考核他们;中央和都城地区的官员,由司隶校尉负责督察。在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汉武帝的功过

汉武帝的功过 新华中学2013级4班刘沣进 西汉王朝有一位明君,他改革政治、设置刺史、加强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绸之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他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逾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兴太学,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晚年的时候,他求丹问药,妄图长生不老;宠信奸臣,逼死亲人,使他留下了一个败笔。 他是西汉王朝第七位皇帝,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书》评叙他“雄才大略”,《谥法》说他“威强睿德曰武”。他就是汉武帝,他就是刘彻! 一、汉武帝之功 汉武帝在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政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武帝设立中朝,消弱了丞相的权利。设立刺史,加强对国土的监管。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比如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且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帝王罪己诏的君王。 (2)军事:汉武帝时,有数位名将,像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他们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守卫边疆;数次进攻匈奴而大获全胜。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期中有决定性的三次战役分别是: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3)经济:汉武帝先后进行了六次货币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

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武帝还把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遏制了一些大商贾们牟取暴利,使国库更加充盈。 (4)文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这在当时引起了一股儒学巨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5)外交: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开辟了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二、汉武帝之过 汉武帝雄才大略,但他的一生仍有失败的地方。在武帝晚年他宠信奸臣;派人去寻丹问药,乞求长生不老。 (1)妄图长生不老:而汉武帝晚年被称为他一生中的败笔,因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到了执政后期,眼看匈奴被打的鬼哭狼嚎、屁滚尿流,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叹从此天下无敌手,于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余热投入到神秘的炼丹事业当中,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2)晚年汉武帝在奸臣江充的挑拨下,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这一举动,成为了武帝最大的失败。 西汉明君汉武帝有功有过,16岁登基,在位54年的他,为汉朝的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也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个重重的败笔!

【汉武帝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第一次军事冒险

【汉武帝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第一次 军事冒险 汉武帝在登基之初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之后,汉武帝又突然在朝堂上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和派和主战派将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剑呢?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这个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变化呢? 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这个难言之隐是什么呢?两点,第一,他刚刚继位啊,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的时候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要一个二十二岁的天子改变了一个实行了七十多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他把他这个决议一

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一次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 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那个战国时期的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比一下战国时期那个小小的代国的话,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战国时期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天的大汉它毫无顾忌之心。所以这个仗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出国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这是王恢的意见。韩安国还是老主意和亲,不能打。韩安国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韩安国讲了三条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找不到。茫茫草原,那个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个马背民族,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你派了那么多军队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证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吗?你能找到它的军队吗?第一个原因找不到啊。第二,打不赢。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军队去对抗它的精锐之师,你能保证打赢吗?第三,划不来。你就是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打赢了,你占了那个大草原,你占了大戈壁你干什么用?你是农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开荒种地,还是在戈壁滩上你想种粮食?没有用啊。

汉武大帝_2000字

汉武大帝_2000字 “尊儒兴学,悉延百家,整顿朝纲,统一王权,改革官制,抑制相权,平定叛乱,改革分封,打击割据,亲统兵权,改革军制,严明赏罚,扩军、禁军,军队改制”是汉武帝登位后的经历。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呢? 武帝生前朝臣对他的举措争论就很激烈。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讨论武帝时盐铁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的讨论分成了两派,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了这点。 光禄大夫夏侯胜说:“武帝虽然有攘四夷广土开域之功,然而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游离,物故者半。又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能恢复,无德泽于民……”。元帝时,贾谊曾孙贾捐之又说:“……。当此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鄣郭,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没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右士,关东孙勇等诈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这样看来,武帝似乎被否定了,然而,这只是单方面的认识。 汉武帝时期,武帝实行了不少创新之举,有的是吸取历

史上的经验教训而创设的,有的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创设的。这些创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政策方面,秦始皇尊法而“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深知,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尊贤任能。墨子有言:“尚贤者,政之本也。”因此在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武帝便诏令丞相,御史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国家在太学设儒家王五经博士,提高了儒学地位,同时又“悉延百家”。形成了尊儒术而又兼用百家。这一点奠定了中国以后封建社会学术思想格局。不仅如此,武帝对西域胡乐,魔术的传入说明在文化上也通过开放、发展,壮大自己。 在政治制度方面。周代重德治,秦始皇“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法。”汉武帝则是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以严刑峻法治国,二者实用,恩威并举。《汉书-元帝》记载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土霸王道染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而这种体制汉武帝是主要的创始者与完成者。并且此制对后世影响巨大,以后各个朝代化一般均是二者兼用的。这是既有社会的需要,也有历史继承和发展的逻辑规律在内。 一下割断历史,一切从头开始是不行的。秦始皇废先王之道,要割断历史传统,结果使秦朝短命而亡。汉武帝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既施仁义又重法治国,他成功了。汉武帝对

