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重量分析法

什么是重量分析法

什么是重量分析法
什么是重量分析法

第5章重量分析法

§5-1重量分析法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重量分析法:

1、分类

(1)沉淀法(主)

即将被测组分以微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将沉淀过虑、洗涤、烘干or灼烧、称重、计算其含量。

BaCl2(溶液)+H2SO4(稀)→BaSO4↓

过虑、洗涤、烘干

BaSO4(纯净)

称量

(2)气化法(挥发法)

(3)其它方法

2、特点

准确度高:直接用分析天平称量获得结果,不需与标准试样or基准物质比较。

繁琐费时:该法只适合于常量组分的测定。目前,Si,S,P,Ni 等元素的精确分析仍用重量法。

二、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P176)

沉淀形式:加入沉淀剂,使待测组分沉淀下来,此沉淀的组成形式。

称量形式:沉淀经洗涤、烘干、灼烧后的组成形式。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如,测Al3+

①氨水沉淀法

②8-羟基喹啉沉淀法

§5-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1、溶解度:

MA(s) ? MA(水) ? M++A-

s0——表示MA 在水溶液中以分子状态or 离子状态存在的活度,为一常数,称为该物质的分子溶解度or 固有溶解度。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等于所有溶解出的组分的浓度总和,即 S=[MA]水+[M+]=s0+[M+]=s0+[A-] (6-1) 若s0很小 S ≈[M+]=[A-] (6-1a )

1、活度积和溶度积

常数)

水()

(K a a a MA A M =-+ 00

Ks a a K A M sp ==-+活度积,

-

+

=

=-

+A

M sp

sp K A M K γγ0

]][[溶度积,

sp

sp K K ≈ ]][[-+=A M K sp sp K s = 当溶液较稀时:n m sp A M K ][][-+= 纯水中: 对MA 型

对MmAn 型n m sp A M K ][][-+= 3、条件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

构晶离子: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

计算BaSO 4在200mL0.01mol.L -1H 2SO 4中的溶解损失 解:

-

++→2424SO Ba

BaSO 10242101.1)01.0(]][[--

+?=+==s s SO Ba K sp

1810.101.101

.0101.1---?=?≈L mol s

m=1.1×10-8×200×233.4=5.1×10-4mg<0.1mg

1510.100.1101.1---?=?==L mol K s sp

m=1.0×10-5×200×233.4=0.47mg>0.1mg

说明?

沉淀剂加多少合适:

一般,若沉淀剂在烘干或灼烧时能挥发除去,可过量50%-100% 若沉淀剂在烘干或灼烧时不能挥发除去,可过量20%-30% 如BaSO 4

加稀H 2SO 4,过量50%-100%(沉淀Ba 2+) 加BaCl 2,过量20%-30%(沉淀SO 42-)

沉淀剂过量太多,有时可能会引起盐效应、络合效应等副反应,沉淀的溶解度升高 2、盐效应

S 随强电解质盐类浓度增大而增大的效应

例2(P179例1)计算BaSO 4在0.0080mol.L -1MgCl 2中的溶解度 解:

1222

.024.0])1(20080.020080.0[2

121-=-??+?==

∑L mol Z C I i

i 查P321表4

400,50002402==-

+a SO a Ba ;,

55.056.024

2≈≈-

+

SO Ba γγ,

1510

0.109.155

.056.0101.124

2---?≈??=

=∴-+

L mol K K s SO

Ba sp

sp γγ

150

.100.1--?=='L mol K s sp

查P321表4

构晶离子电荷越高,盐效应越严重 P180表5-1——单纯盐效应

P180表5-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共同影响 3、酸效应的影响

酸效应——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H A sp sp K K α=

)('

][][H A sp sp k K A M s α=='='=(6-10)

例3(P181例2)

计算CaC 2O 4在pH=2.00时的溶解度 查表P338,Ksp=2.0×10-9

H 2C 2O 4 ka1=5.9×10-2,ka2=6.4×10-5

211a H k k =

121a H k k = 2

11

a k =β 1221a a k k =β 185][][1221)(242=++=∴++-H H H O C ββα 149)(.101.6185100.224

2

---?=??==-L mol k s H O C sp α )

