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比

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比

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比
2013年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比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

总体说明:

一、原则上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三、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

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

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如医院无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

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

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

评审指标评审方法评审细则分值

1.1依据功能与任务,确定医院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院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重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3 分)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

体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发

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

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2

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

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

少每项扣0.5分)。

3

1

1.2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12分)1.

2.1医院年度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医院发展战

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有发挥中医

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

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

资料,扣1 分。

2

1.2.2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

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 分;无资金投入,

每项扣1 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 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

分)。

3

1.2.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

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

(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

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

况。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

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

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

分)。

3

1.2.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

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

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

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

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

不具体,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

4

1.3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13分)1.3.1医院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

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

员。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

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不得分;

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

种相关制度中),扣1 分;已制定,未

实施,扣 1 分。

2

★1.3.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

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

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已

建立,未实施,扣3分。

6

1.3.3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将发挥中医药

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

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或考核结果未体

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 5

2

1.4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22分)1.4.1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

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

施。

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或未纳入医院年

度工作计划,不得分;无确定的对口支

援单位,扣2分;无鼓励措施,扣2分。

4

1.4.2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

指导。

查阅相关资料,访谈基层指导

科负责人。

无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扣1分;相关

人员不熟悉基层指导工作,扣1分。

2

1.4.3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中

医对口支援工作。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

访谈有关人员。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 分;

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

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 分)。

3

1.4.4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

药视频平台,能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

开的视频会议、交流与培训等工作。

实地考查,查阅参加培训人员

登记表,抽查2名相关人员培

训内容知晓情况。

未建立视频平台,不得分;未按要求参

加国家视频会议、交流与培训活动,扣5

分;不知晓培训内容,每人扣2分。

8

1.4.5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远程

会诊平台,并开展会诊工作。

实地考察,查阅会诊患者登记

表。

未建立远程会诊平台,不得分;未开展

会诊工作,扣3分。

5

3

第二章队伍建设(95 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2.1.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人员配备的相关要求。(50 分)★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

执业医师比例≥60%。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 0.5 分。

7 2.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

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

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查阅评审前3年人事档案

及相关证明材料。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

占执业医师比例<60%,但招聘非中医类

别执业医师,不得分。

4

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

例≥60%。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 1 分。

5 2.1.4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

训(培训时间≥100学时)的比例≥7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 1 分。

5 2.1.5每个临床科室中(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

同时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

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7 2.1.6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60%。

每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扣 1 分。

3 2.1.7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

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

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长应经过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科主任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查阅上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

院长不符合要求,扣2分;其他每人不

不符合要求,扣1分,部分符合,酌情

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 6

2.1.8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

门负责人(包括正、副职负责人)中,中医药专业

技术人员的比例≥60%。

查阅上年度人事档案及相

关证明材料。

每低于标准 5 个百分点,扣 1 分。

4 2.1.9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每低于标准 1 个百分点,扣 1 分。 5

4

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60%。

2.1.10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临床科室科主任应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应有具备中级中医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

作6 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

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不符

合要求,每个科室扣 1 分;科主任不符

合要求,每个科室扣 1 分。

4

2.2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

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16分)2.2.1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在医院中长

期规划中有相关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

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无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医院中长期规划

中无相关内容,不得分;措施未落实,

扣 2 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

4

2.2.2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

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查阅上年度工作计划,并

抽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年度工作计划中无相关措施,不得分;

措施未落实,扣2 分,部分落实,酌情

扣分(最少每项扣1 分)。

4

2.2.3医院有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

拔与激励机制,并组织实施。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相

关人员。

无选拔与激励机制,不得分;未组织实

施,扣2 分。

4 2.2.4开展师承教育,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

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1项具体措施的落

实情况。

未制定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不得

分;措施未落实,扣 2 分,部分落实,

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 1 分)。

4

2.3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与培训。(29 分)2.

