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 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_韩青松

2007 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_韩青松

2007 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_韩青松
2007 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_韩青松

2007年10月第23卷 第4期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j i n gC o l l e g e f o r P o p u l a t i o nP r o g r a m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c t .,2007

V o l .23 N o .4

[收稿日期]2007-05-09;[修订日期]2007-09-03

[作者简介]韩青松(1981-),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助教,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人口学、高等教育管理。

人口研究

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韩青松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老年社会参与作为“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一项重要对策,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老年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为推进老年社会参与从理念走向实践,在回顾我国老年社会参与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老年社会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并从经济生活、思想观念、活动参与三个方面对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的老年社会参与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老年人;社会参与;社区

[中图分类号]C 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2X (2007)04-0041-04

A b s t r a c t :S o c i a l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o f s e n i o r s ,a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t o t h e a g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u n d e r t h e p o l i c y f r a m e w o r k f o r A c t i v e A g e i n g ,p r o v i d e s n e wi d e a s f o r C h i n a s p r e s e n t a n d f u t u r e w o r k f o r t h e a g i n g p o p u l a t i o n .T h e p a p e r r e v i e w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e l d e r s 's o c i a l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c c u r r e ds o a s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a c t i v e a g e i n g f r o m c o n c e p t t o p r a c t i c e .I t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 p r o v i d e c o m m u n i t y -b a s e d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a p p r o a c h e s i n t e r m s o

f e c o n o m y ,c o n c e p t i o n s a n d a c t i v i -t i e s .K e y Wo r d s :A c t i v e A

g i n g ;T

h e O l d e r P e o p l e ;S o c

i a l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C o m m u n i t y 一、我国老年社会参与进程回顾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建立了职工退休制度。1958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安排一部分老干部担任某种荣誉职务的决定》,这是目前可以查到的涉及老年人参与社会、发挥作用的最早文件

[1]206

。不

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社会参与机会的仅限于极少数老年人———党的高级干部,广大老年人群与此无缘。我国老年参与的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参与的主体仅为离休老干部。1980年,中央提出干部“四化”方针,大刀阔斧地推行干部制度改革,次年一大批老干部退居二线,与此相配套,中央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以下简称六个“老有”),其中的“老有所为”即指社会参与。这里的“为”不仅指老年人的某种行为,更多的是

赋予其哲学、文化和伦理的价值取向,即指老年人完全自愿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有利于他人、社会和人类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并具有一定价值体现和奉献精神的行为。1982年,中发[13]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进一步将老有所为确定为我党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指导方针之一,明确指出:“我们党的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同年,中办发[30]号文件更为详尽地提出了七条“指导意见”

[1]207

,规划

了老年社会参与的途径和具体内容。上述文件表明,这个时期离休干部充当着老年社会参与的主

体,政府重点鼓励这部分老年人参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并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二阶段:社会参与的对象扩大到科技工作者。1983年,中发[39]号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退休字样,但这里的退休人员多指科技工作者

[1]208

1986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支持

·

41·

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的暂行规定,对支持和帮助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的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1]208。1990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为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题词指出:“团结广大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再做贡献”[2]。这表明,科技工作者在老干部之后成为纳入“老有所为”工作范畴的第二个老年人群。

第三阶段: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推动老年社会参与深入实践。1996年8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权利和条件得以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立,对老年社会参与走向广泛实践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此后,为努力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很多地区依法制定老年人协会章程,对这一老年群众组织进行了规范化建设。1999年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老龄委”)成立,确立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事业发展方针并将六个“老有”定为长期目标。200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颁行,进一步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全国老龄委还在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代表中国郑重声明,坚决执行大会的《政治宣言》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以积极的态度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施,为国际老龄化事业做出贡献。

二、老年社会参与现状及问题

从以上回顾可见,我国老年社会参与经历了从抽象到务实、从少部分人到广大老年人群、从概念到具体实施的变化。尽管如此,目前老年社会参与的客观情况却并不十分理想,如参与人数比例小。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份调查表明[3],参加老年人协会活动者占被调查人数的20.35%,参加老年活动站者占15.49%,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者仅占0.91%,而参加老干部活动者也只占2.91%。并且,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在总体上极不平衡,城乡差异明显,老年社会参与人数城市大大高于农村;二是性别差异悬殊,参加各项老年活动的比例,男性高于女性;三是年龄差异,年龄越大,实际参加老年活动的比例越低。这说明,老年人口社会参与的现实状况与理论政策建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分析其间的原因,从政策的角度进行思考,笔者以为有以下误区:

