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美国为什么打利比亚

西方国家攻击利比亚是执行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是因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竟然派飞机轰炸位于广场示威的平民百姓。大批平民被炸死。一架飞机因为拒绝轰炸平民,飞行员立刻遭到卡扎菲的暗杀。卡扎菲还在当晚发表电视讲话称,不惜一切代价要平稳局势。北非一些国家的民众起义觉醒了世界上所有独裁国家的人们。这让那些独裁者毛骨悚然,风声鹤唳。卡扎菲屠杀平民,政府已失去保护人民的功能,为了避免卢旺达事件的再演,应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请求,联合国才进攻利比亚的,至此战争同八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一样,绝非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正义和人权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月25日会议上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沙勒格姆的发言全文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月26日会议上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达巴希的血泪发言全文:

沙勒格姆的发言

沙勒格姆先生(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以阿拉伯语发言):主席女士,请允许我首先感谢你召集本次会议,讨论我国局势和我国正在发生的事件。我还要赞扬秘书长对我国局势的关切。

曾有人问柬埔寨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为什么他要杀死本国三分之一的人。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人民。在入侵苏联之前,希特勒将隆美尔从利比亚召回,并告诉他,“将军,我打算入侵苏联。”隆美尔告诉他,“‘巴巴罗萨’行动将会使我们失掉200万条生命。”希特勒回答说,“为了元首的荣耀,牺牲200万德国人算什么?”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境内正在发生的情况确实非常危险。2月15日,一群平民举行和平抗议,要求释放一位名叫“塔贝尔”的律师。他是1996年在阿布萨利姆监狱遭杀害的2000

名囚犯的家属的代表律师。士兵迎面朝这群人的头部和胸部开枪,就好像他们不知道人有头,有心脏,有腿,他们也可以朝其他部位开枪,可以用催泪弹或路障等手段来遏制示威。

利比亚人要求的是民主;他们要求的是进步;他们要求的是自由;他们要求的是属于他们的权利。他们是在和平示威。他们没有投掷一块石头。他们遭到了杀害。穆阿迈尔·卡扎菲兄弟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这些人服食了致幻药。这些人成千上万,需要有堆积如山的这种药片才会致使他们如此丧失理智。昨天在班加西,有100万人走上街头。即便有堆得象akhdar 山那么高的药片也不够这么多人服食。

穆阿迈尔·卡扎菲和他的几个儿子告诉利比亚人:“不让我统治你们的话,我就杀掉你们。”今天晚上,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因为有数十名我们的兄弟在塔朱拉和的黎波里东部被打死。他向从避难所带来的儿童和身着便装的士兵发表讲话。他对那些人说,“我要烧掉利比亚。我要把武器发给各部落。利比亚将被血染红。”这是为了他的荣耀还是为了人民?穆阿迈尔·卡扎菲不可能将任何武器发给利比亚的任何人,因为人们不会用这些武器来保护他,而会用这些武器来对付他。

很遗憾我今天处在这个境地。我第一次听穆阿迈尔·卡扎菲发表讲话是1959年在南部一所中学里。当时他在讲他多么希望刚果获得自由。1960年,我听到他谴责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进行核试验。1961年,我听到他强烈反对叙利亚和埃及分治。今天,我听到他告诉本国人

民,“不让我统治你们的话,我就杀掉你们。”

不要担心,利比亚是统一的。利比亚将永远是统一的。利比亚将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国家,但我要对我的兄弟卡扎菲说,请留给利比亚人一条生路。利比亚人坚贞不屈,他们中有一半的人曾投身于抵抗墨索里尼和格拉齐亚尼的斗争,而且是赤着脚,在饥饿和贫困中奋战。无论你杀掉他们多少人,他们都不会屈服。利比亚人不会屈服。奥马尔·穆赫塔尔说得好,“我们不会屈服。不成功,毋宁死。”我们不会投降。不成功,毋宁死。

在我代表我国担任安全理事会成员期间,我曾毫不掩饰地谈论我们在加沙看到的屠杀。穆阿迈尔·卡扎菲说,那些死者是本·拉登的追随者。我要问我的这位兄弟,“一名惨遭杀害的六个月大的婴儿是本·拉登的追随者吗?”利比亚是根据一项联合国决议建立的。请联合国拯救利比亚。请你们制止流血,制止滥杀无辜。我们希望能迅速通过一项坚定果断而又富于勇气的决议。

达巴希的发言

达巴希先生(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以阿拉伯语发言):首先,我谨对2月15日以来和之前在利比亚政权的镇压之下牺牲的数以千计的烈士,特别是1996年在阿布萨利姆监狱中死去的人,表示我们最诚挚的哀悼。主席女士,我也谨感谢你和安理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第1970(2011)号决议。

的黎波里政权已经失去其合法性。毋庸置疑,本决议是对我国坚定不移的人民的强大道义支持,他们正在抵抗的黎波里屠夫对他们发动的火力攻击。这是国际社会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利比亚大屠杀背景下作出的一个关键的、标志性的决定。这是为保护平民作出的真诚努力。

