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度环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制度环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作者简介】郑全红,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史。刘贞晔,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

制度是指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制度环境这一概念,按照俞可平教授的说法,可以理解为“国家用以规范和制约民间组织活动的所有

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准则”

[1]

。制度环境对公民社会组织的产生、

运作及其活动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最终塑造着公民社会的形态、特征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在我国的政治社会发展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产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有了某种程度发展。但后来的发展曾历尽曲折,成长过程甚至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又一次获得了发展的政治机遇和空间。考察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进程,制度环境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制度环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萌生

在中国传统社会,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制度和专制文化长期支配着中国社会,社会与国家相对立的思想和观念根本不曾存在。在历朝历代的制度环境中,现实社会中的非官方和非政府的行为和社会组织一直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甚至还会成为官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如明

末的“东林党之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社会没有民间组织。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中存在数量不等的民间组织,如同行业自律的同业行会,乡籍联络的同乡会,社会救济会社、善堂,以及各种乡村宗族组织和宗教活动组织等。

当然这些组织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组织具有重大差别,但是它们作为社会自治的社团组织的特点确实非常明显,特别是处于国家官府权力的控制之外,使我们自然将其看作现代社会中的自治社团的对应物。

历史发展到近代,在清朝末期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以后,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中国一些主要的贸易城市便产生了独立于官府之外的民间组织。据魏斐德对晚清汉口民间组织的研究,早在鸦片战争以前汉口就存在一个实力强大的盐业行会,1868年在上海和汉口还同时产生了茶叶行会,1871年汉口金融业主还成立了金融行会(汉口钱业公所),随后还在湖北、浙江等省成立了各省的分省行会。[2](p378-383)自此之后至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入侵的加深以及维新运动的推动,各种救

制度环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郑全红1刘贞晔

2

(1.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天津300191;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45)

【摘要】制度环境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和约束作用。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曾一度得到改善,公民社会也一度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制度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一度受挫。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获得巨大改善,公民社会再次获得迅速成长。在今后的制度变革和完善中,对公民社会正确的政治定位,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审批、登记、注册、经费、税收方面的监管和引导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将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

【关键词】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民间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10)03-54-06

2010年第3期理论建设

NO.3,2010(总第127期)TheoryResearchGeneralNo.127

54--

亡组织和报纸等公共舆论媒介也迅速地发展起来。[3]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令倡导和鼓励工商业者成立商会、商船公会、教育会等新式社团。1904年清王朝推行“新政”,颁布了《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谕令各省设立商会,规定:“凡届商务繁富之区,论系城系埠,宜设立商务总会,而于商务稍次之地,设立分会。”上海绅商即于这一年在商业会议公所的基础上改组设立上海商务总会,成为中国最早的商会。此后,全国各通商大埠和重要城镇相继创立商会,仅1904年就创立了6个商务总会和23个商务分会。[4](p23)据有些学者估算,辛亥革命之前,仅商会、教育会、农学会就有2000多个。[5](p169)各种商会和工商社团的成立标志着晚清新型社会组织的产生。这些新型商会和工商社团均为民间性质的独立自治组织,它打破了会馆、公所等旧式行会组织的封闭性,无籍贯和行业限制,凡工商业者自愿遵守契约规章,缴纳一定会费,均可加入。清末民初的商会还独立地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活动,包括联络工商、调查商情、兴办商学、维持市面;抵制洋货与维护利权,参加立宪与辛亥革命运动:创办自己的报刊,建立独立的舆论机关:发起自订商法等等。由此可以认为,

“清末民初新型民间工商社团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雏形开始出现的重要反映。”[6](p23-46)

民国时期公民社会组织成长所需的公共舆论空间、社会传播媒介、政治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环境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从民间组织的成长数量还是从公共领域的成长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民社会都可以说是开始走向了成熟。在辛亥革命时期,各地颁布的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从根本法的角度赋予公民结社等各项自由权利。如《鄂州临时约法草案》、《江苏约法》、《浙江约法》等均规定有“言论、著作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修改和颁行过宪法,但辛亥革命时期的这种对人民权利的规定却没有大的变动。如北京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约法》和《中华民国宪法》,南京国民政府1931年颁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6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对人民出版、集会、结社自由都有明确规定。对公民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的权利保护和立法管理,在民国时期亦走向成熟,在北洋政府时期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就有《商会法》和《中央学会法》等。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关于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急速地得到完善。据相关统计,1927-1949年间南京国民政

府立法机关制定的民间组织法律及其实施细则多达28项之多,如《工会法》、《农会法》、《商会法》、《律师法》、《医师法》、《新闻记者法》、《助产士法》、《药剂师法》、《合作社法》、《渔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教育会法》、《监督慈善团体法》等等。至于民国时期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通则和章程等就更多了,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颁行的有关民间组织的法规就有近70余种,地方政府和立法机关颁行的法规和章程更难以计数。[7](p172-174)所有这些法律制度对于当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除制度环境之外,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社会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扩展。北洋政府时期,由于政府控制能力较弱,这一时期民间公共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扩展,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成为近代中国公众舆论最强盛的发展时期,像《申报》、《大公报》、《新闻报》和《东方杂志》等在社会舆论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20世纪初,每逢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如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等,全国各民间团体经常发表全国通电,表明政治立场,成为这一时期公众舆论的重要风向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度对公共舆论空间形成了政治挤压,但是这一时期的结社组织和公共媒体仍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民国时期公民社会的发展。

民国时期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数据像今天的社团发展一样,存在大量未进行登记的社会团体,因而难以进行确切的数字统计。据1946年国民政府社会部的统计,登记注册的民间社团有4.6万个,其中职业团体,包括农会、工会、渔会、工商业团体、自由职业团体等,有4万多个;社会团体,包括文化、宗教、慈善、公益、体育卫生、妇女活动等领域的团体,有5000多个。但这仅是登记在册的团体,实际的民间团体数量肯定远超于此。如乡村社团仅有农会这一社团被统计在内,实际上农村的各种合作组织、娱乐组织、宗教信仰组织等十分普遍。据有关调查显示,仅安徽宿县的乡村组织就多达24种。而如果将乡村自治组织计算在公民社会组织之内的话,民国时期的这类组织数量更是非常庞大的。据内政部统计,全国地方自治组织在1934年时就多达4,178,200个。此外,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内还存在着大量的社团组织未计算在内。因此官方统计的4.6万个社团的数字应是民国时期三、四十年代民间社团的最小量。[8](p169-171)

