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解析】(1)通过比较表格中的1和3(或者2和4)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2)由图象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 (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引起水的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点睛:探究实验的难点在于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分析能力。

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3.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

(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

(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

(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

【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

(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

(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4.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答案】D、E C、A、B、D

【解析】

(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

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

(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

5.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

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

⑴实验时,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________能保持不变;

⑵受到橡胶球B的撞击后,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⑷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是因为①隔音:___________;②保暖:

___________.

【答案】速度玻璃球滚动的距离大小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幅度大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

【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动能相同,由于是同一个橡胶球,则应保持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从同一高度落下;(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4)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①由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②由于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6.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选填“竖立”、“斜立”)在白纸上。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其目的是_____。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将_____(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像

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

【答案】竖立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远离不变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解析】

【分析】

(1)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从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析此题。

【详解】

(1)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立放置,如果不竖立,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移动蜡烛B直到它与蜡烛的像位置相同,小明记录了两根蜡烛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否相等;

(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则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

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选较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像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_______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

【答案】薄前面不变虚能大小关系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A、C 【解析】

【分析】

(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应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像实验;

(3)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

(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承现在光屏上。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

(6)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可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通过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

(7)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应找到对应的点进行测量。

【详解】

(1)玻璃板两个面都能成像,当越薄时,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选薄的玻璃板;

(2)由于平面镜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4)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仍能看见棋子A的像。

(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当后面的棋子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可得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

(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由图知,A点在蜡烛的左侧边缘,根据成像时像与物对称的特点,A的对应像点在B点,所以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

8.小军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应选择_____(选填“明亮”“黑暗”)的环境;

(2)实验时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小军选用了两只大小完全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不能”“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

(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_____(选填

“会”或“不会”)向右平移.

(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___(选填“亮”或“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cm.

【答案】黑暗 D 等效替代法不能虚不会寻找普遍规律暗 0.4

【解析】(1)应选择在黑暗的环境进行实验,像看起来更清晰。(2)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A的像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光在穿过玻璃时发生折射,透过玻璃看到B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像与物大小,用B替代A的像,此方法是等效替代法。(4)虚像不能用光屛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小军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平移一段距离,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像不会向右平移。(6)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从而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实验的偶然性。(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玻璃前后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由于后面的反射面反射光少,所以成的像较暗,故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0.4cm.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相当于两块平面镜,两个平面镜相距0.4cm 时,镜前同一物体的像相距0.8cm.

点睛:本题中求玻璃板厚度较难,可结合画图解答。

9.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只点燃蜡烛A),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小滨应在玻璃板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3)实验中,若用一张黑纸完全遮住B侧的镜面,将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在镜中观察到烛焰的像;

(4)若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将向_____ 移动。(填

“左”“右”“上”“下”或“不”)

【答案】2;黑暗;前面;反射;能;上。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仪器选用、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详解】

(1)[1]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即2mm厚的玻璃板;

[2]这个实验探究要求成像物体尽量亮,而环境尽量暗,这样可以避免环境中的光线对成像的干扰,从而能观察到更清晰的像,所以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3]蜡烛所成的像在玻璃板后,所以为了观察成像的情况,小滨应在玻璃板前;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而此探究中用玻璃析代替平面镜,所以经过玻璃板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5]平面镜本来就是不透光的,即光射到镜面被反射回来而成像,并不是光透过镜面成像,所以用黑纸遮住B侧琉璃面,虽然光不能透过玻璃,但会被反射回来而成像,故能继续观察到烛焰的像;

(5)[6]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当镜面竖直放置时,像和物的连线在水平方向。而镜面向左倾斜时,像与物体的连线要稍向上偏离水平线才能与镜面垂直,故像将向上移动。

1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梦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梦同学移开未点燃的蜡烛,在原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_____(选填“有”或“没有”)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实验记录小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说出理由______。

【答案】F确定像的位置BC垂直没有虚不可靠没有多次测量

【解析】

【详解】

(1)[1] [2]用透明玻璃板F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3]为了对比像的大小关系,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4]确保像与蜡烛能够完全重合,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

(4)[5][6]移去镜面后面的蜡烛,将白纸置于蜡烛位置,白纸上没有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

