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建筑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班

级:[ 分析101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2021年3月

2日

摘要

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力,寒暑力,冲击力等。

随着产品的种类及加工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钢化玻璃的应用范围也随之变的越来越广泛。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钢化玻璃的认证要求,所以关于钢化玻璃的质量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钢化玻璃不存在化学分析,主要是物理性质的检测,其中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弯曲度检验、碎片检验、硬度测试、抗冲击性等性能检验。

因此关于钢化玻璃物理性质的检测,正是我这个论文的根本出发点。

关键词: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

绪论

光阴似梭,大学二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二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论文的课题为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本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它能加强对化学分析与检验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不同事物的分析能力。钢化玻璃是新型的环保材料,研究它有助于对于环保的贡献,同时钢化玻璃对于未来建筑有重大的影响。

第1章钢化玻璃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钢化玻璃国内外现状

物理钢化玻璃(也称聚冷强化玻璃)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是采用垂直吊挂式钢化炉生产,到1975年才在芬兰出现第一台水平辊道式钢化炉。化学钢化玻璃(也称表面离子交换玻璃)发明于1966年。钢化玻璃发展较快,产量较大的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几个汽车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钢化玻璃生产起步最早,1972年的产量已达到2 950万m2,1996年增加到7 612.1万m2,平均年增长为4.0%。日本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小批量生产钢化玻璃,到1961年的产量仅为143.8万m2,1991年达到鼎盛时期,产量高达3 931.4万m2,平均年增长率为11.7%,从1992年起产量有所回落,基本在3 100~3 400万m2之间波动,2000年产量为3 312.2万m2。钢化玻璃主要用于汽车工业,从近些年的使用情况看,大有向建筑业发展的强力趋势。资料表明,美国1996年供建筑使用的钢化玻璃已占总产量的38.6%。日本2000年建筑用钢化玻璃236.9万m2,占当年钢化玻璃总产量的7.2%,占当年钢化玻璃使用量的6.8%(由此看出日本钢化玻璃的总使用量比总产量高,需要小量进口来满足需求)。我国钢化玻璃的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沈阳玻璃厂与建材研究院

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物理风冷钢化玻璃,1955年我国自行研究的吊挂式平钢化玻璃电炉在上海耀华玻璃厂和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先后建成投产。70年代末,洛阳玻璃厂率先引进比利时吊挂式钢化玻璃生产线。1953年由沈阳玻璃厂试制出化学钢化玻璃并批量生产。秦皇岛耀华玻璃厂在1983年建成一条完整的化学钢化玻璃生产线。80~9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水平辊道式钢化玻璃生产线及少量的吊挂式设备,并于90年代末自行研制成功水平辊道钢化玻璃生产线。目前,我国拥有150多家汽车、建筑及家用钢化玻璃生产企业,各类钢化玻璃生产线300余条,年生产能力约7 000万m2。

目前,钢化玻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得比较广泛。有些大城市的建设部门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对本地区使用安全玻璃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钢化玻璃的使用量大大提高,国内钢化玻璃生产线的数量也迅速地增加。

1.2钢化玻璃的发展趋势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等都将保证国内市场对玻璃产品的中长期需求增长趋势不变。随着建筑、汽车、装饰装修、家具、信息产业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要求的提高,安全玻璃、节能中空玻璃等功能性加工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平板玻璃的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都存在着联系,玻璃行业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十一五”规划中也对玻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也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来规范玻璃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玻璃工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2章钢化玻璃的分析与检验

1定义及分类

1.1定义

钢化玻璃:经热处理工艺之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

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

1.2分类

1.2.1 钢化玻璃按生产工艺分类,可分为:

垂直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夹钳吊挂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水平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水平辊支撑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1.2.2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为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2 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

生产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于生产钢化玻璃的玻璃,玻璃的质量由供需双方确定。

3 要求

钢化玻璃的各项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其中安全性能要求为强制性要求。

表1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条款

3.1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3.1.1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3.1.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对角线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对角线差允许值

单位为毫米

3.1.3其他形状的钢化玻璃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由供需双方商定。 3.1.4 边部加工

边部加工形状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3.1.5 圆孔 3.1.5.1 概述

本条只适用于公称厚度不小于4mm 的钢化玻璃。圆孔的边部加工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3.1.5.2孔径

孔径一般不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 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的孔的孔径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 孔径及其允许偏差 单

位为毫米

3.1.5.3 孔的位置

1) 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a 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1所示。

图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示意图

2)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b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2所示。

图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示意图

3)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c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d的6倍。如图3所示。

注:如果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小于35mm,那么这个孔不应处在相对于角部对称的位置上。具体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图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示意图

4)圆心位置表示方法及其允许偏差

圆孔圆心的位置的表达方法可参照图4进行。如图4建立坐标系,用圆心的位置坐标(x,y)表达圆心的位置。

圆孔圆心的位置x、y的允许偏差与玻璃的边长允许偏差相同(见表2)。

图4 圆心位置表示方法

3.2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3.2.1钢化玻璃的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3.2.2 对于表5未作规定的公称厚度的玻璃,其厚度允许偏差可采用表

5中与其邻近的较薄厚度的玻璃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外观质量

钢化玻璃的外观质量应满足表6的要求。

3.4弯曲度

平面钢化玻璃的弯曲度,弓形时应不超过0.3%,波形时应不超过0.2%。3.5抗冲击性

取6块钢化玻璃进行试验,试样破坏数不超过1块为合格,多于或等于3块为不合格。破坏数为2块时,再另取6块进行试验,试样必须全部不被破坏为合格。

表6 钢化玻璃的外观质量

1. 边部变形

2. 夹钳印与玻璃边缘的距离

3. 夹钳印

图5 夹钳印示意图

3.6 碎片状态

取4块玻璃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在任何50mm×50mm区域内的最少碎片数必须满足表7的要求。且允许有少量长条形碎片,其长度不超过75mm。

表7 最少允许碎片数

3.7霰弹袋冲击性能

取4块平型玻璃试样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1)或2)中任意一条的规定.

