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ch5

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ch5

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ch5
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ch5

第五章运行操作

296.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是指什么?

答:电力系统的运行操作是指变更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的行为。

297.“两票三制”是指什么?

答:两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

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

298.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有几种状态?

答: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

299.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1)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应按规程规定的调度指挥关系,在值班调度员的指挥下进行。

(2)值班调度员操作前要充分考虑操作后系统接线的正确性,并应特别注意对重要用

户供电的可靠性的影响。

(3)值班调度员操作前要对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加以平衡,保证操作后系统的稳定性,并应考虑备用容量的分布。

(4)值班调度员操作时注意系统变更后引起潮流、电压及频率的变化,并应将改变的运行接线及潮流变化及时通知有关现场。

(5)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应配合协调。

(6)由于检修、扩建有可能造成相序或相位紊乱者,送电前注意进行核相。环状网络

中的变压器的操作,可能引起电磁环网中接线角度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7)带电作业要按检修申请制度提前向所属调度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允许作业,严禁约时强送。

(8)系统操作后,事故处理措施应重新考虑。应事先拟好事故预想,并与有关现场联

系好。系统变更后的解列点必要时应重新考虑。

300.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制度有哪些?

答:电力系统值班调度人员在操作时应遵守下列制度:

操作命令票制度、重复命令制度、监护制度、录音记录制度。

301.调度操作指令有哪几种形式?

答:调度操作指令形式有:单项指令、逐项指令、综合指令。

302.什么样的操作可用单项指令?

答:单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发布的只对一个单位,只一项操作内容,由下级值班调度员或现场运行人员完成的操作指令。

303.什么样的操作可用逐项指令?

答:逐项操作指令是指值班调度员按操作任务顺序逐项下达指令,受令单位按指令的

顺序逐项执行的操作指令,一般适用于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的操作,如线路停送电等。调度员必须事先按操作原则编写操作票。操作时由值班调度员逐项下达操作指令,现场值班人员按指令顺序逐项操作。

304.什么样的操作可用综合指令?

答:综合指令是值班调度员对一个单位下达的一个综合操作任务,具体操作项目、顺序由现场运行人员按规定自行填写操作票,在得到值班调度员允许之后即可进行操作。综合指今一般适用于只涉及一个单位的操作,如变电站倒母线和变压器停送电等。

305.调度员在拟定操作票前,应充分考虑哪些问题?

答:调度员在拟定操作票前,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1)对电网的接线方式、有功出力、无功出力、潮流分布、频率、电压、电网稳定、通信及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影响。

(2)对调度管辖范围以外设备和供电质量有较大影响时,

(3)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是否配合,是否需要改变。

(4)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万式是否符合规定。

(5)线路停送电操作要注意线路上是否有“T”接负荷。

(6)并列操作要注意防止非同期。

306.为什么要核相?哪些情况下要核相?

答:若相位或相序不同的交流电源并列或合环,将产生很大的电流,巨大的电流会造成发电机或电气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核相。为了正确的并列,不但要一次相序和相位正确,还要求二次相位和相序正确,否则也会发生非同期并列。

对于新投产的线路或更改后的线路,必须进行相位、相序核对,与并列有关的二次回路检修时改动过,也须核对相位、相序。

307.国家规定电力系统标准频率及其允许偏差是多少?

答:国家规定电力系统标准频率为50Hz。对容量在3000MW以上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士0.2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30s;容量在3000MW以下的系统,频率允许偏差为50士0.5Hz,电钟指示与标准时间偏差不大于I min。

308.电力系统的调频方式有几种?特点如何?

答:电力系统的调频方式分为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

(l)一次调频是指由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频率特性所固有的能力,随频率变化而自动进行频率调整。其特点是频率调整速度快,但调整量随发电机组不同而不同,且调整量有限,值班调度员难以控制。

(2)二次调频是指当电力系统负荷或发电出力发生较大变化时,一次调频不能恢复频

率至规定范围时采用的调频方式。二次调频分为手动调频及自动调频。

1)手动调频。在调频厂,由运行人员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动来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使频率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手动调频的特点是反映速度慢,在调整幅度较大时,往往不能满足频率质量的要求,同时值班人员操作频繁,劳动强度大。

2)自动调频。这是现代电力系统采用的调频方式,自动调频是通过装在发电厂和调度中心的自动装置随系统频率的变化自动增减发电机的发电出力,保持系统频率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自动调频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完成调频、系统间联络线

交换功率控制和经济调度等综合功能。

309.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法有几种?

