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氨水量计算

循环氨水量计算

循环氨水量计算

剩余氨水量的计算

在氨水循环系统中,由于加入配煤水分和炼焦时产生的化合水,使氨水量增多而形成所谓的剩余氨水。这部分氨水从循环氨水泵出口管路上引出,送去蒸氨。

其数量可由下列估算确定。

(1)原始数据

装入煤量(湿煤),t/h 150

干煤气产量,m3/t(干煤) 340

初冷器后煤气温度,℃30

配煤水分,%8.5

化合水(干煤),% 2

(2)计算

W8为循环氨水量,设于集气管喷洒冷却煤气时蒸发了2.6%,剩余部分即为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氨水量W2。离开气液分离器的煤气中所含的水汽量W3,即煤气带入集气管的水量W1和循环氨水蒸发部分之和。初冷器后煤气带走的水量为W4,(W3—W4)即为冷凝水量W5。从冷凝水量W5中减去需补充的循环氨水量W6(相当于蒸发部分),即得剩余氨水量W7。

作水的物料衡算有: W1= W7+ W4,或 W7= W1— W4,则送去加工的剩余氨水量W7,即为W1与W4之差。

W1=150×0.085+150(1-0.085)×0.02=15.495 t/h

式中 35.2—每1m3煤气在30℃时经水蒸汽饱和后的水汽含量,g。 (查理化常数表得知)

则剩余氨水量为 W7=Wl—W4=15.495—1.643=13.852t。

显然,剩余氨水量取决于配煤水分和化合水的数量以及煤气初冷后集合温度的高低.

(3)其他:其实剩余氨水量还需要考虑生产其他废水或系统循环水量,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一般为~5t/h.

剩余氨水总量=W7+W其他=13.8+5=18(约) t/h

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及加药量计算

精心整理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加药量计算 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空调循环水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空调循环水一般分为三类:自来水、软化水和去离子水。最常用的为自来水。 存在的问题: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CL-、 2 4 SO 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尘土、杂物、可溶性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 运营成本 杀菌

2、腐蚀指标 设备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等过程中执行以下标准: GB7190.2-1997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191-90 《包装储运图标记》 GB3538-83 《运输包装件各部件的标识方法》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Q/LB08-95 《钢筋混凝土结构冷却塔安装》 药剂选用原则 循环水系统处理分成二大部分,第一部分:补充水处理,第二部分:循环水处理。循环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杀菌等四个系统。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一般采用加药控制。 向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方法来防止盐类垢。 加药剂为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处理宜采用定期投加,每天投加1~3次,余氯量控制在0.5~1.0mg/l之内。每

次加氯时间采用3~4h。加氯量按下式计算: G t =Q·g t /1000=4000立方米每小时*3mg/l=1.2Kg/h 式中G t——加氯量(Kg/h) Q——循环冷却水量(m3/h) g t——单位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采用2~4mg/l 药剂的选用及投加量 缓蚀阻垢剂的复合配方为:铬酸盐+聚磷酸盐 投加量:投加量须根据循环水水质情况而确定,一般其投加量为40~60mg/l。 A、 G= 注: 2~5mg/l (1) (2) 1 次。每小 据此,加药装置选用参数如下: 溶解搅拌罐:V=1m3 贮液箱:V=2.0m3 计量泵最小投加量:66/H 2、杀菌剂加药装置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杀菌剂加药量为192kg/天,(100%纯度按每天溶药一次,药剂配制浓芳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192÷0.2=96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960kg/次。每小时投加量为960÷24=4L/h。 据此,加药装置选用参数如下: 溶解搅拌罐:V=1m3 贮液箱:V=2.0m3 计量泵最小投加量:40L/H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A.已知管的内径12mm,外径14mm,公差直径13mm,求盘管的水流量。压力为城市供水的压力。 计算公式1:1/4∏×管径的平方(毫米单位换算成米单位)×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 计算公式2:一般取水的流速1--3米/秒,按1.5米/秒算时: DN=SQRT(4000q/u/3.14) 流量q,流速u,管径DN。开平方SQRT。 其实两个公式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另外,水流量跟水压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计算出大体的水流量来了。 备注:1.DN为Nomial Diameter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又称平均外径(mean outside diameter)。 这是缘自金属管的管璧很薄,管外径与管内径相差无几,所以取管的外径与管的内径之平均值当作管径称呼。 因为单位有公制(mm)及英制(inch)的区分,所以有下列的称呼方法。 1. 以公制(mm)为基准,称 DN (metric unit) 2. 以英制(inch)为基准,称NB(inch unit) 3. DN (nominal diameter) NB (nominal bore) OD (outside diameter) 4. 【例】 镀锌钢管DN50,sch 20 镀锌钢管NB2”,sch 20 5. 外径与DN,NB的关系如下: ------DN(mm)--------NB(inch)-------OD(mm) 15-------------- 1/2--------------21.3 20--------------3/4 --------------26.7 25-------------- 1 ----------------33.4 32-------------- 1 1/4 -----------42.2 40-------------- 1 1/2 -----------48.3 50-------------- 2 -----------60.3 65-------------- 2 1/2 -----------73.0 80-------------- 3 -----------88.9 100-------------- 4 ------------114.3 125-------------- 5 ------------139.8 B.常用给水管材如下:

计算施工现场用水量

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 一、施工用水量 q1:以高峰期为最大日施工用水量,计算公式为: q1=K1∑Q1N1K2/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Q1以砂浆搅拌机8小时内的生产量(每台以30m3计)、瓦工班8小时内的砌筑量(每班以20m3砖砌体计)、混凝土养护8小时内用水(自然养护, 以100m3计)。 N1每立方米砂浆搅拌耗水量取400L/m3计,每立方米砖砌体耗水量以 100L/m3计,每立方米混凝土养护耗水量以200 L/m3计。 q1=1.15×(5×30×400+4×20×100+100×200)×1.5/8×3600=5.27L/S 二、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q2 =K1Q2∑N2K3/8×3600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Q2以一台对焊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一个木工房一个台班计,一台锅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N2每台对焊机耗水量300L/台.h,每个木工房耗水量20L/台班,每台锅炉耗水量1050L/t.h。q2=1.15×(300×8+20×1+1050×8)×1.5/8×3600 =0.65L 三、生活用水 q3:现场高峰人数以1500人计算,每人每天用水20L计算: q3=Q3N3K4/8×3600 =1500×20×1.5/8×3600=1.54L/S 四、消防用水量 q4:根据规定,现场面积在25公顷以内者同时发生火警2次,消防用水定额按10-15L/S 考虑。根据现场总占地面积,q4按10L/S考虑。 现场总用水量:根据规定,当q1+q2+ 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 量为:q= 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d=√4q/πV×1000=√4×10/3.14×2.0×1000=0.079m 计算结果,现场供水管径需不小于80mm方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临时用水计算方法

临时用水计算方法 3. 施工临水总量计算 1) 计算公式: q1=K1ΣQ1.N1/(T1 .t) ×K2/(8×3600) q1——施工用水量(L/S)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 —1.15)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1——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季)度有效作业天数 t——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 工程实物工程量及计算系数确定 由于工程结构施工阶段相对于装修阶段施工用水量大,故Q1主要以混凝土工程量为计算依据,据统计混凝土实物工作量约为23000立方米,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700升/立方米;拟定结构及前期阶段施工工期为300天;每天按照1.5各工作班计算;因此: K1=1.1 Q1=23000立方米 N1=750 升/立方米 T1=120天 t =1.5班 k2=1.5 3) 工程用水计算 q1=K1Σ Q1.N1/(T1 .t) ×K2/(8×3600) =1.1×(23000×950)/(120×1.5)×1.5/(8×3600) =5.12L/S 4. 工人生活区用水 1) 计算公式 q3=(ΣP2N3K4)/(24×3600) q3——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2——生活区居住人数(拟定500人); N2——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20升/人.班) t——每天工作班数(班) k3——用水步均衡系数(2.00—2.50) 2) 工人生活用水系数确定 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其中包括:卫生设施用水定额为25升/人;食堂用水定额为15升/人;洗浴用水定额为30升/人(人数按照出勤人数的30%计算);洗衣用水定额为30升/人;因此: 3) 用水量计算 q3 =(ΣP2N3)K/(24×3600) =(500×25+500×15+500×30%×30+500×30)×2.00/(24×3600) =0.91L/S 5. 总用水量计算: 因为该区域工地面积小于5公顷(约1公顷),如果假设该工地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则消防用水的定额为10—15L/S,取 q4= 10L/S (q4——消防用水施工定额) ∵ q1+ q2+q3=5.12+0.91=6.03L/S< q4= 10L/S ∴计算公式:Q= q4 Q= q4 =10L/S 6. 给水主干管管径计算

