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学业水平诊断卷

姓名得分

小小书法家

一、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书写,做到卷面整洁、清楚,无涂改。(3分)

二、抄写下面这个语句,注意书写格式。(2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ūn yún hén jìzhù zhái kuān kuò yǐn cánɡ()()()()()kuān chǎnɡfèi ténɡchùjiǎo qīnɡxiékònɡxì()()()()()

积累加油站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不安()()心机浩如()()

不可()()()不可()()()注意

精神()()随()而()()有()竹

二、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8分)

( )的住所()住宅

()的阳光()重洋

()的叶子()大门

()的洞穴()波纹

三、选词天空(6分)

变拉爬巴贴触

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四、解释下面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6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五、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例1:蟋蟀真是高明的设计师!

1.蟋蟀真是!

例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2.如果,就。

例3:屋子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3. 但是,。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正月()香又香,二月()盆里装,三月()连十里,

四月()靠短墙,五月()红似火,六月()满池塘,

七月()头上戴,八月()满枝黄,九月()初开放,

十月()正上妆,十一月()供上案,十二月()雪里藏。

阅读小沙龙

(一)阅读《题西林壁》,并按照要求答题。(10分)

题西林壁(节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题”的意思是________;“西林”

指________。(4分)

2.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哪句说明了这个道理,填在横线上。(2分)3.从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2分)

A.面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B.面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面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你还能写一句关于“庐山”的诗句吗?

(二)认真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15分)

夜丁香

这盆夜丁香娇小美丽,香气宜人。

那()绿叶,清秀修长弯弯下垂。那碧绿的叶子。宛如()湿润的碧玉雕琢而成,绿得是那么可爱,诱人。

绿叶从中,盛开着()娇小的夜丁香。它们互相偎依,竟相开放。细嫩的叶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花瓣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从正面看每朵小花就像一颗星,它们挨挨挤挤,闪闪烁烁,从侧面看,每朵小花又如一支小喇叭,它们会聚在一起,传播着美的信息。它们个个()着小嘴,()着小眼,()着小脸,那么娇小,那么玲珑,那么可爱。

然而夜丁香更惹人喜爱的还是它的香。在月朗风清的夜晚,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的时候,夜丁香就会露出张张笑脸,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那香气,不象蝴蝶花那样香气刺鼻,也不象牵牛花那样清淡无味。丁香花的香气带着甜味,那幽香弥漫在空气中,飘溢到人们的肺腑里,使人心旷神怡。

夜丁香啊,我是多么喜欢你。我爱你那柔嫩的枝叶,纤细小巧的花朵;爱你那甜美的清香。在宁静的夜晚,使人陶醉,令人神往……

1.选择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3分)

一簇簇一片片一块块眨仰张

2.从文中找到下列成语,并补充完整(3分)

()相开放()人喜爱心旷神()

()人心脾月()风清令人神()

3.短文从夜丁香的_________ __、______ _____和_______ ____ 三个方面写出了“我”喜欢夜丁香。(3分)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请用横线划出一处以上。(2分)

5.用“﹏﹏”画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用“===”画出中心句。(4分)

习作展示台

(一)按要求写一篇习作。(20分)

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用心观察的人才会发现它。写观察日记一定要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如你打算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怎么记录观察结果?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观察过后,如果觉得还没有观察明白,可以再次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观察。请你写一篇观察日记,注意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前后知识联系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第二学段安排了两次观察物体的教学,分别安排在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使得本套修订教材观察物体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安排的内容是: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

的几何组合体。这些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安排如下: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1、在实际观察中,从观察到的物体能抽象出平面图形。 2、在实际观察中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的形状,能辨别异同并表示出来。 具体教材内容分析: 一、填空改连线,直逼教学目标 例1是从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移来。(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新旧教材例题中都提及“下面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然而

