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声学的进展

建筑声学的进展

建筑声学的进展
建筑声学的进展

建筑声学的进展

尽管中国的建筑声学工作者通常都涉及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的研究和工程设计,但建筑声学的领域严格地讲,只限于建筑(通常是民用建筑)隔声和室内声学,前者包括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后者包括吸声降噪和室内音质。而且建筑声学主要以工程设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是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建筑声学工程尽管有客观的物理量可以测试,但因为最终的接受者是人,结果的评判是人的主观评价,带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规模和数量空前。住房制度的改变、观演建筑的普遍、建筑标准诉求的提高、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变化等等都对建筑声学的需求和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建筑隔声

中国的城市居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要住在多层和高层的集合住宅内,住户间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和分户楼板的撞击声隔声、外墙上的窗(及阳台门)和单元内的户门的隔声仍然是建筑声学面临的量大面广的问题。

1.1分户墙空气声隔声

分户墙空气声隔声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隔声标准问题,《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规定了住宅分户墙隔声分为三级:一级(较高标准)Rw=50dB,二级(一般标准)Rw=45dB,三级(最低限)Rw=40dB。实际反应Rw=40dB的分户墙难以满足住户的要求,在住房商品化取代了计划分房,住户要求提高和家庭音响设备普及的情况下,住宅分户墙隔声标准取消三级标准Rw=40dB的诉求,从住户利益出发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正在修订之中,相应于隔声标准提高的提议,亦有对住宅室内噪声级取消三级标准(最低限):白天50dB,夜间40dB的提议。

但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改革(即所谓“墙改”),实心粘土砖墙的禁用,轻质墙材的推广,加之建筑师、施工单位和开发商的“疏忽”,使得不少商品住宅的分户墙隔声甚至低于40dB。尽管轻质隔墙的隔声国内从1970年代就已开始研究,但单一材料的单层墙服从“质量定律”,无法取得既要墙轻又要墙隔声好的结果,复合墙体可以突破“质量定律”,内填岩棉的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墙(两侧各两层板)可以做到墙既轻隔声又好的结果,但纸面石膏板的强度低,只能被

用于办公楼、旅馆客房等公用建筑中,而不能在住宅中应用。看来,不能为了减轻墙体重量(墙改要求)而置墙的隔声性能于不顾,住宅分户墙还是以重墙为宜(不用实心粘土砖的重墙),瑞典规定集合住宅分户墙必须是不薄于25cm的混凝土墙,就是为了保证其隔声性能。住宅设计时,把分户墙和结构承重墙结合起来,使承重墙即是分户墙,可以一举两得。如果分户墙是填充墙,并不得不采用轻墙,那就要采用双层墙或复合墙,保证其隔声达到标准要求。

在空气声隔声评价问题上,当年(1930年代)制定隔声评价曲线主要考虑实心砖墙的隔声性能,没有考慮噪声源的特征,作为主要隔绝住户间生活噪声的分户墙和主要隔绝室外环境噪声尤其是交通噪声的外墙评价曲线是相同的。根据近来的研究,参照ISO相关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B/T5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引入了两类噪声源的频谱修正量C和Ctr,前者考虑中高频成分较多的生活噪声,后者考虑中低频成分较多的交通噪声。

墙隔声的预测计算,尽管从单层匀质墙的质量定律公式,到用统计能量分析(SEA)法计算复合墙体隔声,发展出许多方法,但墙体隔声作为一个实用性问题,和构筑一堵实际的墙的费用并不高的原因,墙体隔声研究仍然以实验研究为主。如何在实验室测试值与建筑中实际墙隔声性能之间确定对应关系,如何估计实际建筑中侧向传声的影响,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但因为问题的复杂性,在隔声设计中,往往采用实验室数据降低5dB作为设计余量的方法来处理。

1.2楼板撞击声隔声

楼板撞击声隔声问题首先碰到的是评价量(指标),现行的方法是以ISO标准规定的“标准打击器”撞击楼板表面,在楼板下房间中测量噪声级的大小。对这种方法,早就有不同看法,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根据本国民众生活方式的特点采用另外的冲(打)击楼板的方式;一些欧美学者也进行过对打击器改进的研究,ISO TC43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在1970年代成立了专题工作组,经过近十年的探讨,终因找不到满意的替代方法而解散。尽管大家都意识到目前采用的标准打击器存在种种问题,但一方面还没有提出更好的方法去代它,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已经使用多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积累难以和新方法对接,所以目前仍然维持标准打击器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基于和住宅分户墙空气声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因素,《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在目前的修订中,取消了原规范中住宅分户楼板撞击声“等外级”的标准:L pn w≤85dB;一级(L pn w≤65dB)和二级(L pn w≤75dB)标准不变。

在中国多层和高层集合住宅楼内,分户楼板通常是钢筋混凝土楼板,无论是现浇板还是预制圆孔空心板,如果楼地面做刚性铺装,如瓷砖、石(板)材、水磨石等,还难以满足二级标准;如做木地板或铺薄地毯,一般可达二级标准,但尚达不到一级标准;如铺较厚地毯,可以达到一级标准,但中国的情况不同于欧美,住户不愿在住宅中满铺或大面积铺设地毯,即使一些非常富有的家庭。

浮筑楼面(即在结构楼板和楼地面铺装层之间设置弹性垫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在住宅中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在结构楼板上铺设玻璃棉板(厚度15mm左右)作为弹性垫层,在其上再浇筑40~50mm厚配有钢筋网的细石混凝土,交付用户再行做地面铺装。弹性垫层的材料也不限于玻璃棉板,有用岩棉板、聚酯泡沫材料、再生橡胶、尼龙丝垫等。浮筑楼面做法,撞击声隔声效果很好,增加的造价与商品房的房价相比占的比例很小,但要增加60~70mm的楼层层高。

1.3窗的隔声

住宅对室外环境噪声的防护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和屋盖的隔声通常较好,但窗子是薄弱环节,窗子的隔声低于墙体,更何况窗子常常要打开,用以房间的自然通风,打开窗子,室外噪声自然也就传入室内,再者窗子还有采光和视线通透的功能。所以对窗子进行防噪设计和采取技术措施,必须考虑窗子的通风、采光和视线功能。

因为近年来建筑节能的要求和窗子制造工艺与材料的改进,窗子玻璃的隔声性能随着其保温性能的改进而提高,窗子的密闭性能也是如此。所以,通常把窗子关闭,即可使传入室内的环境噪声降低到满足标准要求。我国对窗子(作为产品)的热工性能和隔声性能制定了测试规范和标准要求,并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对外墙上的窗(包括阳台门)规定了隔声标准。

窗子隔声的问题在于开窗通风与隔声的矛盾。把窗子关上,用机械通风器通风或采用室内空调新风系统,严格讲已不属于建筑声学范畴。在窗子本身上解决通风和隔声的矛盾,有过一些探索,1980年代国内有单位研制一种“通风隔声窗”,系采用消声百叶的做法,通风没有问题,降噪量因为窗厚度局限,只有5~7dB

的增加(与开窗相比),而且降低采光、阻挡视线,难以适用。后来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试验了“双层窗交错开启”,在间距10~15cm的两层窗子上,内外的开启扇不在相同部位,例如,外窗开启右(或上)侧扇,内窗开启左(或下)侧扇,即“交错开启”,使室外噪声通过曲折的空气通路传入室内,比直接从开启窗口传入有8~10dB的降低。室内外空气也通过此曲折通路联通,用以室内通风。此方法在现场试验,重点是夏天的热舒适测试和住户对通风的主观反映,测试和调查反映居民可以接受。2000年在深圳一高速公路旁的十栋高层住宅中采用此方法,获得成功。随后有多家门窗制造厂家,按照此原理推出“通风隔声窗”产品。至于声称有20dB降噪量,是把室外噪声通过开着的窗传入室内就已有10dB的衰减也包括在内。

对于住宅以外的民用建筑如学校、医院、旅馆、办公楼等的隔声,因其使用特点不同,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都有各自的隔声标准。但技术措施与住宅大同小异。一些对隔声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录音室、播音室、声学实验室等,围护结构需要很高的隔声量,同时也要防止固体传声,通常采用“房中房”的做法,尽管复杂,但目前在技术上可以解决,需要的是技术经济上做方案比较。

