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信息

1 背景

为了解决Web开发过程中的多人并行开发,问题准确快速定位,快速开发web程序等问题,设计此软件框架。此框架运用RESTful的风格,基于MVC模型。

2 名词解释

●MC(memcached) is a high-performance, distributed memory object caching system,

generic in nature, but intended for use in speeding up dynamic web applications by

alleviating database load.

●REST is a term coined by Roy Fielding in his Ph.D. dissertation to describe an

architecture style of networked systems. REST is an acronym standing for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3 系统设计

3.1系统架构图及说明

图3-1 系统架构图

如图3-1所示,本系统中包含三大块,控制层(URI的解析和资源的映射),数据模型层(底层基础模块、逻辑应用模块、模板引擎模块和服务层),视图层(基础模板,前端javascript 脚本和Css等)。

控制层(Controller)包括URI REST风格的驱动模式,驱动相应的控制类模块,控制类模块根据业务逻辑进行拼装起Model和View,形成一次用户的交互行为。

模块层(Model)分由逻辑模块和基础库数据模块组成。其中逻辑模块层主要是为控制

层的具体应用提供具体的数据应用接口,密切的和上层应用的逻辑相关;基础库模型层则为逻辑模型层提供接口(例如文件、数据库、Cache、Session、HttpSocket、Socket、Router、File、Folder,View Engine(Smarty)等模块),这样做是为了让整个体统逻辑层和基础模块层开发分开,两者仅用调用接口建立联系,整个底层模块或者上层应用模块的更新升级,透明化。

视图层(View)主要包括基础的模板文件组成,还有操作模板内对象的JavaScript(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后续全部统一为jQuery)和CSS。

3.2系统目录结构及相关规范

图3-2 系统目录结构

如上图3-2,为后续开发系统的目录结构。其中/project/libs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库,包含所有基础模块(DB,Cache,View Engine等)。/project/model下存放业务逻辑的基础模块类。/project/app/下放置开发项目(比如www),也可以随便的增加别的新项目,app目录下由自己项目的controller,css,images,javascript,templates组成。/project/index.php为整个系统的唯一入口。/project/script/下放置公共的css,javascript等。

为了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要求以下几点:

●整个系统全部基于OOP进行开发,所以不要进行过程性的显式代码调用。所有的

共有代码尽可能的按照应用进行类封装。

●整个系统的文件命名采用大驼峰式命名法(控制类名:UserController.php,基础类:

User.php,普通文件:DBConfig.php),方法名,函数名采用小驼峰式命名法(getUser)。

其中libs下的文件必须冠以Base前缀和各自子目录名(controller,model,view等,

eg:BaseController.php,BaseModelDB.php)。Model下的文件命中直接命名即可,但

是不要包含Base和Controller即可。App下的controller目录下要包含controller单

词。模板名称也是一样(Common.js,User.html,Home.css)。采用这样的命名方式

之后,需要注意在程序中名称引用一定要正确,windows上文件是不区分大小写,

但是服务器Linux上是区分的,所以在使用windows做开发机要特别主要文件引用,免得在服务器上出错。

●变量命名统一采用小驼峰的方式,例如$userName,$_keyBuffer

●缩进排版,4个空格为缩进排版的一个单位。

●{和关键词在一行,}单独占一行。

if ($i < 10) {

}

else {

}

?>

●文件夹一律小写完整单词。

●除了以上说的之外,其他规范不做强制要求。

●此系统中对类对象,直接使用,不需要require或者include具体文件。

4 风险评估及对其他系统影响

4.1在这里加入对已知的或可预知的风险的评估

4.2在这里加入对其他系统或模块可能的影响.

系统设计文档模板

系统设计说明书(架构、概要、详细)目录结构 虽然这些文档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写这些文档以来基本上是每写一次就把目录结构 给改一次,应该说这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文档的理解开始加深,慢慢的越来越明白这些文档的作用 和其中需要阐述的东西,觉得这三份文档主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从系统分解为层次、层次内的模块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块分解为对象以及对象的接口、实现这些对象接口的方法。这次又整了一份,A/ ,欢迎大家指正。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编写的目的。 三.架构设计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如对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1. 架构分析 对场景以及问题域进行分析,构成系统的架构级设计,阐明对于系统的分层思想。 3.2. 设计思想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 实际情况而定。 3.3. 架构体系 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3.4. 模块划分 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