3.1根据《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

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要求,开展

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查阅相关资料。未定期考核,不得分;业务水平测评不

以中医内容为主,扣 4 分。 6

2.3.2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并抽查2名医师的培训档

案。

未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院内

轮转等院内住院医师培训,不得分;未

按计划和要求培训,每人扣1 分。

3

5

2.3.3开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按计划和要求

培训,每人扣 2 分。

5

2.3.4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并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每低于标准 5 个百分点,扣1 分。

4

2.3.5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

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3人。

未开展培训,不得分;未考核,扣4 分;

现场考核不符合要求,每人扣2 分,部

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 1 分)。

6

2.3.6建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档案,考评记录完整。

抽查2名中医药专业技术

人员的个人技术考评档

案。

未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或考评无中医

药内容,每人扣 2 分。 5

6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3.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有关规定,合理设臵临床科室,科室命名规范。(21 分)3.1.1临床科室≥5个(内科、外科等),医技科

室≥3个(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每少1个科室,不得分。

8

★3.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有

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

心)、风湿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心)、

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

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实地考查。医院名称不规范,不得分;科室名称

不规范,每1科室扣 4 分。

10 3.1.3 医院不得张挂不符合规定的荣誉称号。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27 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臵、设施符合相关

要求。

实地考查。门诊、病房、急诊设臵与设施不符合

要求,每个区域扣 2 分,部分符合,

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 0.5 分)。

5 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

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

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

求,每人扣 1 分。 4

3.2.3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未达到

要求,每少1项,扣 0.5 分。

4

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

治工作。

抽查本年度5份归档病历。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

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

每份病历扣1 分。 5

7

3.2.5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抽查5份讨论病例。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

中无中医内容,每例扣 1 分。

5

3.2.6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达到相关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住

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以

上医师各1人。未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每人扣 1

分。 4

3.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1 分)★3.3.1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

础上,科室制定至少2个以上常见病及优势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

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查阅2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他

相关资料。

无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少1个

病种诊疗方案,扣 2 分;诊疗方案基

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

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

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分;未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

基础上,制定本科室中医诊疗方案,

每个病种扣1分;未体现本科临床实

际和特色,每个病种扣 0.5 分。

4

3.3.2医师掌握本专科诊疗方案。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

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每

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

科室负责人未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

方案,扣 2 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

人扣1 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

人最少扣0.5分)。

5

3.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未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

2 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

历最少扣0.5分)。

4

3.3.4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

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

案。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与特色进行

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估,每个病种扣

2 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位,酌

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 分);

未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每个病种扣

1分,优化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每

4

8

个病种最少扣0.5分)。

3.3.5手术科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查阅相关资料,抽查5份手术

病历。

未制定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不得

分;手术病例未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

治疗,每份病历扣 1 分

4

3.4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13 分)3.

4.1医院至少2个以上科室实施常见病及优势

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并制定实施方案。

查阅2个科室的相关资料(每

个科室1个病种)。

未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每个

科室扣 2 分。

4 3.4.2医师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

床路径。

现场访谈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

师(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

1人)。

未掌握本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

床路径,每人扣 2.5 分,掌握不全面,

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1分)。

5

3.4.3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抽查

2份运行或归档病历。

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病历扣1分;

未执行临床路径或诊疗方案,每份病

历扣1分。

4

3.5严格执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相关规定。(25分)3.5.1入院记录四诊资料完整。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四诊资料不完整,每份病历扣0.5分。 5 3.5.2首次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份病历扣0.5分。 5 3.5.3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理法方药不一致,每份病历扣0.5分。 5 3.5.4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

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不符合要

求,每份病历扣0.5 分。

5 3.5.5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格式

及书写规范》要求。

抽查近1年20张门诊饮片处

方。

处方格式及书写不符合要求,每张处

方扣0.3分。

5

3.6严格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2分)3.6.1辨证使用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使用中成药无记录、未辨证或辨证不

正确,每份病历扣0.5分。

4 3.6.2门诊用药合理配伍,符合联合用药原则。抽查近1年20张中成药处方。无病名诊断、证候诊断,用药不合理

(不合理配伍,不符合联合用药原

则),每张处方扣0.2分。

4 3.6.3门诊中成药使用剂量、用法正确。剂量、用法错误,每张处方扣0.2分。 4

9

3.7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对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9分)现场考核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

师(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

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1

名)。

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未掌握诊断

或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方剂,

每项扣3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

每项扣2分。

9

3.8按有关要求,合理配臵、应用中医诊疗设备。(10分)查阅设备清单,并抽查3种设

备使用情况(分属于3个科室,

每个科室抽1种)。中医诊疗设备配臵未达8类,每少一

类,扣1分;未达20种,每少一种,

扣1分;设备未使用,每种扣2分。

10

3.9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中医综合治疗。( 20分)3.9.1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40种。查阅本年度中医医疗技术项

