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鞍山市旅游资源现状

鞍山市旅游资源现状

1 绪 论
1、1 旅游业发展态势态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鞍山旅游业发展态势的
2 千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1 鞍山市旅游资源介绍
2、1、1 鞍山市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2、2 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
2、2、1 建国前期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2、2、2 建国初期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2、2、3 近十年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2、3 千山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2、3、1 旅游资源的划分标准
2、3、2 千山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2、4 千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2、4、1 千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2、4、2 佛道两教同居一山,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2、4、3 功能分区优势明显,温泉资源得天独厚
2、4、4 资源分布合理,地域组合良好
2、5 千山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有利条件
2、5、1 区位良好,交通便捷
2、5、2 资源区域整合优势明显
2、5、3 管理体制先进、高效
2、5、4 东北“4+1”城市旅游联合体的成立
2、5、5 人们旅游动机的改变
3 为使千山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应注意的问题
3、1 旅游资源开发不全面
3、2 宣传促销形式单一
3、3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
3、4 旅游时空分布不平衡
3、5 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
4 基于千山旅游业发展态势对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坚持创新型旅游项目开发
4、2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旅游形象
4、3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4、4 加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4、5 加强管理与保护,促进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5 千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5、1 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5、2 千山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5、2、1千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旅游承载力
5、2、2千山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旅游管理能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1 旅游业发展态势问题提出的背景
旅游业与电子工业、信息业等新兴产业一起,被并称为“朝阳产业”。 由于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污染小,已成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改革开放数十年以来,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接待事业转向经济产业,从瓶颈制约到结构优化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旅游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提高;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也在不
断的变化,可以说人们对旅游的研究“视野”和“触觉”在不断拓展,几乎涉及

到现代旅游发展的方方面面。纵然如此,旅游业作为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产业,其行业构成、发展状态、发展趋势、怎样优化行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依然未曾得到全面解决。所以有研究人士将这些问题统一归纳到旅游业态分析的角度下试图得以解决。
1、2 旅游业发展态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旅游业发展态势问题的研究意义
在现代旅游过程中,除少数极端情况外,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的开展都伴有消费行为的发生。来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继发效应,对当地经济中的很多其他方面产生影响。然而,对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使该旅游资源驱弊利势、避免走其他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而发展不下去的老路,进而促进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
1、4 研究设计及理论依据
1、4、1研究设计

1、4、2 理论依据
本文第二章主要陈述了鞍山市的旅游资源、千山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千山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其特点和千山旅游业能够良好发展的优势。其中主要应用到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书中关于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及《千山旅游概论》一书中关于千山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
本文第三章主要陈述了针对于为使千山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发展状态,千山风景名胜区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引用了《千山旅游概论》一书中关于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及对策的相关理论知识。
本文第四章主要陈述基于千山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对其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本章节主要引用了《千山旅游概论》一书中有关千山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对策、《旅游学》一书中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等相关理论知识。
本文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千山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主要运用了《旅游学》一书中关于旅游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和《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一书中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规划中对于生态环境保障体系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千山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第2章 千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鞍山市旅游资源介绍
鞍山市,简称鞍,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是中国辽宁省第三大城市,因其市区南部有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此山俗称“骆驼山”,又称“神女峰”)。1937年实行市制,1948年2月19日全面解放。鞍山市现管辖海城市、
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汤岗子新城

