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石化完成千吨级碳五制异戊橡胶工业化试验装置设计

吉林石化完成千吨级碳五制异戊橡胶工业化试验装置设计

吉林石化完成千吨级碳五制异戊橡胶工业化试验装置设计

安全 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连载14)

安全血泪教训之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连 载14) 编者按 小7: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如果您身边有工作在一线的朋友,请不要吝啬您的点击分享。或许,他们正因为看到这篇文章,提高了自身安全意识,将大部分突如其来的事故扼杀于摇篮之中。事故案例: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 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 大水污染责任事件。爆炸时冒起的黄烟 爆炸后的地面事故经过:2005年11月13日,因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馏塔塔釜蒸发量不足、循环不畅,替休假内操顶岗操作的二班班长徐某组织停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 进料,排放硝基苯精馏塔塔釜残液,降低塔釜液位。10时10分,徐某组织人员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没有按照规程要求

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至正常值。13时21分,在组织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5次较大爆炸,造成装置内2个塔、12个罐及部分管线、罐区围堰破损,大量物料除爆炸燃烧外,部分物料在短时间内通过装置周围的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由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引发了重大水污染事件。1事故原因爆炸事故原因分析:由于操作工在停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时,没有将应关闭的硝基苯进料预热器加热蒸汽阀关闭,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长时间超温;恢复进料时,操作工本应该按操作规程先进料、后加热的顺序进行,结果出现误操作,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

中国炼油企业排名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吉林石化公司火灾事故

吉林石化公司火灾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06年11月28日,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11月28日14时30分,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油品车间液态烃罐区段长董某、操作员刘某对裂解碳四储罐V-9301/2(容积均为1000m3)进行脱水作业。首先对V-9301进行了脱水作业,15时左右开始对V-9302罐进行脱水操作,董某首先打开罐底部两道脱水阀,下部阀门开度为两圈,上部阀门开度为两圈,没有见到有水流出。因当天气温已经达到-6~-16℃,因此两人怀疑阀门冻堵,在阀门打开的情况下,继续采取蒸汽加热的办法对V-9302罐脱水阀进行化冻。15时20分,V-9302罐的脱水管排出浆糊状液体,遇空气着火。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操作人员在对V-9302罐进行脱水过程时,沉积在脱水阀门上的聚合物流出遇空气引燃物料着火。 2.间接原因 (1)乙烯装置由38万t扩建到70万t后,裂解深度增加,裂解碳四中丁二烯含量增加了6%,加剧了端聚物产生速度,脱水时遇到空气引发火灾。 (2)对碳四罐脱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不够,对裂解碳四产生端聚物以及所带来的风险认识不足。 (3)对乙烯装置工艺条件发生变化,引发碳四中丁二烯的组成发生变化没有引起重视。 (4)脱水管设计上存在缺陷,排水管应该设计成大于90°弯管并引出罐底部边缘。

三、预防措施 1.立即修改了液态烃罐区脱水操作法。 2.制定碳四罐蒸煮方案,每年用硫酸亚铁溶液蒸煮一次,作为规定纳入到操作规程中。 3.V-9301/2罐脱水管线加大于90°弯角,并完善操作平台,避免发生类似事件,取消有机合成厂碳四罐底脱水阀室。 4.组织研究院专家、有机合成厂丁二烯装置技术人员、合成树脂厂技术人员、聚乙烯厂技术人员等进行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加强对物料性质的研究,完善操作规程。 5.进一步优化阻聚剂注入量,以阻止端聚物的产生。

吉林石化公司市场准入资料(最新)