目清单。

每少1项,扣1分。

10 ★3.9.2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

诊总人次的比例≥10%。

查阅上年度医院针灸科、推拿

科、康复科等以非药物中医技

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的门诊人

次。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

6

3.9.3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数不低于开设

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50%,门诊设立中医综合

治疗区。

实地考查,并抽查2个病区。病区未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扣2分;

门诊未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扣2分。 4

3.10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门诊中药处方数、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总数及中药饮片处方数与门诊人次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12 分)3.10.1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5种。查阅上年度医疗机构中药制

剂入出库单和医疗机构制剂

注册许可证。

无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得分;制剂

每少1种,扣1分;有制剂但未生产,

每种扣0.5分(最多扣2分)。

3

★3.10.2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

院制剂)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

处方总数的比例≥30%。

查阅上年度的统计资料,并抽

查核实。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每个指标扣

1分。7

3.10.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

50%。

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0.5分。

2

10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4.1地市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及业务达到规定要求。(33分)4.1.1地市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个。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每少1个,扣2分。 4 4.1.2专科床位数(不含加床)≥20张。专科床位数<20张,每低10%,扣1分。 4 4.1.3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臵标准》要求

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诊疗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

要。

未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臵标准》

配备中医诊疗设备,不得分;诊疗设备

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扣3分。

5

4.1.4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

70%;专科学术带头人在学术团体任职。

查阅相关资料。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

每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扣1分;学术

带头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4

4.1.5专科诊断水平和中医疗效水平较高,中医

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100%。

查阅10份病房运行病历或10

份门诊病历。

辨证论治不准确,每份扣2分。

6 4.1.6中医治疗率≥6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

70%。

查阅上年度统计资料。中医治疗率<60%,扣2分;优势病种

中医治疗率<70%,每个病种扣1分。

6

4.1.7专科服务量在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中

领先,门诊量、出院人数逐年增加。

查阅评审前3年统计资料。门诊量未逐年增加,扣2分;出院人数

未逐年增加,扣2分。

4

4.2制定并实施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17分)4.2.1按照要求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查阅相关资料。未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不得分,专

科建设发展规划内容不完整,酌情扣分

(最少扣0.5分)。

4

4.2.2制定年度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内容应包括

实施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药人才培养等。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少一年扣1分,

工作计划内容不完整或与发展规划不

相符,酌情扣分(最少扣0.5分)。

4

4.2.3制定本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

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可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

中)。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

抽查2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未制定具体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

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

少扣0.5分)。

4

11

4.2.4确定的优势病种应具有明显的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突出,居本专科收治病种前列。查阅相关资料。未确定优势病种,不得分;确定的优势

病种达不到收治病种前列,每个病种扣

1分;确定的病种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明

显,疗效不突出,酌情扣分(每个病种

最少扣0.5分,最多扣1分)。

5

4.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8分)★4.3.1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

础上,科室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

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

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

全。

查阅2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

它相关资料。

未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低于2

个病种诊疗方案,每少一个病种,扣4

分;中医诊疗方案未反映本专科特色,

每个病种扣2分,反映不充分,酌情扣

分(每个病种最少扣1分);诊疗方案

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药

综合治疗方法、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

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1分。

8

4.3.2医师掌握本科诊疗方案。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

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

科室负责人未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

方案,扣3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

扣2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1分。

6

★4.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抽查3份运行病历。未执行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分,部

分执行,每份病历扣1分。

6 4.3.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

评价,中医疗效评价客观、科学。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

效进行评价,每个病种扣4分;未定期

评价,每个病种扣2分;分析、总结、

评价不到位,每个病种扣1分;中医疗

效评价不客观,每个病种扣1分。

8

4.4开展本专科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4.4.1有本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和措施,

有明确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

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

未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

得分;无工作计划和措施,扣2分;学

术继承人不明确,扣2分。

4

12

学术继承人。(12分) 4.4.2专科学术继承人掌握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学术继承人未掌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

术经验,扣2分,掌握不全面,扣1分;

未能提供原始跟师记录、论文等相关学

术继承工作材料,扣2分。

4

4.4.3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在专科临床中得到应用。查阅相关资料,检查代表性2

份病历。

不能提供应用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

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应用证据

者,扣2分;未在病历中体现,每份扣

1分。

4

4.5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研制和使用专科中药制剂。(10分)4.

