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

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

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

少一点。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

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5、信用的要素及发展过程?

答:⑴①债权人与债务人②时间间隔③信用工具

⑵①高利贷信用②资本主义现代信用

6、银行信用为什么能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答:银行信用在规模和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它具有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提供贷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来识别与防止风险。

7、信用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①信用对生产与投资的促进作用②信用对消费的促进作用③信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8、现代信用形式以及我国如何发展多种信用形式?

答:⑴①商业信用②银行信用③国家信用④消费信用⑤国际信用

⑵以银行信用为中心,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相结合。

9、信用工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1)长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主要由公司股票、债券及长期票据构成。

⑵短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由记帐信用、支票、本票、汇票及信用卡等构成。

10、纸币本位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1)纸币本位制的特征:

①无限法偿。

②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数量的约束,其发行量视经济形势而定。

③纸币对内价值稳定,对外汇率稳定有赖于货币供应量的宏观调控。

⑵纸币本位制的优点:

①具有较强的发行弹性与经济调节的灵活性。

②更便于流通携带,节省贵金属及铸造费用,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3)纸币本位制的缺点:

①发行量不受发行准备限制,供给弹性无限大。

②汇率变动较频繁,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③人为因素的增多增加了纸币制度的不稳定性。

第二章利息论

一、名词解释

1、利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2、名义利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即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率。

3、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4、固定利率: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的利率。

5、浮动利率:借贷期内利率随借贷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6、基准利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7、市场利率:由借贷双方在资金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而形成的利率。

8、利率管制:金融当局硬性规定最高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使利率不能正确反映发展中国家资金短

缺的现象称为利率管制。

9、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只规定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由市场供求自行决定,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思考题

1、利息的含义、来源与本质是什么?

答:含义: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来源:货币资金运动。

本质:利润。

2、利率的种类?

答: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基准利率、差别利率,长期利率、短期利率,名义利率。

3、利率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

答:决定因素:借贷成本、平均利润率、借贷期限、借贷风险。

影响因素: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的变动、国际利率水平、汇率、货币政策。

4、利率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是什么?

答:作用:宏观:①调节社会资本供给,②调节投资,③调节社会总供求;微观:①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②对个人而言,利率影响其经济行为,一方面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另一方面引导人们选择金融投资。

条件:①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②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③适当的利率水平,④合理的利率结构。

5、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6、国家干预汇率的目的及措施有哪些?

(1)目的:保持本国汇率在正常情况下的对外稳定,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发展。

(2)措施:①贴现政策,即通过调节贴现率影响资本流出入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属间接干预。②外汇政策,即当局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从而调节汇率,是直接的救急措施。③外汇管制,即政府通过直接控制或分配外汇供求以维持汇率,其作用直接,见效迅速。

第三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本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2、直接融资:非金融机构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借钱,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的融资。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3、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直接联系而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4、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资金的融通时必须有的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叫金融工具,又叫金融证券。

5、商业票据:是指在商品和劳务交易基础上签发的表明债务人按规定期限无条件地支付一定款项的义务的书面债权债务凭证,主要有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6、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书,是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凭证,是有权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7、债券:指债券发行人为筹集资金,承诺按一定利率和一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8、可转让定期存单:由商业银行或其他储蓄机构发行的,面额较大,具有固定期限的可转让定期存款凭证。

9、回购协议:是指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定或约定价格重新购回该项证券。实质是一种以证券为担保品的短期资金融通。

10、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为一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

11、资本市场:是指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

12、初级市场:也称“证券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直接或通过发行单位发行新的债券和股票的场所,是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13、二级市场:也称证券流通市场,是买卖已发行旧证券的市场。

14、证券收益率:指证券持有者1年内的收益水平。

15、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情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证券交易所:是对已核准发行的债券、股票进行买卖的专门场所,它作为有价证券行市的市场,是高度组织化的二级市场,也是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买卖场所。

17、场外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外的交易市场,一般称为店头交易市场。这是证券经纪人或证券自营商不通过证券交易所,把没有在证券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证券,有时也包括一部分上市的证券,直接和顾客买卖的市场。

18、期货交易: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在约定时间(一般为30天、60天或90天)进行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19、期权交易:即选择权交易。购买期权人与交易商(经纪人)达成契约,规定支付一定期权费后在一定时期内按双方协议价格,有权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到期时可放弃这种权利。

20、信用交易:是指投资人只交付部分价款或保证金,其余由经纪人垫付的一种交易方式。又叫“垫头”交易。

21、本票:是由银行签发的以银行本身为付款人的票据。

22、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货币。

23、第三市场:是指非证券交易所成员,进行已在证券交易所登记的普通股的场外交易的场所。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p64~67

答: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之间融资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根本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凡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为直接融资;凡资金供求双方不直接联系而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为间接融资。

⑵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根据不同的融资要求或条件进行组合,有利于实现资金的顺

利融通和优化配置。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到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求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的多。

⑶间接融资的优点:

买卖便利;安全性高;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缺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获得收益,从而增加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2、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是什么?