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5)[7][8]一次实验就得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1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 / min012345678

温度 / ℃909294969898959898

(2) 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

(4) 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5)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9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不会出现95℃;98;小于;

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

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解析】

【详解】

(1)[1][2]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温度不可能为95℃,所以95℃ 数据是错误的;

(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

[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5]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

(4)[6]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灯的热功率等措施;

[7]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2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水沸腾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

(3)观察了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的现象。请结合你的探究经历说说这两种现象的不同之处。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4)有的同学想把装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加热进行实验探究,如图丙所示这样做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

【答案】停表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前水吸热升温,而沸腾时吸热不升温;沸腾前产生的上升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产生的上升气泡由小变大。不可以;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当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无法吸热,不能沸腾,所以不能进行此实验

【解析】

【详解】

(1)[1]探究水沸腾的规律,要记录时间,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停表;

(2)[2]从图乙可以看到,第4min到第6min,水在沸腾,水持续吸热,温度保持98℃不变,可以得到的规律是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3]从图乙可以看到,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98℃不变;还可以知道,沸腾前由于上面的水温度低于下面的水,产生的上升气泡会遇冷液化成水,气泡会变小;而沸腾时水的温度均匀,但是上面水的压强较小,那么产生的上升气泡会变大;

(4)[4]不可以;因为当烧杯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而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试管的水温度和烧杯水的温度是相同的,试管无法从烧杯中吸收热量,达不到沸腾的条件,不能沸腾,所以不能进行此实验。

14.如图甲所示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正确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观察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实验中,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的温度是______℃.

(3)她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时间

012345678910

/min

温度

4-2-000001234

/℃

(4)在第5 min时,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通过对数据和图象的分析可知,冰熔化时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答案】使冰受热均匀4固液共存吸不变

【解析】

(1)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其目的是使冰均匀受热.(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此时的温度是4℃.(3)采用描点法绘制图象如下:

(3)图示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上面与0℃以上第四个小格对齐,因此该温度计的读数为4℃.(4)从2min到第6min是晶体熔化过程,故在第5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5) 观察图像可知,从第2min到第6min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故可得出:冰熔化时需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点睛:图象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对应好横纵坐标采用描点法就可以画出图象.

15.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l)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a)

温度/℃…90929496989898…

(2)上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4)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并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答案】自下而上时间/min 98 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故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2]实验中我们要测量加热时间,得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时间/min。

(3)[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再升高的温度即为沸点,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4)[4]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并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四、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 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素,此像的性质是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远视).【答案】10.0 倒立放大 40 B 近视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甲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可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

(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2f>u>f,由成像规律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

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

(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延后成像了,即像距增大了,说明此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放置的是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17.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像的大小将变______;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______。

【答案】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左变小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三心同高的目的是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2][3]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光屏左移,像变小。

(3)[4]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光屏上可以呈现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像,即可证明。

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①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合适位置放一眼镜的镜片,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②若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日常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③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④若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5cm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在原来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_(能或不能)找到一个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光具座总长100cm)

【答案】10.0 发散近视 80 放大投影仪不能不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根据焦点的定义光斑即焦点处,由图可知凸透镜位于30.0cm处,光屏位于40.0cm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30cm,大于两倍焦距,像距15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合适位置放一眼镜的镜片,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延迟聚焦,是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4][5][6]若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15cm,根据光的可逆性,像距调整至30cm,即将光屏移动到80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

立放大的实像;日常生活中,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7]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变,但物距增大,故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8]若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5cm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在原来位置不变,此时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则像距应大于2倍焦距即50cm,应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至刻度值上100cm以外,而图中刻度尺最大量程不足,故不能找到这个位置。

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

(2)当装置如上图所示时,光屏应该在_______区域内移动(选填“Ⅰ”或“Ⅱ”),烛焰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倒立的、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右移动10cm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4)上图中(蜡烛在15cm刻度线处)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5)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答案】同一高度Ⅰ缩小照相机右变大往上移左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由图知,若蜡烛在15cm刻度处,则物距

u=50cm?15cm=35cm>2f

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应在15cm到30cm之间,光屏应该在区域Ⅰ。

[3]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若蜡烛靠近透镜,物距变小,则像距会变大,应将光屏远离透镜,即向右移动。