吉林石化公司资源市场准入推荐(申请)表 供应商(服务商)名称: 供应商类型:□制造商□代理商所代理制造商名称: 工商注册号:税务登记证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邮编: 地址:省(市) 市(区) 路(街) 号 经营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及认证机构: (1)产品质量认证情况及认证机构: (2)生产/制造许可证获证情况及编号: 法定代表人姓名:公司网址: 注册资本:联系人姓名: 手机: 公司类型: 联系电话: 成立时间:公司电话: 开户银行:传真: 银行帐号:电子邮箱: 1、拟准入类别:□物资□工程□技术□服务□其它 2、拟准入专业: (1)物资: □机械□电气□计控□化工三剂□安全环保□原燃料□材料杂品包装物 (2)工程:□基建工程□检维修 (3)技术:□技改项目技术□科研信息 (4)服务:□物流服务□矿区服务 3、拟准入品种、范围: 4、准入产品(服务)应用情况及推荐意见 推荐单位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吉林石化公司市场准入推荐(申请)材料 以下材料一式两份,按要求装订,所提供复印件需经出具单位盖章确认。 1、经注册机关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副本;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3、经税务登记部门年审合格的税务登记证副本; 4、生产许可证或主要产品鉴定证书,以及其它荣誉和信誉证明材料;资质等级证、 施工许可证(技术、施工类企业);事业单位收费许可证等; 5、企业简介、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和产品简介、产品样本及价格表; 6、法定代表人证书或身份证明文件(附身份证复印件); 7、质量认证体系证书、质量或技术鉴定报告或其他质量管理文件;国家及行业特殊 规定的产品,必须提供国家权威认证机构的质量认可证书; 8、合同专用章、公章印模备案; 9、代理证书、被代理人资质、相关认证产品、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如为代理商的, 代理证书须为正本;授权委托书(有隶属关系的企业出具企业隶属关系证明,要 求正本) 10、银行开户许可证及近两年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 11、上一年度税务局完税证明; 12、公司需要提供的其他资质文件; 13、特殊专业资源市场准入成员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⑴物资类: 1)主要产品一览表(名称及型号、规格、等级、产地、价格等) 2)近三年的供货业绩表(如与吉化发生的业务应注明合同编号和金额) 3)近两年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报告或用户检验报告; 4)准入产品执行的标准; 5)主要生产设备、主要检测设备、主要技术人员; 6)专利证书、荣誉证书、产品获奖证书; 7)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认证证书; 8)危险化学品采购: 生产单位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经营单位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提供具有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范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吉林石化公司员工薪酬管理制度规定

吉林石化公司员工薪酬管理规定

————————————————————————————————作者:————————————————————————————————日期:

员工薪酬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吉林石化公司薪酬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吉林石化公司(同样适用于吉化集团公司和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发〔1982〕59号《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劳部发[1994]489号《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部发〔1995〕226号《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劳社部发〔2000〕8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吉石化人字〔2003〕40号《吉林石化公司基本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吉林石化公司基本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细则》 吉石化人字〔2004〕38号《吉林石化公司完善基本工资制度实施方案》 吉石化人字〔2002〕11号《关于转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生产装置关闭、阶段性停产员工息工期间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化股人发〔2000〕2号《关于调整职工内部退养政策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吉劳安处函字[1995]5号《关于吉化集团公司部分职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 吉化人字[1995]第3号《关于部分职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请示》 3 管理职责 3.1 公司劳资培训处负责公司员工薪酬管理、检查、核算。 3.2 公司所属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员工薪酬的日常管理、核算、考核。 3.3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薪酬支付。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薪酬结算 4.1.1 结算依据 4.1.1.1 计时工资依据员工考勤记录、工作时间和既定的薪酬标准结算。 4.1.1.2 计件工资依据定额员审查签定的任务单或工票,按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规定的计件单价进行结算。 4.1.1.3 加班及延时工资依据员工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出勤工日,以及延长工作时间所发生的实际工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报酬标准进行结算。 4.1.1.4 奖金依据公司经济责任及其他考核规定兑现结算。 4.1.2 结算方式 4.1.2.1 员工薪酬按月薪日给的方法结算。凡从薪酬总额中支付的固定薪酬(岗位(技)工资,下同)、变动薪酬均需通过工资结算单或奖金明细表结算。 4.1.2.2 员工薪酬由公司人事部门统一结算并开据应付工资支取申请表,由公司财务部门

吉林石化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爆炸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化工二班班长徐某替休假的硝基苯精馏岗位内操顶岗操作。根据硝基苯精馏塔T102塔釜液组成分析结果,应进行重组分的排液操作。10时10分,徐某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但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超温过程一直持续到11时35分。 在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13时25分降至130.4℃。 13时21分,徐某在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硝基苯中的硝基酚钠盐受震动首先发生爆炸,继而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而后引发装置火灾和后续爆炸。