第一,在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上,没有彻底走出传统观念。现代社会人们尽管认同老有所为,但更多时候仍然把老年人视作被关怀、被照顾的对象,过度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舒适程度,没有很好地挖掘老年人群身上存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将老年人群这一人力资源很好地利用,使老年人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及财富无用武之地。据调查[4],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600多万人,约占全部科技人才的1/5,其中70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有200多万人,随着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长,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全社会(包括老年群体)应该改变老年人完全依赖家庭赡养和照顾的传统观念,现代老人也可要求接受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仅要“活到老,学到老”,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对老年社会参与范围的认识狭隘。很多人仅把老年社会参与简单理解为就业,因此在我国(2005年)至少有2400万失业人口(不包括8亿农民和未登记失业人口),“其中包括800万失业者,600万下岗工人和1000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包括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和转业军人”①的今天,老年社会参与就成了软肋,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老年人不仅成为人才市场上受排斥的对象,在其他社会领域也难以找到发挥作用的位置。其实,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范围很广泛,不仅包括就业与再就业,还包括参与社区服务,参加老年社团,接受老年教育等。社会参与所强调的是“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在此理念指引下,老年人所参与的可以是正规的、也可以是非正规的工作岗位,从事的可以是有报酬的、也可以是无报酬的工作,还可以是参与民间社团、老年协会、私营机构、老年大学、学术团体、文化团体、志愿者、甚至宗教团体的活动等。因此,对于老年社会参与,诚如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所说,“除了政府提供的服务之外,家庭、志愿者、社区老年人组织,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必须能够提供足以满足老年人参与需求的社会领域和活动项目,在此前提下,老年社会参与才可能从口号走向现实[5]6。

第三,老年社会参与需求与社会发展现状之间不协调。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自我价值实现”应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而“老有所养”仅是人最低层次的需求即“生存的需

·

42·

①中国称今年要为2400万人找工作(亚洲新闻网)h t t p:// w w w.c n a.t v/s t o r i e s/c h i n a/v i e w/16237/1/g b

求”,因而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作用得以全部发挥就是老年社会参与的最高需求。但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老年人群需求的定位认识狭隘,把老年人的需求单纯看作是“老有所养”,以为解决了这一问题就等于解决了老年人的全部问题,这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在城市,则是将“老有所养”等物质性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应,而将“老有所为”等精神性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相对应。其实,这些需求是不能割裂的,因为老年人的需求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曾表示,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中国政府将充分重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合作,切实加大对解决老龄问题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现状即产业结构不合理,更适合于老年人参与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5]7,同时社区建设也处在起步阶段,这就导致老年社会参与难以广泛推向实践。

第四,老年社会参与的法制环境亟待完善。目前在我国,老年社会参与虽然有《宪法》作为根本保障,也有《老年人社会保障法》、《婚姻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专有或相关法律条款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大部分法律工作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专家)对老年人的法律保护问题关注较少,使得对老年人的法律保护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相当薄弱,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不相适应。尤其在老年人就业和职业方面,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2条有“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的规定,肯定了老年人就业的权益,但这一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应尽快制定《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以及有关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例如应进一步明确老年人在职业、劳动强度和时间、劳动报酬及劳动保护等方面应有的特定规范,以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法规,既保障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权利,又使他们能够履行相应的义务,即“着重保护老年人的基本合法权益;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6],促使老龄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

三、继续推进老年社会参与的对策

面对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快的趋势,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指出的“积极老龄化”已成为老龄观的一个革命性变革。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于社会参与。同时,联合国早在1955年《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社区发展是一种经由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社区人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生存的根本,社区发展的力量源泉[5]9。我国的社区建设也在世纪之交开始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在2000年底,中办和国办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简称23号文件),社区便逐步成为老年社会参与近在“家门口”的实践平台。依据这一平台,笔者提出以下老年社会参与的对策思考:

