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练习卷(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练习卷(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练习卷(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练习卷(含答案)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2. (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3.(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4.(2018·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这是()。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5.(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6.(2019·福建)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止常体温约为42゜C

B.人的止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C.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

D.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N

7.(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8.(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9.(2019·达州)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10.(2019·湘潭)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

11.(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12.(2018?白银)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13.(2018·钦州)如图是酒精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的沸腾属于液化现象;B.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C.酒精沸腾过程中要放热;D.酒精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78℃

14.(2018·遵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5.(2018·安顺)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16.(2018·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17.(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二、填空题

18.(2018·贵阳)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19.(2018?攀枝花)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0.(2018?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21.(2018·河南)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22.(2018·恩施)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3.(2018·眉山)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

24.(2018·广东)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19·菏泽)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_________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7.(2018·德州)(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人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0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20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20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四、简答题

28.(2019·甘肃武威)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云是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因此,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形成,则属于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物态变化是液化;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形成,则属于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物态变化是凝华。故应选C。

2. (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解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解答】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解析】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物体时,就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解答】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玻璃杯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会儿又变湿。故选B。

4.(2018·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这是()。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答案】C。

【解析】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由于猪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固态的霜附着在猪肉表面,凝华时放热过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关键要记住哪种物态变化是如何定义的。(1)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的初、末状态即可判断,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

6.(2019·福建)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止常体温约为42゜C

B.人的止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C.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

D.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N

【答案】B。

【解析】考查常见量估测,属于简单题。

人正常一秒行走两步,大约一米,所以正常步行速度为1m/s,所以选B。

7.(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答案】C。

【解析】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

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

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8.(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答案】B。

【解析】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物体时,就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玻璃杯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会儿又变湿。故选B。

9.(2019·达州)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答案】A。

【解析】A、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水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故A正确;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

10.(2019·湘潭)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

【答案】C。

【解析】A、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瓦上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衣服变干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

12.(2018?白银)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B。

【解析】A、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B。

13.(2018·钦州)如图是酒精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的沸腾属于液化现象;

B.酒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C.酒精沸腾过程中要放热;

D.酒精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78℃

【答案】B。

【解析】A、酒精沸腾时,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

BC、由图象可知,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酒精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78℃的说法不对,故D错误。故选B。

14.(2018·遵义)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B。

【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形成过程分别是凝固和凝华,故A错误;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

15.(2018·安顺)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答案】B。

【解析】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C错误;

D、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

16.(2018·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C。

【解析】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A错误;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C正确。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故D错误。故选C。

17.(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

18.(2018·贵阳)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答案】凝华。

【解析】雪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是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

故答案为:凝华。

19.(2018?攀枝花)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中擦干后过一会几又会变湿,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液化;放热。

【解析】由于从冰箱取出的饮料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附着在饮料瓶外壁上,表面会变湿。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饮料瓶外壁发生液化,一会几又会变湿;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20.(2018?广安)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晶体;固液共存。

【解析】由图可见,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

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3min到第7min,因此在第5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晶体;固液共存。

21.(2018·河南)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小水滴。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

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

22.(2018·恩施)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答案】升华;凝华;霜。

【解析】(1)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

(2)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发生了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霜。

23.(2018·眉山)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

【答案】升华;液化。

【解析】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液化成为小水滴。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24.(2018·广东)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1)液化;(2)汽化;(3)熔化。

【解析】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镜片的温度低,而室外的温度高,所以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汽化是吸热过程,所以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蒸发)吸热所致;

熔化也是吸热过程,所以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所致。

三、实验探究题

25.(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解析】(1)由图象可知,第3min时这种物质开始熔化,在第9min熔化结束,该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这是晶体的熔化过程;

(2)由图象可知,在第9min熔化结束,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3)由(1)分析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

(4)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先固定下面的位置,能够利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充分加热,然后再调整上面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水,并且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故从下往上安装;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热值都不变。

故答案为:(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26.(2019·菏泽)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_________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如上图;(2)晶体;(3)小于。

【解析】(1)由表中数据,描点可得固体熔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分析图象可知,物质在第2分钟时温度升到0℃,然后温度保持恒定,直到第5分钟开始继续升温,即该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

(3)物质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其质量不变;用同一装置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固态时温度升高的多,根据q=cm△t可知,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较小。

