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20年“白猫杯”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决赛试卷

上海市2020年“白猫杯”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决赛试卷

上海市2020年“白猫杯”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决赛试卷
上海市2020年“白猫杯”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决赛试卷

2020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

初中组决赛试卷

编号_______ 区(县) 学校 年级 姓名

考试须知:

1. 竞赛时间为90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30分钟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放在桌面上(背面向上),立即离场。

2. 竞赛答案全部书写在试卷纸上,必须使用黑色或蓝色的圆珠笔或钢笔答题,用红色笔或铅笔书写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等必须填写在试卷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 本试卷共8页(其中第8页为草稿纸),满分为100分。

6. 答题若须用相对原子质量,请从下表中查找。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

A.施肥时肥料中产生的气体 B.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

C.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 D.化粪池里挥发出来的气体

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我国酸雨区的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在下列措施〔①减少燃煤,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酸性土壤中施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中:能够有效地减少酸雨产生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3.久煮的火锅汤不宜多喝,因其中含有较多的...................................................................()A.硝酸 B.亚硝酸 C.硫化氢 D.亚硝酸盐4.有M、N和R三种金属,已知在它们的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其水溶液pH

>7。M不溶于盐酸,R的盐不适宜在M质的容器中盛放。则M、N、R连同H四者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列的先后顺序是………………………………………………………….()A.N、M、H、R B.R、H、M、N

C.R、M、H、N D.N、H、M、R

5.已知4.6 g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下列对于酒精分子的元素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二种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无法确定元素组成

6.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的重要原料。环己烯在适当条件下与很多种氧化剂反应均可制得此物质。下列氧化剂〔①O2;②KMnO4;③H2O2;④HNO3;⑤Ca(ClO)2〕中,起氧化作用后不污染环境,可视为绿色氧化剂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7.在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的NaOH溶液。以下各图中,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Q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W之间的关系的是.........................................()

8.近年来报刊上陆续披露了一些发生在各地的恶性事件,例如:①用工业酒精兑水假冒白酒;②用福尔马林浸泡海参使食物“保鲜”;③用无碘盐假冒加碘盐;④用工业盐假冒食盐;⑤用工业用油假冒食用油等。其中可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后果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9.能够快速、有效地减缓大气中CO2增加趋势的生态学措施是…………………………()

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 B.控制人口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

10.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已知该有机物和O2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6O B.CH4 C.C2H2 D.CH2O

二.填空题(共41分)

1.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爆炸的事故频频发生。引起爆炸事故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矿瓦斯爆炸的事故一旦发生,受困在矿井中的矿工生还的希望很小,因为他们同时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因素的伤害。

2.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也可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

(1)以下是14种可被人们利用的能源: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

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力。试把它们填入下表中的适当位置: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燃料能源

非燃料能源

(2)指出上述14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学生用来研究酸雨成因的实验用“催化

棒”。这是由两根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固定在粗玻璃管

中,B端用电热丝相连接而成。实验时,只要将A端导

线连接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

丝伸入盛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试回答:

(1)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再往其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模拟实验得出酸雨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约燃煤300万吨,若煤的平均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将排放

SO2_____________t;若生成的二氧化硫有60%转化为H2SO4,这相当于每年在高空大气中散播______________t 98%的H2SO4。

4.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Al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研究表明,Al3+在人体内会阻碍小肠壁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和其它组织内磷的含量减少,造成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痴呆症。营养学家指出铝的安全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7 mg,即0.7 mg/d·kg。(1)已知在制作炸油条的面料时,每1kg面粉中须加入0.5kg水和4g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又知在烹炸过程中质量减少20%。试通过计算回答:一个体重为50 kg的成人,如果每天食用油条100g,此人摄入铝的量是__________mg/d,_________超过铝的安全摄入量(填“已”或“尚未”)

(2)请你提出两条可以降低铝的摄入量的建议:

②。

5.上海近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高速列车已经在上海市内运行。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物质的反磁性。一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化学式为Y2Ba4Cu6O13,它是以Y m O n、BaCO3和CuO等物质为原料,经研磨、烧结等一系列工艺合成的。已知在加工过程中原料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

