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何荣顺

[摘要]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是传播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的教学,开掘汉字蕴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形义联系,准确掌握字义系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汉字文化;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引言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指在识字教学中依据汉字的构成规律,抓住汉字的本质属性,讲清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但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者往往未能根据汉字的表意性特点及其内部形、音、义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仅借助于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汉字,对中国汉字的形、音、义,学生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随时间推移和识字量增多,学生识字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这一难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本文试图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解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启发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灵活进行识字教学,营造生动、活泼、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一、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关于汉字文化的界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1]4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中华文明之母,记载了汉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文化的许多内涵都蕴涵在汉字当中。“汉字文化”指的是汉字的文化内涵。文化必须通过具体事物才能表现出来。当我们说汉字与文化的一些联系时,实际上说的是个别汉字的文化内涵。

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2]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先生认为:界定“汉

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眼。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3]

一个汉字往往是一个表象,在字的结构中往往潜渗着原始思维,在字的字义上往往潜存着神话原型。在字义的引申中往往存在着原逻辑。在字义的转移中往往存在着原逻辑。一个字的原始表象又处在某一个系统编码中。汉字具三美:意美,音美,形美:汉字书写时,能体现出其形美;汉字朗读时,能体现出其音美;分析汉字的构造来源,能体现出其蕴含的意象美。汉字的一笔一画有着独特的文化蕴涵,它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

(二)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密切关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1]4汉字作为传播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石,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

汉字无论从其字形到字义,都受到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汉字无论其形体还是读音都有其文化功能。汉字负载了诸多文化内容,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既可让学生更加高效率识字,又可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汉字教与学》序言中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4]1可见汉字蕴涵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从汉字造字方法入手,去挖掘文字所潜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学生则不仅可以受到语文教育,还可以借此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例如:在教“休”字时,告诉学生,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之后,往往喜欢在树木下休息,即“亻”在“木”下,所以“人”加“木”组成“休”字。那么,当这个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字就不会是抽象的笔

画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就能想象出古代人民劳作后,在树荫下休憩的场景。

可见,汉字的形体,特别是相关的古文字的形体,可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种种景象。我们既可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探讨古代文化在其中的表现,也可通过了解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服务,从而发挥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现实意义

1.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汉字“难认、难记、难写”这三个难,在一定程度上又与识字教学没有遵循汉字的习得规律有关。解决这三难,应从有理性出发.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探讨汉字文化蕴涵,使学生从较高层次上认识汉字形体和汉字的意义,就能更深刻地把握汉字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了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把握了共性和特性,就会使汉字学习由一个个零散状态上升到有规律的纵横相互联系的状态,而形成有机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对汉字的规律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成为被学生理解了的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这种识字教学的方法就不但解决了数量问题,而且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2.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从汉字文化蕴涵切入,对汉字的分析,学生往往能茅塞顿开,掌握纠正错别字的一些方法。

如:“发誓”的“誓”一些小学生常常将上面的“折”写成“拆”,如果教师在教这个生字时,从字形分析一下这个字的文化内涵,就可让学生很轻松地区分开来:“誓”字本义是告诫约束战士的言辞,将士接受后,往往要表态,引申为立誓、发誓。即言如箭折断,折断后则不能复原,而自己已出口之言则绝不能反复。若做不到,亦如孔明草船借箭,如兑现不了誓言,按所立军令状,身首两分。这样分析后,学生就不容易再把“誓”字写错了。且学生从老师的讲解中也体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道德教育。

又如:咳嗽的“嗽”字为什么是口字旁,许多学生弄不明白,所以常常把“咳嗽”写成“咳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展示人在咳嗽时的画面,即人咳嗽时

往往是先把气憋住“束”起,然后张开“口”,向外猛然喷出气息痰液,且“欠”的甲骨文正是一个人呼气的样子。这样的讲解能让学生记忆犹新。所以古人造“嗽”字时用了口字旁。汉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故事识记有助于对汉字的认识、储存和再现。

教师通过这样分析讲解字形的结构,有助于学生辨认汉字;有助于学生巩固汉字的基础。学生的汉字基础牢固后,写错、用错别字的机会就会自然减少了。

3.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在识字教学中,一般会存在字义难理解、记忆难度大,学生不易学好的问题,而采取从汉字文化蕴涵突破的方法,可以增强汉字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只要引导得法必然会激起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如:“孝”字,从金文字形看,“孝”字上半部分,代表着年老力衰的老人;下半部分“子”,代表后辈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敬重和扶助长者,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长辈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后辈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情。

再如:“安”字,从字形上看,从“女”在“宀”下,甲骨文的“安”字的“宀”表示房屋,房屋内是一个两手交放于胸前而坐着的女性,合起来像一个女子静居于室内,用以表示安静,无危险。

“孝”字体现了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即我们把听从老人的教导和服侍老人的思想行为叫作孝道。“安”字体现了在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女子一般不出门,其生活空间主要是家中室内,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

通过分析汉字文化蕴涵学习汉字,引导学生亲近汉字、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貌似僵死的汉字,变成生动形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材。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意义深远。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1]4要达到这一目标,光靠空洞乏味的说理是行不通的,需要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对汉字的构造和来源的解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并逐渐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领略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对汉字的热爱油然而生,进而对创造汉字的祖先充满赞赏之情,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运用汉字文化进行识字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汉字基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文字学的专业知识,而是把这些高深的知识中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理论和材料引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只有这样以趣导学,才能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那么如何运用汉字文化来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呢?这主要表现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离不开汉字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掌握汉字文化基础知识,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举一反三,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

汉字的部首表示“类别”意义,这类别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的具体意义。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偏旁部首识别汉字,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识字良好效果。