历史趣谈:突出重围 汉武帝刘彻的困境和武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突出重围汉武帝刘彻的困境和武功 导语:因为电视剧《汉武大帝》,我重新审读了汉武帝及其时代,对汉武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因为受《史记》及诸多学者的影响,对这个“内多欲而 因为电视剧《汉武大帝》,我重新审读了汉武帝及其时代,对汉武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因为受《史记》及诸多学者的影响,对这个“内多欲而外行仁义”的汉武帝没多少好感;但在重读之后,才发现任何谩骂与讥嘲,都不足以掩饰汉武帝的伟大。 因为汉武帝的雄才伟略,使得汉朝赢得了空前的尊荣,也使得“汉”成为整个民族的称号。最难得的是,汉武帝是在重重围困之下,拔剑而起,突出重围,这才取得辉煌的成就。那么,汉武帝遇到的围困有哪些呢?汉武帝又是如何突出重围,创造辉煌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巩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三国演义》的开篇:“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较多的时间保持大一统,离不开两位帝王的功劳。其一是秦始皇,结束了七国争雄的局面,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使得中华民族有了在文化符号上达到了统一;其二是汉武帝,收复失地、抵御匈奴、联合西域,开创了中华帝国万国来潮的局面;又在文化上设立五经博士、推行今文经学,统一了思想。 汉建元五年(前136),武帝罢传记博士,又为《易》和《礼》增置博士,与文、景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合为五经博士,以今文经学主导学术。(按:汉宣帝时增置博士为十二类:《易》为施、孟、梁丘;《书》为欧阳,大、小夏侯;《诗》为齐、鲁、韩;《礼》为后氏;《春秋》为公羊、谷梁。)西汉的儒学博士,对经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厂 生活常识分享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总结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总结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一课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必考知识点1汉武帝时期因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所以汉武帝能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 2 两汉时期的抗击匈奴的名将领是卫青和霍去病。他们把匈奴一直追到漠北,使得匈奴再也不能与中原王朝抗衡。 3西汉初期,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这是因为当时汉朝的国力不够强大。 4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一次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这次战争的汉军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战役发生的地点是在漠北地区,这次战争后,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5 汉武帝雄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6汉朝与西域的两种主要关系是战争关系及和亲友好相处。两者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边境得到了安定;而典型著名的昭君出塞,发生在汉元帝统治时期。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7霍去病的功绩:

他把国家利益高高放在自己个人利益之上,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万里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把匈奴驱赶于大漠之上,使得朝廷受四方万国来朝。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1.知识目标 1.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 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2.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按《史记》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而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而冒顿单于是匈奴国的全盛时期(前209年至前128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中国从秦二世元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在冒顿单于继位后,开始对外扩张。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向西进击月氏,老上单于继位后,大败并杀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徒。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

