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师:在上课时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在美国洛杉矶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在历史长河上每一次,哪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

生读课题。

师:在深情一些。

师:大家读读课文,想想哪个地方最感动。

生自读课文。

师:好,老师检查一下,词都会吗?

出示:洛杉矶阿曼达混乱昔日废墟爆炸

师:回想一下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读懂了。

生:混乱。

师:为什么?

生:废墟。

师: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还可以问其他人,读书就是这样,刚才大家读得这么投入认真,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最让你感动的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师:第三自然段说什么呢?

生:是阿曼达说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和他的孩子在一起。

师:父亲受到打击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生:第二自然段。爸爸挖了八小时,二十四小时……但是他有一个信念,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师:你来说,和别人重复了也不要紧,就说让你最感动的。

生:表达了他和同学之间浑厚的友谊。

师:实际上你感动的就是阿曼达的一点表现。

生:我觉得第五自然段让我非常感动。一些父母看了废墟之后哭了就离开了,只有这位父亲坚信他的儿子在等着他。

生:我感动的也是第三自然段,但我感动的不是阿曼达的表现,而是感动阿曼达也相信总会和他父亲在一起。

师:这还是阿曼达的表现,没有关系,反正感动了你。刚才大家谈论了很多画面,这个故事的确是感人至深,可以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很多,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找到这个地方“父亲在挖废墟……”有没有?

生:有。

师: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很清晰,请座。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能读出很多的联想,请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看看读出来什么。

生读。

师:哪个孩子来读,你读出什么来了?

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父亲为了救他的儿子不顾危险。

师: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你们有没有感觉到。

生:三十六小时。

师:三十六小时是多长?

生:一天半。

师:或者说两天一夜,或者说是五十多节课,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生:挖废墟。

师:这么长的时间按道理如果不是机器是人应该做什么?

生:休息。

生:吃饭睡觉。

师:父亲有没有做,他就在做一件事,不断地……

板书:挖。

师:挪走倒塌的柱子,他在挖,读下去。

生接读。

师:你感觉到什么?

生:我感觉到父亲和孩子互相信任。一直相信孩子就在等他。

生:父爱也是伟大的。

师:这么长时间就在疯狂地不断地挖。要是你会怎么样?

生:累。

师:只要不是机器都会累的,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感受到一种无法想象的累时你应该怎么读这首诗?

生:深情地读。

师;来试试。

生读。

师:很深情,能否再累点。

生读。

师:是的,已经很累了,他挖了八小时,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我们一起来。

生读。

师:这位父亲就这样挖,挖到没人再来阻挡他,你又读出什么了?

生:因为失去孩子过度悲痛,挖个不停。

师:于是没人阻挡他。

生:因为他失去孩子后,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

师:我们看看这句话“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读出什么了。

生:以前别人阻挡他,他就问是不是来帮我的。

师:你从再次读出来曾经有人来阻挡他。不能小看这个词,那你们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阴挡过他,为什么阻挡他。

生:一些好心人。

师:怎么阻挡的,你读读看。

生: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师:为什么要阻挡他,没有希望了,这个时候父亲怎么做,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谁愿意帮助我)

师:没人理解他,他便继续挖。还有谁阻挡他。

生:消防队长。

师:怎么阻挡的?

生:太危险了,马上就发生大爆炸。

师:还有谁?

生:警察。我很理解你这样做,这里很危险。

师;父亲怎么说?

生:来帮助我的吗?

师:这么多人曾经劝过他,但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来阻挡他了呢?

生:大家以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已经精神失常了。

师:为什么认为他精神失常了?

生:因为好多人都阻挡他,他都说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答非所问。

生:因为他不断疯狂地挖,人家劝他他也不听。

生:因为这位父亲他还双眼直直的,平常别人都不会两眼直直的,所以他们认为父亲精神失常了。

师:真能干,她注意到眼神了,这是呆滞的眼神,这是木讷的眼神,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的眼神,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

生:没有失常。

师:因为……

生:他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着他。

师:他企求别人帮助他,没人理他,你会怎样?