第一,经济生活上为老年人群“解困”,为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奠定物质基础。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169.8‰,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这一比例为540.3‰;总人口年人均患病天数17天,老年人则多达64天。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所患最多的病种是白内障、抑郁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且有近一半(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这类疾病。可见,中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7]。另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浙江调查资料,在所调查对象中,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30.3%(其中老年男性为34.1%,老年女性为26.9%),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率为26.8%(其中老年男性为30.1%,老年女性为23.6%)[8]。可见,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因此,只有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促进老年人群身心健康,才能为他们参与社会解除后顾之忧。从社区着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以社区互助组织为核心的社会互助平台,帮助社区老年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二是在社区成立养老、托老、庇护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对独居、“空巢”老人建立服务联系网,提供专业人员、志愿者的定期上门服务。三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制度、协助赡养问题较多家庭的老人与赡养人签订“赡养协议书”以及开展“送温暖”活动。四是进行心理健康工程建设,建立社区心理疏导室。请受过专业培训、具有心理保健职业证书的干部到各居委会定期开展工作,满足社区老年群众因生活中产生各种忧虑、困惑、压抑等情绪而渴望倾诉、宣泄、交流和安抚的需求。同时社区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社区开设讲座、培训,开展咨询、保健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老年期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促进老年居民

·

43

·

的身心健康,从根本上提高其生活质量。

第二,思想观念上为老年人群“解惑”,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精神动力。目前,中国老年人群中仅离退休干部就超过1000万人,退休职工也在2000万人以上,而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的速度增加,他们当中不乏各类人才[9],其能力与经验远非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所能企及。但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最大的福气就是呆在家里贻养天年,“老有所养”,应该是由子女照顾,自己不再操劳。所以很多离退休老人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没什么工作热情。再加上子女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致使生活孤单、精神空虚,常常引发心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首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离退休并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要有不老的雄心,做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政府也应该作好规划,出台政策法规,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开发利用老年资源,鼓励老年人创业、工作,重新焕发活力。“老有所为”不仅可以缓解老龄社会的沉重负担,还可以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不仅利国利民,也利家利己。为此,社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发挥街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老年谈心室等工作载体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老年人群解除思想上的困惑,提高对新形势的认识,增强社会参与的动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其次,应鼓励老年人接受教育和再教育,落实国家《教育法》倡导的终身教育。在社区构建老年教育网,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这既是老龄工作的任务,也是广大老年人的迫切要求。为此,社区一要办好老年学校、老年电视大学。充分利用社区办学近便、课程设置灵活、授课质量有保证、办学成本低廉等优点,满足老年人学政治、学科学、学文化的需要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二要办好社区图书室。建设社区图书室,开展社区读书活动,让老年人有书读、有报看,不仅有利于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也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第三,活动参与上为老年人群“解难”,为其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岗位信息、机会和法律服务,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最近一项对南京市3个社区的调查显示,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群中期望参与社区服务的比率为69.76%,而其中实际参与率却只达到41.07%;同时,在无社会参与活动的老年人群中期望参与的比率有4.76%[10]。可见,随着观念的不断改变,老年人群社会参与的期望不断加强,对“老有所为”跃跃欲试。为此,社区首先可以与街道、居委会及驻区单位(包括老年群体)结对共建,实施包括公共社区服务在内的共育社区文明、共保社区稳定、共美社区环境、共创文化社区等共建工程,鼓励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共建美好社区家园。其次,社区可以建立人才档案库。对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建立档案,可向有关的用人单位和个私企业推荐,牵线搭桥,让这些老人能发挥余热,为社会再做贡献,自己也增加一点经济收入,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也可借全国开展“银龄行动”之际,动员社区的老医生、老教师等有专长的老年人支援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第三,可以构建社区老年法律网,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群体属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易受到侵害。社区可建立“老年法律服务所”,聘请法律工作者或离退休司法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如进行司法调解,当老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保待遇等方面纠纷时,对双方当事人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宣传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其具体实施办法,运用法律武器调解纠纷,保护老年人的正当权益。又如提供法律援助。针对一些重大的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案件,给受损害的老年人,尤其是给一些打不起“官司”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刘颂.通往健康长寿的路———老干部心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湖泊,任德曦.论发展的、积极的老龄化战略[J].南华大学学报,2004(3):115-116.

[3]杨宗传.中国老年人口参加老年活动研究[J].人口学刊,1995(6):22-25.

[4]陈均亮.论老龄化社会潜在资源开发[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153.

[5]刘颂.积极老龄化框架下老年社会参与的难点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6]邹平.中国人口法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7]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2004)[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王学义.健康老年化: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132.

[9]张小溪.从容面对老龄化社会[J].决策,2006(11):38.

