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

探究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

探究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
探究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

探究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

发表时间:2018-07-23T12:00:10.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廖梦嫄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审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园林中水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充分借鉴传统园林水景。

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220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审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园林中水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充分借鉴传统园林水景。基于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研究,本文指出传统园林水景所具备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说明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中对传统园林水景的借鉴因素,为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现代园林;传统园林;水景设计

引言

水景是园林的核心,优秀的水景设计能够让人得到充分放松,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园林中的水景还具备一定的消防作用,并且园林水景多是在自然湖泊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所以园林水景对周边的植被有一定的灌溉作用,这些植被又让整个水景更加美观,形成良性循环。

一、传统园林水景特点

(一)步移景移

在传统园林中,园林拥有者对景色要求很高,所以园林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步移景移”这个特点。这个特点要求当行人在行至园林的不同地方时,所见到的景色也要变化,这对园林的空间布局和植物搭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园林水景来说,要实现这一要求,通常会在水景中架设假山,并在水景中栽种荷花,并饲养水生动物,当行人靠近水景并在水景旁进行移动时,看待水景中的各种物体的视角不同,会感觉景色发生了变化,达到了“步移景移”要求。

(二)意境唯美

传统园林中,园林拥有者对意境的追求往往很高,所以对园林的建设也会更加追求意境的建设[1]。传统园林意境包括以下方面:(1)天人合一。道家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很深,所以在传统园林中,道家思想体现较多,表现为很多园林水景都改造于原有的小型湖泊,并与整个园林完美融合。(2)展现自然。传统园林水景中多会放置山石,以实现对自然的展示。(3)精雕细琢。传统园林水景不但会对周边环境进行打造,也会对各种内部结构进行雕琢,让这些物体能够与水景实现融合。

(三)见微知著

在传统园林水景建设时,会被园林面积、自然环境等因素限制,通常情况下水景面积都较小,但是进行水景设计和建造时,会通过一些措施让整个水景显得更为空旷、辽阔,同时我国追求见微知著,通过在水景中架设山石、培育植物以及在水景周围建设廊道形成倒影,让整片水景显得更加宽阔,可以很好地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例如在下图中,通过在水景中栽种水生植物,并且在水景旁建设相关建筑,这些倒影在点缀了水景的同时,也让水景显得更加广阔。

三、现代园林水晶设计中借鉴的传统园林水景

(一)营造意境

在现代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先对水景营造的意境进行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营造意境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园林水景的营造意境方法,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水景建设时,可以对原本存在的小型湖泊进行改造,改造成水景的主体,为了满足“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在进行相关景点的建设时,让这些景点与水景主题充分融合。由于水景很大部分为静态景观,容易让人们对其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适当加入动态景观,实现动静结合,加入的动态景观除了各种水生动物,还可以通过在水景旁栽种柳树达到效果,不但实现了动静结合,还能让整体意境得到提升,另外,要更好地进行意境营造,需要考虑各种植物搭配过程中的层次感。

(二)合理搭配水生植物

水景中的水生植物不但能够净化水质,还能对水景的意境和氛围进行营造,要实现这一点,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园林进行水生植物的选取和搭配。对于小型水景,可以在水景中种植荷花,由于荷花茎长叶大,可以在水面上形成倒影,让整个水景显得更为空旷和辽阔,形成以小见大的效果。而对于面积较大的水景,需要考虑植物搭配的层次感,要充分满足这个要求,需要对植物的质感有所了解,例如可以分区域进行植物种植,在水景边缘地带种植芦苇、香蒲以及荷花,同时在水景主体建设时,可以将陆地部分向湖中进行延伸,并在延伸的陆地上栽种树木,既扩大了陆地空间,又不至于使水面显得过于空旷。并且在这种水景建设中,可以在水景中间进行填土,让整个水景产生“湖心岛”效果,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水景风景更加优美,并能够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增加水景生气。

(三)合理建设石景

石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水景面积这个因素,在传统园林中,石景的主要用途是对水景进行点缀,或者做成喷泉,让整个水景各加贴近自然[2]。所在在现代园林水景建设中,可以充分参考这一点进行石景建设。例如小区园林水景建设时,由于这种园林通常情况下面积较小,所以需要参考面积因素进行石景选择和建设,石景雕琢过程可以根据一些主题进行外形设计,同时将石景中间挖孔并埋设管道,将之做成小型喷泉,增加水景生气。但是对于大型水景来说,小型石景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可以在湖心填土造岛,为了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湖心岛要求不与陆地连接。在这种水景设计时,通常会在湖面上建设小型桥梁,为了与传统园林更加贴合,这种桥梁多为木桥,需要注意的是,湖心岛需要与木桥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行人对岛上的动植物进行破坏。

