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2009年4月12日

目录

一、单位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1)

二、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特殊性

与适应性分析 (9)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 (14)

(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4)

1.现有基础 (14)

2.问题及不足 (20)

3.建设目标 (21)

4.建设内容 (21)

5.建设措施 (23)

(二)英语语言文学 (24)

1.现有基础 (24)

2.问题及不足 (29)

3.建设目标 (29)

4.建设内容 (30)

5.建设措施 (32)

四、支撑学科建设规划 (33)

(一)法语语言文学 (33)

1.学科现状 (33)

2.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支撑作用 (34)

3.建设目标 (35)

4.建设内容及措施 (36)

(二) 德语语言文学 (37)

1.学科现状 (37)

2.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支撑作用 (39)

3.建设目标 (40)

4.建设内容及措施 (40)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1)

1.学科现状 (41)

2.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支撑作用 (43)

3.建设目标 (44)

4.建设内容及措施 (45)

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47)

1.现状分析 (47)

2.建设目标 (48)

3.建设内容及措施 (48)

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建设规划

一、单位简介及总体建设目标

(一) 单位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52 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 4 所外语院校之一。建校初名为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由西北大学俄语系和兰州大学俄语系组建而成,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同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学校是全国非通用语种提前单独招生院校,是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和美国富布莱特项目院校,是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最早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是陕西省第一个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的高等院校。

学校有25个院系部等教学机构,39个本科专业,6个辅修专业,1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国外三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英语、俄语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法语文学与翻译教学团队、中外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和国际商务教学团队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国际商务人才和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精读、英语写作、英汉翻译、英国文学、英语模拟导游、俄语精读、德语精读、法语精读、基础日语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设有22个研究机构,其中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主办的《外语教学》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和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人文地理》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和中国地理类核心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合办的学术集刊《人文新视野》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外语教育特色突出,文、经、管、法、理、教育诸学科融合、渗透的多科性的外国语大学,成为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龙头作用。

学校目前在校本科生13502人,硕士研究生906人,外国留学生817人。教职工1310人,其中教师737人,教授62人、副教授2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人、硕士学位教师427人,外籍专家55人。教师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五人才”、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15人。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67.9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4.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6万册,建有完备的电子图书系统、多类别电子学术期刊及文献数据库。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新闻采编实验室、广播电视制作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多频道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的电视节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适应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

标,不断进行观念与制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度创新成效显著,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积极推进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西安外国语大学处、科级干部竞聘(争)上岗办法》、《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考核细则》、《西安外国语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教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在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果断决策,自筹资金,于2005年建成了1200亩新校区,新增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8年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

2.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本科招生分数线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招生生源稳定,就业率达95%。2004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硕士点定期评估中,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评估;2007年在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英语专业被评为优秀,得到专家高度评价;2008年在陕西省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获得优异成绩;同年在教育部开展的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我校英语、俄语专业被评为一类特色专业。

3.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的理念,重点引进和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近5年引进教授、副教授47人,博士43人。每年资助25名学科、学术带头人进行教学改革与重大课题研究,选拔60余名高职称教师、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学术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更加合理,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4.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5年科研经费总投入3268万元,年均653.6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28篇,出版学术专著32部,编著30部,译著38部,工具书7部;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37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惠宇教授主编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把该词典作为国礼赠予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

5.学术合作交流日趋频繁,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境外118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聘请国外著名专家和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研究,其中包括国际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国际著名文艺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兹维坦·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等。

2004年以来,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等4位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每年定期来校为研究生授课,指导参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合作出版了学术集刊《人文新视野》—《诗学新探》、《社会·艺术·对话》、《符号学》、《国际翻译学新探》、《文学人类学》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学校还先后聘请8名美国知名教授来校授课,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已联合开展英美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研究项目5项。

学校与法国马赛-普罗旺斯大学、里摩日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有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将于2009年4月在我校答辩。

近5年有28人分别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法国政府奖译金、中俄合作交流等项目资助,赴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从事科学研究。

学校先后举办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法国文学、德语国家文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国际学术研讨会20余次,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校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的实践成效显著,学科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一直没有博士点,使得学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西北地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总体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秉持学术道德,始终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壮大以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体的学科群,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我校办成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2.学科建设

坚持“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拓宽门类、优化结构”的学科建设方针,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为根本任务,积极有序地推进重点学科和重点学科群建设,以此辐射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到2011年,争取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估验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争取将英语语言文学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成陕西省重点学科;新增翻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获取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到2015年,争取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列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争取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将俄语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建成陕西省重点学科。

3.队伍建设

围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立项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研究方向稳定、优势更加突出、整体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学术队伍。

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现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引进3-5名新增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培养和引进10-15名40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确保学术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2011年,使立项建设学科中45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以上。

4.科学研究

以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为依托,凝聚科研团队力量,策划重大攻关项目、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到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策划校级重大攻关项目6-10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在CSSCI 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8部,研究生教材8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

5.人才培养

到2011年,在校硕士研究生达到1200人;争取通过立项招收博士研究生。

科学定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建成以专业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以本学科研究方向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博士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阔的学术视野以及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6.基地建设

以“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为科研平台, 通过机制创新和较好的研究条件,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整合英、俄、法、德、日语言文学的科研力量,争取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实行专职科研编制和流动科研编制相结合的办法,完善“带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动态管理机制。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和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团队,可优先申请专职科研编制;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可申请流动科研编制。专职科研编制的聘任与岗位聘任相结合,流动科研编制按学期聘任。

结合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科研经费、人员配置、工作条件、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以保证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7.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扩大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继续与法国马赛-普罗旺斯大学、里摩日大学和德国图宾根大学等联

合培养博士生,积极促成与美国鲍林格林大学、英国格拉摩根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积极推行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和双导师、双学位的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按计划完成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校在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合作研究项目,继续开展与德国明斯特大学在篇章语言学、日本东京大学在近世唐音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公派项目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有计划地选派学术骨干到国外进行学术访问和项目合作研究。