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及加药量计算

空调循环水加药装置特点、加药量计算 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空调循环水存在的问题及特点: 空调循环水一般分为三类:自来水、软化水和去离子水。最常用的为自来水。 存在的问题: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 CL-、 2 4 SO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尘土、杂物、可溶性 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过水断面减少,通水能力降低,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酿成事故。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或减少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等危害,使系统可靠地运行。循环水中能产生的盐垢有许多种,如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锰、硅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垢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去除的物质: 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四个方面。 循环水系统设计参数 循环水水量为4000m3/h,总水量500m3 ,补充水量200m3/h 工艺流程简介 设备清洗(根据设备管路结垢、腐蚀等情况选择物理或化学法)-预膜处理(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确定由经验确定)-药剂的选用及投加量-对设备进行选型-供货清单-设备投资概算-运营成本估算 1)、经过冷却塔的循环水,经过蒸发、风飘损失等,循环水量越来越少,水中的含盐量逐渐升高。向循环水中补充一定量的水量。根据贵方要求,贵方循环水为淮河水。 2)、循环水池为敝开式,有大量的泥沙及大量的飘浮物进入水池。为保持循环水质的清洁,对其循环水进行处理。按照循环水设计规范,浓缩倍数按4进行设计。 3)、由于蒸发、风吹损失等因素,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循环的水质逐渐恶化。同时由于循环水的温度较高,比较适应于菌类的繁殖。因此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向循环水中投加水质稳定剂、杀菌剂及阻垢剂。以利于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冷却水系统水质控制指标(国标)

水流量计算公式

水管网流量简单算法如下: 自来水供水压力为市政压力大概平均为0.28mpa。 如果计算流量大概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推算,仅作为推算公式, 管径面积×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流量如果需要准确数据应按照下文进行计算。 水力学教学辅导 第五章有压管道恒定流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有压管流的基本特点,掌握管流分为长管流动和短管流动的条件。 2、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的绘制,并能确定管道的压强分布。 3、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入工程水力学部分,就是运用水力学的基本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本章理论部分容不多,主要掌握方程的简化和解题的方法,重点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路过的流量Q;设计管道通过的流量Q所需的作用水头H和管径d;通过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沿管线的分布。 5.1 有压管道流动的基本概念 (1)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 根据管道的组成情况我们把它分为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直径单一没有分支而且糙率不变的管道称为简单管道;复杂管道是指由两根以上管道组成管道系统。复杂管道又可以分

为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网。 (2) 短管和长管 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将压力管道分为短管和长管: 短管是指管路中水流的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都不能忽略不计的管道; 长管是指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在计算中可以忽略的管 道为,一般认为( )<(5~10)h f %可以按长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长管和长管不是完全按管道的长短来区分的。将有压管道按长管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但在不能判断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之前,按短管计算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5.2简单管道短管的水力计算 (1)短管自由出流计算公式 (5—1) 式中:H 0是作用总水头,当行近流速较小时,可以近似取H 0 = H 。 μ称为短管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数。 (5—2) (2)短管淹没出流计算公式 (5—3) 式中:z 为上下游水位差,μc 为短管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 (5—4) 请特别注意:短管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流量系数。我们比较短管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5—2)和(5—4)式,可以看到(5—2)式比(5—4)式在分母中多一项“1”,但是计算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μc 时,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中比自由出流多一项管道出口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1”,在计算中不要遗忘。 (3)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的类型 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求输水能力Q:可以直接用公式(5—1)和(5—3)计算。 2)已知管道尺寸和管线布置,求保证输水流量Q 的作用水头H 。 这类问题实际是求通过流量Q 时管道的水头损失,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但需要计算管流速,以判别管是否属于紊流阻力平方区,否则需要进行修正。 3)已知管线布置、输水流量Q 和作用水头H ,求输水管的直径 d 。 j h g v ∑+22 02gH A c Q μ=ζλμ∑++= d l 11 z g A c Q 2μ=ζλμ∑+=d l c 1

施工临时用水量管径计算方法

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1、假定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占地面积为4600㎡。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2、问题 ⑴ 当施工用水系数15.12=K ,年混凝土浇筑量 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 m 3 ,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5.12 =K 。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S L K t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⑵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台/3002L N =。未预计用水系数15.11=K ,施工不均衡系数0.23=K ,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

⑶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人3501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L N 班/40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51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t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⑷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L N 1204=,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2.5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s L K N p q /15.13600245 .21203303600245 424=???=???=