块依赖图。 341. 模块描述 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3.4.2. 模块接口设计 对模块接口进行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伪代码。 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重点在于将模块分解为对象并阐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的编写目的。 三.模块概要设计 引用架构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图,并阐述对于模块进行设计的大致思路。 3.1. 设计思想 阐明概要设计的思想,概要设计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设计模式的。 3.2. 模块A 3.2.1. 概要设计 根据该模块的职责对模块进行概要设计(分解模块为对象、描述对象的职责以及声明对象之间的接口),绘制模块的对象图、对象间的依赖图以及模块主要功能的序列图,分别加以描述并相应的描述模块异常的处理方法。 3.2.2. 模块接口实现 阐明对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接口的实现的设计。 XXX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重点在于对模块进行实现,将模块的对象分解为属性和方法,并阐述 如何实现)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姓名:李欣张丹唐蔚霖学号: k0308413(07+13+17)同组组长:李欣 同组其他成员:张丹唐蔚霖 实验指导教师:李超 实验地点: 9B505 完成日期: 2011-6-10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一、概述(目的、任务、开发环境、参考资料) 二、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三、需求分析 四、设计 五、实现过程与步骤 六、遇到的困难与获得的主要成果 七、测试与运行记录 八、完成结果分析与总结 九、附录(软件配置、个人完成的程序模块和文档清单)

一、概述(目的、任务、开发环境、参考资料) 21世纪以来,人类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 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需要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更多,更扎 实的知识。因此学校也需要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更多的投入,而投 入之后就带来了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做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对设备的购 买、维修、报废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可以让设备进行有序、有效 的管理,为管理人员节约一些因为管理混乱而浪费的时间。不过系统的 功能还不够完善,性能也还不够稳定,有待于以后不断的进行完善。 实现的功能如下: (1)对于已彻底损坏的做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2)对于由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及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编号、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 (3)对于急需修改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要立即进行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 名、编号、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 和经办人等信息),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4)随时对现有设备及其修理、报废情况进行统计、查询,要求能够按类别和时间段等查询。 参考文献:谭浩强主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二)教程.清华大学出 版社 柳青等编.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范立南. SQL Server2000 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燕等编.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萨师煊王珊编.数据库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志强.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二、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软件工程是一门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角度研究如何用系统化、规 范化和数量化等工程原理与方法去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软件工 程学研究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许多方面。 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分为: 问题定义: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 可行性研究:确定系统是否能够实现及是否值得实现 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必须完成的各种功能 总体设计:确定如何实现软件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系统 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和维护的程序模块