[10]刘颂.老年社会参与同自我和谐的相关性[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34-35.

[责任编辑:李宁生]

·

44·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姓名: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希望能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研究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研究 作者:谷玉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对老年人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老年人,对农村老年人的研究较少,而我国有3/4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以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为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老龄化社会支持对策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石家庄、邯郸等11个地区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8份,回收率为84%。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问卷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①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分量表,三个分量表的分值相加是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是可见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或团体关系的实际参与、稳定和不稳定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获得程度。主观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对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所能获取支持的利用程度。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计分原则,得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越好,本次调查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的平均值是

41.24,表明近年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整体较好。但客观支持分值较低,说明农村老年人可见或实际的支持还较缺乏。 农村老年人较好的社会支持状况得益于国家近年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低保制度等。另外,随社会发展,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老年人不再将子女视为赡养自己的唯一来源,逐渐接受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方式,很多日常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喜欢与配偶居住,心理相对宽松而自由,从而提高了其社会支持程度。 但就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看,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完善,体现在农村老年人的客观支持分值较低。一是正式的社会支持还有待加强。正式支持是政府、社区及其他正式组织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一种制度性介入,近年的惠农政策虽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但相对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福利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传统性社会支持出现萎缩。家庭是老年人获取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在外务工,用于赡养老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出现了农村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关系”的分化,从而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客观社会支持。 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受婚姻状况、居住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影响,与性别关系不大,男女在社会支持的各项得分上趋于一致。 婚姻状况方面:婚姻完好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项得分高于丧偶或未婚的老年人(见下表)。在农村,老年人的交往圈子较小,活动内容较为贫乏,老年人的配偶既是伴侣相互扶持照顾,又是朋友一起活动谈心,配偶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年人一旦失去配偶,社会支持就会下降。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陈述: (一)案主的基本信息 案主段大爷,男,68岁,已退休,退休工资3000多元。有一养女。 (二)案例陈述: 段大爷老伴朱大妈年轻时不能生育,于30年前报养一女孩并按规定办理了收养手续。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辖区驹章胡同15号直管公房,面积30平左右。段女长大成人结婚后,段大爷出资20万元在沙子口为其女购得60平两室一厅,段女与丈夫在外独住,因为工作忙,段女不经常来看父母。2017年朱大妈去世,没了朱大妈的陪伴和照顾,段大爷也不愿与邻居交流,身体也每况愈下,脾气变得暴躁悲观,经常给养女大点换抱怨,认为自己没什么活头了,与养女的矛盾加深,觉得白养了女儿,段大爷希望段女能搬回来看他,照顾他的生活并带他看病,但段女不同意,矛盾再次激化。段大爷心灰意冷,找到居委会希望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其解决家庭纠纷。段大爷向工作人员叙述之前碍于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不想把家里的事抛到明面上来让别人知道,但是现在老伴也不在了,养女也不孝顺,自己觉得活着没意思。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层面:段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与养女关系不好,无人照顾,也不愿与邻居多交流,身体情况日趋下降,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家庭层面:养女与段大爷有矛盾,不照顾不赡养周大爷,养女家人也不待见周大爷,矛盾越来越多。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悲观心理。 3、社区网络层面:朱大妈去世后,段大爷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的感情。 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然老伴去世,养女的不赡养不善待让周大爷心灰意冷。 二、介入和干预 (一)约定阶段案主来源:案主求助案主类型:自愿 1、案主出现的问题:情绪低落、食量减少、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与养女不和 2.评估途径:通过案主邻居、养女、社区及案主自身了解情况。 3.初步评估的结果:案主所出现的问题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应以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式进行介入和干预。4.约定阶段注意的事项:虽然段大爷是主动求助于机构,

