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地貌学复习提纲答案

08地貌学复习提纲答案

08地貌学复习提纲答案
08地貌学复习提纲答案

08地貌学复习提纲

1.地貌学的学科性质是怎样的?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地貌成因要素包括哪些?地貌成因要素:地表物质、地貌营力、地貌发育时间F =f(PM)dt F :form;P :process;M :matter;t :time;P:内(营)力(放射能、重力能);

外(营)力(太阳能、重力);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动态平衡;

M:岩性、地质构造t:地貌发育时间;

3.地貌营力(地貌形成的动力)有哪些类型?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以高度来划分,随高度降低,依次分布:

–冰雪气候地貌带----高山气候(雪线以上)冰缘气候地貌带----亚高山带

温湿气候地貌区或湿热气候地貌区(流水作用为主)

上述划分,依山地所在纬度而异。低纬较高纬分带明显。

气候与地貌气候影响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影响其塑造的地貌,地貌也可以影响气候。

5.什么是气候地貌与构造地貌?

6.什么是坡地地貌?什么是坡地块体运动?坡地地貌是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水分参与的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块体运动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或有水活动等参与下,发生位移,称为坡地块体运动。7.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8.坡地根据坡形和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根据坡形,分为:直线坡,凸形坡,凹形坡,凹凸坡(复合坡)。物质组成:基岩坡,碎屑坡,土坡

9.根据发生崩塌的地貌部位和崩塌形式崩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及其概念?按地貌部位和崩塌方式:山崩:山坡上规模巨大的崩塌。塌岸:发生在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

散落:岩屑沿斜坡向下做滚动或跳跃式的连续运动

10.什么是崩塌?影响崩塌的因素?崩塌可以形成哪些地貌类型?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1)地貌条件:坡度(坡度要大于碎屑的休止角)松散物质组成的坡坡一般大于45°

?黄土状物质> 50°基岩坡> 50°-60°坡高(坡地相对高度)

松散物质 < 25米形成小型崩塌 25-45米

中型崩塌 > 45米大型崩塌坚硬岩石坡 > 50米

大型崩塌

?有利于岩土体崩落的临空面 2)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狭义

地质条件)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岩性(组合)等都有影

响(3)气候条件气温:加速物理风化降水:增加负荷,加

大重量,孔隙水压力增加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

间的连续降雨)融冰化雪

?(4)地表水的冲刷、浸泡地下水

?地下水及其流动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裂隙充填物在水

的软化作用下抗剪强度降低地下水的浮托作用降低危岩

体与稳定岩体直接的抗拉强度

?(5)地震因素①地震加速度在边坡内部引起附加应力作用。

②引起边坡岩体结构和强度的变化。

?(6)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山区进行各种工程建

设时,如不顾及地形条件,任意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

坏而发生崩塌。另外,任意砍伐森林和在陡坡上开垦荒地也

常引起崩塌。

?崩塌地貌

?(1)崩塌壁坡上部由于崩塌形成的陡坎地貌。

?(2)崩塌沟崩塌壁之下崩塌体位移时刨出浅的沟槽

?(3)倒石堆崩塌的物体在坡角地带形成的堆积体,称为倒

石堆。是一种崩塌堆积地貌。

11.什么是滑坡?影响滑坡的因素有哪些?滑坡的类型划分?斜坡上的大块岩(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块地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影响滑坡的因素(一)地貌条件: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松散堆积层的滑动坡度 >20°基岩滑动坡度 30°-40°(二)地质条件(斜坡的物质组成与地质结构)软弱结构造产状上倾向与坡向一致,如节理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主要发生在遇水易软化

的软弱地层上(三)地下水减弱土粒间的吸附力,增加荷载,加大

下滑力。溶解土体中的胶结物,如黄土中的碳酸钙,使土体失去粘

结力。地下水增加孔隙压力,对滑体起浮托作用,降低抗剪强度不

透水的软弱地层,软化成为滑动层。地下水沿滑动面运动,使摩擦

系数减小,阻力降低。地下水运动产生动水压力(四)地表水河水

的侵蚀或海浪、湖浪的冲击,在河岸、海岸和湖岸(库岸)的坡脚

水面附近进行掏蚀,使岸坡物体失去支持而产生滑坡。降雨或融雪

时,将有一部分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将其浸润而使之滑动(五)地

震6)人为因素:人工切坡在坡顶堆积废渣土人工爆破将水排进

滑坡裂缝等。按组成物质分类:黄土滑坡,粘土滑坡,碎屑层

滑坡,基岩滑坡——岩质滑坡按滑层厚度分类:浅层滑坡(<10

米)中层滑坡(10-20米)深层滑坡(>20米)按滑动面与结构之

间的关系分类:构造面滑坡(同类土滑坡)、顺层(面)滑坡、不整

合面滑坡(切层滑坡)按滑动年代分类: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牵引式滑坡:滑坡体前部(下部)首先开裂起

动滑移,而后牵引中、上部岩土体依次开裂滑移的滑坡,称之为牵

引式滑坡。推动式滑坡:滑坡体先从后缘(斜坡上部)开裂,

滑坡体后部的巨大势能逐渐向中、前部推进,在滑坡体前部滑移面

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当滑坡体前部的抗剪能力支持不住滑动体推力

时便产生滑动,这种滑坡称为推动式滑坡。

12滑坡的地貌形态有哪些?滑坡裂隙有哪些?

(一)滑坡地貌构成(1)滑坡体(2)滑动面与滑动带(3)滑坡(后)壁与滑坡阶地(台阶)(4)滑坡舌与滑坡鼓丘(5)滑坡湖与滑坡洼地(6)滑坡裂隙:①环状拉张隙②剪切裂隙③鼓张裂隙④扇形张裂隙

13.地面流水有哪些类型?地面流水:是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它们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分类:片流:顺斜坡无固定流道的、面状流动的细小流水。暂时性地面流水(干旱半干旱区)暴流:低洼的沟谷中呈线状流动的暂时性地面流水。长期性地面流水(湿润气候区):河流: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称

14.环流有哪些类型及其概念、作用结果?横向环流 河道水流表层的横向水

流与底部的横向水流方向相反,如不考虑纵向水流的影响,这样在过水断面上就

形成一个闭合的流动系统,称为横向环流。(1)单向环流 :①单向环流 :弯道

环流(离心力差异)地球自转引起的环流(地球偏转力)离心力 ,比降引起的横向力p , 随深度增加,流速减小;在弯道同一深度,靠近凹岸处流速大,凸岸

处流速小

(2)双向环流(直道环流): 底部辐散型的双向环流(a)底部辐聚型的双向环流

(b)(3)复合环流(存在多股主流) 一个河流中由三个以上环流组成的环流称

复合环流。多出现在平原分汊河流或河床底部起伏不平的河段

15.流水侵蚀作用的方式及其概念、作用结果(槽床侵蚀类型) 流水破坏地

表和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1.流水侵蚀的方式:(1)化

学溶蚀(2)机械侵蚀2.机械侵蚀的类型(1)坡面侵蚀:又称面蚀、片蚀。指

坡面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比较均匀地冲刷整个坡面松散物质的作用,又称洗刷

作用。作用:使地面高度均匀降低,斜坡后退

(2) 槽床侵蚀:水流汇集于线状延伸的沟槽或河槽中流动而进行的侵蚀作用,

又称线状侵蚀。①槽床侵蚀的方式:a.垂直侵蚀(下切、下蚀):水流垂

直地面向下侵蚀 结果:加深沟床或河床 b.溯源侵蚀(向源侵

蚀):水流不断地向沟谷或河流的源头的侵蚀作用。结果:沟谷或河谷长

度增加c.侧向侵蚀(旁蚀):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侧

蚀作用的原因:惯性离心力 冲击侵蚀凹岸 科里奥利力 在北半球

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结果: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河谷加宽,

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 自由河曲及牛轭湖形成

17.片流的概念及其作用方式。影响片蚀作用的因素?其中植被在防止坡面侵蚀

及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倾斜地面上形成的薄层面状流

水称片流,亦称散流。

片流作用的方式:侵蚀:雨滴击溅侵蚀(雨滴冲击作用),坡面的流水侵蚀(冲刷、

片蚀)

– 搬运、堆积四)响片蚀作用的因素1.气候-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2gr v J =J

P ∝r m v F 2=

– 2.地形(1)坡度 200-600(40-50),冲刷作用最强(搬运能力、受水面积)(下图)(2)坡长冲刷作用∝坡长(3)坡形支

配坡地水流的集散,并影响流速3.岩性(地面结构)(1) 岩石的强硬(2)

粘结力和透水性4.植被(1)防止雨滴击溅(2)涵蓄水分,增加地表水

的渗透能力,减小地表径流量(3)根茎固结土层,阻滞地表径流,控

制坡面径流流速5.人为因素(1)植被管理失误

–(2)人类大量地毁林开荒(3)落后的耕作方式(4)乱挖滥炸和废石沙土乱弃

18.片流作用分为哪几个作用带?一)不明显冲刷带位于分水岭地段,地形和缓,积水量较小,冲刷能力很弱(二)明显冲刷带坡面中部,坡度较陡,片流水量因沿程补给而增大,冲刷强烈。(三)淤积带:位于坡麓,坡度减缓和流速降低发生淤积。

19.片流侵蚀地貌类型及成因 1 侵蚀坡面(纵剖面形态)是由片流侵蚀风化壳或已风化的岩石山坡而成的坡面。(1)下凹形坡面成因:坡底下方与谷底接触,流速减小,侵蚀力减弱,坡麓堆积,上部后退。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特别是半干旱条件下,植被稀少,物质疏松,坡面冲刷强烈。主坡以后退为主,缩短和变缓较弱,形成的坡地凹形较明显。

