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控制

(完整版)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控制

(完整版)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控制
(完整版)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控制

一、项目基本概况及完成情况:

S202项目为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起讫桩号K13+500~K21+931.749,标段全长8.432公里。路基标准横断面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全幅宽24.5m,双向四车道。该改建项目为边施工、边通行,使施工的难度增加,又横穿集镇和村庄,在施工的同时还要保证沿线居民的通行,路口众多,使得搭接处的质量很难控制,又无以往经验借鉴,只有通过自身摸索来解决施工中技术、质量等的问题,但由于本项目情况特殊,是边通车、边施工,而且是白改黑项目,施工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裂缝的控制,再加上本项目行车量较大,超载、超限车辆较多,施工难度大增,尤其又是在停工一年以后重新施工项目,原水稳基层破坏相当严重,这使得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下面我就主要介绍一下本项目在水泥稳定碎石裂缝的控制方面一些方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裂缝进行控制,要采用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也就是最主要的是先找到使之产生裂缝的原因而来逐一对症下药进行预防,而在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裂缝后再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补救处理为辅助解决措施的方法。

一、分析裂缝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1.横向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缩裂缝和施工接缝)

①、干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在干燥空气中硬化时,随着水分的减少,体积将收缩变形,每隔一段距离产生均匀的干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产生干缩裂缝的原因与其水泥、水和碎石集料都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混合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起水化反应,

消耗大量的水分。水泥含量越高,则消耗的水分越多。另一方面,碎石集料表面也要吸附水分,集料中的细料成分越多,表面吸附的水分就越多。还有,基层施工过程中,含水量越大,蒸发散失的水分就越多。因此就极易产生干缩裂缝。②、温缩裂缝:水泥稳定碎石由于混合料中有3-6%左右的水泥,所以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混合料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但散热较慢,因此其内部温度较高,使内部体积膨胀。而外部如遇气温急剧降低则冷却收缩,内胀外缩相互制约,产生较大的应力。一旦应力超过其极限抗弯拉强度,就产生了温缩裂缝。干缩裂缝和温缩裂缝多数是横向分布,而且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避免的只是能尽量控制到最少。③就是施工缝,这种缝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采取措施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2.网状裂缝

网状裂缝就是“龟裂”,它是由于局部弯沉太大,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结构性破坏的裂缝,它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裂缝,如遇下雨,则渗水,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翻浆。初期时仅为网状细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纹处基层内部的水分继续蒸发,裂纹逐渐发展成为发散形裂缝。在外力作用下,基层呈塌陷状,这种危害巨大,这在我们重新复工后许多基层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都是由该原因造成的。这种产生网裂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1、水稳受外力破坏严重;2、原老路面板的网裂反射致基层;3、下承层为水泥、石灰类细粒土,干缩、温缩系数较大,在施工前没有进行洒水湿润,吸掉基层料下部的部分水分,引起水稳产生龟裂;4、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时含水量过大,出现翻浆现象,如未及时处理,等强度一上也可能产生网裂。

3.纵向裂缝

如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早期产生纵缝,主要是施工控制方面引起的。其原因应归结为一是土基沉降产生裂缝反射致基层;二是道路基层养护不到位,管理维护不及时,也会产生纵缝;三是基层厚、薄不一致,部分地方摊铺碾压成型时,其厚度较薄,尽管养护期满,但其承载能力较低;四是施工时的摊铺机离析严重、使用两台摊铺机作业时搭接不好,双幅施工搭接时松散部分未清除、处理不当等引起水从离析处渗入,时间一久便产生了纵向裂缝。

4.由路基的缺陷或者下承层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①由于局部土基或底基层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台背回填等薄弱环节压实不足会出现坑槽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河塘沟渠处产生沉降裂缝以及桥梁通道结构物端部也会产生裂缝;②是由于路基存在不良土质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裂缝的产生;③是在路基拓宽时新、老路基搭接处理不当,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纵缝,在重车的作用下产生的反射裂缝,会呈弧状分布,表面也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④下承层为不同的结构方式也会形成不均匀的沉降。

二、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对策

1、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及水泥剂量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控制,对含水量较大的细集料分开堆放并测定其含水量,使用时注意单独使用或掺配使用;加强前后场联系,

及时调整混合料含水量。

在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条件下实时

调整水泥剂量。一方面,根据原材料含泥量调

整水泥用量,另一方面,加强试验检测,每天

跟踪检测水泥剂量,及时调整,同时对到达养

生期的水稳进行钻芯,检查基层成型情况,以跟踪验证一定水泥剂量下的基层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确定满足强度要求下的最小水泥用量。