生:我会觉得很失望很无助。

师:没人理解他帮助他,这种无助孤独和若闷,当你感受到这种孤应该怎么读?

生:苦闷。

师:你读读试试?

生读。

师:很不错,你可以叹息了。你来读读。

生读。

师:很有进步啊。挖了三十六小时,就是在这种孤独苦闷中父亲照相地挖啊,你再读读看,能读出什么?

生读。

师:你还读出什么?

生:父亲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

生:父亲不顾一切,流血了,衣服破了他也不去补衣服。

师:他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你关注一下,父亲的样子。

生:父亲在地震中自己受了伤还要挖。

生:我觉得这位父亲很累很累。

师:怎么说?

生:他没有休息,也没吃任何东西,我觉得这位父亲很坚强。

师:这个我们已经读出来了,请同学们看这。

出示:他挖了8小时……

师:哪位同学知道破烂不堪,堪是能忍受的意思。

生:已经不成形了,不能忍受了。

师:再看后面,到处都是血迹,想想什么样?

生:所有的废墟上都有。

师:废墟上吗?读读这句话。

生读:他满脸血丝……

师:到处都是血迹,哪些?

生:全身。

生:眼睛、手上、脚上、身体。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

师:当父亲在控出一具小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八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间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吧,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读。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地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首诗。

生读。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八小时……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父亲的倔强坚强,对父亲深沉的爱。第一节课有同学提到了有几个画面很感动。同学们读一读,用笔画画,画下来还要有感情地体会一下。

生读。

师:让你感动,让你觉得这个儿子能打动你的地方?

生:我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师: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一定。

师:还有哪个词语读出了他对父亲的信任。

生:无论……

师:这句话没有无论呀,你再读读。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

师:把只要读重一点。多么信任啊,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能来救大家。还有吗?你还能读什么来。

生:这个孩子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他刚才跟同学们说了什么?

生:不要害怕。

师:你想到什么?

生:这个孩子对爸爸非常信任。

师:对,这是对的,就是凭着对爸爸的信任,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请同学们读读前半句话?

生读。

师:好,你读出什么?刚才我们说到他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也就是说在底下,你说。

生:我读出了阿曼达临危不惧。

师笑:怎么说?

生:在废墟里也不害怕。

师:他不害怕,于是他告诉大家不要害怕,第一层意思同学们害怕了,另外一层是阿曼达不害怕,他为什么不害怕……

生:因为阿曼达的爸爸说过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

师:这是他的理由。

生:因为阿曼达认为只要他父亲活着就会来救他,所以他不害怕。

生:我觉得他会害怕,如果是你的话你被埋在废墟下也会害怕的。

师:哎呀,真好,读书会设身处地的想。同学们可能体会不到,我们顺着他的思路再来体会一下。

重放录像:我来同学们都在教室,教学楼像山一样向我们压下来。把我们送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狱,只觉得四周是……

生:黑暗。

师:是无边的黑暗。是……

生:耳边是轰隆隆的声音。

师:对,是房至倒塌的声音。

生:还在父亲小孩哭泣的声音。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很无助。

师:是很无助,甚至被压倒了,还有什么?

生:还有无边的恐惧。

生:在面临灾难的时候我们孩子很害怕。

师:你颤抖了,为什么?

生:那时四周都很黑。

生:废墟可能会倒塌下来。

师:那种惨不忍堵的场面时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害怕吗?对,我们有理由七岁的阿曼达恐惧过,颤抖过,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并且影响着同学,他是怎样面对这三十六小时,他会对自己说什么,对同学说什么,请你写下来,把这个过程生动地写下来。

生写。

师:好了吗?写好的小朋友再读一读。

生自读。

师:停,谁来读一读。

生1:你们不用害怕,爸爸答应过我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和我在一起。就算爸爸有危险,其他人也会来救我们的。

生2:如果爸爸死了,我也会死的,不过我相信爸爸一定还活着。阿曼达……

师:有一点我对你有意见。不许说爸爸死,要有信心,我要底下都没死,爸爸不会死,要有信心。

生3:她会想,我的父亲很伟大,他一定会来救我吗?父亲会哭吗?会伤心吗?同学们都忍受这种痛苦吗?爸爸,快来救我们吧。

掌声。

师:你看,你成了明星了。就这样七岁的小曼达凭着对父亲的信心,就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读:无论……