从偏旁部首入手,是利用了早期汉字来源于对事物的描摩的特点,让学生从某种程度上学会“望字生义”,随着汉字的形体的演变,有些字形虽然有了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很多字体上看出意义来。文字起源于图画,偏旁部首是汉字文化功能的根基,汉字中的偏旁部首绝大多数都是象形字,偏旁部首在甲骨文时代就基本定下来。后来随着文化发展的变化,这些部首逐渐由写实性较强的图象变成意象。同时这些字不断地充当部件的角色,与其他字一起构成了新字,它作为部首的地位才得以加强。

偏旁部首在甲骨文时代就基本上定下来了,它所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制度,文化精神,且当时的部首偏旁多为象形字。[2]197汉字部首大部分蕴涵着比较丰富的汉字文化。如“亻”部、“ ”部、“勹”部、“ ”部、“卩”部、“儿”部,多与人的行为有关;“宀”部、“广”部、“门”部、“户”部多与宫室方面有关;“礻”部多与祭祀文化有关等等。只要阐明其文化蕴涵,学生将会更容易理解汉字的构成,为学生正确分析记忆运用汉字奠定基础。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识字教学实际,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意义,使得学生对最常见的偏旁部首的意义有所了解。

采取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两个优势:第一、使学生能把字形字义相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字形去理解字,理解了字义反过来又巩固了字形,同时又进行了观察、联想的思维训练。第二、把偏旁部首的知识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如上所谈“礻”,以后再遇到了“礻”组成的生字,学生就会懂得这生字与求神拜佛祈祷之类有关。

另外汉字中往往有多种偏旁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足”、“止”、“走”、“辶”、“彳”、“夂”、“癶”、“舛”等偏旁都与足部行走活动有关。

由于汉字的偏旁在汉字中位置不同、字形演变等原因,偏旁会有多种变体,如与“手”有关的部首有“手”、“扌”、“又”、“ ”、“寸”、“攵”“爫”、“殳”、“攴”、“爪”等。

了解常用偏旁及其变体所表示的意义,是为了通过字形分析推断出字义或字的意义范畴,这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和提高对生字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适当的讲解汉字偏旁部首的意义,并非把识字教学复杂化,“慢”是为了快,“复杂”是为了“简单”。数十个构字率较强的部件和偏旁可适当析解,之后,就能以一带十地快速推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2)追本溯源,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

汉字演变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汉字形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现行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如想全面深刻地识别汉字,离不开分析研究汉字最早的字形,知道汉字的始意,也就必须找到识别最早的字形。即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分析现行汉字与商字(甲骨文)、周字(金文)、秦字(篆文)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字的本义。

实际上,汉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楷书方块汉字,己较难看出其原本象形,己变成由点、画组成的纯书写符号,给通过字形判断字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商代的甲骨文,商周时代的金文却具有很高的象形程度,秦代的小篆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具有相当的象形意味。

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汉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写法,有助于学生明确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从而准确地把握字的意义系统。

另汉字有繁简之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一概排斥繁体字,必要时可适当

介绍。因汉字繁体楷书与小篆写法出入不大,一般可从中看出字形与意义上的联系,故适当识别一些繁体字有益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3)利用造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中国文字学的“六书”理论是适应创造汉字、学习汉字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至今仍然是全面系统的认识汉字、研究汉字的钥匙。[4]17

六书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汉字结构理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有选择地运用,它使汉字变得易认、易记、易解。学生初学汉字,一般先从象形字起步,因为象形字具有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的特点。如: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等象形字,这些字都与自然界实际物体相似,通过讲解它们的演变过程或简化过程,学生在理解、记忆、认知时就相对容易得多。象形字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

象形字的特点是以简单的轮廓去表现事物最显著的特征。我们教学象形字时,可能会遇到有些象形字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部分象形字已不再象形,因此最好能参考一些古代文字材料,最好能找出它最原始的写法。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识字教学中逐步引进“六书”,不仅做到古为今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为以后长期的识字过程打下了良好基础。引导学生能从字理上分清易误用的相近字的区别。如“瓜”和“爪”,“姗姗来迟”而不是“珊珊来迟”,从它们的原始字形入手观察,即可一下子知晓人们最初造字的意图,从而见形知意,就不会再弄错了。如“姗”字,意为女子行走缓慢。而“珊”字特指珊瑚,珊瑚似玉,故从斜玉旁。[5]162(“玉”做左偏旁省点,下横变斜提,斜玉旁的字与玉有关。)

汉字的“六书”是从汉字的构造出发,对汉字的形体进行探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如能结合六书理论进行识字教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从形、音、义上去识字,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原则

1.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原则

教育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遵

循教育教学内在的规律,它不能建立在主观意志上,肆意妄为。必须在教育践行理论,体现理论的重要价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是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相互磨合、相互融会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一方面要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要求,把汉字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注意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其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能力和知识文化程度的制约,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只能采取渗透为主的方式。

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验证理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想通过汉字文化蕴涵来促进识字教学的效果,必须汲取语言学、文字学、汉字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为理论根据,指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减少弯路。但对于书本上的理论和材料,教学时不可生搬硬套,须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注意理论和材料是为教学服务的,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某一理论或某一专业术语。

2.实际教学的实用性原则

古今学者对同一字也有不同的解释。对于相当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现在的简化字来说,如何在字源义的基础上从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出发,让小学生理解字的形与义,这是识字教学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较科学的又最适合现阶段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解释方法进行教学,让小学生理解字的形与义。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识字教学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字学研究,专家学者对文字学的研究与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和识记应该是区别的。[5]5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既注重运用传统文字学的字源探求和形义析解法,也要从现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用性出发,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教学。