1)璃破碎时,每块试样的最大10块碎片质量的总和不得超过相当于试样65cm2面积的质量,保留在框内的任何无贯穿裂纹的玻璃碎片的长度不能超过120mm。

2)弹袋下落高度为1200mm时,试样不破坏。

3.8表面应力

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不应小于90MPa。

以制品为试样,取3块试样进行试验,当全部符合规定为合格,2块试样不符合则为不合格,当2块试样符合时,再追加3块试样,如果3块全部符合规定则为合格。

3.9耐热冲击性能

钢化玻璃应耐200℃温差不破坏。

取4块试样进行试验,当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2块以上不符合时,则认为不合格。当有1块不符合时,重新追加1块试样,如果它符合规定,则认为该项性能合格。当有2块不符合时,则重新追加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则为合格。

4. 试验方法

4.1 尺寸检验

尺寸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

4.2厚度检验

使用外径干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在距玻璃板边15mm内的四边中点测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并以毫米(mm)为单位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

4.3外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按GB 11614方法进行。

4.4弯曲度测量

将试样在室温下放置4h以上, 测量时把试样垂直立放,并在其长边下方的1/4处垫上2块垫块。用一直尺或金属线水平紧贴制品的两边或对角线方向,用塞尺测量直线边与玻璃之间的间隙,并以弧的高度与弦的长度之比的百分率来表示弓形时的弯曲度。进行局部波形测量时,用一直尺或金属线沿平行玻璃边缘25mm方向进行测量,测量长度300mm。用塞尺测得波谷或波峰的高,并除以300mm后的百分率表示波形的弯曲度,如图6所示。

4.5抗冲击性试验

4.5.1试样为与制品同厚度、同种类的,且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的尺寸为610 mm(-0mm,+5mm)×610mm(-0mm,+5mm)的平面钢化玻璃。

4.5.2试验装置应符合GB 9962-1999 附录A的规定。使冲击面保持水平。试验曲面钢化玻璃时,需要使用相应的辅助框架支承。

4.5.3使用直径为63.5 mm(质量约1040 g)表面光滑的钢球放在距离试样表面1000 mm的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点应在距试样中心25 mm的范围内。

对每块试样的冲击仅限1次,以观察其是否破坏。试验在常温下进行。4.6碎片状态试验

4.6.1以制品为试样

4.6.2试验设备

可保留碎片图案的任何装置。

4.6.3试验步骤

4.6.3.1将钢化玻璃试样自由平放在试验台上,并用透明胶带纸或其他方式约束玻璃周边,以防止玻璃碎片溅开。

4.6.3.2 在试样的最长边中心线上距离周边20mm左右的位置,用尖端曲率半径为0.2mm+0.05mm的小锤或冲头进行冲击,使试样破碎。

4.6.3.3保留碎片图案的措施应在冲击后10s后开始并且在冲击后3min内结束。

1.弓形变形

2.玻璃边长或对角线长

3.波形变形;

4.300mm

图6 弓形和波形弯曲度示意图

4.6.3.4 碎片计数时,应除去距离冲击点半径80mm以及距玻璃边缘或钻孔边缘25mm范围内的部分。从图案中选择碎片最大的部分,在这部分中用50mm×50mm的计数框计算框内的碎片数,每个碎片内不能有贯穿的裂纹存在,横跨计数框边缘的碎片按1/2个碎片计算。

4.7 霰弹袋冲击性能试验

4.7.1 试样

试样为与制品相同厚度、且与制品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的尺寸为1930mm (-0mm,+5mm)×864mm(-0mm,+5mm)的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

6.7.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应符合GB 9962-1999 附录B的规定。

4.7.3试验步骤

4.7.3.1 用直径3 mm的挠性钢丝绳把冲击体吊起,使冲击体横截面最大直径部分的外周距离试样表面小于13 mm,距离试样的中心在50 mm以内。

4.7.3.2 使冲击体最大直径的中心位置保持在300 mm的下落高度,自由摆动落下,冲击试样中心点附近1次。若试样没有破坏,升高至750 mm,在同一试样的中心点附近再冲击1次。

4.7.3.3 试样仍未破坏时,再升高至1200 mm的高度,在同一块试样中心点附近冲击一次。

4.7.3.4 下落高度为300mm,750mm或1200mm试样破坏时,在破坏后5min之内,从玻璃碎片中选出最大的10块,称其质量。并测量保留在框内最长的无贯

穿裂纹的玻璃碎片的长度。

4.8表面应力测量

4.8.1 试样

以制品为试样,按GB/T 18144 规定的方法进行。

4.8.2 测量点的规定

如图7所示,在距长边100mm的距离上,引平行于长边的2条平行线,并与对角线相交于4点,这4点以及制品的几何中心点即为测量点。

单位为毫米

图7 测量点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图8 测量点示意图

若制品短边长度不足300mm时,见图8,则在距短边100mm的距离上引平行于短边的两条平行线与中心线相交于2点,这两点以及制品的几何中心点即为测量点。

不规则形状的制品,其应力测量点由供需双方商定。

4.8.3 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为各测量点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4.9 耐热冲击性能

将300mm×300mm的钢化玻璃试样置于200℃±2℃的烘箱中,保温4h以上,取出后立即将试样垂直浸入0℃的冰水混合物中,应保证试样高度的1/3以上能浸入水中,5min后观察玻璃是否破坏。

玻璃表面和边部的鱼鳞状剥离不应视作破坏。

5 检验规则

5.1检验项目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1.1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中的安全性能要求为必检项目,其余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5.1.2出厂检验

厚度及其偏差、外观质量、尺寸及其偏差、弯曲度。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5.2组批抽样方法

5.2.1产品的尺寸和偏差、外观质量、弯曲度按表8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表8 抽样表单位为片

5.2.2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测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同一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试样。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1000块时,以每1000块为1批分批抽取试样,当检验项目为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用它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