[6]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知,此时所成像将变大。

(3)[7]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根据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可知,光屏上的像往上移。

(4)[8]近视眼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9]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选C。

20.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水透镜,并利用水透镜探究“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图甲中,从形状上可以判别此时的水透镜是_____(凹/凸)透镜;研究小组对水透镜中继续注入少许水,发现焦点左移,抽出少许水后,焦点右移;并测得了水透镜的多个焦距值;这一现象说明水透镜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镜的焦距越_____(大/小)。

(2)如图乙,在光具座上固定好蜡烛和水透镜,此时物距为_____cm,移动光屏到如图的位置获得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

(3)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利用甲图装置测量水透镜的焦距,并在乙图中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焦距f /cm 像距v /m 1f /m -1 1v /m -1 1

15.0 60.0 6.7 1.7 2

12.0 30.0 8.3 3.3 3

20.0 10.0 5.0 4

8.0 13.0 12.5 7.5 5 5.0

6.7 20.0 15.0 A .表格中,第3次实验时水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不变,像的大小跟_____有关。

B .作出1v

和1f 的关系图像。 (________)

C .根据上述数据和图像,写出v 和f 的关系是v =_____。

【答案】凸 大 20.0 放大 10 焦距

15f f

-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知,该水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

[2]注入少许水,发现焦点左移,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小,可知焦距变小;抽出少许水后,焦点右移,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可知焦距变大;这一现象说明水透镜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镜的焦距越小。

(2)[3]由图乙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 ,则物距为20.0cm ;

[4]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5]A .由第三组数据可知, -1110m f

=,则f =0.1m=10cm ;

八年级英语综合测试卷(一)

八年级英语综合测试题(一) I,单项选择(15分) 1,---Daddy,can you come home for supper with us this weekend? ---____,but I might be a little late. A,I’m busy B,Hard to say C,Of course D,Never mind 2,---When did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happen in Ya’an Sichuan? ---It happened____8:02___the morning of April 20th,2013. A,on;in B,at;on C,at;in D,on;on 3,---The meat is ___delicious. ---Yes,but don’t eat___. A,too much;too much B,much too;too much C,too much;much too D,much too;much too 4.Grandma couldn’t catch up with me and I had to stop___her. A,waiting for B,to wait for C,to waiting D,waited 5,---Alice,could you help me___the meat?I want to make some dumplings for dinner. ---Ok,I’ll do it right away. 6,What___if they have the party tomorrow? A,happens B,is happened C,will happen D,happen 7,The coat is not large enough.Could you show me a ____one? A,large B,larger C,largest D,the largest 8,Why are you looking at the baby all the time?Is there___? A,nothing strange B,something strange C,strange anything D,anything strange 9,Are you good at ____popular songs? A,sings B,singing C,to sing D,sing 10.I think that halp the class___with you. A,to agree B,agree C,agreeing D,agrees 11,Martha is a ____girl.She always smiles and says hello to others. A,shy B,friendly C,healthy D,quietly 12.Li Lin wants to be____engineer when he___up. A,an;grows B,an;grow C,a;is growing 13.You should do more exercise,and you’ll become___. A,stronger and stronger B,better and better C,weaker and weaker D,more and more 14,After finishing___his homework,John decided___a walk in the park. A,to do;to take B,doing;taking C,doing;to take D,to do;taking 15.They___start to play football___seven o’clock this morning. A,didn’t;until B,didn’t;in C,/;at D,don’t;till II.完形填空(10分) Many people like to watch TV.Watching TV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sports game somewhere?What’s the life like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sea? If you want to 4 these and other kind of questions,just turn on the TV.Turn it on and learn a