软件设计师知识点

·在输入输出控制方法中,采用DMA可以使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块传送无须CPU干预。 ·内存容量为4GB,即内存单元的地址宽度为32位;字长为32位,即要求数据总线的宽度为32位。 ·ARP攻击造成网络无法跨网段通信的原因是:伪造网关ARP报文使得数据包无法发送到网关。 ·软件商标权的权利人是:软件注册商标所有人。 ·利用商业秘密权可以对软件的信息、经营信息提供保护。(管理方法、经营方法、产销策略、客户情报、软件市场的分析、预测报告、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招投标中的标底以及标书内容)。 ·某项目组拟开发了一个大规模系统,且具备了相关领域以及类似规模系统的开发经验,则瀑布模型最适合开发此项目。 ·编译程序分析源程序的阶段依次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结构冗余:按其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 信息冗余:为了检测或纠正信息在运算或传输中的错误另外加的一部分信息。时间冗余:以重复执行指令或程序来消除瞬时错误带来的影响。 冗余附加技术:是指为实现上述冗余技术所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软件过程的改进框架:过程改进基础设施、过程改进线路图、软件过程评估方法、软件过程改进计划。每一次改进要经历4个步骤:评估、计划、改进和监控。 ·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软件的规模、软件的难度、软件的结构、软件的智能度。 ·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评价指标包括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不包括可扩展性。 ·开-闭原则是面向对象的可复用设计的基石。开-闭原则是指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里氏代换原则是指任何基类对象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对象一定可以出现。依赖倒转原则就是要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实现,或者说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汇编语言的指令语句必须要有操作码字段,可以没有操作数字段。 ·贪心算法不能保证求得0-1背包问题的最优解。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 1.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是描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的目的、范围、相关术语、参考资料和本文档的摘要性介绍。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属于高层设计文档,是符合现代软件工程要求的概要设计。] 1.1 目的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将从设计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综合的描述,使用不同的视图来描述其不同方面。在本小节中,将对该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的说明,明确该文档针对的读者群,指导他们正确的地使用该文档。] 1.2 范围 [说明该文档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以及将影响的内容。]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与其它文档一样,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1.4参考资料 [在这一小节中,应完整地列出该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对于每个引用的文档都应该给出标题、标识号、日期以及来源,为阅读者查找这些文档提供足够详细的信息。] 1.5 概述 [在本小节中,主要是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说明书各个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像一个文章摘要一样。同时也应该对文档的组织方式进行解释。] 2. 体系结构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软件体系结构在当前系统中的作用及其表示方式。它将列举其所必需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或实施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3.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软件体系结构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用户目标,例如,系统安全性、保密性、第三方组件的使用、可移植性、发布和重新使用。它还要记录可能适用的特殊约束:设计与实施策略、开发工具、团队结构、时间表、遗留系统等。] 4.用例视图 [本节使用用例分析技术所生成的系统用例模型,描述其中的一些用例或场景。在该模型中纳入用例或场景,应该是系统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功能部分。] [另外,在本节中还应该选择一个主要的用例,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实际工作方式,解释不同的设计模型元素如何帮助系统实现。] 5. 逻辑视图 [逻辑视图主要是反映系统本质的问题领域类模型,在逻辑视图中将列出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包。而对每个子系统、包分解成为一个个类,并说明这些关键的实体类的职责、关系、操作、属性。这也是OO思想的体现,以类、类与类之间的协作、包、包与包之间的协作模型来表达系统的逻辑组织结构。] 5.1概述 [在本小节中,列出逻辑视图的顶层图,该图将反映系统由哪些包组成,每个包之间的关系与协作,以及包的层次结构。使得读者对整个软件体系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2影响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设计包 [在本小节中,将从逻辑视图中选择有重要意义的设计包,每个设计包有一个小节来描述,说明这些包的名称、简要的说明、该包中的主要类和相关的类图。对于包中的重要的类,还应该说明其名称、简要说明、主要职责、操作、属性等。] 6. 进程视图 [本节主要描述该软件体系结构下,系统运行态的情况。描述系统在执行时,包括哪些进程(包括线程、进程、进程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如何进行消息传递、接口如何。并且来说明如何进行组织。]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考点精讲(四)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属于软考中的一项高级资格考试,考试分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3个科目。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作为一项高级资格考试,有一定的考试难度,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面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无从下手的同学,希赛为您准备了几个重要的教程章节考点精讲,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四章 4.1软件开发方法 4.1.1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传统的软件生命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构思)开始,经过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废弃,的全过程。 可以把软件生命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运行与维护,三个阶段。 1、软件定义时期 1.问题定义,目标系统“是什么”,系统的定位以及范围。 2.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3.需求分析,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运行环境的约束,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系统测试大纲、用户手册概要。 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以书面形式写出规格说明书,这是以后软件设计和验收的依据;用户也许很难一次性说清楚系统应该做什么。 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人员、用户,共同完成,逐步细化、一致化、完全化等。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RS,内容可以有系统(或子系统)名称、功能描述、接口、

基本数据结构、性能、设计需求、开发标准、验收原则等。 2、软件开发时期 软件开发时期就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 概要设计是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总体结构(含子系统的划分)和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详细设计对概要设计产生的功能模块逐步细化,包括算法与结构、数据分布、数据组织、模块间接口信息、用户界面等,写出详细设计报告。 测试可分成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等。通常把编码和测试称为系统的实现。 3、软件运行和维护 软件维护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软件的寿命,没有维护的价值时,宣告退役,软件的生命结束。 4.1.2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又称软件开发模型或软件过程模型,模型的特点是简单化,是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与概括。 为软件工程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原则和方法。软件过程有各种各样的模型。 1、瀑布型 瀑布型的特点是因果关系紧密相连,前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果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入,前一个阶段的错漏会隐蔽地带到后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审查和确认, 它的出现有利于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