2、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生产配合比

经验证明,混合料级配偏细,细集料偏多,容易产生裂缝。每天由试验室对混合料进行筛分试验,以验证生产配合比,如有较大出入,以及摊铺碾压过程中有异常情况,

考虑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直至满足较粗级配抗裂性的要求。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对路基缺陷进行必要的处理;(2)、严格控制压实度;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压实度的控制是保证强度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保证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3)、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翻浆等现象要毫不犹豫的进行铲除换填。(4)、接头处理,由于本项目地方协调难度较大,给基层施工的连续性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往往只能交出一段路基立刻施工一段水稳,因此,基层施工过程中接头较多,对裂缝的防治很不利,在其他项目施工时组织要科学合理,无论是土路基还是基层,都应尽量保证以完整的半幅断面施工,最好不得少于一定长度。两幅基层之间的衔接处的松散部位应切掉,两次施工处接头以竖直形式搭接,并且在搭接处洒上水泥加强结合。

4、加强养护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覆盖洒水养

护。由于水分参与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水分的散

失将影响其正常的反应,从而影响凝结硬化后形

成的强度,特别是夏季施工,气温较高,基层表

面的水分蒸发更快,极易产生均匀的裂纹,所以

在水稳强度上升时,一定要养护好。养护的方法

可以采用草袋、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覆盖,保证基

层不直接暴露在外。冬季施工时,要及时采取防

冻措施。因为强度为形成的混合料中的自由水在0℃

以下时结冰,体积膨胀,使基层结构变的松散,

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

5. 加强管理维护及施工协调控制外力影响

水泥稳定基层是半刚性路面结构,只有2.5~4.5Mpa 的强度,在不铺面层时,严禁超重车辆通行,过早通过超重车辆会使水稳基层的结构强度受到破坏,产生不规则的细小裂缝。我们也多次向当地路政管理部门请求对超载、超重车辆的处罚和监管力度,但效果甚微,只好自己想方设法对交通进行封堵。基层摊铺碾压成型到喷洒透层油铺筑沥青面层的这段时间的管理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基层施工完毕后,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不继续失水,减少干缩裂缝产生,最好在一星期后即喷洒透油层或进行下封层施工,尽早铺筑沥青面层。

6、由路基的缺陷或者下承层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控制

对于由于局部土基或底基层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台背回填等薄弱环节压实不足、河塘沟渠处产生沉降裂缝、桥梁通道结构物端部产生的裂缝、路基存在不良土质处理不

当,下承层为不同的结构方式也会形成不均匀的沉降都可通过铺设玻纤格栅的方法进行解决。对于路基拓宽时新、老路基搭接处理不当、由路基沉降引起的裂缝,可通过挖台阶加铺筑土工格栅等方式来进行裂缝的防治;对于由摊铺机离析造成裂缝的只有对摊

铺机的进行调整和控制,对于已产生的离析带进行清除后换填新料进行处理;由于混凝土面板反射裂缝的预防,必须先将老路面板充分破碎后将原缝清理干净,再用道路沥青对缝进行灌注,要是再做一层乳化沥青封层或者防水层效果更佳。

三、裂缝处理

基层裂缝如果处理不当,沥青路面施工后,裂缝将会反射上来,水渗入之后,导致沥青层及基层破坏,路面大面积损毁。所以对既有裂缝的处理也至关重要,如果基层损毁严重,出现大量的龟裂后建议不要再进行裂缝处理而应该直接选取铣刨重铺方式处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接缝和干、温缩裂缝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1)、锯缝处理

为了减小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裂缝的危害,对裂缝较宽的缝可在裂缝处表面锯缝进行阔缝。锯缝深度以层厚的1/3为宜,约为6~7cm;锯缝宽度以一个锯片宽度为宜,约5mm;锯完之后用高压水车清缝,缝干燥后灌满改性乳化沥青。

2)、铺设聚酯玻纤布

这是目前我国公路对水稳裂缝处理的一种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聚酯玻纤布是一种增强公路路面性能的土工材料,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优异的耐寒性,熔点达到230℃,在摊铺时性能稳定经纬向均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吸附性好,能与沥青粘结致密;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生物性能。能更好地结合层粘结紧密,更能有效防止裂缝发展引起沥青面层拉裂。

对水稳裂缝的防治一直就是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课题,原来有采用对施工好的水稳基层提前进行预锯缝的预防方法,使裂缝照着预计的地方发展,但这种方法在试验当中效果不理想,现在也没有进行推广。现在还有专家提出想采用在已完成的水稳基层上再用大吨位的压路机将其提前振裂的方法来预防反射裂缝,目前还没进入具体试验阶段,希望将来在有条件允许的项目可以进行一下试验。总之由于公路建设的复杂性和道路本身的特点,使得水稳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和水稳定性好的特点,该结构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交通量较大的公路路面的基层,但裂缝的治理一直没找到很根本、有效的措施,也就要求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施工组织、质量控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认真细致的完成每一个环节,尽量减少裂缝。我的技术交流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水泥的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要求规范