浅析汉武帝平定匈奴的历史条件和个人作用

浅析汉武帝平定匈奴的历史条件和个人作用摘要:自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和亲开始,历经惠帝、文帝、景帝,西汉前期七十多年对匈奴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汉武帝即为以后,变“无为”为“有为”,积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收复了大量被匈奴占领的西北地区,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北边疆的威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汉初以来社会所给他提供的历史条件,同时也离不开汉武帝的个人品格和才能的发挥。 关键字:汉武帝平定匈奴历史条件个人作用 一 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8年),有40多年在同匈奴打仗,汉兵出击达18次之多。从马邑之谋至元狩四年,汉军在反击匈奴战争中打了一系列胜仗,使匈奴奴隶主贵族遭受沉重打击,大汉王朝北部边患基本解除,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武帝也因为内兴制度、外御强敌的巨大功绩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历史活动家的成功,包括历史活动所受到一定限制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发挥的作用两个方面。汉武帝改变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实行积极的反击战争,并且获得巨大成功,亦遵循此历史规律。 从汉武帝对匈奴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条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 第一,汉武帝即位之时,汉代的经济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经济在战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决定性的作用,战争对经济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必要的物质是军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汉初之所以对匈奴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是迫于当时贫困的社会经济形势。史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面对社会经济衰弱的状况,统治者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农业生产。文帝常下诏鼓励农耕,景帝也曾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2都不如谷物 1 (汉)班固.汉书[M].卷24上.北京:中华书局,2007. 2 (汉)班固.汉书[M].卷5.北京:中华书局,2007.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课题:西汉与匈奴的和战 设计思路: 第9课张骞通西域与昭君出塞讲述的就是西汉王朝与匈奴、西域的民族关系。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于初一学生来讲理解的难度较大,为此,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并将教材进行合理调整,把昭君出塞提到前面讲,使教学结构更紧凑,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内容主要有四部分:匈奴的强大、汉初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北击匈奴、昭君出塞。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结合使有的方法,加深学生匈奴族的了解;通过学生对战国图、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的观察,获取信息,感受到匈奴的强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通过对汉初实行和亲的原因、效果的分析探讨,与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与国力的关系。为什么昭君出塞成为历史佳话?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角色移情,通过对比加深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始终用问题设计来引领教学,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达到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法指导。初一学生刚刚接触系统的历史课学习,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教师引导。教给学生阅读材料、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历史,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汉初和亲政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通过观察匈奴金属制品的图画,阅读有关材料,培养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等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材料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开动脑筋,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提高历史认识能力. ●通过对西汉和亲政策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匈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为开发蒙古草原作 出贡献,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进而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正确评价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 ●国力的大小决定战争的胜负. 教学重点:西汉同匈奴的和战 教学难点:西汉同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材料解析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其在我国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 体会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比较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 通过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本课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昭君的小故事,最好有历史遗迹的照片。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课。 教学媒体 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结构和过程 (展示万里长城图)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聪慧、才智的历史。秦汉时期正是我国的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提问〕:同学们回忆,在前面课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还记得这道城防是用来

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吗?(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设问:匈奴族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那么,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回顾秦朝同匈奴关系中发生的几件大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阅读教材,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讲述)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 展示《匈奴骑兵铜像》,这是出土于今蒙古共和国境内一座匈奴王墓中,造型为匈奴骑兵,头戴尖盔,骑马拉弓,有着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然后,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诏书,要求说明两人的功绩以及评价,随后当众“宣读诏书”。 然后设计问题展开教学:同学们,我们刚学习了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又知道卫青、霍去病的故事。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看以下问题: 问题一: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西汉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经济实力不足,导致军事上失败。 问题二: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 这个和亲政策是以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财礼来维持的。目的是为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但这种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 问题三: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

高三作文:汉武大帝

高三作文:汉武大帝 “尊儒兴学,悉延百家,整顿朝纲,统一王权,改革官制,抑制相权,平定叛乱,改革分封,打击割据,亲统兵权,改革军制,严明赏罚,扩军、禁军,军队改制”是汉武帝登位后的经历。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呢? 武帝生前朝臣对他的举措争论就很激烈。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开的盐铁会议上讨论武帝时盐铁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的讨论分成了两派,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全面否定了这点。 光禄大夫夏侯胜说:“武帝虽然有攘四夷广土开域之功,然而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游离,物故者半。又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能恢复,无德泽于民……”。元帝时,贾谊曾孙贾捐之又说:“……。当此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鄣郭,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没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右士,关东孙勇等诈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这样看来,武帝似乎被否定了,然而,这只是单方面的认识。 汉武帝时期,武帝实行了不少创新之举,有的是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而创设的,有的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创设的。这些创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术政策方面,秦始皇尊法而“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深知,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尊贤任能。墨子有言:“尚贤者,政之本也。”因此在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武帝便诏令丞相,御史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国家在太学设儒家王五经博士,提高了儒学地位,同时又“悉延百家”。形成了尊儒术而又兼用百家。这一点奠定了中国以后封建社会学术思想格局。不仅如此,武帝对西域胡乐,魔术的传入说明在文化上也通过开放、发展,壮大自己。 在政治制度方面。周代重德治,秦始皇“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法。”汉武帝则是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以严刑峻法治国,二者实用,恩威并举。《汉书-元帝》记载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土霸王道染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而这种体制汉武帝是主要的创始者与完成者。并且此制对后世影响巨大,以后各个朝代化一般均是二者兼用的。这是既有社会的需要,也有历史继承和发展的逻辑规律在内。一下割断历史,一切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