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如图,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秤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

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当再加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所以应该取下最小的砝码,然后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D错误;

天平测质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平衡螺母是使用前调节平衡的,故AC错误;

故选B.

2.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

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

3.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33.2g B.43.2g C.31.8g D.35.8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 ,即1个20g 的砝码,1个10g 的砝码,还有一个5g 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

8.2g 5g 3.2g -=

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

35g 3.2g 31.8g m =-=

故选C 。

4.以下是陈老师测定酒精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 ;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 ; ⑤计算酒精的密度;

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 ) A .①或③ B .①或②或④

C .①或③或④

D .前三个答案都错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定酒精密度的实验依据的原理是m

V

ρ=

,因此关键看所提供的步骤能否顺利测出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只要能达这一实验目的就是可取的.分析时注意有些步骤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达成同一目的,这样的步骤可以有所取舍。 【详解】

仔细分析所提供的实验步骤可以看出,通过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 2-m ,再利用④可得出酒精的体积V ,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m

V

ρ=

,因此,步骤②可以省去;从另一角度分析,利用步骤①②可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可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也就是步骤③中所装的酒精的体积,再根据步骤①③可得出酒精的质量为m 2-m ,最后代入密度公式可得21m m

m m

ρρ-=

-水,因此步骤④可以省去;再换个角度分析,②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 1;则可以列出等式

1m V m ρ+=瓶水瓶

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则可以列出等式

2m V m ρ+=瓶瓶酒精

二式联立可分别求得m 瓶和V 瓶,因此步骤①也可以省去。综上所述,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的是①或②或④,故B 正确。 故选B 。 【点睛】

通过本题,我们要明确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追求最优化设计,尽量使步骤既简化,同时又有利于准确测量.本题中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既可以用等效替代法,也可以用直接测量法,值得我们关注。

5.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 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 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 .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 .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 .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 1-m 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6.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

盛满酒精(33

0.810kg /m ?)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

A .10克

B .8克

C .9克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ρ=

m

V

∴溢出的水体积: V=m ρ=333

1010kg 1.010kg /m

-??=10×10-6m 3

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里,则V 排=V 金属球=V ,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m 酒精=

ρ酒精V 排=0.8×103kg/m 3×10×10-6m 3=8×10-3kg=8g 故选B 。

7.甲物质的密度为2g/cm 3,乙物质的密度为5 g/cm 3,各取一定质量的甲、乙混合后的密度为3 g/cm 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 .2∶5 B .5∶2

C .4∶5

D .5∶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表示出两者的体积,利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表示出混合后的密度,可以得到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 【详解】

设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则混合后的总质量

m m m =+甲乙

混合后的总体积

m m V V V ρρ=+=

+

甲乙甲

甲乙混合后的密度

3

33

3g/cm 2g/cm 5g/cm m m m m m m m m m m m V V V ρρρ+++====

=++

+

甲乙甲乙

甲乙

甲甲乙乙甲乙

甲乙

由此可得

4=5

m m 甲乙。 故选C 。

8.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 .30g 0.8g/cm 3

B .75g lg/cm 3

C .75g 0.8g/cm 3

D .30g lg/cm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为量筒的质量:

m =30g ,

由图可知,当体积为100cm 3时,液体质量为

110g ﹣30g =80g ,

则液体的密度:

ρ=

380g 100cm

m V = =0.8g/cm 3. 故选A .

9.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 A .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 B .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C .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详解】

A .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A 错误;

BD .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分度值,则此办法不可采用,故BD 错误;

C .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则此办法可采用,故C 正确。 故选C 。

10.一个铜块温度从20℃升高到2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不发生变化 B .体积不发生变化 C .体积变小了 D .密度不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温度、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所以铜块的温度升高,它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A 正确;

B .根据热胀冷缩的规律,铜块温度升高,它的体积会变大,B 错误;

C .由上述可知,它的体积会变大,C 错误;

D .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质量不变,它的体积变大,那么它的密度变小,D 错误。

11.为了铸造金属工件,事先用密度为ρ1的实木材料制成木模,木模的质量为1.8kg 。再用密度为ρ2的合金铸造30个这样的工件,这些合金的总质量为648kg ,则木模与合金材料密度之比为( ) A .1:4 B .1:30

C .1:12

D .1:3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木模的体积为

1

1

1.8kg

=

m V ρρ=

由题意知,一个工件的质量为

648kg

=21.6kg 30m =

工件的体积为

2

2

21.6kg

=

m

V ρρ=

由题意可知,工件的体积和木模的体积相同,则

1

2

1.8kg

21.6kg

=

ρρ

则密度之比

12 1.8kg 1==21.6kg 12

ρρ 故选C 。

12.下列客观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 39℃ B .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 5kg C .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 8dm D .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 500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 不符合题意;