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试题(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八年级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A卷100分,B卷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卷中的g均取10N/kg。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物理量进行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体重大约有500 N B.大姆指指甲受到大气的压力约为10 N C.体温大约为37 ℃D.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5×104 kg/m3 2、物理学中,以下各物理量的单位对应正确的是: A.力—— kg B.功率—— J C.功—— W D.压强—— Pa 3、将足球踢起,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它的受力情况是: A.不受力的作用B.只受踢力C.只受重力 D.受重力和踢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受到了脚对球向前的力B.离开物体就不存在力的作用 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施力,而车对 人没有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改变运动 状态 5、如图所示,一个男孩用一水平推力推一 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是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B.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 .木箱所受的重力大于推力 D .因为木箱的惯性太大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手拍桌子时,手也会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时,所受的浮力变大 D .篮球被篮板弹回,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8、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 A .匀速行驶 B .加速行驶 C .减速行驶 D .正在转弯 9、用一个自制的水银气压计测某地的大气压强,测得的数值为680mm 高水银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原因可能是玻璃管中有空气进入 ②原因可能是水银槽内水银太多 ③原因可能是管子没有竖直放置 ④原因可能是测量地点在海平面以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0、潜艇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海水对潜艇的: A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 .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11、登楼梯比赛中,小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用了12s ,则他登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12、小王去商场购物,自动扶梯将他从一楼匀速送上二楼,在这个过程中,他的: A .运动鞋底装鞋钉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D .用力握紧球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A D B C 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4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8,第三边长是一个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不能为( ) A 、6 B 、8 C 、10 D 、12 4、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 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5、如图,线段AD 把△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 是( ).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 、三角形的中线 C 、三角形的高 D 、以上都不对 6、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7、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9 C 、10 D 、11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8 C 9、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 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10、如图所示,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 ,则∠1+∠2 等于( ) A 、90° B 、135° C 、270° D 、315°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并且CD 、BE 交于,点P ,若∠A=500 ,则 ∠BPC 等于( ) A 、90° B 、130° C 、270° D 、315° D F A E C B

2017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冀教版带答案)

2017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冀教 版带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期末综合检测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Ⅰ.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内容相符的选项。每个句子读两遍(每小题1分,共5分)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每个句子读两遍(每小题1分,共5分) ,,Idon’ ’mfine,thanks. ’scheap. ’s b roken. Ⅲ.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段对话及问题读两遍(每小题1分,共5分) 听第一段对话和问题,完成第11至12小题。 听第二段对话和问题,完成第13至15小题。 ’sfat h er. ’smothe r.

Ⅳ.听短文,完成句子。短文读两遍(每小题1分,共5分) awayf r omthewriter’scity. , andclean. . . , ands h ops. Ⅴ.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21.—What’st h e ofyour c ountry,Tim? —morethanth i rty-fivemil l ion. 22.—Wh y notconsider t heInternetf o rinterestin g inf ormation? —Goodidea! ofyoutofight a gainstthero b ber(抢劫者)’re a llproudofyo u. intransla t ingthisbook i ntochinesel a stmonth. ,a n dsheknows chinese. ’t wakeup h i sfriendcall e dhimthismor n ing. theemp t ybottleonth e floorandthr e witintothed u stbi n.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计算(-12)0 -4的结果是( ) A .-1 B .-32 C .-2 D .-5 2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9,15,8 B .4,9,6 C .15,20,8 D .3,8,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2 =x 5 B .(-3x 2)2 =6x 4 C .(-x )-2=1x 2 D .x 8÷x 4=x 2 4.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量为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x 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错误!=10 -错误!=10 -30 x =10 +错误!=10 5.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BD =DC ;②DE =DF ;③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④AD 上任意一点到点B 与点C 的距离不等.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图1 6.如图2①是长方形纸带,∠DEF =3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CFE 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 图2 7.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AD =120°,∠B =∠D =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当△AMN 的周长最小时,∠AMN +∠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图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 10.已知a +b =3 2 ,ab =1,则(a -2)(b -2)=________.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12.如图4,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6°,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 4 13.如图5,在△ABC 中,∠C =90°,∠ABC =60°,BD 平分∠ABC ,若AD =6,则CD =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40分) 1.下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 悼(dào)念地窖(jiào) 悠闲(yiōu) 转弯抹(mò)角 B. 仄(zè)歪绥(tuǒ)靖拂(fó)晓颤(chàn)巍巍 C. 横渡(hénɡ) 箱箧(qiè) 溃退(kuì) 杀戮(lù) D. 鞠躬(jǚ) 荒谬(liào) 阻遏(è) 杜聿(yù)明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方格中改正(6分) 惊骇制栽富丽堂皇匍匐不可明状 磅礴憧憬瓦烁脏物响彻云宵张皇失挫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突如其来 ....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镇。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 ....,便可大饱眼福。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关系到能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B.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我们大家都提高了思想认识。 C.为了避免信用卡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6.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下列句子在表意时,语意表达最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A.3 4 2 5 1 B.1 3 2 5 4 C.1 5 2 3 4 D.3 5 4 2 1 8.诗句默写。(12分) ⑴《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⑵,白水绕东城。 ⑷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语句是,。《爱莲说》 ⑸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⑹写作者感时伤世的诗句是,。 ⑺无丝竹之乱耳,。 ⑻《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9、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4分)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二、文言文阅读(37分) (一)《大道之行也》,按要求答题。(19分)大道之行也,……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贤与能与(jǔ)B.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分(fēn) 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īng) 11.解释加点字意思(6分) 选贤与.能男有分.盗窃乱.贼盗窃乱贼.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译文: 1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3分) (二)、《桃花源记》阅读(18分)晋太元中,……后遂无问津者。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初二英语综合测试题