5.3 判定规则

若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表8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度不合格。

其他性能也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否则,认为该项不合格。

若上述各项中,有1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包装

玻璃的包装宜采用木箱或集装箱(架)包装,箱(架)应便于装卸、运输。每箱(架)宜装同一厚度、尺寸的玻璃。玻璃与玻璃之间、玻璃与箱(架)之间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玻璃的破损和玻璃表面的划伤。

6.2包装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每个包装箱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小心破碎、防雨怕湿”等标志或字样。

6.3运输

运输时,玻璃应固定牢固,防止滑动、倾倒,应有防雨措施。

6.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不结露或有防雨设施的地方。

结论

本次论文对于钢化玻璃的定义,现状,以及市场前景,到具体的分析与检验的项目,方法,实验的过程都详细的做出了阐明,通过对于论文的书写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毕业论文谢词

经过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写作论文,今天终于可以顺利的完成论文的最后的谢辞了,想了很久,要写下这一段谢词,表示可以进行毕业答辩了,时光匆匆飞逝,四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得以划下完美的句点。

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通过此次的论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跨越了传统方式下的教与学的体制束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和搜集有关的文献,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寻求知识,这可以说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在以往的传统的学习模式下,我们可能会记住很多的书本知识,但是通过毕业论文,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处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倍功半。总之,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我收获了很多。此次论文的完成既为大学四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做好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刘志海,胡桂萍钢化玻璃发展现状及趋势[期刊论文]-玻璃2004,31(2)

2)郝向国,徐美君建筑玻璃机械发展与市场

3)马春荣,臧曙光方兴未艾的中国玻璃深加工 2010(03)

4)徐美君,我国深加工玻璃发展现状[期刊论文]-玻璃 2008(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编号:GB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2005-08-30

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编号: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编号:GB 11614 浮法玻璃 1999-05-14

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编号:GB/T 18144 玻璃应力测试方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分类及应用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4要求 不同种类的钢化玻璃必须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条款

尺寸及偏差 平面钢化玻璃的长度、宽度由供需双方商定。其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一边长度大于3000mm的玻璃以及异型制品的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2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曲面钢化玻璃开关和边长的允许偏差,吻合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钢化玻璃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边部另工及孔径允许偏差 磨边形状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孔径一般不小于玻璃的厚度,小于4mm的孔由供需双方商定,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遥规定。 表4孔径及允许偏差 孔的大小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但不允许有大于1mm的爆边。 外观质量

钢化玻璃的外观质量必须符合表5的规定。表5 外观质量

弯曲度 平型钢化玻璃的弯曲度,弓形时应不超过%,波形时应不超过%。 抗冲击性 取6块钢化玻璃试样进行试验,试样破坏数不超过1块为合格,多于或等于3块为不合格。破坏数为2块时,再另取6块进行试验,6块必须全部不被破坏为合格。 碎片状态 取4块钢化玻璃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在50mm×50mm区域内的碎片数必须超过40个,且允许有少量长条形碎片,其长度不超过75mm,其端部不是刀状,延伸至玻璃边缘的长条形碎片与边缘形成的角不大于45°。 霰弹袋冲击性能 取4块平型钢化玻璃试样进行试验,必须符合下列(1) 或(2)中任意一条的规定。 (1) 玻璃破碎时,每试样的最大10块碎片质量的总和不得超过相当于试样65m2面积的质量。 (2)散弹袋下落高度为1200mm时,试样不破坏。 透射比 钢化玻璃的透射比由供需双方商定。 抗风压性能 钢化玻璃的抗风压性能由供需双方商定。 5试验方法 尺寸检验 尺寸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 厚度检验 使用GB 1216所规定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每边的中点,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厚度值。并以毫米(mm)为单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二位。 外观检验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原名为JC 293-82《平型钢化玻璃》,1986 年重新制定该标准,删除其中关于汽车、船舶用钢化玻璃的规定,一名为 《钢化玻璃》并于1988年发布后实施。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原标准中的Ⅱ类钢化玻璃并重新分类,将霰弹袋的最大冲击高度2300mm改为1200mm,经过这样的修改,这项试验就不仅仅是观察其碎片状态,而是用于判定玻璃 安全性能的试验。另外,鉴于我国钢化水平的提高,将原4mm厚玻璃落球冲 击破碎后称量最大碎片质量的方法改为用制品作试样,小锤冲击后检验碎片 的方法;且去掉原标准中对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963-88。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蜀一、汪如洋、韩松、王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92 硫化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 1216-85 外径千分尺 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 GB -1996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GB 11614-89 浮法玻璃 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压试验方法 3 分类及应用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4要求 不同种类的钢化玻璃必须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手机保护膜钢化璃玻膜检验标准(版).doc

玻璃膜检验规范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1.目的 : 为了检测玻璃膜的性能,保障所提供的产品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玻璃膜产品的检测,以及需要我司提供检测报告的玻璃膜产品。 3.检验环境:正常日光灯(800-1200LUX 光照),距离30cm处以 45角目视10秒; 试验应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50±5%中进行。 4.产品检验:检验人员利用试验仪器进行检验和判断; 每批次来料至少要做1pc 的性能测试:透光率、铅笔硬度、落球测试等等。 100pcs <来料数量> 1pc,性能测试抽测 1pc; 1000pcs <来料数量> 100pcs,性能测试抽测 3pcs; 10000pcs < 来料数量> 1000pcs ,性能测试抽测 5pcs; 5.性能测试项目: ( 一) 透光率测试 ( 二) 耐磨测试 ( 三) 硬度测试(铅笔划痕) ( 四) 落球测试(跌落) ( 五) 拉力测试 ( 六) 耐油污(疏水)测试 ( 七) 排气性能测试 ( 八) 触摸灵敏度测试 ( 九) 1D/2D 硬度测试 下面分别对以上测试项目进行说明,测试时根据不同玻璃膜的材质进行甄别分类测试。