新教材呈现的方式是“连一连”,而旧教材呈现的方式是“填一填”。 新教材由“填空”变为“连线”,在已经给出的三个图形里,指出哪个图形是前面看到的、哪个图形是右面看到的、哪个图形是上面看到的。只要把头脑里的几何体的三个面的图形表象与教材给出的三个图形比照,用连线的方式把自己头脑里的表象外显。这样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已有生活经验,便于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而不是旧教材中以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与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亲自思考。呈现方式的改变,降低了观察对象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观察操作活动的针对性。易于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并结合图形构造,进一步体会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是一个知识的堆积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探索、获得与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亲历观察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二、立体到平面,凸显空间观念 新教材在编排内容上增加例2 (用4 个小正方体摆出上下两层(下3 上1 )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这3 个方向进行观察)。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评 一、填空。 3公顷=()平方米 12平方千米=()公顷 800公顷=()平方千米 40000平方米=()公顷 4000公顷=()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平方米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某市准备举办园艺博览会,园址的占地面积约是506()。2.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是420()。 3.一本字典厚约5()。 三、判断。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2.一块试验田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米。() 3.5公顷=500平方米。() 4.一块土地长800米,宽10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8公顷。() 5.100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在○里填上“>”“<”或“=”。 80公顷○8平方千米8400平方分米○84平方米5平方千米○50000平方米900公顷○9平方千米 6公顷○6000平方米50公顷○5平方千米 五、 1.这个桃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六、下面是由6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七、一块长方形土地,长4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长增加200米,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八、有一块土地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如下图),求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参考答案 一、30000120084403000000 二、1.公顷 2.平方米 3.厘米 三、1.√ 2. 3. 4.√ 5.√ 四、<=>=>< 五、1.500×140=70000(平方米)70000平方米=7公顷 2.(答案不唯一)这个桃园一年一共能产桃多少千克? 7×300×50=105000(千克) 六、分析:先求出中间由4个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即6×6=36(平方厘米)。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1个三角形的面积,即36÷4=9(平方厘米)。再乘6,就可以求出这个由6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 解答:6×6÷4=9(平方厘米) 9×6=54(平方厘米) 七、400×300=120000(平方米) (400+200)×300=180000(平方米) 180000-120000=6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6公顷 八、8000×2000=16000000(平方米) 2000×2000=4000000(平方米) 16000000平方米=16平方千米 4000000平方米=4平方千米 16+16-4=28(平方千米) 考试小提示 试卷一张一张,下发的是希望;考试一场一场,考的是能力;笔尖一动一动,动的是梦想;问候一声一声,道的是真情;考试日,愿你们认真、细心做题,取得好成绩。迎来艳阳天!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21 《搭石》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 1、同学们,请看课文插图,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忆起家乡,作者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1:什么是搭石? 生2:搭石搭在哪? 生3:搭石是干什么用的?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相信书中总会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学生快速浏览导学案,齐读教学目标。(2分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5分钟) 1、看《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分钟)

2、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多读几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通顺。(5分钟) 3、自己读,同桌互读(5分钟) 山洪暴发猛涨脱鞋绾裤间隔踏过唯独谴责懒惰俗语平衡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 4、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10分钟) A “脱鞋绾裤”的“绾” 师:“绾”是什么意思? 把裤子卷起来。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和答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 ēn ( ) n án ( ) m èn ( ) n àn ( ) b ǎ ( ) zh ā ( ) b à ( ) zh á ( ) 三、改错别字。 挺拨 ( ) 雄伟状丽 ( ) 奔弛 ( ) 疲惫不甚 ( ) 四、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辨别 辨认 1、照片已模糊不清,无法( )。 2、母亲让我仔细( )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道谢 感谢 3、一位阿姨替奶奶开门,奶奶向她( )。 4、他们连一句( )的话也不说就吃起来。 sh àn li án ɡ p í b èi b ù k ān 闷. 热 扎. 针 把. 儿 逃难.

保持 维持 5、我和小明的友谊( )了多年。 6、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 )生计。 六、对号入座。给“只”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只:A 、表示专一不变;B 、仅有;C 、但是;D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E 、仅仅是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 2、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 ) 3、他话也不答,只低着头干他的事。 ( ) 4、本来预备今天拍摄外景,只是天还没有晴,不能拍摄。 ( ) 5、徐悲鸿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 ( ) 七、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2、父亲的教导对我一生受益。 3、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八、按要求写句子。 1、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被”字句: 2、阿姨推开大门。 扩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2. 10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含有()个万。 3.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 位是() 4. 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5. 3003003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 的3表示()。 6. 比49999多1的数是(),比49999多1万的数是()。 7. 把128000000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8.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9. 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10. 用0,1,5,6,8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11. 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 12.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 是()。 13.在数位顺序表中,百万位的右边是【】位,亿位的左边是()位,十万位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 14.用四舍五入法6□7890000≈6亿,□里可以填(),最大可以填()。 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6.小丽家住在幸福小区八栋5门3层1号,她家门牌号为XF0805031,贝贝家也住幸福小区,门牌号为XF1110111,她家住在()栋()门()层()号。 17.王叔叔的身份证号码是61020319700110××1×,则王叔叔生于()年()月 ()日。 二、选择。 1.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2.最接近324万的数是()。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ー、认真填空,我能行。(毎空1分,共30分)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有一块正方形麦田,边长是800米,这块麦田的面积是( )公顷。 3.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为5公顷,( )个这样的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苗圃的长是( )米。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块稻田的面积约是3( ) (2)小明家楼房的面积约是130( ) (3)“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000( )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 (5)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是4( ) (6)第十三届冬运会冰上运动中心场馆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 ),总建筑面积约78941( )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公顷=( )平方米100公顷=( )平方千米 1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20平方千米=( )公顷 1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35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6500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7.在O里填上“>”…<”或“=”3