水泥稳定碎石一般适用于基层或底基层,厚度一般在15~22cm,为保证其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了水泥碎石的施工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仅是对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图纸、标书中《技术规范》、合同附件等中“水泥稳定土”一章的补充,请各单位一并执行。 1.0 材料 1. 1 路用的水泥、石子、砂等材料必须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1. 2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且宜用325#矿渣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严禁使用。水泥品牌的选用应考虑其质量稳定性、生产数量、运距等各种因素。水泥每次进场前应有合格证书,每200T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标号进行抽检。 1. 3 碎石: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93中第 2.2.1.6中2#级配要求。为了施工方便,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其粗集料的压碎值、各种粒料的筛分(主要检查所进料的颗粒级配的偏差情况),0.5mm以下细土的塑性指数,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应符合JTJ034--93中的要求,上述材料进场后的试验项目每2000m3做2个样品试验。 1. 4 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碎石的施工。 2.0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2.1 组成设计原则:①粉料含量不宜过多.②在达到强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水泥剂量,但不小于4.0%.③改善集料级配,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用量不大于6%. 2.2 水泥剂量的配制可采用4%、4.5%、5%、5.5%、6%五种剂量。 2.3 每种剂量的试件制取9个(最小数量)。 2. 4 试件必须在规定的温度(20±2℃)保湿养生6天,浸水养生1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并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偏差系数,并计算RX(1-1.645Cv)是否大于Rd(本工程设计强度为 3.5MPa)。设计剂量要选用满足强度的最小剂量,并不超过6%。 2. 5 根据设计剂量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试验,并通过试验确定应该控制的延迟时间。 2.6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较设计剂量增加0.5%。 3.0 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控制标准。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路基部分 一、路基回填质量问题 1、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原因:1、路基填土中含有机物质。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预防措施: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 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 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2、带水回填 原因:1、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 预防措施:1、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2、应提前进行路基的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的积水要及时抽排。 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的要用人工进行排除。 二、路基压实质量问题 1、路基压实度不足 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2、压路机质量偏小。3、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规定值。 预防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4、应在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原因:1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 —75cm) 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两侧需加宽0.5m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和碾压顺序,保证机具碾压到位;3、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路基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小于行车带。 3、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预防措施:1、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或换填后重新碾压。2、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三、路基积水严重、翻浆 原因:1、路基表面不平整。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3、路基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 预防措施: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2、路基表面应按设计设置横坡。3、清除过湿土、翻浆土。4、做好路面排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内部。 四、路基开裂的问题 1、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原因:1 ?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不均。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预防措施: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组织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 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 2.1 水泥 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