5.1至少有3项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

并在临床应用。

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与考

核2名医师。

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每少一项,扣2分;

操作规范不具体,每项扣1分;未在临

床应用,每项扣1分。

4 4.5.2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考核不合格,每人扣2分。 4 4.5.3制定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并实施。无计划,不得分;未实施,扣1分。 2

13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5.1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2分)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

导,不得分;每年少于2次,扣1分。

2

5.2中药房设臵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26分)5.2.1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

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

实地考查。每少1个部门(组),扣0.5分。

3 5.2.2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

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

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

中药房距各种污染源较近,扣1分;缺

少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消防设

施,每少一种扣0.5分。

3

5.2.3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

剂室面积≥4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

剂室面积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低于80平方米,

扣2分;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低于40平

方米,扣2分;中成药、中药饮片调

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

相适应,每项扣1分。

5

5.2.4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

业务需求相适应。

设备(器具)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

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3 5.2.5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

应。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材料,并实地考查。

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

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3 5.2.6中药房负责人中,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资料。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5.2.7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中药饮片

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及相关

证明资料。

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

5

14

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室负责人应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煎药人员应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5.2.8制定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查阅审查前2年相关资料。无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不得分;有培

训计划,未实施,扣1分。

2

5.3严格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19分)★5.3.1建立中药饮片采购制度,采购程序符合相

关规定,供应商资质齐全并对其定期评估。

查阅相关资料(如中药饮片采

购制度、采购计划、供应商资

质档案、评估记录等)。

无中药采购制度或供应商资质不符合

要求或有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

产品,不得分;采购制度不完善,扣1.5

分;评估记录不完整,扣1.5分。

5

5.3.2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到位,记

录完整。

查阅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及上年度进货质量验收记录

或入库清单。

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制度不完善,

扣2分;记录不完整,扣2分。 4

5.3.3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有保证质量的管理

制度和设施条件,做到定期养护。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中药饮片有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

现象或无储存管理规范、制度,不得分;

设施条件不完善,扣1分;养护记录不

完整,扣1分。

3

5.3.4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

管理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

抽查10张毒性中药饮片、按

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

方。

未按规定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扣1分;

账物不符,扣1分;含毒性中药饮片、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调剂

不符合规定,每张扣0.2分。

2

5.3.5建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严

格处方的审核和调剂复核,调剂复核率100%,每剂

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

抽查1日中药饮片处方和调

剂后的中药饮片处方20剂。

无饮片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不得分;

未按规定审核或无复核签字,每张处方

扣0.5分(最多扣2分);重量误差不

符合要求,每剂扣0.5分(最多扣2分)。

5

5.4按要求积极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3分)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小包装中药饮片少于300种,扣1.5分;

临床未使用,扣2分。

3

15

5.5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17分)5.5.1有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煎药室工作制

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严格煎药的质量

控制、监测工作。

无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

程序或未开展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

得分;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到位,酌

情扣分(最少扣1分,最多扣3分)。

5

5.5.2煎药室布局合理,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

和辅助用具,流程合理。

布局不合理,扣1分;流程不合理,扣

0.5分;设施设备和辅助用具配备不完

善,扣0.5分。

3

5.5.3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未定期消毒、无清洁规程或无每日清洁

记录,不得分;消毒记录和每日清洁记

录不完整,每项扣1 分。

3

5.5.4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相适应。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

工作量)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2

5.5.5煎药操作记录完整,操作方法符合要求。待煎药物先行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煎煮时间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凡注明有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无操作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扣

1分;煎药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每处

扣1 分。 4

5.6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规定。(3分)现场抽查10种中药饮片的调

剂给付(查阅相关资料,现场

访谈医师和药房人员)。中药饮片调剂给付不符合规定,每种扣

0.5分。 3

5.7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促进安全与合理用药。(10分)5.7.1医院配备有负责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提供

中药咨询服务,促进中药合理使用。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无负责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扣2分;

无中药咨询窗口或工作台,扣1分;

无咨询记录,扣1分。

2

5.7.2建立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和中药不良反

应事件报告制度,按规定报告中药不良反应。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份病

历。

无制度或无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不

得分;未按照规定上报不良反应,每例

扣1分。

2

16

5.7.3定期开展中药处方评价工作,规范处方(用药医嘱)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用药指导等行为。查看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开展评价工作,不得分;评价内容不