55

--

由上可见,自晚清至民国时期,无论就社团数量还是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说中国公民社会已由最初的萌生到日渐成长。

二、新时代下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环境的改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与行政管理体制,从城市工商业改造到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国家垄断了几乎全部社会资源,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空间。在此种社会结构下,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社团组织根本无法存在,即使有所谓社会团体,也一定是被归位为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中的一个部件。于是1949年以前产生的所有民间组织几乎完全消失,就连千百年来农村存在的传统社会组织庙会、乡贤会、香火会、善堂等乡民自发成立的组织也都不复存在,只有少数几个曾经在政治上帮助过中国共产党的团体,如“民主同盟会”等作为民主党派保留下来。据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性社团有44个,1965年不到100个,地方性社团大约也只有6000个。在这些社团中,工会、共青团、妇联等9个规模庞大的人民团体占了绝大多数。[9](p19)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国外先进经济与社会管理经验的引入,也由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制度环境中再次萌生并获得巨大的发展。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再次萌生并获得发展的制度环境条件主要有:一是中国政府率先改革了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推行了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中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的这种巨大变革,使得社会资源得以自由流动,私人个体获得了自身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同时社会自由交往的空间得到空前扩展。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再次萌生创造了基础条件。

二是政策对公民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评价和定位有了积极的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对民间社会组织主要持警惕防范的态度,甚至因政治风波的影响采取了一些怀疑和严加控制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对民间组织的作用日益有了积极的评价。中共十五大明确肯定了私人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以中央决议的形式充分肯定了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

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这充分反映了对公民社会组织认识和态度的转变,即由过去的防范和怀疑态度开始向培育发展和监督控制并重的政策转变。在具体制定政策和执行贯彻政策的过程中,开始对不同的民间组织区别对待,采取“选择性支持和选择性限制相结合”的方针。对于那些公益性强、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无关的民间组织,各级政府和党委采取鼓励扶持的态度和政策。如民政部2005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上海市在2002年仅就行业协会就发布了三项鼓励性的法规:《上海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府体改办等五部门关于本市支持行业协会发展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政府体改办、市民政局(关于本市行业协会业务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划分和相关工作衔接意见)的通知》,2004年中国保监会也发布了《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民政部也计划在总结各地各行业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除行业协会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也是各级党和政府重点扶持的民间组织。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都高度评价和肯定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简化登记条件要求和大力扶持发展的方针。对于城市社区组织、公益性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级党和政府也都作为重点扶持和培育的对象。如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民政部早在1999年开放该类组织登记之初就规定开放了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民政、法律、社会服务等十大领域,允许民办非企业单位自由进入。[10](p121-165)为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2004年民政部还会同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举办了“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表彰大会”和“全国行业协会成就汇报展览会”,这都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部门对公民社会组织发展态度和政策的积极转变。

三是法律制度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中,就规定了人民有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权,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存在奠定了合法性的前提基础。我国现行

56--

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公民社会组织进行立法的一般性法律,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相关立法中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法律保障。如《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间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教师法》、《律师法》、《注册会计师法》、《执业医师法》、《体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科技进步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少年儿童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等,都对一般性民间组织或者特定领域的民间组织的法律权益和责任义务做出了相应规定。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公民自治组织,我国还制定了专门法律予以规定和保障。如针对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城镇居民委员会、工会、红十字会的权利和责任义务规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工会法》和《红十字法》等。除相关的一般法律立法外,构成中国公民社会法律制度框架的主要是政府颁布的各种专门法规。在这些法规中,中央政府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等四个法规确立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基本制度框架。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中央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和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法规为中国公民社会的运作提供了具体法律依据。如民政部作为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对民间组织的管理政策、法规、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民政部同时还与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登记审查、印章管理、经费管理、编制与人事管理、财务和经营活动监管、会费收取和税收优惠等法规和行业管理办法。至于各级地方政府依据和执行党和国家政府政策和法律规定,颁布出台的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等更是难以计数。纵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基本都体现了“选择性支持和选择性限制相结合”的方针。对于涉及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问题、人权政治与社会科学等政治性强和宗教色彩浓重的民间组织以及国外关于人权和权益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等,各级政府制定的法规都体现出严格的管理控制乃至严格限制的政策导向;对于民间自发的庙会、花会、灯会、秧歌会等,既不鼓励登记也不予以取缔,体现出默许态度和政策;对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型有显著辅助作用的民间组织,如社区服务组织、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慈善组织等公益性、非政治性组织,则体现出积极鼓励、扶持的政策倾向。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上述公民社会生存的法律制度环境显然已有了巨大的改善,大多数立法和法律规定都体现出了对公民社会组织的政策正在由怀疑、限制向选择性鼓励支持的政策和态度转变。如奠定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基本框架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在立法宗旨上都肯定了民间组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条就明确宣布,制定该条例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具体的法律制度建设上,现今的法律制度框架也为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如《民法通则》和各种行政法规在法律上赋予了民间组织具有民事主体、行政相对人和准行政主体的地位,特别是行政相对人身份地位的确立使得民间组织像任何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享有行政法规定的参与权、知情权、收益权、监督权、申请回避权、救济权和请求权等法定权利。在财税制度上,目前我国对民间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一律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同时也规定了免征所得税的项目,具体来说有7个项目9项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民间组织的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捐赠公益事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境外捐赠公益事业享受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基金会及捐赠人、受益人也规定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总之,无论是宏观的政治经济改革环境和政策、法律制度环境,还是微观的公民社会组织管理环境、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今天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环境条件与改革开放前相比都已有了巨大的改善,正是这些政策和制度环境条件的不断完善,中国公民社会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迅速地成长起来。