故答案为:(1)如上图;(2)晶体;(3)小于。

27.(2018·德州)(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人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0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20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20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1)68;(2);继续吸热温度不变;(3)A;(4)不可行。

【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8℃。

(2)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B图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的温度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故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答案为A。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这种做法不可行。

答案为:(1)68;(2);继续吸热温度不变;(3)A;(4)不可行。

四、简答题

28.(2019·甘肃武威)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液化和凝华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答案】水珠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的小水滴;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发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是室内外有一定的温差,当温差不大时发生液化,当温差较大时发生凝华。

(完整版)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A B C D 中考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4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失去银白色光泽 B .石蜡受热熔化 C .食盐水蒸干后得到食盐晶体 D .酒精挥发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甲烷 3.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空气 C .高锰酸钾 D .氧化汞 4.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一定是A .蒸馏水 B .软水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5.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 2FeO 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 .+3 B .+4 C .+2 D .+6 6.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F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糖类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D.羊毛、塑料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8.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氯化钾C.磷矿粉D.氯化铵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C.金刚石切割玻璃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 某同学分别用1g的甲金属、乙金属、丙金属粒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见下表: 物质所需时间价格 甲金属粒约13900s1000g/10.00元 乙金属粒约50s500g/20.00元 丙金属粒约20s25g/10.80元 从上述实验中得出实验室应选用制取氢气的金属是 A.甲金属B.乙金属C.丙金属D.甲和丙金属 11.下列物质中,不密封保存会变质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 大理石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 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 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冲刺卷】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冲刺卷】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C是上的三个点,若,则等于() A.50°B.80°C.100°D.130°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 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 3 ,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12,则C点坐 标为() A.(6,4)B.(6,2)C.(4,4)D.(8,4) 3.三张外观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随机一次性抽出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概率是() A.1 9 B. 1 6 C. 1 3 D. 2 3 4.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4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 A.7分B.8分C.9分D.10分 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B在反比例函数 k y x =(0 k>,

x )的图象上,横坐标分别为1,4,对角线BD x ∥轴.若菱形ABCD的面积为45 2 , 则k的值为() A.5 4 B. 15 4 C.4D.5 7.如图,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木块上有一只小虫从顶点A出发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10B.5C.22D.3 8.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杯子(如图甲)叠放在一起(如图乙),则图乙中实物的俯视图是(). A.B.C.D. 9.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30°,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n( ) A.∠2=20°B.∠2=30°C.∠2=45°D.∠2=50°

2014年九年级化学中考调研试卷及答案

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 2.“同呼吸,共奋斗”是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B.研发新能源汽车 C.禁止焚烧秸秆D.发展燃煤发电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碳酸饮料 B.纯牛奶 C.蒸馏水 D.食用醋 4.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5.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2O2C.2O2-D.O2 6.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

雨给庄稼施加了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蒸发食盐水 D .加热液体 8.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9.硅酸钠(Na 2SiO 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 价为 A .+l B .+2 C .+3 D .+4 10.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明矾既能净水又能杀菌消毒 C .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服用蛋清或牛奶解毒 D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注意膳食平衡 1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 的是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盐酸 酚酞 石蕊

2017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 C.Cu2(OH)2CO3D.Fe(OH)3 4.(2分)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2分)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C.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9.(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2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九年级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

202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实数的相反数是() A.﹣B.C.﹣D. 2.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A.B. C.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y2+y2=2y4B.y7+y4=y11 C.y2?y2+y4=2y4D.y2?(y4)2=y18 4.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A.20°B.30°C.50°D.80° 5.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3时,y=2,则y=3时,x的值为() A.B.C.2D.12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A.80°B.80°或20°C.20°D.80°或50° 7.若一次函数y=2x+6与y=kx的图象的交点纵坐标为4,则k的值是()