鼓励、支持更多的教师参加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办好2009年在我校举行的“法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的“第十二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

8.制度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博士点建设和博士生培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建立健全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制度,严格遴选、审批、考核程序。制定《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职责》、《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等。

建立健全博士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细则》、《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条例》、《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条例》等,以保障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申请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特殊性与适应性分析

(一)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必要性

1.是促进陕西及西北地区对外开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许多国家政要频繁来陕访问,韩国、泰国等在陕设立了领事馆或代表处,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经济组织设立了办事处。外商在陕投资越来越多,涉外企业有66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0余家。陕西是我国旅游大省,每年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位居全国前列。陕西又是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越来越多的重要国际会议和高层外事活动在西安举行,特别是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申办成功,将使陕西更快地走向世界。陕西在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语人才,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因此必须加快外语学科建设,大力提升外语教育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西安外国语大学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这一重大使命。

2.是高校学科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加快改变西北地区高层次外语人才短缺局面的迫切需要。目前全国具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的院校29所,主要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西南地区也有2所高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唯独西北地区至今仍是空白。而西北地区高层次外语人才最为紧缺,具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受地域环境影响,东部地区培养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又难于向西部流动。而陕西省目前的学科布局现状是:理、工、农、医类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5个,分别占我省博士点总数的85.3%和88.3%;人文社科类(包括管理学七个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6个,分别占全省博士点总数的14.7%和11.7%,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点尚属空白。

这种学科结构失衡的现状,严重阻碍着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着该地区外国语言文学以及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08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整体水平要有明显提升”,要“彻底改变‘工强理弱文落后’的局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省学科建设中至为薄弱,理应得到重点加强。因此,我校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利于促进全国外语学科的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改变陕西乃至西北高校学科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有利于扭转西北地区高层次外语人才紧缺的局面。

3.是陕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陕西省共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14个、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7个、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个、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1个、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个、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个),在硕士生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足5%,非英语的外语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更少,远远不能满足硕士点建设的要求。陕西省内8个“211工程”院校共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涉及英、俄、德、法、日等语种,而导师队伍中博士所占比例不足1%。我校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利于为西北地区和陕西高校培养高层次的外语师资,有利于陕西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对陕西“211工程”院校的建设也会起促进作用。

4.是学校自身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西安外国语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30年来,培养了1200余名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专业覆盖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所有二级学科,形成了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为重点,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多年来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已与

国外3所大学联合培养了博士研究生。部分学者被聘为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审专家,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凝练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汇聚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产出了较高学术水准的科研成果,显示出良好的学科发展态势,因而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二)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特殊性

1.西北地区唯一的外语院校,地位独特

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西北地区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等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推动西北地区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1979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构建了完备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为西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外语师资。陕西高校52.7%的英语教师都是我校毕业生,其他语种的师资几乎达到100%,西北高校70%的外语教师都经过我校培养。学校在加强本地区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历结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西北地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主体力量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的研究体系,汇聚了西北地区80%以上的获得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类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陕西省第七、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奖项目占到外国语言文学类奖项的75%以上。目前承担了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中60%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项目, 在西北地区外国语言文学及至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术研究实力雄厚,特色突出,成果丰硕

学校拥有一支学养深厚、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语言学以户思社、魏在江、张升余教授为学术带头人,35名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梯队,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翻译研究等;英语语言文学以杨达复、王小伦、李瑞林教授为学术带头人,3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梯队,侧重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的研究。上述学科方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积累深厚,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出版了《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英语变体的元学科研究》、《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新闻评论的篇章结构研究》、《日本近世唐音研究》、《布尔加科夫创作论》、《伊迪斯·沃顿小说主题研究》、《中国新时期翻译研究考察》、《欧洲、拉美文学研究》等50余部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适应性分析

1.适应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陕西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对外开放和提升国际化程度。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强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省委副书记王侠在全省高校咨询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加快高教强省建设步伐”。朱静芝副省长在全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实力仍然十分薄弱”,文科国家重点学科“与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教育厅厅长杨希文要求,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彻底改变‘工强理弱文落后’的局面”。

西安外国语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旨在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培养高层次的外语人才,服务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申报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对于吸纳国外先进文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丰富文化强省内涵、扩大对外开放起到十分

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我省旅游、外贸、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发挥积极作用。

2.适应区域学位授权体系平衡发展的需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学位[2008]29号)指出,本次工作“按照重在规划建设、优化结构布局的原则进行”,并在学位[2008]30号文件里强调“拟立项建设的单位及其学科专业,必须是本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依靠现有学位授予单位不能替代或满足的”。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规划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对此也作了特别强调,说明本次立项建设的重点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学科。

西安外国语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可填补西北地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点的空白,有利于改变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区域性不平衡现状,有利于完善我省学位授权体系,更有利于发挥我校在高层次外语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与辐射作用。

三、授权学科建设规划

(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现有基础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我校跨语种、跨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也是学校最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该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近10年的建设过程中,整合了原有的外国语言研究所、西外-外研社双语词典研究中心等机构,成立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汇聚了一支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研究生指导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承担了较多数量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好,已经具备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稳定。近几年,学校加大本学科建设的力度,通过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高地,使本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形成了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研究三个特色鲜明、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

理论语言学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从认知、功能和语用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科学、心理科学和符号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语言及语言学理论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注重语言学理论的建设,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原创性和系统性,重点突出语言的认知、功能和语用研究。主要特色如下:(a)认知-功能语言学: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篇章连贯、篇章结构等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新闻评论的篇章结构》、《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等,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b)语用学:在语用预设、礼貌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等方面成果颇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等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日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等;(c)对比语言学:

在语篇、认知对比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成果较多,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德汉语言对比研究》等。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在深入系统研究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外语教学、二语习得之间的结合,特色如下:(a)中国英语研究:对中国英语产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独特的研究,论证了“中国英语”的合理性及其表现特征;致力于研讨英语国际化对我国英语媒体、英语教学、英汉互译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涉及英语的传播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出版学术专著《英语变体的元学科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0篇,在国际刊物上具有较高的引用率;(b)近世唐音研究:注重国外语言学理论与汉语语言学之间的比较研究,重点研究日语唐音与日语汉字构成之间的关系,取得了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日本近世唐音研究》、《日本近世唐音与明清官话研究》等学术专著;(c)外语教学研究:侧重研究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关注“时”和“体”等语法范畴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俄汉体时对比研究》和《日语“体”范畴研究》。

外国文学翻译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是西北地区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的主体力量,具有多年优良的文学翻译研究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借助语言学、翻译学以及文艺学等理论,主要从事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具有掌握第一手原始文献并及时把握国外学术动态的优势。翻译研究带动了文学研究,几代学者坚持不懈,辛勤耕耘,推出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主要特色如下:(a)法国文学翻译研究:着重法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如法国象征主义以来的各文学流派研究、杜拉斯研究等,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法国文学

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法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等,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b)德语国家文学翻译研究:主要从事德国古典文学和奥地利当代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探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反思意识以及作家创作的审美原则,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德国浪漫主义美学》等;(c)俄罗斯文学翻译研究:重点翻译和研究俄罗斯现当代文学,从文本分析和叙事学视角探讨俄罗斯经典作品汉译中的风格再现问题,研究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出版了《文本的多维视角分析与文学翻译》、《布尔加科夫创作论》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索罗金作品叙事模式研究”、主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2)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本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20人,形成一支年龄、知识、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学术队伍,以及由一批年轻博士组成的后备力量。该学科后劲足,潜力大,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理论语言学方向梯队成员为:魏在江、温仁百、刘越莲、毋育新,均为教授,三人具有博士学位。学术带头人魏在江教授获华东师范大学英汉对比与翻译博士学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完成陕西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出版《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和《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源刊22篇,《语篇连贯的元语用探析》一文被《2005中国学术年鉴》收录。有3篇论文分

别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首届论文评比一等奖。

学术骨干温仁百教授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篇章语言学研究,在欧洲著名出版社Peter Lang出版学术专著《新闻评论的篇章结构》,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言学词典》并任副主编,主持省级项目“篇章理论与篇章分析”。学术骨干刘越莲教授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跨文化日耳曼语言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语用学、语言对比研究,发表论文12篇,出版学术著作《德汉语言对比研究》,主持省级项目和德国学术交流项目多项。学术骨干毋育新教授获日语语言学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东京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语用学、对比语言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日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发表论文11篇。

应用语言学方向梯队成员为张升余、孙敦夫、邓滢、陈曦均为博士。学术带头人张升余教授获日本关西大学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日本近世唐音研究、日本唐音与明清官话研究、日本汉字音系统的再构成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日语语音研究:近世唐音》、《日本近世唐音与明清官话研究》等3部,曾主持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1项。

学术骨干孙敦夫副教授获日语语言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日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在《国语学》等日文刊物发表有关“体”与日语教学的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日语“体”范畴研究》。学术骨干邓滢副教授获俄语语言学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发表有关“体”与俄语教学的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俄汉语体时系统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专业管理办法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专业管理办法为满足本科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升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强化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科专业设置应符合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设置实施办法》等文件的精神及有关要求。 第二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本科专业设置要围绕学校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扶持对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及新办专业。 第四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分委员会,负责审议本科专业的增设、调整及专业建设的各类事项。 第二章专业设置条件 第五条符合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具有完整的专业建设规划和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 第六条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作为依托,具备完成该专业培养方案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实验技术人员。

第七条具备该专业所必需的教学设施,经费保障、宿舍、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基本教学条件。 第三章专业建设与检查评估 第八条教务处定期抽查各专业的建设情况,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第九条新专业获批设置后,需要该专业所在学院进一步组织制定详细的专业建设计划,包括专业建设总体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和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以及招生计划等,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条教务处按照《西安邮电大学新办专业评估指标》(见附件)组织相关专家检查新专业建设情况。对于评估达不到要求的专业,将视情况予以通报,限期整改。 第四章专业调整 第十一条根据《陕西省普通高等本科专业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连续三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调整。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施行,原《西安邮电学院本科专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西安邮电大学新办专业评估指标》

西安交通大学16年9月课程考试现代企业管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V 1. 某个业务单位具有高业务增长率和低市场份额,则该业务单位处于()战略类型 A. 明星型 B. 问题型 C. 现金牛型 D. 瘦狗型 满分:2 分 2. 在科学管理思想阶段,()主张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例外原则” A. 梅奥 B. 泰罗 C. 法约尔 D. 马斯洛 满分:2 分 3. 目标是一个组织各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多种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 A. 指导计划编制的作用 B. 激励人员士气 C. 支配组织活动的作用 D. 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 满分:2 分 4. 决策树中结果点用()符号表示 A. 菱形 B. 圆形 C. 三角形 D. 正方形 满分:2 分 5. 以下是科学决策的特点的是()。1 科学的预测研究。2。多方案比较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4。依靠个人的经验进行直观的判断 A. 1234 B. 123 C. 23 D. 234 满分:2 分 6. 激励—保健理论中涉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以下为激励因素的是() A. 企业政策 B. 工资水平 C. 工作上的成就感 D. 工作环境 满分:2 分 7. ()是出资者对企业经营债务只按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 A. 独资企业 B. 多元投资主体企业