3.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原则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形象的把有些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形体表现出来,用生动形象的史料文化进行解说,以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

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遵循小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对汉字形义联系的文化蕴涵的分析,用文化蕴涵去析解字义,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反过来再去巩固字形。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了字怎么写,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示例

陈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大多是浅层次的,底蕴不深,往往未能寻绎出汉字内部潜在的文化内涵,从他们的教学中也看不出中国汉字蕴涵有文化的特征。以下示例中,探讨如何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一) 从汉字文化看有关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汉字的教学

我国古代经历了渔猎、畜牧、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这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很多历史文献资料都详细记录了有关古代社会生产的场景细节,将古老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历史演进的轨迹,活生生地勾勒描绘出来,再现于你面前。

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在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页。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表示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汉字很多,如:渔、逐、采、焚、焦、家、垦、利、牧、种、禾、畴、货、丝等字。弄清熟悉这些与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汉字,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字义的理解,而且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进程。

如:“渔”字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像钓鱼形,在金文像双手在水中捕鱼形。“逐”字也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逐”字本义是追赶,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渔”、“逐”两字部分地反映了先祖以渔猎为生的状貌。

又如:“采”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上像手爪,下像树木及其果实。整个字像用手采摘果实和叶子的形状,反映了古人以草木之根实为食的原始生活。

长期的劳动使古人的智力逐渐提高,他们的生产手段也有了改进,反映到文字中。使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使古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同时火在生产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焚”字,从火,从林。甲骨文的字形象火烧丛木。上面是“林”或“草”;下面是“火”。合起来,表示火烧草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中赶出,就采用焚烧树林的办法。放火焚烧树林,便使生活于林中的各种动物四散奔

逃,小的动物可能会死于林中,大的逃出林外,早己守候在那里的人们便用准备好的石头、木棒等武器击打并捕获它们。“焦”字的金文字形,上面是“隹”是短尾鸟,下面是“火”。合起来表示把鸟放在火上烤。“焦”字的本义是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焚”、“焦”两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最初对火的利用情况。

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人们逐步熟悉了动物的性情,了解到某些动物适于豢养,于是人类逐渐过度进入畜牧生活。如:“牧”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攵,“攵”是拿木棍等器械的象形。“牧”字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牧”字本义是放牧牲畜。如:“牢”字的甲骨文字形,里面是个“牛”字,外面像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牢”字的本义是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再如:“家”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因猪是人饲养的,养猪的地方同时也住有养猪的人,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畜牧生活中喂养牲畜,需要采集植物,在实践中,人们也逐步认识并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逐渐地人们有意识地去播种、收获禾谷之类的农作物,农业便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如:“垦”字的甲骨文像用双手把盛在器具中的土倒在地上,俨然垦田运土的劳动场景。“垦”字的本义是开荒、翻地。又如:“禾”字的金文字形,像一株有成熟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后用作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禾”字的本义是谷类作物的总称。如:“畴”字的甲骨文字形,中间一条曲线表示耕田时留下来的痕迹或是田垄,左右两个半圆形表示耕田的犁具。合起来,表示已经耕过的田地。“畴”的本义是“已经耕作的田地”。又如:“利”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像一棵成熟了的禾穗,穗子向左下垂;右边是一把刀,表示用刀割庄稼;刀、禾间的两点,表示断禾时碎叶、谷粒迸溅飞散的形状,连起来表示割刀锋利。“利”字本义是刀剑锋利,刀口快。再如:“种”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人在精心地栽种禾苗。

以上所举“垦”、“禾”、“畴”、“利”、“种”等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的耕作己经相当精细。

在商殷时代,还没有以金属铸造的货币;而初民集居的中原地区,离海较远,于是难得的美丽海贝便成了我们祖先早期的珍贵的装饰品,以后逐渐把“贝”发展成为原始的货币。“贝”这种原始货币,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后来凡是和货币(钱财)有关的字,都从“贝”旁。

现在和钱币有关的字,如货、买、卖、贸、责、赋、贵、贱,这些字说明当时“贝”被作为货币使用,所以从贝的这些字或代表货币,或表经商行为。如:“货”字,金文下部是“贝”,本指介贝,古用以作货币,这里指财物;上部是“化”,指变化反易之物,兼表声。合起来表示财物。“货”的本义是“财物”。[6]651

秦以后才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既然是货币,所以也被作为装饰品,或作赏赐之用。如:“婴”字,本义是妇女颈脖上的装饰物,二“贝”相连表示做装饰物的贝壳很多,幼儿(特别是女婴)常在颈脖戴这类饰物,所以后借指婴儿。[5]298又如:“赏”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上面是“尚”,表声,兼有“尊重”意;“尚”下是“贝”,指“钱贝”。合起来,用钱贝去尊重人,表示奖赏。《说文》:“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赏”的本义是“奖赏”。

以上所举含有“贝”的字都体现了贝在当时的作用,了解这些,无疑对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丝是中国最早的农副产品之一,其历史可谓久远,甲骨文中从“纟”的字有:绝、续、约等,金文里有:绩、经、给、维、继、织等。如:“终”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束丝两端各打一结,用以表示“结束”。又如:“绩”字,金文右边是“纟”,本指细丝,这里指把麻或其他纤维搓捻成绳或线;右边是“责”,表声。“绩”字的本义是:“把麻或其他纤维搓捻成绳或线”。“桑”字,甲骨文的字形像桑树的形状。我们从“桑”字的使用,从带“纟”的字数目如此之多,足以说明当时的养蚕业及丝织业己相当兴盛。