A.﹣4B.﹣2C.2D.4 8.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再把△ACD沿CA方向平移得到△A1C1D1,连结AD1,BC1.若∠ACB=30°,AB=1,CC1=x,△ACD与△A1C1D1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则下列结论: ①△A1AD1≌△CC1B②当x=1时,四边形ABC1D1是菱形③当x=2时,△BDD1为等边三角 形④s=(x﹣2)2(0<x<2),其中正确的有()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9.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8,CD =2,则EC的长为() A.2B.8C.D.2 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0,m)、(4,m)和(1,n),若n<m,则()A.a>0且4a+b=0B.a<0且4a+b=0 C.a>0且2a+b=0D.a<0且2a+b=0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3分) 11.不等式1﹣2x<6的负整数解是. 12.用科学计算器计算:﹣tan65°≈(精确到0.01) 13.如图,过原点的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M,N两点,若MO=5,则ON=.根据图象猜想,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

2019年九年级升学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二?一九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一)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本考场试卷序号(由监考填写) 题 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核分人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1 O-16 N-14 N a -23 M g -24 S -32F e -56 A g -108 Z n -65 C l -35.5得 分 评卷人 一二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水变成水蒸气 C .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2.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 硫B . 镁条C . 铁丝 D. 木炭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蔗糖B . 花生油C . 面粉 D. 冰块5.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羊毛衫B . 木制桌椅C . 纯棉毛巾 D. 食品保鲜膜(袋)6.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B .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C . 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D. 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7.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 H 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B .胆汁7.1~7.3 C .胃液0.9~1.5 D.胰液7.5~8.0 ) 页8共(页1第卷试学化

8.为响应习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号召,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伊春,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二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9.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 O(N H2)2 B.K N O3 C.K2S O4 D.C a(H2P O4)2 10.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11.某品牌的小食品贴有如图所示的标签,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品 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12.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三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二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3.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三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3C u+8H N O3(稀) 3C u(N O3)2 +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A.N2O3 B.N O2 C.N O D.N2O 14.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N a C l二N a O H二N H4N O3三种固体(水) B.K2C O3二N a2S O4二B a C 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二碳粉二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 a O H二N a C l二N a2S O4三种溶液(酚酞) 15.在已调平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二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三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生石灰,在右边烧杯中加入质量为5.8g生铁(只含有铁二碳元素),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三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生铁中铁二碳的质量比为() A.14?3B.28?1C.3?1 D.7?2 得分评卷人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每小题有1~2个正 确选项三多选二错选二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6.下列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空气二C O2和O2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复燃情况 B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C A g C l与N a C 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N a OH与N a2C O3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页8共(页2第卷试学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试卷及答案(共2套)

中考模拟卷(一)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3.寒冬季节,爸爸开车和小明去外婆家,车开了一会儿,车前窗玻璃变得雾蒙蒙的;于是,爸爸打开车内空调,对着前窗玻璃吹风,发现玻璃迅速清晰起来。这里,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4.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 5.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为一种弓形“弹跳器”。这种弹跳器独有的弓形弹片可以帮助运动员像袋鼠一样跳起很高的高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穿着弹跳器静止在地面上时,弹跳器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弹跳器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穿着弹跳器站在地面上时,弓形弹片弯曲度会增加,这属于弹性形变 C.起跳过程中,弹片的弹性势能最终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D.弹跳器与地面接触处由橡胶制成并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在每年一度的长春瓦萨国际冰雪节上,净月潭滑雪场都会举办滑雪运动。 在滑雪运动中涉及的现象和对应的表述错误 ..的是() A.滑雪板做得宽大——减小压强 B.人从山顶滑下——重力对人做功 C.人到达山脚不能马上停下来——受到惯性作用 D.利用滑雪杖撑地前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在进行家庭电路的安装时,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电灯灯座的两根电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电灯的灯丝被烧断B.电灯正常发光 C.电灯发出暗淡的光D.保险丝熔断 9.小明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 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人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含详解)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0 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00分)﹣的相反数是() A.﹣B.C.﹣D. 2.(3.00分)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14.7亿元,数据“214.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147×102B.0.2147×103C.2.147×1010D.0.2147×1011 3.(3.00分)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国”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厉B.害C.了D.我 4.(3.00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2)3=﹣x5B.x2+x3=x5 C.x3?x4=x7 D.2x3﹣x3=1 5.(3.00分)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2013~2017 年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5.3%,12.7%,15.3%,14.5%,17.1%.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12.7% B.众数是15.3% C.平均数是15.98% D.方差是0 6.(3.00分)《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 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 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羊价为y 线,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C.B.D. 7.(3.00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