1.4轻型屋盖的雨噪声

近些年来,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如广州体育馆、国家大剧院、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北京火车南站等采用轻型屋盖,用金属板、透光的“阳光板”(聚碳酸酯板)、“ETFE四氟乙烯聚合物”薄膜等做屋面。轻型屋盖在下暴雨时,雨滴撞击屋面,会在建筑室内造成噪声干扰,以致影响室内的正常活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声学实验室在2000年即开始研究,时年国防部某作战模拟演示厅因采用彩钢夹心板屋面,雨噪声影响使用而求助于该实验室;2002年对国家大剧院钛金属板屋面的雨噪声以及防护进行了研究,2004年为研究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屋面雨噪声,搭建了16m高的试验塔台。近年来该实验室对雨噪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雨滴(水)撞击屋面产生噪声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实际降雨试验与人工模拟试验的比较、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减低雨噪声的技术措施等。国际上,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研究机构对雨噪声的模拟试验和测试规范进行了研究,一些屋面材料和工程公司进行了雨噪声降噪技术研究。2002年

11月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国家联合向ISO提交了雨噪声实验室测量标准草案(ISO140-18/CD)。2004年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RE)按照该草案,对ETFE、聚碳酸酯板、玻璃等进行了系统的雨噪声试验测量。

二、室内声学

建筑声学另一个研究对象是建筑空间内的声音传输:声音从室内的声源发出,在建筑空间中传播,并受到房间界面的吸收和反射,接受者既接收到由声源发出的直达声,也接收到房间界面的反射声。如果声源发出的声音对接收者而言是不需要的和有干扰的(如机器噪声和不想听的人声),则需要加以减弱,这就是吸声减噪问题;如果声源发出的声音是接收者需要听闻的声音(如语言、音乐)则要求听得清楚和感到动听,这就是室内音质问题。室内声学问题首先涉及到室内声场的物理方面和从声源到接收者的声音传输问题,再有是作为接收者的人对室内声场中的声音(直达声与反射声共同存在)的感知和审美问题。

2.1吸声降噪

吸声降噪主要是一个工程问题,目标是降低室内噪声级。如果不计经济成本和材料使用效率,房间界面的吸声做得越多,噪声级降得越低,这是一个单向问题。这就使得吸声降噪问题,通常不需要对室内声场的物理方面做详细的和精确的分析,白瑞奈克提出的室内稳态声压级公式一般情况下以敷应用,而现场情况的实际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倒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与建筑空间、室内装修、房间功能、工作(艺)流程等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往往是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新型吸声材料和构件的研制和开发,尽管并非完全是建筑声学的范畴,但吸声材料与构件的使用是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由马大猷先生首创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是吸声材料的历史性突破,近年来,复合微穿孔结构、微穿孔薄膜等的问世,表示微穿孔吸声结构还在发展。更好地满足建筑要求(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尘、变形小、强度高、外观美)的吸声材料和构件不断为厂家推出。

对于建筑物的公共空间,如门厅、大厅、中庭、餐厅、营业厅、走廊、通道等,建筑师近年来越来越摆脱过去只顾外观装饰效果而忽视声环境的设计手法,意识到布置吸声以降低公共空间噪声级的重要。随着开敞式办公室在国内高档写

字楼建筑中的普遍出现,开敞式办公室声环境在中国从研究(清华大学1990年开始)走向实际工程设计。开敞式办公室的声环境要求办公人员各自打电话、接待客户和使用办公机器时,工位之间不产生干扰,并保证私密性。声学设计主要包括:吸声设计,顶棚吸声以减少顶棚将一个工位的声音反射到其他工位,地面处理以减少人员走动时的脚步声;隔声屏设计,每个工位都围以隔板,既是用以遮挡视线,也是隔声屏障,隔板表面宜布置为吸声表面,隔板高度虽然越高隔声越好,但通常高度是以人站起来可以通视,坐下来遮挡视线来确定的;空调噪声控制,空调噪声是稳定的连续谱背景噪声,如果空调背景噪声太低,反而使办公人员工位间的干扰声(电话声、谈话声)凸显出来,引起干扰,尤其是私密性难以保证,保持空调背景噪声在一定水平(如50dBA),可以对工位间的干扰声(电话声、谈话声)起到掩蔽作用,减少干扰,保证私密性,当然空调噪声也不能太高,引起办公人员的烦恼。

2.2室内声场理论研究

室内声场(封闭空间内的声场)研究是建筑声学乃至理论声学的经典课题。马大猷先生从青年时代(1930年代)在房间简正频率研究方面作出举世瞩目的成果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这块土地上耕耘,1990年代,连续发表“室内声场公式”(1989)、“室内有源噪声控制”(1993)、“室内稳态声场”(1994)的论文,进入21世纪,以九十高龄发表论文继续探讨:“复议室内稳态声场公式”(2002),“只有数学,缺少物理——莫尔斯室内受迫振动理论”(2004)。马先生指出几十年来奉为经典的室内声场莫尔斯简正波理论是错误的,只是从数学上满足波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出只是简正波系列,而缺乏直达声,这与物理事实不符。马先生考虑室内声源(辐射球面波)和房间边界的反射与散射,提出“双声源”理论,求得了包括直达声在内的室内声场的严格理论和正确结果。近似结果与白瑞奈克统计声学的声场稳态公式基本符合。

2.3厅堂音质

现代建筑声学(室内音质)在十九世纪末从赛宾的工作开始,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能够在相当的程度上指导厅堂的声学设计。在过去这一百年中,众多的声学家们对于厅堂声学的各方面的问题用各种方法进行了研究。虽然当今厅堂声学比起十九世纪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很多方面仍

然疑云重重,不能完全为人们所掌握,从而厅堂的声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经验,甚至要“碰运气”。

厅堂音质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艺术,“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s An Art”(AAAAA)。可以用三件事来说明。一是“轰动一时的失败”,1960年代,著名美国建筑声学家白瑞纳克有两件事轰动国际建筑声学界:1962年出版了一部巨著:《Music,Acoustics and Architecture》,至今仍奉为经典;而以他为声学顾问的纽约菲哈莫尼音乐厅建成后,其音质很差,成为轰动一时的失败。二是,目前最好的音乐厅都是近代声学发展以前建成的,如维也纳音乐厅建成于1870年,近代声学研究了100年,却没有建成一座音质超过以往的音乐厅。三是,音乐厅不能复制,不能在全世界各大城市都去复制一个维也纳音乐厅,让那里的人也能“享受美妙的音质”,业主不会去要求,公众不会去要求,建筑师也不会去设计。

1966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希罗德(Schroeder)写了一篇名为“建筑声学”的文章,将音乐厅音质要解决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物理的、心理声学的和美学的。他这样描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1)问题的物理方面可用一句话表示,就是“给定了形状和墙壁材料已知的房间,声波在里面是怎么传播的?”

(2)问题的心理声学方面也可用一句话表示,即“给定了已知的声场,我们听到了什么?”

(3)最后,美学或优选提出的问题是,“给定了一个已知的声场和要听的内容的全部信息,人们喜欢听什么样的音质?”

