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患者肺癌手术治疗术后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肺癌手术治疗术后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肺癌手术治疗术后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肺癌手术治疗术后处理论文

老年患者肺癌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关键词] 老年;肺癌

[中图分类号] r25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28-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老年人肺癌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提高老年人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老年人肺癌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1]。选取我院2006年来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病人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0~75岁。术前所有病人全部行胸部x线检查,26例行胸部ct检查,2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16例(占

42.1%),伴有慢性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者10例(占26.3%)。

1.2 治疗方法

本组外科手术38例,其中全肺切除术4例,肺叶切除术30例,肺楔形切除术2例。有3例术前曾行化疗一疗程,2例给予半量放疗,2例因肿瘤侵及胸壁行部分切除术。

2 结果

术后并发心律失常3例,肺不张2例,心功能衰竭2例,转心内科治疗症状缓解;ards和呼吸功能衰竭各1例,经气管切开、呼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摘要】老年痴呆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己经成为一个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的老年病,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笔者通过一年多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实践,对老年痴呆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当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合理和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已位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四位。我国部分地区资料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0. 38%?2. 25%,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化痴呆,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患者可出现近期记忆、定向、感知、语言和完成复杂步骤工作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外出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棒、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的表现往往不易辨别,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中期患者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较明显。晚期患者大多功能丧失,时空定向力和其他智能明显受损,呈现明显痴呆,并逐渐出现椎体或椎体外系运动障碍。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的32例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痴呆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患者年龄范围73?94岁,平均80岁。在这些病例中,属血管性痴呆的有26例,属ad的6例;早期发病8例,中期14例,晚期10例;住院时间最长的为83天。 2护理问题及干预 2.1心理问题及干预 2.1.1心理问题(1)焦虑:痴呆患者易出现失落和不安全感,症状有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来回走动等。(2)抑郁:表现为呆滞、退缩、食欲减退、心烦、睡眠障碍、疲倦等。(3)激越:情感不稳定,常为小事发火,逃避、顽固、不合作,甚至出现攻击行为。(4)欣快:常表现为满足感,易怀旧,自得其乐,话语增多,面部表情幼稚。(5)淡漠: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环境缺乏兴趣。 2.1.2心理护理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