以上我们透过汉字饱览了古老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生活。

(二) 从汉字文化看有关神崇拜的汉字的教学

原始时代,先民蒙昧无知,对雷电、风雨、洪水、山火、疾病、死亡、灾害等等自然现象,无法加以解释,久而久之,便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在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于是就把这种力量称之为“神”。殷周是我国原始宗教鼎盛时期,每事必卜必祭。考察相关的甲骨文、金文可观其一斑。

受当时客观条件制约,先民对神是崇拜不已的,这点在汉字中也有反映。下面就从与神崇拜有关的几个汉字为例,探讨如何从汉字文化蕴涵入手,来看与神崇拜有关的汉字的教学,以此帮助我们理解字义。

“神”字,甲骨文像电光闪烁、回旋激耀之形,即“申”的本字。由于古代人们对电现象感到神异,这里用于指“神”。[6]877“礻”像人跪于供桌前祭拜形,与求神拜佛作祈祷之类有关。所以,所有表祝祷之事的汉字,皆从“礻”。

如:“社”字的甲骨文是个“土”字。古人非常敬重“土”,把“土”当做神,向它祭祀,所以小篆变作“土”加“示”。“社”字的本义是“受祭祀的土神”。[6]557如:“祝”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祝”字的本义是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又如:“祭”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像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祭”是祭神、供祖或追悼死者的通称。

“祖”字,“礻”旁表与鬼神有关的事物,“且”在甲骨文中像灵位或墓碑形。“祖”字的本义是祖庙,我们供奉祖先灵位一般是在祖庙,故引申指父母以上的长辈以及首创的、最初等意思。如:祖辈、祖师爷。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神崇拜的形象写照。“福”的原始义是“向上天神灵祈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福的含义被逐渐延伸、扩展,“福”又是护佑的意思。到了现代,人们对“福”解释为:幸福、福气。

以上所举例字只是表神崇拜汉字一小部分,但古代先民对神的崇拜及当时社会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从这些汉字分析中,己可略见一斑。

由此可见,汉字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汉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通过分析梳理,可得出汉字的构字来龙去脉;反之,从汉字的构字形体分析,又可推测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 从汉字文化看以“女”部作偏旁汉字教学

“女”字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两手交叉在腹前,矜庄坐着的人形,用于表示女性。以“女”部作偏旁的字有中性的;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

当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狩猎和采集经济为农耕经济所代替,男子在生产经济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超越了女子,女权地位要被男权所替代,男女的婚姻关系发生中心转移,社会价值观转为男尊女卑。到了父系社会,在男性话语体系中,

就有了“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话语,且贬女性的字也很多:

如:“奴”字金文字形,左上是“女”,右下是“手”,合起来为用手抓人,表示掠夺俘虏为奴。“奴”字,的本义是“奴隶”。[6]260

如“妒”字,本义是因别人好而忌恨于心。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以女表意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6]114

如“妖”字,本义为女子的笑貌。引申为艳丽。[5]115如:妖艳、妖娆。又引申为邪恶。如:妖怪、谣言惑众等,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认为女子是“红颜祸水”,如同妖怪一样害人。再如“奴、妒、妖”等字。诸如此类的汉字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男女地位不平等、妇女人格遭到歧视的现实。从字形,可想见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从许多带女旁的字,也可分析出许多严重歧视、侮辱妇女的地方。

在历史上氏族制中,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这在汉字中也有体现。女权制时代,氏族内部禁婚,实行婚外制当时部落首领都是女的,所以许多姓氏也从女旁。如姜姓、姚姓等,都是古代有名的大姓。带女旁的字中,还有许多表示美好意思的褒义词。如“娟”、“妙”、“妩”、“媚”、“媛”等等。如:“娟”字指女子姿容娟好。如“媚”字甲骨文像一个面朝左跪着的妇女,头部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部有两根弯曲的眉毛,表示好看。“媚”含有美好的意思。这些字是妇女和男人一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出现的美好词语,是女子优良品德的表现。

从以上所举“女”部例字中可以看出,汉字的形体构造是可从客观现实事物中找到根据,汉字是依据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科学生产技术水平创造出来的,总之汉字的造字是有理据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关系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面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主张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从汉字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演变过程入手,解决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启发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灵活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9.

[3]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陕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95-96.

[4]戴汝潜.汉字教与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王朝忠.汉字形义演释字典[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2021年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价学业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反馈作用。以前我们的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甄别和选择的功能,操作起来比较简便,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将学业评价转向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的得到反馈,激励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具体到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以识字为主,评价如何实施,更是一项繁杂的工程。 针对以上教学评价建议,我在具体实施中将一年级识字教学评价划分为学生识字能力评价和识字兴趣、习惯的评价两项内容,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现就此向大家作以汇报,以求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 一、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 1、从形、音、义的结合上评价识字能力

