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相关产品

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三)中指出,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

(1)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包括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2)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包括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3)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包括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按照材质领域可以将食品相关产品分为纸、竹、木、纤维、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玻璃、消毒剂、洗涤剂、涂料、油墨等;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开始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可以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分为包装类、容器类和工具类三大类,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和食品用工具六个单元。

如:保鲜膜、食品用塑料袋、塑料瓶、塑料罐、塑料盆、塑料碗、塑料吸管、塑料壶、塑料菜板、塑料瓶盖等产品。

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开始对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在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可以将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制品分为包装类和容器类两大类,食品用纸包装和食品用纸容器两个单元。

如:茶叶滤纸、鸡皮纸、食品包装纸、玻璃纸、半透明纸、食品羊皮纸、纸袋、纸盒、纸碗、纸杯、纸餐具等产品。

塑料制品代号的含义

塑料制品的标志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瓶底的数字及代码”是塑料制品标志的一部分,“数字和代码”分别指该塑料瓶本身主要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常见塑料材料有7种,分别用数字1~7标注。

1代表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饮料瓶不能循环使用装热水,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

2代表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

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代表PVC,即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代表LDPE,即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都是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代表PP,即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

6代表PS,即聚苯乙烯

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代表PC及其他类

PC是聚碳酸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制造矿泉水桶、太空杯等。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

塑料制品在平时的使用中,尽量少装热水、热食,不是微波炉专用塑料制品,不用微波炉加热。此外,塑料制品也别长时间放在冰箱里,尤其是冷冻室,低温会导致塑料降解,增加有害化学物质进入食物中的危险性。解冻时最好去掉塑料袋或从保鲜盒中拿出来。

塑料制品的选购

食品用塑料包装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树脂本身;②树脂中残留的有害单体,老化产生的有害物质;③树脂

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④不良商家使用的回收塑料中的不明污染物。

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包装制品(如塑料包装袋和密胺餐具)在选购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包装食物过程中带颜色的塑料包装袋是不能盛熟食的,尤其是装带油的和热的食品。因为,有颜色的塑料袋遇到油和热,颜料容易渗出来污染食物,包括白色的塑料袋也不安全。

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看包装表面。购买塑料袋时,看外包装上是否标明“食品用”字样。