)、鞍山(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道湾新城(鞍山经济开发区)、千山风景名胜区和鞍山文化旅游区等8个城区;城区面积797平方千米;市区总面积9252平方千米;截止到2010年11月鞍山市区总人口达到364.95万。据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秦汉时期,鞍山设置郡县,汉代时期曾用土方法冶炼出铁,辽金时期进入繁盛时期。
鞍山作为辽宁省著名的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大量的游客来此游览。近几年,鞍山市旅游业发展迅速,鞍山市政府和本地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视。鞍山市的旅游业也在逐步的完善。共有旅游景区20处,其中,国家AAAA级风景区2处,国家AAA级风景区10处,国家AA级风景区4处,国家A级风景区4处。鞍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总结起来即为: “三山,三佛、三城、三泉”,其中,“三山”是千山、药山、自云山,“三佛”是指千山弥勒坐佛、玉佛苑玉佛、 “三城”是南台箱包城、西柳服装城,岫岩玉器城,“三泉”是汤岗子温泉、千山温泉、海城东四方台温泉。鞍山市工业基础雄厚,鞍山市也有钢都的美誉,使鞍山市拥有了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农家乐”也是鞍山市旅游的特色,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红色旅游打下基础。鞍山市的交通也很方便,将通过进一步建设,融入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城镇群。
2、1、1鞍山市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1、千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8公里处,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主峰高708米,是国务院首批审定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其山峰总数为999座,故称千山,又称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素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之称。以峰秀、石峭、谷幽、松奇、花盛而闻名,被誉为“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千山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个景区。包括20个小景区和200余处风景点,分布在几条沟谷内。其景色秀丽,四季各异,是集寺庙、园林于一山的风景旅游胜地。北部主要景点无量观、龙泉寺、五佛顶和“小黄山”;中部景点主要有中会寺、五龙宫;西部主要景点有太和宫、斗母宫;南部景点主要有香岩寺、仙人台。仙人台为千山最高峰,景区内有一长30米宽约4米的石台,四周设有铁栏,游人凭栏远眺,可观千山全景,整个钢都也历历在目。
2、玉佛苑:位于鞍山市市区东部,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俯瞰市区,背倚千山,与天然
弥勒大佛遥相呼应,是当代中国旅

游史上的一大奇观。以玉佛阁为主体,由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方丈楼、玉带桥、三洞式山门、长廊、配殿等建筑组成,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三块御路雕有九条龙,含有“九龙捧圣”之意。玉佛阁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国最高的古典式建筑之一。阁宽66米,纵深58米,运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檐上有檐,盖红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金碧辉煌,雄浑壮观。座落于玉佛阁内的玉佛是由1960年发现于玉乡——岫岩的"玉石王"琢成,它体积100.68立方米,重260.76吨,集七色为一体,色彩斑斓,光泽瑰丽,由12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并以其博大雄伟,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而以自然之体--玉,雕琢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奇迹,更显现了"佛面天成"的佛缘和"宏大悟真"的佛法;龙凤飞舞于佛前,普陀隐现于观音身后,所有奇迹与现实的碰撞,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让人叹为观止,忘返流连。
3、汤岗子温泉: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市区以南7.5公里,长大铁路汤岗子车站旁。是全国四大理疗康复基地之一。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拥有床位1300张,。这里树木葱郁,楼舍鳞次,一泓碧水,小桥曲径,山亭飞阁,令人陶醉。汤岗子温泉自古有之,历史悠久,唐代时已开始得到利用。在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团体林建筑中,共有温泉18穴,水温在57—65摄氏度间,最高可达70摄氏度。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元素,对各种关节炎、战伤后遗症、多种老年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水浴泥埋,可防病健身,并具有美容功效,深受欢迎。汤岗子温泉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众多,温泉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是融康复、理疗、疗养、游览于一处的胜地,慕名而者络绎不绝,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鞍钢工业旅游资源:鞍山是我国著名的“钢都”。鞍钢厂区林立的高炉和厂房已经成为了鞍山的特色景点。据介绍,辽宁确认的160余处工业遗产,其中鞍山就占到24处。这些工业遗产都是鞍山近代历史的缩影,极具历史和文物价值。鞍山的工业旅游景点包括昭和制钢所对炉山配水塔旧址、鞍钢01号变电站旧址、鞍钢轧辊厂车间建筑群、钢绳厂拉丝车间旧址、大孤山露天铁矿、小黄旗铅矿冶炼厂遗址等。其中,昭和制钢所对炉山配水塔旧址位于铁东区对炉山顶部,海拔72米,与鞍钢高炉对峙,是鞍山最早的配水设施之一。当时,配水塔周围还有很多碉堡。小黄旗铅矿冶炼厂遗址位于岫岩红旗乡矿山村的小黄旗前山南坡,整个遗址依