(1)超导体物质Y2Ba4Cu6O13中元素“Y”呈价;

(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6.甲、乙两同学共用一套实验装置(见图)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

虽然两位同学用的是同一套实验装置,但是具体的做法却不尽相同。甲同学关注的重点是装置D中放置固体混合物的玻管。他通过称量,测定出该玻管(含固体混合物,下同)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然后据此计算铜的含量。而乙同学则是测定反应前后U形干燥管E(含干燥剂,下同)的质量差,再根据这些数据计算铜的含量。设试样的质量为W,反应前后玻管的质量分别为D1、D2;反应前后U形干燥管的质量分别为E1、E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甲、乙两同学铜元素含量的计算式:

Cu%(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在本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缺少了这个装置,对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在本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缺少了这个装置,对实验的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证混合物中氧化铜完全还原,实验中应该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卸下装置D中的玻管或U形干燥管进行称量前,必须妥善地完成哪些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与计算题(共39分)

1.现有X、Y、Z三个失落标签的气囊,分别盛放着三种可

燃性气体:CH4、H2 和CO(姑且称它们为“试验气”)。老师说:

只要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再将燃烧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

A、B两个洗气瓶(见图),就可把三种气体方便地鉴别出来。接着老师要同学们回答下

列问题,请你也一起回答:

(1)两个洗气瓶中应该盛放什么液体?

(2)若实验后洗气瓶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该试验气是什么?

(3)若实验后洗气瓶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什么?写出B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若实验后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又是什么?若B的质量增加m g,那末A的质量增加若干克?

(5)如果A与B中的液体颠倒盛放,会有什么结果?

2.某同学用稀硫酸和氧化铜做“氧化铜 + 硫酸──→硫酸铜 + 水”反应的实验,取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一起来回答:

(1)哪几次实验中氧化铜有剩余?

(2)哪几次实验中硫酸有剩余?

(3)x值是多少?

(4)计算实验中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5)第2次实验中,氧化铜刚刚完全溶解时,溶液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水体(如江、海、河、湖泊等)的水中总是含有少量有机物,水中的微生物(好氧细菌)使这些有机物全部氧化成CO2 和H2O所需O2的量叫“生化需氧量”(符号为“BOD”,单位是g/L),BOD是衡量水体中水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中含氧量的大小。BOD值越大表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消耗得越多,残留得越少,故水质越差。

(1)写出C6H12O6 (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2)某水体的水中含0.001%有机物(以“C6H12O6”代表),试计算该水体中水的BOD值(须写出计算过程);

注:计算时,水的密度看作1g/cm3。

(3)已知20℃时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92 g/L。如不考虑空气中氧气的不断补充及水体的流动等因素,则第(2)小题所述水体中,当有机物氧化后,鱼类等水生动物还能生存吗?

4.(1)我国的合成洗涤剂市场上,既有固态的洗衣粉,也有液态的洗衣液,请你简要地对两者的优劣作一比较(各叙述两点)。

(2)什么是酶?酶在有机物分类中属于哪一类物质?洗涤剂中主要加入哪几种酶?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3)液态洗衣液与固态洗衣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造成目前液态洗衣液在市场上低占有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保存期不长。请你从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环境等因素去分析,为什么液态洗衣液保存期不长而洗衣粉却可较长期保存的原因。

(4)请你在延长洗衣液的保存期方面献计献策(任述一点)。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最新