公顷O300平方米3000平方米O3公顷 300公顷O1平方千米5公顷O50000方米 24平方千米O240公顷10平方分米O1000平方厘米 3平方米O30平方分米50平方千米O50公顷 二、准确判断,我最棒。(每题1分,共5分)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平方千米。( ) 2.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 3.一块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 4.一个长10米·宽25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 5.1平方千米比1公顷大。( ) 三、慎重选择,我最准。(每题2分,共12分) 1测量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一般要用( )作单位。 A平方米 B.平方千米 C.公顷 2.一块长方形稻田长250米,宽80米,面积是( )公项。 A.2 B.200 C.20 3.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 )。 A.公顷 B.平方千米 C.平方米 4.面积是8公顷的长方形菜地,宽是200米,长是( )米。 A.4000 B.40 C.400 5.下面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的是( )。 A平方千米和平方米 B.公顷和平方千米 C.公顷和平方米 6.如果1平方米能摆放6盆花,那么1公顷能摆放( )盆花。 A.6000 B.60000 C.60000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 ——教学案例与反思 十堰市房县军店小学龙翠云 【内容摘要】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关键词】自主研读用心感受交流互动 【案例背景】 课文语言质朴,以“美”为主线,朗读感悟文本,以“寻找美”统领全文,以“发现美”、“感悟美”贯穿课堂,以“寻找美”延伸课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蕴涵的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拍摄搭石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风景美 1、听写词语,检查纠正。 2、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从这首赞歌中你感受到了乡亲们怎样的美好情感呢?讨论交流。(板书: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 3、小结出示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4、读后说说理解。、 让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搭石所联结的那些美好情感。 二、自主研读,体会心灵美 1、自由阅读课文,深入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它们划出来,反复读读,把你体会到的美好情感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然后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互动、评议,有感情地朗读。 (1)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亲们“助人无私”和家乡纯朴正直的乡风民风。相机出示:“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①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是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体会?(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 ②是呀,乡亲们如此助人为乐,(板书:助人为乐)咱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上了点年纪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哦,你们就是急着赶路的人,急着去干什么呀? ③引读:你急着去集市买东西,走过这儿,发现有块搭石不平稳——(生接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6分) 精湛sh an,zh àn) 馈.赠ku ì,ɡuì) 天津j ūn ,jīn) 耽.误d āng,d ān) 属.于zh ǔ,sh ǔ) 胖瘦.s ?u,sh ?u)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z ūn y án q ì zh ?ng x ǔ p ai h ?u l ?ng m í hu ? ji āng y ìng 三、辨字组词我能行。(6分) w ???维( )唯( ) ???驰( )池( ) ???属( ) 嘱( ) 四、圈出错别字,并改正过来。(5分) 1.只有一个人列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弛着。( ) 3.我正要报怨几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 4.晚上,我为妈妈锤背,妈妈笑了。( ) 5.损人利己同样也是不道得的行为。( ) 五、近义词找朋友。(4分) 严肃——( ) 疲惫——( ) 鼓励——( ) 宽容——( ) 六、反义词对对碰。(4分) 熟练——( ) 崭新——( ) 善良——( ) 赞赏——( ) 七、选词填空。(6分)