(纯水中,15.105.4--?==L mol Ksp s 例4(P181例3)计算在pH=3.00,C=0.010mol.L -1时,CaC 2O 4的s 。 解:

CaC 2O 4 ? Ca 2+ + C 2O 42- (经计算)=时,2

.170.3)(24

2H O C pH -=α 89)('

104.32.17100.224

2

--?=??==-H O C sp sp K K α

168

'.104.3010

.0104.3010.0---?=?==L mol K s sp

附:

①pH=2.00,BaSO4在0.010MBaCl2中的s (中国科技大1998) ②pH=1.0,CaF2在0.10MF-中的s(10分)(厦门大学2000) 附:

①pH=2.00,BaSO4在0.010MBaCl2中的s (中国科技大1998) ②pH=1.0,CaF2在0.10MF-中的s(10分)(厦门大学2000) 例5(P181例4)考虑S2-的水解,计算Ag2S 在纯水中的s Ksp=2.0×10-49,H2S 的ka1=1.3×10-7,ka2=7.1×10-15 解:

Ag2S ? 2Ag+ + S2- S2-水解:

S2- + H2O ? HS- + OH- HS- + H2O ? H2S + OH-

∵Ksp 很小-s 很小-[OH-]很小,故pH ≈7.0

72

12112)

(105.2][][122-++?=++=--

a a a a a S H S

k k k k H k H δα 32)('4)2(2s s s K K H S sp sp ===-α 32)('4)2(2s s s K K H S sp sp ===-α

1143749.101.14

10

5.2100.2----?=???=∴L mol s

若不考虑水解:

1173

.107.34

--?=='L mol K s sp

类似的有:HgS,CuS,

综上所述:一般强酸盐的s 受酸度影响不显著(如AgCl ),弱酸盐的s 受酸度影响较大,应在低酸度下沉淀,如CaCO3,MnS……。沉淀本身为弱酸(如H2SiO3)应在强酸性溶液中沉淀。

练习:P211,习题6 a.CuS 同Ag2S (P181例4) b.MnS

MnS 的s 较大,S2-几乎定量变成HS-,产生等量OH- MnS + H2O ? Mn2+ + HS- + OH-

32

222]][][[][]][][[s k OH S H S K OH HS Mn K a sp

=?==--+--

-

+

3

2

222]][][[][]][][[s k OH S H S K OH HS Mn K a sp

=?==--+--

-

+

S=6.6×10-4mol.L-1 PbCO3,CaCO3与MnS 类似 4、络合效应(P182) 络合效应: CL ↑

kML ↑ 络合效应越严重 MA ? M + A ML…MLn

有时沉淀剂也是络合剂

)('

L M sp sp K K s α== n n L M L L ][][11)(ββα+++=

例7(P284例5)计算AgI 在0.010mol.L-1NH3中的溶解度。 解:05.7224.3123171010)(,100.9=,=的已知ββ+-?=NH Ag K sp AgI ? Ag+ + I-

05

.3205.724.32

3231)(10010.010010.0101][][13

=?+?+=++=NH NH NH Ag ββα

1705.317)3('.102.310100.9---?=??===L mol K K s NH Ag sp sp α

19.105.9--?==L mol K s sp 而纯水中

附:求AgCl 在0.1mol.L-1Cl-中的s 。(厦门大学1999。10分)