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 水泥。 2.2 碎石 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水 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 (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表1 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本工程设计的路面基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26cm。 (1)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层所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规范或规程的要求。稳定层采用的碎石应洁净,坚硬,有菱角,级配连续。集料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级配的规定。针、片状(≥ 1:3)颗粒含量小于20%。拌制稳定层的水泥含量为5%,不宜采用早强性水泥,在本工程中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剂量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层各材料需结合实际进场材料确定配合比。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拌和时含水量要比试验时的含水量略高,具体资料要根据现场的试验确定,主要是抵消灰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和摊铺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2)拌和、运输 我们采取集中拌和料用于施工,拌和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熟料要求均匀一致,无夹生现象,运输采用5 吨自卸车运输,运输道路要求平整,时间短,避免离析、干料现象发生。 (3)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层在摊铺前要对基层的质量进行复验,符合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后,方能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摊铺。 ①摊铺采用机械摊铺,整幅摊铺成型,避免纵向接缝的产生。摊铺时,严禁用四齿耙,严禁抛撒,摊铺成型后,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压路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带或蜂窝,并及时补充细混合料,摊铺平整。 ②摊铺时抛高度要根据试验路段试验进行确定,严禁贴层施工,摊铺时应掌握“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严禁用齿耙拉平或抛撒。摊铺后的混合料必须在2 小时内碾压完毕,采用CA25 振动压路机压实,边缘及井周用小型震动碾或人工夯实。碾压时要先静后振,先边后中,轮迹应重叠三分之一轮宽以上。碾压遍数根据现场试验路段确定,严禁在刚压实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进行压路机或送料车的转弯、调头、急刹车等,保证基层质量。混合料的碾压时间应掌握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天气炎热、蒸发快时,摊铺时间应避开中午时间。基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并保护表层不受污染和破坏。施工车辆应缓慢行驶,行驶速度不大于30km/h。 (4)养生 水泥稳定层碾压成型后,应注意早期养护,以利强度得到正常发展,特别是在施工后1 周内,灰土表面要保持湿润,拟采用覆盖麻袋湿冶养护方式,每天至少洒水2 次,不得使灰土表面发白。养生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行。 (5)质量控制措施 ①平整度可以通过两侧立模来保证,并在路中间位置每5m 打一高程桩,设立方格网,以利及时检测和发现偏差情况。 ②每层初压后用3m 铝合金直尺检查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低凹处应翻松后修整,翻修深度不得小于10 cm。 ③接缝处理 车行道采用半幅施工,要采用阶梯斜接接缝。上下层的接缝要错开。横向接缝亦采用垂直接缝形式,严禁斜接,垂直接缝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④在灰土基层施工养护期间出现的收缩、开裂及施工接缝,要采用400g/m2土工布进行处理,防止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上。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理分析(最终版)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理分析(最终版)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理分析 作者:黄从存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较高,导致其极易发生温缩、干缩等裂缝,进而使道路路面出现反射裂缝,对市政道路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就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并结合现在建的朗溪街市政工程,对裂缝的处理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字: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处理 一、朗溪街工程概况: 1、朗溪街市政道路全长1584.212m,设计起于城市主要干道学苑路,止于东外环南路,并与城市次干道昆工东路在K1+106.071处相交,与理工大学一期用地校园市政道路20号路交于K0+268.905m,13号路交于K0+556.163m,7号路交 K1+046.669。设计在道路与道路相交处考虑排水顺畅及交通和行人的安全。 2、道路横断面布置 30米次干路:2×3(人行道、行道树)+2×4.25(非机动车道、行道树)2×7.75(普通机动车道)=30米。 3、路面结构层设计 车行道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层 非机动车道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层 人行道采用青石块材铺砌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大于或等于98%(重型),集料压碎值小于或等于30%,采用标号325的普通水泥,水泥剂量不超过6%,7天抗压强度3Mpa。 二、裂缝类型分析 根据市政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裂缝缝宽不超过1毫米的裂缝 通常情况下,这类裂缝具有一定的不规则性,占据了裂缝总数的70%。 (二)裂缝宽度在2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裂缝 该类裂缝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较为少见,通常出现在施工缝处。 (三)裂缝宽度超过3毫米的裂缝 该类裂缝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原材料、水泥含量以及配合比、施工或路基不均匀沉降等方面的原因。 三、裂缝形成原因 朗溪街市政道路于2013年3月中旬进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设以来, K0+260、K0+330、K0+470、K0+490、K0+650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便陆续出现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横向裂缝较多),裂缝宽度3~6mm。经试验检测和分析,判定朗溪街K0+260~K0+650段形成此类裂缝主要是由于集料、水泥含量以及配合比/施工等方面的原因。 (一)原材料 1、粒径 粒径不同的集料,干缩性也会随之改变。通常情况下,粗粒料与细粒料相比,其干缩性较小。 2、级配 级配质量高低对混合料的耐久性、稳定性、均匀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级配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混合料的质量,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防治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 3、骨料含水量 在对配合比进行设计时,通常是对干燥情况下的混合料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粒料由于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若不对骨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则极易导致无法对总体混合料进行合理的含水量控制。 4、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XX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XX公司 XX项目部 2016年12月1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XX项目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为路面工程基层,其中路床为土基的路段机动车道采用20cm3%水泥稳定碎石+30cm5%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非机动车道采用15cm级配碎石+25cm5%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路床为岩石的路段机动车道采用30cm5%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非机动车道采用25cm5%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前满足的条件 ①最后两个月连续四次沉降观测,每次沉降值<5mm(每两周观测一次)。 ②路床顶弯沉值不大于200(1/100mm)、路床压实度≥95%(重型压实标准)。 ③施工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有关规定。 2.原材料要求 ①水泥 水泥可以采用或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宜选用初凝时间三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六小时以上)的水泥,不得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受潮变质的水泥。 ②集料 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其压碎值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2%,塑性指数小于6%,液限指数小于28%,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骨架密实型水稳碎石层的集料级配范围及技术指标