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总体设计分析

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总体设计分析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较为迅速,软件开发也发生较多改变,传统软件开发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对软件生产的需求。随着计算机不断普及,软件行业必须由传统体系向面向服务架构转变。随着软件应用范围不断增大,难度逐渐上升,需要通过成本手段,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通过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可提高软件行业应对敏捷性,实现软件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流水线化。 1 软件危机的表现 1.1 软件成本越来越高 计算机最初主要用作军事领域,其软件开发主要由国家相关部分扶持,因此无需考虑软件开发成本。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软件开发大多面向民用,因此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开发成本,且计算机硬件成本出现跳水现象,由此导致软件开发成本比例不断提升。 1.2 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软件属于一种智力虚拟产品,软件与其他产品最大不同是其存在前提为内在逻辑关系。相较于计算机硬件粗生产情况,传统工作中的加班及倒班无法应用到软件开发中,提升软件开发进度无法通过传统生产方法实现。且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因素,影响软件开发流程,导致软件开发未按照预期计划展开。由此可见不仅软件项目开发难度不断增加,软件系统复杂复杂性也不断提升,即使增加

开发人手也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 1.3 软件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软件开发另一常见问题就是在软件开发周期内将产品开发出来,但软件本身表现出的性能却未达到预期目标,难以满足用户多方位需求。该问题属于软件行业开发通病,当软件程序出现故障时会导致巨大损失。在此过程中软件开发缺乏有效引导,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往往立足于自身想法展开软件开发,因此软件开发具有较强主观性,与客户想法不一致,因此导致软件产品质量难以让客户满意。 1.4 软件维护成本较高 与硬件设施一样,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维护。软件被开发出来后首先进行公测,发现其软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重新编辑提升软件性能,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其次软件需要定时更新,若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并未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会导致其缺乏技术性文档,提升软件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难度。另外在新增或更新软件过程中可能导致出现新的问题,影响软件正常使用,并可能造成新的问题。由此可见软件开发成功后仍旧需要花费较高成本进行软件维护。 2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原理 2.1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定义 面向服务体系构架从本质上是一种应用体系架构,体系所有功能均是一种独立服务,所有服务均通过自己的可调用接口与程序相连,因此可通过服务理论实现相关服务的调动。面向服务体系构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一种服务,是服务方通过一系列操作后满足被服务方需求的

系统架构设计(模板)

XX项目 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概述 (3) 1.1.系统的目的 (3) 1.2.系统总体描述 (4) 1.3.系统边界图 (4) 1.4.条件与限制 (4) 2、总体架构 (4)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4)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4) 2.3.系统技术框架 (5) 2.4.系统物理网络架构 (5) 3、数据架构设计 (5) 3.1.数据结构设计 (5) 3.2.数据存储设计 (5) 4、核心模块组件概要描述 (6) 4.1.<组件1>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1.1.功能描述 (6) 4.1.2.对外接口 (6) 4.2.<组件2>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2.1.功能描述 (6) 4.2.2.对外接口 (6) 5、出错处理设计 (6) 5.1.出错处理对策 (6) 5.2.出错处理输出 (6) 6、安全保密设计 (7) 6.1.网络安全 (7) 6.2.系统用户安全 (7) 6.3.防攻击机制 (7) 6.4.数据安全 (7) 6.5.应用服务器配置安全 (7) 6.6.文档安全 (7) 6.7.安全日志 (7) 7、附录 (7) 7.1.附录A外部系统接口 (8) 7.2.附录B架构决策 (8) 7.3.附录C组件实现决策 (8) 修订记录

1、概述 1.1.系统的目的 [必须输出]

[请明确客户建立本系统的目的,建议引用需求说明书的内容。] 1.2.系统总体描述 [必须输出] [描述系统的 总体功能说明 设计原则 设计特点] 1.3.系统边界图 [必须输出] [请明确本系统的范围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划分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边界。同时描述本系统在客户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及定位情况,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守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及规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画出本系统在客户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关系图。] 1.4.条件与限制 [可选项] [列出在问题领域,项目方案及其它影响系统设计的可能方面内,应当成立的假设条件,包括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系统在使用上或者功能上的前提条件与限制。] 2、总体架构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必须输出] [系统总体架构图解释建议的系统方案,并描述其根本特征,主要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组件之间的关系,就系统级架构画出模型。并针对每一组件给出介绍性描述。]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可选项]