小结:四种效应对s 的影响,其中同离子效应使s 降低,其余三种使s 增大。 5、其它因素 a.温度 b.溶剂

c.沉淀颗粒的大小

d.沉淀结构 作业P211,14,17,18T 课下练习P211, 10T

§5-3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

一、沉淀的类型 晶形沉淀

Crystallineprecipitate BaSO4 MgNH4PO4 0.1 ~ 1 μm

凝乳状沉淀

Curdy precipitate

AgCl

无定形沉淀Amorphousprecipitate

Fe2O3.n H2O Al2O3.n H2O

<0.02 μm

冯韦曼(槐氏)V on Weimarn经验公式

s s

C

K

V Q -

=

沉淀的分散度表示沉淀颗粒的大小

CQ——加入沉淀剂瞬间,沉淀物质的浓度

如,将0.1mol.L-1Ba2+与0.1mol.L-1SO42-等体积混合,CQ=0.05 mol.L-1 s——溶解度

s s

C

Q -

——相对过饱和度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温度、介质等因素有关。

二、沉淀的形成过程

1、晶核的形成

(1)均相成核作用

构晶离子在饱和溶液中,通过离子的缔合作用,自发地形成晶核

如BaSO4

静电作用→离子对→离子群→晶核

BaSO4,8个构晶离子组成晶核;Ag2CrO4,6个构晶离子组成晶核

(2)异相成核作用

指溶液中or器壁上混有的固体微粒,在沉淀过程中起着晶种的作用而诱导沉淀的形成。晶核的数目取决于混入的这些固体微粒的数目。

晶核数目与C溶液的关系(如右图):

大——说明该沉淀出现的均相成核作用所需的相对过饱和度大

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使之以异相成核作用为主——以获得大颗粒沉淀

反之,临界值小的沉淀,则不易控制沉淀条件——得小颗粒沉淀

2、沉淀的形成

沉淀微粒有相互聚集为更大聚集体的倾向——V聚集

同时构晶离子又有按一定顺序定向排列于晶格内而形成更大的晶粒的倾向——V定向

主要由沉淀物质的本性决定

极性较强的盐

二价金属离子M(OH)2↓

一般V定向大,易形成晶形沉淀如BaSO4,Ba(OH)2

高价金属离子M(OH)n↓,因s很小,沉淀时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较大V聚集大,另外分子间含大量水分子,阻碍了构晶离子定向排列,V定向小,易形成无定形沉淀,如Al(OH)3

V聚集:由沉淀条件决定,主要是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无定形沉淀形成示意

§5-4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一、共沉淀coprecipitation现象

在沉淀反应进行时,某些可溶性杂质一同被沉淀下来的现象

1、表面吸附adsorption

由于沉淀表面上离子电荷不完全平衡而引起的对杂质的吸附

如,过量NaCl沉淀Ag+

于是在AgCl沉淀表面吸附了一层NaCl的共沉淀——AgCl·NaCl

吸附规律:

吸附层:优先吸附构晶离子,其次是与构晶离子电荷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

扩散层:①优先吸附能与构晶离子形成微溶或离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的离子

②离子的价态越高,浓度越大,越易被吸附

练习:

1、用过量BaCl2沉淀SO42-,溶液中有少量NO3-,Ac-,Zn2+,Mg2+,Fe3+等杂质。问沉淀完全后,扩散层中优先吸附的是什么离子?

2、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时,若有Fe2+,Mg2+,Cl-,NO3-共存于溶液中,则严重影响BaSO4纯度的是什么离子?(1999厦门大学)

此外,吸附杂质的量还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沉淀的比表面积②溶液的温度

思考:如何减少表面吸附的杂质?

2、生成混晶mixed crystal

当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相同、所形成的晶体结构相同时,则极易生成混晶

如BaSO4·PbSO4,AgCl·AgBr

思考:如何除去混晶引入的杂质?

应事先分离干扰离子,不能通过洗涤的方法除去。

3、吸留和包夹Occlusion and inclusion

吸留——指被沉淀吸附的杂质,还未来得及离开沉淀,即被随后产生的沉淀所覆盖而陷入到沉淀内部的现象

包夹——指母液被包藏在沉淀内部的现象

吸留有选择性,包夹无选择性

吸留发生在内部,表面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思考:这两种共沉淀引入的杂质怎样除去?

可通过重结晶或陈化去除,而不能用洗涤的方法除去。

二、继沉淀现象(后沉淀)postprecipitation

原沉淀上又生成了第二种难溶物

如向Cu2+,Zn2+的稀HCl溶液中通H2S,ZnS因形成过饱和溶液而不沉淀,只析出CuS沉淀,当CuS放置一段时间后

CuS·S2-·Zn2+——[Zn2+][S2-]>>Ksp(ZnS)→ZnS↓

又如:CaC2O4·MgC2O4

与表面吸附不同

吸附杂质的量,受放置时间的影响较小

且在表面上产生的是可溶性的杂质共沉淀

思考:减少后沉淀的方法?