B .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故B 不符合题意;

C .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1.6m ,教室的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0.8m=8dm ,故C 符合题意;

D .一瓶矿泉水瓶的容积约500mL ,故D 不符合题意。

1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满密度分别为ρ1、ρ2不相混合的两种液体(ρ1≠ρ2)。甲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乙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比较甲、乙两杯中的液体总质量得( ) A .m 甲m 乙 C .m 甲=m 乙 D .缺条件,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占总体积的一半,而乙杯中两液体质量相等,则密度大的液体其体积小,小于总体积的一半,即甲杯中密度大的液体多一些,故甲杯里液体总质量较大。故ACD 都不正确,B 正确。 故选B 。 【点睛】

两种液体等质量放入时,密度较大的液体体积要比等体积放入时的体积小,根据这个特点也能很快的确定答案。

14.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取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ρA 大于ρB B .ρA 小于ρB

C .ρA 等于ρB

D .ρA 和ρB 大小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两种密度不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

第一种情况:取等质量m 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 A =2m ,由m

V

ρ=可得,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11

m

V ρ=

,22

m

V ρ=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

A 121

2

m

m

V V V ρρ=+=

+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A 12A 21A

121212

222 m m m

m m m m V ρρρρρρρρρρρ=

===

+++

; 第二种情况:取等体积V 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 B =2V ,则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122m V m V ρρ==,,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

B 1212m m m V V ρρ=+=+,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B 1212

B B 22

m V V V V ρρρρρ++=

==; 因为

()()()()

2

2

12121212

12B A 1212124202

22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 所以,B A ρρ>。故B 正确,ACD 错误。

15.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 .3cm 3。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 2和52.5cm 3。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 ) A .l: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零件的质量为m ,由题可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两纯金属的质量也为m ,已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体积分别为96.5cm 3和52.5cm 3,所以甲的密度:

396.5cm

m

ρ=

甲 乙的密度:

3

52.5cm m ρ=

已知零件的体积为V =61.3cm 3,设零件中含甲金属的体积为V 甲,则零件中乙金属的体积:

361.3cm V V V V =-=-乙甲甲①

零件的质量:

m V V ρρ=+甲甲乙乙

即:

33

96.5cm 52.5cm m V m m

V =

+甲

乙② ②式两端同时除以m ,并把①式代入可得:

333

61.3cm 196.5cm 52.5cm

V V -=+甲甲()

解得:3

19.3cm V =甲,则:

33361.3cm 19.3cm 42cm V V V =-=-=乙甲

零件中甲金属的质量:

3

3

19.3cm 96.5cm

V m m ρ==

?甲甲甲 零件中乙金属的质量:

3

3

42cm 52.5cm

m m V ρ==

?乙乙乙 所以零件中甲乙两金属的质量之比:

3

33

3

19.3cm 1

96.5cm 442cm 52.5cm

m m m m ?==?甲乙

故选C 。

16.一氧气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1

3

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ρ B .

13

ρ C .

23

ρ D .2ρ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这氧气瓶内氧气质量是m ,这些氧气的体积是m

V ρ

=,用去

1

3

的氧气后,剩余氧气的质量是

2

3

m ,氧气瓶里氧气的体积不变,那么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22333

m

m V m ρρρ==?= 故选C 。

17.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

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果两种液体混合,那么求混合液体的密度,我们应该用混合液体的质量除以混合液体的体积去进行计算;但是题目中告诉的是“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比较抽象,通过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型法。

【详解】

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ρ1<ρ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ρ1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ρ2的液体,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

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

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

对模型1密度ρ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2中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中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体积相同,ρ1<ρ2)比较甲、乙两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即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故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8.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kg/m3B.0.75×103kg/m3

C.0.72×103kg/m3D.0.70×103kg/m3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

设汽油的密度为ρ,故1吨汽油的体积为V=1000kg

ρ,根据题意,1L汽油降低0.09元,故

1000kg

ρ×1000L/m

3×0.09元/L=125元解之得ρ=0.72×103kg/m3。

故选C。

19.某钢瓶中装有氧气,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1

2

,则钢瓶内剩余的氧气( )

A.质量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B.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C.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D.质量、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答案】B

【解析】

【详解】

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1

2

,指的是用去了质量的一半,钢瓶的体积不变,氧气会充满

整个钢瓶,氧气的体积还是不变,根据

m

V

ρ=可知,密度也减小一半,即质量和密度都只

有原来的一半,故选B。

20.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说法正确.

B.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B的说法正确.C.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C的说法错误.

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

相等.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故D的说法正确.故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