浅析景观设计中水景景观设计

浅析景观设计中水景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04T17:43:42.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黄博文姜军谭宇 [导读] 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 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需要对水景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与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对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原则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景观设计;水景景观;类型;生态价值;营造手法;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是适应现代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水景设计在当前园林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一门艺术,带有巧妙借用之特点,可将自然与设计完美契合在一起。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1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水景景观类型及其生态价值 1.1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类型。主要有:(1)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2)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3)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 1.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生态价值。通过相关的优秀园林设计证明,水景景观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同时,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环境。 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营造手法 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营造手法主要有:(1)多角度设计。设计师首先应当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有效运用之,同时还要求寻找自然原型,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环境、地形地貌等。我们可将原型探寻的范围划定在同一个自然带之内,然后通过地貌等,对原型进行研究,这是营造水景的一种重要手法。(2)顺其理,理其形。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全面掌握与模仿的自然水景意境、特征基础之上,通过营造天然式的水景使人们感受到该水景如同自然天成一般。(2)分要素与造意境。园林水景景观效果是通过分要素与造意境手法表现出来的,首先应当了解水景营造之要素。应当不断地对水景景观整体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对上述要素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考究,从而采用艺术手段将水景营造之意图充分的表现出来。 3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原则及其设计要点分析 3.1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主要有:(1)突出特色原则。在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园林整体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水乡气息较为浓重的园林可将水景作为重点予以突出,从而给人灵动之感;对于那些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可将水景设计当作一种辅助手段,以恢弘基础为基调给人清新之感。()统一协调原则。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原则主要是指水景营造时应与园林中的其他环境和景观品质相衬托、相协调。要全面考虑设计环境的水源、气候等生态条件,即水景风格应当与环境、建筑风格等相一致。(3)形式恰当原则。对于多数的园林水体面积而言,应当以其美观、实用性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园林水景的水池面积以园林总面积的30%为宜,水池中的倒影极具观赏价值。当前最能体现形式恰当设计原则的即为美国的波特兰大市大会堂前的广场水景,堪称美国至今为止最精彩的水景设计作品。 3.2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要点分析。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景观设计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水与人的距离,让人尽可能融入到水景中。具体表现为:(1)驳岸设计要点分析。驳岸主要作用是稳定水岸,是陆向水的过渡,使水岸不会因为水淹或雨水冲刷而破坏。亲水性分析:驳岸引人前往水边,将水与陆地自然过渡,使人们的视野因岸的延伸而开阔、延伸,见到水就很想自然地接近,轻步在驳岸上,不禁使人为之神醉,仿佛置身于龙宫通道之上。设计要点:按形式临水驳岸可分为三类,斜式驳岸、阶梯式驳岸、直式驳岸,常规情况之下,驳岸组成部分主要有墙身、压顶、垫层、基础桩、基础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驳岸顶部压顶,驳岸的主体部分墙身,常见的有用砖、水泥、混凝土、软卵石等砌成,也有一些地方使用临时性墙身,用竹、木板等材料制成的,基础宽度则为高度的0.6~0.8倍,常见厚度为400mm。基础与地基之间用碎石铺成,属于垫层,为了加强驳岸承载力,将木桩或混凝土桩打入土层,属于基础桩。为避免土层沉降不均匀,还常能看见伸缩缝与沉降缝设计,保持驳岸稳定性。(2)步石设计要点分析。步石设计是将零散的叠石按一定间距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它的设计是便于人们通过的一种步道。又称汀步、跳墩子。亲水性分析:步石的美,主要在于可以有效的缩短人与水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人与水更加亲近,人们漫步汀步上,清可见底的流水在脚边环绕,低头可见游鱼调皮嬉戏悠闲自得,宛如身处凌波境;细细品味,水愈发显得无穷无尽,仿佛置身于汪洋之中,回望来时的小路,若隐若现, “水因断而流远”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设计要点:一般情况下,步石分为面层和基础两部分,面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步石或表面平整的经防滑处理的块石,面料的材质、颜色、形状相互搭配而不致显得突兀,与周边环境互相协调,表面积至少为40×40cm,至少土中基础长度为上部分土的2倍。以水位最高位作为步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本身具有了灵活以及巧与因借等特点,能够很好的组织空间和协调水景观变化的作用,能起到更好的确定游览线路以及给人的方向感很明确。全面的掌握和理解他的一些特性,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的表达设计和意图。 前言 水遇到风,可以凉风袭人,给人凉爽的感觉;遇到光可 以光芒四射,给人带来活泼、热情的感觉。所以适当的做一 些水景设计,能够使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生态环境中, 水是最活跃和动感的因素,对于流动的水可以使人的情绪更 加激昂。但对于大片平静的水,有安抚人们心灵的作用。大 面积的水还能够把空气中的微尘给吸收掉,可以对空气起到 净化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使人居住起 来更加的舒适,这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很好的效果。 1.水景设计的概况 在各种风格不同的景观设计中,水景都有不可以替代的作用。水是景观设计中不可以缺少的、很有魅力的一种元素。有一些设计师们把水景设计称作是一颗大树:它的根部具有中国古园林文化的艺术特色;它的源泉来自于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它的枝干就是表现不同姿态的水景,比如垂落、喷涌、静态和流变的水景;它的叶子是那些用水为重要元素的景观,例如亭榭、动植物、船桥和其他同样性质形象的景