至今40年过去了,厅堂音质仍然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因为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模拟和试验手段有了极大的改进,开始是硬件跟不上软件的需要,而后来是硬件发展很快,现在是软件(不是指程序编制,而是理论和模型)需要突破。

2.3.1物理方面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物理方面,实际就是室内声场问题,但在厅堂音质中,面对的是复杂的空间形状和复杂的界面特性。百年来的研究轨迹可以用下表表示

几何声学(及统计声学)波动声学系统分析

20世纪前声线作图求反射

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的厅堂声学的发展历史中,基本上都把声音看作这种声线或粒子的直线传播,而采用几何分析和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波动声学曾一度对几何声学提出质疑甚至要推翻它,但是到了40年代,当波动声学挣扎于如何简化以提供实际的应用时,被其认为“很不严密”的几何声学依然继续在厅堂音质设计实践中被广泛地应用。

但是,声音本质是一种波动现象,波动理论的研究揭示了许多几何声学无法揭示的室内声场的特性。然而到了40年代,波动理论的研究就基本上走到了尽头,均匀界面矩形房间中的声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但在向更一般的情况扩展时,遇到了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至多只能提出形式解。虽然有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多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的,和波动声学寻求严密准确的解的初衷有1898年賽宾提出混响公式

1911年Jaeger 用几何声学的

统计方法导出賽宾公式

1920-30年导出伊林公式基于几何声学的计算机模拟1900年,Rayleigh ,刚性界面矩形房间简正振动及简正频率数公式

1929-30年,Schuster 和

Waetzmann ,混响由简正模式

的衰变构成

1936年,均匀阻尼界面矩形

房间的简正模式及衰变的解

1938-39年,马大猷对简正频

率数公式的修正和给出均匀

阻尼界面矩形房间的混响解有限差分、有限元、边界元法

的计算机求解1929年,在厅堂内开枪诊断回声1935年,房间声频率传递函数提出40年代用电火花作声源测回声图

50年代房间声频率传递函数

的研究

60年代厅堂脉冲响应研究

数字信号处理:FFT、相关分析、MLS 信号测量脉冲响应

所偏离。

波动声学方法在室内声学研究中遇到的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在边界条件下求解波动方程的方法只能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规则的房间形状和简单的界面特性)才有解析解。而对于一般的房间,界面的形状由于房间形状和其中的家具的原因,是非常不规则的,界面的声学特性也是不均匀的,从而房间形状和边界条件无法精确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使近似地表示出来,也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求得解析解的。因此,应用波动理论只能得出近似的或定性的结果,实践中直接把波动理论应用于厅堂音质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

20世纪30年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首先在电讯领域产生,1935年贝尔实验室的Wente最先将传输系统的概念引入室内声学,他在题为“房间的声传输特性”的论文写道:“在室内声学的研究中,就像在电路传输工程中,我们主要对于两点之间的信号传输感兴趣。”

系统传输特性分析不考虑系统内部的结构细节,把其看作一个“黑箱”,只通过其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来分析研究系统的传输特性。这种方法应用到厅堂声学中,正好避开室内声场波动问题的复杂性,通过直接的测量声源信号和接收点的接收信号,来获取声场特性,重点放在测量技术及结果分析。

起初,Wente建议用测量房间中两点之间的稳态频率传输曲线(即频率传递函数)来考察房间音质,并发现测得的曲线的不规则性与房间的吸声量有关。此后,一些研究者对稳态频率传输曲线起伏特征:起伏大小、频带中峰的数目、峰的频率间隔等拟定了一些评价参数,想以此来评价房间的音质。1950年代柏林技术大学的克莱默和他的三个学生,通过19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的试验测量和理论分析,得出房间稳态频率传输曲线起伏特征和房间混响时间相关,稳态频率传输函数不会比混响时间给出更多的房间声场信息,三个学生之一的希罗德(Schroeder)1962年在J.A.S.A上发文,对此问题做了理论的回答。

脉冲信号用于厅堂声场测量,起初是为了发现回声,也可以用于验证几何声学的声线反射(前次反射)。三四十年代,测量“回声图”并用它来分析反射声时间分布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声学模型及实际厅堂中。随着系统传输方法的引入和电火花脉冲声源的发明应用,室内声场的脉冲响应的概念和测量应运而生。1965年,Schroeder提出用“脉冲积分法”测量混响时间,他所用的已经是真正

波动声学意义上的脉冲响应概念了。七十年代,在哥廷根的实验室中,Schroeder 和他的同事们用MLS为声源测量脉冲响应,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可靠地得到脉冲响应曲线。由于脉冲响应测量技术的进步,脉冲响应在厅堂声学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从测得的脉冲响应中,可以得出所有的声场参数,甚至声场的方向分布也可以从双耳脉冲响应中得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几何声学的应用更加得到发扬光大。首先是建立在几何反射定律下声线跟踪法,然后是能为指定接收点提供反射声线的虚声源法;从界面作几何反射,到考虑界面服从朗伯定律的扩散反射;声源发出的,从没有“粗细”的一根根分离的声线,到占据一定空间角的锥体;还有用虚声源法求出低阶(近次)反射声(高阶反射非虚声源法之所能),再加上一个用声线跟踪法经过统计处理的“混响尾巴”等等。目前,已开发出各种室内声场模拟的商业软件,声称可以得出要设计的厅堂的声场脉冲响应,甚至用此脉冲响应和“干”音乐卷积,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聆听未来厅堂的音质效果,即所谓的“可听化”模拟技术。对建立在几何声学基础上的计算机模拟,说到具有如此的本领,恐怕已经是商业宣传了。室内声场本质是一个波动声学问题,用几何声学来研究,就已决定了大前提的误差,具体方法上的“改进”和计算精度的“提高”是无济于事的。几何声学对前次反射声分布(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确定是有效的,但认为脉冲响应是一根根反射来的声线,就是错误的理解了,室内声场的脉冲响应本质依然是波动声学问题,一个时域上的单位脉冲函数,在频率域上是一个广谱的白噪声,它可以在很宽的频带(理论上是全频带)上激发起房间的简正振动。拿用几何声学模拟得到的“反射声序列”当成厅堂的脉冲响应,是搞错了!

计算机的高速度和大存储容量使得以前在理论上已经提出的声场波动理论的近似解法得以实现并得到发展,常用的是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这些方法因为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求得波动方程离散的数值解。这对小尺度的声学器件和小房间是有用的,但对于厅堂这样的大房间,简正频率密度达到每赫兹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简正频率,把它们一一计算出来有什么意义呢?厅堂音质的最终接收者是人,人耳的对声音的频率、强度、时差等的分辨率和听闻心理的模糊性,不需要如此地“精确”。面对如此多的计算结果的数据,还是要回到统计处理上去,并不比经典统计声学有多大提高。何况,用以计算的

初始数据(形状、尺寸、界面声学特性等)和实际情况的误差,就足以改变具体的计算结果的数值。(当然其统计特性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在厅堂中,企图“准确”计算(哪怕用大型计算机,用各种数值方法计算)简正模式,求解波动方程,既是浩大的计算量,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依然还是回到统计的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如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相关分析、MLS信号测量脉冲响应等,为室内声学测量分析和声场模拟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工具。

2.3.2生理和心理声学方面

厅堂声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5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尚未快速和普及发展之前,声场物理问题研究难以进展的同时,研究的重心从客观物理声场转向主观听觉。人们意识到,对于厅堂音质的诸多问题,要找的答案与人耳处理声学信息的方式有关。这样,厅堂声学就超出了纯粹物理学的范围,进入了生理和心理声学的领域。换句话说,客观声场与主观听觉的关系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以1951年的Hass效应为开始。以下是厅堂音质生理和心理声学研究的时间表:

1854年,Henry研究了反射声的“感知极限”:50ms

1898年,赛宾(Sabine)提出混响时间T

1951年,Hass效应

1953年,Thiele提出清晰度(definition)D:

50ms前到达的声能/全部到达的声能

1962年,Beranek出版《Music Acoustics and Architecture》

提出初始延迟间隙(initial-time-delay gap):第一个反射声相对于直达声的延迟时间,与亲切感(intimacy)有关;

1967年,Marshall提出側向反射声对音质的重要性;

1968年,Barron提出空间感的客观量度S:

早期(5~80ms)側向反射声能/早期(0~80ms)非側向反射声能1970年,Jordan提出“早期衰减时间”EDT;

1974年,Abdel Alim提出明晰度(clarity)C,用于音乐的清晰度:

80ms前到达的声能/80ms后到达的声能

1976年,Lehmann提出强度指数G作为厅堂中响度的度量:

接收点接收到的声能/参考点接受到的声能(dB)

1967~1985,Damaske、Schroeder、Ando等研究双耳听闻

1985年,安藤四一(Ando)提出双耳互相关系数IACC

2.3.3音质主观评价

一个厅堂其音质的客观参量可以通过声学测量获得,但音质优劣的最终评价决定于听众的主观感受。一个公认为音质优异的厅堂,肯定具有最佳的客观声学参量;然而一个具备各项最佳(设计取值)客观声学参量的厅堂,却不一定会被公认为是音质优异的大厅。原因在于音质的主观评价是多种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首先当然与客观声学参量有关,但还与厅堂的视觉效果、舒适程度、所处的环境、演唱(奏)曲目的类别以及评价者的素质、音乐修养、民族、爱好、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从而使主观评价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采取何种方法能较确切地评价厅堂的音质效果,是声学设计中的一项尚待解决的课题。