三、新时代下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国内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环境的改善,为我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据统计,80年代初,全国只有十几个官办的群众团体,而到1989年初,全国性社团己增加到1600多个,地方性社团则达到20多万个。1989年政府对社团进行了整顿和重新登记,到1992年全国性社团数目减少为1200个,地方性社团为18万个。但随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57

--

目标的确定以及制度环境的改善,使得公民社会组织获得了迅速发展的空间。到1997年时,全国县级以上的社团组织即达到18万多个,其中省级社团组织21404个,全国性社团组织1848个。平均每个社团有团体会员77个,个人会员5万多个。[11](p20)据民政部统计,到2003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就有141,116家,而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学校、托儿所、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等达到124,391家,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20倍。还有许多没有在民政部注册的如民间环保组织或不需要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如八大人民团体,据民政部估计,现有200,000-300,0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注册却没有注册。[12]而据中央编译局何增科教授的研究统计,2003年除已注册的民间组织外,全国未注册社会团体还有40,000个,未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250,000个(此两项数据为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官员估计数据);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基层组织数量为5,378,424个,文联、残联、计生协会等准政府社团组织数量为1,338,220个,学生团体、社区团体、网上团体等草根组织数量为758,700个;估计上述各类社团总数为8,031,344个。这还不包括全国城乡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组织约计722,000个(民政部2004年数据)。据不完全估计,至2005年初,我国公民社会组织数量高达870多万个。[13](p122)

严格来讲,现今关于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统计数字和估计数字都是不全面的。现今的民间组织管理制度缺乏备案制度,使得绝大多数达不到注册条件的民间组织既无法注册也无法统计,现有的各种估计数据几乎都缺乏严格的抽样调查统计作依据。统计缺失的另一大类就是合法社会组织内部的公民社会组织,如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文教体卫等机构内部、经济组织内部等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因此,从注册统计现状来讲,当前中国公民社会组织主要有这样三大类别:注册组织、免予注册组织和未注册组织。注册组织现民政部门将其分为三个分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免予注册组织主要有四个分类:人民团体,工、青、妇、全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华全国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各级组织;特许团体,民政部2000年12月公布的《关于对部分团体免于社团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列举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和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名单,共22个;城乡公民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内部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种民众组织和社团组织。未注册组织成分复杂、原因多样,大致有两个分类:无登记意愿组织和登记意愿组织。无登记意愿组织可分为四个子类:自发组织,如乡村庙会、拜祖会、香火会,城市的秧歌会、老年会;小型互助组织,如农村互助组织、城市社区卫生安全秩序监督队等;网络团体组织:其他不愿登记的组织。有登记意愿组织包括两个子类:登记受阻组织,指达到登记条件,但难以找到主管单位或其他原因导致登记受阻的组织;注册困难组织,指有登记要求和意愿,但在某些方面未达到登记条件的组织(分类情况见下表)。从这些分类来看,免予注册组织和未注册组织数量要远远大于已注册组织数量。

由于我国民间组织的具体统计数据严重缺乏,因此,我们很难确切估计和分析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现在有数据可查的只有民政部门注册在案的民间组织。相比较而言,这些组织规模较大、组织较为完善,较符合民间组织的标准和要求,下表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已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成长状况。

1999-2002年主要是按照三个管理条例修订后的要求进行民间组织的重新登记工作,因此这几年的统计数据无法准确反映民间组织的自然增长状况。2004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共有28.9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5.3万个,全国性社团1,673个,省级社团20,56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万个;基金会892个,其中全国性基金会84个。到2005年,

全国各类民间组织

58--

【参考文献】

[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J].2006-1.

[2]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据闵杰的研究显示,维新运动时期的学会有案可查者达72个。参见闵杰.“戊戎学会考”近代史研究.1995-3.[4]王仲.强势国家与民间社团之命运——

—以民国苏州商会为例(1927-1937).博士论文.苏州大学历史系.2004-4.[5]徐秀丽对于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状况曾进行过非常深入的分析。徐秀丽.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4;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历史研究,1996-1;王仲著.强势国家与民间社团之命运——

—以民国苏州商会为例(1927-1937).博士论文.苏州大学历史系.2004-4.[7]徐秀丽.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民国时期民间社团的数据主要来自国民政府社会部编印:《人民团体统计》(1946)和内政部的《内政年鉴》,详情请参阅徐秀丽.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孙立平、晋军、何江穗、毕向阳.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关于政府鼓励民间组织发展政策的更为详细和深入的分析请参阅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要素分析.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吴忠泽.民间组织管理.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1999-13.孙立平、晋军、何江穗、毕向阳.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2]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会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J].浙江学刊.2004-6.

[13]何增科教授依据民政部2005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并结合王绍光等人2004年的研究数据,推算至2005年3月,全国各类社团总数高达8,767,317个。参见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要素分析.载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参见中国民政部网站。

(责任编辑:王印东)

已发展到31.5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6.8万个,比上一年增长9.8%;民办非企业单位14.6万个,比上一年增长8.1%:基金会999个,比上一年增长12%。[14]2005年的单位数是1988年的70.85倍。1988-2005年间,我国非政府组织数量年均增长28.38%,在各类非政府组织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增长最快,而基金会的数量则有所减少。2005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是1999年的24.74倍,

年均增速约为87%。综上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获得了巨大改善,中国公民社会在这一环境条件下亦获得了迅速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成长所面对政治法

律制度环境改善的历程,中国宪法的修改和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党和国家对公民社会态度的转变,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的出台,所有这些都是直接促成公民社会迅速成长的制度环境条件。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到今天,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我国政治法律制度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已对公民社会的进一步成长日益产生阻滞作用。在今后的制度变革和完善中,对公民社会正确的政治定位,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审批、登记、注册、经费、税收方面的监管和引导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将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