缩短沉淀与母液共存的时间

讨论:共沉淀和后沉淀对分析结果有什么影响?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用BaSO4重量法测Ba2+

①若沉淀吸附了Fe2(SO4)3等外来杂质(Ba2+已沉淀完全),灼烧不能除去(Fe2O3),使结果偏高。

②若沉淀中夹有BaCl2 or Ba(NO3),灼烧后仍为BaCl2 or Ba(NO3)

若按BaSO4来计算Ba含量,结果偏低

③沉淀中混有H2SO4等挥发性杂质,灼烧可除去,对结果无影响

三、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P192自学了解)

§5-5沉淀条件的选择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在稀溶液中加稀沉淀剂

2、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沉淀剂

3、在热溶液中沉淀

相对过饱和度

减少杂质吸附

冷却后过虑,减少沉淀的溶解损失

4、陈化

小晶粒——大晶粒,更纯净

不完整晶粒——完整晶粒

亚稳态——稳定态

1、较浓的溶液中,快速加入沉淀剂。沉淀完毕,立即用热水冲稀并搅拌,使表面吸附的杂质

转移到溶液中去,

2、热溶液中沉淀

3、沉淀时,加入大量可挥发性的电解质or某些能引起沉淀微粒凝聚的胶体,如铵盐、动物胶

4、不必陈化。沉淀完毕,趁热过虑,以防沉淀失去水分凝聚太紧,吸附的杂质难以除掉

二、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1937年我国化学家唐宁康提出

如用(NH4)2C2O4沉淀Ca2+:

一般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

思考:均匀沉淀法的优点?

由于沉淀剂是通过化学反应自溶液中均匀、缓慢地生成的,避免了溶液局部过浓的现象,相对过饱和度始终较小。因此得到的沉淀颗粒粗大,吸附杂质少,易虑、易洗。但该法仍不能避免后沉淀和混晶共沉淀现象。

§5-6有机沉淀剂

一、了解有机沉淀剂的特点和分类(P196-198,自学)

二、有机沉淀剂的应用示例

1、丁二酮肟

选择性较高,与Ni2+,Pd2+,Pt2+,Fe2+生成沉淀

沉淀组成恒定,烘干后可直接称重

干扰:Fe2+,Pd2+,Pt2+,事先分离

Fe3+,Al3+,Cr3+(在氨性溶液中易生成M(OH)3↓,可在加NH3·H2O之前,加酒石酸or柠檬酸掩蔽

2、8-羟基喹啉

选择性较差,在pH=3-9的溶液中,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鳌合物↓。

沉淀组成恒定,烘干后可直接称重

3、四苯硼酸钠

中性or碱性条件下,试剂能与K+,NH4+,Rb+,Ti+,Ag+等生成离子缔合物沉淀。

Fe3+,Al3+,Cr3+(在氨性溶液中易生成M(OH)3↓,可在加NH3·H2O之前,加酒石酸or柠檬酸掩蔽

2、8-羟基喹啉

选择性较差,在pH=3-9的溶液中,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鳌合物↓。

沉淀组成恒定,烘干后可直接称重

3、四苯硼酸钠

中性or碱性条件下,试剂能与K+,NH4+,Rb+,Ti+,Ag+等生成离子缔合物沉淀。

有机沉淀剂不仅可用于某些物质的重量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更多地是用来分离or掩蔽某些干扰成分

§5-7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被测组分与称量形式相同时

2、被测组分与称量形式不同时

换算因数F

第5章重量分析法小结

1、了解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2、理解并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各种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及在各种效应影响下溶解度的计算

3、了解沉淀剂为什么要适当过量?

4、理解影响纯度的主要因素;理解表面吸附是有选择性的,以及混晶共沉淀能使沉淀严重不纯,不能通过洗涤or陈化除去杂质

5、掌握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6、掌握均匀沉淀法的优点

7、掌握换算因数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课下练习,P212,22T

例8(P199例6)称取不纯的锆、铪混合氧化物0.1000g,用苦杏仁酸重量法测定锆铪的含量,灼烧后,得ZrO2+HfO2共0.0994g。将沉淀溶解后,分取四分之一体积的溶液,用EDTA滴

定,若用去0.01000mol.L-1EDTA20.10mL 。求试样中ZrO2及HfO2的质量分数。 解:

设混合物中ZrO2 xg , HfO2 yg ,则:

0994.0=+y x

%

8.0%,6.980008.0,0986.022==∴==HfO ZrO w w g y g x

作业:P21332T 习题课

P209思考题1-12T P209习题4d ,6b ,14b 大练习本,P83一.18-29,二.