师:就是这句话让小曼达顽强地在底下待了三十六小时,我们一起读,把他们父子创造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来当爸爸。

出示:挖到第三十六小时……

师生读。

师:父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来吧,阿曼达……

放录像(父亲救阿曼达出来的一幕)

师:同学们,他们几乎经历了三十八小时,现在阿曼达已经逃离了魔,我们可以肯定他一定是第一个伸出小脑袋的,我们再听听,想想他会有什么感受。

再放录像。

师:想不想对阿曼达深情地说一句话。

生:你真勇敢。

生:阿曼达你真棒。

师:说得长一点的,有吗?

生:阿曼达你真伟大,我们向你学习。

师:内心感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七岁的小曼达,我们深情地把这个结尾读出来。

生读。

师:不够味道,谁再读读,怎么读。

指名读。

师:不错,再幸福一些。

指名读。

师:是呀,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

指名读。

师:由衷地赞叹。

指名读。

师:不错,谁还有读得更好吗?有信心地手摇一下。

生读。

师:对,我们一起来,这对了不起的。

师生读。

师:读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一定有了新的理解,谁来说?

生:这对父与子都是将对方还活着当作自己精神上的支柱。

师:讲得真好,他们是很了不起。

生:都是无私的。

师:怎么说?

生:因为父亲不只救了他一个儿子,而是救了十四个小孩,阿曼达让同学先出去,自己最后出去。

师:都是有道理的,父亲为了救儿子付出那么多。

父亲不顾一切的挖,儿子坚忍不拔地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无论发生什么我们……

生:都在一起。

师:所以我们说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对。

生: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他们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精神,力量,我可以失败,可以牺牲,但我永远不可以被征服,人就需要有这种力量这种精神支撑,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读到这里,回味这个故事的感人至深的一幕,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好好想一想,父亲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在我们脑海里刻下的是哪一个,请你找一句最打动你的,或者说出来,等一下满怀激情地说。

生找。

师:好了吗,谁来?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生2:他满脸灰尘,衣服……

师:父亲的形象已经刻在我的心中。

生3:他挖了八小时……

师:父亲的这种叫人心痛地爱已经叫人留在心中。

生4:他顿时感动眼前一片漆黑……

师:饱含深情。人物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这一段是最生动的。

生5: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

师:坚决点,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一言一行都可以折射出他们金子般的心。他们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回去以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还有回去把字词抄写一下。如果你们感兴趣的时候老师还有两本书推荐给大家。一本就是父与子。再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读总有一个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教学实录(全册)(完美版)

1观潮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奇特、雄伟和壮观(教学重点) 师: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是你特别喜欢的?勾画 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生:我特别喜欢“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一句。 师:发挥想象,“人群又沸腾起来”,那将是怎样的情景呢?咱们来演一演,好吗? (生跳着,叫着,挥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有这样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还可以用本段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就是——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老师抓住这个契机)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学生如临其境地齐读) 生:我特别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个句子。 师:(和蔼地)他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欣赏? 生:流利、正确,有感情。(实事求是地评价) 师:你能比他读得更有感情吗? 生1:(自信地)能。 (学生读) 生2: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感觉。 师:他是怎样读出从远到近的感觉的呢? 生:“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语气逐渐加重,他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气势。