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59--

我与国培计划共成长

我与国培计划共同成长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短短的一个多月培训过去了,在这期间是紧张而又充实的,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也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在这里,我们学到了知识,更新了观念,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我用所学新理论、新理念指导教学,不断钻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新课改立竿见影,带动一批,形成课改新高潮。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养成了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对待每一项教学活动、教学工作的习惯。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与同事交流、探讨,查阅资料。结合教学实际、案例养成不断总结,随时写教学随笔、研究日记、案例分析,汇集整理材料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课余时间,我们国培学员经常电话联系、网上交流,互通教学情况,探讨教学问题。我想埋头教学只能是教书匠,肯钻研、总结、反思、学习、交流、提升才是新课改倡导的学者型教师,我想做这样的教师。 现在,我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与重要也有了很深的认识。医生救治人的身体,而我们塑造的是学生的心灵。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更慎重对待、关爱每一个学生。我既注重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又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深入学生中去和每一个孩子交朋友,不歧视差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教学中,我也深感教改的必要与难度。现在的学生、老师都太苦、太累了,用在学习的时间很多,整天围绕成绩转,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育人教育,出现高分低能,品质下降现象。我想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点改革对学生、老师的评价机制,而做到这一点很难。国家现在很重视教育,大力进行改革,出现了各种培训,国培计划就是其中之一。我想国家教育部认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只有培养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很好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很对的。国培计划才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长,培训任务还很重很重。作为国培学员,我真诚祝愿国培计划越办越好,祖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强,人民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 “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企业管理论文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梁建飞 任何品牌传播都是在一定的媒体环境下进行。不同的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的“视听聚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都有所不同。当前,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品牌运作理论已经很难适用,业界普遍感到传统受众调查、广告推广等手段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时,从传统媒体出发的理论、品牌传播方法也应该及时更新。 1. 新媒体的时空本质 所谓新媒体,按字面意思理解,所有与过去媒体呈现不同特征的媒体都可以称作新媒体。但这样来定义新媒体显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可以说媒介技术的更新每天都在发生。新媒体的术语真正开始广为学术界、业界使用也就是最近几年内的事。也就说只是在最近几年,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足以需要一个术语或概念来和之前媒体环境做出明确界定。用“新媒体”这一术语将当前媒体环境与之前媒体简单地区别开来,在学术上并不严谨,因为“新媒体”的“新”是没有特征、没有内涵的字眼,无法概括、凝练当前媒体的主要特征。在以后媒体环境再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无法再用“新媒体”来与当前媒体做区别。 但作为学界、业界广泛使用的概念,“新媒体”具有很广的群识基础,因此,本文也无需对当前媒体环境的命名做更多讨论。最重要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媒体的英文为“Media”,其词源于“mid”,即一种中间物。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传播信息的 1

中介。媒体的技术发展在人类社会传播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类的传播活动,不借助媒体(空气、光线等自然介质除外)就只能在人的视听范围内进行。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曾将媒体比喻为“人的延伸”。电视是人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人耳朵的延伸。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将“此时空”的信息载运至“彼时空”、或将“彼时空”载运至“此时空”。媒介拓展了人类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的范围,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的学习与传播。因此媒体的本质功能是跨越时空传递信息。所有媒体的本质都是承载信息并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流动。而媒体跨越时空的能力则是媒体优越的重要的指标。从空间上,跨越空间的距离,是衡量媒体重要指标。电报产生时,能跨越大西洋进行信息传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时间上,跨越时间的速度是衡量媒体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前运用即时聊天工具和对方进行信息交流,这是用驿马传递书信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事情。从结绳记事、印刷物、机器运输(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工具也是一种媒体,媒体从本质不仅是承载物,更是一种运载物,因此,媒体从本质上具有运输的性质)、电子媒体再到如今的网络媒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能越来越强。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从本质上无非就是在跨越时空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2.新媒体时空壁垒的消除 从技术层面,媒体在跨越时间的性能上早已实现了时间上的即时化和空间上无限远程距离。但是新媒体的发展还要破除人为的时空壁垒,才能真正时间真正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国家在信息产业上的宏观战略“三网融合”就是要破除人为时空壁垒、行业利益壁垒。即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1998 年,业界对“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展开了大辩论,三网融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1999 年9 月,国办发[1999]82 号文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

传媒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分析

传媒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分析 邓彦培所谓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近年来,电视、互联网及移动媒体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支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角力更加白热化,互联网及移动媒体行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领跑各细分市场,市场份额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也追平电视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 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价值的体现趋于多元化,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平台,亦成为连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传媒业的外延在扩大,传媒业与文化产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业、电子制造、电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升级,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传媒业在调整中稳步前进,在融合中寻求突破。传媒业主要分为媒体、广告和文化三大行业。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网络);广告行业主要包括广告、公关、市场推广等;文化行业包括文艺创作表演、文化保护、文化艺术经济代理等行业。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走向深化,互联网不但对传统媒体具有替代效应,也通过媒体融合形成促进力,使传媒产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的态势。 传媒服务产业链是指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满足不同受众需要而建立的相互衔接的服务链条。这个链条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