(2)上凸形坡面成因:坡地下方存在河流或沟谷,把上部侵蚀搬运下了的物质带走,还蚀去坡面下方的部分。在温湿地区,由于植被条件较好,表面冲刷较弱,坡面过程主要是蠕动和雨滴的击溅引起的,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主坡缩短和变缓,主坡的后退比较次要,因此坡地较多的以凸形坡的形式发育 2.浅凹地是指在河谷源头地区的浅平洼谷地形(无床谷地)特点(1)分布于分水岭附近、台地或高平原上;(2)两坡和缓,没有明显的坡折线(3)本身没有明显的谷底,但有一定的纵向倾斜4)长期发育的浅凹地底部堆积有坡积成因的土层,堆积土层与基岩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说明非原地堆积)

(5)浅凹地下游与深凹地或暴流沟谷甚至小河相连 3.深凹地位于浅凹地的下游,是浅凹地的延续部分.特点(1)有明显的两坡,坡度和深度较浅凹地大(2)由浅凹地演变而成(冲刷作用在浅凹地上加强,发育时间较长)

(3)也可由古冲沟或坳沟演变而成(沟坡扩宽、谷底充填)

20.沟谷类型及其特征(暴流)(一)暴流的特点 1.流量变化大,水位变化快,暴涨暴落

2.水流湍急

3.大多由坡地片流汇集而成,含沙量大,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和

21.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空间关系(一)集水盆指沟谷上游的小型盆状集水洼地。成因:沟头的积水量大,冲刷力较大,水流侵蚀使沟谷延长,周壁崩塌

(二)沟谷主干它是集水盆地水、沙的通路。具有谷深、坡陡、沟床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等特点.成因:沟谷水流强烈下蚀作用,重力崩塌(三)洪积扇暂时性沟谷水流挟带的大量泥沙、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堆积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成因:沟谷水流的堆积作用

22.扇形地岩相带划分及其物质构成特征扇顶相:砾石粒径大,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扇中相: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常见交错层理扇缘相:组成物质较细,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

)扇体内部结构特征从平面看:由扇顶向扇缘的堆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从剖面上看:在剖面中出现砂砾互层、砂层夹砾石透镜体或砾石层夹砂透镜体等结构。

23.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有哪些类型?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分

(1)泥流固体物质:以细小的粉砂和粘土为主,一般只夹少量的岩屑容重高,呈稠泥状,有时有许多泥球悬浮力强,侧向扩散能力弱停积时泥流呈舌状,表面平整

(2)泥石流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宽,含大量的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含量通常在15%-80%)容重高(1.3-2.3t/m3),运动极为迅速(3)水石流固

体物质以石块为主,粉砂、粘土等细粒物质含量很少没有粘性

2.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1)稀性(紊流性)泥石流(2)粘性(层流性)泥石流

3.按泥石流成因分(1)降雨型泥石流(2)融雪型泥石流(3)暴雨和融雪混合型泥石流

(3)溃决型泥石流(5)地震型泥石流地震形成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提供松散固体物质地震破坏水坝,为泥石流提供水源地震造成山崩、

滑坡堵塞河谷,然后溃决形成泥石流地震型泥石流多发生在地震

高烈度区

24.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1.要有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碎屑物质来源:(1)构造破碎带(2)岩石风化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质;(3)高山地区的厚层冰碛物(4)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5)人类经济活动 2.要有充足的水源:暴雨、洪水、冰雪大量融化及湖泊、水库溃决 3.有利的地形条件:(1)沟谷的上游为环形洼地(聚集物质)(2)中游为沟坡陡峻的沟床(提供能量)

25.泥石流的地貌分区

26.河谷的横剖面形态有哪些?河谷发育有哪几个阶段?

1.峡谷(1)特征: ①河谷横剖面呈“V ”形,两壁较陡,谷底狭窄

②无河漫滩,谷底即为河床,河床纵剖面坡降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

急,急流、瀑布发育 ③山嘴交错,但总体上平面形态较平直

(2)成因:在由基岩组成的山区,河床纵剖面坡降大,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所形

成2.河漫滩河谷(1)特征: ①河谷横剖面呈箱形(U 形),谷坡和缓,谷底宽

阔,一般宽度>深度

②河床两侧发育河漫滩,表面平坦或略有起伏 ③平面形态多弯曲(2)成因 下

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使河谷加宽,并形成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形成河漫滩

3.成形河谷:具有阶地的河谷成因:当河漫滩河谷因侵蚀基准面下降而河流重新

下切,原河漫滩转化为阶地,尔后河流在新的基准面上开辟新的谷地。 从河流Z

Z

侵蚀区 流通区

堆积区

河谷横剖面形态

的纵向来看,上游河谷多为深窄的V形谷,中游多是宽阔的河漫滩河谷与成形河谷,下游以河漫滩河谷为主。

从河谷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其发育初期,河流坡降较大,多为深狭的峡谷地形,谷底常有急流、瀑布和壶穴;之后,河床纵剖面坡度变小,侧蚀作用加强,发育曲流和河漫滩,河谷横剖面呈宽浅的 U字形;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河谷转化为成形河谷。

27.影响河床纵剖面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河床均衡剖面?(1)水文与地形情况改变流量变化流速变化含沙量变化

(2)构造运动整个流域抬升,溯源侵蚀自河口向上游发展流域内发生局部地区发生差异运动,上升河段发生侵蚀,下降河段发生堆积断

层与河流相交且下降盘位于下游,河床中将形成裂点并从此处向源侵

蚀,裂点不断上移

裂点:是河床纵剖面由缓到陡的转折点。裂点处往往形成急流、瀑布。(3)岩性的影响(岩石的抗侵蚀能力差异)抗侵蚀能力强常形成岩坎或跌水;抗侵蚀能力弱,常形成深槽或壶穴(4)气候变化气候变干地表径流减小,地面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增加,发生堆积;若发生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游河段发生侵蚀。反之,河流侵蚀作用增强,下游可能发生堆积冰期冻融作用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含沙量增加,同时侵蚀基准面下降,上游发生堆积形成加积型河床,下游段形成侵蚀型河床。间冰期,则相反,在上游河段发生侵蚀,下游河段发生堆积. 河床平衡剖面: 在地质构造相同、岩性均一及气候不变等条件下,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河床纵剖面(理论的、瞬时的和局部的剖面),是一个圆滑均匀的凹形剖面。

28.河床的平面形态及特征

29.什么是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其中气候是如何影响河流纵坡面的?河漫滩是在河流洪水期被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平坦部分。1.河漫滩的生成是在河流侧向侵蚀和河床横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①滨河床浅滩形成阶段(河床相沉积物)②雏形河漫滩形成阶段(河床相沉积物)③河漫滩形成阶段(二元结构).河漫滩的结构

二元结构:上部:细粒河漫滩相堆积物(粘土、粉沙为主),是洪水期流速较慢的水流沉积形成的,具水平层理。故河漫滩又有泛滥平原之称。下部:粗粒河床相堆积物(卵石、砾石、粗沙为主),是平、洪水期河床水流冲积而成的,具斜层理。

气候不同气候区河水水文状况和含沙量的变化存在差异,因此河漫滩沉积作用有所不同。

(1)高山高纬地区。如有高山森林茂密,冰雪融水,慢慢进入河流,洪水位低,河漫滩沉积物不多。(2)湿热地区。降雨量大且集中,化学风化作用强盛,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很高的洪水位,且含沙量大河漫滩堆积层厚(3)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降雨集中,堆积层厚(4)温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河流中的水文上升快,能形成比较固定的河漫滩沉积物

30.什么是河流阶地,阶地的成因和类型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谷底部分(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1.地壳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

(1)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以侧蚀作用、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漫滩

(2)地壳抬升下切,原河漫滩形成阶地2.气候的变化气候变化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改变河水水量和含沙量来完成的(相对负载)。(1)干湿变化①气候变干:相对负载增加,河床堆积增高②气候变湿润:相对负载变小,下切侵蚀,形成阶地(2)冰期间冰期变化(冷暖变化)①冰期河流水量小,加上冰川作用,相对负载增大,在河流上游段发生加积;近海的下游河段,海平面下降,常下切形成阶地②间冰期河水量增加,相对负载减小,上游河段河流下切,形成阶地;下游河段基准面上升,由于出现回水,堆积加强,形成埋藏阶地

这种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堆积、侵蚀交替作用,所形成的阶地称气候阶地。多为堆积阶地。

3.侵蚀基准面下降基准面下降,河流向外延伸,原河口附近出现裂点,裂点上溯,在裂点以下,由于河流的下切,原来的河漫滩出露形成阶地。裂点:溯源侵蚀所达到的一点。在河床纵剖面上表现为由陡变缓的坡折点(如瀑布、跌水等)裂点与阶地的关系①裂点以下阶地面与裂点以上的河漫滩位置相当②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纵剖面上形成多个裂点,每一裂点的上游将比下游少一级阶地③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形成的阶地是由下游向上游发展(溯源侵蚀),故同一级阶地,下游形成的时代比上游要早