老年社会工作分析

老年人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景拍戏。李奶奶的三个儿女都很少回来看望她,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作为老年社会工作者,你将如何介入和帮助李奶奶解决问题,请写出介入方案。 一.问题分析1.个人问题(1)年龄方面,案主82岁高龄,其智力逐渐衰退和吸收新事物的能力下降,传统思想不能及时地转变过来,接受新思想的能力下降,保留着过去联合家庭的观念,认为自己是一个被抛弃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参与变少,从而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消极。(2)从身体方面,案主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客观的生理机能衰退,身体素质的下降使其产生消极情绪,变得敏感,猜忌多疑。(3)在精神方面,案主自老伴去世后,长期独居,精神感到空虚,在身心的影响下,她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总觉得下一个就轮到自己。2.家庭问题案主自老伴去世后,独守空房,而子女不在身边,案主的两个儿子远在美国、江西,女儿住在婆家,平时工作又忙,自然很少回家探望,再加上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在时间精力上自然很少顾及到案主。案主与子女间缺乏亲情的交流,隔阂逐渐加深。正是这样长期缺乏子女的生理照顾和心理的关怀,案主觉得自己被冷落,在情绪上很容易产生孤单、无聊的感觉和消极的情绪。并且,老伴的去世给案主带来了一种死亡将轮到自己的心理恐惧。3.社会问题(1)社会环境对案主也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案主的消极行为。(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认为有儿孙跟随左右,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可是随着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大家庭解体,社会结构变成以核心家庭为基础,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还有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自由与生活方式等问题,都造成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顾影自怜,再加上体弱多病,上述消极原因而会更加加重。(3)就目前中国社区的情况而言,一般社区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服务,没有关注到空巢老人,没能很好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彩的老年生活,因而案主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造成案主心理上的孤单、寂寞。

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陈茗林志婉发布人:NL 查看次数:1670 发布日期:2008年9月 20日] 【摘要】影响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意愿的众多因素中,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年龄层次和社会奉献意识等作用显著,这较好地解释了我国老年志愿者活动尚未成为广泛的老年市民活动、其主体构成还停留在“老年精英”层面的现状。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参与意愿 一.理论预期和研究方法 我国在进入21世纪的同时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口已达1亿3千多万人,并在持续、快速地增加。鼓励和支持老年人“老有所为”,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还有助于他们个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对于类似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动机等理论问题,我们已通过系列文章进行了较多的探讨[1][2],故此不再赘言。本文主要利用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使用SPSS等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变量分析,着重对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今后进一步探索发展我国老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本研究预期: (1)人口方面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等,无疑会影响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因为身体健康是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的“硬件”,但是健康的界限较难划定且主观感觉因人而异,因而从直观上估计,年龄将会是影响其意愿的重要因素。同时,性别差异往往使得人们对事物认知和理解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参与意愿。 (2)足够的经济支持是老年人参与活动的重要前提。老年人原先或正在从事的职业、收入水平、生活状况等会直接制约老年人参与活动的可能性。同时,老年人在长期的经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其参与活动的“软件”,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经历。 (3)时间资源是志愿者活动中最大的一项投入,也是老年人作为参与主体的最大优势。因而,退休老年人应该具有比在业老年人更强烈的参与意愿。 (4)社会参与意识和奉献意识是老年人作出参与活动这一行为决策的思想基础。他们对愿不愿意奉献、愿不愿意作出牺牲、是否保持与社会的一贯联系等问题的思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是否参与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由于影响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意愿的因素很多,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并尽可能保持各影响因素所传递的信息,我们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李某,男,60岁,老党员,任行政机关领导多年。今年退休,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退休后他每天就是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 1,社会因素 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重要转折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离退休导致了老年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由此引发老年人的心理发生波动和变化。 (一)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 老李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 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二)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 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2家庭因素 离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范围退居到家庭之中,家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与否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成家后自立门户,不再与老人居住在一起。家庭日趋小型化是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家庭的分化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子女与老人的分居不仅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难以得到子女时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老年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也有较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期望的是热闹的家庭氛围,这种分居难免使老年人不时感到寂寞孤独。 二、处理原则 应该遵循:了解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老年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耐心、积极地倾听老年人的谈话等原则。 三、问题解决 1.收集资料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1)