本决议将发出的黎波里残存法西斯政权必将灭亡的信息。我谨借此机会向利比亚武装部队的全体官兵发出真诚的兄弟般的呼吁,请站到你们自己人民的一边,立即放弃对卡扎菲那一罪恶领导人的支持,并停止参加这些犯罪和谋杀。这个领导人只爱他自己,并准备采取一切必要步骤继续镇压他自己的人民。我也谨向我的兄弟们、利比亚官兵呼吁:这位领导人自己不久将会抛弃你们——除非你们现在首先作出正确的决定。

以利比亚战争为例,谈谈你对新干涉主义的理解

以利比亚战争为例,谈谈你对新干涉主义的理解 摘要:利比亚战争,是以北约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的一次武装侵略,在这次局部战争中,显示出了“新干涉主义”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干涉主义人权民主利比亚和平 新干涉主义,指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以科索沃危机为契机,新干涉主义正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抬头。它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模式,日益显示出对国际关系的危害。而且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推动下,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完备,在行动上日渐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 2011年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了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以武力方式推翻了卡扎菲政权。这场战争成为西方国家强行武力介入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一个新“范例”,“新干涉主义”成为笼罩在国际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一块阴云。 新干涉主义的有两大理论支点: 其一是“人权高于主权论”。新干涉主义在人权和主权关系上大做文章,提出什么“人权高于主权”“主权有限论”“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大力鼓吹所谓“人权外交”和“道德贸易”。这一次的利比亚战争,从一开始,西方社会,尤其是西方媒体,就极力凸显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在国内犯下了一系列反人类的有违人权、道德的罪行,为其下一步武力出兵,寻找法理依据。 其二是“捍卫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公开宣扬什么人道主义、民主与法治是西方共同的价值观,维护西方价值观与“被压迫民族”权利符合西方战略利益。这次的利比亚战争,北约国家从一开始就是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干涉利比亚内政,表面上看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实际上是暗度陈仓,以此为掩护,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大量的武器等军事支持。 最近,在西亚北非地区相继发生的所谓“阿拉伯之春”造成了这个地区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西方则借机鼓吹“民主化”,目的是将这些国家纳入自己所设置的所谓的“民主化”轨道。利比亚爆发社会动荡伊始,西方舆论便立即认定这

出大事 中国驻利比亚使馆突然宣布紧急撤侨

记者28日从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获悉,使馆当天发布安全提醒,提醒中国公民不要前往利比亚,并提醒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及早撤出。 使馆安全提醒说,利比亚战乱持续,多地有武装冲突,并向油田、港口等重要设施蔓延。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不要前往利比亚,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也应及早撤出。 自今年7月13日利比亚冲突升级以来,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多次发布安全提醒,要求在利中国公民尽快撤离。1000多名在利中国公民在使馆积极协助下顺利撤离。 中国在利比亚的撤侨行动标志着一个深远的转变。它让中国达到美国、英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水平,可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保护本国公民。 但它同样是一个证据,证明随着中国更深地卷入遥远(而且有时是不稳定)国度的事务,中国置身事外的能力正逐渐下降。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专家一直对于不断增多的海外中国公民的脆弱感到担忧。2007年,16名中国石油工人在尼日利亚遭到绑架,9名被埃塞俄比亚叛军杀害。此前,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之后,中国政府曾紧张地关注局势发展,当时瑞典等国家的政府因营救行动而受到批评。在那场危机中,中国派出了一艘货船,而美国出动了第七舰队。