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10T14:31:32.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侯艳敏 [导读]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无论男性女性部急速增加,病因尚未明确。 侯艳敏(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南山分院黑龙江鹤岗 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275-02 【关键词】肺癌手术后护理 肺癌源发于支气管粘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称为支气管肺癌。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无论男性女性部急速增加,病因尚未明确。在我国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已居男性各种肿瘤的首位。有些肺癌是在结核病的基础上发生。一般为周围型肺癌,生长较慢,部分病人早期即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较晚;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腺癌的一种类型,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侵犯胸膜或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肺癌的治疗分为手术、化疗、放疗等三种,其中以手术为主要措施,由于近年来手术技术和患者管理的进步,绝大多数癌,如鳞状上皮癌、腺癌、大细胞癌等,都可施行安全手术,其中从术前到术后的管理,临床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要求比以往更加严密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4例,女1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2岁,约有1/5的患者无症状,只在体检作X线胸片或因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其它患者多数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25例患者均经胸片或CT片提示肺癌可能而收住。 1.2 临床特点肺癌的症状与肿瘤的部位、类型、大小、发展阶段、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有无并发症以及有无转移等有密切关系。咳嗽为常见初发症状,多因病变侵犯支气管粘膜、肺门、纵隔,或转移灶压迫支气管及其分泌物刺激而引起阵发性咳嗽,早期为干咳,较长时期经治不愈。继发感染时则有发热和脓痰。由于癌肿表面血管丰富,因咳嗽损伤、糜烂或感染而容易出血,多为间歇性咯血,反复小量,痰中带血丝或小量血痰,色泽鲜。胸痛常表现为间歇性隐痛、胸闷。肿瘤侵犯胸膜或肋骨时,胸痛持久加剧,止痛药难以缓解。周围型肺癌可伴有胸闷、肩背痛、上肢痛、肋间神经痛等。早期出现胸闷、气促。当肿瘤阻塞气管或癌转移的淋巴结压迫气管,大量癌性胸腔积液肺内广泛播散时,可出现气促和呼吸困难。初期为低热,肿瘤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继发感染、发热,肺鳞癌易于坏死形成空洞,后期肿瘤坏死毒素吸收后引起“癌性热”,对抗炎治疗无效。 1.3 治疗 早期肺癌(小细胞肺癌除外)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适用于未完全切除、术后病理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支气管残端癌残留的病例,或采用手术与放疗、化疗、免疫、中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如小细胞肺癌应先行化疗或放疗再行手术,非小细胞肺癌应先行手术,手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 2 护理 2.1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病人未完全清醒前,密切观察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如有明显下降,注意病人有无舌根后坠、气道阻塞现象。麻醉清醒后6小时改半卧位,头部及上肢抬高30°~45°,可避免腹部脏器影响膈肌的活动,有利于增加深吸气的幅度。持续吸氧4~6L/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在维持96%以上时可停止吸氧。术后全麻未清醒前,应有专人护理。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呼吸道感染。 2.2 密切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胸腔出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脉博加快、颈部气管移位、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引流量增多等,及时通知医师,并备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及氧气。观察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1次至4小时,血压平稳后改每小时1次,至次日清晨停止,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2.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管理也是手术后护理的重点。应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常规给氧。全麻病人清醒后应立即鼓励和协助其咳嗽、排痰和深呼吸,以形成呼吸道冲击力,使分泌物排出,这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护理措施,24~48小时内至少每1~2小时1次。咳嗽时帮助病人固定胸壁。若痰液难以咳出,应给予雾化吸入和及时吸痰,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对带气管插管的病人,应做到: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滑出或移位;观察呼吸、呼吸音,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要求维持在95%以上);随时吸痰,一次吸痰持续时间不要超过15秒,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拔除气管插管前,须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拔管后即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并做好口腔护理。 2.4 胸腔闭式引流全肺切除术后可放置或不放置胸膜腔闭式引流,若放置,胸膜腔引流管也呈钳闭状态,目的是保证术后患侧胸膜腔内有一定量的积气和渗液,以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可排除胸内渗液、积气,使余肺扩张。全肺切除术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管夹闭,防止,纵隔摆动,并视气管居中情况适时开放胸腔闭式引流管,以保持两侧胸腔压力均等,不影响呼吸容量。应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或气管向健侧移位等,当发现胸膜腔内有大量积气、积液,气管和纵隔向健侧移位时,应汇报医生,并协助开放引流管,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和液体,维持气管和纵隔居于中间位置。一般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放液速度应缓慢,以防止大量快速放液使纵隔突然移位,导致心跳骤停。如无胸膜腔积气或积液表现,一般术后4~5日将胸膜腔引流管拔除。对未放置胸膜腔引流管的病人,如出现胸膜腔积气、积液,气管和纵隔向健侧移位,应协助医生行胸膜腔穿刺术,抽出一定量的气体和液体,维持纵隔在中间位置。 2.5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有创口痛、引流管插入部痛、咳嗽、体动所致的疼痛。此时,必须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创口状态、呼吸状态等,并考虑使用有效的镇痛剂。处理好疼痛可使患者安乐地度过术后生活,防止术后并发症。充分解除痛苦,能使患者早期下床,促进残存肺的再膨起和气管分泌物的排除。手术后马上可实施硬膜外麻醉法,这几乎完全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尽快开始下床。但目前我院使用较多的呈肌肉注射法,即杜冷丁50 mg加非那根25 mg。而后改为定时内服镇痛剂。 2.6 术后静脉输液、饮食管理、镇静止痛、体位安置、躯体活动、预防感染等,同胸外科病人一般护理。 2.7 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引流管拔除后,可协助病人起床活动,指导病人进行肩关节活动锻炼。如拉绳运动、术侧手臂上举、爬墙,以及肩关节向前、向后旋转等。出院前患侧上肢能越过头顶触及对侧耳朵。 2.8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肺不张、肺炎、张力性气胸、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等。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