息采集、加工、传播等系列生产,也包括多种媒体信息内容、广告营销、活动策划乃至资本运作等跨领域经营。行业报要把传媒服务产业链看作本行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了解本行业的各种信息,根据用户需求,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等服务,并向投资、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传媒服务产业,并与本行业上下游衔接,融入整个行业发展链条。 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社会对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需求极其强烈,但是,如果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模式运作的话,换言之,如果按照现有的发展逻辑划简单的延长线的话,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中国传媒业的跨越式发展,传媒业就无法很好地承载时代发展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非典”前期传媒业的“集体失语”和功能缺位、传媒业集团化发展面临的种种尴尬、一向被认为非主流的、受传统体制约束相对较少的網络媒体在主流话语领域的迅速崛起而使传统媒介相对边缘化的现实等等,无一例外地从不同侧面表明我国传媒业需要深刻转型的现实性与迫切性。从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角度看,我国传媒业正在从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经营模式的方向转型。 了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具有双重效应。可以维护在位媒介的利益,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它会排斥竞争机制、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等。我国发展数字电视自2003年开始已经历2年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分享的快乐人教新课标 (1)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分享的快乐人教新课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分享,学会与他人分享。 2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学习重点: 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学习难点: 愿意并学会与他人分享。 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从家中带来。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分享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想看吗? 生齐答:想。 师:请看大屏幕。(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觉得怎样? 生1: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2:我觉得很快乐。(其他同学都沉浸在搞笑情节带给自己的快乐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师:是的,大家的快乐都写在了脸上。看到我的资料给你们带来快乐,我觉得这些资料真没白准备,我特别满足,特别快乐。这就是分享的快乐。(板书课题:分享的快乐) 二、讨论内涵,感知分享 师:分享这个词我们不常挂在嘴边,生活中分享的事却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想一想,夏天的中午,妈妈买来一个大西瓜会怎么办? 生1:会把西瓜切开,全家人一起分吃。 生2:如果自己吃不完,还会送给邻居一些。 师:这些做法都是分享。

师:我们过生日时几乎都要吃蛋糕,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1:把蛋糕切开,全家一起分吃。 生2:把爷爷奶奶请来一起分吃。 生3:和好朋友一起分吃。 师:这些做法也是分享。 师:你看,老师搜集的音像资料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妈妈买来的大西瓜、我们过生日时的蛋糕可以分享。还有什么可以与人分享呢? 生1:好的课外书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2:玩具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3:我会唱歌,可以把我的歌声和大家分享。 生4:学习用品可以和大家分享。 …… 师:就是说:自己欢乐的心情、幸福的感受、得到的好处、收集的资料、心爱的物品等等都可以拿出来和别人分享。 三、小组合作,体验分享 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做准备。想一想,你觉得你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生齐答:可以。 师:跟同学说一说,你打算把什么和大家分享,怎样分享,顺便请同学帮你出出主意。 (组内交流。几分钟后同学们陆续停止交流,面向前面坐好。) 师:看样子大家都准备好了。一会儿,老师希望大家积极主动地拿出自己的物品和大家分享。如果你不展示带来的物品,把自己的才艺或特长展示出来带给大家精神上的享受也可以。咱们比一比,看谁带给大家的快乐最多。最后我们还要评选出今天的快乐使者,为他发奖。谁愿意第一个和大家分享? 生1:(带着蝴蝶标本走上讲台,放在实物展台上。漂亮的蓝色凤蝶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是我的蝴蝶标本,是我和爸爸妈妈去香山旅游时买来的。从此我特别关注有关蝴蝶的知识。我知道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蝴蝶。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在美洲

我与国培共成长

我与国培共成长的感受 【摘要】参加国培计划,每一天我都在汲取新知,每一天我都在成长、改变。上课之余,我聆听着专家精辟的讲解,和学员朋友在论坛里畅所欲言、交流心得。每一天,都有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我的大脑,我感受着新理念的激荡,学习着精深的专业知识,实践着上好每一节课。通过国培学习,聆听中获得教益,忙碌中感受充实,成长中收获感动。一句话,我与国培共成长。 【关键词】国培收获成长 今年,我参加了陕西省的国培计划,两个多月的学习,紧张而又充实,一路走来收获很多。今年的国培计划,培训平台也与时俱进,个人工作室的各项内容清晰明了,更为教师学习知识提供了专家答疑、QQ群和论坛,而且定期还会召开学情总结会议,让学员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一句话,我与国培共成长。 一、聆听专家讲课,更新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学习,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感悟到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科学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学习,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品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地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绝非易事,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新思维和新主张,我们需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吸取知识,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大家多讨论,多交流,力争做研究型教师。 二、明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上好课。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针对课程标准,要针对教材,要针对学生。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路子,决定着案例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决定着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决定着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决定着对学生的评价。要上好课首先要依据课标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要吃透教材,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参,把握重点和难点。思品课的教学重点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 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但是,教师的活动又是创造性的活动。现在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了许多有艺术性的资料,如: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插图漫画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多了解掌握教材,熟练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除此之外,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能够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需求,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去处理教材。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走进学生,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和谐相处;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思品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把课本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授,善于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到思品课就在我们身边。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探索社会现实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以新闻事业为例 摘要:在21世纪的开端,我国的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充满 挑战和选择的变革时代,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我国媒体,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发展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成绩,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发展也有 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媒体的发展尚不成熟,未能 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把媒体看成 一个经济实体看待,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要想在市场经济 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那么 媒体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 环境,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环境中各个因素 对自身的影响,把握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本文进行的战略环境分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媒介宏 观外部环境进行评析。宏观外部环境分析讨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对于媒体生存状态的影响。得出每一 种因素对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的战略管理环境新闻出版业 一、简述媒介战略管理 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终点与公司为达到他们寻求的 途径的结合。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涌现,大批资本向 媒介产业集中。一方面,媒介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媒介组织通过竞争,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 实力;另一方面媒介组织通过组建媒介集团,开发新 产品和拓展新市场来捕捉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媒介组织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抉择,如何充分 整合市场资源和媒介组织的自身资源,制定适合自身 发展的战略,是每个媒介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正是媒介战略管理要研究的内容。 二、媒介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 媒介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宏观的经营环境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其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 因此对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是实施媒介战略管理的基础。 (一)政府政策法律环境 (1)对新闻业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事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支持和扶持。当前公共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新闻媒体发展环境越来越开放。 (2)完善法律法规 逐步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媒体管理和服务体系。新闻环境越来越透明,新闻报道越来越及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越来越便利。国家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净化媒体环境。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媒体社会责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信件传真情课堂实录