仪器分析第5讲 光学分析法概述(第七章)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概述《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概述 §7.1光学分析法概要(Introduction to Spectroscopy) 1.光学分析法及分类 ? 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 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1.电磁辐射(电磁波,光):以巨大速度通过空 间、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是检测物质内在微观信息的最佳信使。 2.电磁辐射的性质:具有波、粒二像性;其能量交换一般为单光子形式,且必须满足量子跃迁能量公式: 3.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就称光谱。 λ νc h h E ? =?= γ射线→X 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微波→无线电波高能辐射区γ射线 能量最高,来源于核能级跃迁 χ射线 来自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光学光谱区紫外光 来自原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可见光红外光 来自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波谱区微波 来自分子转动能级及电子自旋能级跃迁无线电波 来自原子核自旋能级的跃迁波长长 光谱分析法 基于测量辐射的波长及强度。 这些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特定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 光谱的强度与物质的含量有关,可进行定量分析。 ? 根据电磁辐射的本质,可分为 ? 原子光谱:由原子内层或外层能级的变化产生,表现为线状光谱 ? 分子光谱: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带状光谱 ? 根据辐射能量传递的方式,可分为发射、吸收、荧光、拉曼光谱等。

不涉及光谱的测定,即不涉及能级的跃迁,而主要是利用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这个相互作用引起电磁辐射在方向上的改变或物理性质的变化,而利用这些改变可以进行分析。 非光谱分析法 2. 电磁辐射参数及应用 微波区0.1nm~1m 中红外光区2.5~50μm 可见光区 400~800nm 远紫外区10~200nm 吸收光谱法:顺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无线电波区 >1m 电子和核自旋 远红外光区50~1000μm 分子转动能级 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Raman 散射 近红外光区0.78~2.5μm 分子振动能级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分析、分子荧光分析、分子磷光分析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近紫外光区200~400nm 外层电子跃迁X 射线荧光分析法 X射线区0.001~10nm K,L 层电子跃迁γ射线光谱法、Mossbauer 谱法γ射线区 5~140 pm 核能级 涉及方法 电磁波区域波长λ迁能级类型3. 各种光分析法简介 ? 发射光谱法 ?γ射线光谱法?x 射线荧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荧光分析法?分子荧光分析法?分子磷光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 ? 吸收光谱法 ?莫斯堡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顺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散射 ? Roman 散射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重量分析法习题

习题 一、填空题 1、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的指示剂是__; 2、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滴定酸度pH 是__; 3、沉淀滴定法中铵盐存在是摩尔法滴定酸度pH 是__; 4、滴定沉淀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__; 5、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__; 6、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测定- Cl 时,为保护AgCl 沉淀不被溶解须加入的试剂是__; 7、沉淀滴定法中,法扬司法指示剂的名称是__; 8、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测定- Cl 的终点颜色变化是__; 9、沉淀滴定法中,已知荧光黄指示剂的a pK =7.0,则法扬司法滴定酸度pH 为__; 10、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1、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2、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3、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4、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__; 15、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__; 16、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__; 17、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__; 18、利用4PbCrO (r M =323.2)沉淀形式沉重,测定2Cr 3O (r M =151.99)时,其换算因数为__; 19、利用722O P Mg 形式(r M =222.6)沉淀沉重,测定4MgSO ·7O H 2(r M =246.47)时,其换算因数为__; 20、利用424)(H P O NH ·123MoO (r M =1876.2) 沉淀形式沉重,测定 243)(PO Ca (r M =310.18)时, 其换算因数为__; 21、利用424)(HPO NH ·123MoO (r M =1876.2) 沉淀形式沉重,测定52O P (r M =141.95) 时, 其换算因数为__;

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B)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 (C) 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A) FeCl3(B) BaCl2 (C) NaCl+Na2S (D) NaCl+Na2SO4 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 应在(酸性)(酸性,中性), 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10. 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 二甲基二碘荧光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 ()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 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 =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 : 1 4.36210mol L s --?===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