初二英语综合测试 第I卷(共90分) 听力部分(20分) 一、听力测试(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听力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每段播放两遍。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两个小题。 1.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The library. B. The cinema. C. The museum. 2.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see a film now? A. Twice a week. B. Once a week. C. Once a month.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5三个小题。 3. Where has the boy been? A. Australia. B. England. C. America. 4. How old should a student be to join the trip? A. Between 12 and 14. B. Between 13 and 15 C. Between 14 and 16. 5. What can students do during the trip? A. They can study in different schools. B. They can stay with a local family. C. They can work ther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6-8三个小题。 6. What is the woman? A. A doctor. B. A teacher. C. A student. 7.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 A. 25. B. 26. C. 27. 8.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a small lady. B. She is happy with her life. C. She is too tired to do the job.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12四个小题。 9. 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A. In 1876. B. In 1885. C. In 1985. 10. Who had a car? A. The man’s father. B. The man. C. The woman’s father. 11.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s? A. They are both very young. B. They are good at history. C. The woman didn’t have a TV when she was a chil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B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不管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出,从“-”接线柱流进D.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仍保持不变 2.分别将U1=4V、U2=6V两个不同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 A.3:2 B.2:3 C.1:1 D.1:2 3、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使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接法是( ) 。 4.关于电路中是否存在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电路中电源电压足够大,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 B.当闭合电路中的用电器的电阻足够大时,电路中就不存在电流 C.当闭合电路中存在电源时,电路中就有持续的电流 D.若电路中a、b两点之间没有持续电流,则a、b两点之间不存在电压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 当开关S 1闭合、S 2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 1 和L 2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3V和4.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V L2 S1 S2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伏特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B .伏特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C .伏特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 .伏特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 7.如图电路中当S 闭合后,发现灯泡L 1和灯泡L 2都不亮,电压表有读数,可能的情况( ) A.灯L 1灯座短路 B.灯L 2灯座短路 C.灯L 1灯丝断了 D.灯L 2灯丝断了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小灯泡L 1、L 2都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那么将出现的情况是( )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灯泡L 1、L 2不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L 1、L 2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L 1、L 2 变亮 D .电流表、电源烧坏,灯泡L 1、L 2 不亮 9、把标有“12V ,12W ”的灯L1和“12V ,6W ”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 、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 ,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C 、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 、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10、原来室内电灯正常发光,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当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台灯的功率太大 B 、插座处原有短路 C 、台灯插头处有短路 D 、台灯灯座处有短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O 分。 11、A 、B 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 的横截面积是B 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 、B 上的电压U A 、U B 和通过A 、B 的电流I A 、I B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I A =I B B .B A R R 2= C . U A =B U 2 1 D . U A B U 2 =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AB=12cm,AC⊥AB,BD⊥AB ,AC=BD=9cm,点P在线段AB上以3 cm/s的速度,由A向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B向D运动.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运动时间t=1(s),△ACP与△BPQ 是否全等?说明理由,并直接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将“AC⊥AB,BD⊥AB”改为“∠CAB=∠DBA”,其他条件不变.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使△ACP与△BPQ全等.(3)在图2的基础上延长AC,BD交于点E,使C,D分别是AE,BE中点,若点Q以(2)中的运动速度从点B出发,点P以原来速度从点A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E三边运动,求出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 【答案】(1)△ACP≌△BPQ,理由见解析;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2)1或 3 2 (3)9s 【解析】 【分析】 (1)利用SAS证得△ACP≌△BPQ,得出∠ACP=∠BPQ,进一步得出 ∠APC+∠BPQ=∠APC+∠ACP=90°得出结论即可; (2)由△ACP≌△BPQ,分两种情况:①AC=BP,AP=BQ,②AC=BQ,AP=BP,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 (3)因为V Q<V P,只能是点P追上点Q,即点P比点Q多走PB+BQ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 【详解】 (1)当t=1时,AP=BQ=3,BP=AC=9, 又∵∠A=∠B=90°, 在△ACP与△BPQ中, AP BQ A B AC BP = ? ? ∠=∠ ? ?= ? , ∴△ACP≌△BPQ(SAS), ∴∠ACP=∠BPQ, ∴∠APC+∠BPQ=∠APC+∠ACP=90°, ∠CPQ=90°, 则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Units 1~2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听力部分(共25分)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听两遍。(5分) ( )1.A.It was wonderful. B.I went to the beach. C.By train. ( )2.A.Yes,they did. B.On Monday. C.His father. ( )3.A.It's an umbrella. B.I was very hungry. C.It was very delicious. ( )4.A.She went shopping. B.She was bored. C.It was beautiful. ( )5.A.Take photos. B.Last month. C.Very tired. Ⅱ.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听两遍。(5分) ( )6.Where did the girl go during her vacation? A. B. C. ( )7.What kind of junk food does Peter love to eat? A. B. C. ( )8.What does Ann often do on weekends? A. B. C. ( )9.How was the weather yesterday? A. B. C. ( )10.What did Alice buy for himself in Beijing?