观。 中国园林具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所以可以知道水在景观里的重要性。但是,如今的一些水景状况让人很堪忧。城市里随处都可以看见的大喷泉但是都不喷水,到处都是污染了的小溪、河流,更有一些早已干了的水池,这在水景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人们虽然都有亲水的本性,而且设计师也在想办法来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现在水资源的缺乏,要怎么去营造一个能够满足大家认可的水景呢,这成了现在设计师们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2.水的特性及水景的设计形式 2.1.人的亲水性 人们大多都喜欢水,当距离水很近的时候我们可以接触到水,用我们的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感受水所带来的亲切感,而水的温度、气味水雾刺激着我们,可以让我们感到兴奋。当距离水很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视觉来感受水的存在,被水吸引过去,然后达到近距离接触;如果水景设置的隐蔽,可以用水所发出的声音来吸引人们。 通过人们的亲水性,可以通过缩短人们与水面的距离,在比较安全的情况可以让人们可以融入到水景当中。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喜好跟水接触,小孩子喜欢在比较浅的水里玩耍,到水中尽情玩乐。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也可以潜进水里,身临其境更好的欣赏水下环境的魅力。

浅析园林工程的水景设计

浅析园林工程的水景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16T10:55:58.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林笑涵 [导读]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 烟台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水景工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在现代园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对于园林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园林景观工程离不开水景点缀。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需要对水景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园林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以及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原则,对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水景;类型;生态价值;设计;重要性;原则;手法;要点 一、园林工程中主要的水景类型及其生态价值 1、园林工程中的水景类型。主要有:(1)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2)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3)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 2、园林工程中的水景生态价值。通过优秀园林设计证明,水景以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同时,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环境。 二、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原则 1、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重要性。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是适应现代都市人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水景设计在当前园林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一门艺术,带有巧妙借用之特点,可将自然与设计完美契合在一起。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在园林工程中的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占有重要地位。 2、园林工程中水景设计的原则。主要有:(1)统一协调原则。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的统一协调原则主要是指水景营造时应与园林中的其他环境和景观品质相衬托、相协调。要全面考虑设计环境的水源、气候等生态条件,即水景风格应当与环境、建筑风格等相一致。(2)形式恰当原则。对于多数的园林水体面积而言,应当以其美观、实用性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园林水景的水池面积以园林总面积的30%为宜,水池中的倒影极具观赏价值。当前最能体现形式恰当设计原则的即为美国的波特兰大市大会堂前的广场水景,堪称美国至今为止最精彩的水景设计作品。(3)突出特色原则。在园林工程水景设计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园林整体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水乡气息较为浓重的园林可将水景作为重点予以突出,从而给人灵动之感;对于那些气氛相对厚重的园林可将水景设计当作一种辅助手段,以恢弘基础为基调给人清新之感。 三、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及其设计要点分析 1、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营造手法。主要有:(1)多角度设计。设计师首先应当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并有效运用之,同时还要求寻找自然原型,研究对象具有相似的环境、地形地貌等。我们可将原型探寻的范围划定在同一个自然带之内,然后通过地貌等,对原型进行研究,这是营造水景的一种重要手法。(2)顺其理,理其形。这种调整是建立在全面掌握要模仿的自然水景意境、特征基础之上,通过营造天然式的水景使人们感受到该水景如同自然天成一般。(2)分要素与造意境。园林水景效果是通过分要素与造意境手法表现出来的,首先应当了解水景营造之要素。应当不断地对水景整体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对上述要素的设计合理性进行考究,从而采用艺术手段将水景营造之意图充分的表现出来。 2、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要点分析。园林工程中的水景设计,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水与人的距离,让人尽可能融入到水景中。(1)步石设计要点分析。步石设计是将零散的叠石按一定间距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它的设计是便于人们通过的一种步道。又称汀步、跳墩子。亲水性分析:步石的美,主要在于可以有效的缩短人与水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人与水更加亲近,人们漫步汀步上,清可见底的流水在脚边环绕,低头可见游鱼调皮嬉戏悠闲自得,宛如身处凌波境;细细品味,水愈发显得无穷无尽,仿佛置身于汪洋之中,回望来时的小路,若隐若现,“水因断而流远”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设计要点:一般情况下,步石分为面层和基础两部分,面层建议采用预制混凝土步石或表面平整的经防滑处理的块石,面料的材质、颜色、形状相互搭配而不致显得突兀,与周边环境互相协调,表面积至少为40×40cm,至少土中基础长度为上部分土的2倍。以水位最高位作为步石露出水面高度,设计步石必须在水深浅于80cm的水体内方可使用,相邻两步石间距20~30cm,路线应该灵动,保持一定的曲折,增添自然情趣。(2)驳岸设计要点分析。驳岸主要作用是稳定水岸,是陆向水的过渡,使水岸不会因为水淹或雨水冲刷而破坏。亲水性分析:驳岸引人前往水边,将水与陆地自然过渡,使人们的视野因岸的延伸而开阔、延伸,见到水就很想自然地接近,轻步在驳岸上,不禁使人为之神醉,仿佛置身于龙宫通道之上。设计要点:按形式临水驳岸可分为三类,斜式驳岸、阶梯式驳岸、直式驳岸,常规情况之下,驳岸组成部分主要有墙身、压顶、垫层、基础桩、基础等,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驳岸顶部压顶,驳岸的主体部分墙身,常见的有用砖、水泥、混凝土、软卵石等砌成,也有一些地方使用临时性墙身,用竹、木板等材料制成的,基础宽度则为高度的0.6~0.8倍,常见厚度为400mm。基础与地基之间用碎石铺成,属于垫层,为了加强驳岸承载力,将木桩或混凝土桩打入土层,属于基础桩。为避免土层沉降不均匀,还常能看见伸缩缝与沉降缝设计,保持驳岸稳定性。