完善,扣2分;评价结果未公布,扣1

分。

3

5.7.4对患者开展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查看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未开展宣传与教育,不得分。

3

17

第六章中医护理( 60 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6.1参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22分)

6.1.1制定落实《指南》的计划与具体措施(可

体现在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措

施的落实情况。

无相关计划和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

实,每项扣1分。

3 6.1.2明确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职能

和管理人员职责。

查阅相关资料。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扣1分;

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职责

不明确,每人扣0.5 分。

2

6.1.3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

数的比例达到0.4:1的要求。

实地考查,并抽查近3个月护

理人员排班表。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

数的比例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6.1.4制定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计划,体现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内容与学时要

求,定期考核,措施到位。

查阅培训计划及中级、初级护

士技术档案各2份。

无计划或计划中未体现中医药内容,不

得分;计划未落实或原始资料记录不全

面,每份技术档案扣0.5分;培训内容

与学时不符合要求,每份技术档案扣

0.5分。

4

★6.1.5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科室开

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不少于2项。

抽查2个科室,查阅相关资料

并实地考查。

医院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得分;

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少于2项,

每科扣1 分。

4 6.1.6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查阅上年度相关资料。未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不

得分;记录不完整,扣1分。

3

18

6.1.7建立护理与医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定期(至少每年1次)召开会议。查阅相关资料。无会议记录,不得分;协调机制落实不

到位,扣1分。 3

6.2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辨证施护。(17分)6.2.1制定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实施。现场抽查2个病区的相关资

料。

中医护理常规少于2个,每个病区扣3

分;未组织实施,每个病种扣1分。

6 6.2.2积极开展专科中医特色护理,包括为患

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抽查1个病区,查阅相关资料

并实地考查,每个病区访谈1

名患者。

未开展专科中医特色护理,不得分;未

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

导,扣3分。

7

6.2.3在入院评估等资料中,体现辨证施护内

容。

抽查2份相关记录,并实地考

查。

未体现辨证施护内容,每份记录扣2

分。

4

6.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21分)

6.3.1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现场考核2名护士(含1名护

士长)。

护士长未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

规,扣3.5分,护士未掌握,扣2.5分;

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

分,最多扣2分)。

6

6.3.2护士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按照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进行打分,

每项操作得分≥85但<90分,每人扣1

分;≥80但<85分,每人扣3 分;<80

分,每人扣5分。

9

6.3.3护士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

康指导。

现场考核2名护士。护士不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

健康指导,不得分;内容不完整,酌情

扣分(每人最少扣 0.5分,最多扣2分。)

6

19

第七章文化建设(55 分)

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

7.1医院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6分)7.1.1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

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及《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

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无相关会议记录,不得分。

3

7.1.2制定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并组织实

施。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措

施的落实情况。

未制定实施方案,不得分;措施未落实,

每项扣1.5分。

3

7.2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中医药文化。(10分)7.2.1医院宗旨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

念。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无医院宗旨或未体现,不得分;正在征

集或制定过程中,扣1.5分;体现不充

分,扣1分。

3

7.2.2医院发展战略体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

供中医药服务的总体定位。

无发展战略或未体现,不得分;正在征

集或制定过程中,扣1.5分;体现不充

分,扣1分。

3 7.2.3院训体现中医医院的宗旨。无院训或未体现,不得分;正在征集或

制定过程中,扣2分;体现不充分,扣1.5

分。

4

7.3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16分)7.3.1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

维。

现场考核3名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

诊疗行为不规范,每人扣2分;诊疗行

为未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

用,每人扣1.5分。

6

7.3.2医院员工言语仪表规范。现场考核3名员工(窗口服务

人员、医技人员,门诊服务台

人员各1名)。

医院员工言语仪表不规范,每人扣1分。

3 7.3.3具有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查阅相关资料。无特定礼仪,不得分。 3

20

2.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2018年版)

(征求意见稿) 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临床部分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临床部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 分)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 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 第三章医疗质量(170 分)几点注意事项 1、所有科室都要参与。 2、所有医师都要参与。 3、全面准备,以评促建。 4、材料详实,支撑有力。 5、业务技能,反复强化。 6、对照细则查缺补漏,逐项落实。 7、病历准备要充分。 容易出现的问题的点 1、诊疗方案 2、临床路径 3、病历 4、医师考核 核心指标 ★ 3. 1 . 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 3.3.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科室制定至少2