②用水泡。把塑料袋泡在水里,摁到水底,很轻松地浮上来的是可以装食品的,带颜色的塑料袋在水里面浮不上来,则不能装食品。

③用手搓。用手轻轻地揉搓塑料袋,可以装食品的塑料袋感觉有一种细细且润滑的感觉。不能装食品的塑料袋则感觉有颗粒,比较滞涩。

出品食品企业产品说明书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凉冻食品:碗仔翅(汤) 所用原、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原料:鸡肉、粉丝 辅料:味精、盐、大美极、姜内包装材料:PP胶杯、PE胶膜外包装材料:纸箱 产品特性(化学、物理、生物特性)项目:指标: 水份:≤95 总砷(以As计)/(mg/kg) ≤0.5 铅(Pb),mg/kg≤0.5 镉(Cd),mg/kg ≤0.1 汞(Hg),mg/kg , ≤ 0.3 黄曲霉毒素B1 , ug/kg ≤ 5 菌落总数/cfu/g ≤100000 大肠菌群/ mpn/100g ≤23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霉菌计数,cfu/g ≤50 包装类型PP胶杯包装,PE胶膜封口,外包装入纸箱 保存方式储存及运输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4℃以下,运输时不得与有毒、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应防止挤压、曝晒、雨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雨、防晒。 保质期4℃冷藏15日 预期用途适合大众消费者食用(即食) 卫生质量标准出口地区卫生标准:《香港即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2001年9月其他 (食用方法) 将带包装产品放入微波炉内加热2-3分钟,打开包装即食。 填写说明:1.产品名称应采用能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2.所用原、辅料应填写配料清单;3. 产品特性指水分活度a w,pH等;4. 产品规格指内、外包装的材料及包装形式;5. 保存方式指贮藏温度及其他贮藏条件;6. 预期用途指产品预期使用者和使用方法(如即食或进一步加工处理后食用等);7.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进口国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标准名称和标准编号。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凉冻食品:皮蛋瘦肉粥 所用原、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原料:皮蛋、大米、猪肉 辅料:味精、盐 内包装材料:PP胶杯、PE胶膜外包装材料:纸箱 产品特性(化学、物理、生物特性)项目:指标: 水份:≤95 总砷(以As计)/(mg/kg) ≤0.5 铅(Pb),mg/kg≤0.5 镉(Cd),mg/kg ≤0.1 汞(Hg),mg/kg , ≤ 0.3 黄曲霉毒素B1 , ug/kg ≤ 5 菌落总数/cfu/g ≤100000 大肠菌群/ mpn/100g ≤23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霉菌计数,cfu/g ≤50 包装类型PP胶杯包装,PE胶膜封口,外包装入纸箱 保存方式储存及运输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4℃以下,运输时不得与有毒、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应防止挤压、曝晒、雨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雨、防晒。 保质期4℃冷藏15日 预期用途适合大众消费者食用(即食) 卫生质量标准出口地区卫生标准:《香港即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2001年9月其他 (食用方法) 将带包装产品放入微波炉内加热2-3分钟,打开包装即食。 填写说明:1.产品名称应采用能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2.所用原、辅料应填写配料清单;3. 产品特性指水分活度a w,pH等;4. 产品规格指内、外包装的材料及包装形式;5. 保存方式指贮藏温度及其他贮藏条件;6. 预期用途指产品预期使用者和使用方法(如即食或进一步加工处理后食用等);7.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进口国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标准名称和标准编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送审稿) 发布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 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如确有必要制定某类食品添加剂的专项卫生规范,应当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基本要求 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企业应建立、实施并遵守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保质期内产品应保持应具有的功能性。产品的标识应符合相应的国 家标准、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 采用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酶制剂、复配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生产企业的选址、厂区 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要求应符合的相关要求。附录适用于产品标准中有微 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以及酶制剂类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监控。 鼓励可用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选址 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 不应选择对产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应整洁卫生。 厂区应合理布局,生产区、生活区等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厂区内的道路应硬化。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预防虫害控制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的孳生。 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污沟渠等设施应保持畅通。 企业应根据情况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废弃物的存放不应对产品生产造成污染,有特殊要求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生产区不得生产和存放有碍产品卫生的其他物品。 厂房和车间 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生产场所、包装场所、 仓库、检验场所等生产用房,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 厂房和车间的内部设计和布局应满足产品生产操作要求,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 合理,既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且能防止生产中或工序间发生交叉污染。 1 / 6

食品相关产品介绍

食品相关产品介绍 食品相关产品是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从而可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的各类产品。具体包括三类: 一是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和制品。如: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加工设备以及涂料等。 二是食品添加剂。如:食用香精香料、食用色素、酵母等。 三是食品生产加工用化工产品。如:洗涤剂、消毒剂、润滑剂等。从材质上包括:塑料、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 食品相关产品对食品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食品相关产品是食品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食品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与它接触的相关产品的影响而发生不安全问题。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相关产品自身在生产制造中发生问题。如设计问题、制造问题; 第二,相关产品自身没有问题,但是在与食品接触后发生问题。如:不同材质的相关产品与不同的食品接触以及不同的保质期和保存方法等,会引发食品的酸碱的、物理的或其他化学的方面的变化。这类问题大多是潜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蓄积,进而凸显出来。

