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端午节散文七篇汇编

端午节散文七篇汇编

端午节散文七篇

【篇一】

梅子红时,江南的夏意浓了。小园里的丝瓜黄瓜忙着开花,西红柿秧悄无声息地挂了六七枚青涩的果,我一遍遍俯身凑近,闻它的味道,很特别的香气,不是惯常熟悉的香法,微微有些刺鼻。还有做进端午香袋里香草的香,有浓稠得化不开的药味,我却欢喜它香得与众不同:《宋词》里也随处弥漫着这样的香气,带着淡淡的感伤。刚进六月,各种品牌各种花式的粽子就摆在了超市显眼的地方;大药房的落地玻璃窗前挂着色彩鲜亮的生肖香袋,每次经过,都忍不住用眼睛回忆并想象一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香气——在一切节日之中,我最爱端午的味道。

北方的端午时节,乡野生机蓬勃:总算熬过漫长冬季的萧索,春脖子冷暖回旋的哽咽。窗子上御寒的塑料布彻底拆下,满院子晾着和床单篇幅一样的厚塑料布,封闭了将近大半年的窗户打开了。我站在窗外,闻得屋子里一阵一阵涌出的清香,那是粽叶与糯米在充分的热力中亲密拥抱之后发出的一记响亮的吻。往往在端午前两天,妈妈就开始分头浸泡糯米和粽叶。北方不习惯吃咸粽,更没有咸肉或蛋黄入粽的习俗;就是清清白白的糯米粽,煮熟之后浸入冷水——我喜欢蘸

着绵白糖吃凉凉的白米粽。如果就着冒油的咸鸭蛋,口腔里混合了甜、糯、咸、沙,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

我无限怀恋的端午味道里,有爸爸妈妈在厨房并肩配合包粽子的身影。爸爸负责包裹、结绳,妈妈朝粽叶围出的尖斗里喂米。技术工人出身的爸爸能够将两片细长的箬竹叶在手中辗转折出小巧端正的四角粽。满满一大盆泡得鼓胀的糯米,最终变成装满两只铁皮桶的十多串粽子。一个大锅煮不下,往往分两锅来煮。爸妈一起足足忙活大半天,我只管守在窗户惬意地闻我喜欢的粽叶糯米香。蛰居江南这些年的端午,我依旧对白米粽蘸白糖情有独钟。暑假去北京看望妈妈,还会吃到她专门给我准备的四角白米粽,只是与她搭手的另一双手已不见了,爸爸辞世已两载又半矣。

城市的端午味道到底还是淡了曾经的向往。蒲艾簪门,虎符系臂,都是太久远的奢想。已无人在端午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在我手腕脚踝系上五彩线,清早醒来发现房门屋檐瓦下插了一束艾蒿蒲草。屋里门框上挂着小扫帚或胖猴子的香袋,我的胸前则挂了一个手工缝制的裹着香草的元宝。我一遍遍将它拿到鼻子跟前,尽情地吸嗅那股香得有些刺激的味道,如今却都是感伤的端午味道。

【篇二】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它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端午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应当了解和重视它。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常见的是由战国时期的屈原而来。屈原是楚国的爱国人士,年轻时受到楚怀王重用。但因为自身刚正,受到小人的妒忌。之后他被小人陷害,从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因面对祖国的灭亡伤痛不已,他深感绝望,最终自投汨罗江而死。

除此之外对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等

端午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方法为用粽叶把糯米、蜜枣、花生、豆沙等馅料包成菱角状、牛角状,或用竹筒装起来蒸熟。

在端午节还会一些地区还会喝雄黄酒,相传可以驱虫解毒。小孩子还会把酒涂到额头、手心,用来避邪。

赛龙舟在我国南方较为流行。南方水利发达,便于进行。相传人们是为了用龙舟驱赶江中的鱼虾,以避免伤害屈原的身体。赛龙舟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赛—龙舟大赛,男女老少后为了喜庆报名踊跃。随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