园林景观电气施工方案

XXXX新区核心区XXX景观工程 电 气 工 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嘉祥祥城新区核心区南广场景观工程 2.工程地点:嘉祥县行政广场位于老赵王河与机场路之间,呈祥大道南北两侧,总面积65.36公顷。 3.工程内容:室外电力电缆敷设、室外通信管道敷设及路灯景观电气照明系统及室外背景音乐电气系统。 4.工期要求:合同计划工期为 60日历天,计划于2013年6月1日进场施工,2013年 7月31日完成。 5.质量标准:达到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并满足业主要求。 第二章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 1、XXXXX广场南区电气工程施工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4、《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7、《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敷设》94D101-5 8、《电力电缆井设计安装》07SD101-8 9、《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 10、《地下通道电缆敷设》05X101-2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第三章电气施工准备及安装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前专业工长应熟悉设计图纸及设计意图,班组成员认真领会各自的施工内容。由工长有针对性的对图纸的重点部分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施工方案。如发现图纸中有疑问,应及时报告项目部领导,项目部以文件方式呈报给监理方转呈设计方,待设计师确定重新更改设计施工方案并办理手续后,方可按更改后的图纸或方案施工,做到心中有数,不盲目施工。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用料的先后,组织材料设备进场,材料部门应根据设计水电施工图所标材料规格并按工长所提材料详细计划表,密切配合施工进度保证材料供应。 3、施工机具及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好劳动力需求计划,合理搭配班组人员及技术骨干,配备好所需的小型电动工具及其他设备等。做到特种人员持证上岗。 二、施工测量 1. 平面轴线控制 该工程占地面积大,平面形状复杂,测量的难度较大,根据给定的城市坐标点,采用J2光学经纬仪投测轴线。土方开挖、回填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复测,力求轴线位移控制在10mm内。 2. 距离测量 采用经纬仪和钢尺结合的办法进行距离测量,精度争取达到1/5000。 三、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基本要求 各专业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建立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将具体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 专业:2013级风景园艺 姓名:陈艺琳 学号:1002130104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水景设计 摘要:水是大自然中最有灵性、最活泼、最具有变化色彩的因素。它具有魔幻般的吸引力,清新洁净、晶莹剔透、既柔媚又强韧,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涵的哲理思维来融入诗文、绘画、音乐、戏曲等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且水体已经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具有魅力的一种构景要素。水景观在水景设计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 一、园林水景设计概况 在自然界中,水是生态循环最重要的一节。因此,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可以说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