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初中组决赛试卷 编号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本试卷分三大类,判断题为24分,填空题为分,简答题为分,总分为100分] 入其中, 以免造成衣服局部变色。 2 .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剂活性的蛋白质。它们无论在常温或是高温下,都可以大大加快物质反应的速度。 3 . 面粉可根据其面筋含量的高低而分为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前者适宜于做馒头、面包等软韧性食品, 后者适宜于做饼干、香脆饼等松脆性食品。 4 . 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国家、1 / 3 的人口面临水荒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途径是:①实现海水的淡化处理②寻找和种植适应海水盐度的植物。 5 . 纤维素与淀粉一样, 也是长链分子的碳水化合物。营养学家指出, 食物中适当增加纤维素含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这是由于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含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可以把纤维素消化成葡萄糖, 从而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缘故。 6 . 节日里燃放烟花时, 其中的部分火药先被点燃, 所产生的热能推动烟花中剩余的物质顺着封闭的细管笔直向上冲去, 然后在空中炸开! 由于在空中爆炸的炸药中混入硝酸锶、硝酸钡、硝酸钠、硝酸铜等等金属化合物, 因此产生了绚丽多彩的彩花。 7 . 为了维持人体中水的平衡, 必须严格地控制水的摄入量, 使其恰好等于水的排出量。为此目的,一般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昼夜需要饮用2000 ~ 2500毫升的水。 8 . 水是一种中性的物质, 因此常温下蒸馏水(很纯净的水)的pH值一定是7。 9 . 人体摄入的六大类营养素中, 属于供能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 供能最多的物质是脂肪。 10 . 气象的数据表明, 地球气候有日益变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遏制温室效应, 防止全球性的灾害发生, 作为第一步应首先贯彻、落实自2018年2月16日起生效的《京都议定书》。 11 . 牙膏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牙膏, 配方也各不相同。但保湿剂、胶粘剂、摩擦剂、发泡剂、香味剂、稳定剂、防龋剂等是所有牙膏中共同的、必须具备的组成成份。 12 . 平常缺少锻炼的人一旦做了剧烈运动, 第二天起就会感到肌肉酸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剧烈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多, 则发生氧化反应的葡萄糖也多, 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来不及从体内排出, 以致造成二氧化碳(碳酸)在肌肉内大量积聚而感到酸痛。这种现象只有等到肌肉中二氧化碳慢慢地排出后才能消除。 二、填空题(共分)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 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结

简答题 1、新课程(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①实现课程功能的 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紧、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美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调练的现状,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新课程改革中怎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①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②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

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 2、化学学科发展特征: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 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经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 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②从定性向定量化深人。比 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 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 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③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 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能够看出,每一 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 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 3、化学史教育价值在①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 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②创设化学教学情景,把化学知识的 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 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 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④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经过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 行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 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⑤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化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 经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4、先行组织者教学意义:①经过先行组织者策略有效地帮 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 生有意义的学习。②教师选用不同的适合本节课的“先行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高中组试卷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高中组试卷

201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 高中组试卷 参赛者须知: 1.答题时间为90 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前45分钟内不得离场。规定时间到,立即把试卷整理好放置在桌面上(背面向上),迅速离场。 2.竞赛答案全部书写在试卷纸上,应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凡用红色笔或铅笔所书写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姓名、准考证号码和学校名称等必须填写在试卷上方指定的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本试卷共6页(其中4页是试卷纸,2页是答题纸),满分为100分。 6.答题须用相对原子质量请从下表中查找。有效数字根据题目要求确定。 1