山而建,还保存了部分原貌。坡下冶炼厂现存8处灶口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20米,遗址占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距冶炼厂遗址40米的山坡上还有7000平方米的选矿厂遗址。这座冶炼厂为当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时,为掠夺矿产资源而建的冶铅厂。
2、2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
2、2、1建国前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千山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庙宇的建设,是随着佛教、道教的传入而进行的,历史悠久。
1、北魏时期(公元420—534年)
北魏时期佛教就传到辽东,那时起,千山山麓就有了佛教教徒的踪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长期栖居于深山岩洞里和峭壁上。大安寺的中峰岩洞和通明峰西峭壁上的古庵遗址、龙泉寺西阁后山的极乐洞和古庵遗址等,均是最初佛教徒栖居之所。
2、唐初时期
唐朝初期,千山开始出现了禅堂、佛堂等小型禅修殿宇和石室。
3、辽金时期
到了辽金时期,千山佛教发展到兴盛时期,著名的“五大禅林”,即香岩寺、大安寺、祖越寺、中会寺、龙泉寺和已废的朝阳寺、水生寺等均形成一定规模的建筑群。
4、明清时期
道教传入千山,但不久匿迹。清康熙六年(1667 年),道教二次传入千山,而且发展很快。到了清朝后期,仅200多年的时间,修建宫、观等30余座,道徒达800余人。到清代末期,千山风景名胜点已发展到167处,其中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名胜点40处,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名胜点126处,以气象变化形成的景观1处。
5、东北沦陷时期
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千山处于半封闭状态,宗教人员大部分离走,寺院坍塌,风景园林几次遭受火灾和大面积盗伐。仅1946和1947年两年内,祖越寺至西海一带就有8000余株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松遭砍伐。明清时期开发和命名的风景名胜竟有1/3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2、2建国初期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建立了千山管理所,结束了千山没有行政管理机构的历史,并且先后由国家投资对20余处宫、观、寺庙进行了修葺,并有了新开发和命名的风景名胜点28处。
2、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发起的“文化大革命”,石千山遭到严重破坏。以“砸四旧”为名,数千名学生开进千山,共砸毁贵重文物175件、碑碣107甬、古塔和墓塔68幢、古钟10余口;烧毁经书珍本1385卷、经版383册,另有8座庙宇遭受严重破坏而倒塌。
3、改革开放时期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成立了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和千山风景区理处,扩大了管理机构,加强了领导,并着手进行恢复建设工作。1979年到1985年间,国家为千山风景名胜区的恢复

建设投资646万元,
对15座庙宇进行了大修,并修建游览主干道路17公里,相应的餐厅、商店、饮料厂等服务设施。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80年代时期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千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数量迅速增加,到1984年,年游客量已达到110万人次,经济上也收到了明显效益。
2、2、3近十年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1、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素有“东北明珠”之城的千山风景名胜区于1997年成立千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他们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新形势,把自身的发展放到全国旅游市场的大范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坐标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开放性的思考。使千山风景名胜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97年实现经济收入1800万元,游客总量超过58万人,扭转了经济收入和游客总量逐年下降的局面。1999年被中国评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
2、21世纪初期
2002年以来,千山风景区又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优美环境,让游客开心;创优质服务,让游客舒心;创优良秩序,让游客称心”的全面推进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和谐景区创建的到了协调发展。同时千山风景名胜区也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获得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东北唯一的副会长单位的殊荣,并被国家建设部指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ISO—14000质量标准的10家试点单位之一。
2、3千山旅游资源的分类
2、3、1旅游资源的划分标准
1、 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旅游资源就其基本属性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指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自然现象等构成的自然景象,即能够以其人们较大兴趣并且具有观赏、游览或休憩、疗养价值的资源。依其物质和成因,还可以进一步不细分为地质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和气象气侯与天象类等类型。
(2)人文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的人文景观。大体上可以分为历史遗迹、古建筑、古代陵墓、城镇、宗教文化、社会风情等类型。[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按照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
旅游资源就其景观组合可以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又可以细分为:水光山色、奇洞异石、流泉飞瀑、阳光海滩、气候与气象和生物景观六类。
(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又细分为: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旅游
商品及风味佳肴四类。
3、按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旅游资源就其吸引力级别可以分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即吸引力最强,影响范围覆盖全球的旅游资源;国家级旅游资源即为具有重要的观赏、历史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区域及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较重要的观赏、历史和科学价值,有地方特色,在区域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资源;地方级旅游资源即数量繁多,具有一定的观赏、历史和科学价值,主要吸引本地旅游者的旅游资源。
4、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
按照我国2003年10月实施的首个旅游资源认定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可以被分成8个主类和37个亚类,共155个基本类型。其中八个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象、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
2、2、2千山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千山拥有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分类总共8主类31亚类中的6主类12亚类(如表2-1所示)从中足见它在鞍山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千山旅游资源分类(表2-1)
序号 主类 亚类 代表性旅游资源