个以上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核心指标★ 3.9.2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 ★ 3.10.2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 核心指标★4.3.1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科室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 4.3.3 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临床科室的准备 1 、资料齐全:人员队伍名单、诊疗特色技术资料及操作规范、诊疗方案及总结分析与优化、手术科室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临床路径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版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 一、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制定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按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中医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医药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六、加强中医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诊疗技术。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达到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一、地市以上中医重点专科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5

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2018年版) 一、二级中医骨伤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和不合格中医骨伤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骨伤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

最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概述 河北省中医医院评审办公室孟建华 一、评审细则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 ●评审细则总分1000分 ●分为两大部分: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二)综合服务能力(350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5分) ?第二章队伍建设(100分)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100分) ?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80分) ?第六章中医护理(60分) ?第七章文化建设(55分) ?第八章预防保健(40分) ?说明:临床与重点专科总计270分,成为重中之重! 第二部分综合服务能力(350分)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 ?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7分)医院服务(17分) ?应急管理(9分)临床医学及教育(7分) ?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 ?第三章医疗质量(170分)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医疗技术管理(15分) ?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其他科室质量管理(85分) ?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 ?第四章药事管理(35分) ?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35分) ?第六章医院管理(40分)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二甲甲等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第一部分的总分可以低于600分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二级乙等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 ?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 ?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文件

附件: 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及评审核心标准 一、三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2012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三级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90%; 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4.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二)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750分≤总分<900分; 2.245分≤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3.核心标准全部达到要求。 (三)有以下条件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 3.有核心标准不符合要求。

二、《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标准 《标准》及细则中对那些最基本、最重要、必须做好的,且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标准”,具备单项否决(终止评审进程)的作用。核心标准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标准 核心标准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标准二:将对口支援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0个百分点。未达到60%,本年度临床科室(麻醉科、口腔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核心标准三: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核心标准四:开展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 核心标准五: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不得有神经内科、消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科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 2 —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干燥箱 电冰箱 分光光度计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査台蒸馅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赃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B超 无形灯骨科牵引床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 1 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 2 条 枕头2个 床头柜 1 个 床头信号灯 1 个 床垫 1.1条 床单 2 条 枕套 4 个 病员服 2 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并成册可用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 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二级乙等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乙等医院评审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 发表者:徐江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用于二级综合性医院,其他各类二级医院参照使用。 设置7章69节3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节321条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5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说明: 1.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标准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2.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3.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 定位和要求 (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 (二)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 防、保健、康复功能,可提供24小时急危重症诊疗服务。 (三)临床科室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卫 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四)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 术能力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二级医院标准。 二、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 (一)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二)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三)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四)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 缩短患者就医等候时间。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规范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规范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100张至34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或推拿科,预防保健科、麻醉科。其中,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中西医结合专科或专病研究室;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或输血科、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 (三)其他: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9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士均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为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二)新增医院与诊所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0米、与门诊部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1000米、与医院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000米。 (三)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肉菜市场之间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附件2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2018年版) 一、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共1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60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100分。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不合格中西医结合医院划分标准如下:(一)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7.达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西医结 合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一)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和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占执业医师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院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8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35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培养箱 电冰箱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查台蒸馏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 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脏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B超 无影灯骨科牵引床

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1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2条 枕头2个 床头柜1个 床头信号灯1个 床垫 1.1条 床单2条 枕套4个 病员服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基本标准】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无影灯 麻醉机胃镜 妇科检查床冲洗车 万能产床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涡轮机 牙钻机银汞搅拌机

河南省二级、三级中医医院执业登记评估细则(试行)