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计算 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 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每户 Ng 345678910 qokh 350102009600890082007600———400910087008100760071006650——4508200790075007100665062505900—50074007200690066006250590056005350 55067006700640062005900560053505100 60061006100600058005550530050504850 65056005700560054005250500048004650 70052005300520051004950480046004450

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 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原规范2003版设计流量计算存在下列问题: a. 3000人以上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 b. 3000人以下环状管道计算无依据; c. 在3000人前提下按设计秒流量式(3.6.4)计算和按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得到两种结果; d. 居住小区给水支管按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偏小,与住宅按概率法计算设计秒流量不能銜接;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要点

2000m3/h,2×1500m3/h 循环水系统投药系统 设 计 方 案 苏州得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 三、工艺流程的确定 (3) 四、循环水系统设计参数 (4) 五、设计规范标准 (6) 六、药剂选用原则 (7) 七、补充水及旁滤处理 (7) 八、循环水处理 (7) 九、清洗与预膜处理 (10) 十、药剂的选用及投药量 (13) 十一、投药设备的选型 (14) 十二、供货清单 (16) 十三、设备的投资概算 (16)

一、概述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CL-、 2 SO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 4 尘土、杂物、可溶性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过水断面减少,通水能力降低,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酿成事故。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或减少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等危害,使系统可靠地运行。 循环水中能产生的盐垢有许多种,如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锰、硅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垢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中需要贯彻的国家技术方针政策的几个重要方面。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方面:循环冷却水处理不当,首先会使用权冷却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结垢和腐蚀,导致能耗增加,严重时不仅会损坏设备,而且会引起工厂停车、停产和减产的生产事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安全生产首先应保证循环冷却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地运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其次,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如循环水处理、旁流水处理、补充水处理及辅助生产设施如仓库、加药间等,设计中都应考虑生产上安全操作的要求。特别是使用的各种药剂如酸、碱、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等,常常是有腐蚀性、有素,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对各种药剂的贮存、运输、配制和使用,设计上都必须有保证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设施。并按使用药剂的特性,具体考虑其防火、防腐、防素、防尘等安全生产要求。 2、循环冷却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四个方面。 3、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吸收热量后,以冷却塔与大气直接接触,二氧化碳逸散,溶解氧和浊度增加,水中溶解盐类浓度增加以及工艺介质泄漏等,使循环水水质恶化,给系统带来结垢、腐蚀、污泥和菌藻问题。

用水量计算方法

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管段流量。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 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 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 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 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 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 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3.6.4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 (3.6.4-1) 1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 可按式(3.6.4-1)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式中: uo——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qo——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本规范表3.1.9取用;

消防用水量实例计算

摘要:消防设计用水量包括流量和水量。 建筑中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按其中设计流量最大的一种系统确定,多种消防系统的设计总流量应按其中消防总流量最大的一个防护对象和防护区确定,一个防护区的总流量应为其中的消火栓、自动灭火、水幕系统流量之和。把出现在不同防护区的消火栓系统最大流量、自动灭火系统最大流量和水幕系统最大流量之和作为消防系统的设计总流量不符合每次只有1个失火点的消防基本设定。确定系统的设计水量,方法类似。 关键词:消防工程设计流量水量自动灭火系统建筑水消防系统建筑消防用水量包括流量和水量两个参数。用水流量决定消防水泵的流量和消防管径,用水水量决定消防水池的容积。流量和水量的合理确定一方面影响着消防系统的灭火性能或消防灭火的成败,另一方面还通过管径、水泵流量、水池容积等影响着消防丁程的投资规模。因此,消防流量和水量是消防灭火供水丁程中一组非常重要的数据。 1目前水量计算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规范,消防系统用水量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的用水量之和计算。然而,由于下列原因,需要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越来越难以判断和把握,以至于判断结果及用水量的计算值往往因人而异,并且差别明显。 (1)建筑水消防灭火系统的种类越来越多,消火栓系统有室内、室外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有: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喷雾系统、水幕系统、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消防水炮系统等;水幕系统有防火分区水幕、防火隔离单元水幕,且其中又分冷却水幕和隔断水幕。一个消防供水系统中,往往同时含有上述的多种系统。 (2)建筑的功能和构造越来越复杂,一个消防灭火系统所防护的建筑物特别是综合建筑一般由多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组成,有的是多栋建筑其功能互不相同,有的是一栋建筑含有多个功能区间。消防用水量随建筑功能而变化,同一灭火系统的用水量也会依功能区和建筑构造的变化而出现多个值。需要同时开启的系统种类或数量决定着用水量之和,哪些系统需要同时开启是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需要同时开启的系统并没有可操作的判定标准,设计人员都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由于火灾学专业水平和经验的差异,致使同时