C. 无限责任企业 D. 有限责任企业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我国企业目标追求上的误区的是() A. 政治利益最大化 B. 管理者个人利益最大化 C. 公益事业利益最大化 D. 内部人员报酬最大化 满分:2 分 9. 以下哪个结论是错误的() A. 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是一成不变的 B. 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是需要进行修正的 C. 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是需要进行补充的 D. 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满分:2 分 10.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满分:2 分 11. 史学家们一般认为传统的工业企业是() A. 工厂 B. 公司 C. 手工业作坊 D. 手工业工场 满分:2 分 12. 生产车间的工段长班组长属于() A. 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 中高层管理者 满分:2 分 13. 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 A. 计划 B. 指挥 C. 控制 D. 组织 满分:2 分 14. 激励—保健理论中涉及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以下为激励因素的是:() A. 企业政策 B. 工资水平 C. 工作上的成就感

西安邮电大学科技竞赛组织实施办法-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

西安邮电大学科技竞赛组织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使科技竞赛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一、竞赛分类 根据科技竞赛主办者、性质、影响、参赛范围等因素,将科技竞赛分为以下类别。 A类:教育部、财政部两部联合发文资助的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B类:非两部资助的其他各类竞赛。 二、竞赛组织管理与经费使用 (一)A类竞赛 1.教务处负责发布竞赛报名通知。 2.相关学院负责成立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受理学生报名,竞赛宣讲,参赛队伍培训与选拔,负责与校外竞赛组委会联络,提交报名表、交纳报名费等事宜。 3.竞赛队伍原则上为校内选送参加省赛(或赛区比赛)队伍数量上限;预算金额为竞赛所有开支的上限(包含由省赛区推选参加国赛队伍的开支)。 4.竞赛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经费用于支付参赛队伍的报名费、校内培训选拔费、教师指导费、实验室人员加班费、外地比赛教师学生差旅费、竞赛通用耗材等相关费用。 5.竞赛开始前,由竞赛组委会负责人预借部分资金,待竞赛结束后,竞赛组委会负责人统一持报账单据由教务处审

核签字后报账。同时,竞赛组委会负责人拟定指导教师指导费、实验室工作人员劳务费,组委会负责人及成员工作酬金,经教务处审核统一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发放。 (二)B类竞赛 1. B类竞赛由学院承办。具体负责竞赛报名、评审、颁奖。 2.竞赛经费由各学院自主掌控,建立经费本,学院负责人负责,按照规定项目支出。 3.竞赛经费预算包含学生参赛的所有支出项目,含竞赛报名费、指导教师指导费、实验室工作人员加班费、外地比赛交通费(含赛区赛、国家赛等所有竞赛层次与环节)等。 4.竞赛结束后,各学院按照教务处统一拟定的表格规范填写竞赛经费使用项目清单,学院负责人签章后交教务处留存,以备查验。 三、奖励 对获奖指导教师及学院按照《西安邮电大学教学奖励及业绩量计算办法》给予奖励。 四、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施行,原《西安邮电学院学生竞赛组织及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同时废止。 五、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西安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及管理办法

西安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生选拔及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选拔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此办法。 一、选拔方式 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各学院可以自由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进行选拔:第一种方式是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进行选拔。选拔方式主要是笔试加面试,由教务处与相关学院共同组织;第二种方式是在一年级学习结束后选拔。由相关学院根据大一新生第一学年的课程成绩和综合表现,采用面试方式进行选拔。 二、考核管理 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学生,严格按照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学习并进行考核。学生的管理由教务处、学生处和各相关学院协调分工、共同管理。学生学籍管理严格按照《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执行。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应服从企业管理规定,企业也将对学生企业学习阶段进行评价和考核。 三、退出机制 (一)在学习期间,一学期内经重考后必修课有两门及以上不及格者,取消其试点资格。

(二)在学习期间,出现考试违规者,取消其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在企业学习阶段,不服从企业管理规定,影响恶劣或造成责任事故者,取消其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在企业学习阶段,经过课程考评和企业认可等各方面的考评,综合考评不合格者,取消其资格。 (五)学生因客观原因,难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可以提出书面申请退出试点班,学院审核并报教务处备案通过后方可退出。 (六)批准退出和被取消资格的学生,转入非试 点的本专业继续学习。毕业审核时,分段计算学分。 四、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五、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材选用供应管理办法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教材选用供应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征订、供应工作,确保正版教材、优秀教材进入课堂,满足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材选用 (一)教材选用要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定,要与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同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相适应,教材要具有先进性。 (二)各门课程尤其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材,要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优秀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及同行专家、师生公认高水平的优秀教材。 (三)教材选用要根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规划来确定,由课程主讲教师提出,课程教学团队组织审定,开课学院审批。教务处将不定期对使用教材进行抽样调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教材提出更换意见。 (四)选用基础课教材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因现有教材缺少或内容陈旧等原因选不到合适教材的,可鼓励选用优秀自编讲义及实验指导书作为学生教学用书。在选用时,由开课学院审定,确保优秀教学用书进入课堂。 (五)同一门课程对同类专业学生讲授时,应选用同版本教材(教学改革项目除外)。 二、教材征订 (一)教材征订原则 1.适应性原则。教材征订要与培养方案相一致,要符合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2.一致性原则。各学院在教材征订时必须依照培养方案