4.河流袭夺局部形成阶地袭夺之后,在袭夺处附近形成阶地

(四)阶地的类型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分类(1)侵蚀阶地(基岩阶地)特点:由基岩组成,在阶地面上没有或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多发育于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这里水流流速的,侵蚀作用强,河床中沉积物很薄甚至基岩出露(2)基座阶地由两层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下切深度超过原冲积层,切到基岩内部而形成。分布于上升显著的山区。如果基座阶地形成以后,由于气候的或构造的原因,在新一轮的河流侵蚀—堆积过程中,河谷中堆积较厚的冲积物,超过阶地基座高度并把基座覆盖起来,称覆盖基座阶地。(3)堆积阶地特点: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而且多是最新的低阶地。据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的深度,分为①上叠阶地形成阶地时,河流下切深度未达到先期河流的谷底。②内叠阶地新阶地套在老阶地内,各次河流的下切深度正好达到原来的谷底(4)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冲积物埋入地下。若地壳长期下降,不同时期的冲积物一层叠加在一层之上,形成一种假埋藏阶地

31.什么是河口区及河口区的分段 1.河口(区)的概念河流入海(或湖)并与海洋(或湖泊)作用之处,称为河口(区)。(水体混合、水动力相互作用) 2.河口(区)的分段(1)近口段①范围上界:洪季潮区界下界:枯季咸水界②特点主要受淡水径流控制,河流作用占优势潮区界:潮汐水位变化影响河水水位受顶托最远地方,称潮区界。(2)河口段①范围上界:枯季咸水界下界:洪季盐水界(口门)(洪季盐水入侵的前端位置)②特点河流、海洋相互作用的地段,潮流往复作用明显(是河口区的核心)(3)口外海滨段①范围上界:洪季盐水界下界:水下三角洲的前缘②特点底层由海洋盐水控制,表层为冲淡水覆盖,潮流常具有旋转流的特点,以海洋作用为主

32.什么是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1.三角洲的概念河口处泥沙堆积呈扇形向海伸展,所形成的冲积平原。(?-delta)

3.三角洲形成(发育)过程

(1)水下三角洲阶段能量消耗,泥沙发生堆积,出现水下浅滩、心滩,以及水下汊道;口门两侧发育水下边滩。

(2)沙岛及汊道形成阶段陆源及海源物质沉积汊道横向环流作用(3)三角洲平原阶段

堤外洼地淤积,汊道淤塞,沙岛并岸

5.三角洲的沉积结构划分方法一:(1)顶积层(具水平层理)(2)前积层(具斜层理)

(3)底积层(具水平层理)划分方法二:(1)三角洲平原相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以分支河道砂质沉积为主,也包括泛滥平原和湖沼沉积的粉砂、粘土和泥炭以及天然堤和决口扇沉积。(2)三角洲前缘相为浪基面以上的三角洲水下部分(水下三角洲斜坡)堆积,以粘土质粉砂为主(3)前三角洲相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处于浪基面以下,以富含有机质的海相泥质沉积为主,水平层理发育。

34主要的水系类型有哪些?(二)水系的类型(水系的形式)

是指各级水道的组合的几何形式,它主要受地貌、地质构造控制。根据主支流的几何形态,可将水系的形式分为如下几种: 1.树枝状水系特征(1)支流多而不规则(2)各级河流多以锐角相交(3)多发育于岩性均一,地形平坦的地区 2.格子状水系特征(1)干、支流间呈直角或近直角相交(2)多发育于褶皱构造区、多组节理直交或断层构造区

3.平行状水系特征各级河流平行排列,地貌上形成平行的岭谷当它们以直角与干流相交,而干流另一侧支流不发育,则呈梳状水系

4.放射状水系特征:各河流顺坡向四周呈放射状(穹隆、火山锥)

5.环状水系河流沿岩层走向呈环状排列(穹隆山遭受破坏)

6.向心状水系特征河流从四周山地向盆地集中

7.网状水系三角洲地区河道交错,形成

网状水系。8.倒钩状水系在支流汇入主流附近或在支流的上游呈多次的大转弯形成倒钩状这种水系多是由于新构造运动而迫使河流改道或河流流向改变造成的。

35.什么是河流袭夺及其成因?河流袭夺的地貌标志有哪些?分水岭迁移的结果,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river capture),也叫“掠水”。掠水的河流称为袭夺河,被掠去水流的河流称被夺河

(1)分水岭迁移(主动的河流袭夺)(2)新构造运动(被动的河流袭夺)在某一流域范围内发生局部隆起,河流不能保持原来流路,于是上游河道被迫改道,流到另外河流中去

3.河流袭夺的地貌标志(1)水系的演变①袭夺河(掠水)②被夺河改向河断头河反向河(被夺河上与原来流向相反的河流)(2)袭夺河上的地貌①袭夺湾(发生袭夺的地方,河流突然急转弯)②裂点(袭夺河溯源侵蚀所形成,常出现急流或瀑布)③阶地或谷中谷(袭夺河水量增加,下切作用增强)④袭夺河中有被夺河的冲积物

(3)改向河上的地貌阶地或谷中谷(裂点不断溯源侵蚀)

(4)断头河上的地貌①不配称河(宽谷小河)或干谷②有改向河的冲积物③风口

改向河(或袭夺湾)与断头河间残留的老河谷,形成新的分水高地。36.影响流域剥蚀率的因素有哪些?

37.什么是岩溶作用及影响因素?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一般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机械侵蚀作用为辅。1.气候因素表现在温度、降水和气压等影响水的溶蚀力强弱。(1)温度①影响水中CO2的含量(T越高, CO2 越少)

②影响化学反映的速度(T越高,岩溶速度越快)(2)降水(水的流动性)

①补充CO2,带走溶解物,增加溶解量流动水处于开放系统,可以从空气、土壤中不断补充CO2,带走溶解物,不易达到饱和②流动的饱和溶液能产生混合溶蚀作用混合溶蚀作用:因水的混合而产生的溶蚀作用浓度混合溶蚀温度混合溶蚀异离子效应冷却溶蚀(3)气压的影响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CO2的压力越高,水中CO2含量越高,岩溶能力强。2.生物与土壤因素(1)生物钻孔,增加土壤孔隙度(2)土壤细菌增加土壤空气CO2浓度,使得通过土壤的大气降水溶解更多的CO2(3)生物形成各种有机酸(4)土壤的持水作用

3.地质因素(1)岩石的成分①可溶性岩石化学成分与溶解度卤岩类(KCl、NaCl)硫酸盐类(CaSO

4.2H2O NaSO4.2H2O )碳酸盐类(CaCO3 、 CaMg(CO3)2)卤岩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②碳酸盐类岩石化学成分及其溶解度 CaCO3含量越高,杂质含量越低岩石溶解度越大质纯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质灰岩当CaO/MgO值在1.2~2.2(相当于白云岩)时,相对溶解度变化最大,由0.35变为0.82当CaO/MgO值在2.2~10.0(相当于白云质灰岩)时,相对溶解度介于0.80~0.99之间;当CaO/MgO值大于10.0(相当于石灰岩)时,相对溶解度趋近1。(2)岩石结构(岩石透水性,水岩相互作用)①结晶的岩石,晶粒越小,溶解度越大②不等粒结构的石灰岩比等粒结构石灰岩的相对溶解度大③裂隙度和孔隙度。一般的可溶性岩石的孔隙度较低(一般在3%以下),对岩石透水性的影响较小,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主要是岩石的裂隙度。

38.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各有哪些类型?掌握其形态特征和成因。(一)溶沟和溶槽 1.概念地表水流沿石灰岩坡上流动,溶蚀和侵蚀出的许多石质凹形沟槽称为溶沟和溶槽。2.特点(1)规模小(深数十厘米至数米,宽数厘米至数米)(2)呈V形或U形3.成因

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表面或者节理、裂隙溶蚀或机械冲蚀,扩大了裂隙和节理而成

(二)石芽、石脊 1.概念相对突出于沟槽之间的尖形岩石,竖立在沟槽包围中的齿形岩石称为石芽;若石芽呈岭状延伸的称为石脊;形态高大而密集的特殊的石芽称为石林。 2.特征1)形态多样(笋状、菌状、柱状、尖刀状等)(2)排列形态有不规则状、车轨状和方格状(3)大小不一,高度不等(高数厘米-数米,石林高度可达10m以上) 3.成因同前。

4.石芽地当石芽与溶沟连成一片,构成广阔的地面时,就称石芽地。其中,较为平坦的石芽地称为溶沟原野。裸露在地面的石芽因形态不同可分山脊式、石林式和车辙式。

5.埋藏石芽被土层覆盖的石灰岩发育出的石芽地貌(三)落水洞(消水洞、无底洞、竖井 1.概念从地表通往地下深处的洞穴2.特征(1)垂直形态多样(受构造节理、裂隙及层面控制,呈垂直、倾斜、阶梯状)(2)深度比宽度大得多(3)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中,洞口常接漏斗底部,洞底常与地下河、水平溶洞等连接 3.成因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伴随坍陷的结果。(四)漏斗(溶斗) 1.概念小型的封闭式的圆锥形洼地 2.特征

(1)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2)规模小(直径:数十米,深:数米至十几米)(3)垂直形态多样(碟形、漏斗形、筒形等)(4)底部比较平坦,常堆积有岩石碎屑及岩溶残余红土,有的发育有落水洞3.成因(1)地面低洼处汇集的雨水沿节理裂隙垂直向下渗透,不断进行溶蚀、扩大所致(溶蚀漏斗)(2)在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或砂岩覆盖的岩溶地区,如有通往地下的裂隙,水流下渗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细粒的物质,使地面下陷而形成(沉陷漏斗)

(3)由于溶洞顶板受溶蚀或强烈地震塌陷而成(塌陷漏斗)(五)岩溶洼地(溶蚀洼地)