A .x 2 +6x +9=0 B .x 2 =x C .x 2 +3=2x D .(x ﹣1)2 +1=0 8.(3.00 分)现有 4 张卡片,其中 3 张卡片正面上的图案是“ ”,1 张卡片正 面上的图案是“ ”,它们除此之外完全相同.把这 4 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 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正面图案相同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9.(3.00 分)如图,已知 AOBC 的顶点 O (0,0),A (﹣1,2),点 B 在 x 轴正 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 OA , OB 于点 D ,E ;②分别以点 D ,E 为圆心,大于 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 内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OF ,交边 AC 于点 G ,则点 G 的坐标为( ) A .( ﹣1,2) B .( ,2) C .(3﹣ ,2) D .( ﹣2,2) 10.(3.00 分)如图 1,点 F 从菱形 ABCD 的顶点 A 出发,沿 A →D→B 以 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 B ,图 2 是点 F 运动时 △,FBC 的面积 y (cm 2 变化的关系图象,则 a 的值为( ) )随时间 x (s ) A . B .2 C . D .2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 題卷相应题号的横线上) 11.(3.00 分)计算:|﹣5|﹣ = .

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A 试卷类型: 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Si:28Ba:137Cl:35.5H:1S:32O:16Mg:24Al:27Na:23Ca:40Cu:64 亲爱的同学:请你细心阅读、用心思考、放心尝试、耐心解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沼气B.生产石油 蒸馏C.转炉炼钢D.高炉炼铁 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①②B.③④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C.①④ 第1页(共10页) D.②③

3.下列场所中,不必张贴“严禁烟火”标志的是 A.面粉加工厂B.加油站C.石灰厂D.煤矿矿井 4.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 D.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6.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 B.锌比铁活泼,把锌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锈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食具的最好材料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分金属7.2004年3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出了一种无毒、阻气、透明、全降解的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有关生产和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B.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廉价资源生产塑料 C.该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该塑料的应用可减少臭氧层的破坏 8.益阳松花皮蛋闻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国家。其制作的配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内含碳酸钾)、开水,以及米糠、稻壳等辅料。配料之间首先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试推断另外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第2页(共10页)

初三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1 第1卷(选择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填涂.每小题2分,计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3.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箭发射时燃气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火箭发射上升时动能转化它的重力势能 C.围绕月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 D.卫星内部工作系统所需的能量由卫星两翼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其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图及其应用图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 ④ 5、如图所示的压路机,关于它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碾子由钢铁制成,利用了钢铁硬度大的特性

图 1 用滴管吸取药液 B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C 用锋利的菜刀切菜 D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B .碾子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 .碾子很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D .橡胶轮胎外表制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 6.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 ) A B C D 7.汶川地震中,滚滚的山石挡住了道路。增援人员要用撬棒撬开 山石,分别沿如图所示的四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沿F 方向 B .沿F 方向 C .沿F 方向 D .沿F 方向 8.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9.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10.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电池和V 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题号 一题 二题 三题 四题 总分 得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计8分) 1、仔细分析右表中的数据,你会发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 等因素有关。成语“悦 耳动听”是形容声音的 。 2、今年4月12日下午,铁道部召开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新闻发布会宣布,即将于4月18日投入运营的“子弹头”动车组。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 (m/s )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 煤油(25℃) 铁棒 340 346 500 1324 5200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B.铁生锈C.米酿酒D.纸燃烧 2.(1分)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A.糖类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 3.(1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 5.(1分)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 6.(1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1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8.(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1分)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0.(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11.(1分)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考模拟试题(一) 命题:欧祥科 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1 (D )2 1- 2.计算)3(62 3 m m -÷的结果是( ) (A )m 3- (B )m 2- (C )m 2 (D )m 3 3.重庆直辖十年以来,全市投入环保资金约3730000万元,那么3730000万元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 (A )37.3×105万元 (B )3.73×106万元 (C )0.373×107万元 (D )373×104万元 4.在下列各电视台的台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5.将如图所示的Rt △ABC 绕直角边AC 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6.已知⊙O 1的半径r 为3cm ,⊙O 2的半径R 为4cm ,两圆的圆心距O 1O 2为1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含 (C )内切 (D )外切 7.分式方程 13 21 =-x 的解为( ) (A )2=x (B )1=x (C )1-=x (D )2-=x 8.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 )200 (B )1200 (C )200或1200 (D )360 ? D C B A C B A 5 题图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每题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 、牛奶变酸,塑料降解 C 、 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D 、光合作用,蜡烛熔化 2.现有5种物质:①浓盐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浓硫酸 ⑤铁 把它们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其中 发生化学变化且质量增加的是( )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3.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4.给病人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是按H 2O ∶NaCl =110∶1质量比配制而成的,则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 ) A .0.88% B .0.9% C .0.85% D .0.91% 5.生活中常见的柠檬汁、蕃茄汁,柑桔汁、酸奶等物质的水溶液都有一定的酸性,这是由于它们 ( ) A .溶于水时生成了盐酸 B .水溶液中含有酸分子 C .组成中含有氢元素 D .溶于水时,在水中解离产生了氢离子 6. 应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 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剂 X 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 2O C.NaOH D.CaCO 3 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 确的是( ) 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B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溶液的溶质是酸还是碱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 .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 2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 2是酸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真题】 六、选择题(共20分) 2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西瓜榨汁 C、木炭燃烧 D、糯米磨粉 28、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9、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 A、BaCl2 B、CaCO3 C、K2CO3 D、NaCl 30、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大理石 31、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碳酸钙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32、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33、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2 34、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KCl B、NaOH C、NH4Cl D、BaSO4 35、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 A 、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CaCO3+ CO2↑+ H2O A、Ca(HCO3)2?→