利比亚的事件确实证明了中国的远程行动能力。但同样,它们似乎也表明中国正受到各种事件的冲击。 除了军事因素的问题,还有另一个重要新闻恐怕也是中国这次突然撤侨的原因之一。 利比亚:H5N1禽流感疫情 利比亚卫生部长礼达12月27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已导致4人死亡,其中3人死于首都的黎波里,另外一人死于东部靠近埃及边界的托布鲁克市。在托布鲁克医疗中心,目前还有一名疑似H5N1禽流感患者接受观察治疗。 解放军援利比亚医疗队收治首例埃博拉确诊患者 当地时间12月23日,笔者在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诊疗中心获悉,在我军援利医疗队收治的留观者中,出现1例埃博拉病毒检测阳性患者。这是自12月5 日该诊疗中心开诊接收病人以来,出现的首例埃博拉确诊患者。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利比亚事件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浅析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市营(1)班庄倩2010125122 【摘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对于“社会基本矛盾”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与阐述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外国的剥削实施,分析和阐述了此前利比亚战争的内因和外因。认为分别是由其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及外部对于其国家资源的虎视眈眈这两个原因而形成了这场战争。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社会根本矛盾资本主义 一、事件简介 由于内部的动乱和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对于利本身的资源窥视已久,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ss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利比亚战争。 二、内因分析 众所周知,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2010 年利比亚的石油产业占其出口额的95%,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利亚的人均GDP 达到了将近一万五千美元,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并不低,但由于缺乏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利比亚的失业率达到了近30%。由此可见,利比亚最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便是失业率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1利比亚石油业的如此发达以及与之相较的其他行业的落后;高GDP以及低就业率的反差,使得其本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高失业率不但影响消费,还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群体事件、以及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信心丧失,使社会产生了动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 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第11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利比亚撤侨行动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2011年第4期上半月·总第479期学习月刊2月16日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和流 血冲突不断升级,外国侨民争相逃离这块动荡之 地。为保护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果断决定 撤侨。从2月22日至3月5日短短240小时内,中国 海、陆、空联动,撤出在利的35860名华侨并接回国 内,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在 此次众多国家纷纷撤侨的“大竞赛”中,中国以其行动 之快、规模之大、效率之高和责任心之强赢得了国际 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多国媒体纷纷称赞中国。从 这些赞扬声和他国待撤侨民那投向华侨的羡慕眼神 中,我们不仅读出了中国国力的强大,也读出了中国 软实力的提升。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约 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理论以来,该理论迅速受到世界各 国政要和学者的重视。所谓软实力,就是能够吸引其他 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的能力。它不同于军事或者经 济等硬实力手段是通过威胁或引诱来改变他人的行 为,它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其核心本质在于价值观的 认同。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软实力的作用,我国在相当一 段时间内是世界软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老子认为“天 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孔子强调“以德服人”,孙 子提出“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在 处理国际关系时,中国主张“德化”,不恃强凌弱,以先 进的文化、强大的国力树立国家形象。但近代以来,由 于中国的落伍和西方文明的侵蚀,中国的软实力损耗 殆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软实力出现上升态势,不 过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中国更 多精力用于经济等硬实力建设,对软实力建设关注相 对不够。一般认为,国家实力增强的基本路径是,硬实 力先上升,软实力提升随其后,但到了一定期间,软实 力必然成为制约硬实力及国家总体实力发展的重要因 素。伴随着中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这种制约性时隐时 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愈发明显。鉴于此,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软实力建设问题。国际政治的现实表明,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时相互扶持,有时相互干扰。怎样把中国日益强大的硬实力成功转化为软实力而不是损害它,对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几年,中国高标准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等大型国际盛会,在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等等,都是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软实力的有益尝试。这次撤侨行动也是如此。在这次行动中,中国政府共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为中国开创了多个“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第一次海陆空联动立体撤侨,第一次派遣军舰军机参与撤侨,第一次在撤离中动员众多友好国家协助撤侨。中国完美的撤侨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国力的强大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以前只有美英等发达国家能够做到大规模撤侨,而现在中国也能够做到且做得更好。英国《金融时报》3月4日刊发评论,中国在利比亚的撤侨行动标志着一个意义深远的变迁,即中国已达到与美、英等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也有能力保护其远离祖国的公民。在信息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各国政府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并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范围,是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应急管理能力的高低考验着各国政府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智慧和魄力,也直接影响到该国的软实力。约瑟夫·奈就认为,政府在国内外的政策是软实力的一个主要潜在来源,它既可能增强也可能减损国家的软实力。如果内政外交显得虚伪、傲慢、一意孤行,或是基于狭隘的国家利益来施政策,都会损害软实力。如2005年,美国政府由于在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时行动迟缓、救灾不力而导致灾区出现无政府状态和抢劫、强奸等恶劣事件,受到了新奥尔良市灾 ●马千里利比亚撤侨行动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为软实力能力助推软实力提升特别关注 T E B I E G U A N Z H U 31

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

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分析 摘要:北约参与利比亚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在形式上,北约的出兵是由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所授权的,并且也得到欧洲盟友的支持与帮助,在国际法上似乎不存在任何的法律问题。然而,北约出兵利比亚的合法性却一直遭到质疑,且各种看法莫衷一是,得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以及确切的答案。在本文中,主要是从利比亚战争的背景与法理分析,试图揭开北约及欧美大国参战的真实意图,更主要的是,希望可以从这里寻求国际法在全球事务与冲突中所能表现出的作用以及国际法的最终出路究竟如何。 关键词:利比亚北约国际法 NATO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Libya, The Use Of Force Analysis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无天无日的北非——利比亚战争的背景分析 (3) 二、无凭无据的战争——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分析 (4) 1、谁违反了国际法,卡扎菲还是北约? (4) 2、参与利比亚战争,北约究竟为何? (5) 3、卡扎菲未审而亡,履行了保护责任吗? (6) 三、无法无天的世界——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对国际法的冲击和影响 (7) 1、被“悬置”的联合国,国际法的颜面何在? (7) 2、没有强制力,国际法怎样发挥作用? (8) 3、面对强权,谁来保证国际法的尊严? (9) 四、有理有节的秩序,我们要一部什么样的国际法 (10) 1、如何看待国际法,这是个问题 (10) 2、迟来的正义,国际法应该怎么办? (11) (1)合理使用“保护责任”原则,不要让它沦为人道主义干涉的工具 (11) (2)在事实层面上加强国际法对于追究国家和个人犯罪的惩罚力度 (12) 致谢 (15)

思想汇报--利比亚撤侨感想

尊敬的党组织: 最近,党和政府撤退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已经圆满结束,作为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撤离海外同胞的行动,党的指挥坚定有力、安然有序,使我深受鼓舞,也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 首先,这次行动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但是党和政府以高效率的动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确保了撤侨行动的顺利开展。在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不仅租用外国邮轮、客船、客车、旅店等,还大量使用国内的客机和货船,甚至动用了军舰和运输机。雄厚的经济实力条件和物质实力条件,彰显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那么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国家能力的坚强后盾。因此,要更加坚定不移的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国家发展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其次,这次撤侨行动的口号是“我们的目标是,一直到最后一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为止”向世界表达的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对中国同胞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重视。党和政府在重重困难下的坚决和果敢,对撤侨行动的无偿性和彻底性,深刻反映出了党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体现出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不仅深深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也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巨大的团结力和凝聚力,这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最后,这次撤侨行动的成功,体现出了中国模式的巨大威力。在这次行动中,政府全程主导和指挥,国务院统筹协调,使馆联动,军民协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无论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还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的行为都及时有力、协调周密、立体高效,充分展现出党和政府巨大的国家能力,体现出中国的国家权威和体制优势,这是一些国家不可想象的。 这次成功的撤侨行动,回击了某些国家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恶意攻击,也给那些怀疑中国模式的人“上了一课”。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感到自豪;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感到骄傲! 汇报人:jqx 2011年3月18日