1.概念四周由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小型盆地)。

2.特征(1)形态呈盆状,常分布在褶皱轴部和断裂带中(2)规模较大(底部直径>100米,最大可达1-2km)

(3)底部比较平坦,堆积有较厚的碎屑石块和红土,有落水洞 3.成因1)多个相邻的溶斗,经过溶蚀作用不断扩大并且合并而形成2)单个溶斗不断扩大形成3)溶蚀塌陷、沉陷形成

漏斗与溶蚀洼地的区别:1.规模:溶蚀洼地规模较大,漏斗较小;2.内坡和边界:漏斗:通常形成独立的内坡和明显的边界,漏斗的边坡与山坡之间有较明显的坡折,漏斗内坡陡,山坡或高原面缓;溶蚀洼地:洼地的边坡在形态、坡度上通常与临近山地的边界模糊,难以确定,山坡同时是洼地的内坡和组成,有时洼地的边界直接以山脊分水岭为界。漏斗可以发展成为溶蚀洼地(六)坡立谷(Polje)(岩溶盆地或槽谷)

(七)盲谷和干谷1.概念当地表河流潜入石山的溶洞或落水洞之后,河谷突然中断,这种下游不正常延伸的河谷称为盲谷。岩溶地区干涸的河谷称为干谷。2.盲谷的特征(1)地表河流突然中断,看不到出口(2)多见立于坡立谷和洼地之中 3.盲谷的成因河流潜入溶洞或落水洞,下游成为地下河,上游成为盲谷。或石山内的地下河上游顶板崩塌所致。

3.干谷的特征(1)具有河谷形态(2)底部有冲积物

4.干谷的成因(1)地表河流因地壳抬升或岩溶基准面下降谷底岩溶作用活跃,河水沿谷底漏陷渗入地下,成为伏流,使原来河谷干涸而成(2)地表河流中发育落水洞,河流潜入落水洞,则落水洞以下的原河流成为干谷(3)地下河截弯取直了弯曲河流的河道,原地表河流的弯曲段成为干谷

(八)岩溶石山1.峰丛 2.峰林3.孤峰(残丘)

(九)溶蚀平原 1.概念地面趋于区域侵蚀基准面的广阔且地面平坦的岩溶地形(非河流作用形成的)2.特征(1)面积广阔(2)地表起伏和缓,高度较低 3.成因岩溶地区多个坡立谷合并而成。或在地表河流侧蚀共同作用下,扩大合并而成。

二、地表岩溶堆积物(一)蚀余红土 1.概念是地表碳酸盐岩被溶蚀后,原岩中残留的粘土杂质(Al2O3、Fe2O3),呈红色,有时含未被溶蚀的灰岩角砾。2.特征(1)呈红色(2)常覆盖于岩溶洼地和岩溶平原的底部(溶隙和溶洞内也常有蚀余红土) 3.成因石灰岩的蚀余产物(粘土杂质)残留在原地(二)石灰华(钙华) 1.概念是岩溶水质沉积的碳酸钙物质。由泉水沉积的石灰华称钙泉华。2.特征(1)呈管状、层状(2)富含孔隙 3.成因

岩溶地区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产生碳酸盐过饱和在地表堆积而成。一、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各种构造面通过溶蚀并伴随冲蚀而形成的地下洞穴。

(一)洞穴形态特征1.根据洞穴的剖面形态洞穴形态与地下水动态、

地质构造有关。由于大型的典型溶洞主要形成于地下水的水平流动带,而地下水的水平流动带又受到大河流的水面控制,因此典型溶洞的分布有成层性,并且这个层的高度与大河流的水面有关。水面多次下降的话,在石灰岩地区可以形成多层溶洞概念:是发育于洞顶的向洞顶凹入的弧形地形特征:如反置的锅形,口圆(直径数十厘米以内),有的凹入较深如袋形、烟囱形成因:洞顶局部溶蚀作用强烈所形成水流旋涡混合溶蚀说穹顶气室受压缩

Ⅱ贝穴概念:是发育于洞顶的向洞顶凹入的弧形地形特征:呈小浅窝状成群发育,单体如反置的贝壳,直径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深度较小,纵剖面不对称,上游方向陡下游方向缓

成因:是长期定向流水溶蚀的结果

Ⅲ边槽概念:刻切入洞壁下方的槽形地形特征:横剖面为平卧的槽形,发育在洞壁下方,宽度不大(数十厘米),长度很大(可贯穿整个洞壁)成因:地下水面长期稳定时,水面对岩石溶蚀所成概念:洞穴顶板上由于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圆锥状、柱状、尖刀状灰岩残存体。

(2)洞室、洞厅

①概念长、宽、高相似的溶洞或洞段,规模小的称洞室,大的称洞厅②特征:长、宽、高相似③成因溶洞与溶洞交汇处或裂隙密集、交叉地段溶蚀、侵蚀作用强度加大而成

(3)石窟(岩屋、脚洞)①概念:沿水平方向切入陡坡、陡壁或洞壁的浅洞

②特征Ⅰ规模多在10m以内Ⅱ洞口大,深度小,状似神龛

③成因Ⅰ河流冲蚀或差异溶蚀形成Ⅱ大溶洞崩塌破坏的残余物

3.溶洞化学堆积地貌

(1)石钟乳、石笋、石柱①概念:是一组由洞顶滴水而产生的堆积地貌,又统称滴石。

②成因:渗入洞内的碳酸水溶液,由于各种原因CO2 溢出,水滴饱和,CaCO3 沉淀所形成

(2)石幔薄膜状溶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因形如布幔而得名,又称石帘、石帷幕。

(3)边石坝发育于洞底的形似田埂的花边状弯曲的小堤石幔、边石坝是洞内流水沿洞壁或洞底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故又统称流石。(4)石花、卷曲石、暴玉米这是一类毛发状、草叶状、豆芽状或花球状的微小形态,常附生在其他大型碳酸钙堆积形态上。

① 特征形态通常较微小,生长方向乱散②成因毛细管水蒸发而形成。

4.溶洞崩塌地貌(1)崩塌堆①概念:溶洞发生崩塌,在洞底产生的堆积②成因Ⅰ洞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而产生Ⅱ洞内化学堆积物,增大过程中坠落、压陷所形成

(2)天窗①概念:溶洞或地下河透光的通气孔②成因Ⅰ溶洞洞顶崩塌(物理成因)

Ⅱ地面往下溶蚀与下部溶洞贯通(化学成因)(3)天生桥、穿洞通道不完全崩塌,残留的横跨谷地的桥状地形,桥下的洞,两头可对望的称为穿洞。

二、地下河(暗河)(一)概念有常年流水的地下溶洞

(二)成因在饱水带地下水沿密集结构面长期溶蚀、冲蚀扩大了空间而形成

40.什么是坡立谷及其基本类型 1.概念是一种国际通称。指岩溶地区具有内部水系宽广平坦的一些大型的大型封闭洼地、盆地或谷地。因谷坡坡陡,横剖面呈槽形,故又称槽谷,俗称“坝子”。 2.特征(1)形状多呈长条形的谷地,四周多被峰林围绕,谷坡急陡(2)规模大(长: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宽:数百米至数公里)

(3)底部宽广平坦,常有河流流过,发育有河流冲积物,有孤峰、干谷、盲谷、碟形洼地等。3.成因(1)由溶蚀洼地、溶洞、地下河或盲谷长期演化而成(岩溶地貌发育后期产物)

(2)可溶岩与非溶岩接触地带,差异溶蚀而成(3)构造作用形成(分布、形状)4.类型

(1)边界型坡立谷(差异溶蚀、侵蚀)(2)基准面型坡立谷(3)构造型坡立谷41.岩溶石山类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岩溶石山 1.峰丛(1)概念基座相连而

峰顶分离的石山群(2)特征①群峰屹立在共同的基座上②基座的厚度>鞍部到峰顶的高差③相对高度在100-200m ④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山峰之间洼地或平原有河流落水洞和溶洞。它们构成峰丛洼地地貌组合单元。(3)成因由于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洼地不断扩大,洼地间蚀余的岩石形成峰顶所成。

2.峰林(1)概念基座分离或稍有连接的石山群,又称“塔状岩溶”(2)特征①山峰成群如林②基座厚度<峰顶厚度③相对高度在百米以上

④常与坡立谷或溶蚀平原相伴生。构成峰林谷地地貌组合单元3)成因由峰丛演变而来

3.孤峰(残丘)(1)概念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坡立谷中的孤立石峰。

(2)特征①没有基座相连②形态低矮(相对高度数十米)③形态相对孤立。

④散立在溶蚀谷地或溶蚀平原上。构成孤峰溶蚀平原地貌组合单元

(3)成因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峰林进一步破坏而成

42.什么是雪线?影响雪线高度有哪些因素

43.成冰作用的地带性

44.冰川的分类?山岳冰川的主要类型

45.冰蚀作用的方式有哪些?