2 H 1.008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L 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n [222] Fr [223] Ra [226] Ac-L a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1 ~ 2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 位置内,共28分) 1.表面活性剂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化学品,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产品。几乎渗透一切经济领域。被称为 A .工业血液 B .工业味精 C .工业粮食 D .工业催化剂 2.小张同学查阅资料后可知:叠氮酸(HN 3)与醋酸酸性相似。请根据小张同学查得资料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N 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 3)>c(H +)>c(N 3-)>c(OH -) B .HN 3与NH 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 .NaN 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N 3 -) >c(OH -)>c(H + ) D .N 3-与CO 2是等电子体 3.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202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知识与能力》考 试真题 一、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是()。 A.认识氧气物理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自然界循环过程 C.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D.感受化学对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D @~~ 【解析】“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培养学生与情感态度相关的能力。ABC 三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2.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 A.活动表现评价 B.纸笔测验 C.档案袋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 【解析】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3.物质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方面的知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理论性知识 C.化学技能型知识 D.化学情意型知识 【答案】A @~~ 【解析】一般地说,化学陈述性知识包括化学中具体的、各自相对独立的有关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化学反应及其具体应用的知识。 4.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 B.计算机辅助教学 C.计算机辅助管理 D.计算机辅助设计 【答案】B @~~ 【解析】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017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2017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考试须知: 1.竞赛时间为60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30分钟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和答题纸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2.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必须用黑色或蓝色的圆珠笔或钢笔书写,用红色笔或铅笔或没有写在答题纸上的所有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答题纸表格内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3分,共30分)1.居里夫人花费4年多时间,历尽艰辛,从沥青铀矿中提取镭和钋。 2.1826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李比希宣布他发现了新元素——溴。 3.食品防腐剂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并能防止脚气病等。 4.豆腐中含有维生素B 3 5.第一个发现水是一种化合物的科学家是普利斯特里。 6.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7.用洗衣粉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8.铜元素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造血过程。氟元素可以预防龋齿。 9.“点石成金”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10.水体富营养化会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大量减少,破坏水产资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尽管每个人都离不开穿衣吃饭,而衣服和粮食又离不开农业。但是,大多数化学家不愿意从事农业研究。有一个化学家对农业感兴趣,转而研究农业化学。结果发明了钾肥、磷肥,使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这个化学家名字是 A.拉瓦锡 B.李比希 C.牛顿 D.道尔顿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以下关于现在使用的镜子的制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是在玻璃的背面镀一层铝 B.大多数是在玻璃的背面镀一层银 C.大多数是在玻璃的背面镀一层水银 D.大多数是在玻璃的背面镀一层镁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 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净化 B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海水晒盐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 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初中组试卷A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初赛 初中组试卷A 编号区(县)学校年级姓名 考试须知: 1、竞赛时间为90分钟。迟到超过15分钟者不得进场。30分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2、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用红色笔或铅笔所作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3、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试卷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4、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5、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 1、加酶(佳美)洗衣粉,不能用沸水冲泡的原因是…………………………()(A)洗涤剂分解(B)酶失去活性(C)洗衣粉中的起泡剂失效(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环保问题中,属于酸雨带来的危害是………………………………() (A)湖泊,河流酸化(B)建筑物、金属制品遭到腐蚀 (C)雕塑被腐蚀(D)以上都是

3、腐烂的白菜不能吃,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大量的………………………………() (A)亚硝胺(B)亚硝酸(C)H2S (D)亚硝酸盐 4、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 (A)碳酸氢钠与酒石酸(B)碳酸钠与酒石酸 (C)碳酸钠与硅酸(D)碳酸氢钠与硅酸 5、铜制器皿上刻字画,可以用下列哪一种溶液来处理铜表面………..…. ….() (A)FeCl2溶液(B)Pb(NO3)2溶液 (C)稀盐酸(D)浓FeCl3溶液 6、在盛有硫酸铜饱和溶液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放置数天后,看到的现象是……………………………………………………….()(A)晶体部分溶解(B)晶体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C)晶体质量不变,形状改变(D)晶体质量减少,形状改变了 7、来自海洋深处的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 (A)SiH4(B)H2(C)CO (D)CH4 8、我国三峡水利工程所提供的清洁、价廉、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控制…………………………………() ①温室效应②白色污染③SO2污染④烟尘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数种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 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当人体胃酸过多时适合食用的食物是………………………………() (A)葡萄(B)苹果(C)牛奶(D)鸡蛋清 10、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烟有害健康 (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因此CO进入血液会导致人体内缺氧。(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3% 二、填空题(共43分) 1、“五钠”是含磷洗衣粉中常用的一种助剂,其分子式为,其中磷的化合价是。 2、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其灯管里充入了各种特殊的气体,接通电源后就能发出各种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中学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 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碳酸氢铵(化学式NH 4HCO 3 )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①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如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挥发;蒸馏; 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等 ②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 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 的腐熟;腐蚀;中毒等 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的依据。 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 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 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延展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②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 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 性、酸性、碱性等。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Ⅰ、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若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 时,必须集气瓶先装少量的碱液,用来吸收生成的CO 2、SO 2 )②冷却后,打开 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Ⅱ、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药品用量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Ⅲ、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还可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①无色 ②氮气难溶于水③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6、铜绿: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绿色粉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碳酸铜能与稀盐酸反应: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7、CO 2 能使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 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净化 B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海水晒盐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 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完整版)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CO2 (5) 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 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 氨气: 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 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 、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 (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 的化合物只有AgCl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 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 是红褐色沉淀,Cu(OH)2 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 (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 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 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 (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 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 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