软考系统架构师

目录 第1章操作系统 (3) 1.1考点分析 (3) 1.2试题精解 (3) 试题1 (2009年11月试题1) (3) 试题2 (2009年11月试题2-4) (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5) 试题4 (2010年11月试题2) (6) 试题5 (2010年11月试题3-4) (6) 试题6 (2011年11月试题1) (8) 试题7 (2011年11月试题2-4) (9)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0) 第2章数据库系统 (11) 2.1考点分析 (11) 2.2试题精解 (11)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1) 第3章计算机硬件基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12) 3.1考点分析 (12) 3.2试题精解 (12)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2) 第4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3) 4.1考点分析 (13) 4.2试题精解 (13)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3) 第5章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 (14) 5.1考点分析 (14) 5.2试题精解 (14)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4) 第6章信息化基础 (15) 6.1考点分析 (15) 6.2试题精解 (15)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5) 第7章系统开发基础 (16) 7.1考点分析 (16) 7.2试题精解 (16)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6) 第8章软件架构设计 (17) 8.1考点分析 (17) 8.2试题精解 (17) 试题3 (2010年11月试题1) (17) 第9章应用数学 (18) 9.1考点分析 (18)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1.软件设计的特征 (1)软件设计的开端是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需要软件来解决,这些需要促使设计工作的开始,并成为整个设计工作最初的基础 (2)软件设计的结果是给出一个方案,它能够用来实现所需的、可以解决问题的软件,方案的描述可能是文字、图表,甚至数学符号、公式等组成的文档或模型 (3)软件设计包含一系列的转换过程,即把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为另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后的形态可能更加具体,或更接近于实现 (4)产生新的想法或思路对软件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同的问题或需求总会存在各自的特点,即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也会存在区别,因此设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5)软件设计的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因为整个设计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将会分解成众多小问题,涉及真需要一次解决这些小的问题,并在出现多种方案或策略时进行决策,选择其中最合适的 (6)软件设计也是一个满足各种约束的过程,因为软件可能在性能、运行环境、开发时间、成本、人员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约束,设计必须在满足这些约束的情况下给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7)大多数的软件实际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因为需求在一开始很可能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在设计过程中还会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稳定下来,因此设计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2.软件设计的要素 (1)目标描述(2)设计约束(3)产品描述(4)设计原理(5)开发规划(6)使用描述3.软件设计体系的定义 (1)软件设计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这些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 (2)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包含构建、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 4.软件设计的主要活动 (1)软件设计计划(2)体系结构设计(3)界面设计(4)模块/子系统设计(5)过程/算法设计(6)数据模型设计 5.体系结构“4+1”多视图建模 (1)逻辑视图:该视图关注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为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它与应用领域精密相关 (2)进程视图:该视图捕获设计中关于并发和同步的内容,重视一些非功能需求,例如性能、可扩展性等,定义了运行实体和它们的属性。 (3)开发视图:该试图主要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中的静态结构,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对比都会感兴趣。 (4)物理视图:该视图描述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关系,反映了软件的分布特征。 (5)场景:可以使用一组重要场景也就是用例的实例,把上述四种视图紧密的联系起来6.什么是软件产品线方法 软件产品线是软件复用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它并不仅仅局限于以前人们在软件复用中考虑的对函数、模块、类、体系结构甚至子系统的重用。 软件产品线指一组具有公共的、可管理特征(系统需求)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满足特定的

软件架构设计模板讲解

架构设计说明书 产品发布标识 [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 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 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华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修订记录:

派发清单: *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

目录 1 简介 (6) 1.1 目的 (6) 1.2 文档范围 (6) 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6) 1.4 参考文档 (8) 1.4.1 包含文档 (8) 1.4.2 相关文档 (8) 1.5 缩略语和术语 (8) 2 总体设计思路 (9) 2.1 设计方法 (9) 2.2 设计可选方案 (9) 3 系统逻辑结构 (10) 3.1 总体结构 (10) 3.2 子系统定义 (10) 3.2.1 子系统一 (11) 3.2.2 子系统二 (11) 3.3 接口设计 (11) 3.3.1 产品外部接口 (11) 3.3.2 子系统间接口 (11) 3.4 主要数据模型 (11) 4 系统物理结构 (12) 4.1 总体结构 (12) 4.2 组件定义 (12) 4.2.1 组件一 (12) 4.3 组件接口设计 (12) 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 (12) 5 系统部署 (13) 5.1 网络结构图 (13) 5.2 部署模式 (13) 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 (13) 6.1 关键技术设计 (13) 6.2 公用机制说明 (13) 7 系统重用设计 (13) 7.1 第三方硬件设备说明 (15)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考点突破、案例分析、试题实战一本通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考点突破、案例分析、试题实战一本通 本书介绍:本书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内容紧扣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而成。每章内容分为考点突破、典型试题分析、实战练习题、练习题解析四个部分。基于历年试题,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科学做出结论并预测以后的出题动向,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可以保证既不漏掉考试必需的知识点,又不加重考生备考负担,使考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并领悟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真谛。本书适合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生参考学习,也可作为相关培训班的教材。 目录: 第1章操作系统 ? 1.1考点突破 ? 1.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 1.1.2操作系统概论 ? 1.1.3进程管理 ? 1.1.4存储管理 ? 1.1.5文件管理 ? 1.2典型试题分析 ? 1.2.1试题1 ? 1.2.2试题2 ? 1.2.3试题3 ? 1.2.4试题4 ? 1.2.5试题5 ? 1.2.6试题6 ? 1.2.7试题7 ? 1.2.8试题8