论述利比亚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利比亚战乱原因: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著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动乱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利比亚战争有两点原因:

看天下杂志分析

《vista看天下》杂志分析 姓名:刘娜学号:T00814166 专业:新闻系 《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看天下》)于2005年6月创刊,被推崇为中国期刊市场上,唯一一份面向高消费人群的新闻类文摘杂志。力争做“最好看的新闻杂志”。 其内容涵盖广泛,有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以及专栏等领域。在2010年的全国期刊杂志调查中,《看天下》以30.59%的零售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市场销售第二,仅次于《三联生活周刊》,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三,零售市场份额为6.86%的《南风窗》。是什么因素让这份本名不见经传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为中国新闻杂志市场上的新秀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内容特色 对于以“内容为王”的新闻期刊来说,内容是品牌经营的核心。《看天下》杂志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脱颖而出,与其特色的栏目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1、栏目设置 《看天下》栏目设置广泛而多样,分别为: (1)封面故事; (2)时政:中国、两岸、海外看中国、海内看世界、世界观、环球、漫画; (3)社会:冷暖、世相; (4)财经:特别关注、商业、观察、趋势、速览; (5)娱乐:影响、影视、红人、八卦; (6)生活:新品、in生活、男女私房生活、天下填字; (7)文化:万象、趣读、阅读; (8)专栏 此外,除了这八大专题外,还有一些栏目如互动、社评、十日谈、浮世绘、时话拾说、天下看点、图说天下,老照片等。这些多姿多样的栏目设置,给读者更多的选择余地,不至于“众口难调”。而且严肃与趣味结合,避免了以往的新闻杂志单调枯燥的缺点,有兴趣才会进一步阅读。 2、内容特色 (1)新闻选题 《看天下》杂志的内容涉及面极广,正如其名,一览天下。政治、经济、文化、国际、

利比亚战争分析

利比亚战争—— 科索沃战争的打法,伊拉克战争的结局? 2011年3月19日,恰逢伊拉克战争开战8周年,美、英、法等国再次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帏幕。同前几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依然是由西方军事大国发起的影响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局部战争,依然是一场针对主权国家的非对称战争。 战争目的:争夺地中海霸权 利比亚战争虽因部族之争而爆发,但通过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战争企图暴露无遗:竞争地中海的主导权。“世界油库”——中东有两大富油区:海湾地区和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地区。通过两次海湾战争,美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海湾地区产油国的控制。此次利比亚战争,西方大国又对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北非国家打起了算盘。 法英看中的是利比亚的资源。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建立后,法英等国与其虽有驱逐外军基地、空袭民航飞机等积怨,但基本上相安无事,甚至一度握手言欢。而今,法国拉着盟国挑头空袭利比亚,军事干预利比亚内乱,决非一时冲动。只要将地中海南北两岸作一下对比就会一目了然。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中海北岸的老牌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景气,地处南岸的北非“穷国”,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安然无恙。两岸的鲜明对比使得北岸国家蠢蠢欲动。此前,英法大国作为配角,曾参加过美国主导的多次战争,但在战后并未捞到好处。此次利比亚战争,法国打破谨小慎微的传统,跨海南下,无非就是想重新恢复在利比亚的传统利益,进而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领导权。而传统“大佬”美国的弱势,恰为“高卢鸡”飞向地中海对岸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美国看中利比亚的是,这里是控制地中海的要地。地中海地处美国三大司令部(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非洲司令部)辖区的交叉地带,是美国战略关注的焦点区。地中海周边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但是法国“南下”的重要诱因,同时也是美国在该地区苦心经营的主要动力。即使没有利比亚战争,地中海这一内陆海也不会平静。早在二战结束后,这一海域没就是西方军事大国军舰密集度最大的海域,美国第6舰队更是长期在此游弋,以保障美国的利益安全。发动利比亚战争虽然不是美国的初衷,但从与英法等欧盟国家竞争的角度考虑考虑,它也不敢麻痹大意。因此,此次利比亚战争,美国虽看似被英法拖进了战争,实则暗度陈仓、谋求实现其地中海大战略。而“别人搭台、我唱戏;别人打头,我收场”,恰好是美国“巧实力”战略的重要特征。 如今,利比亚已经成为地中海争霸的第一块蛋糕。历史上,卡扎菲曾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最难对付的“硬骨头”。为了将卡扎菲赶下台,西方国家采用过经济制裁、斩首攻击等多种手段,均未奏效。此次由部族冲突而引发的利比亚内乱,无疑为西方提供了“下嘴”的机会。美英法等国的军事介入,使得卡扎菲陷入了内外夹击之中,政府的统治力已受到重创。作为一个部落国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利比亚将陷入部落混战的危局之中。政府垮台,国家内乱,主权丧失,使得利比亚成为西方国家能够轻松摆布的“病鹰”,对利比亚资源更可尽收囊中。通过这场战争,地中海地缘政治格局大变动已经开始,美欧地中海大战略已经展开。美、英、法等国将再次踏上非洲的土地,取道北非直趋大陆内部。 战争过程:更像科索沃战争 利比亚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民主党政府继科索沃战争后发动的第二场针对主权国家的战争。这两场战争均发生在地中海地区。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依托,但美国“象”、“驴”两党在实施战争的模式上却截然不同。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相比,利比亚战争将美国的战争模式又拉回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