循环水药剂添加方案

冷却水处理药剂填加方案 一、性能与用途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由有机膦酸、聚羧酸、含磺酸盐共聚物、唑类等组成,对水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均有很好的螯合分散作用,并且对碳钢、铜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循环水阻垢剂AVISTA主要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如电厂、化工厂、印染厂、中央空调等循环冷却水系统,其阻垢力强、缓蚀效果好,可实现高浓缩倍率下运行。 二、技术指标 三、使用方法 将每天所需的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加入塑料加药桶(或箱)内,为方便使用可加水稀释后用计量泵或通过调节阀门将药剂在循环泵入口处(即集水池出口处)连续加入。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加药浓度一般为5-20mg/L(以补充水量计)。 四、包装与贮存 循环水缓蚀阻垢剂AVISTA用塑料桶包装,25kg/桶或根据用户需要确定;贮存于阴凉干燥处,贮存期十二个月。 五、安全与防护 缓蚀阻垢剂AVISTA为弱酸性,操作时注意劳动保护,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接触,接触

后用大量清水冲洗。 说明:实际加药量应依据现场运行情况及水质情况进行调整。在大量排污和补水后,应适当增加投药量以维持循环水中药剂的有效含量。 A)阻垢缓蚀剂A VISTA 的日常投加方案 加药方式:采用冲击式加入,春夏季每月2-3次;冬季每月1-2次,每次加药量60-100mg/L。 具体加药周期及加药量也可视循环水结垢情况而定,每次补水投加量100mg/L。 加药量:1) AVISTA 加药量(次/kg)=总储水量m3×要求剂量(mg/L)/1000 加药地点:吸水池内(远离排污口)C)控制指标超标处理方法当循环水各项指标超出规定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应采取加大排污量,同时补充等量一次水的方式解决;或者补入适量的脱盐水。大量排补水后,应补入相应剂量的阻垢缓蚀剂。

(完整版)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施工用水量计算方法 一、施工用水设计 根据本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1、施工用水量计算 (1)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0m3砼计 其中: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2)机械用水 q2=K1 =0.04L/S 其中:q2——机械用水量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N2=300 K1——用水修正系数K1=1.1 K3——施工机械不均衡系数K3=2.0 (3)现场生活用水 q3= =0.8L/S 其中:q1——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3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60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4)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5)总用水量 Q=q1+q2+q3=24.9+0.04+0.8=25.74L/S>Q消,故Q总取25.74L/S (6)水源管径计算 D= =0.11 其中:d——配水管直径 Q总——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0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楼层给水从结构柱边往上设DN50水管,每层再接出DN25分水管。其余支管均为DN25。 现场临时消防栓设3个,具体位置详附后施工给、排水平面图布置图。 二、现场排污管布置设计 楼上的施工废水用Φ100PVC管从管道井内或从楼梯间有组织地排入地面水沟内,并每隔两层设一根与楼层上临时厕所等污水点相连的污水支管,所有施工废水都经两级沉淀后,才能经排水沟,排至场外的污水井内,地下水和雨水有组织的排入城市雨水井内。