答:系统电压的调整必须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厂站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电压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减无功功率进行调压,如发电机、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调压。

(2)改变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进行调压,如调压变压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

(3)改变网络参数进行调压,如串联电容器、投停并列运行变压器、投停空载或轻载

高压线路调压。

特殊情况下有时采用调整用电负荷或限电的方法调整电压。

310.电力系统的调峰电源主要有哪些?

答:电力系统的调峰电源一般是:常规水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燃气轮机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和其他新形式调峰电源。

311.电压调整的方式有几种?什么叫逆调压?

答:电压调整方式一般分为逆调压方式、恒调压方式、顺调压方式。

逆调压是指在电压允许偏差范围内,供电电压的调整使电网高峰负荷时的电压高于低谷负荷时的电压值,使用户的电压高峰、低谷相对稳定。

312.线路停送电操作的顺序是什么?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线路停电操作顺序是:断开线路两端断路器,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拉开母线侧隔离开关,在线路上可能来电的各端合接地开关(或挂接地线)。

线路送电操作顺序是:拉开线路各端接地隔离开关(或拆除接地线),合上线路两端母线侧隔离开关及线路侧隔离开关,合上断路器。

注意事项:

(1)勿使空载时末端电压升高至允许值以上。

(2)投入或切除空线路时,勿使电网电压产生过大波动。

(3)勿使发电机在无负荷情况下投入空载线路产生自励磁。

313.有电源单回联络线解、并列怎样操作?

答:如图13所示:

双回线解列操作时,首先调整电源侧出力,使K2功

率接近零时断开断路器K2,然后再断开断路器Kl,与

系统解列后电源侧单独运行。

为防止切断充电线路产主过大的电压波动,一般常

由容量小的那侧先断开断路器,容量大的一侧后断开断路器。

并列时先合断路器Kl向线路充电,再合上断路器K2同期并列。

如果电源侧无负荷或有负荷线路停电不能单独运行须先倒至其他线路时,可在送电功率为零时断开断路器K2,然后再断开断路器K1;并列时,合上断路器K1给线路充电,然后送端同期并列机组。

314.双回线中任一回线停送电怎样操作?

答:如图14所示:

双回线中任一回线路停电时,先断开送端断路器

Kl,然后再断开受端断路器K2。送电时,先合受端断路

器K2,后合送端断路器K1。这样可以减少双回线解列

和并列时断路器两侧的电压差。送端如果连接有发电

机,这样操作还可以避免发电机突然带上一条空载线路

的电容负荷所产生的电压过分升高。

对干稳定储备较低的双回线路,在线路停电之前,必须将双回线送电功率降低至一回线按稳定条件所允许的数值,然后再进行操作。

在断开或合上受端断路器K2时,应注意调整电压,防止操作时受端电压由于无功功率的变化产生过大的波动。通常是先将受端电压调整至上限值再断开断路器KZ,调整至下限值再合上断路器K2。

此外还要估计到线路鱿可能存在严重短路故障,合上断路器K2会使稳定受到破坏。通常是将运行中的一回线路的输送电力适当降低之后,再合断路器K2。

315.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其中性点为什么一定要接地?