一.透光率测试 检验人员利用透光仪进行判断。透光率越高产品的贴膜效果越好。 仪器名称:透光仪 检验依据:参照产品材质规格、承认书。 操作步骤: 1.4.1启动仪器电源,等待仪器启动后自检完成后开始测试; 1.4.2把待测试的玻璃膜撕掉保护层,放置在测试处(如下图示); 1.4.3读取测试数值,记录测得的“可视光”数值; 1.4.4取不同的测试点测试 4 次,取最小值记录; 结果判定参考范围: 透光率玻璃膜透光率93% 记录测试结果。 备注:名词解释 可见光(即可视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 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 到 700 纳米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 到 780 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 纳米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英文名称: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Part2: Tempered glass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08-30发布 2006-03-01实施 标准编号:GB15763.2-2005 5要求 5.1允许尺寸及允许偏差 5.1.1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5.1.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对角线差允许值 (单位为毫米) 5.1.3其他形状的钢化玻璃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由供需双方商定。 5.1.4 边部加工 边部加工形状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5.1.5 圆孔 5.1.5.1 概述

本条只适用于公称厚度不小于4mm的钢化玻璃。圆孔的边部加工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5.1.5.2孔径 孔径一般不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的孔的孔径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4孔径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5.1.5.3 孔的位置 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a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1所示。 图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示意图 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b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2所示。 图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示意图 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c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d的6倍。如图3所示。 注:如果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小于35mm,那么这个孔不应处在相对于角部对称的位置上。具体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图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示意图

钢化玻璃保护膜检验流程图

玻璃保护膜半成品以及成品检验标准 序 检验项目品质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数量记录确认号 1 材质与订单要求材质一致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划伤产品表面不可有明显划伤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破损产品表面不可有破损,裂痕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异色点产品表面不可有明显异色点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气泡离型膜贴覆玻璃面不可有气泡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贴覆不到 离型膜贴覆玻璃面贴覆后不可有明显偏位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2 外观位 脏污产品表面不可有脏污,晶点,手指印等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长度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图要求测量卡尺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宽度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图要求测量卡尺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厚度依据产品检验标准图要求测量卡尺&厚度每批抽样5PCS 检验记录表品检 3 规测量 尺寸 产品在相应机型上进行试贴,排气性为中间 每批抽样3PCS 试贴真机往外匀速覆在机型表面,表面无气泡、无雨真机检验记录表品检 检查 点、无白边、无雾点。 透光率高清玻璃透光率应≧90% 光电雾度仪每批抽样1PCS 检验记录表实验室检测检查 雾度高清玻璃雾度应≦2%光电雾度仪每批抽样1PCS 检验记录表实验室检测检查 检查 4 特性表面效果表面高清透明四周有2.5D扫光弧度目视AQL=1.0抽样检验记录表品检 防指纹防 1.防指纹防油污:用油性笔在玻璃表面划 油性笔每批抽样1PCS 检验记录表品检 油污线,笔迹呈水滴状,且易擦试,检查 硬度750g-9H(负重750g砝码,硬度为9H)电动铅笔硬每批抽样1PCS 检验记录表实验室检测度机检查 重量为32g钢球,在高度为60CM处自由落下 落球跌落测每批抽样5PCS 跌落测试记录跌落测试一次,产品完整无碎裂。(钢球必须落在产实验室检测 试仪测试表 品正中间处) 可靠 滴水角度测试:磨擦前要求水滴角度大水滴角测试 5 性测水滴角度每批抽样1PCS 水滴角测试记 于103度,负重1kg砝码钢丝绒来回磨擦 1200 仪+钢丝绒实验室检测试测试测试录表 次后要求水滴角度大于90度耐磨测试机

手机保护膜钢化璃玻膜检验标准(最全版)

深圳市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作业规范 WI-PZ-2X A/0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玻璃膜检验规范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本文件隶属深圳市XXXXXX电子有限公司的文化资产,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影印。 深圳市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发布

1. 目的: 为了检测玻璃膜的性能,保障所提供的产品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玻璃膜产品的检测,以及需要我司提供检测报告的玻璃膜产品。 3. 检验环境:正常日光灯(800-1200LUX光照),距离30cm处以45角目视10秒; 试验应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50±5%中进行。 4. 产品检验:检验人员利用试验仪器进行检验和判断; 4.1每批次来料至少要做1pc的性能测试:透光率、铅笔硬度、落球测试等等。 ●100pcs <来料数量>1pc,性能测试抽测1pc; ●1000pcs <来料数量>100pcs,性能测试抽测3pcs; ●10000pcs <来料数量> 1000pcs,性能测试抽测5pcs; 5. 性能测试项目: (一)透光率测试 (二)耐磨测试 (三)硬度测试(铅笔划痕) (四)落球测试(跌落) (五)拉力测试 (六)耐油污(疏水)测试 (七)排气性能测试 (八)触摸灵敏度测试 (九)1D/2D硬度测试 下面分别对以上测试项目进行说明,测试时根据不同玻璃膜的材质进行甄别分类测试。 一.透光率测试 检验人员利用透光仪进行判断。透光率越高产品的贴膜效果越好。 1.2 仪器名称:透光仪 1.3 检验依据:参照产品材质规格、承认书。 1.4 操作步骤: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完整版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原名为JC 293-82《平型钢化玻璃》,1986年重新制定该标准,删除其中关于汽车、船舶用钢化玻璃的规定,一名为《钢化玻璃》并于1988年发布后实施。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原标准中的Ⅱ类钢化玻璃并重新分类,将霰弹袋的最大冲击高度2300mm改为1200mm,经过这样的修改,这项试验就不仅仅是观察其碎片状态,而是用于判定玻璃安全性能的试验。另外,鉴于我国钢化水平的提高,将原4mm厚玻璃落球冲击破碎后称量最大碎片质量的方法改为用制品作试样,小锤冲击后检验碎片的方法;且去掉原标准中对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963-88。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蜀一、汪如洋、韩松、王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92 硫化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GB 1216-85 外径千分尺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GB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11614-89 浮法玻璃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压试验方法 3 分类及应用 3.1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3.2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4要求 不同种类的钢化玻璃必须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条款