答:金融市场是指资本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它是资金交易的载体。

金融市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

——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

——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62~64

答: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金融市场的主体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加者,也就是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包括金融(中介)机构(最主要的参加者,也是组织者)、中央银行、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

金融工具,即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出现,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自由买卖。

金融工具按期限分为短期金融工具与长期金融工具,按发行者性质分为直接金融工具与间接金融工具。

4、简述金融工具的一般要求和基本特征。P68

答:一般要求:它作为一种信用工具,要能作为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合法凭证,要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其经济功能在于将资金盈余单位的剩余资金转移给不敷单位使用,把社会的剩余资金吸引到生产投资上去。

基本特征:

①期限性。指一般金融工具有规定的偿还期限。

②流动性。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③风险性。指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小。

④收益性。指持有金融工具带来的一定收益。

5、货币市场的特点和构成是什么?发展有何意义?p69~70 p86

答:货币市场的特点:

①交易期限短;

②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③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流动性高,风险小)。

货币市场按交易的内容和方式可分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意义:加快资金的流通与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对金融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简述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资本市场是货币市场的对称,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它有四个显著特点:1、交易工具期限较长;2、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融通的资金量大;4、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流动性较差,价格变动幅度大,有一定风险性和投机性。

7、证券发行与证券流通市场各有什么功能?p75~76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证券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组织新证券发行业务的市场。其活动围绕有价证券的发行而展开。

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是买卖已发行旧证券的市场,其活动围绕有价证券的转让流通而展开。

二者间关系:(1)证券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2)证券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得以持续扩大发行的必要条件。

8、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目标及措施。

答: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目标: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监管。

(一)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这是由资金的商品特性和有效使用资金的要求决定;

(二)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这是资金按效益原则流动的基本途径;

(三)严格监管的金融市场:监管是指国家或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和有关自律性组织机构,对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及它们的融资、交易活动所作的各种规定以及对市场运行的组

织、协调和监督措施及方法。金融市场管理大致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外部管理即各类

监管机构的管理;二是内部管理即自律性管理。对金融市场监管一般要实现公开、公正、

公平,管理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措施:

(一)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

(二)积极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内部条件

1.理顺利率关系,有效调节利率

2.使银行资产趋于多样化

3.发展多种信用形式,深化信用关系,为金融市场创造完善的多层次的交易工具

4.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外部条件

1.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健全各项金融法规

3.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9、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有债券利率、期限、认购价格、发行价格、利息收入、市场利率、同期银行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经济状况和经济周期等

10、为什么C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持有者和发行银行的一种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答:从投资者的观点看,由于CD的上市性强、流动性大,在到期前可以变现,因而补偿了它比定期存款利率低的缺点,但比无息的支票存款强;从签发CD的银行观点看,CD为它提供了和定期存款流动性一样的资金,即在到期前不能提取,而且有利率较低的好处。因此,CD市场成为货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11、简述货币市场上金融机构参与者的活动目的与形式。

货币市场上金融机构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参与的目的: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参与的主要形式:买卖短期国债。

(2)商业银行参与的目的:进行头寸管理、灵活调度头寸。参与的主要形式:短期借贷和买卖短期债券。

(3)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的目的:实现最佳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获取收益。参与的主要形式:选择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第四章金融体系构成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资金,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

2、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的银行。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专门行使宏

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机构,它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成为一国金融

体系的核心。

3、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体系中成为骨干和主体。

4、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规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主要有投资银行、储蓄银行、抵押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

5、储蓄银行:是以设立储蓄账户吸收居民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并用于发放各种抵押贷款的专业性银行。

6、证券公司:是专门精英有价证券发行、转让及代理买卖业务的金融机构。属于非银行的金融组织。在国外,证券公司也有被称为投资银行。

7、信托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投资受益凭证来筹集公司资本,并再以公司筹集的资金投资于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及各种产业项目上,公司可用购入证券作担保发行新的投资信托证券以筹集更多的资金。

8、开放式基金:发行总量是不固定的,基金的管理也采取开放式的,即可按一定的价格不断地认购股份,追加投资,同样,投资者也可以一定的价格赎回自己的股份,使基金股份总数减少,因而开放基金的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其基金的流动性要求也更高,管理上要求也更高。

9、退休养老基金:是一种向参加养老基金计划的人以年金形式提供退休收入的金融机构。

10、大一统金融体系:与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相适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大一统”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利润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

10、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指金融机构及其构成。

11、融资性租赁:由银行或租赁公司根据企业要求,筹措资金购买企业设备,租给企业并收取租金待租赁期满后再将物件作价出售给企业,这是一种带有融资目的的租赁活动。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金融机构?它与一般经济单位有那些异同?