这主要是针对新课程教材中要求达到会写程度汉字的评价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这说明,形音义结合是检测识字能力的最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对汉字形音义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才算真正识字。测评学生识字能力的高低就要以形音义的结合上入手。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它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尤其字形内部结构关系,还要建立形、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鲁迅语),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考查测试学生的主要方式应该是听写。让学生听写学过的生字,注重每个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 如:①“花朵”的“朵”共几笔,第四笔是什么笔画?“河水”的“水”最后一笔是什么笔画? 还可以给学生语言环境,根据拼音填空。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联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6927677.html, 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联系 作者:陈书璟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更是让世界人民都赞叹不已,直至今天,识字依旧是每一位学子的入门课程。学童们从识字开始,用一撇一捺描绘中国汉字,逐步认识汉字,了解文字奥秘,体会其意,运用其字,一步一步积累所学汉字。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与汉字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多么密切,汉字文化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当作辅助工具来进行,而应当是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当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国汉字文化以及识字教育这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文中也将围绕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文化;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之所以放在小学语文最基础的课程当中,就是因为在所有课程中,汉字是最需要首先学习的,也是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但在汉字文化教学当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全,认知水平较低,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又单一,教学模式匮乏等,导致小学生学习汉字文化这一基础课程并没有取得优良效果。如何引导小学生能够有兴趣、有目的地认识汉字、学会汉字、应用汉字将是需要教师解决的问题。 一、汉字文化对于小学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1.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是当今文明社会上连续使用时间最悠久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种文字体系中唯一能够传承到现代的一种文字。汉字主要由象形文字逐步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因此,汉字具备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位一体的特征。这种特征在世界文字中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这也正是汉字独特的魅力所在。如,两口连起来戴上乌纱帽,就是“官”字。 2.汉字文化与小学识字教学的关系 若教师在课堂中将识字当作简单的辅助工具去授课,那么学生学到的可能也仅仅是一个字符,与其今后学习的其他课程并无区别,而只能学习到皮毛,死记硬背地去记去写,不记要领,不得其意,这将会使得我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汉字失去光华,变得毫无价值,最后消失殆尽。因此识字文化教育对传播我国汉字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每一个汉字都是祖先们留下来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汇成了这条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识字教育是使中华文明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教学手段,只有学习好汉字文化,才能够敲开中华文化这一扇有数千年历史的大门,了解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文化 ----一笔一画下的故事 作为中国人,我们天天都在学汉字,写汉字,但是,你可曾知道,一笔一划都有它的故事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对于汉字,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什么是汉字?如果将之理解为简单的一笔一画,那就太肤浅了;如果将之复杂化,那就有失偏颇了;如果将汉字神秘化,那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汉字的产生和演变,甚至我会怀疑,你并非中国人。那么,汉字是什么?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体字、玛雅文字)一个词只用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从汉字自身特征看,字形本身确实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一个字,我们可能不知道它的读音,但通过分析字形,我们可以知道它所表达的语言中的意义。如:休——休息;采——用手采摘果实。 那么,什么又是文化?“文化”、“文明”都是直接借用的日语外来词。在我国古代,“文”和“化”是两个单音节词。与“武力”相对而言,是“文德教化”的意思。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出自刘向《说苑?指武》。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汉字的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汉字的字义系统是对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划分和整理,其中有客观成分,也有特定文化的影响因素。二是汉字的字形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主要在第二方面。汉字是依据词义来构造字形、追求形义统一的文字。一个词义,用怎样的字形来表示,从中反映着古人的构想和设计,而古人的构想和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及心理状态等。 中华文化因为有了汉字这一载体而得以源远流长,对于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说,其与汉字的关系则是微妙而复杂的。汉字记录着思想,而汉字本身又带有一种思想。所以说,汉字不仅仅充当着记录思想的角色,汉字本身也反映着某种思想。 从汉字造字法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身并没有表音的标志这说明汉字是纯粹表意的,没有部首语言制约,是记录人们的思维、意识、观念的符号。因此汉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汉字都能独立反应生活中的一种现象,都有一个独立的意思。因此汉字能深刻地反映出人的思想。 汉字能反映出一个故事,一种思想。我们学习汉字与文化,也就是学习一个时代的文化,其中,包括了宗法制度、婚姻家庭、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建筑、交通、起居生活以及自然等等。上面提到的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小语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有关识字教学的要求,文章就识字教学的基础性和必要性进行合理的阐述,根据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就识字教学具体操作进行了探讨,从识字教学情景的设置与识字教学的方法上,努力寻找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识字的灿烂星空。 关键词:识字、新课标、兴趣、效率、提高 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将使学生不堪重负。下面就识字教学及其对学生读写方面的促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一、从“识字”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瓶颈”上来展示其基础性和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然而识字能力又是阅读能力甚至所有语文能力基础的基础。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在刚刚颁布的新课标中,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从总体的普遍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仍未能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很多,但低年级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缓,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训练过程;习作是运用的训练过程;而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习作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发展。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因此,解决“瓶颈”问题,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加大加粗“识字”这个“瓶颈”,学生的读写才能顺利进行。 二、从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上展示其灵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看动画”、“编顺口溜”……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1.做游戏。例如教学《操场上》(第一册)时,可组织学生玩“快乐传真”的游戏。上课前,老师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六组词分别写在纸条上。游戏时,一个人看了纸条后,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让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对了得分,猜错了则要扣分。下课后,还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一起玩一玩。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的欢跳时,试想一下,为什么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都是提手旁,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都是足字旁,还用得着老师再去费力的强调吗?