师:(问读的那个学生)你自己觉得呢? 生:刚才读得还不够有气势,我相信我还能读得更好。 (学生自发地为他的自信喝彩。) 师:你很自信,那就请你再读一次,让我们再欣赏欣赏。 (生读) 师:我也欣赏这句,但我更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我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还加上了动作。) (老师读后学生自发地鼓掌。) 师:(谦虚地)有没有你欣赏的地方呢? 生:您的字音读得很准。 师:谢谢你,你很有礼貌,对长辈称呼“您”。 生:老师加上了动作。 师:做动作有什么好处呢? 生1:让我们感受到了潮来时的气势越来越大,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生2:很直观,让我们加深了理解。 师:那谁来说说“横贯江面”是什么意思? 生:“占满”的意思。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到的? 生:我是在观察课文插图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得到的。 师:结合课文插图,发挥丰富的想象,这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请同学们边读边 想象画面,声情并茂地读一读。 (生动情地读) 师:我欣赏这样的孩子,能互相纠正,评议,这样能帮助我们把书读得更好。 赏析:这个教学片段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张家口市张北县民乐街小学周文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2、通过语言描写理解儿子的了不起。 3、获得自己对父爱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层次] 1、感受父亲的“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的承诺。 2、探究儿子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信任。 3、思考我们对“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理解。 [教学步骤] 1、读出感悟 2、读出思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继续去感受父爱创造出的伟大奇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正确,流利,有感情,你到达了哪个台阶。 生:我达到了有感情。师:那你从文中随便挑一句话读读。 生读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谈朗读的体会。

师小结:我们也应该像这些同学一样不仅要读出字面的意思,还要走进父亲的心理,读出体会,读出感悟(出示幻灯片)。今天就要把这种方法用到整篇文章的学习中去。 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夸奖这对父与子的句子。 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细读品味,感受“了不起” 1.读文,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对父子,起感受他们创造出的生命的奇迹。请默读2—1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并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在巡视中发现同学做批注的方法不正确,就及时出示幻灯片中的批注示例,及时的进行纠正。)2.交流父亲的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开始交流吧,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预设: (1)生: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冲”比“跑、走”更急切,更写出了父亲在急切地盼望着儿子能平安的回来。师:就在父亲冲到学校时,那个昔日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时父亲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飞快,眨眼间,又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对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各位老师有什么样的总结呢?下面是由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1、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有时候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3、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方法,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较差。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措施: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读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有感

读《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有感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大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在不断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个暑假,在学校倡导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 这本《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共分三辑:第一辑为:古诗教学,第二辑为:词的教学,第三辑为:古文教学。书中共收录了王崧舟、支玉恒、于永正等13位名师的20节古诗文课堂教学实录。研读这20节课,我仿佛亲身走进了大师的课堂之中,领略了他们课堂教学那种平实中透大气、朴实中显浑厚的不折不扣的大家风范,感受到了他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高超的课堂驾驭技能以及课堂背后那厚实的文化和文学底蕴,仰慕不已,叹服不止。 王崧舟老师的古诗教学《枫桥夜泊》,用历史与文学的视角,把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夜泊枫桥听到的姑苏钟声解读得酣畅淋漓,使人穿越了历史的长空,感受到魅力四射的经典文化;他的《长相思》一词的教学,为我们在诗词教学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了一种“和解”之道。他说: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诗的最好途径就是不教诗。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她的诗意。他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用他的课堂为大家呈现了真正的“诗意语文”。品味他的课堂实录,心里就要着实陶醉一番,同时也必定要在心里想起一句古人的话:“读他的作品,同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令人自觉形秽。” 清华大学附小的窦桂梅老师是一个对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激情和智慧的人,她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学生,调动着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她的课永远都是那样激情四射,在激情澎湃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她执教的《清平乐。村居》课上,她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体验和感受中读出古诗词特有的抑扬顿挫和平仄有序,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仅一节课中,她自己说出的及引导学生说出的古诗词就达近十首,而且信手拈来,运用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她的语文积累功底之深厚!她的激情和智慧正是来源于其厚重的积淀,来源于其孜孜不倦的学习。 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大都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而这需要致力于有品味的朗读,有体悟的朗读。没有过多的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华丽的表现形式,他们照样能把课上得精彩,上得绝妙!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几乎是教师的“独角戏”。为何如此自己也作过深深的思考,我将原因归三: 1、自己的文化底蕴远远不够。 自己平时很少去深入地研读古诗文名篇。上学时学的那些古诗文也是些皮毛,真正的古诗文底蕴其实捉襟见肘。曾经试问自己:能背诵多少诗歌能背诵多少名段又认认真真地读过多少古代名著无疑,自己是难以为师的! 2、自己对教学古诗文的认识不到位。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潘虹)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 量。 教学准备:投影、音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 2.简要回顾: (1)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大、毁灭性的……) (2)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说。大家一起说(了不起)。(师板书)。 (二)品读体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了不起的父与子。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走进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读一读2至1 2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出来,也可以做批注,开始吧。 同学们交流后反馈:从哪儿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第三自然段)师:你能把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投影出示: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感动? 师:是啊,父亲此时天旋地转,他怎能接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呢?顿时,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生齐读) 师:这个画面还有让你感到父亲了不起的地方吗? 到底是什么让如此痛心的父亲坚定地站起身来呢?(不论……总……)师:说说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段?(悲伤、佩服……)师:请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师:你们就带着这种感受读,相信你会读得很好。师:听了你的朗