本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在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作业和巡检的6名员工当场死亡;与双苯厂一墙之隔的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单位厂房内作业时受爆炸冲击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吉化集团通信公司一名员工在距双苯厂1000米以外的吉林市热电厂附近的徐州路上骑摩托车时被爆炸碎片击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死亡。在受伤人员中有23名双苯厂员工,其它为企业外人员。 本次爆炸直接涉及到的设备有硝基苯初馏塔T101、硝基苯精馏塔T102、2个粗硝基苯罐、2个硝酸罐、苯胺水罐、精硝基苯罐、空气罐、氮气罐、氢气缓冲罐、2个苯胺水普及器等设备、管架和原料罐区1个精硝基苯罐、2个苯罐等,爆炸事故造成周边的企业和居民住宅的门窗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2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合计5082.71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合计283.76万元,善后处理费用(含赔偿费用)合计1541.8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徐某在排残液过程中,错误停止了T101进料,在停料时又未关闭预热器加热蒸汽阀,造成长时间超温;系统恢复进料时,再一次出现误操作,又先开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后进料。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由于温度急剧变化产生应力,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泄漏,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爆炸。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吉林石化“2005.11.13”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2005.11.13”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化工二班班长徐某替休假的硝基苯精馏岗位内操顶岗操作。根据硝基苯精馏塔T102塔釜液组成分析结果,应进行重组分的排液操作。10时10分,徐某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但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超温过程一直持续到11时35分。 在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13时25分降至130.4℃。 13时21分,徐某在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硝基苯中的硝基酚钠盐受震动首先发生爆炸,继而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而后引发装置火灾和后续爆炸。

本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在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作业和巡检的6名员工当场死亡;与双苯厂一墙之隔的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单位厂房内作业时受爆炸冲击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吉化集团通信公司一名员工在距双苯厂1000米以外的吉林市热电厂附近的徐州路上骑摩托车时被爆炸碎片击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死亡。在受伤人员中有23名双苯厂员工,其它为企业外人员。 本次爆炸直接涉及到的设备有硝基苯初馏塔T101、硝基苯精馏塔T102、2个粗硝基苯罐、2个硝酸罐、苯胺水罐、精硝基苯罐、空气罐、氮气罐、氢气缓冲罐、2个苯胺水普及器等设备、管架和原料罐区1个精硝基苯罐、2个苯罐等,爆炸事故造成周边的企业和居民住宅的门窗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2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合计5082.71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合计283.76万元,善后处理费用(含赔偿费用)合计1541.8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徐某在排残液过程中,错误停止了T101进料,在停料时又未关闭预热器加热蒸汽阀,造成长时间超温;系统恢复进料时,再一次出现误操作,又先开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后进料。使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出现升温。由于温度急剧变化产生应力,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泄漏,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爆炸。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之比较

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之比较 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中石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70年代以前,我国有石油部(上游),化工部(中游),有地方政府(下游)等,化工部管化工业务,石油部管石油勘探和开发,地方政府就是管销售渠道,现在这些部门全部整合,并分拆成三家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1、中国石油在油气开采领域具有优势(资源性企业) 中石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在油气开采方面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青海油田,吉林油田,西南油气田,吐哈油田,冀东油田,玉门油田,浙江油田,塔里木油田十四个资源子公司。中石油拥有的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中国石油每年的原油及天然气产量明显高于中国石化和中海油。油气勘探与开采业务也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06年,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业务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只有38.75%,却贡献了几乎全部利润。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截至2006年底,其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分别占到中国国内三大油气公司总量的71.8%和85.5%。勘探与生产业务为该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也令其成为全亚洲最近三年盈利能力最出众的企业。 2、中国石化的一体化优势明显(化工型企业) 虽然中国石化在油气储量和开采量方面低于中国石油,但作为国内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在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拥有26家炼油厂、22家区域性油品销售公司以及1家润滑油生产企业。目前,公司的零售网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据优势地位,并迅速向东部和南部地区扩张。 2006年,中国石化的原油日加工量达到294.65万桶,较中国石油215万桶/日的加工量高37%。在加油站的布局方面,中国石化所拥有的加油站数量明显高于中国石油,截至2006年底,中国石化拥有的加油站数量达到28801座,而中国石油拥有的加油站数量为18207座。 2006年,中国石化勘探与生产业务占公司收入中的比重为7.26%,贡献了52.86%的利润,除了炼油业务亏损外,化工、营销与分销业务对公司收入和利润均有一定贡献。 中国石油的收入构成中,勘探与生产业务占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8.75%,几乎贡献了全部利润,其他业务对公司利润贡献较小。 中国石油国内的油田炼油,中石化用进口原油来炼,成本差太多。中石化是产值第一,但利润不及中石油的1/2,中石化使用进口油,受原油价影响大! 3、中石油与中石化业务利润率比较