【自然?社会?人生】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邵开封(1981—),山东诸城人,硕士,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农”问题、公务员管理与培训研究。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社会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甚至丧失,与主流社会联系逐渐减少甚至中断,自身生理的老化也给其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现代化的发展,给老年人带来了严重挑战。对此,李德滨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老年人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化导致生活节奏加快与老年人生活节奏相矛盾,与青年人代沟不断加深,核心家庭的增多使老年人家务劳动量增多,现代化使老年人的地位和权威下降。现代化将向老年人提出新的问题,老年人在现代化 面前面临着挑战。” [1] 孤寡老人则是那些无子女、无配偶的老人。缺少最亲密的伴侣,无子女的抚养和关照,使其生活更加艰难,可以说孤寡老人是老年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而生活在农村的孤寡老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绝大多数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状况堪忧,与城市的孤寡老人相比,他们更处于弱势地位。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社会支持的涵义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作为科学的专业术语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Caplan(1974)、Cassel (1976)、Cobb(1976)在精神病学领域提出, 当时他们认为社会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危机事件、生活变迁和不利的环境。Cobb还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相关关系。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2]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由于各自的理论视角不同,对社会支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后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现,并不是只要有关系存在就能提供支持,必须考虑关系的亲密度和性质,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性质的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的支持,于是一些学者便对社会支持进行分类。例如,考伯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感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韦尔曼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3]库恩等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 支持和赞成性支持。[4] 从国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分类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更加全面、深人、具体,这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和研究问题。 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同样存在分歧。例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邵开封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2208)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孤寡老人生存状况堪忧,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其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都存在许多不足。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明确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2008)04-0061-04 第6卷第2期2008年4月 Vol.6,No.2Apr.,2008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NanchangCPCCommittee 61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社区,老年人福利设施的建设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既保证了老年人的日常照顾,又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不足之处,我国的老年社会工作缺乏规范性,没有体现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而且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直是处于缺失或落后状态,随着社会的转型加剧,老年社会工作也亟待有相应的发展。 (一)促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助于强化社会福利政策和增强社会服务的成效。欧美国家的老年社会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相比其他国家更为专业和规范。我国港台地区由于是在与内地不同背景下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制度化与内地相比更为明显一些,专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有助于科学地有效地解决老年人问题,是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 (二)增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化发展不仅是老年社会工作对象的社会化,还包括老年社会工作开展的社会化,不仅局限于行政部门,还要发展社区力量、社会团体、教育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来一起投身于老年社会工作中,真正实现老年社会

工作的社会化。 (三)实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老年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产生于西方国家。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因此在发展老年社会工作中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经验和现状,通过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方法,来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实现其本土化发展。 (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方面。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整体上来考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方面还未达到完善,生存状况问题是老年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因此,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应重点放在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上。 (五)促进相关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老年社会工作的实施需要相关社会政策的支持。只有在相关社会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老年社会工作才会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从而实现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六)加强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对于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应加强培养实务型人才,注重理念、方法和技艺的学习,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这一部分人才除了应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发挥充分作用外,还应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情况调查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情况调查 院系:经管国贸134 调查人:谢朝阳,华丽桑,李雪琪时间:2015年6月5日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了解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娱乐情况,调查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2.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抽查全宁波地区退休后老人 3.调查时间:原始数据所属时间2015年1月24号开始至3月1号调查报告时间6月1日—6月5日 4.调查内容(1)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 (2)老年人参与的娱乐活动方式 (3)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 (4)参加活动的场所 (5)老年人参与的娱乐组织团体 (6)娱乐活动对老年人的影响

5调查人员华丽桑李雪琪谢朝阳 6调查的组织本调查在统计学老师于祖伟的指导下,由国贸134谢朝阳华丽桑李雪琪同学拟定调查计划书并负责实施,最后也将由他们进行统计汇总。 7调查方法为了保证在严密组织和采取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使调查获得的数据能比较准确推算娱乐活动在退休老人中的各种相关情况,并尽可能节省调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便于组织管理,此次抽样调查的方案如下: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与问卷调查方法,并重点抽取相关问题,我们从宁波老年人抽取200人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为,江北区,镇海区,江东区,鄞州区,海曙区,东钱湖,北仑,奉化,象山,余姚。每位问卷填写者及其配偶将被问及社会参与度及其融入的有关问题,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 8 填表说明 (1)主体为两部分,1-5题为问卷填写者的基本情况说明,6—15题为社会活动情况调查。 (2)问题回答方式主要为封闭选择题,多选与单选结合,其次第2,9题为开放填空题。

(二)调查问卷 关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情况的调查尊敬的老人们,你们好!为了详细了解老人们的平时生活娱乐的情况,为此次调查提供一些确实的数据,我们特意制作了这份问卷,希望得到您的合作! 1. 您的性别? 1.男 2.女 2. 您的年龄 ______、 3. 户籍类型 1.城镇 2.农村 4. 您现在居住在 1.特大城市 2.大城市 3.中小城市 4.城镇 5.农村 5.婚姻状况 1.已婚同住 2.已婚不同住 3.离异 4.丧偶 5未婚 6.再婚 7.其他 6. 您是正在从事有收入的活动或工作? 1.有(可不答第七题) 2.无 7. 您目前是否参加以下活动(多选)您的选项_______ 您配偶的选项_______ 1.做家务 2.照顾家人 3.休闲娱乐 4.种植养殖 5.公益活动 6.其他 8. 您参与何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多选)您的选项_______ 您配偶的选项_______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某案例的服务方案