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发表时间:2012-03-23T10:15:21.3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4月总第95期供稿作者:张晓艳[导读] 象形字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张晓艳陕西省榆林市第九小学719000 我作为有着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学经历的教师,深知一个孩子识字的数量及其质量会对他今后的一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识字是一切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识字教学更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我深知它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识字教学却十分枯燥,如何使它变得生动?我谈谈自己不太成熟的有关识字教学的技巧。 一、把汉字的六书引入教学。 象形字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让学生想到门的样子就深刻地记得了“门”字的字形和字义。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在教这类字的时候,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记,学生也容易接受。如“休”字,我这样编道:“爸爸在地里干活干累了,就靠在木电杆上休息一下。”学生觉得既生动又形象,不仅很快掌握了字形,而且深知其意。再如“歪”字:大家看看我们班张明同学坐得端正吗?同学们看着张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端正。”也有同学说:“坐歪了。”“对,不正就念‘歪’。”通过一些小故事和一些现象使大家体会到了识字的快乐。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这样让学生觉得形象,字义易懂。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这样就达到了触类旁通、以逸待劳的效果。 二、猜字谜。 如“一加一等王”,又如“守门员——闪”,通过猜字谜认识生字,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幽默风趣,寓教于乐,让同学觉得既直观又形象,充分地提高了识字的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苦学变成乐学。 三、比较法识字。 如“躁”与“燥”:“躁”含有“足”,急得直跺脚,凭着学生简单的生活经历很容易掌握它的字形字义。“燥”含有“火”旁,我说“冬季气候干燥不能玩火”,不仅认识了这个字,还渗透了有关安全知识,收到一箭双雕的成效。再如“飘”与“漂”,一个凭着水漂,一个凭着风飘,凭着风趣幽默的教学,激起了学生识字的欲望。 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字字形时要注重笔画变化规律。 如果每一次都硬性现记,都显得很杂乱,平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总结积累,帮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并掌握规律。如在第一次学“禾”旁时,记住了最后一笔要变成点,再学其他带“禾”旁的字,就能举一反三,知道最后一笔都是点。再如以后再学到“牛”字旁时,最后一笔都是提。这时,老师帮助学生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规律了。 总之,孩子的心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满怀热情地为学生架起一座座快乐成长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点滴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沉重负担,而会成为一丝丝的乐趣。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窍门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窍门 发表时间:2018-01-05T11:22:45.71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作者:周东梅 [导读] 为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识字是关键。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答题速度,好多学生觉得识字相当困难,其实识字是有窍门的。 周东梅山西省朔州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小学部036000 摘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七年来,我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为此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识字是关键。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答题速度,好多学生觉得识字相当困难,其实识字是有窍门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窍门积极性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识字不仅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探究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答题速度,然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如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件事。结合十七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窍门有哪些。 一、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游戏中指导识字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能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识字呢?这是我的一个设想,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摘果子”、“造火车”、“打牌游戏”、“找特务”、“互助接龙赛”、“翻翻看”、“玩玩字卡”、“找朋友”、“小猫钓鱼”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摘果子”。摘果子游戏是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让学生制作果篮,将果子上的字读准字音、组词,常用的还可以说一句话,方可摘下,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这种游戏识字方法应用于一课的生字学习和巩固既方便又高效。“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很广,学生兴趣高。又如:互助接龙赛。学生把自制字卡带入课堂进行接龙游戏。游戏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己会读的字一个接一个读下去。不会的放在一边,请教本组中的组长,学生互相帮助,使自己的生字接龙不断进行下去,最后以接的最长的为优胜者。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查一课、一单元的生字。还有:“造火车”。如按偏旁归类,复习一学期或一单元的生字时,老师先将“火车头”──共同的偏旁部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动手寻找有此偏旁的所有生字,看谁的火车造得又快又长又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查一单元或者一学期的生字。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轻松开展识字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教师适时运用插图、多媒体课件、图画卡片、表演和实物教具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出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创设出生机勃勃、活泼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考虑到如今低年级小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大多来自超市和餐桌,对菜园里生长着的蔬菜了解得并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地把装有茄子、萝卜等九种蔬菜的菜篮子一一拎进教室,告诉学生这些蔬菜是喜羊羊带来的礼物,然后将菜篮子分发到小组内。霎时间,学生把注意力全部聚集到篮子里的蔬菜上,有的看,有的摸,有的闻,甚至有胆大的还撕开了红辣椒,尝了尝它的味道。当我问学生能不能响亮地叫出蔬菜的名字时,教室里立刻小手如林。根据学生回答,我在黑板上板书出九种蔬菜名称,鼓励学生上前为这些蔬菜名称标上拼音。在齐读、轮读予以巩固后,我擦去拼音指名学生认读,并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随机点出“菜”、“园”、“豆”、“角”、“萝”、“卜”、“心”这七个生字,检测学生的识字掌握情况。在游戏情境中识字也是一个好的识字途径,比如编字谜。我不仅仅停留在猜字谜这个层面上,我还让学生自己编字谜。课堂上我说出一个字谜:“四面不透风,一横在当中”,让学生猜,这是已经学过的“日”字,学生猜出后,我写出“目、田、图、团、曲”五个同类形的字让学生编,很多学生仿例编出字谜,但“曲”有困难,我启发学生想象“曲”字中间两竖像房子的什么?引导学生编出:“两层楼、六间房,两根烟囱在中央”,并鼓励学生如何把字谜编顺口、动听,也不一定按同一模式编。如“图” 可编:“四面四堵墙,冬字里面藏”,也可编为:“在大房子里过冬天”。接着讲解根据字形或字义编字谜的方法。并让学生课后给(天、左,右、体、休)编出字谜来。游戏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识字,真正体验识字的快乐,把识字课上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三、将阅读训练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激励学生自主识字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识字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阅读,现在好多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在抓阅读了,那么,能不能把阅读训练和识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加进了识字环节,比如,我让学生读一篇故事,一边读一边圈出认识的汉字,谁圈得最多,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小红花可以累计,最后可以获得奖品。这种方法激励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积极性,识字效果立竿见影。而学生识字量增加的同时,阅读训练也取得了成效,何乐而不为呢?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孩子的识字热情,将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承下去。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进一步钻研识字教学教法,将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天聪快乐学习轻松识字——新形势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0):120-120。 [2]陈作梅快乐学习轻松识字——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旬刊,2013(1):46-47。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 1.汉字与古代物质文化 甲骨文中有“力”字,像由原始农业中挖掘植物或下种籽所用的尖头木棒发展而成的一种用来掘土的工具。字形中的短画,像踏脚的横木。甲骨文、金文的“男”字从田从力,像人用“力”这种农具耕田。甲骨文“渔”字异体字很多,或从鱼从水,或像垂钓形,或像以手捕鱼形,或像张网捕鱼之状,或像人叉鱼之形,反映先民已用钩、网、叉等工具捕鱼。 2.汉字与古代制度文化 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货贝