最新钢化玻璃(建筑玻璃)国标

最新钢化玻璃(建筑玻璃)国标 1 范围 GB15763的本部分规定了经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建筑用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GB15763的本部分适用于经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建筑用钢化玻璃。对于建筑以外用的(如工业装备、家具等)钢化玻璃,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可根据其产品特点参照使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T 18144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 3定义及分类 3.1定义 钢化玻璃:经热处理工艺之后的玻璃。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 3.2分类 3.2.1 钢化玻璃按生产工艺分类,可分为: 垂直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夹钳吊挂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水平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水平辊支撑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3.2.2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为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4 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 生产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于生产钢化玻璃的玻璃,玻璃的质量由供需双方确定。

5 要求 钢化玻璃的各项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其中安全性能要求为强制性要求。 12 5.1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5.1.1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安全生产)安全玻璃强制认证检验实施细则

安全玻璃强制认证检验实施细则 1、目的 为统一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检验,根据《强制认证申请条件及单元划分指南》中对申请单元的划分,制定本检验细则。 当用制品进行检验时,应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所要求的数量;当用试验片进行检验时,试验片应采用与产品相同的工艺和相同的材料生产。 2、汽车用安全玻璃 2.1 汽车前风窗玻璃 根据GB9656-1996第7.2.2条“组批规则”的规定,对每个申请单元的产品采取组批抽样,并按CNCA-04C-028:2001《安全玻璃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附件3的要求进行性能检验。耐环境性能试验优先采用带遮阳带、天线、电热线和/或黑边的试验片(耐辐照试验除外)。力学性能试验优先采用不对称厚度的试验片。 2.2 钢化玻璃 取本单元内展开面积最大、拱高最高和邻边夹角最小的制品(不分颜色)分别进行碎片状态试验,取同厚度的试验片(带颜色、带黑边和/或带电热线优先)进行抗冲击试验。本单元内各种颜色均需做透射比试验。 2.3 前风窗以外A/B类夹层玻璃 取本单元内同厚度的试验片(带遮阳带、电热线、黑边优先)进行抗冲击、耐辐照性、耐湿性和耐高温性试验。

3、建筑用安全玻璃 根据《强制认证申请条件及单元划分指南》中对建筑用夹层/钢化夹层玻璃的单元划分,应按照CNCA-04C-028:2001《安全玻璃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附件4第1条所要求的性能进行检验 3.1 夹层玻璃及钢化夹层玻璃 应根据中间层的种类(胶片干法、灌浆法、EN膜等),分单元分别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抗冲击剥落性能、霰弹袋冲击试验、耐辐照试验耐湿性、耐热性。当产品有不对称结构和/或中间层有色时,以最不对称结构和/或有色中间层进行试验。 3.1.1 抗冲击剥落性能 按单元分别都采用4或3mm+该单元的中间层+4或3mm组成的检验样品,进行抗冲击剥落性能实验。 3.1.2 霰弹袋冲击试验 普通夹层合格后,可以替代相应中间层的钢化夹层玻璃,钢化夹层玻璃不得按Ⅲ类试验。 3.1.2.1 0.38mm胶片或湿法夹层 取申请的4或3mm+该单元的中间层+4或3mm组成的检验样品,按Ⅲ类试验(总厚度超过16mm、钢化夹层玻璃不得按Ⅲ类试验,直接做Ⅱ-2),合格后,应申请人要求可按Ⅱ-2、Ⅱ-1依次试验,直至不合格,批准时,按高级别包含低级别批准。 3.1.2.2 0.76mm胶片 取申请的4或3mm+该单元的中间层+4或3mm组成的检验样品,按Ⅱ-1试验;合格后,按高级别包含低级别批准。如不合格,做Ⅱ-2,仍然不合格,做Ⅲ类。(总厚度超过16mm、钢化夹层玻璃不得按Ⅲ类试验)。 3.1.2.3 1.14和/或1.14mm以上胶片

钢化玻璃技术要求(BLD)

钢化玻璃技术要求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GB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 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GB/T9963-1998 钢化玻璃 二、技术要求 2.1 尺寸类技术要求 1)长度尺寸要求: 长宽尺寸在0-2500mm范围内尺寸公差要求为0~(-2)mm,此公差要求也适用于圆形钢化玻璃。 2)对角线尺寸要求: 对角线尺寸要求在0-1000mm范围内尺寸公差要求为1~(-2)mm,对角线尺寸在1000mm-3000mm范围内尺寸公差要求为0~(-4)mm。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厚度尺寸要求: 厚度为3-3.5mm的尺寸允许偏差为±0.2mm,同一片玻璃厚薄差为0.25 mm;厚度为3.5-4.5mm的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同一片玻璃的厚薄差为0.3mm。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2 外观类技术要求 1)爆边要求: 每片玻璃每米边长上允许长度不超过10mm,自玻璃边部向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过2mm,自板面向玻璃厚度延伸深度不超过厚度三分之一的爆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划伤要求: 宽度在0.1mm以下的轻微划伤,每平方米面积内允许存在长度小于50mm 的4条;宽度在0.1mm以上0.5mm以下的长度小于50mm的允许1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结石、裂纹、缺角、夹钳印要求 结石、裂纹、缺角、夹钳印要求均不允许存在。 4)钢化玻璃气泡要求: 气泡与气泡之间的间距大于300mm。每块玻璃上2mm2的气泡不超过2个,1mm2的气泡不超过6个。 5)夹杂物要求 ≧3*0.5mm的有色的夹杂物为不合格; 〈3*0.5mm的夹杂物在满足间距大于300mm、距离边缘8mm的条件下为合格; 〈3*0.5mm的夹杂物在以上的区域外,满足眼睛到玻璃的距离为100cm的条件下1.5的视力裸视,同时在夹杂物背面垫一蓝色的电池片,夹杂物不可见为合格,可见为不合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磨边要求 磨成C型边,四个边角倒角2-5mm,边缘不允许有凸出。 7)崩边要求 按下图所示。