主语残缺类病句解析

主语残缺类病句解析 武汉市近几年的大型考试中,病句修改题特别忠情于因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这种类型,如: 【例1】2010年四调: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例2】2010年中考: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例3】2011年四调:通过利比亚撤侨事件,使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更加令人瞩目。 【例4】2011年中考: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2012年中考考查了“成分残缺”中“宾语残缺”这个类型后,2013年四调再次回到主语残缺这个题目上: 【例5】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 重要话题的热议。 从武汉市近年的考题上来年看,主语残缺主要是因为滥用介词而造成的。 滥用介词淹没句子的主语,造成了主语残缺。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当病句是一个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时,原本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句子的简洁,所以后一分句就承前省略了相同的主语。现在因为介词的使用,前一分句变成了一个介宾短语,从而褪变成后一分句的一个成分:状语,现在第一分句变成了状语成分,自然就没有主语一说,所以后一分句的主语也就无从谈起了,整个复句也降级为一个带有状语成分的缺少主语的单句了。

所以要修改这类病句,只需要把省略掉的主语补充完整就行了。而补充主语有两种补充方法,在【例1】中,可以把状语中的“中国小将周洋”提前到“经过”之前,删除掉其后的助词“的”,整个句子就修改成: 冬奥会上,中国小将周洋经过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也可以把“中国小将周洋”这个主语直接从状语中提取出来放到后面作主语: 冬奥会上,经过奋力拼搏,中国小将周洋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上面5个例句中,【例1】、【例2】和【例4】都是同类型的题目。 第二种情况就是【例3】和【例5】这一类型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单句,但是主语成分被逗号和后面的句子隔开了,而这一类的主语往往是一个较长的偏正短语,在这个主语前加上介词之后,看似强调了这个主语部分,却在这个句子的主语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介词后的宾语成分,这样整个句子又失去了自己了独立的主语成分。所以,只要去掉介词,还原主语的本来面目,就可以把病句修改过来了。【例3】就修改成: 利比亚撤侨事件,使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更加令人瞩目。 当然,这类病句另有一种修改方法,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使”字,让“使”字引导的成分上升为句子的主语,前面介词短语依然保留介词,使之充当整个句子的状语成分,这样【例3】就修改成 通过利比亚撤侨事件,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更加令人瞩目。 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句子成分分析法这个语法知识后,这类病句修改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但是实际情况远非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从学生答卷中反馈出来的情况来看,这类题却往往成为学生的一个失分点,而且人数往往还不低。 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究其根源当然是学生的句子成分分析这个语法知识没有过关,但是新课标又淡化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考查,要想让学生尽量少在此类题型上少丢分,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 以前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类病句,给学生总结了一个修改病句的口诀:看到“通过”就去“使”。【例3】和【例4】就是一个典型。当学生机械记住了这个口诀后,面对这类“规范”的病句,学生当然知道判别和修改了。可是,不知其所以原的修改,往往当“规范”的病句摇身一变成【例5】的样式后,学生又开不知所措了。 只要用语法方法分析,【例5】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滥用介词短语造成的主语残缺的例子。但是因为“通过”变成了“随着”,后面又没有出现“使”,学生就糊涂了。所以,要想杜绝此类病句修改丢分情况的发生,只能让学生掌握一点相关语法知识,碰到“介词短语”作主语时,就要小心了。 说到介词这一语法用词,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会掩盖主语的介词,大致有如下一些:从、自、自从、由、往、朝、到、在、向、当、于、和、跟、与、同、以、用、将、把、被、比、对、对于、为、为了、为着、除、除了、根