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百朋”即五百枚贝。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3.汉字与古代精神文化 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甲骨文“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像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甲骨文“龠”,像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等形式的音乐。 4.汉字与古代民俗文化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docx

字源识字法教学初探 摘要:字源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溯源分析进行识记汉字的识字方法。它通过挖掘汉字的造字理据与演变特点,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构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实现识记汉字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源识字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识字教学渗透中国汉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本文以《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为例,对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关键词:字源识字法;识字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流传至今并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汉字作为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其中蕴含着智慧与宝藏。溯本求源,从汉字字源的角度解读汉字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字源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形人手,解读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不仅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更是挖掘汉字内涵、解读汉字文化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对字源识字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进行案例分析。 1背景简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 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识字又是写字 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现今各种识字方法百花 齐放,各具特色。只有源远流长的科学方法才能经久不衰,历 久弥新。作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字源识字法经过了岁月的 考验,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与教育机构研究的方向,时至今日 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在识字教学中延用此法。 本文案例以笔者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小学字源识字教学 实验研究”基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第一小学二年级执教 的《狐狸和乌鸦》识字教学课为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 用字源识字法进行教学初探。 2实录采撷 2.1 析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初次来班级给同学们上课,老师特意从秦朝带来几 个小篆,但是由于时代久远,老师已经辨别不出它们的身份 了,听闻咱们同学汉字字源知识比较丰富,老师特意来与大 家交流、探讨。请看老师带来的几个小篆,让我们一起来猜 猜看! 生:第二个字是“狸” ,因为它右面有个“里”字,读 音应该与“里”相关。 师:他根据汉字形声宇“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的特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汉字承载着数千年来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作为一名中国人,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语文学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而我们说一个人的语文功底不扎实,也往往是因为他的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 自古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便十分注重识字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材,便是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直至今日,这些经典著作仍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50 年代初就开始了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实验。之后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识字教学便一直是 改革的重点所在。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其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当前识字教学的反思 少年儿童在入学前就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入学后学语文,虽然口头语言尚待继续提高, 但重点和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与写。加上汉字这种表意文字的特点,远比表音的拼音文字 复杂,因此,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特别繁重,而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也显得尤为 重要。但是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教学,学生花费大量 时间进行重复抄写,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不仅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导致生字回 生率和错误率仍然居高不下。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主要有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归类识字法、奇特联想识字法、 情趣识字法等几种常见形式。上述几种识字教学方法都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发挥了一 定的作用,但是“集中识字法”强调以汉字的形体规律快速识字,对于学习有口语基础的文字 效果好,而对于那些没有口语基础的文字,学了不知所云,遗忘率高;“分散识字法”强调在 语言环境中识字,对于学习没有语言基础的文字是最佳的选择,但难于体现汉字有字音类聚、字形类聚,字义类推的规律,识字进度较慢;“归类识字法”同样是学习有口语基础的方块字,由于以词归类,在词意辨析上有独到之处,但是对于学习那些没有口语基础的词汇,同样有 较大的难度。所以,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必须综合考虑汉字形、音、义之间 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同时适应学生智能的发育水平,寓教于乐,才能充分发挥识字教学在小 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识字教学的方法 首先,激活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 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识字教学一定要与小学生主体相结合,不仅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还要在“善导”上下功夫。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 教学的全过程。因为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汉字的音、形、意,还有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自始至终地将“自主”贯穿全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重心展开教学。 其次,创设意境,从生活中识字,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注 意力难以集中,认知事物往往带有情绪性,而情绪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倾向起着一定的支配 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巧妙地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识字学 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五彩缤纷的图片或多媒体教具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例如教师通过出 示鸟的图片,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出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儿的身影。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问道:那么,鸟妈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doc

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有关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教学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较好地运用字理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和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教师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文课程标准》),自觉地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呢?为此,我刊特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先生撰写系列研究文章发表看法,也欢迎广大教师参与此话题的讨论。 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 字理+心理=合理

——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 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黄亢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其《语文课程新探》一书中也指出,“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汉字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和特别是近代的简化,但是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依据字理教学,也就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 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提出 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 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 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 "真正要把小学 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 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 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 的一项内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 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 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取得了可 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 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快速循环识字、 成群分级识字、听读识字、本音识字 ,, 识字教学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换偏旁识字法;拆字识字法;情 境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无 意识字法;形象识字法 ,, 但这些流派、方法都是建立在为教师"教"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正从 "学"的角度,从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 标去建构。即使有些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 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 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效率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一、识字内容的选择 (一)借鉴传统,丰富识字内容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 教学的重要性,但从教学的实际来看,新理念、自主学习等等甚嚣尘上,在强化横向借鉴的同时,也弱化了纵向的继承。特别在识字教学,忽视了对传统识字教学优秀传统的传承。 在我国古代,儿童启蒙的识字教学大多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就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的识字教学优秀教材。在识字教学中先用大约一年的时间让儿童集中地认识2000多字,然后教他们读书。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这与“三百千”的特点分不开的。 首先,“三百千”都是以韵语形式编写的,正体现出了汉