案例内容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案例内容施工临时用水量及管径计算方法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不记得页码: 施工机械用水量 3600 83221?? ?=∑K N Q K q (5-7) 麻烦核实一下施工机械用水量公式5-7 q 缺少下角标2,正确应为q 2: 3600 832212?? ?=∑K N Q K q (5-7) 页码:154 原文字: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7.工地临时供电系统的布置 建议修改文字: 插入案例5-1 工地上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案例5-1 案例5-1 某工程,建筑面积为18133m 2,占地面积为4600m 2 。地下一层,地上9层。筏形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空心砌块隔墙;生活区与现场一墙之隔,建筑面积750m 2,常住工人330名。水源从现场南侧引入,要求保证施工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问题: (1) 当施工用水系数K 1=,年混凝土浇筑量11743m 3,施工用水定额2400L/m 3 ,年持续有效工作日为150d ,两班作业,用水不均衡系数K 2=。要求计算现场施工用水 (2) 施工机械主要是混凝土搅拌机,共4台,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清洗用水、进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冲洗等,用水定额平均N 2=300L/台。未预计用水系数K 1=,施工不均衡系数K 3=,求施工机械用水量 (3) 假定现场生活高峰人数P 1=350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 3=40L/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 4=,每天用水2个班,要求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4) 假定生活区常住工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水量为N 4=120L ,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 5按计取;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5) 请根据现场占地面积设定消防用水量 (6) 计算总用水量 (7) 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案例解析 (1) 计算现场施工用水量: S L K b T N Q K q /626.53600 85.1215024001174315.136008211111=?????=???= (2) 计算施工机械用水量: s L K N Q K q /0958.03600 80.2300415.13600832 212=????=?=∑ (3) 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s L b K N P q /365.03600 825.140350360084313=????=????= (4) 计算生活居住区生活用水量 s L K N p q /15.13600 245.21203303600245424=???=???= (5) 设定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q 5的确定。按规程规定,施工现场在25ha(250000m 2)以内时,不大于15L/s ;(注:一 公倾(ha )等于10000m 2 )。 由于施工占地面积远远小于250000m 2 ,故按最小消防用水量选用,为q 5=10L/s 。 (6) 计算总用水量 54321/237.715.1365.00958.0626.5q s L q q q q <=+++=+++,故总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考虑,即总用水量s L q Q /105==。若考虑10%的漏水损失,则总用水量:s L Q /1110%)101(=?+=。 (7) 计算临时用水管径 供水管管径是在计算总用水量的基础上按公式计算的,如果已知用水量,按规定设定水流速度(假定为:s),就可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一、循环水药剂的作用: CLP-401C阻垢缓蚀剂的作用 可以阻止水垢的形成、沉积或增加碳酸钙的溶解度,同时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为复合磷酸盐物质。 2)投加操作方法 ①将桶装CLP -401C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倒入加药桶内,用循环冷却水稀释至加药桶满。 ②调节加药装置计量泵流量至35%-40%左右。 ③启动加药泵,打开冷水泵入口管道上加药阀;观察药液注入情况是否正常。 ④每小时巡检一次加药装置运行情况。 ⑤流量调节以加药泵连续运行24小时一桶为宜,但不得抽空。桶底液位不应低于10cm,如果液位过低,可补充一定量循环冷却水维持至下一次加药时间。 ⑥每日定时加药,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磷(以PO43-计)分析结果4-6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P-401A缓蚀剂加药操作 1)CLP-401A缓蚀剂的作用 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 2)投加操作方法 ①将桶装CLP -401A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不用稀释装入瓶子内,以水滴的形式滴入循环水池内,但要保证最长时间要在24小时以内。可以缩短时间但不可以直接全部加入。 ②每天投加一次,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锌(以Zn2+计)分析结果1.5-2.5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B-501氧化性杀菌剂加药操作 1)CLB-501氧化性杀菌剂的作用 固体活性溴是一种氧化性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使微生物体内一些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酶发生氧化而杀灭微生物及藻类物质。 2)投加操作 ①将杀菌剂按照规定数量放入专用塑料框内。 ②调整专用塑料框的水平高度,确保杀菌剂被冷水池冷水液位浸没溶解,但框堰不应低于水位。 ③30-45分钟后测定余溴(氯),在0.3~0.8mg/l,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并连续测定3小时,记录所测定结果。若测定余溴(氯)不足时应进行补加,如果余溴(氯)结果稳定则视加药正常。 ④正常运行时,夏季每周投加2次,时间定为每周一、周五。其它季节每周投加1次,

(完整word版)大口井出水量计算

大口井的出水量计算 大口井出水量计算有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等方法。经验公式与管井计算时相似。以下仅介绍应用理论公式计算大口井出水量的方法。 因大口井有井壁进水,井底进水或井壁井底同时进水等方式,所以大口井出水量计算不仅随水文地质条件而异,还与其进水方式有关。 1.从井壁进水的大口井 可按完整式管井出水量计算公式(7-2)和式(7-3)式进行 计算。 2.井底进水的大口井 对无压含水层的大口井,当井底至含水层底板距离大于或等于井 的半径(T ≥r )时,按巴布希金(Бабущкин.В.Д)公式计算(见图7-21) )4H R 185lg .11(T r 2r KS 2Q 0++=ππ (7-40) 式中Q ——井的出水量,m 3/d ; S 0——出水量为Q 时,井的水位降落值,m ; K ——渗透系数,m/d ; R ——影响半径,m ; H ——含水层厚度,m ; T ——含水层底板到井底的距离,m ; r ——井的半径,m 。 承压含水层的大口井也可应用上式计算,将公式中的T 、H 均替换成承压含水层厚度即可。 当含水层很厚(T ≥8r )时,可用福尔希海默(F O rchheimer ,P.)公式计算: Q=AKS 0r (7-41) 式中A ——系数,当井底为平底时,A=4;当井底为球形对,A =2π;其余符号与上 式同相。 3.井壁井底同时进水的大口井 可用出水量叠加方法进行计算。对于无压含水层 (图7-22),井的出水量等于无压含水层井壁进水的大口井的出水量和承压含水层中的井底进水的大口井出水量的总和: ])4H R 185lg .11(T r 22r r R 3lg .2S 2h [KS Q 00+++-=ππ (7-42) 式中符号如图7-22所示,其余与前同。 r T S 0 H R r T S 0 H R h 图7-21 无压含水层中井底进水的大口井计算简图 图7-22 无压含水层中井底井壁进水大口井计算简

