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第六章 体育教学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552.00 KB
- 文档页数:21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体育教学评价贯穿教学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目的是及时修正体育教学目标、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追求最佳效果和目标的达成,是一项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包括:1. 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2.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反馈3. 学生的作为评价4. 学生的相互评价5. 教师的自我评定6. 教学研究和评课7. 学生的评教活动8. 教学反馈(一)我认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这两个方面:1、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运动技能:特长、技能面、体育锻炼知识运动参与:积极态度、爱好身体健康:病假率、体适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开朗性格、集体融入度2、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参与程度、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等。
(二) 我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都使用的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标准,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时,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技术之一.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做出判断,使之对学生的学习产出导向、鼓励、批评、纠正、改进等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会通过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我对学生的爱.以往我常运用的教学评价有以下几种:1、即时口头评价的方法;特别是我们的体育课,学生的展示、练习时用的较多2、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3、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4、学生完成作业的评价;5、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就是需要问一些问题,就是所谓的提问.首先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体育课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了解不同学生对同一体育技能掌握的差异性.其次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追溯答案,从而引发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就要小结,这个小结就是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认清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选择适宜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各项功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
2、定性评价:主要是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分析和评述,指出优点和不足,体育教师的情感、信念、教学特色等借助准确的定性描述来进行评价。
3、定量评价:是指使用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价,给出客观判定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的标准,然后进行评分。
4、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常采用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来进行。
5、终结性评价:亦称总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
6、绝对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评价的标准,称为客观标准,即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是否达到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7、相对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8、领导评价:一般是指教育行政领导、学校领导(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对体育教师进行的评价,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中对教师促进作用最大的一种外部机制。
二、简答题1、简述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
(1)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状况、与预定目标的符合程度进行衡量与判断。
湖北工程学院2024年专升本《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1、识记:学校体育学的概念2、理解: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学课程、学校体育学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学校体育学研究的对象4综合: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主要内容]第一节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地位1、学校体育学的概念;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3、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第二节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与方法1、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意义;2、学习学校体育学的目标;3、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发展沿革1、识记:古代中国的“六艺”教育2、理解:古希腊的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缘起与发展。
3、应用:实用主义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4综合: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起源与发展1、国外学校体育的起源;2、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3、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起源与发展1、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端;2、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3、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1、识记: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目的2、理解: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理解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理解学校体育的目标3、应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路径第一节学校体育功能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2、学校体育功能的含义;3、学校体育的学生发展功能;4、学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1、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2、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3、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1、学校体育目标的含义;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3、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路径第四章体育教学目标1、识记: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2、理解:能够区分体育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关系,熟悉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结构。
3、应用:掌握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步骤和要求,学会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明晰各级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学习题《学校体育学》习题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2.学校体育思想二、填空题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2.社区体育3.竞技体育4.竞技运动教材化5.终身体育6.大众传播媒介7.大众传播二、填空题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习题集体育科学学院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一、概念(每题2分,共10分)绪言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介于教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形成。
5、体育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6.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7.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8.完整练习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9.体育课的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10、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等等。
11、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
第三章学校体育环境12、学校体育环境:是指开展学校体育活动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每题只出一个空绪言1、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和学校体育规律。
2、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一章学校体育课程的产生与发展1、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