果然居然显然 1.真没想到,这件事()是他干的。 2.你()来了,没有失约。 3.门外的这些人()是冲着我来的。 八、我把“信”字送回家。(8分) 自信守信取信诚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 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九、关联词语我会用。(6分) 1.一个人()活得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做什么事()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3.()明天天气好,我们()去郊外踏青。 4.()你经常帮助别人,()你有困难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5.哈默()不干活,杰克逊()会给他吃的。 6.昨天夜里()刮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雨。 十、句子加工厂。(8分) 1.难道我们不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舟曲的孩子们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吃起来。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 公顷与平方千米 重点:公顷 边长就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 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 体会1公顷有多大,一般一个教室的面积就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就就是一公顷。 平方千米 边长就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体会1平方千米,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就是7000平方米,140个这样的足球场的面积就 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公顷与平方千米都就是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常用测量土地面积,一般广场面积多用公顷,国家领土面积,海域面积,省会面积多用平方千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从小到大的顺序: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进率: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平方分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0, 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0, 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000, 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典例剖析: 6公顷=(60000 )平方米 40000平方米=( 4)公顷 8平方千米=( 800 )公顷 100公顷=( 1 )平方千米 解析: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6公顷=6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所以8平方千米=800公顷,100公顷=1平方千米。 课堂演练: (一、)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小华身高约140( )。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约就是50( )。 (3)学校体育馆面积占地约6( )。 (4)我国领土面积大约就是960万( )。 (二) 1、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就是( )。 2、边长为(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3、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 )、( )做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公顷,合 ()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米。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千米。() 2.计量一个村的耕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比较合适。() 3.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4.一个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公顷。()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平方千米=()公顷 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68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平方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2.大连的长兴岛面积约是252()。 3.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400()。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公顷30平方米6平方千米6公顷63000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 6公顷5900平方米2900平方米30公顷 5公顷500平方米3公顷4平方米34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2公顷9公顷100000平方米 七、解决问题。 1.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松树林(如下图)上空喷洒药水。这片松树林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果园,底是600米,高是5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一个长方形的养鱼池,长400米,宽200米。这个养鱼池占地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水面养鱼1200尾,这个养鱼池共养鱼多少尾? 4.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麦田能够收到100吨小麦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 )。 2.窗户上、门上的角一般都是( )度的角。 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条射线,( )条线段;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4.1周角=( )度 1平角=( )度 1个平角=( )个直角 1个周角=( )个平角 5.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如下图),这四条线段的长度( ),这四条线段互相(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华画了一条长10米的直线。 ( ) 2.大于90°的角叫钝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 ) 3.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 ) 4.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 ) 5.所画的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 三、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将这几类角按度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列。(10分)