Beranek对厅堂音质评价进行研究,1962年提出了认为是独立的五个主观参量:响度、混响感、亲切感、温暖感和环绕感,并提出相对应的客观量。在对一个厅堂进行评价时,先对于各个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加权得到厅堂音质的总分。这一方法的最大问题是加权的根据不足。

20世纪70年代,德国哥廷根大学、柏林技术大学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多变量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厅堂音质研究工作。哥廷根大学利用录制的“干”信号在厅堂中重放,并在厅堂中不同座席上用人工头进行双耳录音。用录制的信号在消声室内做听音试验,通过成对比较,提出了厅堂音质的三个参量:混响时间(RT),明晰度(C)和双耳听闻互相关(IACC)。在听音试验中总声压级不定,故这些参量中没有涉及响度。

柏林技术大学则采取不同的方法,即听音材料是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在6个厅中的演奏录音。听音试验是通过耳机进行的,并要求听音者对各个主观指标评分,经因子分析后得出独立的参量:响度(强度指数G)、明晰度(C)、低频混响比(BR)。结果显示出在40个听音试验的人中明显地分成两组,一组对响度较敏感,而另一组则对明晰度较敏感。同时还发现混响时间除了对响度有影响外,对

音质的关系不敏感,只有在混响时间低于1.7s时才对音质有明显的影响。

安藤四一(Ando)在哥廷根大学通过人工合成声场模拟厅堂中的声场,合成声场中包括直达声和反射声,其中反射声的方向、强度及混响时间是可变的。实验得出决定音乐厅音质的4个独立参量:响度、亲切感、混响、双耳互相关IACC。根据这4个参量,安藤提出了相应的音质评分方法,但由于该方法测量时,声源特性不同和接收点位置稍有偏移,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对应用该方法目前尚有争议。

布朗(M.Barron)组织20个有经验的音质评价人员,大部分为声学顾问,对英国的11个厅堂进行了现场评价。评价者在厅内不同的位置听音,根据问卷调查对各主观指标作出评价。最后对厅堂总的音质分成7个级别,从“顶级”到“很差”。结果显示5个音质指标,即明晰度、混响感、环绕感、亲切感和响度是相互独立的,而厅堂音质的总印象与混响、环绕感、亲切感的相关性最高。同时,也发现评价人员对于厅堂音质有不同的偏好,一部分倾向于混响感,而另一部分则倾向于亲切感。

1996年Beranek在他的新著《How They Sound:Concert and Opera Halls》一书中,总结了厅堂音质过去30年的研究工作及对76个大厅的主观调查评价和实测数据分析后,提出了7个厅堂音质主观评价参量及相关的客观物理量,即响度(G)、混响时间(RT)、明晰度(C)、亲切感(ITDG)、空间感(IACC LF)、温暖感(BR)和舞台支持(STI),并提出了根据厅堂中实测客观参量值的音质综合评价法。运用这套方法对其中37个厅堂进行了评价,按其音质分成三个档次,其结果与主观调查符合较好,由此提出了各客观量的最佳设计值。这种方法,应该说是至今较为全面、可靠性较大的一种主观评价方法,但测量工作量很大,且有些指标如IACC等能够测试的单位不多,也不够成熟。

2002年日本学者Sato、Sakai和意大利学者Prodi尝试用上述主观评价理论,进行了现场聆听的音质评价试验;2006年Prodi等人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歌剧院的音质进行了研究。

厅堂音质研究一直以演奏西方古典交响乐的音乐厅为主流,但即使在西方,歌剧院同样是重要的观演建筑,其音质研究相对于音乐厅开展的要少得多。歌剧

院与音乐厅相比,通常以混响时间较短以适应其有歌词听闻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巨大的舞台空间,观众席往往有包厢。所以舞台空间和观众厅空间耦合问题、舞台吸收问题、包厢内听闻问题等是歌剧院音质研究的特别问题。另外,演员在舞台上,乐队在乐池内,舞台和乐池间音质平衡问题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歌剧院音质研究的新进展。

针对中国音乐、戏剧与语言的特点和中国人的欣赏习惯,研究厅堂音质主观评价,近年来在国内有所开展。在剧院音质设计方面,90年代针对多功能使用的国情,一些剧院尝试了可调混响的技术设计。进入21世纪,追随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各地掀起了建设集歌剧院、音乐厅在一起的“大剧院”的风潮,规模、设施和设备追求高标准、大而无当,但音质设计似乎并不十分看重,也没有什么超越前人的变化。

对于中国传统剧场(戏台、戏场)开始是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学者进行过研究,后来有清华大学罗德胤的博士论文研究和同济大学王季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

三、声景(soundscape)学

3.1声景(soundscape)学的缘起

Soundscape(声景)的概念由加拿大音乐家R.Murray Schafer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起初是指“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环境中的音乐),即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他和其研究小组调查了温哥华的“环境中的音乐”,出版了《The Vancouver Soundscape》”一书,并在加拿大CBC Ideas广播电台开设了“Canada Soundscape”的广播节目。1975年Schafer在欧洲巡回作学术报告,并采集了欧洲城市和乡村的Soundscape样本,出版了《European Sound Diary》和《Five Village Soundscape》,从而把Soundscape推广到欧洲。正因为Soundscape 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包括乡村的田园环境)中的声音,所以又被称为“Acoustic Ecology”(声音生态学)。1978年Barry Truax出版了《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

随着声景研究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同时也随着参与研究的学者的学术背景的

不断多样化,声景学的范畴逐渐扩大。例如,有人认为,环境中的声音有美好的,也有噪声,声景研究既要保持好的,也要消除差的,所以环境噪声问题也可以纳入声景(学)范畴。如英国成立的“Right to Quiet Society”(安静权学会)。

日本在Soundscape研究方面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Soundscape在日本译为“音风景”,1993年成立了日本Soundscape研究会,其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关心自己周围存在的声音,进而关心听声音的环境。在重视声音的同时,考察遗存的声音,以及各种声音的历史、环境、文化内涵等。研究会曾会同日本环境厅大气保全局主办了“评选日本音风景100项”的民众参与活动。日本声景研究开展得很活跃,岩宫真一郎所著《声音生态学》对Soundscape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中国(大陆)最早进行Soundscape研究的是李国棋,他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在岩宫真一郎的指导下,进行过Soundscape的研究。他回国后,作为他博士论文的选题继续开展研究。

3.2声景学的范畴

尽管Soundscape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30多年,开展研究的国家和学者不断增加,方兴未艾。但是对Soundscape的理解和研究范畴的界定并没有统一,这也是必然的。秦佑国在2004年提出从人、声音、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相关传统学科的比较来界定声景学的范畴。

在人——环境关系中,传统的Landscape(景观学),研究人通过视觉感知,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审美体验,通常不考虑听觉对环境中声音的感知。但人在观看环境景观时,在欣赏风景时,不仅仅是眼睛在看,耳朵也在听。人对环境的审美体验是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协同完成的。所以,声景学的研究范畴之一就是在传统景观学的人对环境的视觉审美中,如何考虑声音,包括自然声音和人文声音及其听觉感知的作用和影响,它涉及到视觉景观与“在场”声音在审美上配合和协同关系的研究,进而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进行声景的规划和设计。

在人——声音关系中,传统的生理和心理声学研究人的听觉机理和声音作为一个物理刺激如何引起人的感觉和知觉反应,它以作用于人耳的声音作为起点,不涉及环境,也不涉及声音的文化与审美内容。语言声学和音乐声学则主要研究以声音为媒体传播的信息和音乐美学,也不涉及环境。

但人在倾听声音和欣赏音乐时,其审美感觉并不仅仅取决于听觉的感知,还和“在场”的环境及对其的视觉感知有关,人对声音的审美体验是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协同完成的。所以,声景学的另一个研究范畴是,研究人与声音的关系中环境的影响,且主要是人以审美目的倾听时,“在场”环境的影响。