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9-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 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11.71 5.71 122 1010[]0.0010 sp K s Ag --+=== mol ·L -1 Ag 2CrO 4 在 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 度 4.36 210s -=== mol ·L -1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 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 3还可防止Ag + 水解,且HNO 3加热易于除去。 (d )BaSO 4沉淀要陈化,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 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 和BaSO 4的 K sp 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 4晶形沉淀,而AgCl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计算下列换算因数: (1) 从Mg 2P 2 O 7 的质量计算MgSO 4 ·7H 2 O的质量; (2) 从(NH 4) 3 PO 4 ·12MoO 3 的质量计算P和P 2 O 5 的质量; (3) 从Cu(C 2H 3 O 2 ) 2 ·3Cu(AsO 2 ) 2 的质量计算As 2 O 3 和CuO的质量; (4) 从丁二酮肟镍Ni(C 4H 8 N 2 O 2 ) 2 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 (5) 从8-羟基喹啉铝(C 9H 6 NO) 3 Al的质量计算Al 2 O 3 的质量。

以过量的AgNO 3 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欲获得0.3g Mg 2P 2 O 7 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的合金试样多少克?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 2 气流中加热,使AgBr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 2 ,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 2O 5 ,制成250mL试液,吸取试液,加入HNO 3 , 加H 2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 3 PO 4 沉淀为磷钼酸喹啉。沉淀分 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mol·L-1NaOH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过量的NaOH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mol·L-1HCl溶液回滴,用去。计算磷肥中有效P 2O 5 的质量分 数。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习题电子教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其中1~12题为单选,13~20题为多选) 1.用重量法测定As 2O 3 的含量时,将As 2 O 3 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3 4 AsO-, 并沉淀为Ag 3AsO 4 ,随后在HNO 3 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换算因数为() A. As 2O 3 /6AgCl; B. 2As 2 O 3 /3AgCl; C. As 2O 3 /AgCl; D.3AgCl/ 6As 2 O 3 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4.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在法扬司法测Cl-,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7.用BaSO 4 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 CO 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A. SO 4 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光学分析法概论

第九章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 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 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 棱镜: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 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 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 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填空题)

重量分析法(填空题) 1.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沉淀法、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选效应。 3.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4.沉淀按形状不同可分为晶形沉淀和不定形沉淀。 5.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愈少。 6.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粗晶形沉淀应选用中速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 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16.质量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微克、吨。 17.重复性是同一载荷下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8.偏载误差是同一载荷下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19.检定分度数是 最大秤量 与 检定分度数 之比,公式为 e Max n 。 20.将3.125按修约规则保留二位小数是 3.12 。 21.电子天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 -10℃~40℃ 。 22.电子天平在超过 +9e 时,天平应无数字显示,或显示过载溢出符号。 23.电子天平的电压在 187V 和 242V 范围内应能保持其计量性能 。 24.利用重量分析法测P 2O 5时,使试样中P 转化为MgNH 4PO 4沉淀,再灼烧为Mg 2P 2O 7形式称重, 其换算因数为 M P2O5/M Mg2P2O7 。 25.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 2+和Mg 2+时,CaC 2O 4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Mg 2+在CaC 2O 4沉淀表面后沉 淀。 26.AgCl 在0.01mol /L HCl 溶液中溶液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是 同离子效应起主要作用。若Cl -浓度增大到0.5 mol /L ,则AgCl 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这就是 配位 效应起主要作用。 27.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 共沉淀 和 后沉淀 。在晶形沉淀的沉淀过程中,若加入沉淀剂过快,除了造成沉淀剂局部过浓影响晶形外,还会发生 吸留 现象,使分析结果 偏高 。 28.均相沉淀法是利用在溶液中 发生化学反应 而产生沉淀剂,是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析出,这种方法避免了 局部过浓 现象,从而获得大颗粒的纯净晶形沉淀。 29.无定型沉淀完成后一般需加入大量热水稀释,其主要作用是 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杂质 。 30.每次倾入漏斗中的待过滤溶液不能超过漏斗中滤纸高度的 2/3 。 31.洗涤沉淀时应遵循 少量多次 的原则,才能更快的将沉淀洗净。 32.电解分析法按其电解方式的不同分为 控制电流电解法 和 控制电位电解法 。 33.重量分析法中,一帮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减小 。 34.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5.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6.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 愈小 。 37.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 小 。 38.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 愈大 。 39.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 愈小 。