吉林石化创新安全文化理念(2020年)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吉林石化创新安全文化理念 (2020年)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吉林石化创新安全文化理念(2020年) 吉林石化分公司两年来创新安全理念,重新修改确定了“安全抓本质,环境抓治理,健康抓防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QSHE体系方针,确定了“清洁、美化、无毒、无味、无事故,实现企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QSHE体系目标,构筑了现代企业的安全文化,保证了装置技术改造、短平快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套生产装置开满开足,安全平稳运行,取得了经济总量两年翻一番的可喜成绩。 创造性地开展安全“五个一”工作。每年分公司召开的第一个研讨会是安全工作研讨会,第一个电视讲话是新年电视安全讲话,第一个大会是安全工作大会,第一项活动是“百日安全无事故”劳动竞赛活动。在新春佳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早晨,分公司两级领导班子站在单位门前向全体员工发出的第一封公开信是新春安全贺卡,

引导、教育员工“上安全岗、干安全活、交安全班、做安全人”。 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吉林石化分公司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安全生产承包合同书》、《施工协议书》等形式,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四全”、“五严”等监督机制,做到“制度使其不能,教育使其不为,重奖使其不怠,重罚使其不敢。”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内控等体系的有效结合和正常运行,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02年分公司16个单位全部创成“无事故工厂”,事故率比2001年下降了22.2%;2003年有11个单位再次创成“无事故工厂”,事故率比2002年又下降了42.9%;今年上半年,共处罚违章违纪人员159人次,有465人被扣罚风险抵押金,为分公司加快扭亏为盈进程、提前一年实现扭亏为盈目标及保持盈利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坚持标本兼治,提高本质安全。吉林石化从源头抓起,对新入厂人员和外来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安全“三级”教育和“四不准上岗”制度;把日常安全教育工作重心放在车间和班组安全活动上,重点

中石油旗下的工程公司

中石油旗下的工程公司 1、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先后重组并购了胜宝旺寰球、广东省石化设计院,成立项目管理公司,重组整合了六建公司、兰州、新疆独山子、辽宁公司(抚顺设计院),在海外设立新加坡、沙特、加拿大、意大利、阿联酋等子分公司,构建了完整的EPC业务链,发展成为拥有12家子分公司、员工总数近万人的炼化一体化、国际国内一体化、服务功能一体化的国际型工程公司。侧重在大型炼化工程的化工部分,即以乙烯为龙头的化工装置,包括PP、HDPE、EO/EG等,LNG方面也不错(设计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单位)。 2、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集团公司专门从事石油工程设计、制造、施工和工程总承包的专业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在国内外石油工程建设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战略中心原集中在中油的海外项目上,近几年因整合了一建、七建、华东院后,陆续承接了部分国内系统内的EPC项目,侧重于炼油方面。 3、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英文简称CPP):以管道工程为核心、高端业务为重点、施工能力为基础,实施储运建设一体化、施工服务一体化、国际国内一体化、陆上海洋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拥有从管道科研、勘察、咨询、设计、采办、施工、防腐、管件制造到检测、维抢修、通信电力、投产试运完整的管道建设产业链及其核心技术,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管道工程勘察、咨询、