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二、水景在东方历史文化上的体现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的,是具有东方魅力的空间环境艺术。由江南一带的园林到北方宫廷的皇家宫苑,从皇家宫苑到普通居民的家庭,水景观在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典型园林中,水景观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缺少,当时就有“无水不成园,无园不水”的说法,在中国园林的五要素中,水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要素,这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周文王建造有水池,在水池中养了一些花鸟鱼虫,这是我国非常早的水池模式。“引渭水为池,筑蓬、赢,刻石为鲸,长两百丈,”由此而产生的“一池三山”的模式对景观的理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文人顺应当时的潮流开始把感情寄托在山水中,对当时的园林规划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当时的文人雅士开始借助于潺潺的流水来传递感情并且赋予其诗词,随后,当时的皇宫园林也开始引入了这种模式,后来逐渐的演变成了一种对于后世的水景观设计规划具有重要影响的水景模式。“一池三山”的水景模式

景观电气施工方案

中直园林办北院湖内循环管道工程 电 气 工 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山东厚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中直园林办北院湖内循环管道工程 2.工程地点:中直园林办北院。 3.工程内容:电气干线及水泵及消毒机配电、配电设施的防雷及接地、DN200PE给水管及配件安装。 4.工程特点:水景水源取于绿化给水管网,采用水景泵使水景循环流动。设备型号:QW80-13- 5.5潜水泵1台,QW140-7-5.5潜水泵4台,WTS-2A水箱消毒器6台。低压配电系统各水泵和消毒机分布于园区的各个区域,各区域水泵电机配电箱(柜)的电源有建设方提供,配电按三级负荷考虑。由于水泵是设在水下,为了安全由水泵配电箱配出的电机回路设漏电断路器保护,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秒。电气线路距路边0.6m,各电气间距0.15m,所有电缆埋深0.8m,铺砂盖板,社标桩。 接地极安装做法为镀锌角钢50×50×5,L=2.5m3根,角钢间距5m,埋深0.7m。接地干线采用40×40×4镀锌扁钢,埋深0.7m。 循环水管采用DN200PE给水管热熔连接,在保证水下平整且冬季不冻时可沿池底固定,陆地埋深应在冻土层以下(管顶覆土 1.2米)。连通管道采用DN200PE给水管4根并行,为防止堵塞两端需包过滤网。 5.工期要求:合同计划工期为日历天,计划于2017年月日进场施工,2017 年月日完成。 6.质量标准:达到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并满足业主要求。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 1、中直园林办北院湖内循环管道工程施工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及要求

园林景观庭院中的水体设计(一)

园林景观庭院中的水体设计(一) 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化水景为多。根据庭院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叠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场地中有自然水体的景观要保留利用,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庭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 (1)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以改善小区的景观。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关园林营造的书《作庭记》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棱落、丝落、左右落、横落”等十种形式。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感情。人在瀑布前,不仅希望欣赏到优美的落水形象,而且还喜欢听落水的声音。 人工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虑到观赏效果,不宜采用平整饰面的白色花岗石作为落水墙体。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2)溪流 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再现于城市园林之中,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小径曲折多次,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丁冬做响,人达到了仿佛亲临自然的境界。 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m,水深一般为0.3-1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

园林水电设计方法及计算

园林景观水电设计方法及计算 一、给水设计 (1)、绿化给水设计 绿化给水一般可分为:快速取水器给水、自动喷灌系统给水、滴灌。(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给水需与甲方沟通确定) 1、快速取水器给水:目前应用较广泛,具有前期投入少、耗水量大、 后期养护需大量人工等特点。可用于市政广场、公园、道路(道路中央分隔 带慎用)和住宅小区绿化浇灌用水。绿化取水点布置较灵活,一般采取沿路 每隔 30-44m(为方便施工间距应为偶数)布置为宜,使用时接15-25米软胶管浇灌。绿化面积过深入,人工不易浇到的地方不宜采用此方式。 2、自动喷灌系统给水:该绿化给水系统具有前期投入大、节水效果明显、后期养护需工量少等特点。可用于足球场、市政广场、公园、道路和住 宅小区内较大面积绿化的浇灌用水,但是周围不得有密集的大树等,否则影 响绿化浇水的效果。该系统一般需同时设置自动喷灌喷头、电磁阀、电磁阀 控制器、雨量传感器等来实现给水的自动化。 3、滴灌:滴灌给水系统目前广泛用于农业给水,园林中主要用于园林 名贵树木、高架桥垂直绿化等的给水。 (2)、各取水方式计算 1、快速取水器取水给水:一般在住宅类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每个组 团中同时开启快速取水器数不超过3 个来确定管道设计流量;对于市政管道一般按照全部用水量的30%-40%来确定管道最大设计流量,如果管道过长可