? 1.2.9试题9 ? 1.2.10试题10 ? 1.2.11试题11 ? 1.2.12试题12 ? 1.2.13试题13 ? 1.2.14试题14 ? 1.2.15试题15 ? 1.3实战练习题 ? 1.4练习题解析 第2章数据库系统 ? 2.1考点突破 ? 2.1.1历年考试情况分析? 2.1.2数据库模式 ? 2.1.3E-R模型 ? 2.1.4关系代数 ? 2.1.5完整性约束 ? 2.1.6规范化理论 ? 2.1.7SQL语言 ? 2.1.8分布式数据库 ? 2.1.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2.2典型试题分析 ? 2.2.1试题1 ? 2.2.2试题2 ? 2.2.3试题3 ? 2.2.4试题4 ? 2.2.5试题5 ? 2.2.6试题6 ? 2.2.7试题7 ? 2.2.8试题8 ? 2.2.9试题9 ? 2.2.10试题10 ? 2.2.11试题11 ? 2.2.12试题12

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1.1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2) 1.1.1系统设计概述 (2) 1.1.2系统概要设计(结构设计) (3) 1.1.3系统概要设计中的架构设计 (5) 1.1.4层架构技术在系统设计中的典型应用 (11)

1.1软件系统概要设计及总体架构设计 1.1.1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设计 (1)什么是系统设计 所谓系统设计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平台,而达到完成整体软件的功能。主要涉及包括概要设计(静态结构)和详细设计(动态结构)。 (2)主要任务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需求分析和建模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综合地考虑辅助决策系统的目标、技术要求和约束,扩展和细化需求分析阶段的模型 (3)设计的目标 是精化方案并开发一个明确描述方案的可视化模型,保障设计模型最终能平滑地过渡到程序代码,即“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设计的目的 1)是指明一种易转化成代码的工作方案,是对分析工作的细化 2)即进一步细化分析阶段所提取的类(包括其操作和属性),并且增加新类以处理诸如数 据库、用户接口、通信、设备等技术领域的问题。 3)因为,设计是对问题域外部可见行为的规格说明、并增添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所需 的细节,包括人机交互、任务管理和数据管理的细节。 3、分析和设计的合作 1)分析面向问题,是明确动力的过程,重在理解和翻译,灵活性高 2)设计面向方案,是排除阻力的过程,重在精化和适应,受约束大 从整体上看,分析和设计的对立是保障问题和方案趋于一致的基本动力。就像两个相反方向的张力,使软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1.2系统概要设计(结构设计) 1、在什么时期进行系统概要设计 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概要设计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2、系统概要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 是适应特定的实施环境和部属环境。工作的核心是规划方案的构造,在揭示实施细节的基础上得到方案的详细对象模型。 3、系统概要设计的重要性 1)分析和设计模型是交错并且迭代的 2)概要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把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最重要的环节,并且系统 设计的优劣在根本上决定了软件系统的质量。 4、概要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1)制定规范:主要涉及代码体系、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因为,这些是项目小组今后共同开发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的接口规则、方式和方法,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平台,使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 (2)体系结构设计(构架设计) 体系结构是对复杂事物的一种抽象,如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W/S)结构等。 本项目采用B/W/S的结构以构造分布式系统。 (3)模块设计(类的设计) ●功能独立 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从功能上来划分各个功能模块,在模块设计中保持“功能独立”是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为,“功能独立”的模块可以降低开发、测试、维护等阶段的代价。 ●模块设计的目的 通过创建出类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来描述新的技术类,并扩展和细化分析阶段"素描"的商业对象类。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题目与答案