附件1:河南省二级、三级中医医院执业登记评估细则(试行)备注(否决原因或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权重分值评审要点及方法得分不得分原因)现场查验床位与申报床位数是否一致。一、床位设置(1项否决★登记和开放床位:二级医院床位数≥80张,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床位≥80张,三级医院床位≥项,0分)≥300张。300张,低于标准单项否决。★1.临床科室:二级医院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5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核查医院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情况,科室设置不全或设置不符合规定者单项三级医院至少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否决。针灸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眼科、推拿科、耳鼻喉科。临床科室是否有相关独立设置的病区,内科、外科和妇产科(三级医院)、儿2.必设临床科室须独立设置。50科(三级医院)、急诊科(三级医院)必查,其它必设科室抽查1-2个。每一科室未独立设置扣10分。二、科室设置(2项否决★3.医技科室:二级医院至少设有药剂科(药学部门)项,90分)、检验科、放射科。现场查看医技科室设置、人员情况。医三级医院除上述外,还应设置病理科、消毒供应室(中技科室设置不全或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心)、营养部和相应的功能科室。医技科室设置符合规的,单项否决。定和要求。4.名称规范。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查看科室标牌及资料。每一处不规范扣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规20分。范的通知》命名

科室名称。实地核查病房手术间数。不符要求不得 5.按外科病床计算,每25~30张床位设置一间手术间。20分。第 1 页 ★1.二级医院: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执业医师比例占医师总数比例不低于60%,中药人员占查阅人员花名册,统计卫生技术人员数药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和职工人数。统计中医药人员比例,达★三级医院:每床至少配备 1.0卫生技术人员。中医执业不到要求的,单项否决。医师比例占医师总数比例不低于60%,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2.二级医院不少于4名主治以上职称中医师(含主治),各临床科室不少于1名中医师。★三级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必须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中查阅人员花名册,任命文件。医师担任或经过系统中医药培训的临床副高以上职称医达不到要求单项否决。师担任。具有中医专业的临床科室主任人数不少于科室主任数的60%。三、人员配备(5项否决项,100分)查阅人员花名册,统计护士人数。★3.医院护士与医院床位之比≥0.3:1。达不到比例单项否决。4.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不低于1:0.4,中医院校毕业或中查阅人员花名册,统计护士人数。医护理专业护士比例三级中医医院不低于40%,二级中医20根据实际配置,每少2人扣1分。医院不低于30%。★5.二级医院至少1名中药师。查阅人员资质。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名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的中药师。达不到要求,单项否决。★6.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具备资质,三级医院查阅人员资质。应配备至少 1 名临床营养师。达不到要求,单项否决。第 2 页

二级中医医院指标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 2018 年版) 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 年版)》共1100 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600 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400 分,第三部分“党的建设” 100 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 3.第二部分得分》340分; 4.第三部分得分》90分; 5.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得分》26分; 6.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7.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 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10 ;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5.达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附加条款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的要求。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分总分V 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V 280分; 3.第三部分得分V 90分; 4.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V 10或综合服 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V 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 “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 60% ;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 , 但比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8〕12号)等有关规定,科室名称不得有中医、西医、中 西医结合字样。治未病科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2017)

2017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 一、床位 住院床位在80张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预防保健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中医针灸科、推拿科。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各设二级科室3个以上;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设有综合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要有复苏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含西药房、中药房、煎药室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营养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功能科室(含心、肺电生理)。(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三)其他科室:医务科、信息科(含病案室、统计室)、质量控制科(含院内感染控制)。

三、人员 (一)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在二级医院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身体健康并能亲自主持医疗工作。 (二)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所有医生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三)每床平均至少配备0.4名护士,其中至少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所有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执业注册。 (四)一级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的主任必须是相应专业的主任医师;二级科室的主任至少50%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卫技人员占25%以上。 (五)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的比例均不低于60%。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不低于8%。 (六)临床营养师不少于1人。 (七)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 四、选址 (一)二级综合性医院所在社区的服务人口为30万—50万人。

中医院二甲评审-中医诊疗方案-急诊科-眩晕

眩晕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眩晕 西医病名:眩晕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 诊断要点: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 轻度:0、Ⅰ级;中度:Ⅱ、Ⅲ级;重度:Ⅳ、Ⅴ级。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标 (2013年版) 一、二级中医医院分等标准 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和不合格。《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年版)》共10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二部分“综合服务功能”部分350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和不合格中医医院划分标准如下: (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900分; 2.第一部分每章的分值不低于该章总分的85%; 3.第二部分得分≥300分; 4.核心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二)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应满足以下条件: 1.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 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9;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评审结论即定为不合格: 1.总分<750分; 2.第二部分得分<245分;