1
地文
景观 综合自然旅游地 千山、仙人台
地质地貌过程行迹 千山天然弥勒大佛、千山峰丛

2
水域风光 泉 千山温泉、龙泉
天然湖泊与池沼 老龙潭、放生池
3 生物景观 树木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


4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 千山中会寺等五大禅林、九宫八观十二茅庵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千山西阁、千山振衣冈等石刻、千山塔林
5 旅游商品 地方旅游商品 千山景区内的岫岩玉石手工艺品

6
人文活动 人事记录 王尔烈
艺术 千山诗词、千山游记、电视剧等
民间习俗 庙会
现代节庆 千山国际旅游节、千山梨花节



2、4千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2、4、1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丰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千山的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一体,二者相互呼应,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一举多得。而今人们出行旅游的需求由单纯的观光游览过渡到参与性、娱乐性等多元化转变,进而有利于千山多元化的旅游活动的展开。正如明嘉靖年间出版的《辽东志》,“千山峰秀丽,独盛辽东”对千山风景的评说一样,千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古

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构成了
千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千山无穷尽的艺术魅力和神奇风采。更是吸引了千千万万海内外外游客来此游览。
2、4、2佛道两教同居一山,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俗话说“天下名山佛道半”。而千山正是集佛教与道教于一山的完美和谐的风景名胜区。
1、 作为佛教与道教的相居地,千山的宫、观、寺、庵多达30余座,整个千山香烟缭绕,钟磬幽鸣一派仙山福地的景象,使秀美古老的千山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千山的庙宇不论规模大小,都建筑在幽谷、山坳、山腰和峰头上,倚山近峰,临石伴松,同山、松、石、峰浑然一体,显示出自然与人为景观的统一。
2、 除了庙宇建筑之外,千山的山门、楹联、匾额、景亭、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数量众多,与自然景观相交辉映向人们诠释了千山的历史悠久及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2、4、3功能分区优势明显,温泉资源得天独厚
千山温泉资源与景区资源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形成了与景区相配套的温泉休闲度假区,符合风景区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千山温泉出露于山间盆地,温泉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钠、硫酸碳酸钠型,水中富含钾、钠、钙、铁、硫酸根、偏硅酸根、碳酸根、氟等多种阴阳离子成分,在医疗健身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此外,千山温泉除了滋补、活络、健身祛病的功效外,还为北方人冬泳创造了天然条件,每年吸引大批的旅游者前来游玩。
2、4、4资源分布合理,地域组合良好
1、千山旅游区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均集中于山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光游览区;同时山外地热资源丰富,又可开发为与观光旅游相配套的休闲度假区。这种资源组合为游客“山内游,山外住”提供了方便。
2、千山景区资源丰富、景点多达300余处,但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可分为天上天景区、西海景区、大佛景区、鸟语林景区、仙人台景区五个游览区,游览全程大约需要4日。

2、5千山旅游资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有利条件

2、5、1区位良好,交通便捷
从鞍山火车站下车,可乘坐8路汽车直达千山;若从客运站下车,步行5分钟也可通过8路汽车到达千山,全程只需要50分钟。千山路路面宽阔,两侧植被良好。穿过东山隧道,经过鞍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越过七号桥,就到达了温泉旅游区了,继续前行便可看到连绵起伏的千山山脉。一路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宜人秀丽的景色使人们心情的超脱与愉悦油然而生。