答:这主要是为防止过电压损坏被投退变压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对于一侧有电源的受电变压器,当其断路器非全相断、合时,若其中性点不接地有以下危险:

(1)变压器电源侧中性点对地电压最大可达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

(2)变压器的高、低压绕组之间有电容,这种电容会造成高压对低压的“传递过电压”。

(3)当变压器高低压绕组之间电容藕合,低压侧会有电压达到谐振条件时,可能会出

现谐振过电压、损坏绝缘。

对于低压侧有电源的送电变压器:

(1)由于低压侧有电源,在并入系统前,变压器高压侧发生单相接地,若中性点未接地,则其中性点对地电压将是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

(2)非全相并入系统时,在一相与系统相联时,由于发电机和系统的频率不同,变压

器中性点又未接地,该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电压最高将是二倍相电压,未合相的电压最高可达2.73倍相电压,将造成绝缘损坏事故。

316.变压器停送电操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一般变压器充电时应投入全部继电保护,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充电前应先降低相关线路的有功功率。变压器在充电或停运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开关合上。一般情况下,220kV变压器高低压侧均有电源送电时应由高压侧充电,低压侧并列;停电时则先在低压侧解列。环网系统的变压器操作时,应正确选取充电端,以减少并列处的电压差。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符合并列运行的条件。

317.试述母线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1)备用母线充电,在有母联断路器时应使用母联断路器向母线充电。母联断路器的充电保护应在投入状态,必要时要将保护整定时间调整至零。这样,如果备用母线存在故障,可由母联断路器切除,防止扩大事故。

(2)在母线倒闸操作中,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应拉开,防止母联断路器误跳闸,造

成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事故。

(3)一条母线的所有元件须全部倒换至另一母线时,一般情况下是将一元件的隔离开

关合于一母线后,随即断开另一母线隔离开关。另一种是将需要倒母线的全部元件都合于运行母线之后,再将另一母线侧对应的所有隔离开关断开。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操动机构布置和规程规定决定。

(4)由于设备倒换至另一母线或母线上电压互感器停电,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电压

回路需要转换由另一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应注意勿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误动。避免电压回路接触不良以及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而引起的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造成继电保护误动作等情况出现。

(5)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应注意对母差保护的影响,要根据母差保护运行规程作相应

的变更。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无特殊情况下,母差保护应投入运行。

(6)带有电感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充电时,为避免断路器触头间的并联电容与电压

互感器感抗形成串联谐振,母线停送电操作前将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断开或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内并(串)联适当电阻。

(7)进行母线倒闸操作前要作好事故预想,防止因操作中出现异常如隔离开关支持绝

缘子断裂等情况,而引起事故的扩大。

318.双母线完全电流差动保护在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应怎样操作?

答:在母线配出元件倒闸操作过程中,配出元件的两组隔离开关双跨两组母线,配出元件和母联断路器的一部分电流将通过新合上的隔离开关流入(或流出)该隔离开关所在母线,破坏了母线差动保护选择元件差流回路的平衡,而流过新合上的隔离开关的这一部分电流,正是它们共同的差电流。此时,如果发生区外故障,两组选择元件都将失去选择性,全靠总差动元件来防止整套母线保护的误动作。

在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在发生母线故障时母线差动保护能可靠发挥作用,需将保护切换成由启动元件直接切除双母线的方式。但对隔离开关为就地操作的变电所,为了确保人身安全,此时,一般需将母联断路器的跳闸回路断开。

319.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在母线倒闸时应如何操作?

答:母线倒闸时,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应如下操作:

(1)倒闸过程中不退出母线差动保护。

(2)对于出口回路不自动切换的装置,倒闸后将被操作元件的跳闸压板及重合闸放电

压板切换至与所接母线对应的比相出口回路。

(3)母联断路器兼旁路作旁路断路器带线路运行时,倒闸后将母线的比相出口压板和

跳母联断路器压板断开。因为此时所带线路的穿越性故障即相当于停用母线的内部故障。

320.用母联断路器向空母线充电后,发生了谐振,应如何处理?送电时如何避免发生谐振?