46.冰蚀地貌及冰碛地貌类型与成因

47.冰水作用形成的地貌及成因。

48.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

49.什么是冻土及冻土地貌?冻土的分类及结构。冻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冻土是指处于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土(岩)层。在多年冻土区,地下土层常年冻结,地表发生季节性的冻融作用,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称为冻土地貌。

冻土的分类(冻结时间长短)(一)季节冻土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发生周期性冻融(二)多年冻土常年冻结(持续冻结>3年),仅在夏季冻土表层融化(一)活动层/交替层(上层)

特征:夏融冬冻,厚度随纬度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每年冬夏季节温度变化,常居多层结构和冻融扰动构造(二)永冻层(下层)特征:多年冻结 极地、亚极地地区和中低纬的高山、高原,较强的大陆性气候,气温极低,降水很少,地表没有积雪,地面裸露■冰川边缘地区

50.冻土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1.大陆冻土区-纬度地带性(从极地到低纬)(1)多年冻土的厚度逐渐减薄,以致完全消失(2)埋深逐渐增加(3)年平均地温升高

(4)由连续多年冻土带过渡到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分散的冻土块体-岛状冻土)2.山地和高原冻土区-垂直地带性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1)地温越低,厚度越大2)埋藏越浅

51.影响冻土的发育因素?(一)气候的影 1.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较有利于冻土的形成,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不利于冻土的形成 2.纬度和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的冻土比海洋性气候区的冻土要厚(二)岩性和含水量的影响1.粗颗粒土(砂土),导热率高,易透水,含水量小,不利于冻土的形成,所形成的冻土埋藏深且薄2.细颗粒土(粘土),导热率低,不易透水,含水量高,有利于冻土的形成,所形成的冻土埋藏要浅且较厚

(三)地形的影响阳坡比阴坡形成的冻土埋藏深且薄;坡向对冻土发育的影响

还随坡度减小而减弱(四)植被和雪盖植被可以起到阻止土壤热量散失,减少地面受热,从而使冻土上限深度减小;雪盖的作用随积雪厚度和形成时间而不同。薄层、夏季积雪对地表起冷却作用,有利于冻土的发育;厚层、冬季积雪对地表起保温作用,对冻土生成不利。

冻土的演化,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52.冻土地貌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其成因。(一)石海(block field)1.概念基岩经剧烈的冻融风化破坏产生大量的巨石、角砾,它们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所形成的满布石块的地形

2.特征(1)分布面积广阔,地势平坦,直接覆盖于基岩面上(2)组成主要物质为富有节理且坚硬的基岩的融冻风化后形成的巨大块砾(3)透水性好(4)很少运动,并能长期保存

3.成因在地势平坦地区,富有节理的坚硬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等)在融冻作用下,形成块砾并就地堆积而成(二)石河(block stream) 1.概念山坡冻融崩解产生的大量碎屑充塞、滚落到沟谷中,由于厚度加大,在重力作用下沿湿润土层表面发生整体运动,这种运动的石块群体即称为石河。2.特征(1)沿沟谷凹地呈带状分布(2)组成物质为融冻风化碎屑(3)在冻融和重力作用下,碎石可徐徐向下蠕移3.成因山坡上部融冻风化产生的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中,由于厚度加大,在重力作用下沿湿润土层表面发生整体缓慢运动而形成(三)石冰川(rock glacier)1.概念石冰川是由内部冰冻结起来的具棱角的碎屑物构成的巨型的叶片状或舌状地貌。2.特征(1)呈叶片或舌状分布

(2)组成物质多为冰碛物(内部常夹有冰川冰),也有寒冻作用形成的碎屑物(石河)

(3)在冻融和重力作用下,碎石可徐徐向下蠕移 3.成因(1)冰川退缩后,聚集在冰斗和槽谷中的冰碛物,在冻融作用下向下运动(2)由寒冻崩解产生的倒石堆或碎屑陡坎的岩块循冰川谷移动(三)多边形(构造)土Polygon 1.概念指由冻裂作用形成的网格状地形 2.特征(1)平面上看,四周为冰楔(或沙楔、土楔)围绕,中间略有突起的多边形(2)组成物质为饱含水分的细粒土3.成因冻土活动层冻结后,温度继续下降或土层干缩,因冻裂作用产生裂隙,裂隙平面上呈多边形分布(四)石环(stone circles) 1.概念指以细粒土或碎石为中心,边缘为粗砾所围绕的石质多边形土。 2.特征(1)平面上为多边形,地势比较平坦(2)中心为细粒土或碎石,边缘为粗砾 3.成因(1)形成过程:垂直分选作用、水平分选作用(2)形成条件:有一定比例的细粒土(不少于总体积的25%-35%)、充足的水分(五)冻涨丘(冰核丘)(ice mound) 1.概念指冻土层中未冻结层中的水分或地下水,慢慢冻结成冰,使地面地面局部隆起的丘状地形2.特征(1)外形呈丘状(2)大小不等。一年生冻涨丘分布在活动层内(高数十厘米至数米),多年生冻涨丘深入到多年冻土层中规模较大(可达10-20米)3.成因冻涨作用使地面隆起而成(六)冰丘(冰锥) 1.概念在寒冷季节溢出封冻地表的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经冻结后形成的丘状隆起冰体。 2.特征(1)外形呈锥状(2)由冰组成,冬末春初发育,春末停止发展,转向消融(3)平面上多呈串珠状分布 3.成因由冻结作用产生的承压水,在土层强度较小的地方或从裂隙冒出地表或冰面后再冻结而成。(七)土溜阶坎(泥流阶地)1.概念是融冻泥流在向下蠕动过程中产生的台阶状堆积地貌 2.特征(1)呈台阶状(2)阶地面平缓,略向下倾斜

3.成因融冻的土层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蠕动,遇到障碍物或坡度变缓是而产生

阶梯状堆积(八)热融地貌(热力喀斯特) 1.概念指永冻层上部的地下冰因融化而产生的各种地貌。

2.特征(1)多呈负地貌形态(2)规模不等,种类较多

3.成因自然因素(气候转暖)、人为作用(开荒、工程建设等)多年冻土温度升高

53.风沙流、起动风速、风沙作用风沙流的概念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

起动风速使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风和风沙流沿地表流动时对地表物质所发生的侵蚀(吹蚀、磨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风力作用,也称风沙作用

54.风蚀作用的概念及作用方式、特征(1)概念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破坏作用(2)风蚀作用的方式①吹蚀作用(deflation)概念:风使地表松散物质离开原地的破坏作用影响吹蚀作用强度的因素:风速,沙粒密度、粒径,沙子的含水率,地面特征

② 磨蚀作用(abrasion)概念:风携带的沙粒对地表物质的冲击、磨擦和旋磨

使其破坏的作用。影响磨蚀作用强度的因素风速,一定高度的挟沙量岩石坚硬程度

风的含沙量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性,近地表处沙粒大而多但风速小,远离地表处风速大而沙粒数量少且小。绝大部分沙粒集中在距地面10 cm 范围内,尤其是10cm以下,故风的磨蚀作用在10 cm的高度内最强烈

55.风沙的搬运形式(风沙流的运动形式)和特征。风沙搬运的形式①悬移:悬浮于空中运动粒径<0.2mm(粉沙和尘土),占全部搬运量的5%以下②跃移:跳跃式运动

粒径0.2-0.5mm(中、细沙),占全部搬运量的75%左右③蠕移:沿地表滑动或滚动

粒径0.5-2mm(粗沙),占全部搬运量的25%左右

56.风势残丘和风蚀雅丹在有何区别?见下题

57.简述风蚀地貌有哪些类型及其特征和成因(一)风棱石 1.特征(1)棱角分明

(2)表面光滑 2.成因突出地表的砾石,经定向风沙长期打磨而成。

(二)石窝(蜂窝石/风蚀壁龛) 1.特征(1)分布于岩壁上(2)形态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凹坑(3)规模较小(直径约20cm,深10-15cm)2.成因岩壁经热力风化形成浅凹坑以后,风沙再沿凹坑钻磨,使之加深加大而成(三)风蚀蘑菇1.特征(1)形似蘑菇(上部大,茎部小)(2)孤立的 2.成因突起的孤立岩石,尤其是裂隙比较发育的不太坚硬的岩石,由于近地面风沙流的含沙量大,差异磨蚀而形成的(四)风蚀柱 1.特征

(1)柱状岩石(2)上下大小差异不大(3)可单独或成群出现 2.成因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在风的长期吹蚀作用下,裂隙扩大崩解而形成。(五)风蚀雅丹(风蚀垄槽)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雅丹地貌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方向与主风向一致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在垄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成白龙堆。 1.特征(1)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2)风蚀土墩多数呈长条形,垄间为宽浅的沟槽,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2.成因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和暂时水流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而成(六)风蚀谷 1.特征(1)无一定形状的谷地,有时为狭长的壕沟,有

时为宽广的谷地(2)宽窄不一,蜿蜒曲折(3)沿主要风向延伸 2.成因暴雨

产生洪流冲刷地面形成冲沟,冲沟再经长期的风蚀作用,加深扩大形成风蚀谷。

七)风蚀洼地 1.特征(1)多呈椭圆形, 宽广而轮廓不太明显(2)成行分布(3)

长轴沿主风向伸展 2.成因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的长期吹蚀作用而形

成。(八)风蚀残丘(风蚀城堡) 1.特征(1)形态各不相同①软硬相间的水

平岩层,垂直节理不发育,则形成平顶状或宝塔状、城堡状山丘②岩层疏松,

短轴背斜构造发育地区,则形成垄岗状风蚀长丘(2)规模不等 2.成因由基

岩组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暂时水流的冲刷,以及长期的风蚀作用以后,随着

风蚀谷的扩宽,原始地面不断缩小,最后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

58沙丘移动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沙丘移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是

(1)风速(和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2)沙丘的高度(成反比)(3)沙丘水

分(成反比)

(4)植被状况(成反比)5)地貌条件

59.荒漠有哪些类型?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岩漠→砾漠( 戈壁)→沙漠(沙丘)

→泥漠(一)荒漠化的概念(广义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

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二)沙漠化的概念(狭义在干

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环境退化过程。

60.黄土的性质、中国黄土的地层划分(一)黄土的概念(狭义)