规定的教学进程和教材需求数量来征订教材,避免造成积压和浪费。 3.先进性原则。征订教材要优先选择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保证教材的先进性。 (二)教材征订程序 1.教材征订每年分春秋季两次进行。教材科负责提供有关最新出版信息,各学院根据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认真组织研究,填写《教材使用计划》,经开课学院主管院长审批后及时报教务处审核汇总,进行全校教材预订工作。 2.因教学需要临时购买的教材,必须提前一个月(不包括假期)办理申请订购手续,由教材科联系解决。 3.选用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作为教学用书的,开课学院应在征订正式出版教材同期填写《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使用计划》,并在学生用书前一个月(不含节假日)提交排版好的电子文稿,由教材科组织统一印刷。 4.教材的预订和采购,统一由教材科办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向学生强行推销教材、参考书、习题集等,坚决杜绝盗版及质量低劣的教材流入课堂。 三、教材供应 (一)供应范围 我校本科按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各类课程教材以及部分教学参考书。 (二)教师领用教材 1.教材科根据当学期教学任务书给任课教师(含辅导教师)发放执教课程教师用书一册(套),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并且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每次领用至少使用两年或两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 (2016年4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综合测评是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其宗旨是引导学生以学为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条综合测评内容包括学生上学年九月至当年八月(含八月)之间(即一学年度)的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表现三个方面。综合测评成绩由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表现三个单项构成,每个单项分为基本分和附加分两部分。 第三条综合测评是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综合测评成绩计算方法为德、智、体各计100分,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0%、70%、10%。各项乘以相应的比例后相加之和为综合测评总分。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籍的在册本科生。 第二章品行表现测评 第六条品德行为分占综合测评总分的20%。品德行为分由基本分与附加分组成,基本分满分为70分,附加分满分为30分。 计算公式为:(基本分+附加分)×20% 第七条品德行为表现的附加分满分为30分,包括若干项奖励和处罚分,计算公式为: 本人原始附加分(奖励分-处罚分) ×30 参评单位最高原始附加分 (如本测评单位个人附加分最高者分值小于或等于30分,本单位参评人员可直接将本人原始附加分看作品德行为表现附加分进行计算,可不用再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 (一)奖励分评分细则 1.社会工作加分 在本学年度担任以下社会工作满一年,且尽职尽责的,由其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给予加分奖励:

(1)5-6分:校团委委员;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校大学生艺术团、校青年志愿者总队、新媒体发展中心、创新创业联合会、国旗护卫队等,以下简称“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秘书长、团长(副团长)、队长(副队长)、主任(副主任);学院团工委(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2)3-4分: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部长(副部长);学院团工委(团总支)部长(副部长)、学生会部长(副部长)、社团联合会部长(副部长)、大学生艺术团部长(副部长)、志愿者分队队长(副队长)及各部门负责人;年级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年级团总支书记;党(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班长、院刊主编。 (3)2-3分: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干事、院团工委(团总支)各部门干事(部员);校、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干事;党(团)支部委员、班委会委员、宿舍长;院刊编辑、记者。 (4)身兼多职者,按最高职务计分,各职务均能履行职责并有突出表现者,经学院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审定,可酌情另加1-2分。 (5)学生干部不履行职责、工作马虎、同学反映意见比较多的,经年级测评小组审议通过,可酌情减1-2分;学生干部工作极不负责、同学反映意见比较强烈的,经年级素质测评小组审定通过可不给予社会工作加分。 (6)学生干部因特殊原因任职满一学期不满一学年者,按其职务等级分数的50%计算。 2.当学年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分 (1)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政府见习和各类非学术专业类的校园文化竞赛活动,以及在学校和学院组织的以思想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征文等比赛,参加院级活动的加0.5分,校级加1分,省级以上加2分; 参加竞赛获奖的同学可另获加分奖励: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分别加8、6、4、2分;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分别加4、3、2、1分;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1.5、1分;院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5、1、0.5分。优秀奖(仅指不分等级的比赛)按各级别的二等奖计。同一活动或同一文章只计最高分。 (2)积极为校广播站投稿并被采纳的加分:每篇加0.1分。积极为报刊投稿并发表的每篇加分:院报刊(每个学院限定一份刊物)加0.1分;部(处)、学

主讲教授简介

全国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列课程 教师研修班主讲教授简介 课程1:电力电子技术 王兆安 1945年生。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1965—197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业企业电气化自 动化专业学习;1970—1979年任西安电力整流器厂技术员; 1979年—198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习并获硕士 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1989年在日本大阪大学电气工 学科访问研究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回校任教。1992年 晋升教授,199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7—2005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现兼 任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委会主任 委员、中国机械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 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IEEE高级会员。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主编的教材《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获2002年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所负责的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近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排名2项第1,1项第2)。承担国家级项目多项,科研获奖多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手册、译著8部。 刘进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 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3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 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即留校任教。1999年12月至2002 年2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系统研究中心做 博士后访问研究。2002年8月晋升教授。2003年6月被评为 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任国际电气 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力电子学会执委会委员、学报副 编辑,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 长,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质量控制、输配 电系统以及分布式电源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电子电路和系统 的建模、仿真、分析和控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奖励多项,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2006年获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在中国高校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设立的“中达学者”荣誉称号和奖励。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成绩单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Record Page 1 of 2 Name Student number Colleg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ender Female Specialty Anchoring & Presentation Arts Date of Birth Degree School Year Date of Enrollment Date of Graduation Course Exam Date Type Credit Score Course Exam Date Type Credit Score Military Training 20120930 E 2 B Physical Education I Line Dance(women) 20121217 R 1 72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aw Basis 20121226 R 2 73 College English I 20121227 R 4 60 Liberal Reading I 20121227 R 2 Madarin Speech and Broadcasting Voicing I 20121227 R 4 70 Shape Training 20121227 R 3 77 Introduction to TV and Broadcasting 20121227 R 4 76 College English I 20130327 R 4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cies I 20130530 R 1 81 Moral Cultivation and Law Basis: Prcatice 20130603 R 1 80 Physical Education II Aerobics(women) 20130624 R 1 68 Introduction to Arts 20130626 R 3 Madarin Speech and Broadcasting Voicing II 20130626 R 4 78 Liberal Reading II 20130628 R 2 89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20130701 R 2 72 Computer Basics 20130702 R 2 College English II 20130703 R 4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 20130704 R 2 Broadcasting History 20130705 R 3 60 Broadcasting History 20130916 R 3 60 Evolution of the Occidental and Oriental Civilizations 20131202 E 2 71 Stock Market and Culture 20131219 R 2 Physical Education III Yoga 20131223 R 1 78 Language Expression I 20131230 R 4 90 Radio and TV Reporting and Writing 20131231 R 3 80 Liberal Reading III 20131231 R 2 91 Appreciation of Classic Advertising Products 20140102 E 2 89 Film and TV Appreciation 20140103 E 2 73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Chinese Socialism Theory 20140106 R 2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20140106 R 3 74 College English III 20140108 R 4 78 Audio Clipping 20140109 R 3 77 English Listening 20140109 R 2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cies II 20140430 R 1 75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Chinese Socialism: Practice 20140430 R 2 70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20140613 E 2 Physical Education IV Rhythmic Gymnastics 20140618 R 1 75 Outward Bound Traning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20140613 E 2 0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0140701 R 2 Qualities English Speaking 20140630 R 2 83 Basic of Broadcasting Production 20140703 R 2 77 College English IV 20140702 R 4 76 Language Expression II 20140705 R 4 88 Social Etiquette 20140705 E 2 84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0140916 R 2 60 Documentary 20140705 E 2 69 The Root Chinese Culture- Shaanxi Cultural Customs 20141222 R 2 87 Practice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20141110 R 1 Cul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 20141222 E 2 90 Survery of British History and Culture 20141222 E 2 65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20141230 R 2 Appreciatio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20141230 E 2 91 Film Dubbing 20150104 R 2 80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陕西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实施学分制。 第二条学分制是用学分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习计划。 第三条学生选课应办理有关选课手续。免修、免听课程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批准,教务处审核后方可进行。 第四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经批准可以跨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 第五条学生成绩档案必须同时登记考核成绩和学分。有正式学籍的学生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学分,同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 第六条我校本科生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在校修读年限最长为六年。在校时间超过四年者,需按规定标准缴纳培养费。 第二章教学实施细则 第七条全日制本科教学必须依照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实施。 第八条各专业所学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第九条课程修读 (一)必修课 学生应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修读各门必修课。 (二)选修课选课原则