答:应立即拉开母联断路器使母线停电,以消除谐振。

送电时可采用线路及母线一起充电的方式或者对母线充电前退出电压互感器,充电正常后再投入电压互感器。

321.电网合环运行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相位应一致。如首次合环或检修后可能引起相位变化,必须经测定证明合环

点两侧相位一致。

(2)如属于电磁环网,则环网内的变压器接线组别之差为零;特殊情况下,经计算校

验继电保护不会误动作及有关环路设备不过载,允许变压器接线差30o进行合环操作。

(3)合环后环网内各元件不致过载。

(4)各母线电压不应超过规定值。

(5)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应适应环网运行方式。

(6)稳定符合规定的要求。

322.电网解环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检查解环点的有功及无功潮流,确保解环后电网电压质量在规定范围内,潮流变化不超过电网稳定、设备容量等方面的控制范围和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配合;解环前后应与有关方面联系。

323.电网合环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必须相位相同,电压差、相位角应符合规定;应确保合环网络内,潮流变化不超过电网稳定、设备容量等方面的限制,对于比较复杂环网的操作,应先进行计算或校验,操作前后要与有关方面联系。

324.电力系统同期并列的条件是什么?

答:(1)并列断路器两侧的相序、相位相同。

(2)并列断路器两侧的频率相等,当调整有困难时,允许频率差不大于本网规定。

(3)并列断路器两侧的电压相等,当调整有困难时,允许电压差不大于本网规定。

325.电力系统解列操作的注童事项是什么?

答:将解列点有功潮流调整至零,电流调整至最小,如调整有困难,可使小电网向大电网输送少量功率,避免解列后小电网频率和电压较大幅度变化。

326.允许用隔离开关直接进行的操作有哪些?

答:允许用隔离开关直接进行的操作有:

(1)在电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电压互感器;

(2)在无雷电活动时拉合避雷器;

(3)拉合220kV及以下母线和直接连接在母线上的设备的电容电流,拉合经试验允许500kV空载母线和拉合3/2接线母线环流;

(4)在电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

(5)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当断路器合好时,可以拉合断路器的旁路电流;

(6)拉合励磁电流不超过2A的空载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电流不超过5A的空载线路(但20kV以上应使用户外三联隔离开关)。

327.高频保护投停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高频保护投入跳闸前,必须交换线路两侧高频信号,确认正常后,方可将线路高频保护两侧同时投入跳闸。对环网运行中的线路高频保护两侧必须同时投入跳闸或停用。不允许单侧投入跳闸,否则,区外故障将造成单侧投入跳闸的高频保护动作跳闸。因为停用侧的高频保护不能向对侧发闭锁信号,而导致单侧投入跳闸的高频保护误动。

328.变压器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和间隙过电压保护能否同时投入?为什么?

答:变压器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和间隙过电压保护不能同时投入。

变压器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方能投入,而间隙过电压保护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接地时才能投入,如二者同时投入,将有可能造成上述保护的误动作。

329.与发电厂直接相连的线路通常在哪些情况下采用从零起加电压?

答:(l)较长线路由于电容较大,若以全电压送出,则末端电压过高不能并联和带负荷;

(2)为检查线路事故跳闸后、检修后是否存在故障;

(3)防止全电压投入到故障线路,引起过大的系统冲击或稳定破坏。

330.对线路零起加电压的步骤是什么?

答:如图15所示:

(1)应将发电机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全部投入,

发电机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强行励磁和线路重

合闸停用。

(2)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发电机的升

压变压器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对于经消弧线圈

接地系统,则升压变压器中性点应尽量带有恰当分接头的消弧线圈。

(3)发电机的励磁调整电阻应放至最大。

(4)断路器的操作顺序是:在发电机准备好之后,先将线路断路器K1合上,利用母线

电压互感器检查线路确无电压,待发电机转速稳定后,合发电机变压器组断路器K2及自动灭磁断路器,开始加压。

(5)逐渐增大励磁电流,提升电压。这时要监视定子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如果三相电

压及电流平衡,且随励磁电流的增加三相电压和电流都均衡增加时,则可逐渐提高电压至额定值或其他规定的数值。如加励磁时,只是三相电流增加而电压不升高,说明线路有三相短路;如各相电流电压不平衡,则说明有不对称短路或接地,应立即停止加压。

(6)如加压正常需要停电时,则先将电压降至最低,然后切断线路断路器K1,最后切

断断路器K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