答: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等方式形成资金来源,并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用资金,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过程中获得利润。

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单位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其共性主要表现为其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则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服务。

②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金融机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后影响更大

2、金融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答:(1)信息中介:降低信息不对称

(2)降低交易成本

(3)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职能

(4)专业化服务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

(5)流动性转换

3、简述金融体系的形成

答:金融机构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商品经济发展与信用制度产生,资金有了闲置与短缺的矛盾,借款人与贷款人需要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金融机构的分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①.银行的起源:欧洲的货币经营业,表现为货币的兑换、保管与汇兑。例如古希腊、罗马寺庙发放贷款,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等,典型的是英国金匠业。在从事货币经营业过程中出现银行业务的萌芽。我国金融机构源于典当行业,以后发展了钱庄、票号等

②.前资本主义银行:16世纪商人银行带有高利贷性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是传统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③.资本主义银行的建立: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旧的高利贷银行适应经济需要发展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组织方式组建股份制银行,典型的是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建立。

(2)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金融监督与管理等的需要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银行产生后,伴随经济发展,某些行业需要提供专门金融服务,产生非银行金融机构。

4、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答:目前各国的一般构成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

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

(1)、创新趋势;

(2)、兼并、重组趋势;

(3)、全能趋势(混业经营);

(4)、国际化趋势。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

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

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金融创新:是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总括起来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无外乎有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

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用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

5、简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

答:政策性银行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6、简述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异同。

答:(1)业务范围不同

商业银行:可以从事存款、放款、投资、汇兑结算等多种业务

投资银行:是专门从事对工商业股票与债券投资,对证券包销代理,并为企

业提供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2)地位不同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中成为骨干和主体;

投资银行:重要组成部分。

7、分析说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答: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实行了对外开放。与此相应,我国的金融体系也进入了一个改革与调整的阶段。从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看,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改革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约历经十年。这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设与多种金融机构的初步发展。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包揽的局面。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集货币发行和信贷于一身,不能有效对专业银行和金融全局进行领导、调控与管理。

第二阶段的改革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改革比前一阶段更为深入,影响也更大。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有金融体制与金融体系也进入了新的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金融体系调整与改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开始从事金融的宏观调控;

(2)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3)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4)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

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并初具规模。

第五章商业银行

一、名词解释

1、信用中介:金的需求者,充当中介人。

2、支付中介:银行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收付业务,充当客户之间的中介

3、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如银行与证券业务的分离等。

混业经营即全能型的银行经营模式

4、单一银行制度:也称单元银行制,即每家商业银行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不设立分支机构。

5、总分行制度:总分行制度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该市及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6、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其特点是由一家集团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7、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应保持既能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的水平。

8、商业银行: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的信用机构。

9、混业经营(合业制模式):即全能型的银行经营模式。在合业制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不受限制地经营存放款、投资、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甚至还可以从事不动产及工商业的投资经营。

二、问答题

1、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1)单一银行制。也称单元银行制,即每家商业银行只有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不设立分支机构。

(2)总分行制。总分行制度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该市及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3)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又称联合制,其特点是:由某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达到控制这些银行的目的。

(4)银行持股公司制。银行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其特点是由一家集团成立一个股份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2、现代商业银行具有哪些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最能说明其经营特征的职能,即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上的一切闲置的货币资本,提供给资金的需求者,充当中介人。

(2)充当支付中介。银行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收付业务,充当客户之间的中介。

(3)信用创造功能。商业银行在经营业务基础上,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4)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各种代理、咨询、信息、融资服务、财务管理、信托等。

3、商业银行发展与创新的趋势有哪些?

(1)、银行业的集中、合并与国际化。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同时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2)、银行经营的综合化与全能化。目前世界银行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3)、银行业的电子化。如电子转账、网络银行等

(4)、加强风险控制。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4、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措施有哪些?

(1).对银行开业的规定

任何银行或金融机构必须向金融主管当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方可营业。

审查重点:银行必须具有最低界限的资本,银行的业务范围及其经理人员的资格。

(2).对商业银行资本适宜度的规定

资本适宜度是指银行应保持既能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的水平。往往通过资本充足率来限制银行业务规模。

(3).对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规定

主要是规定银行持有的具有流动性资产必须在总资产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即“流动性资产比例”

(4).对银行业务活动范围的规定

在实行分业经营管理体制下的国家,商业银行一般不经营证券、信托投资等业务。

(5).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规定

包括:①对单一贷款的管理。将单一贷款与银行的资本挂钩,规定一个比例

②对与银行有关人员贷款的规定,如规定银行不得以优惠条件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

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6). 对商业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制度的规定

①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为防止银行倒闭、损害存款人的权益,西方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规定凡参加存款保险体系的投保商业银行在其倒闭清理时,每一私人存款账户可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得到一定金额的偿付。

②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积极方面:增强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消极方面:促使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高风险业务

5、为什么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管?

答:(1) 、商业银行本身存在不稳定因素。商业银行经营中以负债经营为主,自有资金少,负债与资产不匹配,信息透明度不高。商业银行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 金融机构在营运过程中存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收益风险,经营性风险,管理风险等。

因此对商业银行进行必要的监管是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的需要,保持流通中货币量稳定的需要,还是社会支付系统得以顺利进行和防止由挤兑引起的银行连锁倒闭的需要。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问题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8、为保证商业银行的三性,应制定哪些贷款条件?