根据管道流量经计算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后适当放大以确保末端压力的满 足喷头要求。园林景观给水管道一般为塑料管,塑料管沿程水头损失,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h j =λ×l/d j×v2/2g 式中λ――沿程阻力系数 l――管道长度( m) d j――管道计算内径( m) v――管道断面水流平均速度(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注:λ与管道的相对当量粗糙度(△ / d j)和雷偌数( Re)有关,可查表获得。其中:△为管道当 量粗糙度( mm)。 管道沿程流量损失计算可参考计算软件《管道水力计算》。 一般管道设计应根据不同需求分多分支控制,各回路均能单独操作、控制,且面积大的项目宜采用环状管网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快速取水器的喷 头压力一般不宜小于0.15MPa,但不得大于 0.6MPa。DN20 快速取水器出水流量按每个 0.8L/S 计,管径经济给水流量详《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2、自动喷灌系统给水:自动喷灌系统一般采用轮流给水,在计算供水 管道管径前需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轮灌区,供水主管需满足轮灌区内所有喷头开启时的流量要求和最末端喷头压力要求,供水主管流量大小可由所选喷头技术参数确定。管径经济给水流量详《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管道流量损失计算详《管道水力计算》。 3、注意事项:如直接采用市政水供给,最不利端不能满足喷头或取水 器压力要求,当相差不大时可适当放大管径,如相差过大,则必须增设加压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15486206.html,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 作者:吕宁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2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建设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娱乐和休闲场所。水景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正是由于水景的融入,才能和园林景观中各种景物形成各种不同的关系。此外,水景具有灵活性、流动性等多种特点,能够借助静态的物体再造景色,更好地区分园林景观层次,引导人们的视觉变化,而且能够净化园林环境的空气。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使传统的园林设计和现代设计有效结合起来,传统的水景设计策略也在发生变化,在城市园林景观中逐渐出现造型喷泉以及人造瀑布等大型水景设施,这种水景展示方法具有较强的展示效果,但是在进行水景展示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水景体系。 2 水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1 点缀作用 景区园林的设计中,往往会引入石山、植被等,可以形成刚性美。从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角度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从美学角度来说,仅仅有石山、植被等的园林,缺乏柔性美。恰当地布置水景,可以融合水景的柔性美和石山的刚性美,形成相互点缀、相互烘托的生态景区。在水景的布置中,可以结合石山、植被、建筑等景区,运用临水台、观景台、桥等,达到诗意美的效果。根据水的特点,可以布置流动性的水、静止的水等。流动性的水还可以是喷泉、瀑布等。水的布置主要依靠设计者进行判断选用。目的主要是让水景起到点缀景区园林的作用。 2.2 以水景设计来衬托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观中包含了水体、建筑、山石以及植物等各种自然景观,使几者之间充分结合起来,能够使自然景观更加具有特色,山水紧密结合起来,把水的风韵、气势充分表现出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感受。