2、5、2资源区域整合优势明显
1、从鞍山来看,千山

风景名胜区在全市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千山旅游区属城郊旅游资源区,具
备了市区和县城旅游资源的优点。随着区域内景观质量的提高、接待功能的完善、城市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加、回归自然生态的偏好增强及现阶段短距离出游的增加,加之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作用,这个区域不仅能吸引大量的外来旅游者还能吸引城市居民的周末休闲度假。
2、从辽宁省内来看,已经形成了以“一带、一区”和“两翼”为开发重点区域,带动全省旅游开发的基本框架。“一带”即指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旅游带;“一区”是指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铁岭、盘锦等地;“两翼”是指东部的丹东和本溪恒仁县及西部的辽西走廊。良好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使得千山资源开发优势明显,有利于资源的区域整合。
2、5、3管理体制先进、高效
1、1996年10月,新组建的千山风景区管理局领导班子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千山风景区管理局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对“风景区、规划区域内规划建设与行政区划统一管理、核心景区的严格保护与功能服务区的开发利用统一管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神回事业的发展统一管理”的区域发展设想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1998年7月,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千山风景名胜区发展若干规定》的政府令。同年12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鞍山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确定了千山风景名胜区行使政府综合行政管理职能的体制。
2、5、4东北“4+1”城市区域旅游联合成立
2005年6月2日,东北四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区域旅游联合体2005年年会在吉林长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鞍山加入旅游联合体的申请,举行了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鞍山五个城市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的签字仪式。同时,随着鞍山市正式加盟该旅游联合体,原来的联合体正式更名为东北“4+1”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至此,“活力之都”沈阳、“动感之都”长春、“魅力之都”哈尔滨、“浪漫之都”大连、“神采之都”鞍山将通过更加紧密的区域协作、推进东北旅游的无障碍发展,实现各方的共赢。
2、5、5人们旅游动机的改变
随着带个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动机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1、通过旅游拓展和更新生活是最普遍的一种旅游动机。追求新鲜感是有人的本性决定的,外出旅游能够改变平常的生活方式,探索和尝试新的生活。
2、高度紧张和快节奏

的生活使人们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用脑过度使人们的脑力和体力失去了平衡,于是人们会产生逃避
现实的想法,而外出旅游能使人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摆脱了工作烦恼和生活困扰,是治疗心灵伤痛的良药。
3、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的典型心理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而名胜古迹、神话传说、奇山怪石和青山绿水等,都是激发这种旅游动机的源泉。
4、为了调节人们身心活动节奏、涤除身心的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参加轻松愉快的游览、令人开怀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各种修养治疗活动和温泉疗养等旅游活动。

第3章 千山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应避免的问题

鞍山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存在两面性,而千山旅游业要想使其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避免并及早的解决下列问题。
3、1 旅游资源开发不全面
1、目前,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是在原有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不全面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经过部分加工改造后向游人开放,缺少现代化、科学化的韵味。而今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们,已不满足单纯的游山玩水而是希望通过旅游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是千山旅游区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并且,南部和西部景区的开发力度不足,很多资源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2、从温泉旅游区域来看,旅游项目单一,只集中于游泳、KTV、打麻将、打扑克等活动,品位不高,只吸引了本地的单位团体和小集体散客。没有发挥出区域分工的作用。
3、2宣传促销形式单一。
宣传促销就是为了使旅游者增加对鞍山旅游资源的了解,但由于鞍山旅游企业规模小且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加之营销经费投入有限,使我们很少看到鞍山市整体形象旅游的广泛宣传。虽然鞍山有国家名胜千山、世界最大玉佛等这些得天独厚的宗教旅游资源,但是旅游高峰期,千山的宗教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入较我国其他宗教胜地少。因为宣传不到位,也使外来的资金难以投到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去,造成了游客对千山相知甚少。
3、3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
目前,鞍山市许多的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早期从业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没有专业的理论指导,提供的旅游产品往往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和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许多本科专科毕业生加入这一行业,他们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
3、4游客时空分布不平衡
通过对近年来千山旅游人数月变化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春季与冬季是千山旅游的淡季,而夏季和秋季则是旺季。千山游客不仅在时间分布上不平衡,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很不平衡。游
客多集中在北部景区,天上天景区经常出现排队等候的现象,而南部景区虽然有钱山最高峰—仙人台,拥有宝贵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游客依然寥寥不多。
3、5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游客在千山的停留时间短,在旅游区的消费也不高。一般来说,省内、省外游客一般只留宿一晚,市内游客大多数当日往返。并且虽然千山的旅游商品种类不少,但是丝毫没有地方特色,完全不能激发出游客的购买热潮。
第4章 基于千山旅游业发展态势对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创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3](马勇,李玺编著.旅游规划与开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1、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创新型旅游项目的推出。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保持高水平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不断地对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受到先发展地区的压力,千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按照高起点、差异化的原则进行开发,避免走其他旅游地的老路,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然而制约千山风景区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旅游产品无创新性、无地方特色。所以我们要解决在不同时期吸引更多的客源,就应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满足他们不同的要求和兴趣,挖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项目。针对南部景区游客寥寥的问题,则应通过增加休闲、健身等活动,丰富去旅游产品。并通过逐步改善风景区的林相等自然景观,增加其可观赏性。突出其“佛教、道教同居一山”的旅游特色。
2、此外,应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便勾起游人对鞍山的再次游览之兴。南果梨为千山名贵果品,其树已定为鞍山市市树。因其色、香、味颇具南方水果之特点,故命名为南果梨。其果色绿红相间,呈球形或椭圆形,果肉细腻,异香醉人,集甜、水、香于一身,向被誉为梨中之王而驰名东北。千山风景区可以在景区内开发一片南国梨采摘园带金秋九月南国梨成熟之际,供游人采摘品尝,亦可以让游人亲自动手采摘的果品并包装好带回家中馈赠亲友。千山风景名胜区还有金铂护身符、岫玉、山根雕、千山矿泉、千山拐杖、千山蝴蝶标本工艺、千山梅花鹿标本、千山手工艺品等纪念商品,而千山玉枕、千山葡萄酒以及颇具千山文化的纪念性书籍精美画册更可以满足游人的购物需要。
4、2加大宣传力