(1)、安全性,严格的准入条件,提供足额易变现的抵质押物或保证措施,有明确的、充足的第一还款来源。

(2)收益性,差别化的利率定价。(3)流动性,合理控制贷款规模,设定合理的存贷比。

商业银行的性质

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与其他工商企业一样已利润为目标。

其次,商业银行又与工商企业有所不同。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

和货币资本。

第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与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

务。

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对称原则:指资产项目的利率、期限与负债项目的利率、期限要对称,以此为原则不断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在保证安全和充分流动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2、流动性原则:银行经营中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需求的原则。

3、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从存款中留下的、法定准备金以外的现金,用于支付客户意外的提现与借款。

4、利率敏感性资产:在市场利率变化时期利息收入会发生相应变化的资产(可变利率贷款)。

5、融资租赁:由银行或租赁公司根据企业要求,筹措资金购买企业设备,租给企业并收取租金待租赁期满后再将物件作价出售给企业,是带有融资目的的租赁活动。

6、负债业务:指吸收资金的业务,对自有资本的管理也包括在内。

7、活期存款:存款人有权随时取款支付给第三者而不必事先通知银行,银行为此提供清算服务。

8、资产业务: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它表明银行资金的存在形式及银行所拥有的对外债权,是银行获取收益的主要途径。

9、中间业务:指银行不需动用或很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0、表外业务:指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但能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并同时承受额外风险的业务。

11、资产证券化:银行可将贷款以证券方式转售给第三方,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银行也可为“售出后贷款”提供收取本息的服务。

12、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的现金存款及从中央银行再贴现及在贷款。

13、派生存款:由银行的贷款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

14、资产负债联合管理:对资产和负债作通盘考虑,不忽略任意一方面,从而选出最佳结构组合,以达到赢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15、缺口管理:通过调节银行所持有的可变利率资产超过可变利率负债的额度对银行的管理方法,是规避利率的风险的手段。

16、现金漏损:指一部分通货流出银行系统被公众持有。

17、利率互换:指交易双方将自己拥有的债权(务)的利息收入(或支付)同对方所拥有的债权(务)的利息收入(或支付)相交换。

18、贷款头寸负债管理:首先,通过不同利率取得购入资金以扩大银行贷款;其次,增加负债的平均期限,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减少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

19、5C原则:“五C”原则是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5C原则包括:品德、能力、资本、担保、环境条件。

20、消费者贷款:又称消费信贷,是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

21、利率敏感性负债:指在市场利率变化时期利息支出会发生相应变化的负债。

22、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无需任何抵押物的贷款。

23、抵押贷款:指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二、思考题

1、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什么?业务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负债业务:(1)、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

(2)、存款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3)、其他负债。

资产业务:现金资产、贷款、投资。

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国内结算、国际结算)、代理业务(代理收付款、代理发行和兑付政府债券、代理保险保管、代理融通业务)、信息咨询业务(评估型信息咨询、中介型信息咨询)、租赁业务、信托业务。

表外业务:贸易融通类业务、金融保证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

业务发展趋势:(1)、负债种类与方式多元化。

(2)、资产业务创新与资产证券化。

(3)、其他业务创新与扩展服务领域。

2、为什么说投资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

答:投资具有较强的主动性、独立性,不像放贷那样有时迫于客观因素或人情的影响。而且由于投资证券的流动性较强,即变现能力较强,加上购买证券时,银行不是唯一债权人,风险较小。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容?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

答: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国内结算、国际结算)、代理业务(代理收付款、代理发行和兑付政府债券、代理保险保管、代理融通业务)、信息咨询业务(评估型信息咨询、中介型信息咨询)、租赁业务、信托业务。

区别:中间业务不涉资产负债及其风险,而表外业务虽不直接改变资产负债表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负债活动,并产生相应的风险。

4、简述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关系

答: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衍生存款。派生存款是一种概念上的货币,仅仅是以银行帐薄上一笔分录为凭的财产权利,它不是像通货那样的实体物质。

5、分析说明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扩张机制及影响因素

答: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普遍采取转账结算的方式,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完成支付,而不再使用现金。

银行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只需保留一部分现金备付,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客户取得银行贷款之后并不立即取现,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银行又可以用这部分存款进行贷放,客户又将获得的贷款存入银行。此时,放款增加了;活期存款也增加了。派生存款产生.

影响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

(2)、提现率(k)

(3)、超额准备金率(e)

(4)、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化( rt )

6、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性原则。

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应尽量减少资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

流动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要求。

盈利性:是指银行经营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银行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

7、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方法有哪些?

答:(1)、资金总库法:指将各种资金来源汇集中一个资金总库,按照安全性原则排列资金使用。

(2)、资金转换法:区别对待不同的资金来源,分别处理,更加注重流动性,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放款和投资增加盈利。

(3)、线性规划法:指在一定的资金流动性与法令限制的先决条件下,用于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量,使银行利润最大化。

(4)、缺口管理法:是规避利率的风险的手段

缺口 = 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8、说明利率敏感性缺口与商业银行盈利的关系。

答:当零缺口模型时银行收支相抵,计划内收益变动最小。无论利率变动如何,风险由不同种类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承担,相互抵销。

当正缺口模型时浮动利率的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比例相对较大,当利率上升时,对银行收益有利。

当负缺口模型时银行持有的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的比重较大,适用于预期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银行的利息负担。

9、缺口管理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答:缺口管理的目的是规避利率风险。

零缺口:收支相抵,计划内收益变动最小。无论利率变动如何,风险由不同种类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承担,相互抵销。但事实上零缺口不能完全消除利率风险,资产利率与负债利率不完全同步。

正缺口:指浮动利率的资产与固定利率负债的比例相对较大,当利率上升时,对银行收益有利。

负缺口:指银行持有的浮动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的比重较大,适用于预期利率下降.。

10、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保持流动性?