在声音——环境关系中,传统的建筑声学以及环境声学主要研究构成环境的物质材料、物质实体和空间的声学特性,和声音以物理声波的方式在环境中的传播,以及声音从声源辐射后传播到接受者(人)处产生的物理特性变化及其引起的人听感的变化。厅堂音质虽然涉及到人的听感审美,但只是对声音(即使是音乐)的物理特性的主观感受:响度、丰满、清晰、明亮、环绕等。它不涉及环境的视觉特性(景观),不涉及声音的文化和美学内容。但在这个充满各种声音的地球上,对环境声音的评价,不只是一个分贝数多高、频谱成分如何的问题,也不只是噪声干扰和环境安静与否的问题,还应包括审美的、人文的评价。

因此,声景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是,从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角度,即人文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并对具有丰富历史和地域文化内涵的声音——“声景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和记录。其中伴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的声景遗产的保护最为重要。然而,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急速发展,留在人们美好记忆中的声音正在迅速地消失,迫切需要像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那样,保护声景遗产。

总之,声景学是从审美的角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环境中的声音;研究人对环境景观观看时,在场声音及其听觉感知的作用;研究人在倾听声音时,在场环境及其视觉感知的作用;研究伴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存在的声景遗产的保护、留存和记录。声景学是一个由声学、音响学、景观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从事声景学的研究,既要有声学的知识和技术,更需要美学和人文的修养,需要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审美能力,需要社会调查和历史研究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这门学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愈多的各种背景的人进入这个领域。近年来,声景学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引起广泛的兴趣,例如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进行了声景规划和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编写组,《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国家标准,2005

[2]编写组,《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2007

[3]王季卿,建筑隔声研究的进展,同济百年校庆报告会,2007

[4]ISO标准起草组,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Sound Generated by Rainfall on Building Elements,ISO标准草案,ISO/CD-18,2004

[5]马大猷,论室内声场,声学学报,2003

[6]马大猷,只有数学缺少物理——莫尔斯室内受迫振动的理论,声学学报,2004

[7]Leo Beranek著,王季卿等译,马大猷审定,《Concert Halls and Opera Halls》,1996,《音乐厅和歌剧院》,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8]薛长健,厅堂声学理论的发展,研究生论文(导师秦佑国),2002

[9]王季卿,音乐厅音质设计进展述评,应用声学,2003

[10]吴硕贤,美国声学学会75周年暨147届学术会议建筑声学论文评介,应用声学,2005

[11]秦佑国,声景(Landscape)学的范畴,全国建筑物理会议主题报告,2004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范文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难忘而又多变的2012年已经过去,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012年已经到来,回顾已经过去的2012年,个人虽然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下面根据个人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1、项目工程完成情况 ①项目进度基本达到公司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 基本完成年初公司制定的年度计划目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但总体计划基本在受控状态。虽然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特别对小户型施工影响最大,总计划滞后两个月有余。但经过下半年的赶工,差距基本缩小在可控范围。并且准甲办公楼比原计划提前了近两个月。 ②形象进度:外幕墙形象的及时完成,为项目的销售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障。 soho幕墙在8月份完成西立面铝板和玻璃安装,准甲在10月初完成西立面的铝板安装和形象展示,为项目的销售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障。虽然这些外立面局部出形象的要求在年初并没有制定出来,但在需要的时候,项目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加大管理力度及时完成了外立面形象的展示。为尽

快展示项目形象,促进项目销售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③soho办公楼的提前完成五大主体验收,为完成公司的财务目标提供了保障。 在年初制定的年度计划时, soho办公楼的验收计划安排在2012年春节后,但是在今年七月份集团为了完成整年目标产值,要求soho办公楼必须在2012年12月30日前完成五大责任主体验收。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制定落实计划,并且项目部把该计划目标实现的第一责任主体落实在我的头上,这对我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 特别在后期所有工作面全面铺开,土建、安装、消防、幕墙、装修、景观再加上其他甲分包单位,施工单位数量超过十几家,工期紧协调管理难度大。为此增加了定期专题理会制度,除周一下午的监理例会外,另在每周一上午安排了安装专题协调会,周四上午装修专题协调会,并制定了严格的例会制度。对无辜迟到缺席者有严格的处罚制度,为集中高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并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④项目荣誉 整个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大了管理力度,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当地政府的多次通报表扬和观摩。本项目三个施工处在今年上半年均获得“郑州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同时工程一处还获得“河南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建筑声学实验报告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建筑声学实验 学院(系):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1102班 学号:201155014 学生姓名:马新程 2014年6 月25 日

实验一: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测试方法,掌握空气声隔声基本原理及影响隔声量的有关因素,了解空气声单一值评价的计算方法,增强对环境量化的认识,从而指导建筑设计。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在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中,我们用标准化声压级差来表达: 021lg 10T T L L D nT +-= D nT ——标准化声压级差(适用于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L 1 ——发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L 2 ——受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T ——受声室内的混响时间 T 0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T 0=0.5S 三、主要仪器设备 我们采用爱华6270C 精密声级计作为测量两室声压级的仪器,它兼作频率分析仪和记录仪(表头指示)。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前的准备 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或接好外接电源),按下仪器面板上的“开/复位”按键,约 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型号“6270”,2 秒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显示不正常可再按一下“开/复位”键。 的测量 2、A声(压)级L A 按一下“开/复位”键或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声级,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3、声压级(全通)Lp 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并且液晶显示器的左边出现“—”。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声压级Lp。测量声压级时滤波器为全通状态。 5、倍频带声压级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边箭头指向“125Hz”,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125 Hz中心频率倍频带的声压级。其余各倍频带声压级与此类似。 4、频谱分析时量程的设定 当仪器在测量倍频带声压级时,由于滤波器的动态范围不够大,所以仪器设有高、低两档量程。当所测噪声的声压级大于98dB时就应采用高量程,小于98dB 时可以采用低量程。按动“量程”键,可以使滤波器的量程在高、低之间来回切换。 其他仪器: 噪声信号发生器:JTS01 功率放大器:美国EV P1201 无指向性声源:荷兰Prite OS12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包含发声室、受声室平面及测点、声源布置图)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汇总题库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Rw=50dB,面积Sw=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Rd=20dB,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c=(τw S w+τd S d)/(S w+S d) 其中:Rw=50dB àτw=10-5,Rd=20dB àτw=10-2 故,τ c=(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Rc=10lg(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dB。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吸声系数a 500Hz 2000Hz 墙:抹灰实心砖墙0.02 0.03 地面:实心木地板0.03 0.03 天花:矿棉吸音板0.17 0.10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Hz);T60(2kHz)。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W=500uW(1uw=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Hz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Hz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A=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dB,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dB,而窗的四周有10mm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dB?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A=S 体积V=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S=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S=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50,面积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20,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ττ)/() 其中:50 àτ10-520 àτ10-2 故,τ (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10(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T60(2)。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500(1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而窗的四周有10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 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 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体积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建筑工程个人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个人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集合8篇 我于XX年11月2日进入ccc工程管理部,很荣幸的做为一名土建工程师加入到这个团队,为了尽快的进入角色及更好的融入到团 队中,我积极的对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了解,并熟悉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相关资料及图纸,以及施工现场的相关情况。通过了解和 熟悉,我为能进入这个团队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压力。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由XX建设集团(合肥)公司施工的6#、7#楼钻孔桩工程已 全部完成,并在进行桩基退场工作。 2、由安徽岩土桩基公司施工的1#、2#、4#、5#楼的桩基工程已 结束,并在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准备工作;10#楼及地下车库桩基工程 正在进行积极的施工阶段,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预计在12月26日 前后完成桩基施工。 二、桩基工程施工过程相关控制情况 1、熟悉施工图纸及地勘报告,结合施工单位所提报的施工方案,根据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桩基工程施工过程质量进 行控制。 2、对原始地貌进行抄平,做好记录,根据设计桩顶标高计算好 桩钢筋笼长度,及砼浇筑桩顶标高进行控制,对孔深进行测量记录,为后期桩基工程计量提供相关数据依据,对桩基成本进行控制。 3、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公司要求提报进度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增加机械及人员的投入,完成相关 任务及实现进度目标。 4、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会同监理公司制定一套控制流程:

a、首先对桩位进行复核,要求钻头中心线与桩位控制线采用吊 线方式对齐,确保桩位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b、桩基就位后,以地质报告为参考并结合从泥浆内取样、泥浆 的颜色变化为依据判断是否进入中风化岩层,并做好入岩时孔深记录,依据在钻杆上标记控制进入岩层70公分(地下车库为1m), 现场进行查看是否达到标记尺寸,并要求此时进行第一次清孔; c、清孔到位后更换扩孔钻头,根据两个钻头之间的长度差及扩 孔钻头扩径1m的缩小尺寸,计算扩孔到位后的钻杆尺寸,现场复核 相关尺寸是否到位,扩孔到位后要求进行第二次清孔; d、钢筋笼在制作时进行相关的焊接质量及箍筋间距、加密区进 行检查,确保吊放进孔内的钢筋笼均为合格品,根据计算来控制钢 筋笼吊筋长度,并对主笼及副笼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焊接倍数 及焊接区域箍筋满足要求; e、在钢筋笼吊放结束后,下放导管,要求导管距离孔底部不超 过五十公分,并进行第三次清孔,以孔口的泥浆流淌判断是否清孔 到位,确保孔底沉渣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f、最后进行砼浇筑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并在第一灌时聚集满斗料,以将孔底沉渣排挤掉,要求砼浇筑时导 管提升要满足要求,浇筑至桩顶标高以上1m的位置完成; g、在钻进的过程中,检查泥浆的粘稠度,以确保泥浆能较好的 起到护壁作用,防止钻进过程中塌孔及缩径现象发生;通过现场巡 视检查,及施工单位自检后提报验收,确保每一道工序均在控制范 围之内,较好的控制了成桩质量。 三、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在这一个多月的工作中,发现自己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建工程师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自己也在及时的检讨和总结,希 望在后期的各项工作中加以改进,以便提高自己各方面业务能力。

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光源的基本特性 从照明应用的角度对光源的性能有以下要求: ①高光效——用少量的电获得更多的光; ②长寿命——耐用,光通衰减小; ③光色好——有适宜的色温和优良的显色性能; ④能直接在标准电源上使用; ⑤接通电源后立即燃亮; ⑥形状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控光。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系数(λ)的物理意义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层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1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它是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主要指标。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受迫对流是由于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等)而迫使流体产生对流。对流速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外力愈大,对流愈强。 室内气候大致可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和不能忍受的3种情况。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二、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三、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四、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露点温度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汽分压力e值不变,而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当相对湿度达到100%后,如温度继续下降,则空气中的水蒸汽将凝结析出。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气达到炮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通常以符号td表示。 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最适宜 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范围内变化,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但如湿度过低(低于30%)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

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不舒适。 城市热岛 在建筑物及人群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 温和气候区:主要特征是一年中一段时期过冷,而另一段时期较热,月平均气温在最冷月份里可能低达~-15℃,而最热月份可高达25℃,一年中气温最大变化可从一30℃到十37℃,如意大利的米兰及中国的华北等地区。 北京(φ=40°)有一组住宅建筑,室外地坪的高度相同,设其朝向正南,后栋建筑一层窗台高1.5m(距室外地坪),前栋建筑总高15m(从室外地坪至檐口),则其计算高度H为13.5m,要求后栋建筑,在大寒日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求其必须的建筑间距。 【解】①确定太阳赤纬角和时角: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由于建筑朝向正南,若要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则最理想的日照时间是从11点到13点。在11点和13点二者的太阳高度角相同而方位角的正负号相反。因此,可以只取其中一个时角即可。如取11点,则按其时角Ω的计算公式可算得: Ω=15×(1-11)=-15° ②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以φ=40°,δ=-20°,Ω=-15°代入公式 即:sinh = sin40°×sin(-20°)+cos40°×cos(-20°)×cos(-15°) = 0.473 h = 28.23°或28°14’ ③计算建筑日照间距D0: 由于建筑朝向正南,建筑日照间距的计算为: D0=13.5ctg28.23°×cos16.05° =24.1m 解得所需两栋建筑间的距离为至少 24.1m。 设建设地点、高度及日照要求均与上例同,但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求最小建筑日照间距。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12篇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工作总结(一): 在这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状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善方法,以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惩前毖后,扬长补短,为今后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带给依据。 一、履行岗位职责 作为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单体楼1#、2#、3#、4#的总楼号长,我注重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协调以及班组的管理协调、主动配合安全科完成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狠抓材料管理以节约工程成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工程质量管理。 针对望湖城项目的特殊性,故工程质量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施工前期,注重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给班组人员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在技术上了解本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安全要求,为后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作为第一个施工的单体,同时结构和2#楼一样,严格要求木工、钢筋工、泥工班组按图纸施工,并且预留下影象资料(照片等),要求其他单体的班组负责人上来观看,提出自己意见,并且要求其他单体按照4#的要求施工。此措施取得良好作用,也为了后期的施工质量带来的良好的效果。各单体在后期的质量管理上,到达监理单位验收,全部透过,取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好评。 2、1#、2#、3#、4#四个单体楼的管理。 3、班组的管理协调工作 (1)施工管理员是所内最基层的管理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是领导意志、意见的体现,也是基层问题的反馈者,因此更要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工作中成为同事的榜样,在感情上成为同事信任伙伴。要求大家加班自己必须第一个到,要求大家树立高质量的标准,所以各个单体在每个隐蔽工程我都全程参加,注重过程控制,对一些质量通病控制的萌芽状态。 (2)关心同事:遇到同事有事,主动帮忙替班并组织全班一齐关心,慰问,构成一种大家庭气氛。 (3)注重对四个单体的楼号长的培训,在每次的会议上,针对施工配合存在的问题,我尽量使每个同志至少占主导地位一次,以增加其经验,使每个同志都能独当一面,处理各种问题,使整个班组的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 4、安全管理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主动配合安全科完成施工人员的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在建设单位的几次检查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在第四季度的安全检查上,明确了1#作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示范单体。 5、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适用范围 1、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 1)概述:隔声测量主要测量发声室和受声室两侧不同中心频率下的声压级差。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 A、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测量; B、楼板撞击声隔声测量。 (2)相关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19889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1~10 部分) 第 1 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 ; 第 2 部分:数据精密度的确定、验证和应 用 ; 第 3 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 第 4 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 场测量 ; 第 5 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6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 的实验室测量 ; 第 7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8 部分:重质标准楼板覆面层 撞击声改善量的实验室测量; 第9 部分:吊顶上空相通的两室之间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 10 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2、室内混响时间测量 (1)概述:声音达到稳态后停止发声,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减 60 dB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混 响时间,记做 T60,单位为秒(s)。 中断声源法是声源发声达到稳态后,突然切断声源停止发声,直接记录室内声压级 衰减曲线的方法。 ( 2 ) 相关标准: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ISO 3382-2 : 2008 声学房间声学参数的测量一般房间混响时间测量新的《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3、混响室吸声测量 ( 1) 概述:在混响室内测量用于处理墙壁或顶部等界面的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或诸如家具、人、空间吸声体等的吸声量的方法。 按混响室放入吸声材料前和放入吸声材料后混响时间的差异,计算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这里吸声系数是指试件吸声量与试件面积的比值。用于测量声音无规入 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入射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 ( 2) 相关标准: GB/T 20247-2006 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

东南大学建筑物理(声学复习)张志最强总结汇总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2.声音的计量 ①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W 。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作者: ————————————————————————————————日期: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结()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结()

————————————————————————————————作者:————————————————————————————————日期:

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正岩·龙渊大厦 建设单位:郑州市正岩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兴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郑州市正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正岩·龙渊大厦工程,建筑面积为50725.60m2,工程造价6017.0724万元,主要用途为办公楼。 (一)结构说明: 1、本工程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尚德街北、湖心环路西,为正岩·龙渊大厦项目。其中地下3层,地上21层,主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CFG桩处理地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裙房为两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柱墩。建筑高度:80.55m,总建筑面积约为50725.6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内外墙均为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卫生间墙采用1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面采用60mm防火岩棉保温板,外墙装饰为石材及真石漆。 (二)装饰装修说明: 本工程为商务楼宇,内装修工程应不影响结构。