治疗肺癌的中成药

治疗肺癌的中药名目繁多,有天然纯中草药,也有经炮制的中草药。肺癌常见中草药有白术、茯苓、生地、当归、丹参、枸杞子等等。肺癌常用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兼顾局部与整体,可单独行之,也可结合手术、放化疗使用,可起到不同的疗效。 治疗原发性肺癌的参考方: 1 夏枯草24克,蒲公英30克,昆布30克,生牡蛎30克,石韦30克,茯苓24克,生熟薏苡仁各24克,南北沙参各12克,肥知母12克,瓜蒌皮24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2 石斛15克,藕节12克,天冬12克,苦桔梗6克,生甘草6克,桑白皮12克,蒲公英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 紫草根15克,生地15克,地榆12克,王不留行12克,五味子6克,麦冬12克,鱼腥草30克,蒸百部12克,天花粉12克。水煎,每日剂,分三次服。 4 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6克,白芍12克,大麦冬12克,象贝母9克,土茯苓30克,山慈姑12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5 紫草根30克,蚤休15克,前胡9克,夏枯草24克,昆布30克,山海螺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6 蜀羊泉30克,寻骨风24克,桑叶12克,茯苓24克,土茯苓30克,菝葜30克,生黄芪15克,炒党参12克。水煎,每日1剂,分三次他。 治疗肺癌的中成药: 清肺散结丸:是根据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肿瘤治疗学的理论而开发研制的新型呼吸系统肿瘤治疗药物,选用灵芝、冬虫夏草、阿胶、珍珠、牛黄、绞股蓝等十余种名贵中草药,科学配方,按炮制规范,采用现代最新工艺精制而成。在治疗肺癌上抓住益气补血,扶正袪邪,平衡阴阳三大根本,全面调整机体的抗癌能力和适应能力。 金复康口服液: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不适合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或与化疗并用,有助于提高化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 鸦胆子油软胶囊:抗癌药。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消化道肿瘤及肝癌的辅助治疗剂。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9), 837-84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a84612696.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a84612696.html,/10.12677/acm.2018.89140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Lung Cancer Therapy Zhi Yang, Chunlong L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Yuey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Yueyang Hunan Received: Oct. 20th, 2018; accepted: Nov. 6th, 2018; published: Nov. 13th, 2018 Abstract The lung cancer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it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clinic. Treatment includes surgery,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and so on. Surgery,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the main treatments for lung cancer. However, only 20% to 30% patients are clinically suitabl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The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regiment has limited efficac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is still less than 15%, and the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are relatively large. At present, the new treatment me-thods, such a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iodine 125 seed stereotherapy and so on, have enriched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lung cancer. Keywords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肺癌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杨志,林春龙 南华大学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岳阳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6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摘要 肺癌发病率成逐年递增趋势,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术、化疗、放疗是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临床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只有20%~30%,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 症状分期及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症持续加重,个性人格改变明显,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要注意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或指责。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应耐心解说,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病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 2. 饮食护理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3. 安全护理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做好“六防”:防自我伤害;防跌伤骨折;防意外事故;防药物中毒;防病人走失;防恶习非命。 4. 日常照顾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卧床不起患者,必须给予护理,清洁口腔,要定时给患者洗澡、洗头,要勤换衣服。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处理,清洗干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感染及褥疮。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5. 晚间骚扰及四处徘徊护理:①在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就可避免半夜醒来。②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的过多,给予患者多一点体能活动。③患者徘徊需专人陪护。④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⑤患者有时会自以为失去了东西而四处找寻,所以最好是把他们常用的物件放在显眼的地方。