③水 ④水应洁净,不能含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该按照《公路工程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一般可以采用饮用水。 ⑤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5%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的水泥剂量为5%,基层压实度≥97%(重型压实标准),七天浸水(试件在20℃下保湿养生六天后,再浸水一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不低于. 3%水泥稳定碎石采用的水泥剂量为 3%,基层压实度≥95%(重型压实标准),七天浸水(试件在 20℃条件下保湿养生六天后,再浸水一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不低于。 3.配合比设计 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取工地实际使用的水泥、集料委托有检测单位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养生7天,强度等指标达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并通过试验段确定材料配比设计的合理性,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试验路段 在正式开工之前,进行100米试验段的试铺,根据成功的试铺结果确定出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标准的施工方法、最佳的机械组合、最佳的碾压遍数、最佳的碾压程序、最佳的人员配备、合理的摊铺速度、材料的松铺系数、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 5.测量放样 中线测量,根据中线和设计宽度测定出边缘位置,在底基层上每10米设一桩,进行水准标高测量放样,并据此标高在钢丝支架上挂上钢丝(钢丝要求用4mm钢丝,每根的长度不超过200m,而且在施工前一定要拉紧,挠度不大于,拉力应不小于800N),作为摊铺施工的一条基准线。 6.拌合混合料 混合料拌和均匀,配合比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重量比掺配,在正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量、水泥剂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且混合料拌和时的水泥剂量按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如调整级配,须得到监理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裂缝形成机理、裂缝状况、开裂原因,提出了裂缝处理措施,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处理措施 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与应用 通常我们说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是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各种集料和土类,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路面基层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的优点有:承载力大,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同时施工易于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配套设施操作方便、工程投资较低、养护维修方便等;是一种优良路面基层材料。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逐渐大量应用于交通量较大的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它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朗化和清晰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裂缝问题,怎么样合理有效的处理裂缝问题是目前水稳基层应用的重点。 二、裂缝的危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在施工或运行时容易产生裂缝,这类裂缝成直线缝长不等,一般在基层顶面沿横向开裂缝宽4mm左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有些在水稳层养生时就开始出现,有的是由于通车后在荷载的作用下才出现。随着基层裂缝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基层的强度,并且裂缝发展会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拱。如果出现的裂缝不及时处理,裂缝内会渗透进入雨水导致自由水充满基层裂缝缝隙和沥青混凝土中,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面层会被剥离,路面会变得碎裂、松散,同时基层的细集料形成泥浆被挤出路面,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影响整个路面的运行。 三、裂缝产生机理 (1)裂缝产生原因 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据统计发现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环境作用的结果,通常有干缩和温缩。干缩主要是水分在水泥稳定碎石层蒸发,随着空隙和毛细管孔中的水不断散失,在毛细管张力作用下使得管孔径变细,引起收缩。一种是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因热胀冷缩的作用破坏固相颗粒间结构而产生的裂缝统称为温缩裂缝。一类是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主要包含疲劳裂缝。受到垂直或水平应力荷载的作用,结构层底的弯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基层内部产生超过材料的容许抗拉极限应力,基层底便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1、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 治理方法: 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2、摊铺时粗细分离 现象: 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 危害: 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 治理方法: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3、压实度较差 治理方法: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4、基层出现松散现象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5、平整度差 治理方法: 加强混合料拌制过程的规范性;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加强基层碾压的规范性,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成活的基层面上;采用拉线控制虚铺高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碾压前及时填补;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 6、标高控制差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加强基层顶面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复核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对控点的密度则考虑为: 有竖曲线段每10m放样一点;按照规范再根据施工经验确定基层的虚铺系数,基层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并及时调整虚铺系数;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强调拉线后的校对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水稳性,初期强度较高,后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是一种适合多种工作环境的良好的结构层,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但是水泥稳定基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水江到界石段L3合同段路 面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招标文件;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水江至界石段L3合同段路面工程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3. 4.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及多年路面水泥稳定 碎石底基层施工经验。 二、计划开工日期: 预定开工日期:2006年12月20日 三、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量: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工程数量表 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主要材料数量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主要材料数量表 五、施工准备:。 1.原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重庆市天助P.O32.5级水泥; 2)碎石:选用姜家智鑫建材碎石厂的碎石; 3)水:选用地下水,水质洁净无污染,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技术准备: 1)内业准备:熟悉招标文件、施工规范、标准及专用技术规程对设计图 纸进行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技术交底; 2)外业准备:施工所用导线的复测、水准点增设工作以及施工控制桩的 测量工作等均已经完成,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呈报监理工程师已 审核签认; 3)施工界面验收:该段垫层己铺筑完成,经过对其压实度、宽度、横坡、 弯沉等各项指标的检测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对表 面垃圾、浮尘各种物经过清扫等措施已清理洁净;并上报监理工程师 审核签认。 3.机械设备准备: 底基层拌和设备已进场安装完毕,摊铺设备、碾压设备、运输设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我国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均匀沉降裂缝 (一)原因分析 裂缝多属贯穿性的,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一般与地面呈45°~90°方向发展,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有较大关系,而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结构和结构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另外由于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地拆模,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裂缝。 (二)预防措施 1、对软硬地基、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与加固。 2、避免在较深的松软土或回填土上预制构件,如预制应压实加固。 3、构件预制场地不应设在冻土上,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 (三)治理方法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严密;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到排出气泡为止。 2、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二、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一)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二)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三、露筋: (一)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二)产生的原因: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建筑施工-工程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探讨及防治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探讨及防治措施 [摘要]目前我省城市道路、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部分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中其技术指标控制不好或受外界环境、温度、气候、荷载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产生裂缝现象,处理裂缝目前又没有成熟的办法和相关技术措施。本文根据历年来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就此进行探讨和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稳层裂缝探讨预防处治 一、概述 用水泥稳定粗粒土(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和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为碎石或砾石,简称为水泥碎石或水泥砾石。 水泥稳定碎石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其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增长,其力学强度还可视工程需要进行调整。其特点是:强度高,水稳性好,抗冻性好,耐冲刷,温缩性和干缩性均较小,是一种优良的路面基层材料。然而水泥稳定碎石料也有其与生俱来的缺点:主要是脆性大,从而导致对温度和湿度敏感性强,易因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产生裂缝并反射到路面,导致路面强度和使用性能大大降低,产