1.各种性能指标及如何到达各种性能指标的方法 (1)防止变异模式:是如何设计对象,子系统和系统,使这些元素内部的变化或不稳定性不会对其他元素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识别预测的变化或不稳定之处,分配职责用以创建稳定借口。 (2)依赖反转原理:把你的类从局的现实中隔离开,使他们依赖于抽象类或接口。它促进了代码面向接口而不是实现,这通过保证对实现的低耦合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2.常用的中间件有那几种类型 (1)常见的对象请求代理架构 (2)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3)J2EE (4)消息代理 (5)业务过程代理 3.有那些常见架构风格 (1)管道和过滤器架构风格 (2)面向对象风格 (3)隐式调用风格 (4)客户-服务器风格 (5)分层风格 (6)仓库风格 (7)解释程序风格 (8)过程控制风格 4.架构师需要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1)涉众之间的交流 (2)技术知识 (3)软件工程学 (4)风险管理

5.什么是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的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实现。 6.什么是架构风格 一组原则。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组为系统家族提供抽象框架的粗粒度模式。 7.什么是架构视图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从而省略了此方面无关的实体。 8.各种架构风格的组件和连接器是什么 1.管道和过滤器架构风格: 适用于需要定义一系列的执行规则数据的独立运算,组件在输入时读数据流,在输出时产生数据流 组件:称为过滤器,应用于对局部的输入流的转换,经常增长的计算,因此,在输入结束前输出就开始了 连接器:称为管道,给流提供管道,把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输到另一个输入。 2.面向对象风格: 适用于主要问题识别和保护信息的相关主体 数据代理和他们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里面 组件:对象 连接器:功能和过程调用 3.客户-服务器风格: 适用于涉及到分布式的数据和跨越一系列的组件的处理 组件:服务器、客户端 连接器:网络 4.分层风格: 适用于设计到分布式的能够分层的组织的类的服务,每层给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作为下一层的客户端。只有仔细的从内层选择选择过程,才能用于他们接近的外层。 组件:典型的过程的集合

2016系统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2016系统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有效利用资源,在计算机与用户之间起接口的作用 1.1 操作系统的类型 操作系统的类型(依据使用环境和对作业的处理方式)分为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和分布式等。 1、批处理:把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可分联机和脱机。特征为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和多道程序运行。 2、分时:采用分时技术,使多个用户同时以会话控制自己程序的运行,每个用户都认为拥有各自独立的、支持自己请求服务的系统。特征有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和独立性。 3、实时:专用,系统与应用难分离。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更关心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分实时过程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特征有即时响应、高可靠性。 4、网络:按网络架构的各个协议标准制订,包括网络管理、通信、资源共享、系统安全和多种网络应用,实现协同工作和应用集成。特征有互操作性、协作处理。 5、分布式:要求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实现系统操作的统一性,负责全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 6、操作系统的5项基本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2 操作系统的结构 结构分为无序、层次、面向对象、对称多处理和微内核。 1、无序:又称整体或模块结构。以大型表格和队列为中心,操作系统各个部分围绕着表格运行,整个系统是一个程序。模块结构相对独立,模块之间通过规定的接口相互调用。优点为缩短开发周期。缺点是模块之间调用关系复杂、相互依赖,使分析、移植和维护系统较易出错。 2、层次:操作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单向依赖的层次,由多层正确性保证操作系统的可靠性。优点层次结构清晰,简化了接口设计,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增加或删改,易于保证可靠性,便于维护和移植。 3、面向对象: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对象技术。把对象最为系统中的最小单位,由对象、对象操作、对象保护组成的操作系统。优点适用于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4、对称多处理:所有多处理运行且共享同一内存(内存储器、主存、实存)。优点适合共享存储器结构的多处理机系统。 5、微内核:把系统的公共部分抽象出来,形成一个底层核心,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其他功能以服务器形式建立在微内核之上。具有良好的模块化和结构化特征,模块之间和上下层之间通过消息来通信。 操作系统大多拥有两种工作状态:核心态和用户态。一般的应用程序工作在用户态,内核模块和最基本的操作系统核心工作在核心态。 微内核结构由一个简单的硬件抽象层和一组比较关键的原语(仅仅为建立系统必须的部分,包括线程管理、地址空间和进程间通信)或系统调用组成。 微内核的目标将系统服务的实现和系统的基本操作规则分离开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