学生应以培养方案安排为依据,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读课程、选修时间及顺序。凡有先修课要求的课程,一般应首先修完先修课程,取得学分后,才可选修该课程。 (三)选修课修读办法 1.各类选修课修读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够所在专业要求的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2.学校于每学期第八周左右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组织落实下一学期各专业拟开设的选修课程,并向全校公布,以供学生选课。 3.学生预选课程前,各开课学院应组织有关教师参加选课的咨询活动,向学生介绍所开课程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4.凡经批准选定的课程,中途不得更改。学生应按规定参加该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凡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 5.凡未按规定办理选修手续者,不得参加该门选修课的考核。 第十条学分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认定。 第十一条学生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毕业最低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不得用其它学分替补。 第三章学籍管理细则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十二条凡本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持本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书面向学校请假,假期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三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即取得学籍。复查不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优秀教材评选办法-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

西安邮电大学本科优秀教材评选办法 为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编写出版更多质量高、适应性强、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教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奖范围 (一)教材出版时间应为近五年内(以版权页的出版时间为准)正式出版的各类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及CAI课件),不包括学术专著。 (二)教材第一主编(或未设主编而任第一编者)应为学校教师,用于本科学生一届以上,且反映良好的正式出版的教材。 (三)原则上每个教师作为主编只能申报一项。 二、评奖条件 (一)教材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能够正确地阐述本门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概念,能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当中。 (三)符合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的阐述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自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文字准确流畅,文图配合恰当,符合规范化要求。 (五)总结和反映编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教学适用性强或为其他学校选用且教学效果显著,在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教材。 (六)已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教材原则上不再参加

评选,如经修订再版内容更新达到二分之一以上的可进行申报。 (七)分册出版的丛书、套书,合用一个书号的,只能以整套参评;分别使用书号的,既可以整套参评,也可以其中一册参评。 三、评选办法 (一)每两年评选一次 (二)评选程序 1.主编填写申报表并附教材向所在学院申报,由学院初步评议申报材料,决定推荐的教材名单报教务处。 2.教务处综合各学院所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步给出获奖教材名单及等级。 3.学校教学委员会对获奖教材名单及等级进行审议,报主管校长批准后,正式向全校公布。 (三)评奖等级 优秀教材设一、二、三等奖。具体名额根据参评教材总数确定。 四、其他 学校从获奖教材中,按评定等级和票数,向省(部)、国家依次择优推荐评奖。 五、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六、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录取分数线(2)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录取分数线(2) 生源地:东本科二批理科一志愿计划数19 投档比例100 投出数19 ,最高分: 596 分,最低分:568.115237108108 分,控线490 线差78 ; 生源地:山东本科二批文科一志愿计划数15 投档比例100 投出数15 ,最高分: 587 分,最低分:574.112226119117 分,控线510 线差64 ; 生源地:山西院校代码2435 本科第一批B类文史统招投档最低分: 532.097119198 ; 生源地:山西院校代码2435 本科第一批B类理工统招投档最低分: 540.120098206 ; 生源地:河南院校代号2110 本科一批平行投档理科计划人数12 实际投档人数12 投档最低分568 控线529 线差39 生源地:河南院校代号2110 本科一批平行投档文科计划人数10 实际投档人数10 投档最低分541 控线513 线差28 生源地:河北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理科投档最低分总分(含优惠) 594 生源地:河北本科一批平行一志愿文科投档最低分总分(含优