肺癌患者术后护理指南

肺癌患者术后护理: 1.一般术后禁食禁水需6小时以上,在护士告知可以饮食之前请勿擅自给患者喂食水,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2.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所以不必惊慌,可以在医护的指导下用温水擦浴、冰敷等方法降温。 3.切口疼痛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会出现切口疼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消失。下面的措施可以减轻术后疼痛: 1)患者在翻身或活动时要避免各种引流管因移动、牵拉引起的疼痛; 2)在指导患者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时,要用手按压伤口部位,减少因切口张力增加或震动引起的疼痛; 3)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如听音乐、数数等。 4.术后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可进食鱼类、肉类、蛋类及豆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良好的饮食对肺癌患者的康复是有促进作用的,一定要注意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肺癌护理措施,肺癌病人的饮食营养要丰富,清淡,肺癌病人常因病情痛苦失去食欲,家人应根据患者喜好准备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以高蛋白、维生素等营养为主,鲜榨果汁和蔬菜汁对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禁烟和定期复查 肺癌手术后,要禁止患者吸烟,以免促进复发。有肺功能减退的,要指导病人逐步增加运动量。肺鳞癌手术后易侵犯局部造成胸腔内复发。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

意事项要经常注意病人有无发热、剧咳、痰血、气急、胸痛、头痛、视力改变、肝痛、骨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等,发观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术后一般大部分患者都会服用清肺散结丸,一定按照医嘱定期服药。同时,病人应定期去医院作胸部检查,并留新鲜痰液查癌细胞。肺腺癌或未分化癌容易远处转移,如转移到淋巴结、骨、肝、脑及对侧肺。术后要经常注意病人恢复情况,若有复发,应立即到医院请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行放射治疗或化疗。 6.患者手术后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让患者顺利恢复是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愿望。患者手术后,家属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患者的心理、饮食、活动及病情观察方面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取患者早日康复。手术使躯体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会体验到伤口疼痛等不适,加之患者不能自主活动,易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时候,家属应安慰和鼓励患者,并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正确地给予患者术后饮食。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迅速处理,从而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关。 7.合理体位,适当运动与锻炼 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术后锻炼时应取能直立的功能性位置,以促进恢复正常姿势。不宜下蹲解便,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下地活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锻炼,锻炼前给予适当的镇痛药并协助患者咳出痰液,运动量以不引起疼痛和疲倦为度。 建议及说明: 一般止疼药较强烈的副作用就是便秘,有的病人会很严重,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肺癌化疗时的肺癌护理常规一定要做好。 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象,每日护理查房问诊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等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记录。除做好病房、被褥消毒外,还要做好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其他病房走动,减少探访,避免交叉感染。嘱患者不要随便抠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 2.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轻、中度腹泻的患者,观察评估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及肛周皮肤受刺激情况,协助患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告知患者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心理护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人员通过做好四要素而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4. 预防肌肉酸痛反应。常发生于化疗2~3天,多数1周左右恢复正常。除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外,应注意向患者解释,让其知道这种症状是可逆的。并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按摩酸痛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理疗。 5. 预防皮肤毒性反应。嘱患者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6.预防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在床边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药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觉安全。 7.预防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水肿,严重者出现浆膜腔积液。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特别是要督促患者按医嘱使用激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及周围水肿变化。出现水肿时予以评估水肿情况,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严重时的周长,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增加静脉血回流,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防止擦伤皮肤。 8.预防超敏反应。患者出现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超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吸氧,应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物,直至恢复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痴呆是获得性、持续存在的高级神经功能全面障碍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主要分为原发变性痴呆(如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VD)和继发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药物。 (一)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自理能力、痴呆程度、家族史和危险因素;进行安全评估和照料者评估。 (二)身体状况 1.老年性痴呆(AD)起病隐匿,典型的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忘记熟悉的人名,而对年代久远的事记忆相对清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症状。最后导致失语、失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个方面。其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 (三)护理措施 1.日常护理维持简单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患者出现错误不要责备,也不要与患者争执,也没有必要可以去纠正,要维护患者的