是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一)黄土的颜色:呈灰黄

色或棕黄色(二)黄土的物质成分 1.黄土的粒度成分:质地均一、粉沙为主,

但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石英、长石和云母

为主,还有辉石、角闪石等)和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褐

铁矿等)。此外,富含CaCO3(碳酸盐类矿物以方解石为主,10%左右) 3.化学

成分:易溶组分含量高。

(三)黄土的厚度 1.各地厚度不一我国黄土最厚达180~200m,分布在泾河

与洛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2.不同时代的黄

土地层厚度也有差异。

晚更新世黄土的厚度较早、中更新世的为薄(四)黄土的物理性质 1.较疏

松,多孔隙(孔隙度在40~50%) 2.吸水能力强,透水性强 3.不显层理,垂

直节理发育

4.具湿陷性(沉陷性),易侵蚀

特点:(1)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西、北面与沙漠相连(2)由西北向东南黄土

粒度变细

(3)规模、厚度巨大(黄土高原)

由下而上,可分为:马兰黄土(Q3)上离石黄土(Q2-2 下离石黄土( Q2-1 )午城黄土( Q1)

马兰黄土:命名地点在北京西山斋堂。灰黄色,含1-2条灰黑色古土壤,钙结核

少见。

离石黄土:标准地点在山西离石县陈家崖。中部和底部含两层砂质黄土层。发育

13-14层间隔较大的褐土型古土壤。

午城黄土:标准地点在山西隰县午城镇。棕红色,除含有一层较厚的砂质黄土外,

由18-20层间隔小、厚度薄的古土壤与黄土叠覆而成。

61.黄土风成说的主要内容依据:

1.黄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如中国北部、中亚的黄土)和古大陆冰盖外围(欧洲,北美)反气旋作用区,呈带状分布

2.黄土的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下伏基岩无多大联系

3.黄土覆盖在各种地貌类型上

4.距沙漠越远,粒度成分有逐渐变细的趋势

5.黄土中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6.黄土中发育有多层随下伏地形起伏的埋藏古土壤

土壤是生物气候化学作用的结果。一般是在较好植被覆盖下形成,不同的植被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根据土壤的类型可恢复其形成时期的气候。62.黄土有哪些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一、黄土沟谷地貌(一)成因:主要受现代流水侵蚀而成(二)据发育部位、阶段和形态的类型划分: 1.(纹沟)细沟 2.切沟 3.冲沟 4.坳沟 5.河沟

黄土沟间地地貌黄土沟间地是指黄土沟谷之间的地面。成因:是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的原始地面经流水切割侵蚀后的残留部分。类型(一)黄土塬 1.概念面积广阔而顶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2.特征(1)平面呈花瓣状(2)面积广阔(3)塬面平坦。中央部分斜度不到10,边缘部分大约30-50 3.成因在平缓的盆地或微倾斜的平原上经黄土堆积后经流水侵蚀而成。(二)黄土墚 1.概念长条形的黄土高地2.特征(1)平面呈长条形

(2)梁面(横剖面)呈穹形 3.类型(1)平顶墚(2)斜墚 4.成因(1)由黄土塬经长期沟谷水流侵蚀而成(2)风搬运黄土在梁状山岭上堆积而成

(三)黄土峁 1.概念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 2.特征(1)呈圆穹形或馒头状(2)峁坡均呈凸形斜坡 3.成因黄土墚受到沟谷水流切割而成黄土堆积在孤立的丘陵上而成三、黄土谷坡地貌(一)泻溜1.概念黄土谷坡表面的土体受干湿和冷热等变化影响,引起物体的胀缩而发生碎裂,形成碎土和岩屑,在重力作用下,顺坡而下称为泻溜 2.特征:在谷坡的上方,形成泻溜面,坡度多在35°~45°,谷坡的下方是泻积坡,坡度在35°~38°。由于泻溜作用使谷坡上物质泻落到沟床两侧,洪水时期成为沟谷水流的泥沙主要来源之一,这也是黄土沟谷区水土流失的方式之一

(二)崩塌在黄土的谷坡上,由于雨水或径流沿黄土的垂直节理下渗,水流在地下进行溶蚀作用,并把一些不溶的细小颗粒带走,使节理不断扩大,谷坡土体失去稳定而发生崩塌。另外,如沟床河流侵蚀岸坡基部或因雨水浸湿陡崖基部而使上坡失去稳定,也能发生崩塌。一般来说,黄土能形成很陡的斜坡而不易崩塌,黄土区能见到许多直立的黄土柱,多年不坠。但是,一旦黄土受湿,其斜坡的稳定性就要大大降低

(三)滑坡黄土沟谷的滑坡常在不同时代的黄土接触面之间或黄土与基岩之间产生滑动。例如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或午城黄土接触面之间的滑坡,就是由于不同时代黄土的质地不同,地下水的下渗程度不同造成的。地震时,黄土丘陵区的大型滑坡常能阻塞沟谷而成湖池,湖池淤满后,积水排干而成平整的低洼地,叫湫地。

三、黄土潜蚀地貌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进行溶蚀和侵蚀,称为潜蚀。潜蚀后,黄土中形成大的孔隙和空洞,引起黄土的陷落而形成的各种地貌,称黄土潜蚀地貌。

黄土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

63.海岸带的概念及其划分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

(二)海岸带的划分(由陆地向海洋) 1.海岸(Backshore):高潮线以上至风暴浪所能作用的区域,又称潮上带、滨海陆地等。 2.海滩(Beach):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又称潮间带称潮间带、前滨(foreshore) 3.水下岸坡(Nearshore):低潮线以下一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近滨

64.深水区与浅水区波浪的水质点运动有何区别?3.深水波的水质点运动(1)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形。水质点沿圆形轨道运行一周,海水面就发生一次升降,并使波形向前传播。

(2)水质点在圆形轨道不同位置的运动特点不同4.深水波的传播(1)向水平方向传播

水质点的圆轨迹半径沿水平方向是相等。(2)向下层传播下层的水质点运动半径较上层水质点为小,但它们形成的波长不变。由于能量的耗尽,波传播到某一深度便消失了。通常把1/2波长的深度看作波浪作用的极限深度(浪基面)。

1.浅水波的概念当波浪传播进入浅水区(水深< ),发生变形后就转变为浅水波

2.水质点运动轨迹将由深水域的圆形轨道变成不对称的上凸向下逐渐展平(椭圆形),从水面向下,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越来越扁平,到海底扁度达到极限,水质点仅做平行于底面的直线振荡运动

3.浅水波的变形(1)浅水波向岸传播时,随着水深减小,波速减小,波长和周期减小(2)由于水质点沿椭圆轨道向海、向陆运动速度的不对称,前坡变陡,后坡变缓,在向岸传播过程中,波形不对称愈益显著

65.波浪破碎的形式有哪几种?(1)波浪破碎类型波浪自外海进入浅水区并向海岸挺进,当达到某一临界点时(水深≈1H),波浪陡将发生破碎。①崩顶破碎(崩波):波陡较大的波浪传入坡度较平缓的海岸时,水下岸坡易出现崩波。②卷跃破碎(卷波):在具有相当坡度的水下岸坡,中等波陡的波浪易产生卷波。③激散破碎(激波):一般出现在原来波浪的波陡度较小和坡度较大的水下岸坡上。66.海蚀作用的概念及作用方式 1.冲蚀作用(erosion):波浪水体对海岸的直接撞击和冲刷作用。 2.磨蚀作用(abrasion):海水携带的沙砾碎屑对岩石和碎屑的磨损和破坏。

3.溶蚀作用(corrosion):因海水对岩石的溶解而造成的破坏。

67.论述波浪折射原理及其对岬角和港湾发育的影响。波浪传播进入浅水区时,若波向线与等深线不垂直,则波向线逐渐趋于与等深线或岸线垂直的现象称为波浪的折射。

(2)波浪折射的作用

①在凸出的岬角处波浪辐聚,能量集中,海岸受蚀

②在凹入的海湾处,波浪辐散,波能扩散,产生堆积

68.海岸地貌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一、地质因素(一)地质结构对海岸的影响 1.岩性(影响海蚀速度和碎屑多寡)(1)岩性坚硬:平直、陡峻的海岸(2)岩性软弱:平直、平缓的海岸(3)岩性软硬交替:岬湾交错、曲折的海岸

2.岩层产状(1)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岸线后退快(2)向海陡倾岩层:岸坡上发育阶梯状海蚀平台

3.地质构造对海岸发育的影响(1)岸线平行于构造线:纵向海岸

(2)岸线垂直于构造线:横向海岸(3)岸线与断层一致:断层海岸

高考专题地质地貌测试题

教学内容:地质、地貌 【教材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第1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第2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初中地理》(第1册)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初中地理》(第 3册)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知识体系和要点】 (一)陆地环境组成——岩石和地貌 1.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 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组成岩石的矿物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最主要的8种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氧最多占一半, 硅其次占1/4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含矿产的岩石就是矿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 大理岩 (2)岩石及其成因 概念: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 石组成

(3)地壳物质的循环: 2.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l)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类 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 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 地,外力作用把高山 削低凹地填平,两者 同时进行,一般内力 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 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①地壳运动 性质方向概念结果关系 水平运动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 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 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 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 洋 相伴发生,以水 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 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 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 海陆变迁 ②板块构造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康复护理学离线作业题目(含标准答案)