景观配电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及措施

景观配电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及措施 申杰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环境景观配电设计与建筑内部配电设计相比有许多不同点,在环境配电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特殊危险环境的配电设计,不同的环境下,配电方式及用电设备的选择都会有差异。本文一方面从环境配电设计中常遇到的几类问题出发,分析和总结了在环境配电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提出若干对策;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对各种主要接地系统在环境配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得出在环境景观的配电设计中,采用TT系统加不与电源端接地干线相连的PE干线是较理想的接地系统。 关键词:环境配电设计特殊环境接地型式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推进,园林景观建设在优化城市形象、改善居住品质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开放性是各类园林景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属性,它意味着室外园林往往是一个公众聚会、休闲、活动的空间,这使得园林景观中的电气设备非常容易被人群直接或间接触碰到,因此,对于园林的配电设计,安全性就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当前国内景观配电设计中的安全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景观专业公司通常因为缺少专业的电气设计工程师而将此部分设计工作外包给水平参差不齐的设计师完成,进而造成此部分电气设计安全隐忧很多。本文从园林景观配电的安全性出发,总结了在相关配电设计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供园林景观配电设计者参考,以保证园林景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的服务大众。 景观配电设计主要包括水景用电设施配电、室外灯具配电及安全接地系统几部分。 2 水景用电设施配电设计 在进行水景用电设施配电设计时,我们通常参照规范关于喷水池的设计要求进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后文简称《民规》)中12.9.4条第3款关于喷水池配电要求如下:喷水池的0、1区的供电回路的保护,可采用下列任一种方式: 1)对于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交流电压不应大于12V;不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可采用交流电压不大于50V的安全特低电压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方法与施工难点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方法与施工难点 摘要: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水景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一则,园林 水艺景观能够使得园林景观更具生态化、动静相结合的美感、可持续性以及符合 人们的审美情趣;二则,水景景观在园林景观中显得动态十足、形象贴近自然、 具有现代园林风格。本文介绍了水景在园林景观中的种类、构成及主要特征,重 点阐述了水景的设计方法及施工难点。 关健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施工技术 作为一种清洁、柔美而又坚韧的自然物质,水的形态及其蕴含的哲学意境历 来受到园林设计者的重视,水景也成为了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点睛要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现代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更加深了人们对水景 的依赖。而水景特有的景观效果、焦点效应及基底作用,也使其大量被运用于现 代园林建设设计中。 1、现代园林景观水景的种类及构成 1.1 水景的种类 水景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观 而成。如溪流、瀑布、人工湖、养鱼池、泉涌、跌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 有较多应用。二是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 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 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1.2 水景工程的基本构成 各种水景工程,一般都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土建池体、管道阀门系统、动 力水泵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等。较大的水体或对水质观感要求较高的场所,还必 须有水质处理系统。一个好的水景设计,必然是在优秀的艺术效果设计的基础上,上述各专业系统完美结合的产物。 2、现代园林景观中水景形态的主要特征 从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水景的形态主要由喷涌、流变、静态和垂落四种水景 组合而成。 2.1 喷涌水景 这种水景是指水体自下而上喷出的形态,这种水景是一种自然形态,多为地 下泉水的喷涌。人们对此进行长期的探究之后,发明了多种水体喷涌形态,例如:水池、水管、人工喷泉等形态。 2.2 流变水景 水是无形的自然物质,其形态可以呈现多样化。经过人工对其进行创设后, 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流变形态,例如:自上而下的流,从下向上的喷涌,也可以 呈现管流、叠水、溢流等。 2.3 静态水景 静态的水面是人们视觉和听觉对水主观感受的判断。静态的水面是没有声音,并保持平静的状态。静态的水面多见于无风的夏季。较有名气的园林静态风景, 有杭州的西湖和北京的北海公园,同样人工水面也是如此(如图1)。受外界自 然因素的影响,静态的水景会成为动态。例如在风的影响下,静态水景就会形成 韵味十足的动态水景。表现出深藏已久的观赏性、文化性以及象征性等人文内涵。 2.4 垂落水景 垂落水景也是一种自然状态,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坠落的形态,生活中常见自

水景设计要点

上海日清水景

水景设计要点 1.总体造型设计总体造型设计应先分析环境氛围的基本要求,再分析各种水景形式,分列不同的组合方案,绘制效果图,从中选优。 水景形态有静水、流水、落水、喷水等几种这几种形态又可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变化形式,不同的景观形式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音乐喷泉一般适用广场等集会场所。它是以音乐、水形、灯光的有机组合来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同时喷泉与广场又融为一体,形成了建筑的一部分。而住宅区的楼宇间更适合设计溪流环绕,以体现静谧悠然的氛围,给人以平缓、松驰的视觉享受,从而营造宜人的生活休息空间。 2.喷泉设计中喷头的选择在水景中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喷头,以生成形态各异的水形。水景观工程对喷头的最大要求是水形美观,射流平滑稳定。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各种喷头的特性。一般水膜喷头的抗风性较差,不宜在室外有风的场合使用;而射吸式喷头如雪松或涌泉对水位变化较为敏感,使用时不但要注意水位变化,还要在池体设计上有相应的抑制波浪的措施。如设置较长的溢流堰或水下挡浪墙。但是,也有利于波浪共振这一水力现象建成脉动喷泉的,由规律的波浪涌动使水流喷射有规律地跳跃、高低变化。目前也有许多高技术喷泉设备,也可以用于水艺景观中。光亮泉和跳泉的射流非常光滑稳定,外观如同玻璃棒一样,可以准确落在受水孔中;跳泉可以计算机控制下,生成可变化长度的水射流;跳球喷泉可以喷出大小可控的光滑水球。它们都极具趣味性,令人过目难忘。大型音乐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型音乐喷泉中所使用的各种高技术喷头和水下运动机械及控制部件,也是种类繁多,可供广泛选择。 土建池体设计一般常见的景观水池深度均为0.6~0.8m,这样作法的原因是要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并且池底为一整体的平面,也便于池内管路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维护。只有在为体现亲水特点的浅蝶形池体设计时,才采用吸水坑或泵坑。 0.6~0.8m的水深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性。同样,在儿童戏水池设计中,一般采用的深度为0.3~0.6m左右,一旦幼儿落入景观池中的将是十分危险的。