食品相关产品知识介绍 1.什么是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指用于包装、盛放和加工食品,并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由塑料、纸、金属、竹木、搪瓷、陶瓷、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材料制成的包装袋、保鲜膜、饮料瓶、餐盒、水杯和菜板等制品。 2.现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标准中主要质量安全指标有哪些?主要质量安全指标作用是什么? 主要质量安全指标有:蒸发残渣(水)、高锰酸钾消耗量、甲醛(4%乙酸)、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 蒸发残渣是为了控制包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包装内容物如水等液体时析出残渣的可能性。产品的蒸发残渣不合格,这样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食品质量或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在1L浸泡液中的还原性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样品以规定浸泡液浸泡后,测定其高锰酸钾消耗量,表征可溶出有机物的情况。产品的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合格,这样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致使不明有机物进入食物,人体食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甲醛含量,是用4%乙酸浸泡制品0.5h,考核从三聚氰胺成型品析出到浸泡液中的甲醛的量。甲醛含量过高,对人体是有害的。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中兽药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生产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畜禽及其产品的生产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兽药管理条例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药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进口兽药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兽药停药期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

A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 兽药 veterinary drug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包括化学药品、抗生素、中药材、中成药、生化药品、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剂、放射性药品、外用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3.4 微生态制剂 probiotics 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工艺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制成的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的制剂。 3.6 产蛋期 egg producing period 禽从产第一枚蛋至产蛋周期结束的持续时间。 3.7 泌乳期 duration of lactation 乳畜每一胎次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的持续时间。 3.8 休药期 withdrawal time;withholding time 停药期 从畜禽停止用药到允许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一.锅具 精心设计的白雪皇后锅具,配 套齐全,组合多用,满足煎、煮、 炒、炸、炖、焖、蒸、烤等各种烹 饪方式;独特的低温免水煮食法及 层叠煮食法,让您简单、便捷地烹 饪出各式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 菜肴;拥有卓越的六大优势:低温 免水,锁住营养、层叠煮食,缤纷 佳肴、优异材质,坚固安全、人性 设计,精致工艺、节能高效,物超所值、易于收藏,节省空间,开启健康新“食”尚。 二.营养保健食品 健活聪,全球营养补充食品优质 品牌。自1934年推出第一种多种维生 素/矿物质营养补充食品以来,始终以 其卓越的品质、广泛的科学研究、严 谨的有机种植及先进的生产工艺,为 人们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补充食品及多种调节人体机能的 功能性保健食品,帮助人们达致理想 的健康。 健活聪营养保健食品1998年进入 中国以来,先后推出了营养补充食品系列、功能性食品系列、儿童营养食品系列等三大类产品,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6种健活聪产品还被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确定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专用产品”。 三.美容化妆用品 靓女,世界著名美容化妆品品牌, 根据Euromonitor(全球消费市场调 查及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1999年 至2003年全球零售营业额的调查, 靓女稳居面部护肤品及化妆品类全 球最畅销高档品牌五强之列。 凭借尖端科技的开发、运用和产 品的自行生产,靓女缔造卓越品质。 在皮肤护理领域,靓女护肤品精选天然成分,采用专利配方,从日常护理到深层养护,为肌肤提供全面的清洁、调理、滋养、美白与修护,令肌肤健康润泽,焕发自然光采;靓女彩妆品根据国际最新时尚和颜色潮流设计,色泽自然,质感轻盈、柔滑,可因应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个人喜好,为妆容增添明媚色彩,持久自然,令您更添朝气与活力!