答:流动性是指在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银行及时支付的能力,包括客户提现,以及满足必要的贷款。客户提现时,银行无权拒绝,而另一方面,一些信誉好、与银行合作历史较长的老客户或是存款大户提出借款的时候,如果出现流动性困难很可能会影响双方合作关系,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是极为不利的。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银行的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第七章中央银行

一、名词解释

1.单一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监管全部金融企业的制度。

2.复合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

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体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即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5.再贴现: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

6.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发生资金短缺,周转不灵时,可向中央银行请求贷款。

7.发行基金:是人民银行保管的尚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票券,它不是货币,而是为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准备的票券,不代表任何价值量。

二、思考题

1.为什么现代金融体系中必须要有一个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为了适应货币金融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主要有:

(1)、银行券的统一发行;

(2)、票据交换;

(3)、最后贷款人;

(4)、金融管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发行的银行,清算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即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职能,性质和特点

(1)、职能

①、服务职能:是中央银行为政府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划拨清算、代理业务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②、调节职能: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

③、管理职能:制定金融政策、法令;管理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检查监督各金融机构活动,包括业务活动范围、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结构等。

也可以把中央银行的上述职能归结为以下三项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二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行为金融学

一、填空题 1、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P2 2、同简答题1 P3 3、“理性人”的两层含义:一是投资者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投资者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标准金融学中投资者的心理具有三个特点: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 P12 4、传统的金融学中一个经典理论就是“市场有效假说”,也就是说证券价格可以及时准确地体现可获取信息变化的影响。P23 5、有效市场假说是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应能力、程度及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该假说的提出源于早期对价格形成的不确定性进行的研究探索,可以追溯到“随机游走”理论。P25 6、实证表明,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套利交易会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等因素而受到极大的限制。有限套利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围绕与套利相关的风险和成本进行的.P39 7、一价定律:按照EMH,如果市场是有效的,价格必然反映价值,那么在剔除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以后,一个资产不肯能按不同的价格出售。“孪生证券”——违背一价定律P30 8、噪声交易者风险,即噪声交易者使得价格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偏离内在价值的风险。P40 9、传统的讨论理论认为:由于套利的存在,基本相同的资产一定会以基本相同的价格卖出。但实际并不总是这样,由于噪声交易风险的存在使得这种基本相同证券的价格存在背离。有名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孪生证券”现象,如本章案例中的皇家荷兰和壳牌公司的普通股的价格差异。P41 10、股票溢价是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P46 11、Benartzi和Thaler(1995)对股票溢价之谜的解释是,如果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短视的损失厌恶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回报率,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P47 12、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P57 13、预期效用函数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在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P63 14、预期效用理论的公理化的价值衡量标准假定主要保括:优势性、恒定性、传递性P64 15、风险寻求效用函数:U(PX,(1-P)Y) < P×U(X)+(1-P)×U(Y)风险厌恶效用函数:U(PX,(1-P)Y) > P×U(X)+(1-P)×U(Y)风险中性效用函数:U(PX,(1-P)Y)=P×U(X)+(1-P)×U(Y) P65 16、偏好反转是决策者在两个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选择偏好出现差异,甚至逆转的现象。P73 17、成对赌局之间的选择似乎主要受输赢的概率之影响,而买卖价格却主要是由输赢的货币数额决定的。P73 18、一些预测信息的预测能力是有局限的,而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他们往往做出“非回归预测”,也就是说他们用线性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预测与推断,而没有考虑到,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事情的发展趋势往往存在回归的倾向。P86 19、锚定还导致“货币幻觉”。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经济决策中对通货膨胀率没有做出足够的调整,并混淆了货币的名义数量和真实数量。货币幻觉会影响人们在认知上、情绪上处理通货膨胀的方法。P91 20、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P106 21、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帐户”,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P108 22、“羊群行为”,即“从众行为”,是指行为上的模仿性和一致性。该词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P112 23、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他们发现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等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导致在决策中形成禀赋效应与“短视的损失厌恶”。P114 24、由于人放弃他所拥有一个物品所感受的痛苦,要大于得到一个原本不属于他的物品所带来的喜悦,因而在定价方面,同一种物品在这种情况下的卖价高于卖价,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禀赋效应”。人们由于禀赋效应,使个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偏差”,禀赋效应导致了“交易惰性”。P114 25、后悔厌恶定理3: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有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骄傲,不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后悔。如果后悔比骄傲大,责任者会尽量避免采取这一行动。P116 26、Gigerenzer和Todd(1999)将“熟悉”描述为“一个人对任务或事物拥有的知识或经验的程度”。熟悉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熟悉偏好是一种普遍感知。P119 27、前景理论引入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将人类的心理特征引入到了价值预期和估算中。P125 28、人们在时间维度上的偏好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即时效应,即与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时间相比,决策者偏好立即发生的事件;②同一段时间并不被感知为相同长度,时间感觉依赖于距参考点的远近,离参考点越远,时间段就越会被低估。P138 29、权重是由真实概率函数决定的,在该函数中人们倾向于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 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 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 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值函数如图1。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