(完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28名同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两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有三、四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分析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22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全册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22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设计典范

盛新凤教学设计——《去年的树》 浙江省湖州师范附属小学盛新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 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B 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 C 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A。)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精品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资源资料三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资源资料三篇 【导语】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以下是老师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写字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识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由于汉字字型复杂,结构多样,笔画变化多端,仅仅靠在生字本的田字格里反复机械地抄写的传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通过近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即“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的五步一环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看 1.看字形。学龄儿童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之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儿童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

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 牢固地记忆字形。这样就不会在写字时出现写一笔,看一笔的现象。 2.看范字。当学生记清字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 间架结构。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第二步:描在学生记清字形充分观察范字之后,我又让学生按照笔顺规则描摹田字格中的范字。 描要仔细、认真,力争做到手写心记,通过三四遍的描摹,学生基本记熟了字在四字格的位置,对于后面的仿写就会起到铺路搭桥的过渡作用。 第三步:写 在学生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即可引导学生仿写,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 第四步:评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者:刘慧仙发布时间: 29/12/2011 PM 9:49:08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在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人物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受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在品读文本中,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地震的现场图片: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桥毁人亡。教师配以简单而动情的说明:同学们,当我们赞美山的磅礴,感叹水的神奇的时候,当我们聆听风的交响乐,流连花的芬芳的时候,大自然也有不安分的那一刻。瞧,它发怒了!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桥毁人亡,这就是地震带给我们人类的灭顶之灾!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1994年的洛杉矶,短短4分钟就有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那灾难的现场,去感受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所带给我们的种种震撼。 (设计意图:这样的开课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图片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很快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一起来写课题,好吗?(师板题) 大家知道地震的震为什么是雨字头,而不是提手旁吗? 老师查过《说文解字》,发现在古代,震就是雷,因为雷、雨常常相伴相随,所以雷是雨字头,震自然也是雨字头了,又因为地震和雷一样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这是提手旁的“振”所远远表达不了的,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震与振,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一对易混的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字义进行区分,既省却了专门的讲解,又给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学生进入高段学习后,教师应不间断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开课伊始,回忆主要内容,有助于他们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 4.这一对父子留给你的印象如何?(了不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人认为“了不起”是本课的中心词,在此处让学生概括,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总结了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又使后面的教学有纲可循。) (二)精读品析,感悟父爱的伟大 过渡语:我们又是从哪里感受到这对父子了不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淦田镇中心小学一年级55班语文教学计划 执教者:何映红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 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 的兴趣不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 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 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 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 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 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共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认多写少。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 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 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 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 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 生:(谈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

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自由读文,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1)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感动? 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

2020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文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理解”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名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口语交际与习作独立成立了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学生选择。回顾与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月积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 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实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其中主要特点有:(1) 专题主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 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3) 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编目,有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4) 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 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200个,学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会一定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字体工整,并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累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5)、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6)、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学习阅读浏览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重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8)、能写简单的记实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 学 反 思

