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涉军群体信息采集

解读涉军群体信息采集

解读涉军群体信息采集
解读涉军群体信息采集

解读涉军群体信息采集

全国各地正在有序推进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现就重点问题及特殊对象采集进行解读。

一、军校学员是否纳入采集范围?以是否拥有军籍为依据。

(一)如果军校学员有军籍,则纳入采集范围,按现役军人类别采集其家属信息;

(二)如无军籍,则不纳入采集范围。

二、现役军人家庭属在哪里采集?怎么采集?

(一)现役军人家属信息采集,结合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同步受理,通常以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或居委会采集点进行信息采集(部分采集点以乡镇、街道统一设立)。

(二)采集时,携带现役军人身份证明(军官证复印件、士官证复印件、义务兵证复印件等)和身份证原件(交复印件)、户口本及现役军人家属所需资料(亲属关系证明,如结婚证、部队团以上单位开具的证明),到户籍所在地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进行信息采集。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如何采集信息?

各地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的组织人事部门,要全面准确掌握本系统、本单位的采集对象整体情况,并宣传动员他们积极主动申报登记。

四、敏感部门的退役军人身份特殊,是否应予采集?

采集单位对于身份敏感特殊的退役军人是否纳入采集范围,应充分尊重其本人和单位意见。

五、信息采集范围中的复员军人包括哪些人员?

包括作战复员安置的军队干部和在1954年之前入伍、后经批准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包括原在民政部门管理的在乡老复员军人和其他部门管理的离休退休老复员军人。

六、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范围如何确定?

(一)“因公牺牲军人遗属”主要包括因公牺牲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不论是否享受定期抚恤金,均在采集范围内。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建国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也在采集范围内。

(二)“病故军人遗属”主要包括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关于哪些人员死亡后属于因公牺牲军人和病故军人,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确

定。

七、军休干部家属是否在统计范围?

军休干部只采集本人信息,不采集其家属信息。

八、退役士兵户籍性质如何填写,是以入伍时还是当前户籍性质为准?

(一)采集退役军人身份信息时,填写当前户籍性质;

(二)采集退役士兵类别信息时,在“入伍时户籍性质”选项中,以入伍时户籍性质为准。

九、信息采集后,将为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光荣牌悬挂地点如何确定?

基本原则是每名现役军人,只悬挂一个光荣牌。一般来说,未婚的挂在父母家,已婚的挂在自己家。

十、如何采集“目前仍由军队直接管理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信息?

(一)原则上就近采集,由干休所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负责采集。

(二)可以采取上门集中采集服务,上门采集前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应与该干休所管理单位进行沟通协商。

十一、开除军籍或除名的人员是否采集信息?

对开除军籍人员一律不予采集。除名的退役士兵采集信息,在“安置方式”选项中,列入“取消安置待遇”项。

十二、已取得国外居留证的退役军人,长期在国外生活,且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只有退伍证或转业、复员证。这部分人员信息是否采集?如何采集?

(一)华侨是指旅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二)已取得国外居留证的退役军人,如保留中国国籍,持有中国护照可纳入采集范围,证件号采用护照号码。

十三、退役证件上姓名与身份证不一致怎么办?

(一)应以身份证登记的姓名为准:同时应提供户口本等相关证明材料,证明二者为同一人。

(二)如无相关证明材料,应由本人出具情况说明并以适当形式留存。

十四、军工企业或建设兵团人员如何采集?以曾经是否属于现役人员为依据。

(一)如在军工企业或建设兵团时属于现役军人,后转为工人的,可纳入退役军人采集范围;

(二)如在军工企业或建设兵团时仅属于军队管理,不属于现役军人或属于未移交

地方政府安置的无军籍职工,不纳入采集范围。

十五、已成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退役军人,是否纳入采集范围?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退役军人,均纳入采集范围,可在身份证件项填写护照号码。可到原户籍地或大陆就近地参加采集,以原户籍地审核为原则。

十六、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1-4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待遇的,是否采集?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此类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抚恤待遇,应按照病故军人遗属类别纳入采集范围。

十七、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病故遗属,是否纳入采集范围?

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政策规定,军休干部病故后,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待遇,应按病故军人遗属类别纳入采集范围。

十八、地方领导干部曾兼任军队职务的是否采集?以是否拥有军籍为依据。

(一)如果地方领导干部兼任军队职务且有军籍的,纳入采集范围;

(二)没有军籍,不纳入采集范围。

十九、军队离退休干部如何采集信息?信息采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落实,以采集对象户籍所在地申报采集为基本原则。

(一)因军队离退休干部由军休服务机构统一管理,相对集中,故可在户籍所在地或军休机构所在地统一申报登记采集,各军休机构可联系具体采集单位上门采集。

(二)在外地居住的军休干部,可在居住地采集信息。

二十、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是否纳入采集范围?以是否加入解放军为依据。

(一)起义后加入解放军的,纳入采集范围,军龄从加入解放军之日起算;

(二)起义后未加入解放军的,不纳入采集范围。

二十一、原隶属于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等正在陆续进行改革,是否纳入采集范围?如采集是按现役还是退役认定?

按照改革方案统一转隶的武警有关部队,以数据采集时间标准节点(2018年10月1日)为依据,在采集时间节点前转隶退役的,可按退役军人类别采集;时间节点后转隶的,可按现役军人类别,采集其家属信息。

二十二、采集对象是否可在非户籍地参加采集?

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做好当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退役军人部发〔2018〕37号)精神,信息采集以户籍地采集为原则。为方便采集对

象参加采集,已在信息采集系统中增加了异地采集功能,不在户籍地居住的采集对象,可在经常居住地申报登记。

二十五、如何采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信息?

此次信息采集主要是了解掌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是否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以及参保类型。对于参加社保的具体状况,将在后期补充完善数据过程中,通过有关部门间的交叉比对和信息共享获得,此次不采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