度,树立品牌旅游形象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千山旅游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旅游形象。在促销过程中要采取
“由近及远、由内及外、内外并重”的战略方式[4](刘代全主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第2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即以省内客源市场为基础,重点开发东三省和环渤海地区客源市场,在培育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并且以开发国内市场为基础,带动国际旅游市场开发,两个市场一起抓,两个市场共同开发,慢慢地提高鞍山市旅游的知名度、树立鞍山市旅游形象。
2、做到千山主体形象宣传和核心产品、名品和精品宣传的有机结合。以千山的天然大佛和经典旅游线路为核心产品,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名品,突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宗教圣地和温泉度假地相结合的主体形象宣传。
3、提高服务水平,赢得良好口碑。游客的口碑是重要的宣传促销渠道。旅游服务虽然无形无声,却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每个旅游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在为旅游地和旅游产品做宣传,一个好的广告其效应往往会被一个不好的服务抵消;反之,优良的服务也可以成为最好的广告。
4、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旅游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吸引和拥有高素质的员工。这就需要鞍山市旅游局要严格执行导游从业人员的年检审查工作,并且定期、定点,保质保量的完成导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而作为旅游服务企业来说,首先,要提高员工基本工资;其次,要重视奖金的激励作用;再次,要主动为员工办理相关保险;最后,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假期。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是最佳的途径,不仅要针对员工当前的工作岗位进行接待礼仪、工作流程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进行培训,还要注重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业中每一部分都按照最优方式进行横向整合,鞍山市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就会提高,进而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4、4加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改造鞍山市火车站及市内的其他设施与服务。在火车站周围建设规范化的旅游信息中心,使其更方便游客的旅行;与铁路部门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线路,提供便利、豪华、舒适的鞍山旅游专列服务;进一步加强与沈阳桃仙机场、大连周子水机场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更紧密的包价产品伙伴关系;建设与沈阳、大连、机场的无障碍服务通道,开通沈阳—鞍山、大连—鞍山、丹东—鞍山之间的机场旅游服务大巴、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等。
4、5加强保护与管理,促

进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永续利用的前提。结合景区实际,根据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关管理法令、法规、条例,制定管理细则,以法治山,强化管理职能,
确保景区内自然与人文景物安全保护的同时,打击各种破坏、盗窃林木和文物的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努力使千山风景区的管理工作水准跃上一个新台阶,促使千山风景名胜区更加灿烂美好。

第5章 千山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5、1 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可持续旅游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特别是自然环境)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结构。[5](Sustainable Tourism Mangement .John Swarbrooke,1999)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旨在实现: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其实现原则包括: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目的地东道社会的需要和意愿,即能够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及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这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的;为了实现首要目的,目的地应满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需求,并不断保持对它们的吸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应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人造环境资源和文化环境资源(Hunter,1997)。
5、2 千山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5、2、1 千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旅游承载力
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的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6](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Mathieson and Wall,1982)世界旅游组织在其有关研究报告中对类似的解释,即“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提供使旅游者满意的接待并对资源产生很小影响的前提下,所能进行旅游活动的规模”。[7](何光辉,旅游规划工作纲要,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从以上两个概念中足以看出旅游承载力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