(产品管理)食品企业如何创新产品

(产品管理)食品企业如何 创新产品

食品企业如何创新产品 案例:广东某食品企业的王总最近比较烦,公司今年刚开发的壹个系列产品投放市场二个多 月了,总不见翻单。跟据各个市场业务人员反应上来的情况,第壹批货铺到市场上后,动销情况 很差,有些超市连续几天均卖不出去壹包产品,只有特价促销的时候才动壹下,可是销售的利润 仍根本无法支撑促销费用。当下经销商均嚷嚷着要退货,当初承诺经销商的进场费、条码费等因 为没有续单均无法兑现,甚至有些经销商放言再不兑现就终止合作。王总见着销售报表发了愁, 为这些新品开发及上市,已经投了壹千多万啊,就这种现状,继续投钱,市场就像是个无底洞, 不投吧,市场上的那些货仍有仓库里积压的大批包材怎么办,如果不继续推的话,前面的钱就打 了水漂了,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食品企业均曾经遇到过上面这样的情况,那么要怎样才能避免出现新品上市的尴尬,让新产品成为企业壹个新的利润来源呢?笔者认真分析了近俩年市场中做的比较好的产品,发现成功的新品上市均有符合壹些基本原则,如果遵循这些原则,企业开发推广新品成功的机率会大很多。同时,根据这些产品的特性,总结出壹些产品开发的方法,希望对中小食品企业于新品开发方面有所帮助。 壹、新品开发原则 1、目标市场清晰:产品的定位要清晰,很多厂家均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卖给市场所有的消费者,这是个很美好的愿望,但往往是很难实现。即使是百事可乐这样的品牌,它的定位也只是有壹定消费能力的年青人。准确的定位会给后面的传播、推广的目标更为清晰,费效比更高。 2、市场容量足够大:目标市场的容量要能给这个产品至少3-5年的发展空间。比如,有些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于患有糖尿病的特定人群,于产品开发和推广上投入了大量的费用,可是由于目标人群量的限制,最终产生的销量,均无法收回投入的成本,盈利更无从谈起。这类产品往往作为补充型产品来运作,如果作为重点产品操作,最终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3、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每个产品均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的市场进入期到衰退期,长者上百年如可乐、传统饼干等,短则壹年半载如蛋黄饼、儿童用的异型瓶装水。影响产品生命周期有诸多因素:行业的生命周期及某个品类的生命周期决定产品的最长生命;产品的质量决定产品的最短生命;产品的推广手段、竞争状态、可替代性等等均会影响到特定产品的生命周期。 4、盈利空间较大:产品上市之初的定价壹定要留下较大的利润空间,为以后保证渠道的利润、产品的促销、应对对手的竞争、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等留下足够的可操作空间。最忌讳新品上市就以低价打市场,希望以此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但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产品进入无利润区,退出市场。 5、具有差异性:分析和竞争品牌是否存于差异性,差异性能够是产品功能的差异、价格的差异、渠道的差异、定位的差异等,只有你的产品存于差异性,才有可能具有壹定的竞争优势。

绿色食品产业具体分类体系

1.绿色食品具体分类体系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1.A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为了和国际相关食品接轨,在标准上与其一致。目前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达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的要求,AA级绿色食品已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条件,这是AA级与A级的根本区别。 (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而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种类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按商标分类划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类食品具备条件的均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发布《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分级标准》 (1)中国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是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无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无污染源对该地区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上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具体的保证措施。 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各个环节必须具有遵守的规范程序,以及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原则。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参照国际、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于现行标准,有的还应该有检测项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质量和卫生标准两部分,其中卫生标准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污染和有害微生物污染。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装潢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的单位,应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手册》对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国形、编号规范等要作严格规定,同时加上了应用示例。 在参照国外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有关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

(2)AA级绿色食品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O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加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八八级绿色食品产地的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②生产操作规程。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其评价标准采用《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③产品标准。AA级绿色食品中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其他指标应达到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行业标准(NY/T268—95至NY/T292—95)。 ④包装标准。AA级绿色食品包装评价采用有关包装材料的行业标准、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及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及其他有关规定。绿色食品标志与标准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 (3)A级绿色食品标准: ①环境质量标准。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与AA级绿色食品相同,但其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绿色食品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