园林景观设计分类

景观设计风格综述景观设计中风格有很多。按国家地域来分: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的是意境、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景观、意大利罗马的雕塑喷泉园林景观、法国的豪华皇家园林景观、英国的自然田园园林景观、美国的新材料新技术强调构成要素的现代园林景观。以艺术流派来分:有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园林景观设计、解构主义园林景观设计、生态主义园林景观设计、高科技园林景观设计、大地艺术园林景观设计。 一、国外风格 1、泛东南亚: A泰式 风格特征:充分运用当地材料,植物、桌椅、石材等都取材地,强调简朴、舒适的度假风情。清凉的藤椅、泰丝抱枕、精致的木雕、造型逼真的佛手、妩媚的纱幔等。营造东南亚重要手法就是要让人无负担地随性坐卧,舒缓紧张情绪,抛开纷扰的俗世,遗忘身边的繁杂。泰式三角靠垫,放置在低矮的藤椅中,不经意地让人放下身段,随性坐卧。东南亚庭院是最自然的风情,注重对遮阳、通风、采光等问题的解决,且注重对日光和雨水的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所以,外观一般比较通透和清爽,例如百叶式的白色外墙,绿色的墙面。此外,遮阳的处理也是东南亚庭院的特色。 特点:由于泰国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接轨碰撞的地区,因此泰式风格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既有北方民居喜欢私密的

格局,又有江南宅第活泼的艺术风格,豪华的皇家园林风格,瑞象金壁与水榭曲廊相谐成趣,古木奇石同亭台楼阁常入皆景。 色彩:偏爱自然的原木色,大多为褐色等深色系,有泥土的质朴,加上布艺的点缀搭配,使气氛相当活跃,布艺多为深色系,且在光线下会变色,沉稳中透着贵气。适用藤、麻等原始纹理材料,用色为暖黄色和深咖啡色。植被选取:在东南亚庭院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树及攀藤植物效果最佳,最常见的热带乔木还有椰子树、绿萝、铁树、橡皮树、鱼尾葵、菠萝蜜等,其形态极富热带风情,是营造东南亚庭院的必备品,而在亭台旁最好有高低错落的植物陪衬,才能味道更足。一般元素: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宗教题材雕塑、植物题材的花器、泰式凉亭、茂盛的热带植物。 1、泛东南亚: B巴厘岛风情 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着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适用于南方沿海区域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 特点: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观念的空间组织。在外部空间组织上,集中表现为杆栏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的组织方式。利用水院来组织建筑,各个功能房间以百合花池、莲花池隔开,铺着木地板的连廊如桥一般将它们连接起来。独特、浪漫的建筑元素—巴厘亭。简单的茅草屋顶遮盖着一个方形的木平台,这种形如帐篷的亭是巴厘岛古老的传统建筑。它是全开敞的,非常适合炎热的热带气候,人们聚集在这里聊天、纳凉甚至睡觉。

浅析园林水景的生态设计

浅析园林水景的生态设计 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植物、建筑、水体,作为灵性与智慧的象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论语·雍也》),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对水就有着极深的喜爱。 古典园林更讲求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趣,甚至有“园无水则不活”的说法。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现代园林中,城市水体作为天然的缓冲器,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的温湿度、滋润净化空气、减少粉尘、降低噪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水体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功能性质等实际条件,对城市中的河流、人工湖泊、小型水体等进行合理的生态设计与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水体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由于现代城市园林内的水体主要为封闭的水域,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再加上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污染排放的叠加影响,许多城市景观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严重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生态设计实质上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环境因素纳入作品的设计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水体景观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社会效应和艺术品位等方面的综合,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争取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1 生态设计原则 1.1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合理性相结合

景观是个容器,主角是人,是提供给人来使用的。景观有了使用者创造出来的气氛它才美。人的身体尺度、空间活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是设计前提,景、水、植物、场所、空间等的设计都应以人的活动为出发点的。一个好的水景设计应当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提供给人舒适感、安全感、健康的生活环境。人体85%是水,跟水融为一体,就会感受到它的灵性。水景设计理念不仅要考虑到“观赏”,还要考虑“用景”。通过入水踏步,亲水平台,漫水桥,斜坡绿地等空间处理手法,为人类的亲水性提供充足的场所。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高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不规则池岸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形式自由,岸边石头供乘坐树木可以纳凉。岸这时缩短了人与水的距离满足了亲水的需求。水给人柔美的同时,也是深浅莫测充满危机的,注意护岸的设计,护岸分别有垂直式护岸、倾斜式护岸、台阶式护岸、人工沙滨。栅栏是防止掉入水中的安全设置,特别是深水区外围更要注意设计,但不要过分追求安全性而设置很多栅栏,会失去水景的固有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