(完整版)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关于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加酸调pH是帮助循环水有效阻垢的辅助措施,当补充水为高硬、高碱水系(如北方地下水)和要求浓缩倍数高的循环水系统、药剂阻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时,目前普遍采用此处理方法,以保证水质的稳定。美国Nalco,Betz等世界知名水处理公司,过去和现在为中石化、化工部大化肥等厂提供的配方仍以加酸处理配方为主、其处理效果为各厂所认同。 贵厂加酸量可根据循环水每天碱度(CaCO3)测定值计算投加,方法有二,可任选其一。 循环冷却水调pH时加酸量的计算 循环冷却水用硫酸调pH时,其硫酸加入量有两种计算方法,可以选任一种方法计算投加。 (1)根据分析室测定循环水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计算为系统硫酸投加量: 硫酸(98%)投加量=(V1C/2×100)×1000×98×(V/1000)×(100/98)=( V1CV/2) (kg)(6-2-1) 式中:V1—测定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冷却水系统容积,m3; 100—测定酚酞时取样体积,mL; 100/98—由100%换算为98%硫酸的系数;98-硫酸摩尔质量,g。 贵厂用30%盐酸时,则将公式 盐酸(30%)投加量

=(V1C/×100)×1000×36.5×(V/1000)×(100/30) =(1.22 V1CV)(kg) 贵厂保有水量按400 m3计,则加首次30%盐酸量为488V1C(kg) 例:系统容积V=8000 m3,测定酚酞碱度盐酸耗量V1=1.3 m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05 mol/L,求硫酸(98%)加入量。 解:硫酸(98%)加入量(kg)=( V1CV/2)=1.3×0.05×8000/2=260 答:根据该系统酚酞碱度测定值,其硫酸(98%)加入量为260 kg。 说明: ⑴以酚酞碱度测定值作为加酸量的依据是较合理的。因此时酚酞由红色变无色,水的pH大约为8.3。当pH值﹤8.3时,水中只有HCO3-碱度存在,碳酸盐(如CaCO3)成垢趋势极微。 ⑵根据上述计算,现场实际加硫酸(98%)250 kg,pH值由8.65降至8.4,碱度由325 mg/L降至285 mg/L,硫酸实际加入量与计算量基本相符。但此硫酸加入量仅为系统首次加入量,未考虑飞溅、排污等损失的硫酸量。所以上述加酸量实际偏低,而排污等损失的酸量计算见本节第二例。 (2)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加酸量 循环冷却水加酸调pH值,是为提高浓缩倍数及阻垢的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理论上加酸量等于碱度降低量。如果循环水加酸前后的碱度差△M,则: △M=M 前-M 后 M前为循环水调pH值前的碱度,M后为调pH值后的碱度,M前、M后可由现场实测或由“自然pH值与碱度计算”相关公式计算求得。如用98%硫酸调pH值,循环水单位用量为: A=49△M/(50×0.98×1000)=△M/1000 (6-2-2)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

水表流量计算方法水表的流速与水表两端的压力差有关,不能仅仅凭供水压力决定。相关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与压差、水 温( 水的粘稠度) ,管道内壁摩擦系数等因素相关,具体计算公式请参阅流体力学相关知识。 尽管GB/T778.1-2007 已经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执行,但目前市面销售的表还是按照GB/T778.1-1996 的标准执行,对流量的相关规定如下: 4分(15mm)表有N0.6,N1,N1.5 三种流量,常见的是N1.5 常用流量为1.5 方/小时,最大流量为3方/小时 6分(20mm)表水表代号为N2.5常用流量为2.5方/小时,最大流量为5方/小时 1寸(25mm)表N3.5常用流量3.5,最大流量7 1.5寸(40mm) N10常用流量10最大流量20 2寸(50mm) N15 常用15最大30 对于短管道:(局部阻力和流速水头不能忽略不计) 流量Q=[( n /4)d A2 V(1+ 入L/d+ Z )] V(2gH)