生冲刷和唧唧浆现象,这也是路面工程不可忽视的病害。 二、产生裂缝的现象 水泥稳定集料基层是将一定级配的集料与水泥和水一起拌和后,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成型,经过养生达到一定强度的路面基层结构,此基层是一种半刚性结构。水泥稳定基层容易产生裂缝的同时已是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破坏的关键因素。这种裂缝,一般在基层顶面沿横向开裂多为等间距,成直线型,缝长不等,缝宽在0.5~3.5mm左右。较早出现裂缝是在水稳层养生过程中开始出现,有的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后在荷载的作用下出现,这是由于水稳层出现裂缝并引起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相对的反射裂缝。 三、裂缝的危害 基层裂缝的危害有二个方面:一是降低基层的整体强度,二是发展后会形成反射裂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拱。出现第二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雨水从裂缝内向下渗透,沥青混凝土和基层裂缝缝隙处充满自由水,在车辆荷载反复冲击下,就会使沥青混凝土中粘附在碎石表面的沥青剥离,基层的细集料形成泥浆被挤压出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洞、碎裂、松散,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基层裂缝的危害较为常见,直接影响到了路面行车的速度和安全。 四、裂缝产生的原因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工艺流程: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试验→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调试拌合机→测量放样→运混合料→摊铺碾压→复测→接缝→养生 2、操作工艺: (1)混合料配合比的组成设计6d保湿养生及1d浸水抗压强度应满足>3.0Mpa的要求,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的水泥用量,最佳含水量和拌合料比例; (2)工地实际水泥剂量应略高于试验剂量0.5%-1.0%,因采用厂拌法施工,只增加0.5%; (3)调试拌合机:在正式拌合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通过筛分检查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并测定混合料含水量,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若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4)混合料拌和: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拌和前反复调试好机械,以使拌和机运转正常,拌和均匀。各成分拌和按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和时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进行记录。随时抽查混合料的级配及集料的级配。拌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2%,并根据天气状况及运输距离的远近调整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一般不少于0.5%,最多不超过1%。在拌和过程中随时采用EDTA曲线法抽测水泥剂量,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无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5)运混合料: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进行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拌和到现场压实成型的时间不得超过延迟时间。当运距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装载高度以防离析。运输混和料的自卸车,应避免在未达到养生强度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以减少车辙对已碾压成型的稳定层造成损坏。 (6)摊铺:a、确定松铺系数: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通过试验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通病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 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偏大 2、碎石级配路细料偏多 3、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 1、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 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内中值 3、加水应严格控制 4、控制施工温度,工期的最低气温不小于5度。 二、透层油与基层表面不粘结 形成原因: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杂物未清扫干净 2、乳化沥青破乳凝结速度太快 3、乳化沥青的材料质量与石料粘附性较差。 防治措施: 透层油在施工前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清扫、水洗、风吹等工序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杂物 1、选择慢凝乳化沥青。 2、选择与石料粘附性好的优质乳化沥青 三、路面面层离析 1、混合料集料公称粒径与路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级配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 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料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路面百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1、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 粗集料滚落锥底。 2、摊铺面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 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半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六、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 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2、碾压温度不够 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 压路机未走到边缘 标准密度不准。 防治措施: 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级配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 要求。

3、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面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 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5、严格马歇尔试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 七、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 1、装卸、摊铺过程中所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数量不够,导致局部漏压。碾压温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 1、装料过种中料车应前后移动,运料车应覆盖保温。 2、调整好摊铺机送料器的高度,使布料器内混合料饱满 齐平, 3、合理组织压路机,确保压轮的重叠和压实遍数。 八、沥青面层空隙不合格 1、马歇尔试验空隙偏大或偏小 2、压实度未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广州北部地区(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段工程ND18标位于花都区东部,起止里程K39+586.5~K41+816.5全长2.23km。根据设计,本标段路面结构层分为: 1、主线 20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8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匝道 26cm水泥砼面层+15cm贫砼基层+25cm未筛分碎石底基层 二、主要工程量: 三、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三.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2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1)水泥:采用32.5普硅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