案例 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 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 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 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 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 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 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 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 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 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 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 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 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 有所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一、理论思路 所谓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态。对不同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对老年群体,本研究将其社会适应分为“生存性社会适应”与“发展性社会适应”两大类。生存性社会适应,主要指老年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发展性社会适应,主要指老年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不少研究说明,良好的发展性社会适应会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寿命,继而促进生存性社会适应。 强调对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进行考察,是关注老年群体主体性的研究思路不断延伸的结果。老年人与社会是不断变动的两极。老年个体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如随着时间的延续,老年人在身心状况、行为观念及社会资源等方面会有所改变),社会同样也在不断的变迁之中,故而二者之间的协调或和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年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同一社会情境之中,有的老年人适应较好,有的老年人则适应较差。从此意义上看,所谓城市老年问题并非老年人带来的问题,而是与城市社会适应不良的老年人带来的问题。同理,解决城市老年问题,从根本上并非解决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低、体弱多病或能力缺乏问题,而是解决老年群体中出现的社会适应困难问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身心状况或能力水平并不与其给城市社会带来的压力成完全线性的关系。经济收入、身心状况或能力水平只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资源,而不是适应水平本身。一个老年人纵使拥有的资源很少,倘使能够合理调控好有限的资源,其可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水平,从而降低给城市社会带来的压力;相反,一个老年人纵使拥有的资源很丰富,倘使不能很好地进行开发利用,其可能表现出较低的适应水平,从而加重给城市社会带来的压力。故此,以这种社会适应的视角进行探究,可使得人们对城市老年问题的对象、内容以及解决目标、应对方式的认识更加明确、具体和切实。 二、综合讨论与对策思考 对城市老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并且年龄不是判断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的直接因素。相当多的老年人并没有在社会适应方面感觉到困难。因此,评估城市老年问题或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大小不能简单以老年人的数量为指标,也不能简单以年龄高低来估量。注重数量与年龄,很容易对城市老年问题的实际状况造成误判,并且容易使得相应对策的制定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进而降低对策实施的成效。 大多数老年人将改善其社会适应水平的途径归结为外在的支持,而非自身的调适。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老年人的观念契合了社会上的主流观念,即老年人是被动的且会给社会或他人带来负担的群体,老年人口增加意味着社会给予老年人外在支持的份额也要增加。其实,认为老年人是会给社会或他人带来负担的群体本身就一种无形的“老年歧视”,而对这种无形歧视的传播也会使老年人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即社会普遍认为老年人是消极被动的且会带来压力的群体,久而久之,老年人在思想行动上也就将自己变成为消极被动的、需要社会大力支持与帮助的人。 调查还发现,老年人在观念和行为上趋于保持固定或不变的人居多。这种状态是

老年人社会参与过程中老龄协会组织影响力探析

老年人社会参与过程中老龄协会组织影响力探析

————————————————————————————————作者:————————————————————————————————日期:

老年人社会参与过程中老龄协会组织影响力探析-社会科学 论文 老年人社会参与过程中老龄协会组织影响力探析 叶芬梅谢人和 摘要: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及其组织的社会参与行为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老龄协会作为老年人的组织载体,在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软管理”、“粘合剂”、“催生剂”等重要作用。未来的老龄协会组织应当从组织建设、经费保障以及因势利导等方面提升组织参与能力。 关键词:老龄协会;组织能力;影响力 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是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 作为老年群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老龄协会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管理、引导作用。因此,研究老龄协作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老年人及其组织的社会参与现状 世界老年大会上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发展理念,其核心价值便是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杨宗传认为,老年人社会参与应包括参与经济发展活动、家务劳动、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人际交往、旅游活动、家庭范围内参与文化活动等等。通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使老年人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同时也使社会对老年人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① 我国关于老年社会参与的研究是以“老有所为”的概念提出和进行的,也