自尊。 2.维持有效沟通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和表情,尽量不用疑问句和否定句,试着解读患者,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接受患者不正常的表现,适当用一些身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关爱。 3.安全管理居所要安全,移走剪刀、刀和易碎的器具,妥善管理电器,防止自伤;患者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有人陪同,防止走失,让患者随身携带个人信息卡片以防不测。 4.精神行为异常的应对出现异常要不失原则地让步,避免纠缠和过度劝解,进行角色转换、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顺其自然稳定情绪,学会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切勿惊慌失措、愤怒不堪。 5.遵医嘱发药到口,切忌让患者自己管理药品。 (四)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尽量自己独立穿脱衣服,衣服要简单、宽松、合适,件数不要多,外衣最好选用双面能穿的,避免穿纽扣多及复杂的衣服,以减少他人的依赖。始终开着厕所门,让患者易找到。 2.给患者制定好一日生活表,尝试给患者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不要给许多内容让他去选,以免使他们产生困惑而无法决定从事那一项好;督促患者加强身体锻炼,尽量维持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以往的兴趣爱好来安排适当的运动。

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18-08-16T15:43:03.1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作者:姜义辉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护理干预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ICU.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80 cases of lung cancer in ICU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ll the 180 patients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nursing intervention 肺癌全名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当今社会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方法。肺癌手术范围较大,时间长,对全身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肺癌患者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180例。其中,男155例,女25例,年龄34~76岁。术前支气管镜、CT、X 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癌,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安置适当体位。患者未清醒前取平卧位,患者清醒后血压正常,一般情况平稳,应改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胸膜腔引流。2~3 h给予变动体位一次,长时间躺卧同一体位,压迫伤口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皮肤坏死。 1. 2. 2 向手术医生了解患者在术中及有关麻醉的情况和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扎好胸带,以减少呼吸和咳嗽时的疼痛。妥善安置引流管和引流瓶,保持引流通畅。 1. 2. 3 观察血容量情况。非全肺切除手术者,若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易发生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血压低、心率快、四肢湿冷等,应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大,应注意补液速度及量,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1. 2.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术后24 h内,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每10~30分钟测量1次,并做详细记录。平稳后改为1~2 h 测量1次,持续平稳24 h可改为2~3 h进行1次,逐渐改为常规监测。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6小时测量1次。②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环变化。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及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有無低血钠、低血钾等临床表现。③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纠正,防止心力衰竭。全肺切除术后、麻醉及手术中缺氧可提高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增加心脏的应激性;高龄、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2]。 1. 2.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给氧。①患者未清醒前注意防止舌后坠和误吸呕吐物,用吸引器吸出咽部痰液和唾液。注意患者有无痰多及堵塞呼吸道表现,以便及时处理,同时注意痰的形状。②向患者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排痰。术后3 d内,护士应协助患者排痰,可预防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排痰困难者可拍背助其排痰:叩击时五指并拢,掌呈杯形。每次叩击有一定的空空响声,叩击者腕关节用力,自胸廓边缘向中央(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依次叩击患者的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目的是使粘附在气管壁的痰松动便于排出。每一侧叩击1~3 min,120~180次/min,叩击力量要适中,以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为宜。叩击时用单层内衣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排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以免发生窒息等。 ③雾化吸入3次/d,20 min/次。④严密观察动脉及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了解心肺功能、循环血量等。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数值调节吸氧的浓度及量。持续给氧,氧流量为3~5 L/min。 1. 2. 6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量及颜色,并做好记录。确定有无术后出血,引流液呈鲜红色,引流量>200 ml/h,持续3 h以上表示有休克倾向[3,4]。患者表现面色苍白、冷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尿少等均可提示胸内有活动性或进行性出血,早发现,早确诊。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了解引流是否通畅及肺复张情况。 1. 2. 7 减轻伤口疼痛。手术伤口由于患者体位变动或者咳嗽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剧。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以及有效的保护伤口的方法[5]。①床上翻身。术后早期,在不宜下床活动时,可适当进行一些床上活动,床上翻身可增强胃肠蠕动,改善呼吸功能,并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要使用有护栏的床,翻身时先将身体平稳地移至床栏的一侧。依靠床栏的支撑,完成翻身动作。翻身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口的稳定。②伤口按压。患者术后咳嗽或活动时都可能引起伤口疼痛。妥善固定伤口,掌握伤口按压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指导患者把双手放在伤口的上下方或两侧,当患者咳嗽或活动时,轻轻按压伤口,使伤口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避免因振动引起的伤口疼痛,也可以把一个小枕头放在伤口上,患者的手臂轻轻按压,将枕头相对固定在伤口上,再进行咳嗽或活动。进行深呼吸锻炼时也可采用上述方法。活动结束后减去按压。③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治疗、护理效果。指导患者及时反馈疼痛的任何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与参与。 1. 2. 8 实施心理护理,积极消除疾病及环境对患者不良的心理影响。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需要,通过多途径探索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仔细观察,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6-8]。 1. 2. 9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水。观察患者术后饮食状况是否受麻醉、胃肠功能的影响。鼓励、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以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 记忆障碍:是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表现好忘事,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转身即忘,忘记家庭住址和亲人的姓名等。常丢三落四,东西常放错地方或丢失。 2. 智力障碍:病人不能适应新环境,也不能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明显减退。 3. 言语及定向障碍:早期可表现说话啰嗦、无主次,常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 4. 人格改变:可表现变得固执、孤僻、自私,活动减少,对周围环境、对亲人漠不关心,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不讲卫生等。 5. 精神症状:可出现幻觉、妄想等,常出现被窃妄想、嫉妒妄想等精神症状。 二、一般护理 1. 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保证足够营养,预防噎食、呛咳、误食的发生。 2. 协助料理个人卫生,做好大小便失禁及皮肤的清洁护理。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影响病人睡眠的各种因素,避免睡眠规律颠倒。指导和教会诱导睡眠的技巧,如温水泡脚、放松训练等。 4. 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如设施简单固定、床铺放低、走廊装置扶手、地上不能打滑或有障碍物,必须由专人陪护,并使患者与有暴力行为者隔开。 三、对症护理 1. 强化记忆训练,延缓智能减退。患者入院时视病情进行进行强化训练,让患者能找到自己的床位、上厕所及去餐厅进餐,避免睡错床、