四、判断下面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0分) 五、我会画。(1题9分,其余每题4分,共17分) 1.根据要求画一画。 (1)画直线AB。 (2)画射线AC。 (3)画线段BC。 2.以A为顶点,画一个80°的角。 3.如图,点C表示某村庄,现要在公路边设一个车站,使该村庄的人乘车最近, 这个车站设在哪儿合适?(画一画) 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看图填空。 下图中有( )个锐角,( )个钝角,( )个直角,( )个平角。 七、我会算。(1题3分,其余每题4分,共11分) 1.如图,写出每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的度数。 (1)(2)(3) () ()() 2.如图,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算出下图中∠1和∠2的度数。 八、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后,得到∠1=40°,那么∠2等于多少度?(4分)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练 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1搭石 一、下面生字的拼音,正确的画“√”,不对的将正确的拼音写在括号里。 谴qiǎn() 惰suí() 协bàn() 绰chuò() 汛xùn() 衡hén() 二、写同音字。 xùfú ( )述顺( ) 继( ) 吹( ) ( )号起( ) 三、为下面的字加偏旁成为另一个字,并组成词语。 急——( )( ) 共——( )( ) 谷—— ( )( ) 孟——( )( )库——( )( )张——( )( ) 四、我会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无论……都……假如……总要…… 1.(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 )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2.人们(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会放下带的东西,把搭石铺稳。 3.(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4.( )对面来人,这边的人( )会在这边第一块搭石前停下,让对方先过。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乡亲们踏踏的脚步声,像轻快的音乐。(照样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跟我学:修改病句题型中常见的“病因”有:用词不当、成分残缺、前后矛盾、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等等,先判断病句“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改成正确的句子。例如:“他们每天几乎差不多都到山上散步。”这个句子中“几乎”“差不多”“都”既矛盾又重复,只需要保留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照例子写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__________,也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__________,也联结着 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人会根据________,从河岸找来一些平整的 ________,按照________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这就是搭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讲解 教学过程: 课前趣味知识分享:眼力测试 (1)人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呢? (2)你知道周围有多少老人在朝他微笑吗? 知识点一:课文重点知识讲解 一、多音字组词。 空隙(kònɡ)──太空(kōnɡ)差(chà)不多──差距(chā) 重叠(chónɡ)──沉重(zhònɡ)匀称(chèn)──称呼(chēnɡ) 铺平(pū)──药铺(pù)触着墙(zháo)──着陆(zhuó) 假说(jiǎ)──寒假(jià)藏身(cánɡ)──藏族(zànɡ) 二、难字用心写。 1)“虎”字是半包围结构,前四画的顺序是竖、横、横钩、撇; 2)“逐”字是半包围结构,最后写走之旁“之”; 3)“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 4)“茎”的第四画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 5)“蔽”字左下部分的笔顺是先写上边的点、撇,再写下边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 一竖和里面的撇、点。 6)“搜”字的右上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竖; 7)“倾”“抛”的书写要注意间架结构的安排。 一、理解词语。 1)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2)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3)骤雨:下得又大有急的雨。 4)慎重:谨慎,认真。 5)起源:事物发生的根本。 6)随遇而安: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7)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8)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9)枉费心机:白白的浪费心思。 10)坐卧不安:坐着、睡着都觉得不舒服,形容心里着急。 二、近义词。 均匀──匀称空隙──间隙牢固──坚固隐蔽──隐藏 慎重──谨慎简朴──朴素宽敞──宽阔搜索──搜查 选择──挑选柔弱──弱小静谧──寂静豪放──豪爽 鼓舞──鼓励休想──妄想消磨──荒废 三、反义词。 弯曲──笔直牢固──松散舒服──难受隐蔽──公开 干燥──潮湿粗糙──光滑平坦──坎坷复杂──简单 慎重──草率崭新──陈旧静谧──喧闹宁静——喧闹 崭新——陈旧 六、注意关联词。(找出句中的关联词,理解它在句中的用意。)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借助关联词,直接点明了蟋蟀出名的原因。 2.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借助关联词,证实了蟋蟀的住址排水优良,这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3.蟋蟀钻到土地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的摆动。 ──借助关联词,既写出了蟋蟀会工作会休息,又看出作者观察细致。 4.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借助两组关联词,讲述一连串的推理,充分说明巴西和非洲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课文原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课文原文 【导语】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选编的每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的神奇。让我们跟随作者,一步步走近科学,在科学发现中寻找答案,获取真知。WTT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课文原文一:琥珀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21《搭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1、《搭石》教学设计 执教人:刘云 一、教学课题 本组课文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专题,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二、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组第21课,该组主题是“人间真情”,目的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作者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一中心句,选用了“摆放搭石、调整搭石、集体过搭石、对面过搭石、老少过搭石”五个场景来表现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的精神品质。 三、设计思路 1.整体感知,走近搭石感受美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2.自主学习,走上搭石寻找美通过学生的自主批画,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搭石美的语句,体会搭石带给人的美好画面。 3.多种方法,亲近搭石升华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等多种方法,在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中,体会文章内涵,升华美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受到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议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从对“搭石”的描写中感悟乡亲们善良、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 突破方法:抓住课文中对“搭石”的描写,感悟乡亲们善良、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读讲结合法。 学法:读议结合法。 七、教学准备 学生:1、初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初知词义。 3、标出自然段。 老师:课文朗读录音 八、课时安排 二课时 九、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理清课文段落。 2、学会本课生字词。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你们求助,你们都愿意帮助我吧? (生:愿意) 师:老师在回家的路上有一条很浅的小溪,每次我都要脱鞋挽裤才能过去,现在天气非常寒冷了,我每次都要忍受寒冷的水的冲击,你们现在帮我想想怎么样才不用脱鞋挽裤也能通过呢? (引导学生说使用石头当桥来帮助教师,以此导入文章) 2、那今天我们就去领略刘章爷爷家乡最美的地方——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3、板书课题:21.《搭石》 4、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什么是搭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完成以下要求 ①解决生字(标音、组词)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语。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5 苹果里的五角星》、《6 最佳路径》、《7 人类的“老师”》、习作二和练习二五部分。是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的一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的大意。 4.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理念及有关习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苹果里的五角星》有两个对应的词,即“魅力(创造力)”与“循规蹈矩”。学习这一课,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反复阅读中,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这两个词的内涵。这两个词如果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头脑,这是此课的最大失败。因为这两个词非常关键,引导学生反复想,他们就能够感觉这两