利比亚问题与现状

利比亚局势与现状 ——以霸权主义为视角 利比亚现在的局势不是由某一单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它是一个综合的结果。但从本质上来说的话,即霸权主义和中西斗争特别是中美斗争的一个产物。 要说利比亚局势还得先说说利比亚问题的的由来。利比亚在二战前十英法的殖民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但是宣布独立后的利比亚仍然没有获得完全的独立和自主权。国王只是西方殖民者的一个傀儡。进入五十年代后,利比亚大量地发掘和出口石油,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金钱。但是这些金钱并没有直接分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去,所以利比亚贫富差距大和贪污腐败以及官商勾结现象严重。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卡扎菲的带领下起义军推翻了国王统治,建立了卡扎菲政权。虽然英法殖民者此时早已经离开了利比亚但是他们仍然还有很多产业在利比亚。但是利比亚卡扎菲政府一直仇视西方,而这一点让西方对他们在利比亚的产业或利益感到极大的不安。特别是利比亚的石油出口,利比亚的石油是低硫的高质石油比中东的高硫石头质量更高,而欧洲各国的炼油厂大多只能提炼低硫石油,因此对利比亚的石油依赖性强。再者如果让卡扎菲政府打败了反对派的话,那么容易引起欧洲各国的连锁反应,各仇视西方的派别或者国家都会纷纷效仿,倒是欧洲不仅仅只是在利比亚的利益受到影响,而是在整个非洲甚至是世界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而正好利比亚在地中海沿岸,是最靠近欧洲的国之一,英法不需要飞跃其他国家的领空就可以对利比亚直接进行打击。炮打出头鸟,所以对于利比亚英法是必须打的。否则非洲的局势一旦以为内利比亚的而失控的话,英法乃至美国都将无法控制。 而英法甚至美国打击利比亚不仅仅只有以上原因,更重要的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是师出有名,卡扎菲是一个独裁者,是所谓西方民主社会和世界观中的眼中钉。同时卡扎菲还支持恐怖主义,多记名声极差。而且他在曾经雇用过雇佣军屠杀了上万名利比亚反对则,构成了极大地反人类、反社会罪。对这样的国家或者政权用兵,容易博得国内民众和议会的支持。 其次是利比亚有石油,且是高质量和欧洲依赖性强的石油;同时利比亚离欧洲近,运输石油的成本低,运输时间段。 再者,利比亚一旦投靠了北约的敌对势力或者被北约敌对势力所,再加之利比亚离欧洲又近,这将对欧洲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犹如在脖子上面悬着一把刀,割谁谁都不愿意。更何况是军事和经济以及政治实力如此强大的欧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利比亚即卡扎菲政群背后没有大国的支持,打了也没人出头,便面上是北约对利比亚不听劝告即不停止内战的军事制裁,实际上是为了占领利比亚的丰富石油。 因此,在以上种种原因和利益的推动下北约发动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从而造成了利比亚现在混乱不堪的局面。 其实这场打击早在北约空袭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北约的支持:武器和信息以及资金的支持下,反政府武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开始同政府军进行对抗和交火,并且不断的抢夺城市。极大的消耗了政府军的实力和暴露了政府军的机密据点。可以这样说利比亚反政府军是北约的探头部队。同时在利比亚政府军和发政府军的交火中造成了大量的平民的死亡和受伤。给利比亚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人民因此无家可归,这给社会管理和治理带来克极大的难。以至于在后期,卡扎菲政府为了报复北约和反政府军,竟然给全民发枪。这又给本来就已经混乱到极点的利比亚局势雪上加霜。 现在,卡扎菲政权早已经被强大的北约所推翻。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利比亚政权的交接问题。交接说来容易,可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在早期的与政府军对抗的反政府军有几派,现在他们所谓的“革命”胜利了,那么又谁来获得政权。这将是摆在北约和反政府军面

利比亚战争各国的态度

一类:不插手插嘴的 1.俄罗斯:我打谁的时候不需要任何人插手,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别人(特别是美国)打别人,我永远呼吁和平解决。 2.中国: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和平解决的,不论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还是丧子之痛,都强烈呼吁和平解决。呼吁任何事情都要在桌子上解决,谈判桌解决不了的事,饭桌解决,饭桌解决不了的事,歌厅解决,不能和平解决的,呼吁双方无论咋样也要创造条件和平解决,100年解决不了的事,1000年解决。 3.印度:对于此事表示遗憾,三哥我咋说也是个有声有色的大,大,大.....国,打架的事你们从来不和我商量,遗憾啊... 4.德国:奶奶的这次居然是法国带的头,你带头的事我不管,不参与。以后我带头的事你也要如此,知道不??? 5.波兰:我现在需要的是被世界同情,不是同情别人....... 6.巴西:关我毛事??我问你们关我毛事???这事问我干毛???我离得十万八千远,对了,为了争取联合国里弱国的支持,我永远对离我十万八千里远的祸事只表示遗憾,不参与. 7.以色列:你们干了,我就不能干,这是游戏规则。 二类:无力插手或不得已插手的. 1.意大利:哥们,不好意思,我,我...我是真说的不算啊,对不起了,算哥们对不住了只能干你了..... 2.日本:哥几个玩着,我家最近事太TM多了....... 3.韩国:哥,我家离的确实远啊...... 4.巴基斯坦:我两位大哥都说了,叫我先管好自己家的事. 5.西班牙,葡萄牙:问候你们祖宗,在我家门口打架,难民的钱你们出啊???? 三类:爽坏了或者内心暗爽的.

1.基地组织:乱,乱,乱,越乱越好,伊斯兰世界越乱,老子兵源越多. 2.北非其他国家:哈哈。菲哥,你不是要当非洲之王吗,你现在给我王一个我看看. 3.乍得:咋俩的仇,有人给哥报了......哈 3.阿盟:平时就见你咋咋呼呼的,尿炕了吧??? 4.土耳其:就你丫的还想当伊斯兰带头大哥?哥劝你以后出门办事的时候照照镜子,问问镜子里的那人,你是个啥??? 四类:揍人者 1.法国:我再不干你,没人把我当大国了,就这一条理由就够用了. 2.美国:你有核弹吗??没核弹的以后再发生这种事的,该吃点啥吃点啥,该喝点啥喝点啥,等哥收拾你吧..... 3.英国:大哥且慢,杀鸡焉用宰牛刀,待小弟上前取那厮首级.(另外小菲,洛克比那事你当我忘了???) 4.挪威:这次你们玩带上我啊. 五类:强烈抗议者 1.委内瑞拉查韦斯:早告诉你卡扎菲了,能动嘴不能动手,你看我每次嘴上骂的欢,实际上我和美国该咋做生意咋做生意,石油照样便宜卖,你看我从来都是嘴上惹事,行动上我从来不来真的,所以我离美国这么近,但从来不出事,你就是不懂.... 2.朝鲜:凡是和美国对着干的我都支持,凡是美国干的我都抗议. 3.伊朗:同上 4.古巴:顶楼上