惠) 589 生源地:甘肃院校代号1633 录取批次本科二批(H段) 理工最低分: 473.099151100 控线417 线差56 生源地:安徽院校代号1246 本科第一批理科投档人数12 投档最低分600 投档最低分排名21480 ; 生源地:江苏院校代号7117 提前批理科类选测等级BB 投档最低分350 辅助排序分250 生源地:江苏院校代号7117 提前批文科类选测等级BB 投档最低分349 辅助排序分242 生源地:江苏院校代号7117 提前本科征求平行志愿文科类—其他选测等级BB 投档最低分346 辅助排序分245 生源地:江苏院校代号7117 本科第二批理科选测等级BB 投档最低分338 辅助排序分243 生源地:江苏院校代号7117 本科第二批文科选测等级BB 投档最低分339 辅助排序分254 生源地:广东院校代码10724 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理科计划数13 投档人数17 投档分597 最低排位31659 生源地:广东院校代码10724 第一批本科第一志愿文科计划数12 投档人数14 投档分587 最低排位8725 生源地:江西院校代号2878 提前本科统招文史投档线539 最低排名 生源地:江西院校代号2878 提前本科统招理工投档线

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05年,为全国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试点开办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单位,现为国家级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学院开设英语口译、英语笔译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承担语言服务产业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及优势〗 学院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课证融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国家级翻译实践教育基地为平台,突出国际新闻翻译、外事翻译、本地化工程翻译等方向特色,实施校企联合指导、真实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引入TICAT翻译执业能力证书评估体系,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工程师认证体系,培养适应现代语言服务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职硕士生导师29人,其中博士占34.5%,正教授72%,2人为博士生导师。聘请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西外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5人,客座教授10余人,业界兼职实践导师20余人,形成了以国际知名专家、特聘专家和“百人计划”学者为引领,以学术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为主体,以业界资深专家为支撑的优秀师资队伍。 国际翻译家联盟前秘书长Frans De Laet、奥运会口译专家Daniel Glon、变译理论创始人黄忠廉、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译审姚锦清、如文思高级译审程介未等知名专家定期授课;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Christiane Nord、Anthony Pym、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名誉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秘书长Martin Forstner、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北京大学辜正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定期讲学; 〖课程体系〗 学院建成了以应用翻译概论、术语翻译、译者写作技巧与规范、文化翻译、商务翻译为基础,以数字媒体新闻编译、外交翻译、本地化工程、计算机辅助翻译、视阅口译、商务谈判口译、高级会议口译等为特色的课程群。同时,以国家级翻译实践基地为平台,以项目机制运行外交新闻翻译工作室、专利翻译工作室、综合新闻编译工作室、同声传译工作室、会议口译工作室等实践课程,实施校企联合指导,强化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 〖教学及科研成果〗 学院教师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形成“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翻译专业特色课程行动研究”省级教改重点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等课题8项,近三年在国际权威期刊“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及《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十余部。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会议口译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术语翻译、文化翻译为校级精品课程。 〖校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附件一: 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介绍 为了活跃我校大学学习大学物理及实验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数学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借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简称CUPT,该赛事是教育部支持的全国重要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之一)和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的模式,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该竞赛采用团队答辩竞赛形式,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开放性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实验解决方案。现将校内赛相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目的 1. 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放式思维,注重基础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全校同学提供展示物理研究才能的舞台。 2. 通过校内选拔赛,最终决出20名优秀选手参加2017年陕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并选出8—10名优秀选手组成校队,代表我校参加2017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二、竞赛内容 在力、热、光、电等物理分支下,指定17个研究项目(具体题目与要求详见附件),每位参赛同学在其中自由择题,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独立完成实验研究,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实验现象。理学院指定教师进行指导,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将给予实验方面的协助。 三、参赛对象与时间安排 选拨赛面向全体1~3年级本科生。报名时间:2016年10月17日—11月13日 1)2016.10.29(周六)19:00赛题分析研讨会。 2)2016.10-2016.11 准备,撰写实验设计方案(题目理解,设计原理、测量方法、实验仪器、测量数据、结果和理论分析)。 3)2016.11.23 提交参赛材料。 4)2016.11.25 公布参赛名单。 5)2016.11.26(周六)学生准备答辩材料,并进行答辩。(初赛) 6)2016.11.27(周日)公布复赛名单,指定相应的指导教师。 7)2016.12.24—2016.12.25 复赛。 8)2016.12.27 公布决赛名单,进行表演对抗赛及比赛说明。 9)2017.4月决赛。 四、报名方式 电子版报名表发到apfang@https://www.doczj.com/doc/af9735866.html,,或把纸质报名表交到主楼E座11楼-1111房间方爱平老师处,也可以发布会当天现场报名。 五、竞赛程序

罗同学-2018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勤小思带给考研党们2018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罗同学的考研经验及其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看过来~ 勤小思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 从决定开始考研那一刻到拟录取名单出来的整一个过程,体会到了各种鸡汤上说的‘事情总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似乎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可是要经历多少纠结和痛苦,要为了自己的选择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才能实现。 本着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心态,每天早早爬起来,提着一大罐水一步一步的走到能淹没整个人的桌子前开始看书学习。文经楼楼道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过自己的身影,面对着空空的墙壁,一遍一遍的过知识点,无数次怀疑自己,刚刚才记得怎么第二天早上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呢?多少个胸闷气短的夜晚,多少个怀疑自己的时刻,多少个想要放弃却不甘心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除了努力没有捷径。考研磨练意志,经历之后才知道并非一纸之言。

结束后觉得很开心的一件事是勤思考研资料给我很大的帮助,一遍一遍的过着详细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看到熟悉的题目,内心真的开心到无法言语。因为是跨专业的,所以觉得这个班报的真的对我帮助很大。有老师带着系统的过知识点,建立框架,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开始准备的时候真的超级迷茫:从哪里开始,该看什么,什么是重点,框架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报了班之后迎刃而解。超级感谢加入了这个大家庭。知道了政治不用太早准备,英语和专业课每天都需要巩固,跟着视频记笔记,建立框架,课后付出时间背诵......感觉心里有底了,最重要的是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庆幸的是我不是一个人在奔跑:老爸一路一来各种支招,老妈一直在为我祈福,初试当天特地去抽签求福,老爸还抽到了罕见的上上签,老妈回去看到瘦了一圈的我心疼的不行,初试结束整整一年没回家在飞机上想到见到老爸老妈的场景眼泪流不停的往下掉;一个电话就一定会陪我去参加复试的哥哥,虽然小的时候老爱打架,但是无论去哪里只要有哥哥在就会有安全感;有在为我担心的洋浦一家人;有陪伴我整个暑假并且从来没离开的馒头妹妹;有帮我们打水的小曲艺,有默默给我们加油的小张浩;有相约要在考研交流会上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的我们,一起踏着阳光去学习的我们,一起担忧却又坚决不放弃的我们,继续向着想要的方向前行。 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学弟学妹能脚踏实地的去学习,祝愿你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加油!