本工程采用炭木牌(专用)缓凝水泥,根据试验,初凝时间在3.5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在7小时以上。 (2)碎石:压碎值底基层不大于30%,基层不大于26%,针片状总含量不超过20%,且不得含存粘土块,腐植物质。 集料要满足级配要求,根据本地区材料供应情况,选择3种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筛后,通过计算找出合适的比例,再按此比例组成符合要求的混合集料。 (3)配合比设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水泥用量与符合级配要求的集料拌匀后,进行重型击实,确定最佳含水量的最大干密度,并制作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即指两项试验结果可提出配合比设计报告,如不符合时重做试验。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确定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试验,确定合适的最大允许延迟时间,并据此控制施工。 2、试验段。在进行基层、底基层施工前,先做试验段 (1)试验段长度不少于100m,规范要求不少于600㎡; (2)基层、底基层应分别进行试验; (3)通过试验检验材料配合比、施工机具设备、工艺方法的正确性; (4)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通常为1.30~1.35),碾压次数、碾压速度、摊铺进度、每段作业长度等。 (5)试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试验后要对质量指标、外观检查进行抽检,并依此写出试验报告。 (6)本标段的试验段设在K41+690~K41+590左侧面积约1500㎡。 3、施工放样 复测路控制中线、边线及标高控制点,放出水稳层施工控制边线,并在边线位置打边桩,边桩上打点(路称“红印”)作为每层水泥稳定碎石顶面控制标高。 底基层开工前,应对下表面路基进行平整度、密实度及弯沉值进行复测,上有在路订的平整度、密实度、弯沉值、高程、宽度、横坡符合文件要求,并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点后,才能进行底基层的施工。 三.3水稳层摊铺及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BP3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的 分析和处理措施 半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 振动成型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特点是:低强度(强度合格)、低水泥剂量、抗裂性好。 振动成型骨架密实结构基层抗裂机理归纳为: 1、成型方式使室内试验与现场振动碾压施工基本一致,室内振动成型试件的强度与现场取芯的强度一致,施工的均匀性提高。 2、骨架密实结构级配优良,生产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在很小的范围内浮动,混合料均匀,强度均匀。 3、细集料降低,0.075cm以下粉料含量控制在3%以下,0.075mm 以下粉料含量是造成裂缝的最重要因素。 4、水泥剂量降低,最佳含水量变小,水泥浆水化反应变慢,强度增长均匀,收缩产生的应力均匀,应力集中小,抵抗开裂的能力增强。 5、压实度提高,混合料的粘结力增大,抵抗应力的能力增强,混合料的空隙减小,干缩应力减小,混合料中多余的水分被挤出,水泥水化反应变慢,强度增长均匀,应力集中减小。 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养生是一个关键环节,影响着强度的成型、裂缝的多少。如果洒水不及时,强度上升就不均匀,造成应力集中。基层强度的形成,与养生密切相关,碾压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覆盖洒水保湿养生七天以上,保湿养生七天基层强度约为基层最终强度的70%,下基层养生七天后,方可进行上基层施工。上基层施工完成可直接洒透层油,渗透效果最佳,或进行保湿养生。