主要是从“奉献”的角度进行界定。1994年《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 年—2000)》首次提出了“五个老有”的老龄工作总目标。其中,“老有所为”指出:“实现老有所为,发挥老年人的作用。鼓励、支持低龄和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可以看出,“老有所为”强调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强调老年人对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作用。②注重研究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项,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反映,更是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 1.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 老年人在社会参与中,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参与意愿。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老年人是否真正愿意参与到社会中,从现有调查显示,③“希望参加”和“有机会就参加”的人数比例非常高,这表明大多数老年人具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这不过有些老年人参与意愿强烈而有些对社会参与较为被动。 2.老龄协会参与社会事务的现状 老年人协会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组织。中国老龄协会可追溯于1982年3月成立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1995年2月19日改为现名。之后,我国老龄管理部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老龄协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文件:2007年初,全国老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龄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人的这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改变情形,即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认知,帮助老人适应情形,因为老人所面对的情形是无法改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观察老人是否有抵触情绪。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2.在老年伴侣工作方面通过婚姻生活回顾,追寻往事,解决旧时冲突。 3.家庭体系的工作包括:(1帮助家庭“解除羁绊”,把家庭动员起来。 (2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或方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是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会生活 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老年小组工作的定义 老年小组工作既通过组织老年人存于小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协助老年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的问题 老年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老年人的活动小组根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成长小组。学习小组、康乐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小组、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志愿小组、兴趣小组等 老年社区工作含义 老年人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中的老年人为工作对象,通过发动的和组织区内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来预防和解决老年人问题,培养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自觉精神,让老年人有愉快晚年生活并维护社区的稳定 社会撤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2.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盼望死亡 3.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有社会启动 4.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5.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对社会撤离的批评(对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1.忽视个体差异 2.忽视个性差异 3.忽视地位差异 4.忽视撤离造成的弊端 5.忽视撤离的文化特征 6.忽视老年完全撤离社会的负面意义 活动理论主要观点 1.活动理论的要点 ①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 ②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③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2.活动理论观点的基础 ①老年人角色丧尸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 ②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 ③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④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活动理论的评价 1.有利于老年人的重新认识自我 2.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浅析(非常专业)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小心谨慎 1、重视准确、忽视速度 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比较重视完成任务 的准确性即比较注意避免犯错误,而对完成任务所花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很在意。生活中老年人常常嫌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不够踏实认真。 2、不会轻易冒险 老年人表现在行动上的另一种小心谨慎就是做事稳扎稳打,轻易不愿冒风险。这也是一般人对老年人的一种印象深刻的看法。心理实验证实:老年人宁拿较低的工资,也不愿冒较大的风险去选择一份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工作。 (二)老年人“固执” 性格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持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特征的一种稳定表现。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活动能力和生理机能就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在年轻时意气风发、活泼向上的人,到了老年期之后就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此外,老年人由于一生经历众多,经验丰富,因此其性格特点就更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思想的逐渐成熟,老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逐渐成型,有了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模式。那些不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人就会感觉到老年人是越来越冥顽不化和固执己见了。 对于个性特点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有一种心理技巧和策略可以一试,就是低球技术。其具体做法就是: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待老年人接受了之后,接着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老年人负出比第一个要求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代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使用低球技术比直接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来得更容易,并且为老年人接受。 (三)老年人爱“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年人一但上了年纪之后,说话就开始重复,早就过去的一件小事也会唠叨个不停,而且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深信不疑,决不屈从别人的意见。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开始显得精力不够充沛,许多事情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或者无法再象年轻时那样从容和潇洒地把事情做得较为理想。因此,他们只好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由于自尊心的强烈作用,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都会进行坚决地维护,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防卫。这个时候,老年人为了排出寂寞,也会借助重复和唠叨的语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点热闹的气氛;老年人最善于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的陈年往事,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这都是为了能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籍,以解脱现时的空虚和无奈。 (四)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对于过去的时光和以往美好时代的怀念之情,感染着全世界的老人们。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变化、急剧动荡的当今时代感觉到无法适应,从而企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古语说得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人到老年,仿佛思想就开始退步,不再象年轻时那样憧憬未来,而是开始对自己几十年走过的路进行回味和自我评价,说的话和做的事都带着浓厚的怀旧色彩。由于退休之后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节奏也骤然放慢,老年人的心态渐渐地进入到一种安详和宁静的停滞状态。(1月14号发现的新话术点) 在心理上,由于老年人不太可能在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和自豪感的满足,于是就转而进行自我的心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