食品公司企业简介范本

麦档网文库 https://www.doczj.com/doc/a812208303.html, 食品公司企业简介范本食品公司企业简介范本 ***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投资总额10亿港币,2011年销售额43.7亿元,纳税额4.7亿元,是***市纳税第一名的外资企业。公司目前的生产基地座落于***东城,四个厂区总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拥有45个大型现代化车间,250多条一流自动化生产线,350多台尖端的高速包装设备。主要生产糖果、糕点、沙琪玛、果冻等糖点休闲食品,产品畅销海内外。 品质稳定、安全美味的徐福记产品,屡获消费者评选为休闲食品满意度第一名的品牌。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调查:1998-2010年“徐福记”糖果连续13年荣获“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徐福记”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名牌”、 “驰名商标”等称号。 ***公司重视产品质量,通过了ISO22000、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清洁生产企业等认证;并积极参与国标和行标的制定工作,参与制订了国标与行标近三十 项。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重视技改技创,于2006年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与华工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实力,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公司每年提拔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产品开发与技术革新,每年汰旧换新平均推出50种以上的新品种及新口味,引导潮流﹑带动消费需求。 近年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不断转型升级引领行业潮流,并成为传统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未来企业中、长程发展,将以一流现代化的管理,全面提升品牌永续经营的实力及竞争力,持续专注深耕中国市场,为迈向世界顶尖品牌而拼搏,让『徐福记』成为糖点食品的世界知名品牌。更多好文档就上:麦档网 https://www.doczj.com/doc/a812208303.html, 1页--下载文档就上https://www.doczj.com/doc/a812208303.html,

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术语和定义、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GB 276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 A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 天然食品添加剂 natural food additive 以物理方法、微生物法或酶法从天然物中分离出来,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物,经过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3.4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chemical synthetic food additive 由人工合成的,经毒理学评价确认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相关产品标签标识相关标准汇总

食品相关产品标签标识相关标准汇总 1、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2、GB 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3、GB 134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4、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6、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7、GB 29924-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8、QB/T 4003-2010 食用香精标签通用要求 9、SB/T 10659-2012 畜禽产品包装与标识 10、GB/T 12123-2008 包装设计通用要求 11、GB/T 16830-2008 商品条码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12、NY/T 1655-2008 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 13、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4、GBT 22258-2008 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15、GB/T 32950-2016《鲜活农产品标签标识》 16、NY/T 1655-2008 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 17、SB/T 10895-2012 鲜蛋包装与标识 18、、GB/T 10346-2006 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9、SB/T 10158-2012 新鲜蔬菜包装与标识 20、NY/T 1939-2010 热带水果包装、标识通则

21、NY/T 1778-2009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 22、GB/T 30643-2014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通则 24、GB/T 25322-2010 消费品安全标签 25、GB/T 16986-2009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 26、GBT/19630.3-2011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27、SB/T 10570-2010 片猪肉激光灼刻标识码、印应用规范 28、QB/T 4631-2014 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29、QB/T 1622.4-1992 不锈钢器皿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0、GB/T 2893.1-2013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31、GB/T 2893.2-2008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2部分:产品安全标签的设计原则 32、GBT 2893.3-2010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3部分:安全标志用图形符号设计原则 33、GB/T 10346-2006 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4、GB/T 16288-2008 塑料制品的标志 35、GB/T 18455-2010 包装回收标志 36、GB 21660-2008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 37、GJB 4122-2000 军用食品包装贮运要求 38、QB/T 4631-2014 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9、QB/T 1622.4-1992 不锈钢器皿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0、GB/T 2893.3-2010 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3部分:安全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二)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二)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部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二〇一八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2 - 第二章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 - 3 - 第三章证书许可范围 ......................................................................... - 6 - 第四章附则 ......................................................................................... - 7 - 附件....................................................................................................... - 8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由各省级生产许可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下级生产许可管理部门发证。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应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一并使用。 第三条发证产品定义及范围 (一)定义 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是指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纸制品和复合纸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纸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二)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细则规定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本细则规定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 (三)单元划分及产品品种 实施生产许可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根据产品使用特点分为食品用纸包装和食品用纸容器2个产品单元,各单元产品品种见表1,各产品品种执行的产品标准见附件表B。 按企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生产的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属于本细则列出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范畴或适用范围的,企业应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取证。