A. B. C. Ⅲ.听两段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听两遍。(5分)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12小题。 ( )11.How long did Susan stay in Australia? A.For half a month. B.For a month. C.For two months. ( )12.What did Susan buy for Mark? A.A pen. B.A book. C.A T-shirt.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15小题。 ( )13.Does the girl often exercise? A.No,she doesn't. B.Yes,she does. C.We don't know. ( )14.How often does the girl exercise? A.Sometimes. B.Every day. C.Twice a week. ( )15.Where does the girl usually go for vacation? A.She usually goes to the beach. B.She usually goes to the mountains. C.She usually goes to Beijing. Ⅳ.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听两遍。(10分) ( )16.Where does Cindy come from? A.China. B.The US. C.The UK. ( )17.What time does Cindy get up every morning? A.At 6:00. B.At 6:30. C.At 7:30. ( )18.How often does Cindy play tennis with her friends? A.Once a week. B.Twice a week. C.Once a month. ( )19.What's Cindy's favorite junk food? A.Ice-cream. B.Cake. C.Hamburger. ( )20.How long does Cindy usually sleep every night? A.For eight hours. B.For nine hours. C.For ten hours. 笔试部分(共95分) Ⅴ.单项选择。(15分) ( )21.—I ______ what the TV play Agni Cantabile《烈火如歌》 is about.Can you tell me? —OK. A.enjoy B.decide C.try D.wonder ( )22.—I can't find my CDs. —______ you put them in that bag. A.Only B.However C.Maybe D.Still ( )23.—Did you go shopping in Hong Kong?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一个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本题根据题意可得:(n -2)×180°=4×360°,解得:n=10. 故答案为:10 .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已知ABC 中,90A ∠=,角平分线BE 、CF 交于点O ,则BOC ∠= ______ . 【答案】135 【解析】 解:∵∠A =90°,∴∠ABC +∠ACB =90°,∵角平分线BE 、CF 交于点O ,∴∠OBC +∠OCB =45°,∴∠BOC =180°﹣45°=135°.故答案为:13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8、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答案】5<a <11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得8-3<a <8+3,再解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8-3<a <8+3, 解得:5<a <11, 故答案为:5<a <1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 4.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