货币银行学选择填空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的。 2、在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单位货币价值就是确定本币单位的,或确定与关键货币的固定比价。 3、由国家准许铸造并符合规定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称为___________。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商品的。 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的波动界限是。 6、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7、货币金本位制有_______ _____、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 8、信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两个条件是:和立法保障。 9、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为金属的货币称为___ _______。 10、在一次支付中,如果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收的货币为有限法偿货币。它主要是针对而言的。 1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二是它具有与一切商品的能力。 12、大陆地区的人民币,由国家授权统一发行与管理。 13、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14、流通中的货币种类可以区分为主币和。 15、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金属货币的一种凭证,是。 16、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的重要性在于使商品的直接物物交换变成了以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二、单项选择题 1、本位货币是()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2、“格雷欣法则”这一现象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跛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3、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4、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的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5、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A、银币 B、金币 C、金币和银币 D、都不是 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一般发生在()。 A、银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7、在货币产生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8、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政策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16. 17.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A. 经营租赁 B. 古代租赁 C. 传统租赁 D. 金融租赁 3. 1998 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 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货币供应量 D. 存款准备金率 4. “扬基债券 ”的面值货币是() A. 日元 B. 美元 C. 英镑 D. 法郎 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A. 平减指数 B. 非平减指数 C . 递减函 D. 递增函数 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交通银行 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 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保险期限届满 C. 保险人履约赔付 A. 保险标的灭失 B. 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D. 保险公司破产 ) =KR/M C. Md = kPY D. M1 A. MV = PT B. P 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 B. 佣金经纪商 C. 二元经纪商 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A. 有形市场 + M2= L1(y) + L2(r) D. 自营经纪商 B. C. 协商议价原则 D.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A. 美元计值 B. 英镑计值 ) 具有投机性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 C. 特别提款权计值 D. 贷款对象的货币计值 13. 某企业持有 3 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 2000 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 5%,则贴 现金额是 ( ) A. 1975 元 B. 1950 元 C. 25 元 D. 50 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直接投资 B.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 D. 政府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14. A. 15. A. A. C. A. 1942 年 B. 1945 年 C. 1946 年 D. 1960 年 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行为金融学》复习重点,饶育蕾,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概论 ?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区别:①信息处理(标准投资者能正确处理信息,行为投资者处理信 息有偏差);②形式是否影响决策(标准处理问题形式不会影响决策,行为会影响);③市场 是否有效(标准有效市场假说,行为指出有效市场假说缺陷)。 ?标准金融诞生标志:马科维茨有效组合。 ?最早将人的行为与经济学结合的理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 ?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出售比买入难: ?有限理性决策标准:满意标准,而非决策标准。 ?同质信念下的交易动机:风险偏好 第—章有效市场假说及其缺陷 ?有效市场的类型:①弱式有效性(最底层次的市场有效性。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 格充分及时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 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②半强式有效性(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 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任何已公开信息都不具获利价值);③强势有效性(市场有效性最高层次。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都已充分及时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缺陷:①理性交易者假设缺陷;②完全信息假设缺陷;③检验缺陷;④ 套利的有限性。 ?噪声交易者:指非理性地根据似乎是真实信息而实际是噪声信息开展交易的智能体。 ?公开信息:指向市场主体、市场运营机构和公众公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资本市场中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及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 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 ?私人信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占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其中经验是市场参与者 的最宝贵的个别知识。 ?内幕信息:指为内部运作人员所知悉而尚未对外公开,且具备商业价值的信息。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吗: 第三章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大量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股市不是有效的,这些无法用有效市场理论和现有定 价模型来解释的收益异常的现象,即为“异象”。 ?动量效应:指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表现不好的股票也会持续 其不好的表现。 ?反转效应: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趋势在其后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其后的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原因: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当投资者对信息未充 分反应时,信息逐步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股价因此在短时间内沿初始方向变动,表现出动量 效应;而投资者受到一系列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刺激,对收益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 判断,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而随后投资者普遍意识到时,股价则会反方向变动,即为反转 效应。 ?过度反应: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近期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的平 均值不一致。 ?反应不足:指证券价格对影响公司价值的基本面消息没有做出充分及时的反应。 ?规模效应:股票收益率与公司大小有关。 第四章预期效应理论与心理实验 ?确定性效应:在现实中,与某种概率性的收益相比, 人们赋予确定性的收益性的收益更多权重。 ?阿莱悖论:由确定性效应产生的,一种与标准理论偏离的悖论。 ?反射效应:反射效应表明,受益范围内的风险厌恶伴随着损失范围内的风险寻求。 ?偏好反转:决策者在两个相同评价条件但不同的引导模式下,对方案的选择偏好出现差异,甚至逆转的现象。