电子大赛组委会会议纪要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组委会 第一次会议纪要 时间:2011年4月15日 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办公楼 主持人:组委会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平 参加人:全体组委会委员、秘书处人员 记录:胡晓娟 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以下纪要: 一、因换届,陕西赛区第五届组委会成员、专家组成员名单如附件 1、2;同时第五届组委会增加两所学校作为委员学校。 二、本届竞赛得到了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Texas Instruments)的大力支持。本届竞赛继续在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设TI杯,德州仪器公司沈洁女士为特邀委员。 三、对各高校参赛队数量做出以下规定:在校学生总数在一万五千人以上的高等院校,参赛队原则上不少于15支;在校学生总数在一万人以上、一万五千人以下的高等院校,参赛队原则上不少于10支;在校学生总数在一万人以下的高等院校,参赛队原则上不少于5支。未按规定参赛的学校将没有参评优秀组织奖资格。 四、为了推动电子设计大赛在陕西省的大力开展,培养广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届竞赛陕西赛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分别评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占参赛队总数的12%,二等奖占参赛队总数的16%,三等奖占参赛队总数的22%。继续设“成功参赛奖”,凡按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获奖。 另外,在不影响正常评奖的情况下,评选基于TI公司器件的作品专

项奖若干名。同时,组委会还将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五、根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关于组织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通知》精神,同时根据2011年竞赛的实际情况,决定今年每个参赛队的报名费为300元。 六、报名时间:6月7日为陕西赛区报名截止时间。 七、组委会将联系TI公司相关人员于6月底进行全省参赛高校指导教师的培训1次及学生讲座2—3次。 八、9月1日和2日早9:00陕西赛区组委会委员、专家组成员将对竞赛高校分别进行巡视。各高校务必做好巡视期间的接待工作。 九、竞赛期间各高校将外派巡视人员,外派巡视人员巡视期间的所有费用由其所属单位负担,各高校的接待人员应做好联系、接待等工作。 十、作品提交及评审的时间和地点:8月31日(星期三)8:00时至9月3日(星期六)20:00时(共四天),举行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考虑到各地区远近距离不同,各参赛高校的提交作品时间为:西安地区各高校于9月3日晚21:30前,咸阳地区各高校于22:30前,宝鸡、渭南、铜川地区各高校于23:00前,陕北、陕南地区各高校于9月4日早8:00前将密封的参赛学生答卷和实物交组委会秘书处。地点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9月5日至12日,陕西赛区专家组对本赛区作品进行评审。 十一、9月13日陕西赛区上报全国的优秀参赛队将进行一次综合测评,试题将在全国组委会网站下载,测试形式采取全省统一集中封闭的方式,安排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进行(考场、器件等由秘书处统一安排),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加综合测评的参赛队将另行缴纳一定的参赛费,费用待定。

大学试卷保存管理规定

西安邮电大学试卷保存管理规定试卷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水平评估检查的重要教学文件之一。为进一步规范试卷保存,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试卷保存范围 全校所有课程的考试、考查(含实验报告)和经重考、重修、清欠的试卷均属保存范围。 第二条试卷保存规范 (一)试卷由开课学院集中保存。 (二)试卷保存由各学院主管教学院长负责,并指定专人作为本学院试卷保管员,并将试卷保管员名单报教务处。 (三)任课教师要将评阅后的试卷按要求及时装订,并交到本单位试卷保管员处。具体交回试卷时间为: 1.前半学期结束考试的课程及重考课程的试卷,在考试结束两周内整理装订完后交试卷保管员处。 2.期末考试试卷应在下学期前两周内整理装订完成后交试卷保管员处。 (四)各学院试卷保管员应于每学期第二周以前按学校要求负责督促、检查、验收、办理完交接手续,并整理好归档试卷。 第三条试卷归档要求 (一)归档材料顺序 1.西安邮电大学学生考试试卷册封面 2.考场纪录 3.考生签到表 4.试卷分析报告 5.试卷标准答案(答案不得过于简单)

6.学生成绩单 7.学生考卷,归档时按学号顺序排列 (二)归档材料要求 1.所有装订材料在装订前应仔细核查有无遗漏,内容填写是否完整,顺序是否正确,严格按照装订封面背面的注意事项要求进行装订。 2.装订材料纸张为A4大小,装订时应按文字与试卷文字相垂直的方向进行装订,并注意不要将相关内容装订至密封线内。 3.AB卷制考试的试卷A卷、B卷分开装订后统一放至一个档案盒内保存归档。装订材料均装订到A卷试卷册中。 4.试卷保存档案盒侧面应标明课程名称、考试班级、任课教师、学年学期等相关信息。 5.如同一考场中有多门课程考试,考场记录按课程填写,每课一份随试卷装订。 6.装订的成绩单原则上应以班为单位装订,特殊情况如素拓、跨学科等课程可以课程为单位打印成绩单装订(成绩单打印时可选择以课程为单位统一打印)。 第四条试卷保存年限 (一)学生考后试卷保存原则上应从学生入校起保存六年。 (二)对因各种原因提前离校学生的试卷,其保存年限与该生所在年级相同。 第五条本规定经校务会通过之日起公布施行,原《西安邮电学院试卷保存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六条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