康复护理学离线作业1题目(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 《康复护理学》试卷 一、单选题 1.肩关节屈和伸活动范围测定时,量角器固定臂放置方法为B A.于身体中线平行 B.与腋中线平行 C.与地面垂直 D.与肱骨纵轴平行 E.与前臂纵轴平行 2.等长收缩的主要作用是B A.控制肢体坠落速度 B.维持肢体的位置和姿势 C.产生关节运动 D.使肌肉长度被拉长 E.使肌肉长度缩短, 3.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而达到自立目的的作业训练是A A.职业技能训练小 B.ADL技能训练 C.使用康复辅助器的作业治疗 D.增强社会交往训练 E.家务劳动训练够 4.上肢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是B A.肱骨外科颈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肱骨踝上骨折 D.尺桡骨干双骨折 E.桡骨下端骨折 5.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 C A.髂前上棘 B.髌骨下端 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外踝 E.耻骨联合 6.主动助力运动适合于C A.肌力3级或以上者 B.肌力2级或以上者 C.肌力1级或2级者 D.肌力0级或1级者 E.肌力4级者 7.引起SCI的最常见原因是E A.高空坠落 B.运动损伤 C.暴力 D.椎管内肿瘤 E.交通事故 8.糖尿病病人进行医疗体育时血糖应低于E A.11mmol/L B.12 mmol/L C.12.9 mmol/L D.13 mmol/L E.13.9 mmol/L 二、多选题 1.康复的内容包括ABCDE A.医疗康复 B.社会康复 C.职业康复 D.教育康复 E.康复评定 2.康复治疗包括 ABCDE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语言治疗 D.康复工程 E.康复心理学疗法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精选.)

黄冈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 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 1、冰斗: 2、黄土塬: 3、雪线: 4、河漫滩: 5、雅丹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一是_____ 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A卷【第1页共2 页】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另一种 是。 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 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图1滑坡纵切面示意图 A卷【第2页共2 页】

康复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就是指综合地、协调得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得身心与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就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 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得力量、幅度与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得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与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得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康复得对象就是(D) A、疾病 B.健展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就是指(E) 身体、精神与社会得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得三大基本原则(A) A、功能训 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对症治 疗、 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功能训 练、 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功能训 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对症治 疗、 整体治疗、回归家庭4?三级残疾预防目得就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A、身体没有疾病 B、身体与精神都没有疾病 C、身体与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临床前期得“三早”预防 5.整体展复得内涵包括 (E) A 、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得文明环境 B 、让社会与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与社会得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得合法权益 E 、以上都就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展复中得角 色,不正确得就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D.治疗者 E.病房管理者 7、 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 8. 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E) A 、随尿排出得钾、钠、氮减少 B 、抗利尿激素得分泌增加,排尿较少 C 、低钙血症、低钙尿症 D 、不易形成尿储留 E. 尿路感染得几率增加 9. 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就是骨折后(B) B 、4飞周 10?哪项不就是持续被动活动(CPM 机)得作用(D) 11. 婴儿多大时开始会爬(D) A 、 1-2 月 B 、 3-4 月 C 、 5-6 月 A 、缓解疼痛 B 、 改善ROM C 、防止粘连与关节僵硬 D 、 增加肌力 A 、出生前 B 、出生时 C 、 出生后2个月 D 、出生后1个月 A. 2~3 周 C 、 8^12 周 D 、 1年以上

地貌学原理考试题库

地貌学原理考试题库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其中,谷底包括河漫滩和河床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阶地发育。 2.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3.在岩溶地貌中,溶蚀洼地是溶蚀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4.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要高,说明降水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活动层,下层叫永冻层。 6.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与输沙量成正比。 7.荒漠地貌按地貌特征与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可将荒漠分为四种类型: 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8.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 1/2 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两个波高处发生破碎。(P138,3.波浪破碎中的第2行) 9.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堡岛型,平原型和港湾型三种。 10.我国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和四川盆地。 11.我国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平原。 二.判断题(在题后括弧内打?或?,每题0.5分,共10分) 1. 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常见的河流堆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 ) 2.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 ) 也可从源头开始或河口开始溯源侵蚀抑或以瀑布形式实现后退

3. 河流袭夺是冲积平原上自由河曲截弯取直(分水岭迁移或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 ) 4. 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分布在谷底、洪水期可被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就是河流阶地。( × ) 见第四大题第六小题 5. 我国著名旅游胜地云南路南石林是白垩纪砂砾岩风化剥蚀(地表水溶蚀)形 成的地貌景 观。(× ) 6.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 ) 7.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属于大陆冰盖地区(山地冰川的重要地貌)常见的冰蚀地貌类 型。( × ) 8. 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 9. 热喀斯特洼地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貌形态。( ? ) 10. 石环是由较细粒土和碎石为中心,周围由较大砾石为圆边的环状冻土地貌。( ? ) 11. 砾漠是在湿润气候区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 砾漠是由沉积物(洪积物、冰积物)以及基岩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在强烈风化作 用下,细沙和粉砂被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流动型)沙漠。(× ) 13.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谷)间地地貌。(? ) 14(大陆裂 谷是由于地幔对流上升、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陷落的结果。( ? ) 15. 海沟-岛弧地貌是两个海洋板块(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之间的辐合汇聚地带。(× ) 16. 活动褶曲构造山地是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地表褶曲隆起形成的山地。( ? ) 17. 断块山地是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 ? ) 18. 断层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 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 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 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 坡面 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 拟开挖路堑 坡面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 拟开挖路堑 图2 A B C 现代雪线(4000m a.s.l.) 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 冰斗B (3200m a.s.l., 形成 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 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 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 现 代河床 断层F 图3 30 70 150m 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 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

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条痕:是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基本物质。 溶洞:地下水对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 纹泥:冰川融水携带的细粒物质在冰川前缘湖泊中缓慢地沉积在湖底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理的冰川-湖沼沉积物。 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都叫化石。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解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主要表现在地层的变形,产生种种地质构造,同时引起了地表形态的改变。 变质作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填空) 简答 1、任意举出5种常见矿物并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归类。 (1)自然元素:如石墨、自然金; (2)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 (4)含氧盐:可细分为硅酸盐类(如橄榄石、辉石、正长石、斜长石)、碳酸盐类(如方解石)、硫酸盐类(如石膏); (5)卤化物:如萤石。

2、简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岩石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即: (1)在地下深部,沉积岩和岩浆岩可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2)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可通过风化—搬运—沉积转变成沉积岩。(3)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更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形成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 3、比较岩浆岩与沉积岩在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异同 相同点: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等为主。不同点: (1)沉积岩和岩浆岩中铁的总量大致相同,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高于FeO,而岩浆岩中则FeO略高于Fe2O3,这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所致。 (2)沉积岩中K2O>Na2O,而岩浆岩则相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岩浆岩风化分解后产生的Na2O常形成易溶性盐溶于海水中。而含钾矿物如白云母在表生条件下较稳定,粘土矿物又易于吸附钾,故母岩中的K2O大部分含在白云母碎屑和粘土吸附物中进入沉积岩。 (3)沉积岩中富含H2O和CO2,这显然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表生条件下所致。 4、简述冰斗的形成过程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地势低洼处,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搬走,洼地周围不断后退拓宽,底部被蚀深,并导致凹地不断扩大形成冰斗。 5、黄土的主要特征。 (1)成分 ①粒度成分: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②化学成分:富含CaCO3,还有SiO2。 ③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 2、厚度

2021年自考《康复护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康复护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1、关于步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长度 B、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步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 B、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步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行走时,左右两足之间的距离 B、行走时,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距离 C、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D、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同侧再次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 E、以上都不是

4、康复医疗中常用的易化技术是( ) A、Brunnstrom法 B、Bobath法 C、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 D、以上三项都是 E、以上三项都不是 5、某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5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 ) A、完全自理 B、基本自理 C、需很大帮助 D、完全依赖 E、不能判断 6、脑性瘫痪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 ) A、运动、姿势障碍 B、感、知觉障碍 C、智力、情绪障碍 D、语言、听力障碍 E、视、听觉障碍 7、关于脑性瘫痪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由于脑性瘫痪的诊断在1岁左右方可确立,故1岁以内很难进行早期治疗。 B、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就是按摩加婴儿保健操。 C、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功能锻炼及手术为辅 D、小儿康复治疗应与游戏、教育相结合。 E、3岁以上小儿治疗效果差,康复训练无意义 8、有关脑性瘫痪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由于医学的发展,脑性瘫痪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B、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目标是达到同龄儿的正常发育水平 C、脑性瘫痪是儿童运动残疾中最常见的疾患 D、脑性瘫痪的发病均有明显病因 E、脑性瘫痪不可治疗 9、脑瘫患儿最佳卧位为( )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完整版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 卷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黄冈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 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 1、冰斗: 2、黄土塬: 3、雪线: 4、河漫滩: 5、雅丹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一是_____ 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 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XX护理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康复的对象是(D) A. 疾病 B. 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 .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 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 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 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 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 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 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重点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答: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

究才能确定。 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地形点—— 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2.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答: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3.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1)、气候 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 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 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2)、植被 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 (3)、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 (4)、地质构造 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 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4.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答: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 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 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