个词代表的东西太多了。课文中的“魅力”,其实就是“创造力”的一种解释,课文是怎么讲魅力的?最后自然段的三个“传”字就是最好的解释,课文中具体讲述那个幼儿园的小男孩也愿意、主动“传”,这其实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也是人们都愿意拥有的。 至于“循规蹈矩”,我个人认为,那是一种理性,那是一种反思。也就是说,这一课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那是因为循规蹈矩,那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沿着一条路走,肯定发现不到新大陆。 本课的习题: 1、.课文记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 2、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而文中的小男孩却是把苹果,发现苹果核像。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往大处说就是。 《最佳路径》讲述的是世界建筑大师既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者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遇到一个难题: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方案。 在一个很偶然的时间里,他从一位无力料理葡萄园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启发: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于是,他的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后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填空我能行(30分)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有()端点。 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叫做角的边。 3、量角的大小,要用到()、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做(),五份表示()。 4.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可以画()条射线,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5.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 6.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6时整成(),钟面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50度的角。 7.三角板上的角有()度、()度、()度、()度。 8.图(1)中有()个锐角.有()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图(1) 9.看图(2),已知∠1=30度,∠2=(),∠3=(), ∠4=(),∠1+∠5=()。图(2)10.数一数,图(3)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图(3) 二、我当小法官(15分) 1.一条线段长19厘米,一条射线长10厘米。()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3.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5.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一个可以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角是150度。() 6.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7.把一个钝角分成两个角,如果其中一个是直角,那么另一个一定是锐角。() 8.周角的两边重合成一条射线()

9.直角和锐角的和一定比平角小。() 三、对号入座(12分) 1.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个 B、 5个 C 、无数个 2.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 A、 15度 B、 20度 C、 135度 D、150度 3.()的角叫锐角。 A 、大于90度 B 、小于90度 C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4.周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B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平角>周角>钝角>直角>锐角 5.三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角是() A、 60度 B、 30度 C、 90度 6. 图中有()个角 A、 4 B、 6 C 、10 四、我的计算最准确(9分) 五、我是测量小专家(16分) 1. 2. 3. 4. 六、我来画画看(10分) 1.请画一个60度的角 2.请画一个135度的角

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搭石》

《搭石》教学设计 东昌区靖宇小学陈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恐龙,揭示课题 师:请看黑板(教师板书“恐”)谁来读?看到“恐”你想到什么?(恐惧、恐怕、惊恐、恐龙)说说你对恐龙的了解。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加深对恐龙的了解。) 师:是呀,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笨重、迟钝的马门西龙,那他们和轻灵的鸽子、五彩斑斓的孔雀这些在蓝天自由飞翔的鸟儿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相机板书“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教师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读得再抒情一些《》 读得再响亮一些《》 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师:那恐龙是如何飞翔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二、走进恐龙,探究演化。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最先找到答案? 好,谁来说? 生:读相关段落。 师:找得又快又准,读得很流利。谁与他的答案相同?让我们用最美的姿势最响亮的声音齐读。 师: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恐龙的形态各异;我知道恐龙的形体变化;我知道恐龙是怎样学会飞翔的……(学生自由交谈) 师: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姿态。 师:恐龙到底有哪些形态呢?(学生齐读投影)有些(),有些则()师:你知道了恐龙的哪些形态?(指名回答后,再次齐读投影。)师:有些恐龙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则”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样 师:对,不一样,就用这个“则”字强调。比较不同,会用“则”强调,也可以用自己的语气,语调来强调(谁来读)这句话介绍了恐龙的哪种形态?(行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两类。师:谁来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身材、性情)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书要把书读薄,看,课文介绍了恐龙的六种形态,我们通过分析给概括成了三类,一下子变薄了,也好记了。有这种能力的同学请大声朗读。(自由背诵)会背吗?(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表格。)我们知道恐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难道只有这些形态吗? 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提醒学生仿照文章的格式说一说其他的形态) (设计意图: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顺学而导,以学定教,由轻声读课文再至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默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师:同学们的知识可真多。请看(课件播放:在《爱不会绝迹》的音乐中观察恐龙的形态)你看到了什么?是呀!恐龙这个庞大的家族,又有什么变化呢?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请接着读)生:齐读 师:恐龙的形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师:这是恐龙的形体变化(板书)骨骼(),身体();脑颅(),行动()(填空练习)不仅如此,它们还学会了飞翔。 生:齐读相关段落。 师:不管怎样,有一点(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