(二)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室内干管、卫生间支管为PP-R给水管。 排水系统:室内外、卫生间排水管为U-PVC排水管。 (三)电气说明: 电源由电力公司供给,电缆穿保护管进户,220/380V低压配电干线为放射式,分支干线为混合式。 (四)工期:工期为20个月。 二、工程施工情况 在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标准:1、严把工程材料关。材料采购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进场后驻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进行施工作用。2、严把工程质量关。实行班组自检、互检,在此基础上,由项目部统一检查,然后报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发现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坚决返工重做。3、坚持计量制度和见证取样制度。在混凝土、砂浆搅拌前按设计配合比及现场测定的砂、石含水率及时进行调配,混凝土、砂浆强度试件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4、工程装饰装修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一)地基与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自开工以来,土方开挖,进行基础验槽符合要求后,才后继施工。基础混凝土,几何尺寸正确,无麻面蜂窝,见证取样混凝土试块经郑州高新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抗压强度

南昌噪声综合治理工程案例(可打印修改) (2)

南昌佳绿环保噪声治理工程项目 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氧化楼 噪声综合治理工程介绍 一、项目名称: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氧化楼 噪声综合治理工程 2、项目编号:NCJL1404 3、项目地址:南京 四、项目规模:噪声综合治理 五、工程工期: 16天 六、竣工时间:2014年4月24日 七、项目类别:噪声综合治理 八、案例简介:LONZA(龙沙) 瑞士的制药化工巨头 龙沙集团自1995年起,陆续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以下六家公司:龙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龙沙有限公司、广州南沙龙沙有限公司、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溧阳龙沙化工有限公司。 龙沙在中国的业务现包括:生命科学原料(LSI)、定制合成(LES)及研发服务。其中,生命科学原料业务涉及营养添加剂、微生物控制及功能化学品等领域,烟酰胺(维生素B3)是其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并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定制合成业务则专注于生

物活性医药成分(API)的开发与生产,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对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需求。在研发方面,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与龙沙集团分布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的研发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全球研发体系,为医药行业、精细化工相关的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目前,龙沙在中国的员工已超过1000人。 龙沙坚信科技用以改善生活的美好远景,入驻中国10多年来,不断引进尖端科技和先进设备,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工厂和研发中心。 创新的思维、敬业的员工和充足的资源都是龙沙赖以长期发展的优势。龙沙始终把人性化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对客户还是员工都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发展事业的同时也积极投身环保及公益事业。龙沙将以无限的激情和领先的技术实现生命科学每个崭新的可能。 其中南京龙沙有限公司的氧化楼因设备众多,噪声贡献值比较大,其设备噪声值会影响工人工作区域的声环境,存在超标现象。 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龙沙公司始终重视环保及为员工提供舒适化的工作环境,各相关领导对新生产线区域声环境非常重视,要求对生产线进行降噪措施,并邀请我们公司进行设计与工程实施。 9、降噪目标: 1、引用标准 工业厂区环境内部应执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 2.2-2007。有关标准限值详见表1。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一、选择题 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7 D 10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6 D 10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0B13 C 7 D 10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80B50 C 40 D 30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A 20 B 10 C 8 D 3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A L<λ B L≥0.5λ C L≥1.5λ D L>>λ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A 侧墙 B 银幕 C 乐池 D 后墙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 I a B M C α D L p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A 缩短T60 B 强吸声 C 墙面油漆 D 调整比例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分贝。 A 3 B 6 C 5 D 10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A 2 B 5 C 3 D 6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 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A 吸声处理 B 装消声器 C 隔声处理 D 吊吸声体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A 生活 B 交通 C 工业 D 施工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分贝。 A 2 B 5 C 3 D 10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A 高频吸收增加 B 中低频吸收增加 C 共振吸收增加 D 中低频吸收减少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分贝。 A 50 B 110 C 80 D 100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2.薄板吸声构造的吸声特性主要吸收。 A 高频 B 中频 C 中低频 D 低频 2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最先考虑的环节是控制。 A 传播途径 B 接受处 C 规划 D 声源 24.A声级采用的是方倒置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所测得的声压级。 A 40 B 50 C 80 D 100 25.为避免声影,挑台高度h与深度b的关系是。

建筑工程施工 工作总结

技术总结 本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已有2个年头了。公司安排我主要负责施工用电这块。我就我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施工用电设备数量在5台及以上,或用电设备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施工用电应建立用电安全技术挡案,定期经项目负责人检验签字。施工现场应定期对电工和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施工用电应定期检测。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生活设施和堆放构件、材料等。在架空线路一侧施工时,在建工程应与架空线路边线之间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在架空线路一侧或上方搭设或拆除防护屏障等设施时,必须停电后作业,并设监护人员。电气设备周围应无可能导致电气火灾的易燃、易爆物和导致绝缘损坏的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撞击等机械伤害,否则应做防护处理。施工现场内的施工升降机、钢管脚手架等金属设施,若在相临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下表规定范围之内时,应按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避雷针(接闪器)可采用φ20钢筋,长度应为1~2m;当利用金属构架做引下线时,应保证构架之间的电气连接;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施工用电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其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由专用变压器供电时,应将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施工现场由专用发电机供电时,必须将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且应独立设置。当施工现场直接由市电(电力部门变压器)等非专用变压器供电时,其基本接地、接零方式应与原有市电供电系统保持一致。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在供电端为三相四线供电的接零保护(TN)系统中,应将进户处的中性线(N线)重复接地,并同时由接地点另引出保护零线(PE线),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整理)建筑物理、光学、声学部分复习参考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一、《建筑热工》部分 1.在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时,按(D )值将围护结构分成四类。 A.传热阻R B.蓄热系数S C.导热系数λ D.热惰性指标D 2.钢筋混凝土的干密度ρ为2500kg/m3,导热系数λ为1.74w/m?k,比热容C为0.26w?h/kg?k,波动周期Z为24小时,求此种材料的蓄热系数S24为(C )。 公式S=A A.15w/(m2?K) B. 16w/(m2?K) C. 17w/(m2?K) D. 18w/(m2?K) 3.指出在下列单位中,(C )是错误的? A. 导热系数 [w/m?K] B. 比热容 [KJ/(kg?K)] C. 传热阻 [ m?K/w ] D. 传热系数 [w/m2?K] 4.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为(B )。 A. 小于0.4w/(M?K) B. 小于0.3w/(M?K) C. 小于0.2w/(M?K) D. 小于0.1w/(M?K) 5.把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哪一组是正确的( B )? I.钢筋混凝土;II.水泥膨胀珍珠岩;III.平板玻璃;IV.重砂浆砌筑粘土砖砌体;V.胶合板 A. II、V、I、IV、III B. V、II、III、IV、I C. I、IV、III、II、V D. V、II、IV、III、I 6.下列围护结构,哪一种热惰性指标最小( D )? A.外墙; B.屋面; C.地面; D.外窗 7.冬季室内外墙内表面结露的原因(D )。 A. 室内温度低 B. 室内相对湿度大

C. 外墙的热阻小 D. 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 8.欲使房间内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快,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或内侧),应采用( B )的材料。 A.导热系数小 B.蓄热系数小 C.热惰性大 D.蓄热系数大 9.围护结构在某一简谐波热作用下,若其热惰性指标D大,则离外表面某距离处的温度波动(),该围护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B )。 A. 大、弱 B.小、强 C.大、强 D.小、弱 10.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A )。 A.相差极小 B.相差极大 C. 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1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C )。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12.试问在下列有关热工性能的叙述中,( B )是正确的? A.墙体的热阻,随着吹向墙体的风速增大而增大 B.在同样的室内外气温条件下,总热阻R0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越少,而内表面温度则越高 C.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与它的密闭性无关 D.砖比混凝土容易传热 13.为增加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以下措施哪些是可取的( A )? A.在封闭空气间层壁面贴铝箔 B.将封闭空气间层置于围护结构的高温侧 C.大幅度增加空气间层的厚度 D.在封闭空气间层壁面涂贴反射系数小、辐射系数大的材料 14.为了消除或减弱围护结构内部的冷凝现象,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有( D )。 A.在保温层蒸汽流入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整理)建筑物理声学选择题72道