重量分析法练习卷

分析化学阶段练习3--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晶核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均相成核,一是异相成核。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晶核是() A、少; B、多; C、为晶体晶核; D、为无定形晶核 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CaF2的 =2.7×10-11,若不考虑F-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1.9×10-4 mol·L-1; B、3.0×10-4 mol·L-1; C、2.0×10-4 mol·L-1; D、5.2×10-4 mol·L-1; E、2.6×10-4 mol·L-1 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行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冷水; B、含沉定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下列说法违反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A、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D、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由于() A、开始减小是由于酸效应; B、最后增大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C、开始减小是由于配位效应; D、最后增大是由于配位效应。 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A、吸留;B、混晶;C、包藏;D、继沉淀。 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溶液中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E、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的晶形沉淀,下列措施中何者是错误的?( ) A、针对不同种类的沉淀,选用适当的沉淀剂; B、必要时进行后沉淀; C、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D、在适当较高的酸度下进行沉淀; 下列有关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哪条是不对的?( ) A、离子价数高的比低的易被吸附; B、离子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 C、沉淀的颗粒愈大,吸附能力愈强; D、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盐沉淀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E、温度愈高,愈有利于吸附。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第九章 光学分析法概论

. 第九章光学分析法概论 1、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 基于辐射的发射建立的发射光谱分析法、火焰光度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等;基于辐射的吸收建立的UV-V is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基于辐射的散射建立的比浊法、拉曼光谱法;基睛辐射的折射建立的折射法、干涉法;基于辐射的衍射建立的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基于辐射的旋转建立的偏振法、旋光法、圆二色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吸收光谱法为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由低能态或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态(激发态),得到的光谱发射光谱法为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的光谱。 3、什么是分子光谱法?什么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的光谱,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分子磷光光谱法等。 4、简述光学仪器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辐射源(光源):提供电磁辐射。 波长选择器: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5、简述常用的分光系统的组成以及各自作用特点。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分光系统又分为单色器和滤光片。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准直镜以及色散元件,如棱镜或光栅等组成。 棱镜:色散作用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栅:利用多狭缝干涉和单狭缝衍射两者联合作用产生光栅光谱。 干涉仪:通过干涉现象,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 滤光器是最简单的分光系统,只能分离出一个波长带或只能保证消除给定消长以上或以下的所有辐射。 6、简述常用辐射源的种类典型的光源及其应用范围。 1 / 1'.

仪器分析之库仑分析法试题及答案 ()

库仑分析法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 2O 3 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 2来滴定Tl+, Tl++ Br 2 ─→ Tl+ 2Br-到达终点时测得 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 r(Tl) = 204.4] ( ) A 7.203×10-4 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 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 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 B、还原性 C、浓度 D、溶解度 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 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 A、97。93% B、96.07%C、3。93%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 )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 )过滤。 A、定性滤纸 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 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 )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生成配合物 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 ) A、无沉淀析出 B、有沉淀析出 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 D、不一定 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 A、热、稀、搅、慢、陈 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 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 A、颗粒要粗大 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 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 A、0.1710 B、0.4116 C、0.5220 D、0。6201 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 A、B、C、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A、同离子效应 B、酸效应 C、配位效应 D、异离子效应 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 A、快速滤纸 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