设计、监理甲级资质,通信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通过了质量、健康、安全、环保标准体系认证。去年将华北油建整合近来。 4、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CPE):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吉化集团公司、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抚顺石化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辽阳化纤公司九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下设西南、东北、北京、抚顺、大连、辽阳、青海、岩土工程等8个分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迪威尔公司、兴油监理公司、环境工程公司、中油惠通公司等5个子公司及离退休中心1个直属单位。以石油天然气和炼油化工工程设计为核心业务、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科技产业化、与国际接轨的大型科技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工程勘察、咨询、设计、总承包、监理,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开发、销售,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以及上述业务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设备维修及销售等。 5、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前身是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09年整合了大庆石化设计院、辽阳设计院(设计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单位);是科技型国有骨干企业,是集咨询、研发、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开车指导和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承包、技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工程公司。公司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设计、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总承包、环境治理等甲级资质证书。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中国石油HSE管理体系认证。

吉林石化气化炉超温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气化炉超温爆 炸事故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事故经过 2004年12月30日8时,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合成气车间气化工段气化炉当班操作工赵某接班后,1#、3#气化炉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其中3#气化炉温度为1277℃。 9时左右,操作工赵某认为炉温低,打电话与氧压机岗位联系,要求提高氧气压力,稍后,氧气压力提高了0.1Mpa。同时,操作工赵某进行了提氧操作。9时20分,3#气化炉温度呈上升趋势,9时30分,记录表显示的气化炉温度为1293℃。而在以后的三个小时,3#气化炉的温度自动记录显示则逐渐上升。10时最低的一点温度达到1386℃,超过了允许的最高操作温度,11时炉内三点温度分别升至1548℃、1566℃、1692℃。12时炉内三点温度分别升至1656℃和1800℃以上(该表最大量程为1800℃)。 12时35分左右,操作工赵某将监盘工作交给班长,自己去洗手间。班长接过操作后,发现3#气化炉内温指示表高达1800℃(正常指标为≤1380℃),感到事态严重,立即向值班长报告。在对3#气化炉试图进行降温操作无效后,值班长马上通知工厂调度室3#气化炉紧急停车,并

让班长组织停车,值班长向车间汇报。此时操作工赵某返回控制室,按班长要求启动了停车按钮,并接过监盘工作。值班长跑向气化炉二楼关闭F102氧气阀和T101预热器油阀,班长到气化工号三楼、四楼关闭了与2#水洗塔入口相连的其它阀门。值班长回到控制室后,通知氧压机岗位停氧压机。 工厂领导和有关科室人员接到3#气化炉停车报告后,相继赶到现场,分析超温原因,研究下步的工作,并向3#气化炉充氮气降温,停原料油泵。 14时20分左右,2#水洗塔突然发生爆炸,将正在气化工号厂房内一楼作业的班长和在三楼准备作业的一名分析技术员崩伤,飞溅的物体将在室外的一名劳务工击伤。三人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另外二名在厂房内准备作业的检修工人受重伤,还有一名在室外的员工被飞溅物体击伤。 本次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73.5万元。其中,财产损失为12.6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为260.9万元。

抚顺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2004年7月8日上午,石油二厂南蒸馏车间工艺二班接班后,装置运转正常。9时12 分左右,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阀上部直管段(阀后)突然破裂,喷出的370C的高温减底渣油遇空气自 燃着火(此时泵出口压力 1.4Mpa,正常工况),将在4#泵房内正在巡检的班长孙锋功和司泵工曹冬梅烧伤。操作室人员宋涛看到4号泵房着火,立即拨打 1 1 9报警电话,并向车间领导和厂调度报告。消防队9时14分接警,9 时15分到达事故现场,按照消防灭火预案展开灭火战斗,根据现场火势情况进行紧急隔离,控制火势蔓延,9 时26 分将火扑灭。与此同时当班员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紧急停工处理,切断着火物料控制火势。二厂和车间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分别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指挥紧急停工。“ 120”救护车接到报警后也迅速到达现场,将两名伤员送往医院,班长孙锋功在送往医院途中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司泵工曹冬梅双臂受伤,烧伤面积为29%,直接经济损失 3 . 1 6 万元。 二、事故原因 抚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成的事故联合调查组,经过 2 天的调查, 形成了《关于石油 二厂孙锋功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报告附后)。经事故联合调查组和公司有关领导、专家对事故的 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如下: 裂,3 7 0 C 的高温减底渣油喷出遇空气爆燃着火