地质地貌题库

1-1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7.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8.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19.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20.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都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21.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22.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23.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24.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25.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26.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27.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28.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康复护理学试卷一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 2.共济失调: 3.脑卒中: 4.物理疗法: 5. 构音障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现代康复护理提倡的护理方式是( ) A、替代护理和自我护理相结合 B、自我护理和护理援助相结合 C、替代护理和护理援助相结合 D、替代护理和护理程序相结合 E、以上都是 2、康复护理的目标( ) A、维持患者肢体功能 B、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 C、协助患者对功能障碍肢体的训练 D、防范其他并发症的形成 E、以上都是 3、康复护理的目的( ) A、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B、使患者尽量减少继发性功能障碍 C、提高生存质量 D、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E、以上均是 4、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是( ) A、病伤者 B、有功能障碍患者 C、疼痛患者 D、老年人 E、以上都是 5、属于三级预防范畴的是( ) A、早发现 B、提供假肢 C、预防接种 D、早期康复治疗 E、限制烟酒 6、一体重60Kg的患者连续3次用握力计测量右手握力分别得到 24Kg、30Kg、42Kg,那么该患者右手握力指数为( ) A、40 B、50 C、70 D、53.3 E、无法判断 7、关于助力运动,描述错误的是( ) A、指部分借助外力辅助,部分由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整个运动的过程。 B、外力来自于健侧肢体的不属于助力运动 C、助力运动的作用是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D、适用于徒手肌力检查 (MMT )已达 1 级以上者 E、兼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特点 8、一位指鼻试验阳性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首选( ) A、平衡、协调训练 B、肌力训练 C、耐力训练

2011地貌学原理期末试题(5套)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1) 地貌学原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 2. 岩溶地貌中的溶蚀洼地是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3.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等于。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4.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5.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6. 干旱荒漠按照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 和。 7.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波高处发生破碎。 8. 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和两大部分。谷底包括和;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发育。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2.河流袭夺是由于自由河曲截弯取直的结果。() 3.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岛弧和海沟主要分布在岩石圈板块相互分离的边界地带。() 7.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是大陆冰盖地区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 8. 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9. 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砂质冲积河床上常见的地貌类型。() 10.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间地地貌。() 三.名词解释(每组5分,共30分) 1.河床与河漫滩 2.泥石流与洪积扇 3.鼓丘与羊背岩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2.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3. 第四纪沉积物的概念:沉积在陆地或海洋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与有机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特征:(1)松散性: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或固结的,如玄武岩掩盖下的变质残积物、泉华、钙板等。(2)可移动性: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之后,不断进行着破坏、搬运、再沉积作用和各种各样的变化。(3)岩相变化快:同期沉积物可在短距离内发生相变,如洪积扇,因而地层划分对比困难,研究难度大。(4)成因多样(5)不同程度地风化(6)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并特含古人类化石 4. 地质作用结果:削高,补低。 5. 判断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1)沉积学标志A.岩性①砾石,②砂和粘土 B.结构(流动营力结构,非流动) C.沉积构造(层理,楔状体,结核,网纹)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2)地貌标志 A.直接地貌标志河流阶地,洪积扇等… B.间接地貌标志 (3)环境标志A、有机环境标志 B、无机气候标志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 概率积累曲线(细切点、粗切点)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6.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 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7.夷平面: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为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以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如一个地区一系列的平坦 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称为夷平面(包括 准平原、山麓面、刻蚀平原) 8.猪背岭:倾斜坡角度为40~45°的单面山 9.地貌的年代: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只有等基本要素固定下来以后方

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聿康复护理学题库 莃一、名词解释 肃1、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莁2、运动治疗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根据伤病的特点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运动治疗在恢复、重建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逐渐成 为物理治疗的主体,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蒇3、OT 作业治疗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患者, 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莆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膃5、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弧度。 蒈6、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的紧张度。 腿7、物理因子疗法简称理疗,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 膅8、等张运动是指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节10.等长运动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静态收缩。 衿二、填空题: 蚇1、残疾可分为残损、___残疾_____和___残障_____三个水平。 羄2、现代医学是由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___康复医学________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地质与地貌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012

(XXXX-XXXX)中国农业大学 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模拟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洪积扇:洪流在山口或沟口的堆积物叫洪积物,洪积物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即为洪积扇。2.地质构造:岩石/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形迹。 3.岩性:三大类岩石由于形成环境与过程不同,所表现出他们各自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方面不同的特征。 4.地下水:存在于地面以下沉积物孔隙或岩石裂隙、溶穴中的水。 5.自由曲流:指在冲积平原上发生的曲流,外形蜿蜒弯曲,河谷宽阔,河床不受河谷约束,能自由地迂回摆动,以裁弯取直的方式逐渐演变。 6.雪线:在地球某一海拔高度上,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海拔高度就是雪线,也即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所在的大致相同的海拔高度。 二、填空题(共15分) 1.第四纪共划分为4个世,它们分别是(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1分) 2.岩溶水具有垂直分带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带:(包气或垂直循环带)带、季节变动带、(饱水或水平循环带)带和滞流带。(1分) 3.黄土中多层埋藏古土壤的存在常标志着(沉积间断或沉积速度减缓),说明在黄土沉积的漫长时期内气候有多次(干冷与温湿)的变化。(1分) 4.构造地貌有(断层三角面山)、(背斜谷)、(向斜山)、(断块山)等。(2分) 5.三角洲的结构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1.5分) 6.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是指(上层的河漫滩相细粒物质,下层的河床相粗粒物质)。(1.5分) 7.岩层产状200?∠30?中,200?和30?分别表示岩层的(倾向)和(倾角)。(1分)8.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种。(1.5分) 9.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三种主要地震波为(横波S )、(纵波P )和(面波或混合波)。(1分) 10.多年性冻土可分为上下2层:(活动层)和(永冻层)。 11.有一岩石,其矿物成分90%以上为石英,为砂质结构,硅质胶结,野外常见到层理,该岩石是(砂岩)岩;另一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也是石英,其为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则该岩石是(石英岩)岩。(1分)

康复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就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 2 3 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得患者,进行评价、治疗与训练得过程,就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指躯体、四肢得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与肢体保持在功能 状态得作用。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就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得最大弧度、 ,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得肌肉得紧张度。 7简称理疗,就是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与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与康复目得得方法。 8就是指肌肉张力不变但长度改变,产生关节活动得肌肉收缩,可分为向心性收缩与离心性收缩。 1就是指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不产生关节活动,也称静态收缩、 二、填空题: 1、残疾可分为残损、___残疾_____与___残障_____三个水平。 2、现代医学就是由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与___康复医学________构成得一个完整得体系。 3、言语障碍就是指组成言语得听、说、读、写四个主要方面得功能,单独或两个以上共同受损 4、康复治疗内容丰富,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康复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及中国传统疗法等。 5、一个完整得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治疗得注意事项 5、长期制动及卧床对心血管系统得影响包括体液重新分布、心功能减退、 静脉血栓形成与体位性低血压。 6、临床常用肌力评定方法有两种,即徒手肌力检查与器械肌力测试。 7、徒手肌力检查得级别判定依据包括阻力因素、重力因素、视触觉感知。 8、常见得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症。 9、温度觉评定时使用得冷水与温水温度分别就是5—10 、40—50℃、

2014地质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地质学与地貌学》总复习与思考题 绪论部分 1、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做什么? 2、地质学与地貌学、农业地质学、土壤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3、地质学与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质学与环境保护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地质学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间有什么关系? 6、地质学在农业生产和建设中能起什么作用? 7、从地质角度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8、讨论地貌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9、地形与地貌的区别? 10、地质学的思维方法或方法论是什么? 矿物和岩石(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矿物、空间格子构造、六面体、晶胞和晶胞参数、胶体矿物、岩石、岩浆、熔岩、岩浆作用、鲍文反应系列、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变质作用、正变质、副变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围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岩浆岩的色率、酸度和碱度、假晶。 2、研究岩石与矿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意义?对你的专业研究有什么意义? 3、矿物中的水有几种形式,在晶体化学式中如何表示? 4、按晶胞参数的晶体分类? 5、在冰糖、金刚石、沥青、煤、水晶、玻璃、方解石、水、冰、空气等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哪些是矿物,哪些不是矿物? 6、矿物的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和光泽度之间有什么样关系? 7、举例说明矿物假象、共生与伴生现象。 8、在野外,你将如何鉴别矿物? 9、如何理解矿物的种类? 10、如何理解晶体和矿物形态? 11、矿物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及规则? 12、矿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13、如何理解同质多象和类质同像?

14、如何区分三大岩类? 15、岩浆岩分类及常见岩浆岩鉴别? 16、岩浆岩的化学成与矿物成分特征? 17、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18、火山作用同人类的关系? 19、岩浆岩的产状? 20、岩石圈被证实是岩浆的巨大的源,为什么?什么力使岩浆向地表上升? 21、岩浆与熔岩有何区别? 22、为什么侵入岩比火山岩的结晶程度高? 23、哪些岩浆岩含有石英? 24、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5、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和矿物成分? 26、如何鉴别沉积岩? 27、沉积岩的色素及其研究意义? 28、沉积岩的分类? 29、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类型? 30、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31、比较三大岩的矿物成分? 32、变质岩的类型及常见变质岩? 33、岩石和矿物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如何鉴别粘土矿物?矿肥种类? 34、土和土壤的区别? 35、如何理解土壤的概念? 36、土的物质组成? 37、岩石转化与循环?有哪些影响因素? 38、我国三大岩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9、结晶岩是指什么? 40、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地质年代与地史 1、基本概念: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岩层、化石、标准化石、活化石、生物群落、前寒武纪、下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 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康复的对象是(D) A.疾病 B.健康人 C.所以人 D.功能障碍者 2.健康是指(E) A. 身体没有疾病 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 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 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 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

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 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 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 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 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 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 C. 预防继发性残疾 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 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 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 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 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 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E.以上都是 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 A. 观察者 B. 实施者 C.教育者 D.治疗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