利比亚撤侨事件

利比亚“大撤侨”事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在此次利比亚政局发生动乱,我国共从利比亚撤侨近3万人,其效率和规模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直好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敲响了警钟。 利比亚国内政局的动荡致使我国在当地的几十家中资企业的业务活动无法持续,并导致大规模的人员撤离和后续业务的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的实际和潜在的损失不仅对相关的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引发了我们对我国企业在外直接投资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主要从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区位优势选择、当地化策略和政治风险防范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此次利比亚事件给我们的直接教训是,在决定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方面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在当地投资是否安全;二是能否将区位优势与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内部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总而言之,企业“走出去”必须以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指导进行理性的投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合理的选择投资区位,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也更有效益。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本土化策略 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在“本土化”策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谓的“本土化”就是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资源来满足企业业务的运营需要,包括在当地融资、雇工,以及聘请当地人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这样做至少有两方面的必要性。 第一,可以减少意外风险可能造成的人员费用损失。 第二,可以使当地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从投资中获得直接的好处,并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回报。在对外投资中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且还应当 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防范 利比亚“撤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反应就是企业应当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避免类似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产生的根源主要有:政策不稳定性、民族主义、政局动荡、武装冲突、区域联盟等因素。 企业应当强化风险意识,在投资前应当对当地的政治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应当尽量避免到政治不安定、民族主义和宗教情绪比较浓重以及为国际评估机构认为具有潜在政治风险的国家进行投资。 第一,企业应当尽可能到具有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国家去投资,以便使企业的投资得到必要的保护,从而避免政府没收等极端政策变动风险。

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

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 朱文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摘要: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针对利比亚的5第1973(2011)号决议6,授权联合国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但排除一切形式的外国军事占领以使利比亚平民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然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分成员国在随后发起的针对利比亚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超出了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授权范围,违反了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以及国际人道法的有关规定,属于国际不法行为。 关键词:5第1973(2011)号决议6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国际人道主义 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下简称安理会)通过了5第1970(2011)号决议6,1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并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制裁。随着利比亚局势的恶化、暴力升级和平民伤亡的日益增多,2011年3月17日,安理会又通过了5第1973(2011)号决议6,o决定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授权联合国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但排除一切形式的外国军事占领以使利比亚平民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2011年3月19日晚,法、美、英三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随后,加拿大、比利时、西班牙、挪威、丹麦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成员国也宣布加入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那么,北约对利比亚使用武力、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的行为是否符合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有关规定呢?如果这一行为没有得到5第1973(2011)号决议6的授权,那么其是否属于国际不法行为呢?以下笔者将结合联合国的有关法律文件和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些论述。 一、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之法律依据:基于5联合国宪章6的分析 在国际社会中,任何人(国家或国际组织)都要遵守法律,安理会也不例外。而安理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就是5联合国宪章6。5联合国宪章6是联合国的根本大法。因此,在回答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是否得到安理会授权这一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安理会能否授权联合国会员国使用武力的问题。 应该说,从5联合国宪章6的有关规定看,安理会具有使用武力的权力。5联合国宪章6第24-25条明确规定,安理会是一个具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责任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会员国有义务执行安理会通过的决议。不仅如此,5联合国宪章6还赋予安理会各种相应的权力。5联合国宪章6第7章第39-51条明确规定,安理会有权决定是否已经发生了威胁、破坏和平的或侵略性的行为;如果安理会认为有这样的行为发生,那么它就有权提出建议或采取行动;安理会可以采取海、陆、空行动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5联合国宪章6第7章甚至还设想成立联合国军,并赋予安理会对联合国军执行行动的决定权。由此不难看出,作为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强制措施之一,安理会可以依据5联合国宪章6第7章的规定建议或决定使用武力以履行联合国赋予它的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在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安理会决议授权使用武力的实践曾经有6次,它们分别是:(1) # # 104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 利比亚战争真相:中国彻底让世界震惊了一回 随着反对派贡献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大旗黯然飘落,一面在非洲高高飘扬了四十多年的反美大旗终于落下帷幕,成为欧美侵略势力控制世界能源的祭品。看到反对派们欢呼雀跃的面孔,看到利比亚人民万人空巷的庆祝场面,再看到利比亚广袤土地上到处的尸横遍野,笔者心中深深为这场战争,为卡扎菲,为利比亚人民感到揪心。这场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拉锯战获利最大的不是利比亚人民,也不是反对派,更不是卡扎菲,而是以美英法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他们终于在非洲这块最大的油田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将遏制中国崛起的石油又一个阀门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里。毫不客气的说,对利比亚战事感到最为忧虑的就是我们中国,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高耗能的企业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海湾被欧美收拾的服服帖帖,俄罗斯对中国同床异梦,中亚也楔入了欧美势力,只剩下非洲大陆还留有一定空间,可惜欧美已先下手为强,将最后这几块能源净土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利比亚人民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的悲哀。我们有崛起的欲望,却没有维护本国利益的勇气,撕不下道