2020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⒉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⒈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⑴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任选其中 ....6.句.) ①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②怒而飞,。 (《北冥有鱼》)③,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⑦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⑧,更着风和雨。 (《卜算子·咏梅》)⑵默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和颈联(4分)。 ,。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9分)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

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 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雾霭.()yū回()出轧.()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正为(2分) (3)“如丝如缕”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2分) (4)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你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从一名贫苦人家的孩子最终称为无产阶级战士,用生命完成小说《》。 (2)《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也被称为“”。 4. 综合性学习(12分) “和”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八(1)班开展以“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A】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大约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B】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共同进步和双向交流。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①【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就“如何创建和谐校园”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3)6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学校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该怎样对杨老师说呢?(5分)

2020年八年级(上)英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八年级(上)英语综合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共85分) 一、听力理解(共25分,每小题1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 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 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C)1.Who gave the watch to the boy? A.His father.B.His sister.C.His brother. (B)2.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 Spring Festival. B.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The Mid-Autumn Festival. (B)3.What's the matter with Cindy? A.She has a fever. B.She has a headache. C.She has a toothache. (C)4.Who is the shortest one? A.Jack. B.Mike. C.Bruce. (A)5.What did Molly do yesterday? A.She made an apple pie. B.She bought some apple pies. C.She had a cooking lesson. 第二节: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小题。 (C)6.What kind of concert would they like to listen to?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工人用定滑轮将重24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所用拉力为250 N,5 s内重物上升4 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写出一条拉力不等于物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块在大小为1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2 m,拉力做功为________J,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若木块重16 N,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J. 3、要把木箱拉到斜面顶端,小明想办法把木箱放在小车上,用沿斜面方向的轻质细绳把车和木箱匀速拉上斜面顶端,如图7-1-11所示,整个过程历时10 s.已知木箱重G=400 N,车重80 N,拉力F=125 N,斜面长L=4 m,斜面高h=1 m,则对木 箱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利 用斜面能______(填“省力”或“费力”). 4、如图7-1-12所示的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量为4 kg,不计滑轮的摩擦.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提升时,脚腕对细绳的拉力方向在改变、大小 ________(填“也改变”或“不变”).若s内脚腕将A物体匀速提起m, 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W. 5、小明在30 s内用600 N的拉力F把900 N的重物沿斜面向右上方匀速拉动3 m,此过程中重物的高度上升m,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6、如图7-1-13所示的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实 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若钩码上 升的高度为8 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如图7-1-14所示,小聪用桶、小明用口袋,各装重120 N的砂子 从一楼运上三楼.小聪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小聪与小明所用机械的 效率之比为________.(不计绳重及摩擦) 二、选择题 8、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J B.J C.2 J D.20 J 9、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 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分式x -3x +4 有意义,则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3 B .x ≠4 C .x ≠-4 D .x ≠-3 2.涞水的文化底蕴深厚,涞水人民的生活健康向上.下面的四幅简笔画是从涞水的文化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下列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x 2-8x -16 B .x 2+8x +16 C .x 2-4x -16 D .x 2+4x +16 4.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 .125° B .120° C .140° D .130°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 ) A .12 B .16 C .20 D .16或20 6.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7.化简x -y x +y ÷(y -x )·1x -y 的结果是( ) A.1x 2-y 2 B.y -x x +y C.1y 2-x 2 D.x -y x +y 8.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 A .60° B .72° C .90° D .108° 9.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直线l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直线m 为∠ABC 的平分线,l 与m 相交于P 点.若∠A =60°,∠ACP =24°,则∠ABP 的度数为( ) A .24° B .30° C .32° D .36° 10.若a -b =12,且a 2-b 2=14 ,则a +b 的值为( ) A .-12 B.12 C .1 D .2 11.如图,直线l 1∥l 2,以直线l 1上的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 交直线l 1,l 2于点B ,C ,连接AC ,BC .若∠ABC =67°,则∠1=( ) A .23° B .46° C .67° D .78° 12.如图,在等腰△ABC 中,∠BAC =120°,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线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