1春夏秋冬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2姓氏歌 《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 3.小青蛙 《姓氏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氏每个人都有,都不陌生,所以一开始介绍百家姓,孩子不陌生,但是说出大量的姓,对孩子来说可能一时说不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百家姓的认识,对姓氏歌的学习,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产生了热爱之情。。 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 4.猜字谜 1.导入新课时采用谈话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字谜的特点,也初步感知了猜字谜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能够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从读词、读短语识字,到小组内互助识字,再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之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激发学生头脑中的灵性及心底蕴含的真情,将学生带入到爱的情境中,去感悟爱,体验爱,并为爱所感,使课堂洋溢着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哺育的精神殿堂。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想象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下的场景。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他们之间的浓浓父子情。 二、复习检查听写生字:废墟爆炸

三、读文回顾,整体感知: 快速地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是一对()的父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四、披文入情,感悟语言 (一)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默读1——12段,回顾整理上节课你感悟到的,说说你从什么地方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①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②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指导朗读,个人读,评议,齐读。)“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父亲信守诺言,有责任心,了不起!) [设计意图]抠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读中悟情,以读促解,以训练促人文,以人文厚积淀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达到“文能逮意,情能胜物”的语言表达的佳境。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2265-67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好几个优秀生(包括语文考100分、99 分的,最差不低于95分的)转走了……而插班生的学 业情况不容乐观。上学期语文期末平均分近94分—— 它基本上会成为不能超越的历史。 暂且说说老生情况: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 在听说读写方面进步很大,具体表现在: 听说:平时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难上,发现同 学间的水平差异大,自信心强,语言面貌好,但交际 的仪态有待加强。 读: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读流利,但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学不多, 因此,加强朗读训练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另外,

阅读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有待加强。 写:学生的书写习惯好,书写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数几个人的作业不认真。 写作:写日记每周写一篇,但有个性的日记少,一些比较好的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质量。 在学习态度方面,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课前做到预习新课,并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课后能做到认真复习;课外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乐于展示活动成果。但是,一部分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作业马虎潦草,特别是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的督促。 本学期的新打算:我把教育的重点继续放在紧抓课堂常规和学生口头语言规范上,并加大阅读、写话

小学语文名师实录

小学语文名师实录 杨雪琴_颐和园(四年级) 卿少林_爬山虎的脚(四年级) 魏图英_鸟的天堂(五年级) 黄孝慧_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 丁伟红_歌唱二小放牛郎(四年级) 徐颖_耳朵上的绿星星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专家点评(4节)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周云燕_家乡的桥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于艳_秋天的雨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舒伟(香港)_毕加索与鸽子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吕云萍_从现在开始(二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刘燕_放弃射门(五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李永梅_戈壁滩上古长城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李肖莉_白鹅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董琼_草原(五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刘晓伟_两小儿辩日(六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张霜_应该听谁的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张娟_窗前的气球(二年级) 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强洪权_船长(五年级) 钟舒梅_咏鹅 王琦_麻雀(S版) 全国小学语文课标教材(S版)教学大赛:林承霞_看图写故事(六年级上册) 邓琴清_我的未来(第三册语文乐园七)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黄懿(香港)_五颗甜蜜蜜的葡萄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郭葳_太阳是大家的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散步 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张燕_设计动物名片(口语交际)全国第六届(大埔)小学语文研论会特等奖:邬欣荣_千姿百“笑”(作文教学)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册语文计划 北渡小学张纯香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2017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17年下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自我”为关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上。同时,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中的质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努力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要求。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班级学生学情分析 现五年级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18人。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整个班级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全班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孩子们活泼聪明,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在识字方面,大部分孩子识字能力强,识字范围广,并且能在语言环境中运用,有强烈的识字愿望,同时重视积累。在阅读方面,孩子们能试着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会了默读;喜爱阅读课外读物;阅读品质体现出深入阅读、静心思考的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往往停留在对文章情节的关注,而不能联系上下文有意识地紧扣文章主旨进行思考,“从文中找答案”的习惯还不够。大部分孩子能够抓住几个要素来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取主舍次的出发点还不能很好把握。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规范和完整还需要继续练习。在习作方面,大部分孩子们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个别学生的语句不够连贯、通顺。口语交际方面,大多数孩子表达清楚,有条理。本学期练习的面还要拓展,除了课堂继续通过积分评价等措施外,七次口语交际以及课前口语交流要做到有序、落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