食品相关产品介绍

食品相关产品介绍 食品相关产品就是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从而可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得各类产品。具体包括三类: 一就是直接接触食品得材料与制品。如: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加工设备以及涂料等。 二就是食品添加剂。如:食用香精香料、食用色素、酵母等. 三就是食品生产加工用化工产品。如:洗涤剂、消毒剂、润滑剂等。从材质上包括:塑料、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 食品相关产品对食品安全有着重大得影响,食品相关产品就是食品安全不可分割得、重要得组成部分。有些食品本身没有问题,但就是由于与它接触得相关产品得影响而发生不安全问题。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相关产品自身在生产制造中发生问题。如设计问题、制造问题; 第二,相关产品自身没有问题,但就是在与食品接触后发生问题。如:不同材质得相关产品与不同得食品接触以及不同得保质期与保存方法等,会引发食品得酸碱得、物理得或其她化学得方面得变化。这类问题大多就是潜在得,随着时间得推移不断得蓄积,进而凸显出来。

食品相关产品知识介绍 1.什么就是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指用于包装、盛放与加工食品,并与食品直接接触得,由塑料、纸、金属、竹木、搪瓷、陶瓷、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材料制成得包装袋、保鲜膜、饮料瓶、餐盒、水杯与菜板等制品。 2.现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标准中主要质量安全指标有哪些?主要质量安全指标作用就是什么? 主要质量安全指标有:蒸发残渣(水)、高锰酸钾消耗量、甲醛(4%乙酸)、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 蒸发残渣就是为了控制包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包装内容物如水等液体时析出残渣得可能性。产品得蒸发残渣不合格,这样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食品质量或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 高锰酸钾消耗量就是指在1L浸泡液中得还原性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高锰酸钾得质量,样品以规定浸泡液浸泡后,测定其高锰酸钾消耗量,表征可溶出有机物得情况。产品得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合格,这样得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致使不明有机物进入食物,人体食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甲醛含量,就是用4%乙酸浸泡制品0、5h,考核从三聚氰胺成型品析出到浸泡液中得甲醛得量。甲醛含量过高,对人体就是有害得. 重金属含量就是用4%乙酸浸泡制品0、5h,考核从制品析出到溶液中得重金属如铅等含量。 脱色试验就是主要考核餐具、菜板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得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时间:2005-12-13 16:5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前言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从2000年04月OI日实施,同时代替1995年8月颁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 --定义(增加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调整了限值); --农田灌溉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 --渔业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 --土壤环境质量(调整了评价体系和含量限值); --附录(增加了土壤肥力分级);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德中、杨林书、张从、孟凡乔、刘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三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隆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池土壤肥力分级,供评价和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时参考,列于附录之中。适用于栽培作物土禁,不适于野生植物土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3O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O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16O7-89渔业水质标准 GB5749-85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7173-87土壤全氮测定法 GB7845-87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GB7853-87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GB7856-87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GB7863-87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绿色食品:系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A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绿色食品植物生长池和动物养殖地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 4环境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

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什么标准

一、根据规定,生产经营食品首先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有地方标准,还有企业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全国统一,强制执行,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符合这个标准。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除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外,还应当符合一些具体卫生要求:第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P储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所谓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一般应注意生产经营场所空间大小与生产经营食品的数量相适应,包括产量与设备、包装条件、储存条件相适应,操作空间与生产相适应,防止食品污染。生产经营场所要及时清扫,保持干净,保持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脏乱污染源足够的空间距离。 第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第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

规章制度。第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所谓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合理,主要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设备布局要形成流水线作业,各环节要按食品制作程序进行,防止后工序产品返回前工序;二是各程序中的用具应有区别并有标识,防止混用;三是各工序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未消毒和更换工作服,不得更换工作或者接触食品。 第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消毒方法可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国家卫生要求,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 第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第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直接入口食品是指无须再加工处理即可食用的食品。小包装是指最小单位的包装,包括附有标志的定型包装。散装食品售出时必须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或者餐用具。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和餐用具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及其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如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等。 第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 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