行为金融学笔记

第一章 1、有限理性: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有限理性"概念的主要提倡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Simon)。 2、行为金融学的概念: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本特征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 第二章 1、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Q: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收入和支出的不同认识 1.传统经济学的认识: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对各种收入和支出是等同视之的:工作的工资、股票的红利以及买彩票中的奖金,甚至包括赌钱得来的赌金,在人们心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在支出上,无论是买衣服、食品还是买车买房,不管用现金买还是刷信用卡,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是基本一致的。 2.行为经济学的认识: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获得收入或进行消费时,总是会把各种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去,而不是像现实的会计学那样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统筹管理;相应的,不同账户内收入的价值是不同的,不同账户的支出策略也是不同的。 2、心理账户与税收政策(分析) Q:关于“减税”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的方式: 第一种是调低税率,即直接减少人们上缴的税金金额,比如告诉普通纳税人,明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由现在的25%降低到20%。这是最简单的减税方法。 第二种是税金返还,如出口退税,纳税人的出口商品原先按照规定的税率25%纳税,但征税之后,政府又按照一定比例(比如5%)将税金退还给原纳税人。 第三种方法则是纳税人首先仍按照原定的25%税率缴税,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政府会以诸如“财政结余”等等名义给正常纳税人一笔资金,其数量就相当于5%的税金。然而,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货币银行学多选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多项选择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1.一般而言,货币层次的变化具有以下(A D E )特点。 A.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B.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C.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D.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A E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现金 F.其它存款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B C D E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其它存款 4.信用货币包括( C D E F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银行券 E.存款货币 F.电子货币 5.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A B C D E F )。 A.税款交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商品赊销 E.善款捐赠 F.赔款支付 6.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对现钞的正确表述是( A C D )。 A.居民手中的现钞 B.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C.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D.购买力最强 E.以上答案都对 7.关于狭义货币的正确表述是( A D )。 A.包括现钞和银行活期存款 B.包括现钞和准货币 C.包括银行活期存款和准货币要性就越小 D.代表社会直接购买力 E.代表社会潜在购买力 8.货币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方式包括( A C D )。 A.计价单位 B.价值贮藏 C.交换手段 D.支付手段 E.积累手段 9.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 D E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10.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A C E )。 A.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D.黄金美元是国际货币 E.黄金是国际货币 11.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A B D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 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足值货币 12.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A B )。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13.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 C E )。 A.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货币银行学》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套2008、12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A、活动领域相同 B、经营的对象相同 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 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投资心理与行为金融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题型:(相关概念的)简述题、(理论思想的)论述题、(经典文献)综合题 本科教务办 请大家注意考试时间地点并相互转告。 简述题(解释如下概念): 1.预期效用理论、理性经济人及其预期效用理论的四个公理; 2.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风险和赢者诅咒风险; 3.交易者的类型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流动性冲击、信息冲击、噪声冲击); 4、平均值回归现象和逆向投资策略关系、“赌徒谬误”何在? 5、贝叶斯推断、直觉推断; 6、过度自信、过度乐观、控制力幻觉和信息幻觉与专家幻觉; 7、金融市场有哪些异象? 8、“神投手”、小数定律、正反馈策略; 9、联合假说问题和套利有限性检验; 10、你认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如何刻画?厌恶损失、厌恶风险、厌恶模糊; 11、遗憾理论、原赋效应、维持现状偏好; 12、心理会计、享乐编辑(对好坏大小事件); 13、“IPO热市”、投资者的情绪指标、“机会窗口”; 14、封闭式基金折扣之谜; 论述题: 1.套利的成本、风险(基本面风险、市场风险、模型风险、杂音交易风险)2、展望理论、效用理论;二者在投资决策中的关系和区别! 3.“埃尔斯伯格悖论”和“埃莱斯悖论”。违犯了哪个公理?如何违犯的?

4.股票溢价之谜及其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5.股市回报的过度波动性及其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综合题: 1.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有哪些表现?通过什么途径实证检验“交易的过度性”; 2.“卖出股票的处理效应”和“买入股票的注意力效应”。 3、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在解释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的“均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市场时机假说”、“市场迎合假说”?

行为金融学

① 1.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曼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把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 ②以Edwards和Magee为主的技术分析派,1948年《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之父 ③以Graham 和Dodd为代表的基本分析派,1934年《证券分析》:投资者的圣经 ④1952年,Markowitz 在其《投资组合选择》,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诞生的标志 ⑤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 ⑥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疯狂》是两本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⑦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证券分析》一书中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作出了深刻反思。 ⑧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选美竞赛”理论。 2.法玛提出了区分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1970年,其关于EMH的一篇经典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回顾》 ①弱式有效市场:资产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 ②半强式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所以与资本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 ③强式有效市场:它表明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的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3.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了“输者赢者效应” ①反转效应、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②惯性效应(动量效应) ③反转效应 ④领先-滞后效应 4.“消息真空”:与上市公司的基础价值无关的公司事件。 指数效应:股票入选股票指数成分股后带来股票收益率的异常提高。 公司更名效应:案例2-5 公司更名效应:公司更名公告不包含未能预期到的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依照有效市场理论,市场对这类事件应该不做反映。然而,从一些证据来看,公司的更名确实引起了股价的显著运动,这种异常现象在2000年前的网络浪潮中尤其明显。 股价溢价:股票相对债券所高出的那部分资产收益。 股票溢价之谜(为什么股票的收益率会高于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的解释: A.通常的解释:①股票相对于无风险证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由于风险溢价的存在,股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②投资短期股票可能出现损失,但长期会获得较大收益。 B.Benartzi和Thaler(1995)的解释:如果投资者经常性地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短视的损失厌恶就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股票投资的长期高会把女,而投资于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因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据上课时老师说必考) 5.“股票溢价之谜”指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日历 股票收益率与时间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投资收益率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日历效应