字和汉语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像《百家姓》共收集507姓(单姓446,复姓61),通俗常见。虽然《百家姓》是由没有意义联系的单字组成,但是采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韵的形式,语调和谐,读来顺口,听来悦耳。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百家姓》的奇特就在此,它把没有完整意义的姓氏单字 组合起来形成韵文,学生易读易记。作为姓氏的只是一些代表符号而已,但作为识字教材,却很实用。就是在今天,读一读《百家姓》也不无裨益,比如将“仇”(qiǜ)读为“酬”,把“查”(zhā)读为“察”的错误就可避免。这也大概是古代能 够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我在一年级下开始尝试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诵《百家姓》 来识字,经过半学期的诵读,学生就能掌握,比如我班的流动人口学生正好有“亓”“厍”这二个姓,学生也很快会读。 其次,“三百千”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如《三字经》 三字一句非常容易朗诵,它短小的篇幅,不仅生动有趣,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从中还可以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独特的思想价值。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摘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谜语识字法、儿歌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比较归类识字法、随文识字法、校本课程、课外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不论是识字或写字还是综合性学习,都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尤其识字教学,小语界几十年来对它的研究更是久热不衰、成果颇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①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这里仅就自己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加以归纳。 一、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② 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配以形象的语言、动作,当堂进行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识字的好方法。例如:教学“田”字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图:从高空俯视到的农田,每一块田地之间都有垄沟相连四通。再用红色凸显出其中的一部分,构成一个“田”,再告诉学生:古时候有很多字都是模仿生活中的事物创造出来的,像这样的字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象形字。像这样的还有“日”、“山”、“火”“鸟”“羊”“龟”“虎”“鱼”等字,然后播放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动画片《三十六个汉字演变》,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这些象形字,了解了字与物之间的关联。再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笔、尖、看、歪”时,在学习“笔”字时,我问:“古人通常使用的是什么笔呀?”学生回答出毛笔后,拿出准备的毛笔,要学生仔细观察这支毛笔是

汉字与文化的传承

坚守汉字文化血脉任重而道远 大河岸小学胡丽红 “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不容迟疑”、“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迫在眉睫”……从2009年至今,书法家出身的苏士澍,在全国两会上的呼吁几乎都围绕“汉字”、“书法”、“文化”等关键词展开。欣慰的是,在苏士澍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多次呼吁下,全国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在2012年9月1日变成现实。今年年初,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可谓居功至伟。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古代中国文明得以不间断延续至今,作为文明承载主体的汉字无疑发挥了主要作用。一直以来,汉字手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崛起之后,汉字书写的方式逐渐多元化,键盘打字某种程度上逐渐代替了手写,因而“提笔忘字”正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不知不觉中,对汉字的忽视已开始损及其文化命脉。 忽视汉字文化而导致“伤及文化命脉”的说法看似危言耸听,但却真切反映当前漠视汉字及汉字文化艺术而导致的不利局面。汉字不仅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其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文明。“六书”从不同侧面昭显古人对天地万物从认识到摹写的文化心迹,汉字形态变迁过程则蕴涵了华夏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等嬗变的历程。基于汉字的书法创作,则是对文明底蕴的艺术激扬。或飘逸俊朗,或厚重古拙,或端庄大方,或跳脱活泼,书法艺术已超越了汉字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基本特质,进而升华成为一种人文之美。 平心而论,当前对汉字的读、写、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就拿央视“汉字听写大赛”来讲,一些本来熟悉的汉字,却突然笔下卡壳,单单“癞蛤蟆”三个字就难倒不少“英雄好汉”,更遑论“沆瀣”“龃龉”“逶迤”等较为繁复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人将“掣肘”读作“制肘”,将“拾级而上”和“拾金不昧”中的“拾”读成同一个音。经常阅读港澳台地区媒体文章的人可能有印象,其文中经常出现诸如“在在”、“播迁”、“挽毂”等古意盎然的词汇,我们理解尚有障碍。更别说应用裕如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对于汉字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初探 小学低段的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直至过渡到书面语言其起步阶段是从识字开始的,也是与学生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的。小学生在入学前,他的口头语言已有很大进展,但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他们对言语活动的内涵,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入学后,低年级学生识字既要掌 握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这一过程充满着复杂的思维活动,识字教学必然引起低段级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低段识字教 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字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呢? 1识字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 汉字来源于生活,那么作为识字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这就是要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字,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组织学生到各处或外面 的世界去看看,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标牌、包装盒、店名等,养成识字习惯,在看电视时 也可识字认字。并且现行的新教材在学生识字编排上是新颖而多样的,都是适合小学生这个 年龄段乐于见、乐于听的生活情境。如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将自 己的名字写出来,制成一张卡片,并让学生带在身上,这样就可以让全部学生互相认识了, 此时,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小游戏,让其中一个组的学生把带有名字的小卡片放在桌子上,让另外一组的学生拿到卡片,按照上面的名字找到名字的主人。另外,我们在教学到像"头花、电视机、挂钟、手表"这样的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字卡,然后将字卡贴在相 应的物品上。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字,也学会了写,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感 到识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写。 2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小学生被动的记,机械的抄写,学生会感到厌倦,只有调动学生 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学会独立识字的本领,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独的兴趣变成一种心理满足。小学生好玩、好动特性是不用质疑的,我们用其这个特性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这样不但增加了认字量,又巩固课内所认的字。比如,可以随时将课外认的字剪贴成册;也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随时随地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当学生说出后,我会及时鼓励他说:"你真棒!"并问他是怎么认识的。这时学生会说出各种答案。我就会及时鼓励:"xxx的这个识字方法真不错,请继续努力!也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学生听了,就会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主识字的信心。只要老师有激励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不断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学生就会轻松愉快的爱上识字。自主识字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 字,自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 3引导学生巧用联想与图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