绿色食品生产质量控制规范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为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全程监管,全面规范生产管理秩序,保障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要求,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绿色食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机构设置 (一)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副经理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食品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绿色食品生产组织协调、制度制定、生产计划、基地建设、生产监督管理,保障绿色食品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二)设立绿色食品办公室,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设负责人1名,质量监管员(内检员)1名、质量检验检测员1名。 (三)生产技术科设生产基地负责人1名,技术员2名(绿色食品技术负责人1名),保管员1名。 (四)营销科设销售员3名,管理员1名,运输员1名。 二、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公司经理)是企业法人,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负责绿色食品基地规划和建设指挥协调,负责绿色食品生产计划的审批,负责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的请示和工作衔接,负责绿色食品生产监督与绩效考核。 2、副组长负责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具体组织实施,负责绿色食品制度和生产计划的制定,负责绿色食品基地的管理工作,指导各相关部门协调开展工作,确保绿色食品基地管理和产品生产全过程相关制度的有效规范运行,负责参与绿色食品生产绩效考核与评价。 (二)生产技术科 1、生产科负责拟定生产布局、生产计划、基地建设,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规范和要求,以及绿色食品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2、科长主要负责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标准、规范和要求的监督实施。 3、基地负责人主要负责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生产标准、规范和要求的具体实施和生产管理,负责管理基地环境卫生,调查病虫害发生状况及趋势,负责拟定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统一选购药物,负责跟踪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药物效果并总结。 4、技术员主要负责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具体组织实施,指导生产人员按照生产技术规程和相关制度进行科学种植、施肥、用药,负责病虫害防治作业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负责生产记录、档案整理保管。 5、保管员负责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入库、出库验货,按照绿色食品肥料准则做好入库保管保存和发放等工作。 (三)质量监管科(绿色食品办公室) 1、监管科负责绿色食品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负责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供绿色食品生产计划,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知识培训。 2、科长主要负责绿色食品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负责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供绿色食品生产计划,协助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验收,负责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知识培训。 3、内检员(质量监管员)主要负责宣贯绿色食品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和管理要求,协调、指导、检查和监督企业内部绿色食品原料采购、基地建设、投入品使用、产品检验、包装印制、防伪标签、广告宣传等工作;配合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开展绿色食品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绿色食品相关数据及信息的汇总、统计、编制,及与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沟通工作;承担本企业绿色食品证书和《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管理,以及产品增报和续展工作;开展对企业内部员工有关绿色食品知识的培训。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和许可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新材料、新原料或新添加剂,具体包括: (一)尚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及其添加剂; (二)扩大使用范围或者使用量的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及其添加剂; (三)尚未列入食品用消毒剂、洗涤剂原料名单的新原料; (四)食品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中直接接触食品的新材料、新添加剂。 第三条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用途明确,具有技术必要性; (二)在正常合理使用情况下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不造成食品成分、结构或色香味等性质的改变; (四)在达到预期效果时尽可能降低使用量。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许可工作,制订安全性评估技术规范,并指定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作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技术审评机构(以下简称审评机构),负责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申报受理、组织安全性评估、技术审核和报批等工作。 第五条申请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审评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理化特性; (三)技术必要性、用途及使用条件; (四)生产工艺; (五)质量规格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报告; (六)毒理学安全性评估资料; (七)迁移量和/或残留量、估计膳食暴露量及其评估方法;

(八)国内外允许使用情况的资料或证明文件; (九)其他有助于评估的资料。 申请食品用消毒剂、洗涤剂新原料的,可以免于提交第七项资料。 申请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工具、设备用新添加剂的,还应当提交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资料。 申请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工具、设备用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应当提交第一项、第三项、第六项、第七项及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资料。 第六条申请首次进口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除提交第五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产品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 (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 (三)受委托申请人应当提交委托申报的委托书; (四)中文译文应当有中国公证机关的公证。 第七条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法律后果。 第八条申请人应当在其提交的资料中注明不涉及商业秘密,可以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第九条审评机构应当在受理后60日内组织医学、食品、化工、材料等方面的专家,对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进行技术评审,并作出技术评审结论。对技术评审过程中需要补充资料的,审评机构应当及时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应当按照要求及时补充有关资料。 根据技术评审需要,审评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现场解答有关技术问题,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对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研制及生产现场进行核实、评价。 需要对相关资料和检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的,审评机构应当将检验项目、检验批次、检验方法等要求告知申请人。验证试验应当在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对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应当首先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