光谱分析法概述

光谱分析法概论 ~ 第一节 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是一种以强大速度通过空间而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光量子流,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波动性:用波长、波数、频率作为表征 波长是在波的传播路线上具有相同振动相位的相邻两点之间的线性距离,常用nm作为单位 波数是每厘米长度中波的数目,单位cm-1 频率是每秒内的波动次数,单位Hz 在真空中波长、波数和频率的关系 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5*10 10cm*s 所有电磁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同 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由于电磁辐射与介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稍小一些 2 光的微粒性:用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E作为表征 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H是普朗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2*10-34 J*s 能量E的单位常用电子伏特(eV)和焦耳(J)表示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以下两种: 1 涉及物质内能变化的:吸收、产生荧光、磷光、拉曼散射 2 不涉及物质内能变化的:透射、折射、非拉曼散射、衍射、旋光 当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等透明介质时,电磁辐射的交变电场导致分子(或原子)外层电子相对其核的震荡,造成这些分子(或原子)周期性的变化 1如果入射的电磁辐射能量正好与介质分子(或原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相等,介质分子(或原子)就会选择性地吸收这部分辐射能,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的寿命很短) 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或原子)通常以(1)热的形式(2)发生化学变化(光化学变化)(3)以荧光及磷光的形式发射出所吸收的能量并回到基态 2 如果入射的电磁辐射能量与介质分子(或原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不相等,则电磁辐射不被吸收,分子(或 原子)极化所需的能量仅被介质分子(或原子)瞬间保留,然后被再发射,从而产生光的透射、非拉曼发射、反射、折射等物理现象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一、常用的光学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习题

第9章 重量分析法 9.1单项选择题(共25题) 9.1.1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百分含量,欲使10.0mg AgCl 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重(g )( ) (Ar (Cl )=35.5 , Mr (AgCl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9.1.2 用分度值为0.1g 的台秤称取约20g 的物品,最做可记录( )位有效数字。如用来测定土壤水分,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至少应称取土壤试样( )g 。 A 、3—10 B 、3—8 C 、5—10 D 、5—8 9.1.3 在一定酸度和一定浓度C 2O 42-存在下,CaC 2O 4的溶解度计算公式为( ) A 、224 SP C O K S C -= B 、S = C 、222 4 2 4 sp C O C O K S C δ--=? D 、S =9.1.4 在沉淀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 、盐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C 、络合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 、同离子效应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9.1.5 用沉淀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保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9.1.6 利用BaSO 4沉淀的生成重量分析法测定硫的含量,以HCl 调节酸度,优先进入沉淀吸附层的离子是( ) A 、SO 42- B 、Cl - C 、H + D 、Ba 2+ 9.1.7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钙沉淀为草酸钙,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选择题)

重量分析法(选择题) 1、一台电子天平的最大秤量为200g,实际分度值d=0.1mg,检定分度值e=10d,请问这台天平的检定分度数位( B )。 A、2×106 B、2×105 C、2×104 D、1×105 3、电子天平在检定前应准备( BACD )。(多选并排序) A、预热 B、调水平 C、校准 D、预加载 4、电子天平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A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重复性测试次数不小于( C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6、下列各条件中哪个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下列哪条不是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D)。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夜,是沉淀陈化。 E、在沉淀析出后,宜加入大量热水进行稀释。 8、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C、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9、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是( C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10、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 A、混晶共沉淀 B、包夹共沉淀 C、表面吸附共沉淀 D、固体萃取共沉淀 11、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D). A、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越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越减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12、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H+和OH-等离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8.1 计算下列换算因数: (1) 从Mg 2P 2 O 7 的质量计算MgSO 4 ·7H 2 O的质量; (2) 从(NH 4) 3 PO 4 ·12MoO 3 的质量计算P和P 2 O 5 的质量; (3) 从Cu(C 2H 3 O 2 ) 2 ·3Cu(AsO 2 ) 2 的质量计算As 2 O 3 和CuO的质量; (4) 从丁二酮肟镍Ni(C 4H 8 N 2 O 2 ) 2 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 (5) 从8-羟基喹啉铝(C 9H 6 NO) 3 Al的质量计算Al 2 O 3 的质量。

8.2 以过量的AgNO 3 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0.6416gAgCl,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8.3 欲获得0.3g Mg 2P 2 O 7 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4.0%的合金试样多少克? 8.4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8.5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 2 气流中加热,使AgBr 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8.6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 2 ,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8.7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 2O 5 ,制成250mL试液,吸取10.00mL试液, 加入HNO 3,加H 2 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 3 PO 4 沉淀为磷钼酸喹 啉。沉淀分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25.00mL0.2500 mol·L-1NaOH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过量的NaOH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500 mol·L-1HCl溶液回滴,用 去3.25ml。计算磷肥中有效P 2O 5 的质量分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