1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二厂南蒸馏装置 4 号泵房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管线突然破裂,3 7 0 C 的高温减底渣油喷出遇空气爆燃着火

2、该管线是1980年装置改造时更换的,1995年由于装置管廊改造,该条管线更换了74 米 但是竖管段没有更换,后对该段管线增加了外套管,却并没有记入设备档案。2004 年装置大检修按规程规定又对该条管线进行了检测,经过实际检测发现水平段DN200线局部有减薄现象,按照规程要 求又进行了扩检,弯头及竖管段也进行了检测。发生爆裂的竖直管线的上部检测一点,未发现减薄,就没有继续扩检,由于按比例抽检,海泡石保温层没有全部拆掉,因此未能发现竖直焊缝。从中暴露出本次检修存在以下问题:⑴检测时检测点过于集中,开裂部位未在抽检范围内。⑵没有剥掉保温进行外观检查。⑶石油二厂自 2002年开始加工俄罗斯原油,经过分析硫、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 升,对设备的腐蚀影响尚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剧了设备、管线的腐蚀。 3、在管道检查和检测上存在漏洞,该管线按规定于1999年和2004 年都进行过检测,但始终 没有检查该竖管,由于档案没有记载,加之专业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没有查出管中有管,未对该部位提出强检要求,最终未能有效消除事故隐患,直至造成管线爆裂,这是造成该事故的根本原因。 三、责任者处理 通过这起事故也暴露出我们在设备管理,尤其是在压力管道管理上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留下了事故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对此次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 1、石油二厂南蒸馏车间设备员钱国仁作为负责设备的直接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线管理不到位, 没有及时发现、排除P118A出口管线隐患,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其给予留用察看处分。

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关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有关印花税问题的调查通知 【标 签】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印花税问题调查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地便函﹝2001﹞15号 【发文日期】2001-09-04 【实施时间】2001-09-04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印花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根据中央关于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指示,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油股份公司)。参照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组建模式,石油集团公司对其直属的13家油气田企业、16家炼化、销售、管道运输等企业进行了全面重组。原来企业按照业务性质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两部分,将油气勘探、油气生产、井下作业、油气集输、储运和销售、勘探开发地质研究、生产物资采购与供应、炼油化工厂生产销售等主业中的优良资产(核心部分)在规范精简的基础上组建石油股份公司,经国家经贸委批准,于1999年11月5日正式成立;非核心部分由存续企业负责管理,存续企业是石油集团重组改制后留存的企业。 与石油股份公司相同,2000年2月25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股份公司)。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和控股的6家油田企业、24家炼化企业、22家销售企业、1家管道储运公司、1家专业公司、5家科研机构和1家事业单位共60家单位及石化集团本部的主业资产和相关负债纳入股份制改组范围。原有企业按照业务性质划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等3家全资子公司以及48家分公司;非核心部分包括原有的生产技术服务、辅助生产、多种经营及生活后勤服务等部分,由存续企业负责管理。 两大石油集团的改制,使其在纳税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在税收政策上虽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尽快研究解决。我司近期拟对两大集团涉及的印花税问题做一次调查,请你们抓紧收集如下资料:

吉林石化“2005.11.13”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化工二班班长徐某替休假的硝基苯精馏岗位内操顶岗操作。根据硝基苯精馏塔T102塔釜液组成分析结果,应进行重组分的排液操作。10时10分,徐某进行排残液操作,在进行该项操作前,错误地停止了硝基苯初馏塔T101进料,但没有按照规程要求关闭硝基苯进料预热器E102加热蒸汽阀,导致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升高,在15分钟时间内温度超过150℃量程上限,超温过程一直持续到11时35分。 在11时35分左右,徐某回到控制室发现超温,关闭了硝基苯进料预热器蒸汽阀,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温度开始下降,13时25分降至130.4℃。 13时21分,徐某在T101进料时,再一次错误操作,没有按照“先冷后热”的原则进行操作,而是先开启进料预热器的加热蒸汽阀,7分钟后,进料预热器温度再次超过150℃量程上限。13时34分启动了硝基苯初馏塔进料泵向进料预热器输送粗硝基苯,当温度较低的26℃粗硝基苯进入超温的进料预热器后,由于温差较大,加之物料急剧气化,造成预热器及进料管线法兰松动,导致系统密封不严,空气被吸入到系统内,与T101塔内可燃气