AF钢化玻璃膜检验标准

华为镀膜玻璃系列 检 验 标 准

1. 目的 建立华为镀膜玻璃系列真空镀膜玻璃的检验作业标准,使操作人员有据可依。 2. 范围 适用于华为镀膜玻璃系列真空镀膜玻璃产品的外观检验及可靠性测试。 3. 权责 执行华为镀膜玻璃系列检验程序的检验员和工程师按此标准作业。 4. 定义 (1)点状缺陷Circular Defects : (2)线状缺陷Linear Defects : (3)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 )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财产构成威胁。 ( 4)主要缺陷(Major Defect ) 对产品外观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顾客明确表示不接受。 (5)轻微缺陷(Minor Defect ) 顾客可以让步接受的缺陷 5.检验条件 (1) 环境温度:25 ± 3度 ; 检视距离:灯光 45 ± 5厘米;目视距离:20-30厘米. (2) 检视角度:45°~ 90°;平视与上下反光检验. (3) 检视照度: 800~1200 Lux 。 (4) 检视时间:定点3s ,总时间6-9S 。 (5) 检验背景颜色:黑色 (6)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 1.0以上 (7 ) 注意事项:检验时不使用任何放大装置。

6. 抽样方式 外观检验:抽样计划参考MIL-STD-105E单次正常抽样表LEVELⅡ,AQL=0.65;致命缺陷=0,严重缺陷=0.65;一般缺陷=1.0 可靠性测试:抽样计划参考MIL-STD-105E S—1抽样表 7.检验项目 7.1 外观检验项目 崩边、角崩、沙崩 不允许有崩边、角崩、沙崩,锯齿等。

破裂、裂痕 不允许有破碎、断裂7.2可靠性测试方法及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998.05.08发布 1998.12.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原名为JC 293-82《平型钢化玻璃》,1986年重新制定该标准,删除其中关于汽车、船舶用钢化玻璃的规定,一名为《钢化玻璃》并于1988年发布后实施。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原标准中的Ⅱ类钢化玻璃并重新分类,将霰弹袋的最大冲击高度2300mm改为1200mm,经过这样的修改,这项试验就不仅仅是观察其碎片状态,而是用于判定玻璃安全性能的试验。另外,鉴于我国钢化水平的提高,将原4mm厚玻璃落球冲击破碎后称量最大碎片质量的方法改为用制品作试样,小锤冲击后检验碎片的方法;且去掉原标准中对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963-88。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蜀一、汪如洋、韩松、王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92 硫化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 1216-85 外径千分尺 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 GB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11614-89 浮法玻璃 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压试验方法 3 分类及应用 3.1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3.2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4要求

钢化玻璃强制性认证实施细则

安全玻璃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06-07-12发布2006-07-12实施 1.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建筑及铁道车辆用与安全性能相关的玻璃产品、也适用于汽车、农用车及其它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以下简称汽车用安全玻璃)。其中与安全性能相关的汽车用玻璃包括风窗用夹层玻璃、区域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和塑玻复合材料;风窗以外用夹层玻璃、塑玻复合材料、钢化玻璃和安全中空玻璃;与安全性能相关的建筑用玻璃产品:包括夹层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与安全性能相关的铁道车辆用玻璃产品包括前窗玻璃,前窗以外用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及安全中空玻璃。 2 认证模式 产品抽样检测+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3 认证实施基本要求 3.1认证申请 3.1.1申请单元划分原则 3.1.1.1 认证单元的划分原则上根据认证产品的种类、厚度、结构和颜色进行划分。 3.1.1.2 与安全性能相关的汽车用玻璃 a) 风窗用夹层玻璃 风窗用夹层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划分,即相同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的夹层玻璃为同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1填报。 b) 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 风窗用区域钢化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的区域钢化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2填报。 c)风窗用塑玻复合材料 风窗用塑玻复合材料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及结构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及相同结构的塑玻复合材料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3填报。 d) 风窗用钢化玻璃 风窗用钢化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的钢化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4填报。 e) 风窗以外用夹层玻璃 风窗以外用夹层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及透射比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中间层种类及同类透射比的夹层玻璃为同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1填报。 注:透射比分为≥70%和<70%两个类别。 f) 风窗以外用塑玻复合材料 风窗以外用塑玻复合材料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结构及透射比类别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相同结构及同类透射比的塑玻复合材料为同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3填报。 注:透射比分为≥70%和<70%两个类别。 g) 风窗以外用钢化玻璃 风窗以外用钢化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的公称厚度和透射比类别划分单元,即同类透射比和相同公称厚度的钢化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5填报。 注:透射比分为≥70%和<70%两个类别。 h)风窗以外用中空安全玻璃 风窗以外用中空安全玻璃的单元根据玻璃制品公称厚度、结构和制品透射比类别划分单元,即相同公称厚度、结构及同类透射比的中空安全玻璃为一个单元,每一单元的产品应按照附件2中表6填 报。注:透射比分为≥70%和<70%两个类别。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英文名称: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Part2: Tempered glass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08-30发布 2006-03-01实施 标准编号: 5要求 允许尺寸及允许偏差 5.1.1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5.1.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对角线差允许值(单位为毫米)

? 5.1.3其他形状的钢化玻璃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由供需双方商定。 边部加工 边部加工形状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圆孔 概述 本条只适用于公称厚度不小于4mm的钢化玻璃。圆孔的边部加工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孔径 孔径一般不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的孔的孔径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 表4孔径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5.1.5.3 孔的位置 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a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1所示。 ? ? 图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示意图 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b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如图2所示。