骨架密实结构七天取芯强度芯样特点:由于基层强度形成较慢,受水泥胶浆强度和骨料嵌挤作用,混合料粘结力没有充分形成,七天强度与28天强度相差大,七天取芯强度与设计强度比较接近,振动成型方法可以用室内强度有效控制室外强度,施工的均匀性对基层的抗裂效果影响很大。 BP3标段的裂缝大多为半幅贯穿,裂缝分布情况见附件。 几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我标段按照指导意见施工,并进行覆盖洒水保湿养生七天,七天后揭开土工布(裂缝没有发现)不再洒水,亦没有封闭交通;在基层强度增长过程中,受高温天气影响,混合料强度增长快,受干缩膨胀和荷载的影响,产生应力集中,薄弱之处出现了规则裂缝。 同时迎检开放交通较早,由于养生的不均匀性,部分裂缝间距较小。 早期裂缝的出现,暴露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配合比; 2、控制水泥剂量、控制含水量、控制细集料用量; 3、加强施工控制,确保施工的均匀性; 4、加强保湿养生,并由七天覆盖洒水保湿养生增加为十天以上; 5、及时喷洒透层油。可能的情况下,养护期结束,立即进行沥青封层或透层油的施工,及时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这样水稳层裸露在外面风吹日晒雨淋的时间短,能有效地减少“重复干缩”产生的裂缝。封闭交通; 6、做好中央隔离带纵横向排水系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前被我国各地城市道路、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部分采用,多种影响施工质量的病害在施工中由于其技术指标控制不好或受外界环境、温度、气候、荷载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本文探讨和提出防治措施,谨供参考。 标签:水稳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适合多种工作环境的良好的结构层,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水稳性,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初期强度较高,随龄期增长后期强度也会增长。做为一个综合过程,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本文加以探讨。 1 基层摊铺质量由于下承层质量不达标而受到影响 1.1 原因分析①大面积起皮、深度裂纹以及平整度较差等现象是由于下承层(一般为二灰土底基层)施工质量较差;②下承层质量由于下承层使用的原材料不合格或不达标而受到影响;③各项指标由于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意识淡薄而不能满足要求。 1.2 预防措施①有针对性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工程技术交底范围和力度,减少人为质量问题出现;②本着“宁高勿低”的原则进行素土层控制,及时提示或要求提高二灰土层厚度;对于小范围的标高偏低的情况,精确控制二灰土碾压前标高,防止出现“起皮”现象,不得使用松散的二灰土进行补充;解决路拌期间拌合设备轮迹产生的夹层;③加大混合料及各类原材料试验检测频率,严格控制下承层使用的各类原材料进场质量,保证原材料质量,从而保证混合料质量;④确保二灰土施工质量,加强碾压;⑤减少裂缝,及时检查确保混合料含水量满足碾压要求;⑥加强养护,减少裂缝出现。 2 强度偏差 2.1 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对稳定效果的影响。②水泥稳定集料级配不好。 ③水泥由于含水量不合适而不能在混合料中完全水化和水解,影响强度,发挥不了水泥对级配碎石的稳定作用。④水泥、级配碎石和水未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且拌合得不均匀,施工碾压时间拖的过长,使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下降,破坏了已结硬的水泥胶凝,碾压完成后没能及时的保湿养生。 2.2 预防措施 ①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矿物成分和分散度对稳定效果有明显影响。②材料首先选碎(砾)石和砂砾,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和砂砾。 ③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均匀拌合混合料,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差 3.1 原因分析①拌和站混合料不够均匀,碾压过程不均匀沉降;②碾压过程控制不严格,混合料摊铺过程使用机械不一样,造成局部低洼;③未及时人工消除碾压接茬部位的高岗或压路机停在刚碾压完的混合料上的低洼带,机械碾压过程不规范;④下承层平整度差,影响基层摊铺质量。 3.2 预防措施①加强拌和站巡视力度,加强混合料拌和过程的规范性;②严禁压路机在碾压结束后停放在刚碾压好的基层面上;③防止出现平整度较差现象,及时提示现场管理人员安排专人对压路机碾压接茬部位进行人工整平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附件5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1工程范围 K0+000-K49+957、732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岸连接线高速公路,路线全长49、958公里。主线路面底基层采用低剂量水稳碎石厚度20厘米,基层采用38cm厚得水泥稳定碎石。 2 应用标准与规范 2。1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2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3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4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5中华人民共与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各部结构,确定合理得施工工艺。 3.1.2对全线得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1、3选定料场,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得配合比。 3、1、4详细了解现场施工环境,编制切实可行得施工方案,并详细进行技术交底、 3、1。5做好安全防卫与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天气、施工机械等对生产人员得生命财产够成威胁。 3、1、6制定关键工序控制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夜间施工措施。 3.1。7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必须在其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1、8测量放样,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段每10m放一中桩、边桩,小半径曲线处(匝道)每5m放一中、边桩,测量其高程并计算其要求调整得高度,做为钢丝基准线得标准。 3.2施工设备 3、2.1生产设备:水稳拌合站、满足水稳拌合站产量得装载机。 3。2.2施工设备:水稳摊铺机、运料车、压路机、洒水车、推土机、平板夯等。 3、2。3测量器具:全站仪、水准仪、卡尺、钢钎、钢丝线等、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出现横向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出现横向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字数:2550 来源: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年7期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组织经验,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原因;防治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根据水泥、碎石、砂和水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的路面结构层承重结构,也是底基层与路面两层的中间结构,它具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它和水泥砼路面一样施工工艺要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具有强度高且水稳定性好的特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作为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容易产生裂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直接影响到了路面行车的速度和安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组织经验,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1.裂缝形成原因 分析裂缝形成过程,大致分为初期收缩裂缝,中期内应力裂缝,后期荷载外力裂缝3个阶段。 1.1初期收缩裂缝 水泥稳定基层完工后30d局部路段产生横向裂纹,缝宽1mm~3mm,横向贯通或半贯通,垂向深度为水泥稳定基层厚度的0.3~0.5倍。初期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压实后的水泥稳定基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和水泥水化作用使水份不断减少,产生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作用以及材料矿物晶体、凝胶体层间水的作用、碳化收缩作用等,使水泥稳定基层压实体发生体积收缩,形成收缩裂缝。 1.2中期内应力裂缝 沥青砼路面下面层铺筑后90d即有少量反射裂缝产生,水泥稳定基层铺筑后6个月大部分裂缝基本形成,90%的裂缝横向和垂向均已贯通水泥稳定基层和沥青砼面层,水泥稳定基层形成了长度不等的相对独立的受力板块。一般开裂地段裂缝间距在 50m~100m之间,严重开裂地段裂缝间距在6m~30m之间,裂缝宽度为 1mm~5mm。一年后裂缝有少量增加和扩展,裂缝数量在上年基础上增加5%~8%,缝宽普遍增大,一般为5mm,局部地段增加到10mm。 1.3后期荷载外力裂缝 中期内应力裂缝基本形成以后,长度不同且相对独立的水泥稳定基层板块,受底基层的支承,支承面强度高的部位形成相对支点,强度低的部位形成相对悬空。用相对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