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硝基苯中的硝基酚钠盐受震动首先发生爆炸,继而引发硝基苯初馏塔和硝基苯精馏塔相继发生爆炸,而后引发装置火灾和后续爆炸。 本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在事故发生时,在现场作业和巡检的6名员工当场死亡;与双苯厂一墙之隔的吉林市吉丰农药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本单位厂房内作业时受爆炸冲击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吉化集团通信公司一名员工在距双苯厂1000米以外的吉林市热电厂附近的徐州路上骑摩托车时被爆炸碎片击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于12月1日死亡。在受伤人员中有23名双苯厂员工,其它为企业外人员。 本次爆炸直接涉及到的设备有硝基苯初馏塔T101、硝基苯精馏塔T102、2个粗硝基苯罐、2个硝酸罐、苯胺水罐、精硝基苯罐、空气罐、氮气罐、氢气缓冲罐、2个苯胺水普及器等设备、管架和原料罐区1个精硝基苯罐、2个苯罐等,爆炸事故造成周边的企业和居民住宅的门窗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28万元,其中财产损失合计5082.71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合计283.76万元,善后处理费用(含赔偿费用)合计1541.81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吉林石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

吉林石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吉林石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 1企业概况 (一)双苯厂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位于吉林市龙潭区遵义东路19号,原名为吉化股份公司染料厂,2001年改制后称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该单位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现有在岗员工1050人。 该厂现有固定资产原值17.6亿元,净值11.2亿元。拥有苯酚丙酮车间(12万吨/年)、苯酐车间(4万吨/年)、苯胺一车间(6.6万吨/年)、苯胺二车间(7万吨/年)、DEA(2,6-二乙基苯胺)MEA(2-甲基-6-乙基苯胺)车间(0.8万吨/年)等共5个车间,5条生产线。其中苯胺生产装臵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苯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在国内同行业占主导地位,并部分出口;苯酚、苯酐等生产装臵也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二)双苯厂55罐区基本情况

55罐区是双苯厂最大的原料储备库,始建于1954年8月,罐区面积14000平方米;总储存量16100立方米(其中##纯苯9800立方米,邻甲苯胺150立方米,硝基苯2300立方米,邻苯1000立方米,苯胺2850立方米),55罐区共有16个储罐,当日罐区储量2818立方米(其中纯苯1800立方米,硝基苯947立方米,邻二甲苯71立方米)。罐区东侧50米为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中部生产基地,西侧40米、50米、70米分别为两个氢气储罐(储量为800立方米)、苯酚丙酮车间和苯胺一车间,南侧105米为苯胺二车间,北侧30米为4个地下丙烯储罐和循环水泵房。 罐区共有地下消火栓1个,地上消火栓17个,固定消防水炮5个,消防水鹤1个,环状管网,管网直径219mm,供网压力0.9Mpa;储罐均安装有自动喷水冷却系统,工艺灭火剂为氮气和水蒸汽。 (三)双苯厂苯胺二车间基本情况 苯胺二车间始建于2002年初,2004年9月投入生产,占地面积4589平方米。车间由苯胺露天生产装臵和氢压机房(为氢气管道加压的机房)组成,分为硝化、还原、苯胺精制、硝基苯精制和废酸精制等5个工段;生产装臵最大高度43米。生产工艺主要原料为苯和硝酸,两者反应生成硝基苯,经氢气还原后生成苯胺,年生产能力约为7万吨。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车间东侧25米为围墙,西侧为空地,南侧24

吉林石化公司中毒事故

吉林石化公司中毒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08年1月19日,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发生一起中毒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 一、事故单位简介 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主要有合成氨、丁辛醇、硝酸、合成气、空分、动力、硝铵、水汽、电气、仪表、分析、综合等12个生产及辅助车间。 水汽车间主要负责全厂和公司西部各厂的供水、供汽;负责全厂循环水场、上下水管网和厂区低压蒸汽(0.6MPa)管网及热水采暖系统管理。现有设备460台套。 水汽车间空分采暖泵站主要为厂区西部生产、生活设施提供采暖热水,供热面积约2.6万m2。该泵站采用0.6MPa低压蒸汽间接加热采暖水,蒸汽凝液回收至泵站补充水箱。