货币银行学选择有答案

货币银行学选择 (带答案) [此帖已被设为推荐] 一. 单项选择题] 1. 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A ). 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 2.高利贷是一种以(B )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 3.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并与工商企业关系密切的是( B ) 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4.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C ). A.溢价 B.平价 C.折价D兑价 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A )最为流行.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6.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 A ). A.安全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7.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D )的影响最为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8.( A )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最基本的工程. A.经常工程 B.资本工程 C.平衡工程 D.以上都不对 9.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在3%以上,但尚未达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属于( B ).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C?奔腾式通货膨胀D.恶性通货膨胀 10.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 A .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B .前者逆循环,后者顺循环 C .二者均顺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D. 二者均逆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11.商品的价格是( D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值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2.经济发展对金融起(B )作用A—定的B.决定性C.不确定D.推动 13.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C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 14.下列工程的(C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A.经常工程B.资本工程C.借贷工程D.平衡工程 15.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B )的权利? A.银行券B.信用流通工具C?金属铸币D. 债券 16.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是(B ).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17.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C ). A.行业风险B.利率风险C.流动性风险D.汇率风险 18.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联系 D.A与B都可能 19.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最猛烈的是( A ).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直接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20.货币的产生是(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国家的发明创造 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 .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1.货币在(A)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交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22.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A ). A.反比B?波动变化C.无法预知D?正比 2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A ). A.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B.资金运用业务C?租赁业务D.承兑业务

货币银行学作业1

货币银行学作业1

【2597】 以下( )是最早的金本位制类型。 A . 金币本位制 B . 金块本位制 C . 金汇兑本位制 D . 虚金本位制 答案: A 【2597】 以下( )是最早的金本位制类型。 A . 金币本位制 B . 金块本位制 C . 金汇兑本位制 D . 虚金本位制 答案: A 判断题 【2593】 金属本位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发行程序是一样的。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论述题 【2401】 货币形态的演进是偶然的还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为什么有价值的金属货币会被价值很低的信用货币代

替? 名词解释 【2395】 无限法偿 简答题 【5825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判断题 【2591】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 货币。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单项选择题 【2388】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 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 A . 金币 B . 银币 C . 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

D . 金 币、 银币都无人使用 答案: B 判断题 【58254】 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 币之间的汇率固定,很少变化。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名词解释 【2396】 金汇兑本位制 多项选择题 【2390】 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 )。 A . 同质可分 B . 体积小价值大 C . 不容易腐烂,便于保存 D . 便于携带 E . 它需要法律强制流通

央财金融考研 公司财务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央财金融考研|公司财务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温馨提示:到了考研后期,凯程希望考生能够根据中财金融硕士推出的文章,将431科目的基本知识系统地梳理、反复梳理,以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就是我们知识框架的骨架!对于这些最基本知识,大家千万不要以是否考过作为是否重点学习的判断标准,不管是否考过,都要认真对待! 小题目计算知识点: 1.先付/后付年金现值/终值计算 2.永续年金现值、永续增长年金现值、增长年金的计算 3.一年内多次付息的债券价值计算 4.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转换 5.债券久期的计算 6.PVGO计算 7.股利增长率g的估算 8.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9.净现值、IRR、MIRR的计算,资本限量决策中利用PI做项目选择 10.初始现金流、营业现金流、终结现金流的计算 11.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注意是否考虑发行费用) 12.IPO折价成本的计算 13.租金的确定

14.营业/财务/复合杠杆 15.期权的内在价值计算 16.期权的基本损益状态图像 17.从期权的角度分析股东权益和负债 18.认股权证的稀释效应 19.可转债的转股比率&转股价值 20.现金周转期的计算 21.商业信用成本的计算 大题目计算知识点: 1.内插法的应用 2.债券估值 3.普通股估值(现金流贴现模型、PVGO模型、增长率g的估算) 4.项目选择决策、设备更新决策、项目比较决策(增长现金流法、等价年金法)(注意所得税、折旧、机会成本、分摊管理/销售成本) 5.期望值决策 6.资本市场线+β系数+CAPM计算 7.WACC的计算 8.WACC法(自由现金流贴现法)、APV法 9.创业融资-初次融资&二次融资资产负债表编制 10.配股权价值计算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学习好帮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 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4031650 22全年 础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学习好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031681 22秋季 (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34全年 04031730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学习好帮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