《信件传真情》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第一课:便捷的通信 活动主题二:信件传真情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信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邮政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2. 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优良品质。 3.了解古代信件的传递方式,了解写信的注意事项。 4.利用微课完成课前学习,锻炼搜集资料和整理素材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合作探究信件使用情况和方法的过程中,感受信件传情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信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并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前学习微课《信件传真情》,知道书信的注意事项,完成微课中布置的作业—给班里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2.搜集古代、现代信件的传递方式,整理在调查表上。 3.搜集各种形式的书信。 4.准备信封和邮票。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纸盒做的邮箱(学生制作);邮递员帽子……(酌情) 教学过程:

信件传真情 一、根据已知经验调动兴趣,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是用通过什么方法给别人传递信息呢? 学生交流。 教师:看来大家都是习惯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来和别人沟通。那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朋友们,没有电话、网络等先进的通讯方式,又怎么与外界 取得联系呢? 学生:通过写信! 2.教师引导:今天老师就收到一封来自偏远山区小朋友的来信,我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信件内容)教师读信。读完这封信,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a:没有想到山区的学生们生活这么艰苦,我们的条件比他们好太多了! 学生b:我从信中读出他渴望结交新朋友,他对城市里我们的生活非常好奇。 学生c:我从这个山区朋友的信中感受到他的真情,他把没有见过面的我们当成自己的朋友,我很愿意与他做朋友。 学生d:信的每字每句都充满了真情实感。 教师点评:的确,信里的情感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位小朋友正是通过写信来表达了对小伙伴的感激之情,信件传递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板书:信件传真情) 3. 教师引导:一封书信使我们读出了山区小朋友的爱。是呀,尽管在科技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书信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通讯载体。那么就让我们跟着信件做一次旅行,了解信件的前世今生。 【设计意图:一封小朋友的来信,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渗透了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思想。】 二、活动体验,探究互动:信件传真情 (一)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做过调查,请大家结合课本28页内容,分组交流探讨:在现代社会,哪些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信件来传递信息? (课件出示:信件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课前调查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前置性调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表达能

第三讲 个人与社会化

第三讲个人与社会化 社会与个人 角色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 社会(society)的存在,使得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得以产生。这些概念作为社会的局部,不属于个别人。它们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迫使社会中的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社会中的个人 *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通过身份确认、角色扮演并组成群体,建立社会机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并成为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 1、身份或者地位 status * 指在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医生、父亲等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身份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和职业相关。 *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或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教师、营业员、拾荒者、父母、配偶等等。自致地位原则上可以改变。 *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长子、孙女、某些皇室成员等等。 * 身份与地位的高低:绝大多数的身份或者地位可以依据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但社会学中将等级看作是次等重要的问题,在提到身份或地位时,是指不必分出等级差别的某个位置。但当涉及到社会平等关系时,就会强调等级次序,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差异。 * 首要地位: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如总统、富翁、流

浪汉、黑人等等。 * 优势身份:某些有助于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身份。如男性、白人、贵族等等。 2、角色 role *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例如: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被要求的角色有:有识之士、教导者、长辈) *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距。 *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 *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实际扮演角色的方式。 * 思考:安乐死中医生的角色,是否存在着期待与表现之间的距离? * * 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 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这种情形导致的个人压力就称之为角色紧张。 * 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角色冲突的状态。 * 身份(地位)与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的有用工具。我们对社会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先确定其地位,再找出拥有这一地位的人期待着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角色表现)。 * Q: 当你出现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应对? 二、社会化 socialization * 社会学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婴儿无法“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没有语言提供的概念,就无法体验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没有充分的

在国培中成长

在国培中成长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小学:李艳梅 忙忙碌碌中,我圆满完成了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自主选学”远程培训,在这培训即将结束的日子里,心情无比的激动,不断地进行反思。回顾在这几个月的国培学习期间,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逐渐从容镇定,到最后的不舍,都让我感受很深很深……通过对通识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培训学习,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参与同行们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认真探讨,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培训期间,我不断反思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以此激励和鞭策我今后的实际工作。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勤学习,更新观念;重研究,勇于实践 通过学习,我明白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把老师的一举一动当成标准,是样板。所以我深知自己言行的影响力,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同时注重学习,因为我深知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天天更新,在知识上我们一天不学就可能有漏洞,就有可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全面。在学习中,要时时把握住时代的脉膊,用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在短短的几年中我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参加了各项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实践了许多成功的方法和经验,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路子。 二、倾真情,浇灌幼苗;献爱心,转变学困生 做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做班主任最难的就是如何引导和转化学困生,尤其是毕业班,就更难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师生之间要以心换心。在班务管理上,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深入学生、家庭、社会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记得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的亲生父亲因病去世,继父对她很凶,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使她常常陷入悲伤的境地。导致成绩拖了我班的后腿。于是,我就常和她谈心,指定了专人帮她学习,并经常送她学习用品;天凉了,我会送她衣服…就这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让她体会到我对她姐妹般的爱,使她把心用在学习上,不在分心。我又常和她的继父联系,了解他的想法,开导他善待亲人,让孩子在家能享受到温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小窗口大世界》优质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小窗口大世界》课堂实录 一、教材简介 《小窗口大世界》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主要讲大众传媒。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也日趋普及。看报纸、电视,听广播,上网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传媒,我们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信息、了解更多的事情。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他们是在电视和计算机前长大的一代,很有必要通过这些小窗口了解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来扩大知识面。所以,这一课特别注意针对当前传媒对少年儿童产生较大影响的现实情况来组织内容,引导儿童认识大众传媒,了解其作用,并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儿童的现实 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都是大众传媒。 2.知道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重点 1.知道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2.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四、教学难点 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五、课前活动 学生对自己家的家庭成员进行小调查,哪些报纸、书刊、广告、电台、电视台的节目