式中:Q 流量,(m A3/s); n ------------------------ 圆周率;d 管内径(m), L 管道长度(m); g 重力加 速度(m/sA2); H 管道两端水头差(m),;入 ------------ 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无单位);Z ---------------- 管道的局部阻力系数(无单位,有多个的要累加)。 使中部的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都不变,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局部阻力系数Z ',流量变为:Q =[(n /4)dA2 V(1+入L/d+ Z +Z ' )]V(2gH)。流量比原来小了。流量减小的程度要看增加的Z '与原来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相对大小。当管很长(L很大),管径很小,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大时,流量变化 就小。相反当管很短(L很小),管径很大,原来管道局部阻力很小时,流量变化就大。定量变化必须通过定量计算确定。

循环水加药规程

循环水加药规程 一:循环水运行要维持稳定的补、排水量,按水质标准控制投加药剂的品种和数量,控制好排污量,补充水量。排污要从集水井底阀排出,除特殊情况,严禁大补大排。水质稳定剂(杀菌灭藻剥离剂除外)必须连续稳定滴加人吸水池或集水池。 二:缓蚀阻垢剂DC-S216E的添加。 由于本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含ca+,mg+的浓度偏高,循环水经系统换热后升温易发生结垢现象,严重影响换热效果,为了防止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需向循环冷却水系统加入一种缓蚀阻垢剂DC-S216E。(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按2.5倍计算)首次添加量应按系统总容水量投加DC-S216E缓蚀阻垢剂30mg/L化验系统内总磷含量为1.3-2.3ppm转入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后按补水量投加药剂,(不补水不加药)投加剂量按30mg/L来执行。及实际投加量(kg)=补水流量(m3/h)×补水时间×(30mg/L)÷1000 (注:循环水系统缓蚀阻垢剂DC-S216E和杀菌灭藻剂不能同时投加,应间隔6-8小时。) 三: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具有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良好条件,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粘液与水中各种悬浮物杂质粘合在一起形成 的粘泥是冷却水化学处理中的危害之一,会影响水冷设备传热效果并引起局部的腐蚀。为此应定期进行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因此对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投加杀菌剂作如下规定 1:循环水系统采用DC-S004型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与活化剂S004B配比使用,配比值:1桶DC-S004/1瓶活化剂S004B)与DC-S002型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均不含泡沫)交替使用,两者不能同时投加。

2投加杀菌灭藻剂1,2,3,4,11,12月按每月(15日)定期加药一次,5,10月按每二十天定期加药一次,6,7,8,9月菌藻繁殖旺盛期可采取十五天加药一次,加药量按照规定用量结合实际情况的方式确定。投加量为150克/吨水,每次添加量kg=容水量(M3)×150(克/M3)÷1000 3 考虑到有关换热器问题,通过测定循环水生物粘泥量及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COD 的含量来判别投加生物粘泥剥离剂进行粘泥剥离,粘泥剥离浓度为100 一20Om /L 。 4在使用含氯的氧化性杀菌剂进行灭藻处理时,药剂投加量根据游离性余氯量控制(22mg/L )。 5在进行大剂量投放杀菌剂剥离时,药剂一次性投人集水池后,24 小时后视浊度高低而排污。 6 辅助投加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投加量约150克/吨水,。 四:运行管理 1 . 应严格执行规定的循环水正常加药量,超出正常加药量应有方案,报生产部审批,批准后才能实施。执行超正常加药量方案时,在执行前必须通知生产部循环水系统操作人员,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联系、巡检、监视和监测。 2 . 水质稳定处理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不论其生产装置开停与否都不得自行停运,以确保循环水的水质稳定效果和换热器正常的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 . 循环水系统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清洗预膜。 五:循环水现场监测 1 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实施有效的监测是保证系统良好运行必不可少的方法,能方便查找水质异常的原因并通过对药剂投加或水处理工艺参数的及时、适当调整有效地控制水质。 2 水质分析是保证水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应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规程》操作,使其指标合格率达95 %以上。对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进行分析,质监化验室每月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