声学选择题72道 1、人耳听觉最重要的部分为: A.20~20KHz B.100~4000Hz C.因人而异,主要在50Hz左右 D.因人而异,主要在1000Hz左右 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5000m/s、1450m/s、331m/s。 B.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2000m/s、1450m/s、340m/s。 C.气压不变,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声速变小。 3、公路边一座高层建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很多,甚至听不见 B.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一些,但小得不多 C.1层、10层、17层噪声大小完全一样 4、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1/3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__。 A.250-500Hz,400-500Hz B. 500-1000Hz,500-630Hz C.355-710Hz,430-560Hz D.430-560Hz,355-710Hz 5、从20Hz-20KHz的倍频带共有_____个。 A.7 B.8 C.9 D.10 6、“1/3倍频带1KHz的声压级为63dB”是指_______。 A.1K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B.900-112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C.710-1400Hz频带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D.333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7、古语中“隔墙有耳”、“空谷回音”、“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中的声学道理为:________。 A.透射、反射、绕射 B.反射、透射、绕射 C.透射、绕射、反射 D.透射、反射、反射 8、一个人讲话为声压级60dB,一百万人同时讲话声压级为________。 A.80dB B.100dB

建筑工程项目总结

一个项目经理的经验总结 本人做项目经理工作多年,感到做这个工作最要紧的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最合适的,没有什么叫对的,什么叫错的,项目经理最忌讳的就是完美主义倾向,尤其是做技术人员出身的,喜欢寻找标准答案,耽误了工作进度,也迷茫了自己。以下是本人一些做项目的个人体会,写出来供大家指点,在讨论过程中共同提高水平。 项目开始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项目经理在接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地多从各个方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如:1.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具体大概做什么事情,是谁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在国内很多客户都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根据项目的名称望文生义地去想象项目的目标。一个名为“办公自动化”的项目很有可能在你进场以后一个月才发现客户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计算机生产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系统。前期了解情况的工作越详细,后面的惊讶就越少,项目的风险就越小。 2.这个项目里牵涉哪些方面的人,如投资方、具体业务干系方、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方、技术监督方等等,很多项目里除了业主单位的结构很复杂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单位也会牵涉进来,如项目监理公司、业主的行业主管机构等。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每个方面的人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和期望是什么。事先了解各个方面的看法和期望,可以让你在做项目碰到问题的时候,就每件事情分析哪些人会在什么方面支持你,哪些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反对你,从而

提前准备联合朋友去对抗敌人,让事情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一致的利益,这句话作为项目经理是一定要记住的; 3.基本了解了客户的情况后,下面的事情就是了解自己公司各方面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首先是高层领导是否重视,这个决定了你在需要资源的时候,公司是否会根据你的要求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领导口头肯定是说支持的,你需要做的是了解公司对这个项目的实际期望,是想把项目越做越大还是想赚钱?是想做样板工程还是干脆想敷衍了事,公司领导对项目的态度决定了你做这个项目的战略,而这个战略方针将对你做项目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 4.在做整体项目计划前,还要大致计算一下你手上的资源。首先是时间,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往往很多项目要求在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范围里完成。对于这一点,你在做项目的风险控制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次是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已往经验,大致计算一下未来的项目小组有多少种角色,每个角色目前公司是否有人,是否能完全归这个项目使用,是否需要另外招聘一些人员,招聘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启动。最后就是一些设备的准备,项目所需大件关键设备要尽早预定,以后不管发生设备等人还是人等设备的情况,浪费的都是你的时间; 5.现在是做项目说明书的时候了。一份好的项目说明书不仅将要做的事情描述得很清楚(主要是讲做什么,而不是说怎么做),而且把如何检查也说明

建筑物理声学小结

·液体和气体内只能传播横波 ·声音是人耳所感受到的“弹性”介质中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声音在在空气中传播的是振动能量。·声源的振动使密集和稀疏的气压状态依次扰动空气质点,就是所谓“行波”。 ·波阵面:随着压力波的扩展,声波的形态将变成球面,声波在同一时刻到达的球面,即波阵面。 ·点声源(球面波)·线声源(柱面波)火车,干道车辆·面声源(平面波)大海,强烈振动的墙壁,运动场的呐喊·波速与介质状态,温度,ρ有关。声影区是由于障碍物或折射关系,声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即几乎没有声音的区域。声学测量范围:63~8000HZ.·元音提供语言品质,辅音提供清晰度(低于500HZ不贡献清晰度)·100~1000HZ的声音波长与建筑内构件大小差不多,对处理扩散声场和布置声学材料有意义。 ·频谱:对声源特性的表述,声能在各组成频率范围内的分布,即声音各个频率的能量大小。它是以频率为横坐标,对应的声压级(能量高低)为纵坐标所组成的图形。 ·音乐只含基频和谐频,音乐的频谱是断续的线状谱。建筑声环境是连续的曲线。 ·频谱分析的意义:帮助了解声源的特性,为声学设计提供依据(音乐厅、歌剧院、会议厅等声学设计).噪声控制,了解噪声是由哪些频率组成的,其中哪些频率的能量较多,设法降低或消除这些突出的频率成分,以便有效降低噪声。通常使用带通滤波器测量或傅里叶分析得到频谱。 ·频带:不同频率的声音,声学特性各不相同。给出每个频率的信息,不仅工作量太大,显然也没必要。将声音的频率范围划分成若干区段,称为频带。最常用的是倍频带和1/3倍频带。 ·常用倍频带中心频率8个:63~8000.250以下是低频,500~1k是中频,2k以上是高频。1/3倍频带则是在倍频带中间再插入两个值,可以满足较高精度的要求。 ·500~4000HZ(2000~3000MAX):人耳感觉最敏锐。可听范围0~120Db.建筑声学测量范围125~4000?还是63~8000?100Hz 声学工程中一般低限3.4米440Hz 音乐中标准音(A4)0.77米 500Hz 混响时间标准参考频率0.68米1000Hz 声学工程中标准参考音0.34米 4000Hz 钢琴的最高音阶0.085米 ·声源指向性:与波长相比,声源尺度越大,其指向性就越强。(极坐标图上高频比中频的指向性高) ·为什么要引入级的概念:因为人耳对声音响应范围很大,又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记作W,单位为瓦(w)声源所辐射的声功率属于声源本身的一种特性,一般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声强:单位面积波阵面所通过的声功率,用I 表示,单位为w/m2 。基准声强10-12 W/m2 ·声强与声功率成正比,声功率越大,声强越大。但声强却与离声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声压:空气在声波作用下,会产生稠密和稀疏相间变化,压缩稠密层的压强P大于大气压强P0,反之,膨胀稀疏层的压强P就小于大气压强P0 ,由声波引起的压强改变量,就是声压单位(N/m2,Pa)。 ·声压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与波长无关。声压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 ·声功率级是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用L W 表示,单位为dB ·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值为零分贝时,并不是声源的声功率、声强和声压值为零,它们分别等于各自的基准值。·声功率提高一倍(2个相同声源),声压级提高3dB 声强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3dB 声压提高一倍,声压级提高6dB. 2个声源的声压级相差10dB ,忽略低声压级声源的影响 声波的折射:晚间和顺风,传播方向向下弯曲,穿的远,无声影区。白天和逆风反之。(利用:台阶式露天座椅升起坡度等于声波向上折射的角度。) 声波的衍射:声音绕过建筑物进入声影区的现象。(低频声波衍射作用大·使用反射板要考虑尺度,不能太小) 声音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可用响度级表示。它与声音的频率和声压级有关。 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基频),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音乐中,频率提高一倍,即为所说的高“八度音”。基音:音乐声中往往包含有一系列的频率成分,其中的一个最低频率声音称为基音,人们据此来辨别音调,其频率称为基频。 另一些则称为谐音,它们的频率都是基频的整数倍,称为谐频。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就决定了音乐的音色。 音乐声(即乐音)只含有基频和谐频,所以音乐的频谱是不连续的,称为线状谱。而噪音大多是连续谱。(高速公路隧道内的交通噪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