B 、2Na + Cl 2 ?? →?点燃 2NaCl C 、2Mg + CO 2 ?? →?点燃 2MgO + C D 、AgNO 3 + NaCl → AgCl↓ +NaNO 3 37、X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 可能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氢气 D 、 硫粉 38、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 正确的是( )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39、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氧化钙: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作氮肥 D 、稀盐酸:除铁锈 40、已知: 表示不 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4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 、减少煤的浪费 B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 4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3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 3 Na 2CO 3 适量BaCl 2溶液 B CaCl 2 稀盐酸 足量CaCO 3固体 C ZnSO 4 CuSO 4 足量铜粉

最新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带答案

2018英语中考模拟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1. The Presidents of China and the USA had_________interview a short time ago. And it was_________great success. A. an; / B. the; a C. an; a D. the; / 2. --- Could you please move over a little and make some _________ for me? --- Sure, please A. place B. seat C. room D. ground 3. --- When will he come back to China? ---__________ a month. A. In B. After C. Before D. For 4. ---Tony, have you stopped smoking? ---Yes, I have to because I can___________breathe when I run. A. often B. never C. hardly D. almost 5. It will be easier for people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if they _______ highly _______. A. have; educated B. will; educate C. are; educated D. were; educated 6.---Must I go to medical school and be a doctor like you, Dad? ---No, you____________. You’re free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 A. can’t B. mustn’t C. shouldn’t D. needn’t 7. ---- Will Jenny come tomorrow? ---- I’m not sure. She ______ an hour ago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A. has left B. left C. leave D. will leave 8. On those foggy days, you could hardly see anything around you___________ it was at noon. A. and B. because C. though D. but 9. ---- Do you mind my _______ here? ---- _________.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 “No smoking”. A. to smoke; Of course not B. smoking; You’d better not C. to smoke; No, I don’t D. smoking; Never mind 10.---- What did the woman ask you just now? --- She asked___________. A. who was I waiting for B. whether could I help her to find the post office C. how she can get to the post office D. which was the way to the library 二、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One of my best childhood memories is of going to the river and sitting quietly on the bank. There I would _____11____ the peace and quiet, watching the bamboo trees bend in the wind and then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positions ____12____ the wind had died down. When I think about the bamboo tree’s ____13_____ to come back to its original position, the word resilience (顺应力)comes to my ____14____. When we use the word to talk about a person, it ___15___ the ability to easily recover from shock, sadness or any other____16___ situation. Have you ever felt like you are about to snap (垮掉)? Have you ever felt like you are _____17____ your breaking point? Thankfully, you have survived (坚持过来)the experience to live to talk about ___18_____. Life is a mixture of good times and bad times, happy moments and unhappy moments. The ___19____ time you are experiencing one of those unhappy moments that take you ____20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