3.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9或综合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符合要求数<5。 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核心指标 《标准》及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具备否决作用。核心指标及要求如下: (一)中医药服务功能部分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一: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核心指标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60%;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未达到60%,但符合以下要求: 比例1-比例2≥5%; 比例1计算方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当年新招聘未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数)*100% 比例2计算方法:上年度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医院执业医师总数*10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核心指标三: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符合规定,不得有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风湿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外二……,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汇报材料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小组的领导和专家来我院考核指导工作。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来院检查评审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我院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概况】 我院渊源于1952年什邡成立的“城关联合诊所”,当时是一所集体卫生院。1987年经改制为“什邡县中医院”,转属全民事业单位。2012年变更规范命名为“什邡市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体检、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中医(综合)医院,为全市43万人的提供中医综合医疗服务。 “”地震中,我院的基础设施受到全面破坏,经历近三年半(2008年7月-2011年12月)艰苦的城乡结合部板房过渡期。过渡板房条件异常艰苦,硬件条件差,场地狭小,交通不便,冬更冷夏更热,病房常年受雨水和烈日侵蚀地面潮湿,我院坚持开展诊疗服务,但医院业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最大影响是难以吸收到青年优秀人才,曾经一些大学生到了板房,实地了解医院规模现状,看一眼就直接走人了。 在灾后重建总指挥部的安排下,我院于2011年12月28日从过渡板房搬迁入现在的新址:什邡市西顺城街207号。 新医院占地面积约28亩,业务用房面积258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七千多万元,其中医疗设备总值二千多万元。2013年5月12日病区搬

迁入新住院部大楼,1-6层设有标准床位236张,7层设有6间规范的手术室(1间百级,2间万级,3间普通手术室)以及尚未投入使用的规范ICU病房。 医院2012年实现,门(急)诊139157人次,住院3757人次,手术760余台次,全年业务收入万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提升了%),药品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目前实际开放住院床位170张,门急诊床位13张,血透室10张,共193张床位;完成整体重建项目移交后,预计开放住院床位可达到300张以上。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2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副高职称15人(中医类别12人,临床1人,护理1人,药剂1人);中级职称38人。全院执业医师总数82人(中医50人,中医医师比例%);执业护士88人,床护比1:;药学专业人员23人,其中中药专业14人,中药药剂专业人员比率%;检验技术人员8人。 医院设置五个住院病区(心肺科、眼耳鼻喉科、肿瘤科、骨伤科、外科),设置有急诊科,门诊科室15个分别为:外科、妇科、皮肤科、内科、儿科、骨伤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肾病科、肛肠科、心血管门诊、肿瘤科、糖尿病高血压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另2011年设治未病科,2012年整合相关科室成立预防保健科,由蔡晓洪副主任中医师任科主任。医技科室5个,分别为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药剂科、手术室(与临床科室麻醉科合并设置手麻科)。职能科室12个,分别是院办公室、党办、医教科、病案室、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医保科、总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附件1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 第一部分中西医结合服务功能 第一章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有引导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 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配备合理。 二、制定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参照《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优势病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和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六、医院加强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服务。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达到要求。

中医院设置标准

中医院设置标准 2010-07-30 08:10 一级中医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20至99张。 二、科室设置: 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一级临床科室和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7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3名中医师,1名中药士,4名护士及相应的放射、检验人员; (四)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洗胃机 呼吸球囊吸引器 必备手术刀包显微镜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 中药煎药设备各类针具 紫外线杀菌灯妇科检查台 给氧装置 X光机 针麻仪高压灭菌设备 电冰箱 B超 蒸馏水装置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 1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 2条 枕头 2个 床头柜 1个 床垫 1.1条 床单 2条 枕套 4个 病员服 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七、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省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二级中医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2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中医内科、外科等五个以上中医一级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消毒供应室等医技科室。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有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三)至少有4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1名中药师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各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主治中医师或中医师; (四)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四、房屋: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70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呼吸机 麻醉机电针仪 手术器械手术床 酸度计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培养箱 电冰箱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 X光机 纤维胃镜结肠镜 妇科检验台蒸馏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中药煎药设备 电动吸引器显微镜 心脏除颤器离心机 各类针具彩超 无影灯骨科牵引床 尿分析仪紫外线杀菌灯 洗衣机 (二)病房每床单元设备: 床 1张 被子 1.2条 褥子 1.2条 被套 2条 枕头 2个 床头柜 1个 床头信号灯 1个 床垫 1.1条 床单 2条 枕套 4个 病员服 2套 (三)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