? ? 图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示意图 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c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d的6倍。如图3所示。 注:如果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小于35mm,那么这个孔不应处在相对于角部对称的位置上。具体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 ? 图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示意图 ? 4) 圆心位置表示方法及其允许偏差 圆孔圆心的位置的表达方法可参照图4进行。如图4建立坐标系,用圆心的位置坐标(x,y)表达圆心的位置。 圆孔圆心的位置x、y的允许偏差与玻璃的边长允许偏差相同(见表2)。 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5.2.1钢化玻璃的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5.2.2 对于表5未作规定的公称厚度的玻璃,其厚度允许偏差可采用表5中与其邻近的较薄厚度的玻璃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外观质量

手机保护膜钢化璃玻膜检验标准最版

玻璃膜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检测玻璃膜的性能,保障所提供的产品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玻璃膜产品的检测,以及需要我司提供检测报告的玻璃膜产品。 3. 检验环境:正常日光灯(800-1200LUX光照),距离30cm处以45?角目视10秒; 试验应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50±5%中进行。 4. 产品检验:检验人员利用试验仪器进行检验和判断; 4.1每批次来料至少要做1pc的性能测试:透光率、铅笔硬度、落球测试等等。 100pcs <来料数量>1pc,性能测试抽测1pc;

1000pcs <来料数量>100pcs,性能测试抽测3pcs; 10000pcs <来料数量> 1000pcs,性能测试抽测5pcs; 5. 性能测试项目: (一)透光率测试 (二)耐磨测试 (三)硬度测试(铅笔划痕) (四)落球测试(跌落) (五)拉力测试 (六)耐油污(疏水)测试 (七)排气性能测试 (八)触摸灵敏度测试 (九)1D/2D硬度测试

下面分别对以上测试项目进行说明,测试时根据不同玻璃膜的材质进行甄别分类测试。 一.透光率测试 检验人员利用透光仪进行判断。透光率越高产品的贴膜效果越好。 1.2 仪器名称:透光仪 1.3 检验依据:参照产品材质规格、承认书。 1.4 操作步骤: 1.4.1 启动仪器电源,等待仪器启动后自检完成后开始测试; 1.4.2 把待测试的玻璃膜撕掉保护层,放置在测试处(如下图示); 1.4.3 读取测试数值,记录测得的“可视光”数值; 1.4.4 取不同的测试点测试4次,取最小值记录; 1.5 结果判定参考范围: 透光率玻璃膜透光率 ? 93% 1.6 记录测试结果。

6 6mm钢化夹胶玻璃检验报告加图标版

2013000359Z (2013)国认监认字(036)号 CNAS L0988检验报告 NO.2014-0324 受检单位: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钢化玻璃 检验类别:型式检验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检验报告 NO.2014-0324 第1页,共3页样品名称钢化玻璃 型号规格6+6mm夹胶 委托单位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生产单位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受检单位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抽样者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抽样地点本公司仓库 抽样基数100㎡ 抽样日期2014年1月5日 送样者岳彩强 送样日期2014年1月7日 样品数量1套 样品编号2014-0324 检验类别型式检验 检验依据GB15763.1-2001 样品等级申请等级:C类1级 检验项目全项 检验日期2014年1月8日 检验地点本中心内 检验结论 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送检的6+6mm夹胶钢化玻璃,经按GB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检验,合格。(以下空白) (检验业务专用章) 签发日期:2014年01月18日 备注本栏空白 批准:审核:编制: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检验报告 NO.2014-0324 第2页,共3页 序号检验项目名 称 标准要求实测结果本项结论 备 注 1 原片玻璃选用钢化玻璃材料做原片(5.1)符合标准要求合格 2 尺寸、厚度、 允许偏差 长度:1000mm<L≤2000mm, 宽度:500mm<W≤1000mm 厚度6mm 长度、宽度允许偏差:±3mm; 厚度允许偏差:±0.3mm (5.2.2) 长度:1100mm 宽度:600mm 厚度:6mm 长度偏差:0mm 宽度偏差:0mm 厚度偏差:0mm 合格 3 外观 质量 爆边不存在(5.3.2)不存在 合 格 合 格划伤 宽度0.1mm长度50mm的轻微划 伤,每平方米面积不超过4条。 (5.3.2) 无划伤 合 格 0.5mm>宽度>0.1mm,长度≤ 50mm的轻微划伤,每平方米面积 不超过1条(5.3.2) 无划伤 结石 裂纹 缺角 不允许存在(5.3.2)不存在 合 格 波筋 气泡 不低于GB11614建筑级的规定 (5.3.2) 符合要求 合 格

强化玻璃标准

钢化玻璃标准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原名为JC 293-82《平型钢化玻璃》,1986年重新制定该标准,删除其中关于汽车、船舶用钢化玻璃的规定,一名为《钢化玻璃》并于1988年发布后实施。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原标准中的Ⅱ类钢化玻璃并重新分类,将霰弹袋的最大冲击高度2300mm改为1200mm,经过这样的修改,这项试验就不仅仅是观察其碎片状态,而是用于判定玻璃安全性能的试验。另外,鉴于我国钢化水平的提高,将原4mm厚玻璃落球冲击破碎后称量最大碎片质量的方法改为用制品作试样,小锤冲击后检验碎片的方法;且去掉原标准中对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963-88。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蜀一、汪如洋、韩松、王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92 硫化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 1216-85 外径千分尺 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 GB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11614-89 浮法玻璃 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压试验方法 3 分类及应用 3.1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3.2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4要求 不同种类的钢化玻璃必须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条款 技术要求 建筑用钢化玻璃 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试验方法 尺寸及偏差 4.1