貌岸然的君子面具,就无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民族森林中生存,什么时候我们能不做君子?什么时候我们能想欧美那样做赤裸裸的强盗,那么我们也就真的成了其它国家眼中的大国。什么是大国,大国是让别人服,是事实上的服,不是心服口服,而是不得不服。就像美帝一样,你不服我我就打你,这才是事实上的大国,拿负责人,拿国际道义说话只会困住自己的手脚,却不会束缚他们的自由。在一群小人面前,谁装君子谁就是伪君子,因为小人眼里没有君子。利比亚告诉我们,中国,我们还是要做小人比较现实。什么国际道义规则都是大国统治小国的说辞,却绝不是小国阻止大国入侵的借口。卡扎菲跑了,跑的蹊跷。就如同当初反对派声势浩大却一触即溃一样蹊跷。想当初卡扎菲的军队把反对派打的屁滚尿流,如果没有英法支持,早就到埃及成了难民,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卡扎菲在国内还是有统治基础的,并非欧美宣传中的暴君。 而卡扎菲能在多国围剿下生存半年多更是说明卡扎菲是利 比亚人民的卡扎菲,而不是一个家族的卡扎菲,是有一定声望的卡扎菲,而不是众叛亲离的卡扎菲。卡扎菲的抗争证明,人民战争的威力依然很大,但人民战争最怕的是人民反对人民。这就警醒我们,打败我们中国的肯定不是外国侵略者,而恰恰可能是我们中国人内部存在的逆流。我们要对外国保持高度警惕,更要始终坚持不懈的清理自己的队伍,干

利比亚战争的相关影响及启示

利比亚战争的相关影响及启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 【内容提要】持续 6 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是冷战后西方干预非洲内部事务的最新案例,其产生的影响和相关启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1. 利比亚战争反映出西方干预弱小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新模式,是当前全球力量由西向东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2. 非洲国家担忧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可能会借利比亚战争借尸还魂,对非洲的自主外交和一体化进程构成冲击; 3. 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有可能出现“向北看”和“向东看”,而不再是卡扎菲时代的“向南看”; 4. 围绕利比亚战后重建的大国利益博弈,再次暴露出国际关系中“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迄今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严峻现实; 5. 利比亚战争造成的武器大量扩散还客观上使得恐怖主义在非洲趁势蔓延,这不仅使非洲的和平与安全成为利比亚战争负效应的牺牲品,而且还使美国借机进一步加强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6. 对西方借利比亚战争挤压中国在非洲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的动机不可不察。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也应该在利比亚战后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干预模式利益博弈中国战后重建作用 2011 年8 月底,呈胶着状态长达6 个月的利比亚战事出现了重大变化。随着反政府武装顺利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并占领卡扎菲的军政枢纽阿齐齐亚兵营,执政长达42 年的卡扎菲强人政权随即崩溃瓦解。10 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 简称“过渡委”) 二号人物,执行委员会主席( 相当于总理) 贾布里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卡扎菲在当天执政当局武装攻占苏尔特的战斗中被抓获,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这一消息随后得到证实。利比亚历史上的卡扎菲时代已经不可挽回地成为了过去式。那么,卡扎菲政权的倒台和半年之久的利比亚战争说明了什么,对非洲安全局势产生了何种影响? 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以及利战后重建中又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一、利比亚战争反映出西方干预弱小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新模式,是当前全球力量由西向东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利比亚战争在当今国际关系史上写下的绝不仅仅是个别独裁者被内外联合武力推翻,而是一种新的国际干预模式的问世。事实上,从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再到科索沃战争,西方国家在“保护的责任”以及“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下,正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摸索和创出一个新的干预模式,即以一个主权国家内部动荡为机遇、以支持反政府武装为掩护、以联合国决议为幌子、以空中轰炸为手段、以“保护平民”为道德借口,实现推翻一国政府的目标。 这一模式在操作层面上一般要经过“三步曲”,第一步是妖魔化拟打击的国家,指责该国政权及其领导人已经“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 第二步是最大程度地在国际上孤立拟打击的国家,特别是拉拢该国所属的地区集团的主要国家,并谋求在联合国通过制裁进而是授权军事打击的决议; 第三步则是组织所谓的“志愿者联盟”力量部署并实施军事打击,实行政权更迭。目前,西方已经在伊拉克、前南斯拉夫、科索沃以及利比亚试用了这一模式,而且可以继续适用这一模式的备选国家名单还很长。用北约前任秘书长克拉克( Wesley Clark) 将军的话来说,早在2001 年11 月,当他与美国五角大楼的一名高级官员闲聊时,该官员就声称,现在美国打击伊拉克仅仅是个开始,今后还会打击叙利亚、黎巴嫩、利比亚、伊朗、索马里和苏丹等等。①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及南非等“金砖国家”力量的增强,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活动中权重的增加,西方国家自感其过去在世界经济中的独霸地位已不可能延续,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还需要新兴国家出手相救。因此,在不得已让出一些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权的同时( 如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占的份额和投票权近年来已不断增加,G20 已取代G8 成为商讨国际经济问题的新平台)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