比较受欢迎。 六、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天天630,贴近老百姓。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天天630又和您见面了。今天,我们630将制作一期特别的节目,抛开琐事,专门来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小窗口 大世界》。 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特邀小嘉宾有52位,他们是来自沙坪坝区凤凰小学四年级一 班的全体同学。请后边的观众和我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设计意图:《天天630》是重庆许多孩子都很了解,也很喜欢看的一个栏目。导入时引用它的台词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感染了他们的情绪。这样的设计正好体现出了“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句话的含义。)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大众传媒 师:孩子们,这是你们第一次做客630,我特地准备了一份见面礼,想知道是什么吗? 一起来看看吧。(大屏幕播放《吉祥三宝》MTV) 师:听过这首歌吗? 生:听过。 师:它的歌名叫什么? 生:吉祥三宝。 师:你最早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 生1:从电视上听到的。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基本条件是较好的遗传素质和较长的生活依附。 再社会化是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或对不合格的个体再教化。 终身社会化包括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2、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生物学概念,性别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是社会学概念);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4、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 角色获得的方式,分为先赋角色(父母)和成就角色(工人); 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心理咨询师)和开放型角色(朋友); 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房地产开发商)和表现型角色(牧师); 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老师)和不自觉角色(围观群众)。 5、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6、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士认为主我是认识的主体,客我是认识的对象;米勒认为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更重要。 7、自我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8、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3岁)——原始阶段,对躯体的认识 社会自我(3—14岁)——自我中心,了解社会期待,调节自己行为 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知觉,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 10、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1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自尊是高级需要。自尊的满足就会有自信。 詹姆士《心理学原理》:自尊=成就/抱负 12、自尊的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国培伴我成长(心得体会)

国培伴我成长 xx年10月,我有幸加入了国培计划的队伍,国培模式让我眼前一亮,从参加国培以来,我感悟很深,我想说:我们全体教师需要这样的引领,尤其是农村教师,学习机会太少,得到专业引领很难络培训大大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节省时间,不需要跑远路去学习,不耽误工作,只要抓紧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完全可以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久旱逢甘露,我把每次的学习资料都下载保存到qq空间,不能下载的课堂实录,就认真记笔记,并保存。[莲山课~件] 在以前写教案只关注过程,尤其对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不能准确定位,老师们都是照抄教案书的目标语,没有自己的思想目标,对学习者分析就更少,只关注自己怎么教,很少关注学生特征,主要得不到正规培训,教师们都是一头雾水。在认真学习相关模块的内容后,我真是茅塞顿开,感觉有话说了,有自己的思想了,可以说国培提供的学习资料真的是非常有效的,能促进教师的反思与成长。学习后我马上运用于自己的教学的反思中,针对一课认认真真的把自己如何落实的三维目标进行了深刻剖析,可以说认真完成每一次的国培作业就是一次很好的提升。在媒体分析中,让我深刻反思教学中每一步不同媒体的作用,不要为用而用,要用的有价值有目标性,设计教学直指目标,心中目标明确,教学事半功倍,课堂效率非常高,在思考了课程资源的积累后,我把自己平常用的方法条理的整理成文,既锻炼了写作水平,又总结了自己的方法,真是一举多得。很有成就感。我的作业多次获得精华贴,能得到专家的认可,更激发了我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旁仔细回头品味每个学习细节,不断反思实践再反思。

通过国培学习,我想对区教育局领导提点建议,我希望国培模式永远陪伴我们,这两个月的培训是引领,我希望区里乃至市里省里能积极推行这种模式,为我们农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如:创建全区教师交流平台的讨论区;创建全区教师资源,把区里教师们优秀的获奖论文,获奖的各科教案设计,获奖的教学课件公上让大家共享,使自己的成果为大家所用,给大家启发。创建特级教师或区教研员与教师交流互动的问答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特级教师们针对有价值的问题回复,大家都可以看到任何教师的发贴,都可以任意回复交流,那是多么好的沟通场所。全区行动起来,我想会极大的调动老师们交流的积极性。如果哪位老师学习有感悟也可以发在贴上,让大家向他学习。有了这样的沟通平台可以扩大交流面,大家可以交朋友彼此好好学习,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学习策略。没有这样的平台使我们没有认识优秀教师的机会。没有主动沟通学习的机会。老师们很喜欢在自己有困惑的时候能及时得到指导,而现实满足不了这个要求,自己学校教师少,都是单班,各管各,不方便沟通,创建同年级同科教师沟通组,让老师们找自己的知音和伙伴,真是好期待这样的局面产生。 只有上级统一部署,才能满足下面的愿望,我作为扎根xx年的农村教师,在此迫切呼吁,农村教育质量不高,与教师多年得不到长期有效的指导息息相关,农村教师辛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扎根山区默默无闻,无人知晓无人重视,辛苦工作多年教学也打不出去名声,长期缺少教学指导的营养,导致好多教师随年龄增长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工作体验不到创造的乐趣,生命没有激情,不能不说是农村教师的悲哀与无奈,所以让农村教育提高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

广州媒介分析

三、媒介环境分析 平面 1、出版社隶属企业/集团 《广州日报》、《信息时报》隶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新快报》、《民营经济报》隶属羊城报业集团 《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南都周刊》隶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出刊机制(含休刊时间) 《广州日报》全年不停刊 《南方都市报》全年不停刊 《羊城晚报》全年不停刊 《新快报》全年不停刊 《信息时报》全年不停刊 《南方日报》全年不停刊 《民营经济报》端午等会有停刊 《南都周刊》全年不停刊 3、对外发行量发行渠道比例(订阅、零售) 《广州日报》:日均发行量185万份,广州日报家庭订阅和零售占82%,主动阅读比例高; 订户占54%。发行分布:广州地区占49.8%,省内其他城市(不含广州)的发 行占比为49.2%,省外发行占比为1% 。 《南方都市报》:日均发行量172万份。证订:零售=5.5:4.5 《羊城晚报》:日均发行量150万份。 《新快报》;发行量广州地区45万份,密集覆盖广州地区,尤其以个人与公司订户为主,零售为辅 《信息时报》:日均发行量达157万份,零售率65%,广州市区内发行量占61%。读者近600万人。 《南方日报》:日均发行量85万份,订阅:72% 零售:28% 《民营经济报》:日均发行量发行24万份 《南都周刊》:日均发行量发行42万份。零售50% 、个人征定40% 、公司征定6% 、特殊渠道4% 。