镀膜钢化玻璃外观检验要求

玻璃外观检验标准 1、崩边、爆边、掉角要求:每片玻璃允许的崩边、爆边要求:沿边缘方向长度 不超过10mm,自玻璃边部向玻璃板表面延伸深度不超过2mm,自板面向玻璃厚度延伸深度不超过1mm。崩边、爆边不得留有尖锐角。对于Shark’s Teeth (鲨鱼齿状痕),在厚度方向的要求为不超过其厚度的1/3。掉角在沿玻璃板面边缘方向延伸深度不超过3mm,在厚度方向的要求为不超过其厚度的1/3。 2、划伤要求:判断标准为在较好的自然光或散射光照条件下,将干净的玻璃竖直放置。观察者距离玻璃1.5m的条件下1.5的视力裸视观察30秒,对于可见的划伤,其每片玻璃允许的划伤规格和数量见下表 3、玻璃表面不允许存在结石、裂纹、缺角、夹钳印。 4、夹杂物:在较好的自然光或散射光照条件下,将干净的玻璃竖直放置。观察者距离玻璃1.5m的条件下1.5的视力裸视观察30秒。对于能够看得见的夹杂物,尺寸超过1.5mm×0.5mm不可接受;尺寸小于1.5mm×0.5mm可接受。对于在此方式观测下,不能够看得见的夹杂物可接受。任何可接受的夹杂物两个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并且一片玻璃上最多允许有不超过4个夹杂物。从玻璃边缘向内8mm范围内的不影响玻璃强度的夹杂物不做数量限制。 5、玻璃四周要磨成C型边,四个边角倒角为1-5mm,边缘不允许有凹凸不平。 6、缺角:缺角的深度不得大于1mm,长度、宽度不得大于2mm。 7、钢化玻璃气泡要求:钢化玻璃气泡分圆形和长形。一般将长度小于宽度2倍的气泡认为是圆形气泡;将长度大于宽度2倍的气泡认为是长形气泡。判断标准为在较好的自然光或散射光照条件下,将干净的玻璃竖直放置。观察者距离玻璃1.5m的条件下1.5的视力裸视观察30秒,对于不可见的气泡不做数量限制,对于可见的气泡其每片玻璃允许的气泡规格和数量,圆形、方形气泡要求如下表: 说明:气泡与气泡之间的间距大于300mm。对于不作为气泡的可视气泡,在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1、磨边: 精磨尺寸:4-6厘,允许公差±0.15mm,8-12厘,允许公差±0.20mm; 精磨光滑流畅,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检测,不能有崩边现象。 长、宽尺寸:允许公差±1.5mm,特殊要求以客户图纸为准。 对角线 玻璃两对角线长度误差±2mm; 2、钻孔: 孔径公差±0.5mm,特殊要求以客供图纸为准; 孔距:孔与孔之间的公差为±1.5mm,拉手孔的公差为±1mm,特殊要求以客供图纸为准; 孔到边的公差为±1mm,特殊要求以客供图纸为准; 3、钢化: 直线边弯曲度:允许公差±0.2mm,波形、弧形平弯钢都不得超出该标准,异形允许±0.25mm; 直边船形:允许公差±1mm,拉手孔直线公差±1mm,特殊要求以客供图纸为准; 对角中心扭拧度:允许公差±2mm,整件弯钢对角线与中心相交点,上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此标准; 弧位:纯弧,以外弧面观察,活动门允许公差±1.5mm,固定门允许公差±1mm,用大于玻璃2mm木模试套能套入且能滑动则判定合格;异形:允许公差±2mm,能套入槽滑动,弧位线以外弧面为标准,肚位活动与固定门允许公差±1.5mm,以外弧观察为准,包括中心与两侧面。活动门凸1mm,凹2mm,允收,固定门也一样。 弧位直角边:允许偏差≤40mm,R位小于500mm的玻璃允许≤50mm,R位大于

500mm允许≤40mm. 弦长、弧长允许公差±1.5mm,弧长以外长为准,弦长以外弦长为准 表面波纹:距离600mm,自然光下,正面对光呈波浪状细纹,允许长<10mm,宽度<0.8mm的小于等于3条每件,允许轻微,并且波纹呈不规则分布,整批产品不超过10%。 麻点:距离600mm,自然光下,正面对光呈小泡点状,允许直径≤1mm,的麻点在玻璃两头300mm,少于3个每件,允收,整批产品不超过10%。 绳印:距离600mm,自然光,正面对光,玻璃表面无明显反光小凹点,允许长<8mm,宽度<2mm,允收。 钢化彩虹、白霜:距离600mm,自然光,正面对光呈彩虹状,允许与产品面成30-90度视角轻微可见的白雾,允收。 丝印商标:允许公差±2mm,图纹规格允许±3mm,牢固度不允许刮掉,丝印钢化后,图样用钥匙纯面刮不掉为准。 暗裂、孔裂:不允许 崩边、崩角:崩边≤1mm,崩角≤2mm,允许轻微,以抛光打磨合格为准。 划伤:距600mm,自然光下,明显可见,长度≥10mm,宽度≥0.2mm,用指甲刮手感明显,需返修抛光处理;轻微划伤:长度≤15mm,宽度≤0.15mm,无明显手感,允收。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

钢化玻璃检验标准与方法 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由于关系到安全问题,钢化玻璃的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平整度(平钢化)、吻合度(弯钢化)、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适用于浮法玻璃制造的平型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及曲面钢化玻璃制品。若与其它材料复合,其加工制品如夹层、中空或镀膜、则最终产品也应满足相应产品的标准要求。 2.参照标准 GB/11614-1999 《浮法玻璃》 GB/T11944 《着色玻璃》 GB/T 18915.1-2002 《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9963-1998 《钢化玻璃》 GB/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T-18915 《热反射玻璃》 GB9962-1999 《夹层玻璃》 GB11944-2002 《中空玻璃》 GB/T9963-1998 《彩釉玻璃》 3.分类及使用

3.1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为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3.2钢化玻璃按钢化程度分类,分为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 4.技术要求 4.1尺寸及偏差 4.2平面钢化玻璃、曲面钢化玻璃的长度、宽度由供需双方商定。其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设定,一边长度大于5000MM的玻璃及异形制品的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单位:MM 5.对角线偏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