找错房间与他人发生冲突。谈时言语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鼓励患者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2. 提供安全、保护性环境,各功能居室均有醒目标识,配有扶手、地面防滑、夜间光线适当,床边加护栏,以防跌倒和坠床发生;患者离床活动时,必要由专人陪伴,避免其走失,同时在患者身上挂身份识别卡,以防其不慎走失后联系家人;注意用药的安全,药物应看服到口,确认服下,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嗜睡,意识不清等现象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卧床患者,应注意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 对伴有幻觉、妄想支配而易发生伤人、毁物、自伤等异常行为的患者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清除所有危险物品。 四、心理护理 1. 与患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固定人员护理,以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 2. 爱护、尊重和理解患者,让其感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 3.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活动特点,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满足其合理需求。 4.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或焦虑、抑郁自杀等消极情绪时,耐心、缓慢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了解,认识其患病的性质,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5. 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和健康教育目标。鼓励病人在能力范围内自我料理个人生活,并有计划的进行生活能力的教育、培养和康复训练。 6. 鼓励患者参与适合其认知水平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或学习新的技能,使其恢复和保持沟通能力和社会功能。

肺癌治疗与预后

肺癌治疗与预后 (一)化学治疗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 (二)放射治疗 1.治疗原则 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化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病人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 2. 放疗的分类 根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分为根治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及腔内放疗等。 3.放疗的并发症 肺癌放疗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和放射性脊髓炎。上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与放疗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三)肺癌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目的是: 完全切除肺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达到临床治愈; 切除肿瘤的绝大部分,为其他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即减瘤手术; 减状手术:适合于少数病人,如难治性胸膜腔和心包积液,通过切除胸膜和心包种植结节,切除部分心包和胸膜,治愈或缓解心包和胸膜腔积液导致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或改善生活质量。减状手术需同时作局部和全身化疗。外科手术治疗常常需在术前或术后作辅助化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究进展汇总