2400单元主要向丁辛醇系统提供原料粗合成气(CO+H2)。工艺流程:从气化单元洗涤塔后部抽出粗合成气(7.9MPa、249℃、25816m3/h),经低压蒸汽发生器E2411冷却,回收粗合成气余热,副产0.6MPa低压蒸汽,并入厂区低压蒸汽管网。2003年12月投产。 二、事故经过 2008年1月19日11时40分左右,吉林石化公司水汽车间巡线工刘某、林某,在值班长未安排工作的情况下离开车间调度室。 12时55分左右,值班长施某欲安排二人和班长赵某一起去441合成气循环水冷却塔打冰,用手机联系二人,未应答;于是安排班长赵某与王某去打冰;期间,值班长施某多次联系刘某、林某,均未应答。 14时21分,安排班长赵某、王某寻找二人。14时40分,找到空分采暖泵站,发现房门关闭。二人未佩带个体防护用品直接进入泵站后,发现林某在正前方闲置更衣间内,头朝北身体呈蜷曲状跪倒在地,且口中有呕吐物,将林某抬至室外,赵某实施现场急救,王某又进屋找人,发现刘某在闲置的工休间内,靠近窗口处面朝门、手握手机,呈侧卧状倒

吉化公司爆炸事故

吉化公司爆炸事故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60人受伤。新苯胺装置、1个硝基苯储罐、2个苯储罐报废,导致苯酚、老苯胺装置、苯酐装置、2、6-二乙基苯胺等4套装置停产。而此次爆炸事故也导致了一起跨省际、跨国界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吉化爆炸后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硝基苯超标28.08倍。整个污水团长度约80km,以每小时约2km的速度向下游移动,受污染的松花江水流过的江面总长度为1?000多km。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 安全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主要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污染事件的原因 直接原因: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松花江。 主要原因:一是吉化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吉林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五是吉林省环保

中石化吉林石化分公司碳纤维厂

《经济通通讯社18日专讯》中石油(00857)(沪:601857)母公司中石油集 团宣布,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已于近日正式揭牌,标志中国第一个碳纤维生产基地已建成并投 入生产。 中国是碳纤维消费大国,长期以来碳纤维大量依靠进口,经常受到国外技术封锁,急需加快 碳纤维产业自主开发和规模生产进程。碳纤维厂百吨级碳纤维项目于2008年3月在中石油集团立项,5月可研报告获得批复,6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百吨级碳纤维装置全面建成投产,并实现稳定运行,生产出合格的碳纤维产品。(kx) 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1、法人代表:孟凡钧 2、注册资本 3、企业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53号 4、营业范围:科技开发生产: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 5、简介:公司是集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实体,1998年进入国家科技园区。公司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15000余平方米的4栋厂房。2003年呗黑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2007年荣获国家民营科技促进会办法的“全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目前已研制完成有机硅、食品添加剂、纺织印染助剂、消泡剂、表明活性剂等五大类十几个系列产品。公司现有发明专利2项,抗生素专用消泡剂产品荣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公司利用其在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确立了国内生产企业专用消泡剂主要供货厂家的市场优势地位。 成立10余年来,先后开发出科技成果10余项,完成科研成果产品市场转化30余项(系列产品品种),公司自2007年初开始,组织腈纶行业和碳纤维等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碳纤维原丝的生产技术攻关经过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一步法连续聚合和湿法纺丝的工业路线来生产碳纤维原丝。于2009年11月21日一次开车实验攻关,实验生产出合格碳纤维原丝。 二、产品及产能信息 1、产品: T300 T700 山西恒天纺织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山西恒天纺织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民营股份制企业,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工业园区,是专业研究、开发、生产动植物蛋白纤维和碳纤维等新型纺织材料的企业。公司的股东均是多年从事纺织化纤专业的高级技术专业人才和多年从事经营的企业家。公司拥有高分子材料、化工工艺、纺织机电、纺织工艺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技术力量雄厚,极具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 公司研究、开发生产的动植物蛋白质纤维是一种绿色、保健、舒适型的高档纤维,是集天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