4、内容倾向 《广州日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就业导向、旅游导向 《南方都市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就业导向、旅游导向 《羊城晚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新快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信息时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南方日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 《民营经济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 《南都周刊》城市生活、新闻报道、娱乐星闻、人文时事、时尚事件、最新潮流、美容化妆、装扮手册 5、含该报的特色版块和年度常规大型策划活动: 特色版块: 广州日报: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 南方都市报:A1叠社论、B叠“查小欣日报”、A2叠广州新闻、C叠的天天财富 羊城晚报: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 新快报:《3C周刊》、《投资宝典》、《汽车测评周刊》、《买楼王》 信息时报:《出前一盯》位置:A1叠 A2版、《你争我议》位置:A1叠、《互动地带》位置:A1叠、《你来点题》位置:A2叠 南方日报: 民营经济报: 南都周刊: 年度常规大型策划活动: 广州日报:普惠广东 南方都市报:年度集体婚礼、华语传媒电影大奖、“封面女郎”选秀活动、家电节等大型活动。 羊城晚报:广州汽车嘉年华 新快报:2008年《中国食品地理考察》以及《奥运VS非奥运营销》的大型策划 信息时报:2006年,全国独创“买报送彩票”、“买报送保险”促销活动,引起全城轰动南方日报: 民营经济报: 南都周刊: 6、读者结构分析 《广州日报》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教学难点:由温差和时差来感受祖国的广大。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温差与时差方面的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祖国有多大》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南方的小朋友穿着彩裙跳舞,北方的雪花,东海的太阳,西方的星辰。 2、师: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板书课题:祖国有多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与世界的东方。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 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师板书:960万平方千米) 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300多万平方千米)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期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三、计算比较,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师:祖国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咱们今天来做个模拟徒步旅行的游戏,好不好?我们将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来走一走,从数字上来感受一下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例,认识国界线,再用课件展示国界线。 师:祖国的边界有陆上边界和海上边界,边界也是国界。 2、课件显示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 师:这就是我们的国界线,它是相邻国家领土之间的分界线。在祖国的东边

《国培-成长故事》

国培——我的成长故事 今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国培,以前在我的思维里面没有“国培”这个概念,更别说接触了。带着几丝好奇与兴奋参加了国培这个项目。 刚开始对程序还不是很熟悉,很多都不懂,但是在同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很快的就了解了相关的事项。 这次培训,我聆听了诸位专家的演讲,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师,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通过国培,我们为人师者不再只是独自耕耘,实现了心灵的交流、情智的碰撞,我们的教育理念变得更为先进,更关注发展,更趋向本真。正如英国萧伯纳所言,朋友间交流思想,那收获都是双倍的。 国培教育,给我既有观念又是一个很强的冲击,使我在理论上也得到了提高,在教学技艺中得到了增长。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培,我更加清楚地明确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去上好每一节课: 1、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2、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 3、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重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分类:字号订阅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一、为什么要做媒体环境分析? 媒体环境分析对企业而言,一是找到最有利用价值的媒体,二是找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媒体方法。 对媒体来说,为什么要做媒体环境分析呢?很简单,一是要总结媒体自己的优点,二是要告诉客户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媒体达到他们的传播目标!! 一般的媒体、广告代理公司,做媒体提案都超级罗嗦,经常听得我在开会的时候想睡觉,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听完,往往发现浪费小时还是没听明白媒体、广告代理公司都在说什么?唉,真是的,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个时候我经常想起这种情况就象中国男足一样,好象整天在踢球,就是踢不进对方的门!!临门一脚功夫太差!!! 做媒体环境分析一定要有结论!!这个结论最后一定会画龙点睛的说出来!所有的分析都要支持这个结论,如果对这个结论没有帮助的话,就是多余的废话!!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删掉!!!(只有死读书的,或者是没有实践经验大学教授、博士们才会废话连篇!!)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是武汉电视台的媒体分析人员,向客户推荐武汉电视台,那么很显然媒体环境分析报告最后一页(这个是超级重点),一定得出结论是武汉电视台的个频道都是武汉市电视频道最有影响力的频道、收视率最高的频道、覆盖面最广的频道!因此,客户除了选择武汉电视台的个频道外,别无他选!!!(事实可能不是这样,但是自己一定要做这样说,这叫做自信!!!) 二、什么是媒体环境分析? 媒体环境分析,就是对目标传播区域的媒体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从而发现

有价值的媒体和有效率的传播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为了制订武汉地区的媒体传播计划,就应该先对武汉媒体环境进行分析。首先,把所有可能的利用的媒体罗列出来,找出重点媒体。然后,有针对性对媒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 三、媒体环境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以前大家在做这个媒体环境分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沿用前辈的做法,找一个现有的模板,然后更新一下资料就完事了。所以问一下做过媒体环境分析的同仁,十个有七八个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底该包括哪些内容?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就通了,媒体有什么用?用来影响受众(消费者)嘛! 所以,媒体环境分析其实应该是以受众为中心来进行的,这也比较符合现代营销学思想—以消费者为中心。 媒体环境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 消费者如何接触媒体的?(也就是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目标消费者一天的媒体接触情况描述) . 消费者处于什么样的媒体环境中?(有多少种媒体?他们影响范围有多大?) . 消费者如何消费这些媒体?(媒体的各种特性比较,如媒体关注度、媒体注意力) . 怎样利用这些媒体成功地影响消费者?(过去有效利用媒体的案例,方法总结推荐,有了这个就会提高媒体计划推荐成功率) . 媒体环境分析结论 四、怎么做媒体环境分析? 收集基础数据。要想做出好的分析报告,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专项调查、搜集二手数据。比如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可以委托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进行专项调查,还可以直接参考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每年二次的报告。( ( )即"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是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一项在中国大陆进行的关于居民媒体接触习惯和产品品牌消费习惯的单一来源年度连续调查和研究。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