2020CSCO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治疗研 究进展汇总 基于肿瘤形成的“土壤环境”理论,抗血管治疗一直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类型。此次CSCO的抗血管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分别就肿瘤抗血管治疗的各个议题进行专题讲解。于此,为读者朋友汇总来自范云教授的《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和来自褚天晴教授的《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纵览临床抗血管治疗的研究发展。助力患者朋友学会应用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上,因为均为失败的研究结果,在这里不为读者赘述。我们详解一下抗血管治疗部分的成绩。 1.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可提升PFS,OS无改善,失败为主。 提起抗血管药物,早年主要以贝伐单抗的研究为主,多通过与EP/IP化疗的联合,多药一线或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PFS是有提升的,但是最终的OS分析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目前贝伐单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没有积极推荐。

2.国产抗血管小分子: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后线单挑小细胞肺癌获佳绩,跻身治疗框架内! 后续随着国产抗血管小分子药物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的出现,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逐渐出现了阳性的研究结果。如安罗替尼≥3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了7.3:4.9月的PFS延长,HR=0.53,下降了47%的死亡风险!安罗替尼后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也获得国家NMPA 的批准,激起了国内对于抗血管小分子药物在肺癌应用的全方位拓展。 由范云教授领衔开展的呃一项阿帕替尼3线/4线治疗晚期SCLC的II期研究中,有效率为17.5%,疾病控制率为75%,OS 5.8月。也获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3.免疫+抗血管联合二线初尝试创佳绩,获国际认可!

阿尔兹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 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一、心理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常常产生焦虑,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对于经常出现焦虑的患者,要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也可以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于表现抑郁的患者,如常出现呆滞、睡眠障碍、疲倦等,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对患者多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劝导患者增加活动,如递给他梳子,说:“你的头发很漂亮,梳一下吧。”让他做决定。如果能对他们展示你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他们会和你一起做。如:一起吃饭、下棋、读报等。而有激越症状的患者,如常为小事发火,甚至出现攻击

肺癌病人术后护理

肺癌病人术后护理 肺癌术后护理是增强肺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等,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并发症。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因素,肺癌患者术后身体较虚弱,且治疗效果不稳定,所以肺癌患者术后饮食中补充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肺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 肺癌手术后的头几天,由于麻醉、应激、术中胃肠处理等原因,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或部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在肺癌患者能够吞咽,胃肠道功能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应改用口服营养,因为这是生存质量最好的方式。可以从流质、半流质逐步向固体食物过度。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应给予含丰富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鲜鱼和米粥、米饭、面条等主副食品,各种蔬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也是患者必不可少的食品。 肺癌病人术后的饮食: 术后根据病情来调配饮食。因为手术创伤会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以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抑癌物质,能够阻断癌细胞的生成,另外大蒜也含有抗癌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格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

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 肺癌病人术后要素饮食供给: 要素饮食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在足够热量供应时,可以补充蛋白质营养,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在热量供应不足时,支链氨基酸也能提供更多的热能。要素膳的种类很多,应用时,要从低浓度开始,若口服应注意慢饮,由于要素膳为高渗液,引用过快易产生腹泻和呕吐。 肺癌病人术后禁烟和定期复查: 肺癌手术后,要禁止患者吸烟,以免促进复发。有肺功能减退的,要指导病人逐步增加运动量。肺鳞癌手术后易侵犯局部造成胸腔内复发。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要经常注意病人有无发热、剧咳、痰血、气急、胸痛、头痛、视力改变、肝痛、骨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等,发观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病人应定期去医院作胸部检查,并留新鲜痰液查癌细胞。肺腺癌或未分化癌容易远处转移,如转移到淋巴结、骨、肝、脑及对侧肺。术后要经常注意病人恢复情况,若有复发,应立即到医院请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行放射治疗或化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